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说明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会动的线条教案导言:绘画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绘画中,线条是表达形式和构图的基本元素。
然而,如何教授儿童绘画线条的技巧和感觉,却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创意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会动的线条”的绘画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引导孩子发展良好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一、教案目标通过“会动的线条”教案,培养孩子的以下能力:1. 观察力:通过观察不同的线条,培养孩子对形状和结构的敏感度。
2. 想象力:通过发展孩子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造出独特和有趣的线条形象。
3. 手眼协调:通过绘画线条的实践,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案步骤1. 引导孩子观察线条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观察周围的线条,如建筑物的轮廓线、树木的枝干等。
通过观察,引导孩子发现不同线条的特点和形状,让他们意识到线条的多样性和表达力。
2. 绘制基本线条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孩子展示一些基本的线条,并引导他们模仿绘制。
例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教师可以使用白板或纸张,示范绘制线条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孩子跟随练习。
3. 创造线条形象在掌握基本线条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线条形象的示例,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然后,鼓励孩子运用想象力,将线条组合成自己独特的形象。
教师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启发,如“尝试用曲线画一只跳跃的小鱼”、“用波浪线画一朵飘落的云”等。
4. 交流和展示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孩子进行交流,询问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鼓励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这样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案拓展1. 探索不同材料除了纸张和铅笔,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尝试使用其他绘画材料,如彩色铅笔、水彩、粉笔等。
不同材料的使用将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表现力。
2. 创造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将绘制的线条形象与故事相结合。
通过编写故事,孩子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将线条形象赋予更多的意义和情感。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一. 教材分析《第3课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线条变化的方法和实例,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线条变化和运动规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动态线条的感知和表现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和引导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动态线条的感知和表现,以及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3课会动的线条》。
2.演示用的线条变化实例。
3.学生绘画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线条变化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现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些线条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三、学习材料图画纸或彩色卡纸,水彩笔,丝带等。
四、教学设计(一)初步感受曲线的动感。
1、播放艺术带操视频,学生随运动员一起舞动丝带。
2、学生在纸上用丝带摆曲线,看谁摆得多,小组比赛讨论。
3、教师舞丝带,学生比赛把丝带舞动形成的曲线记录在纸上,看谁画得多。
(二)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曲线。
1.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曲线?(学生回答)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1)、烟花(2)、车流(3)、水波纹(4)、曲线造型的沙发和帽子(三)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曲线,引导学生分析线条排列组织。
1、敦煌壁画飞天2、凡高作品《星空》3、小朋友作品(四)小结:通常曲线给人运动的感觉,我们在画面上用很多曲线,有规律有秩序的排列能够表现出动感。
(板书:会动的线条)(五)考一考: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朵静止的花,谁能让花动起来?(请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六)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只有曲线能表现动感?还有那些线能表现动感?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斜线,长短不一的直线,折线)小结:通常曲线会给人运动的感觉,但是以一定形式排列的直线也能给人动感。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说课稿(3)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第3课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线条图案,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线条创作出自己会动的画作。
教材还配备了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线条的动态美。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线条的种类、用法等基本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线条变化和创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学会运用线条创作出会动的画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创作出会动的画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创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线条图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供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讨论,促进学生交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线条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出本课的主题《会动的线条》。
2.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线条图案,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3.实践与指导: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会动线条画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4.交流与合作: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引导学生从审美、创新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会动线条教学方案
会动线条教学方案一、说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小学美术学问线条系列中的一个内容。
线条是点移动所形成的轨迹,由于点移动方向和速度的不同,产生不同外形和特点的线条,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
线条伴着儿童涂鸦的开头,伴随儿童的成长,渐渐成为孩子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要手段。
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同学进一步认识线条,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独特化的美术作品。
结合小学低班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教学目标①学问与力量目标:通过观看、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量,培育同学线造型力量和制造力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老师讲解及演示,让同学认识各种线条;通过引导同学在小组学习探究中,互相沟通,从而学会运用各种线条表现不同的物体。
③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赏识活动,培育同学对线造型活动的爱好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识,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二、教学方法针对小学低班级儿童活泼好动,留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顺应的乐学气氛,使同学主动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我采纳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法;评价展现法等。
三、学法指导理解线条的节奏与情感是比拟抽象的,需要全面的学问技能和制造思维,要让三班级的同学在短时间内运用不同的动感线条来表达各种不同的心情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因此我利用实例和课件的演示,启发同学的制造性思维,使同学感性地认识绘画中的线条以及身边的线条,感受线的动感。
在课堂中我主动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爱好,让他们参与好玩的美术游戏,增加了直观性,也调动了同学的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详细教学程序由情景导入——探究方法——创作表现——评价展现——课后拓展五个环节组成。
1、情景导入(画线条)依据教育学原理,直观性教学能显示事物的内容结构,有利于同学充足观和思索事物的改变。
幼儿园美术会动的线条教案
幼儿园美术会动的线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将静态的线条转化为生动的动态效果。
