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键与金属晶体说课说课稿
金属晶体 说课稿 教案
金属晶体第1课时【教材内容分析】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介绍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知识的基础上,再介绍金属晶体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于晶体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的知识的认识。
教材从介绍金属键和电子气理论入手,对金属的通性作出了解释,并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金属晶体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让学生对金属晶体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教学目标】1、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和电子气理论2、初步学会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学难点】金属键和电子气理论【教学重点】金属具有共同物理性质的解释。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大家都知道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水、干冰等都属于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金刚石、金刚砂等都是原子晶体,靠共价键相互结合,那么我们所熟悉的铁、铝等金属是不是晶体呢?它们又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板书】一、金属键金属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化学作用力叫做金属键。
【讲解】金属原子的电离能低,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阳离子整体共同整体吸引自由电子而结合在一起。
这种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就叫做金属键。
金属键可看成是由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共价键,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
金属键是一种遍布整个晶体的离域化学键。
【强调】金属晶体是以金属键为基本作用力的晶体。
【板书】二、电子气理论及其对金属通性的解释1.电子气理论【讲解】经典的金属键理论叫做“电子气理论”。
它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形成可与气体相比拟的带负电的“电子气”,金属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中。
2.金属通性的解释【展示金属实物】展示的金属实物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
金属晶体 说课稿 教案
一、教材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1)知道金属键的涵义;(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3)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4)知道金属晶体与其它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和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基础上认识金属晶体。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金属的内部结构、共同性质和特点、金属晶体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关系以及金属晶体的四种原子堆积模型等,需要3个课时完成。
第1课时主要探究金属的内部结构、共同性质和特点、金属晶体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关系。
第2课时主要探究金属晶体的四种基本堆积模型以及金属晶体与其它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第3课时为习题课,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习题的练习与讲解。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的特点与内部质点排列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上一节研究过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已初步有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理念,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从同学们身边的实物入手,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注意新旧知识和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注意引导学生比较金属晶体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在晶体结构上的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从晶体结构的微观视角去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感受科学的魅力,并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小组讨论探究法代替直接讲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猜想,让学生解说答辩,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强化对比手段,使学生掌握类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金属晶体说课稿
金属晶体说课稿一、课程背景《金属晶体》是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的一部分,重点介绍了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了解金属晶体的特点、结构类型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通过对金属晶体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金属材料的理解。
本节课以讲解和实例分析为主,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金属晶体的形成过程和相关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和特点;•掌握金属晶体的结构类型及其代表性元素;•理解金属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释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属材料的性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晶体的结构类型及其代表性元素;•金属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解释金属晶体的晶格结构;•如何理解金属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密排原理。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金属晶体的概念与特点(15分钟)a. 晶体的概念与分类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晶体的概念。
晶体是由一定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固体,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具有规则的、重复排列的结构。
根据晶体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可以分为无定形固体和晶体固体两大类。
b. 金属晶体的特点接下来,我们着重介绍金属晶体的特点。
金属晶体具有以下特点:•金属晶体具有紧密排列的结构;•金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具有规则性和周期性。
2. 金属晶体的结构类型(20分钟)a. 体心立方结构首先,我们讲解金属晶体的第一种结构类型——体心立方结构。
体心立方结构的晶胞中,除了八分之一的原子位于晶胞的角上,还有一个原子位于晶胞的中心位置。
b. 面心立方结构接着,我们介绍金属晶体的第二种结构类型——面心立方结构。
