应急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处理能力
柳暗花明/hunry 2010-10-10 10:01:12
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这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发展不够,社会分化。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正常的但不能漠然,应重视但不必过于紧张,要直面现实,冷静处理。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分配产生的剪刀差,社会分化导致基层和弱势群体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导致生活信念、追求目标、价值观念养生偏差,尤为严重的是心理发生较大变化,憎恶、仇视极易导致心理失衡。
第二、政府效能不高,转变职能。政府职能除发展经济外,还应提供公共产品和公从服务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共生共荣。但在工作中重经济生发展,为发展而发展,忽视了群众的利益。应由社会和中介实施的工作政府厨代庖,定位不准,发生错位、越位和缺位,应由政府管理的事没办好,甚至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如城市拆迁征地等现象。导致社会群从因利益问题与政府产生对立。
第三,宗旨观念不牢,作风漂浮。政府公务人员执行能力亟待加强。少数干部党性和宗旨观念不牢,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突政绩、重实利,轻民生,搞路边工程和形象工程,不顾地方发展实际和群众随承受能力。在工作中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不重民主,官本位思想过重,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发展观。长期脱离群众和基层,不注重调查研究,随意决策乱作决策。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不到位,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态度冷漠,缺乏应急能力和维护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对突发事件一躲二哄三推四吓,工作粗暴简单,不重言行,将群众推向对立面,导致积怨未得到化解。
第四、群众利益不保,积怨较深。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因利益的不同导致群体事件的不断增多,甚至多种因素纠结一起,再加之少数居心叵测幕后操纵,让普通的矛盾深化升级,酝酿成大的社会事件。近年有政策落实的矛盾引起群众不满意如撤区并乡选址,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有因企业生产经营亏损、破产、转制导致生活保障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城市建设管理产生的征地搬迁补偿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未能得到及时协调处理,客观上导致政民关系的紧张。对群众上访关心的问题只是停留在息事宁人的层面上,不能从长远的观念上解决群众的根本性问题。
第五、民主建设不力,信息公开。群众路线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经济社会建设必须依靠群众,建设民主政治,坚持问政与民、问需与民、问计与民,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基层政府必须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行阳光政务,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入基层关注
民生、倾听民音、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检验和衡量政府的工作,用群众的办法解决好群众的问题,争取群众的支持,促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而少数基层干部,能力不及,无法控制事件,错失事件处理良机,直接上交矛盾导致事态扩大升级。
第六、制度建设不全,诉求困难。一是建立定期信访制度,通过政府信息网络建设,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对可能存的和隐患及时疏导,避免事态的扩大。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变被动接言访为下访,尤其是主要领导的微服私访,主动深入基层群众,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做到科学决策。三是建议督查机制,按事件的性质分类并安排相关职能部门组织落实,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四是建议问责机制,对行政工作不力、决策失误、控制不力、造成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责任人,采取问责。五是建立沟通机制,就相关矛盾和问题与信访人平等对话,尊重信访群众,维护其尊严,以情动人,以诚感人,融洽情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六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对重大事件第一时间要及时发布真实的信息,还原事件的真相,让流言、谎言、谣言无处藏身,始终掌握话语权。
第七、滥用警力,激化矛盾。在众多的事件中,政府简单调用警察,采取粗暴执法、强制执行等方式直接激化矛盾。尤其是少数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甚至直接参与与民争利,更让群体事件深化成深层次的矛盾,让政府处理事件更加被动。
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措施及办法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预防和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真正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二,必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力争把群众心理、社会心态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人群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搞清楚,真正对不稳定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第三,必须切实做好现场处置工作,有效控制局势、平息事态。坚持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确保把握主动、处置到位。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果断决策,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所在。每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我市党政主要领导都是快速反映、靠前指挥,直面矛盾困难,亲临一线指挥,牢牢把握处置工作的主动权。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既要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当而激化矛盾,又要防止因警力和强制措施当用不用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伴有严重暴力行为,如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