二、教学准备1.画纸、铅笔、彩色笔。
2.动物形象的图片或绘本。
3.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动物形象的图片或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
2.探究线条的表现力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图片或绘本上的线条,并引导幼儿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3.线条的分类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并引导幼儿发现线条的形态和特点。
4.线条的运动教师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姿势,用铅笔勾勒出动物的轮廓线条,并引导幼儿添加动物的特征线条,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5.让线条动起来教师先示范,在动物的身体上添加一些线条,使动物看起来像在动。
然后,引导幼儿在自己的画纸上尝试让动物的线条动起来。
6.分享交流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作品中线条的动态效果,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7.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四、教学延伸1.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斜线等,并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表现各种事物。
2.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线条的运动效果,如树叶在风中的摇曳、水中的波浪等,让幼儿尝试用线条表达这些动态效果。
3.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动物、人物等,并用线条表现它们的动作和表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作品的创造力等方面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幼儿展示作品的方式,让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欣赏,以促进互动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让幼儿能够自主探究和体验线条的表现力。
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如使用音乐、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会动的线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理解线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能够创造出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作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白纸、彩色铅笔、彩色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2. 展示或打印出一些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作品,例如画家亚历山大·卡尔德的线条雕塑作品。
3. 录制好的一些有动感的线条视频。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线条。
例如,某一条直线呈波浪形,某一条曲线呈螺旋形等。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线条,并让他们想象这些线条是如何动起来的。
2. 引导学生实践(20分钟)让学生动手尝试绘制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
可以先让他们铅笔绘制,再让他们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水彩笔将线条上色。
同时,鼓励他们在绘制过程中自由发挥,添加一些形象或图案来丰富作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动感的线条,可以播放几段有动感的线条视频,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线条变化。
3. 分享和展示(10分钟)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绘制的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作品,并请他们描述自己作品中线条的特点和变化。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论。
4. 总结和延伸(5分钟)总结学生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的知识和技巧。
鼓励他们在日常的绘画创作中继续尝试和运用这些线条,创造更有趣和富有动感的作品。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绘制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时的表现和作品,评估他们是否能理解线条的变化和动感,并能够创造出有意义和有趣的作品。
扩展活动:1. 邀请一位艺术家或者美术教师来班级进行线条创作的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和实践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的创作。
2. 组织一个线条作品的展览,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示学生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交流。
注意事项:1. 鼓励学生放松和发挥想象力,在绘制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时不要拘束自己。
2.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多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定义和分类2. 线条的属性和特点3. 线条的运用和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以及线条的运用和创作。
2. 教学难点:线条的属性和特点,以及线条在绘画和创作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
2. 演示法:展示线条的运用和创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线条的绘画和创作。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线条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以及线条的运用和创作。
2. 教学视频:展示线条的运用和创作过程。
3.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4. 创作素材:如图片、文字、贴纸等。
六、教学过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直线、曲线、弧线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演示线条的属性特点:如粗细、长短、曲直等,并展示如何在绘画中运用这些属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画出不同属性的线条,并观察和分析彼此的作品。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线条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条表现动感,如运动的人物、流动的云彩等。
八、作品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线条运用和创作方面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巩固线条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
2. 强调线条在绘画和创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和热爱。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家后画一幅以线条为主题的作品。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线条的美,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过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学生对线条的初步认识和兴趣程度。
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创作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表现动态线条的画作,强调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举例解释:
-在教授线条的认识时,教师需强调线条的种类及特点,如直线给人稳定感,曲线具有流动感。
-在学习动态线条的表现时,教师应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线条如何组合呈现运动轨迹,如运动员的跳跃动作可通过曲线和斜线的组合展现。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索了《会动的线条》这一主题,看着学生们热情洋溢的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发现,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对线条的动态表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积极思考,尝试将线条与运动结合起来,这样的互动让我看到了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在讲授线条理论知识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线条的种类和动态表现的理解还有待加强。我意识到,需要通过更多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能会尝试使用更多直观的教学工具,如图示、动画或者实物演示,来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1.美术表现: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对线条、形状、空间的感知和表现力,发展美术表现素养。
2.创意实践: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创新思维,通过动态线条的实践创作,培养创意实践素养。
3.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动态线条美的认识,培养审美鉴赏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的种类和动态表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动作演示和画作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三年级美术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动态的线条?
b.你认为线条在美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
c.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物体?