面心立方结构的晶胞中,除了八分之一的原子位于晶胞的角上,还有一个原子位于晶胞的每个面的中心位置。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三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第一课时)说课稿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王晓丹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选修三的结尾章节。
在学习了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后顺理成章的学习到了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本节内容的安排在本章中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晶体知识的一般方法,对研究金属晶体的结构以及性质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又为继续学好离子晶体打下了基础,使学生的晶体结构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和电子气理论初步学会运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艰辛感受化学微观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属键的涵义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教学难点:电子气理论对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的解释四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激学设问驱动多媒体辅助学法: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学习五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一复习提问设计意图:联系前面所学知识,给本节课的学习作指导教学环节二图片引题展示一些金属单质的图片和一些金属应用的图片,由学生讨论完成金属通性的总结教学环节三展示动画展示金属内部结构动画,并给出一定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了解“电子的海洋”的存在性。
适时地带领学生总结归纳,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
教学环节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激发兴趣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是教师平时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中之重,这节课在这个环节的设置上更是突出的体现了这一意图。
结合许多生活实例,最终提出以下一些讨论是很合理,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的。
【讨论1】金属为什么易导电?【讨论2】金属为什么易导热?【讨论3】金属为什么具有延展性?在这个环节中着重让学生参与讨论,把讨论的结果汇总,以文字稿的形式投影展示,并由学生代表到讲台前给大家讲解,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最后给与学生很高评价和肯定,实现总体能力的提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说课稿金属晶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说课稿金属晶体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说课稿金属晶体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说课稿金属晶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选修三的结尾章节。
在学习了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后顺理成章的学习到了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本节内容的安排在本章中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晶体知识的一般方法,对研究金属晶体的结构以及性质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又为继续学好离子晶体打下了基础,使学生的晶体结构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和电子气理论初步学会运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艰辛感受化学微观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属键的涵义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教学难点:电子气理论对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的解释四、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激学设问驱动多媒体辅助学法: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学习五、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一、复习提问设计意图:联系前面所学知识,给本节课的学习作指导教学环节二、图片引题展示一些金属单质的图片和一些金属应用的图片,由学生讨论完成金属通性的总结教学环节三、展示动画展示金属内部结构动画,并给出一定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了解“电子的海洋”的存在性。
适时地带领学生总结归纳,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
教学环节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激发兴趣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是教师平时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中之重,这节课在这个环节的设置上更是突出的体现了这一意图。
结合许多生活实例,最终提出以下一些讨论是很合理,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的。
金属晶体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金属晶体[知识梳理]1.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____________相互结合.描述金属键本质的最简单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 构成金属晶体的粒子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金属键的强度差别_________.例如,金属钠的熔点较低,硬度较小,而_____是熔点最高,硬度最大的金属,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铝硅合金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
在①铝②硅③铝硅合金三种晶体中,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的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有两种方式为非密置层和密置层,其配位数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___.5.金属晶体可看成金属原子在_________________里堆积而成.金属原子堆积有4种基本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晶体的最密堆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__.[方法导引]1.金属晶体性质及理论解释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传递热量晶体中各原子层相对滑动仍保持相互作用2.金属晶体的熔点变化规律①金属晶体熔点差别较大,汞在常温下是液体,熔点很低(-38.9℃),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这是由于金属晶体紧密堆积方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力不同而造成的差别.②一般情况下(同类型的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熔点由金属阳离子半径、所带的电荷数、自由电子的多少而定.金属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自由电子越多,金属键越强,熔点就越高.例如,熔点:Na<Mg<Al;熔点:Li>Na>K>Rb>Cs.例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和金属晶体无关的是()A.良好的导电性 B.反应中易失电子C.良好的延展性 D.良好的导热性解析:备选答案A、C、D都是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都是由金属晶体所决定的,备选答案B,金属易失电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所以和金属晶体无关.答案:B例2.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解析:只有认识四类晶体物理性质差异的本质原因才能对此题进行正确判断。