5.通过线条创作,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基础知识,但对于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物体,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在此基础上,本章节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个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并加以引导。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期望学生在掌握线条表现动态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为后续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分步骤教学,循序渐进:将线条创作技巧分解为多个步骤,逐一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线条表现力。
4.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线条创作,完成一幅具有生动感的美术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
1.创作一幅以“会动的线条”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线条知识和技巧,表现一个动态的场景或物体。
a.注意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以展现物体的动态美。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标题: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线条具有表现力,并能通过线条创造出具有形象和动感的作品。
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线条形式和技巧进行创作,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线条作品,提供友善的建议和支持。
教学重点:1. 线条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 不同线条形式和技巧的运用。
3. 表达和欣赏线条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白纸和彩色纸。
2. 不同类型的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钢笔、画笔等。
3. 线条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学生绘画作品展示区。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呈现一些著名艺术家的线条作品或相关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凡·高的素描作品、亚历山大·卡尔达的动态线条等。
学习活动:2. 向学生解释线条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并探讨不同类型线条在作品中所产生的效果和表达的意义。
3. 向学生介绍不同线条形式和技巧的例子,如弯曲线、直线、划线等,以及运用铅笔、钢笔和画笔等工具进行创作的方法。
4.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用不同的线条形式和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
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5. 学生完成作品后,互相观赏和评价。
鼓励他们提供支持性的建议和反馈,并共同欣赏彼此的作品。
巩固活动:6.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陈列在展示区,与同学分享和展示。
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小画展,邀请学生和家长参观。
7. 鼓励学生思考他们的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评估活动:8. 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完成一个关于线条的个人反思作业。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在这堂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巧,以及对线条在艺术中的重要性的理解。
9. 根据学生的作品展示、参与度和个人反思作业,进行评估,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线条表达能力。
延伸活动:10.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线条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并尝试非传统的线条创作方式,如线条雕塑或线条装置艺术等。
人美版美术三下第3课《会动的线条》说课稿
人美版美术三下第3课《会动的线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美术三下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动态变化,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学生发现线条在运动中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线条的动态分类、线条动态的画法、线条动态的创作等,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条的基本知识,对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线条动态变化方面的了解和掌握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动态变化,掌握线条动态的画法,创作出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线条的动态变化,线条动态的画法。
2.教学难点:线条动态的变化规律,创作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作品展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条的动态变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线条动态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动态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线条的动态变化,线条动态的画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动态的基本知识。
3.示范:示范线条动态的画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线条动态的美。
4.练习:学生动手练习,尝试创作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5.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总结课堂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线条动态的分类、线条动态的画法等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完成情况、学习效果等。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2)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第3课会动的线条》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学会利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来表现动态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线条的动态表现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线条动态表现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引导。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学会利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来表现动态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学会利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动态效果。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来表现动态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线条的变化规律。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
2.教具: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画纸等)、多媒体设备。
3.素材:动态线条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态线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展示实例,让学生观察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线条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线条变化,表现动态效果。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线条的表现形式和动态特点;2. 掌握运用线条表现物体运动的方法;3. 提高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3. 学生绘画用的铅笔、彩色铅笔或绘画颜料;4. 学生绘画用的纸张;5. 展示物或图片,包括物体、人物、动物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运动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线条的形式和动态特点。
鼓励学生说出线条对于表现物体运动的重要作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线条,如曲线、直线、波浪线等,并解释每种线条的表现效果。
同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例子,并解释线条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物体的动态。
3. 绘画实践(3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展示物或图片,并用铅笔先勾画出大致形状和轮廓。
然后,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绘画颜料,通过线条的形状和线条的动态来表现物体的运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绘画技巧和示例供学生参考。
4. 作品展示与点评(10分钟)学生们互相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绘画灵感和感受。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指出他们绘画中线条运用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拓展练习(3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额外的绘画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线条表现方法来绘制。
可以包括自然风景、人物形象、动物行为等。
教师鼓励学生尽量发挥创意,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绘画实践中继续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动态。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教师讲解、绘画实践和作品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线条的表现形式和动态特点,并掌握了运用线条表现物体运动的方法。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提高了观察力和绘画技巧,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欣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绘画实践和作品展示,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线条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线条的动态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概念和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的绘制方法:铅笔、彩色笔、毛笔等。
3. 线条的动态表现:起伏、转折、运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绘制方法和动态表现。
2. 教学难点:线条的动态表现和创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线条图片、绘画作品、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铅笔、彩色笔、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线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线条的特点和种类。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线条的绘制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绘制线条,教师巡回指导。
4. 动态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线条的动态表现,如起伏、转折、运动等。
5.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线条创作,提高绘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线条绘制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线条的绘制技巧和创意表现。
2. 学生对线条动态理解的深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的创作,评估学生对线条动态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现场绘画示范,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线条的绘制技巧。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参与线条创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教学步骤:1. 线条绘制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如何使用不同工具绘制不同类型的线条。
2. 线条动态表现讲解:教师阐释如何通过线条的起伏、转折等动态表现方法来创作。
会动的线条的教学设计
会动的线条的教学设计引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绘画教学中,利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状和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技巧。
而如何教授学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运动的技巧,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
本文将针对如何设计一堂会动的线条教学课程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一、目标设定在设计教学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2. 运用线条表现物体运动的技巧;3. 创作一幅具有运动感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运用线条表现物体运动的经典绘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渐进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绘画基础,教师应该将线条表现物体运动的技巧分成易、中、难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先从简单的线条运动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更复杂的线条表现技巧。
3. 实践与示范:教师应该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运动。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物体运动、模仿动态的线条和组织线条的方式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条表现物体运动的技巧。
4. 创意发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个人创意,尝试运用线条表现不同物体的运动。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感,让他们自主思考和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三、教学活动1. 观察与分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观察一些真实场景中物体的运动,并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
例如,观察飞鸟的翅膀上下扇动产生的线条运动,让学生思考并试着模仿这种线条运动。
2. 共同创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创作一幅运用线条表现物体运动的画作。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场景或主题,然后共同构思和绘制线条运动的细节。
3. 赛事竞赛: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绘画比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一幅具有运动感的绘画作品。
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并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单位:市管城回族区腾飞路小学
作者:小玲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概述:
美术教学的根本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贝y成为了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弓I 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用古代敦煌壁画、中外的现代雕塑和摄影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涵。
重视鼓励学生综合性的表现。
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这一基本造型要素,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容体现丰富的文化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目标:弓I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咼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运
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是: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策略与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电脑多媒体课件中的画面,体验动感线条的作用和种类,感悟动态的美。
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表现的能力,从而通过古代的,现代的,学生创作的作品欣赏,扩展学生的思路,用线条进行创作表现。
学情分析:
会动的线条”是这册中线条系列的一个容,从题目上力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生活中会动的线条也是随处可见的。
古代敦煌壁画、现代雕塑、摄影作品等都可以找出会动的线条,所以,应该说此课是最易于被儿童所接受,适于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
线条是绘画艺术领域中的重要语言与工具。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动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表现出既有动感又有美感的作品是有难度的。
因此我利用实例的比较和课件的演示,加强对这类作品的分析。
并且在课堂中积极创设情境,让他们参与有趣的美术活动来增加动感线条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
采用自评、小组评、互评的方法。
让学生的作品能否有创新并具
有美感。
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心情愉快,感受成功的喜悦。
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通过自我评
价可以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本课我采用的是自发展示与争对性展示相结合的方法,我首先鼓励学生自我展示。
然后再把好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上。
使学生不仅能正确肯定自己和他人,并且能在相互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进而有效改进。
课堂评价量化评分
班别 ______ :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画中的线条》,你还记得欣赏过哪些画家的作品?
2、下面我们来对比马蒂思的《女像》和黄胄的《舞》,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马蒂思的《女像》感觉很静,黄胄的《舞》感觉人在动,
很热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引发兴趣。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会动的线条。
)
(师板书课题)
(二)感受新知一一寻找线条
1、小组欣赏课件上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课件上的图片用什么线条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动感?
小结:从古至今,艺术作品中常利用富有动感的线条表达作者的感受。
利用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艺术作品中会动的线条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突出教学重点。
)
2、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受艺术作品中如何用线条表现动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阔艺术视野。
)
(三)探究学习——绘画线条
1、画线条:鼓励学生先说说有哪些线条?然后指导学生画一画这些线条(弧线,波浪线,折线,旋线)。
重点指导学生绘画这些线条要注意流畅性。
2、组织研讨:如何运用线条使画面具有动感和美感?学生发言:要动脑筋,巧妙构思,并注意线的粗细和疏密。
3、教师示:强调要点和技法
4、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提问:你想用会动的线条画什么?丰富学生的感观认识,为下面的创作带来丰富的灵感。
(四)自主创作——表现线条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
(五)评价展示
采用自评、小组评、互评的方法。
(六)课后拓展拓展:除了在普通的图画纸上画,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呢?展示几幅用刮画方法表现动感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后试一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
总结:
在这节课里面,我们很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线条。
主要运用到的方法有观察、对比、尝试、归纳等等。
但最主要的还是观察,因为一切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
观察的对象有欣赏作品、自然界的图片,例作品,以及自己的尝试练习。
学生对线的动感比较容易理解,但如何表现出既有动感又有一定美感的作品有一定困难。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线描画中如何用线条的分析理
解,多用一些时间探讨在造型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线条曲直等的变化手法进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