2019-2020年《金属键和金属晶体》WORD教案
2019-2020年《金属键和金属晶体》WORD教案【复习目标】1、理解金属键的涵义,能利用“电子化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2、能举例说明金属晶体的四种基本堆积模型。
【知识要点】*5.金属键:失去价电子的金属阳离子与在晶体内自由移动的价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金属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的多少。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越多,则金属键,金属的熔沸点就,硬度就。
1、金属键(1)金属键实质:。
(2)成键微粒:。
(3)金属键的特征:。
(4)成键条件:。
2、金属晶体(1)构成:。
(2)存在:。
(3)物理性质:。
3、晶胞的排列方式金属晶体是由若干个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单元—晶胞排列形成的。
不同的金属,晶胞在其内部不同的排列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六方最密堆积类型(A3)常见金属如:、、等。
配位数为。
(2)立方最密堆积类型(A1)常见金属如:、、等。
配位数为。
(3)体心立方最密堆积类型(A2)常见金属如:、、等。
配位数为。
4、合金(1)定义:。
(2)性能:。
【典型例题】例1、金属晶体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晶体中存在()①金属原子②金属阳离子③自由电子④阴离子A、只有①B、只有③C、②③D、②④[解析]金属晶体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
答案:C变形题: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答案:C例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解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变为金属离子,失去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移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就会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答案:B变形题:下列不属于金属晶体共性的是()A、易导电B、易导热C、有延展性D、高熔点答案:D例1. 金属钠能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而氯化钠通常没有上述性质,为什么?[分析]物质的性质与其内部结构密切相关,解答本题时,应从金属钠和氯化钠所属晶体的结构不同去分析。
2024-2025年高中化学专题3第1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苏教版选修3
6.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题目:请描述金属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答案:金属键的形成过程是金属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这些电子在金属原子间形成自由电子云。金属键的特点是金属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这些相互作用力使得金属原子紧密排列,形成金属晶体。
7.金属晶体的结构
题目:请描述金属晶体中的面心立方晶格和体心立方晶格的结构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如下: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金属键的形成和金属晶体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2.证据推理能力:通过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和推理判断的方法,理解金属键的作用和金属的特性。
3.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语言准确描述金属键的特点和金属晶体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金属键和金属晶体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相关的学术文章:引导学生阅读有关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的学术文章,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答案:面心立方晶格的特点是每个金属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面心位置,形成六角形的面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的特点是每个金属原子位于立方体的体心位置,形成立方体的体心立方晶格。
《金属键金属晶体》课件
电学性能表征方法及指标
电阻率测定
通过四探针法或双电桥法等测定金属晶体的电阻率,了解其导电 性能。
霍尔效应测试
利用霍尔效应测试仪对金属晶体进行霍尔效应测试,以获取载流子 类型、浓度和迁移率等信息。
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测定
采用阻抗分析仪等仪器测定金属晶体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了解 其绝缘性能和介电损耗特性。
激光熔化
利用激光束照射金属涂层 ,使其熔化并与基体形成 冶金结合。
多层堆积
通过多次喷射和熔化过程 ,逐层堆积出所需形状的 复杂零件。
先进连接技术实现材料复合
扩散连接
01
将两个待连接金属表面紧密接触,在高温下施加压力使原子相
互扩散形成连接。
钎焊连接
02
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钎料,通过加热熔化钎料并润湿母材表面
金属原子在晶体中采取紧密堆积的方式排 列,使得原子间的空隙最小化,从而提高 了晶体的密度和稳定性。
等径圆球
配位数高
金属原子在晶体中可视为等径圆球,这使 得金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如 导电性和导热性。
金属原子的配位数通常较高,这意味着每个 金属原子都与多个相邻原子形成金属键,从 而增强了晶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功能材料领域应用前景
电子电器
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用于制造电子电器产品 中的电极、导线、散热器等部件。
光学器件
金属晶体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可用于制造反射镜、滤光片、偏振 片等光学器件。
生物医学
金属晶体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植入物等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
新能源领域发展机遇
05
金属晶体应用领域及 发展趋势
结构材料领域应用现状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教案讲义:金属晶体(教师版)
金属晶体1.能描述金属键的成键特征。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典型性质。
3.能利用金属晶体的通性判断晶体类型,进一步理解金属晶体中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
4.能举例说明合金的优越性能。
一、金属键1.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金属键的本质——“电子气理论”: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这一理论称为“电子气理论”。
由此可见,金属晶体跟共价晶体一样,是一种“巨分子”。
3.金属键的形成(1)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外围电子形成的金属离子与“脱落”下的自由电子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4.金属键的特征:自由电子不是专属于某个特定的金属阳离子而是在整块固态金属中自由移动。
金属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5.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1)金属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
(2)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越多,金属键越强。
6.存在:金属键存在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7.金属键的强弱及其对金属性质的影响①金属键的强弱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反之,金属键越弱。
②金属晶体熔、沸点的高低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二、金属晶体1.概念: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构成微粒: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3.微粒间的相互作用:金属键4.金属晶体的性质①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②熔、沸点: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A.同周期金属单质,从左到右(如Na、Mg、Al)熔、沸点升高。
B.同主族金属单质,从上到下(如碱金属)熔、沸点降低。
C.合金的熔、沸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低。
D.金属晶体熔点差别很大,如汞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而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很高。
③硬度:金属键越强,晶体的硬度越大。
《金属键 金属晶体》教案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课标要求1.知道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2.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课标解读1.知道金属键的本质,能正确比较金属键的强弱。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导电、导热、延展性等。
3.知道常见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
●教学地位本课时内容是化学键和晶体结构的一部分。
化学键和晶体结构是高考命题的基础内容,每年高考试题中都有所体现。
●新课导入建议当白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表面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物体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物体反射出来。
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被反射的光波是什么颜色的,物体就是什么颜色。
如三氧化二铬反射绿光,它就是绿色的,硫磺反射黄光,它看上去就是黄色的。
若物体将全部波长的光都吸收,它就是黑色的,若全部都反射,则为白色。
大多数金属都能反射所有波长的光,因此绝大多数金属(除金呈黄色、铜呈赤红、铯呈浅黄、铋呈淡红、铅呈淡蓝以外)都呈现银白色光泽。
金属的光泽只有在整块时才能表现出来,粉末状时,除个别金属(例如镁铝)外,大部分金属都呈灰色或黑色。
金属除具有金属光泽外,还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呢?让我们一块走进“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自学教材P32~37。
完成[课前自主导学]⇒步骤1:引入新课⇒步骤2:从金属原子结构的视角去认识金属键的本质⇒步骤3:引导学生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特性⇓步骤7:学生课堂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并师生进行交流。
⇐⇐步骤4:(1)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知道影响金属键强弱的主要因素;(2)通过[探究1],学会比较金属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的方法。
⇓步骤8: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的数目。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3.3.1《金属键与金属晶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金属晶体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金属在工业中的应用优势。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金属晶体性质的实际案例,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和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如制作简单的电路,观察金属导电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探究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通过学习金属键与金属晶体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建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提升科学思维。同时,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培养其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3.3.1《金属键与金属晶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金属键与金属晶体》,选自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的3.3.1章节,主要包括金属键的形成、特性以及金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学生对金属键与金属晶体性质的微观解释能力。
举例:解释金属键中自由电子的流动性如何影响金属的导电性和热导性,以及如何通过晶格缺陷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质。难点在于让学生从理论层面理解这些概念,并将其与实际材料性质联系起来。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教材,以便于课堂上查阅相关内容。
2.在讲解金属晶体结构时,我将增加一些实际金属样品的观察,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晶体的微观结构,从而加深理解。
金属晶体 说课稿 教案
反馈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B.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2.为什么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降低,而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却升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
强化
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作用力:金属键
理解并积极回答
介绍
由于作用力较强,所以金属晶体的溶沸点较高
过渡
我们知道晶体的结构决定其性质,那么金属的导热、导电、延展等通性是否可以用金属键理论加以解释呢?
思考与交流
1.如何利用金属键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交流。
讲述
“电子气理论”,这让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内部结构
教师补充
这些脱落的价电子晶体内部的运动好像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我们形象的将其称之为“电子气。”
理解“电子气”理论
讲述并投影
一、金属键:
1.定义:在金属单质晶体中,使金属原子相互结合的强烈作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金属键
积极讨论并解释
投影
列表比较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的原因
思考与交流
2.哪些因素会影响金属键的强弱呢?如何影响?
3.已知碱金属元素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降低,如何从金属键的角度给予合理的解释。
联想库仑定律,类比得知与金属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数有关,且价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就越强,晶体熔沸点越高。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说课说课稿
平顶山市教育系统2012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人教版选修3《离子晶体》说课稿课前说课设计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王俊超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离子晶体》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中的第四节。
教材直接给出氯化钠和氯化铯的晶胞,接下来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影响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几何因素,并引入电荷因素和键性因素,并以氟化钙为例详细讲述电荷因素对配位数的影响,接下来讲述离子晶体物理性质的特点,为引入晶格能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介绍了晶格能的定义,并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一些物质的晶格能,旨在让学生根据表格总结出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
课本通过两个科学视野,简略介绍了晶格能的应用。
2.教材的特点(1)从知识角度看,是对晶体类型的完善晶体包括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和混合型晶体。
离子晶体是涉及到的最后一种类型的晶体。
化学作用力包含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并且这几种作用力都是电性作用。
其他作用力的强弱在之前都进行了系统学习,本节介绍衡量离子键强弱的因素晶格能,并且通过表格形式介绍其大小由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
(2)从教材的呈现方式看,采用螺旋式组织结构编写教材内容在不同阶段逐步扩大范围,加深程度,按照螺旋式结构编写,并非一步到位。
在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中初步学习了离子键的概念及离子化合物等知识;在本章第一节中详尽的介绍了晶体的分类、晶胞,着重介绍了用分摊法求平均每个晶胞中所包含的微粒个数。
在学习以上知识之后,及时学习“离子晶体”顺理成章。
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对均摊法的学习进行巩固,并逐步深化,既体现了教材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编排意图,又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既分散了难点,让学生分期“消化”,又减轻了负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从育人价值功能看,是电化学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本节教材先讲晶格能大小比较等知识,在接下来科学视野中,介绍了晶格能的应用。
金属晶体说课
《金属晶体(二)》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的第二课时内容,下面我从七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看法:一、说教材分析(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内容是选修三的结尾章。
在学完了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顺理成章的学习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本节内容在本章安排上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面学完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知识,学习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下一节离子晶体的内容奠定基础,学完本章学生对于晶体知识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结构化学知识体系,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在考纲和课标中属于了解层面的要求,但是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理科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所以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设计了本节课三维目标。
(二)、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2、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让学生总结出金属晶体的几种堆积方式。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从晶体结构的微观视角去认识物质,感受化学微观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同学间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金属的四种堆积模型教学难点:金属的四种堆积模型的探究过程二.说教学意图在现在高考中,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理科的教学,归根结底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基于此,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侯,根据学科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提出问题,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去探究金属晶体堆积模型,根据实物堆积情况,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晶体的堆积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建构起完整的晶体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通过由易到难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探究,从而化解了教学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市教育系统2012年度教学技能竞赛
人教版选修3《离子晶体》说课稿
课前说课设计
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王俊超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离子晶体》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中的第四节。
教材直接给出氯化钠和氯化铯的晶胞,接下来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影响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几何因素,并引入电荷因素和键性因素,并以氟化钙为例详细讲述电荷因素对配位数的影响,接下来讲述离子晶体物理性质的特点,为引入晶格能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介绍了晶格能的定义,并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一些物质的晶格能,旨在让学生根据表格总结出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
课本通过两个科学视野,简略介绍了晶格能的应用。
2.教材的特点
(1)从知识角度看,是对晶体类型的完善
晶体包括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和混合型晶体。
离子晶体是涉及到的最后一种类型的晶体。
化学作用力包含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并且这几种作用力都是电性作用。
其他作用力的强弱在之前都进行了系统学习,本节介绍衡量离子键强弱的因素晶格能,并且通过表格形式介绍其大小由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
(2)从教材的呈现方式看,采用螺旋式组织结构编写
教材内容在不同阶段逐步扩大范围,加深程度,按照螺旋式结构编写,并非一步到位。
在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中初步学习了离子键的概念及离子化合物等知识;在本章第一节中详尽的介绍了晶体的分类、晶胞,着重介绍了用分摊法求平均每个晶胞中所包含的微粒个数。
在学习以上知识之后,及时学习“离子晶体”顺理成章。
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对均摊法的学习进行巩固,并逐步深化,既体现了教材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编排意图,又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既分散了难点,让学生分期“消化”,又减轻了负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从育人价值功能看,是电化学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教材先讲晶格能大小比较等知识,在接下来科学视野中,介绍了晶格能的应用。
不难看出,这样的安排是将前面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环境中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
我们学习化学知识,很重要的就是通过对其理论的探究,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生对碳酸盐的稳定性,岩浆的晶出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水平上,缺乏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时的划分
遵循化学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为了保持本节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便于学生课后复习,结合高二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利用两个课时完成对本节的进
行探讨学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部分“离子晶体”内容,第二课时学习“晶格能”内容,是合理可行的。
4.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实验探究的精神,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归纳能力。
本节内容又紧密联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具备了主动探究的原动力。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地位及作用,并结合《化学课标》的总体目标,确立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2.了解离子晶体中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
4.通过分析数据和信息,能说明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氯化钠和氯化铯两种晶体的分析,归纳出离子晶体配位数与半径比的关系。
通过对氟化钙晶体配位数的分析,总结出离子晶体配位数与电荷的关系。
通过对教材两个表格的研究,总结出决定晶格能大小的因素;
通过岩浆中各种组分析出规律,让学生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岩浆中各种组分析出规律的分析,感受化学对人类进步的意义。
②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5.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确立的最基本要求,结合教材的性质和功能、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特点;2.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3.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根据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及特点,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要将感性认识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由此确定的教学难点是:1.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2.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二、说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境界的教学技巧所在”。
为了达到目标、凸显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新课程的精神,再结合本节课的实际特点,考虑到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将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教师引导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将其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对本节教学难点的突破,以教材提供的氟化钙的晶胞为基础,对图片进行如下改进:
课本中的图片改进后的图片
三、说学法
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注重三维目标的共同发展是相一致的。
因此,本节课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
1.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亲自经历探索的过程;
2.通过比较、猜测等探究环节,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3.多动脑、多动手、多交流、多分析,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4.紧密联系生活,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内在规律。
四、说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学参考时间:约2分钟)
展示各种离子晶体的图片,回顾以前关于离子键和离子晶体的知识,开门见山地说明什么叫离子晶体,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教学参考时间:约30分钟)
创设问题情境1: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铯晶体图片,引导学生对配位数进行思考,为什么一个是6一个是8,为何不一样?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2:
氯化钠和氯化铯都晶体中,阴阳离子电荷数相同,如果两者不同,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从而引出氟化钙晶体结构,引出离子电荷数对配位数的影响!
创设问题情境3:
以前学习了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物理性质,引出离子晶体有哪些物理性质?
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可导电。
创设问题情境4;
回顾其他晶体熔沸点影响因素,引出学生对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影响,引出学生对晶格能影响因素的认识。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总结归纳(教学参考时间:约3分钟)
将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归纳总结,通过知识点的重现并将之规律化,便于学生掌握,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归类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环节:跟踪练习,反馈评价(教学参考时间:约4分钟)
围绕教学目标,联系生产、生活设置目标达成练习。
第五环节:课后作业,延伸铺垫(教学参考时间:约1分钟)
1.金属腐蚀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要利用恰当的方法科学防止金属被腐蚀。
那么,金属腐蚀对生活一定不利吗?人们是否可以将金属腐蚀的原理用于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呢?请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举例说明。
2.盐酸与锌片反应时,若加入可溶性醋酸铜晶体[(CH3COO)2Cu],将产生两种影响生成速率的因素,想一想,分别是什么?
五、说板书
以突出重点,不与多媒体课件重复,简洁、清晰为原则。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直接反应
1.金属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原电池反应
析氢腐蚀——酸性环境中
2.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吸氧腐蚀——中性或酸性很弱条件下
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