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附件: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试 行)目次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监测条件 (3)5 监测方法 (5)6 质量保证 (9)7 监测报告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有关计算和单位的换算 (11)附录B(参考性附录)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记录和报告格式 (13)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试 行)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监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超过GB8702规定豁免水平,工作频率范围在110MHz~40GHz内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

本方法不适用于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方法,然而,鼓励根据本方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 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HJ/T 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1—GB/T6113.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

3.1基站 base station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射频发射基站、直放站和固定终端站。

3.1.1 射频发射基站 radio base station通常跟网络相关,包含了必要的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硬件(包括发射机)。

电磁波检测

电磁波检测

电磁波检测黄艺 王涛 谢智勇摘 要 当今无线通讯技术迅猛发展, 如何对变电所及输电线与移动电话基地台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进行评估, 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

通过分析电磁波特征, 论述了对这些电磁波辐射设施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检测的方法。

关键词 电磁波; 辐射; 电磁场强度1 引言意大利的马可尼在1895年成功以自制火花放电发报机在实验室里传送无线脉波, 从此便正式开启了无线通讯的时代。

短短几十年, 无线电波随即被大量的应用在广播及军事用途。

提出电磁场强度检测的新方法, 通过实验得出日常生活周边几乎无所不在的电视、广播、通讯等电磁辐射, 由于其能量远低于人体可承受的程度, 一般不致对人体造成伤害。

2 实验部分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使用电磁场强度计, 对日常生活周边电磁波进行测量, 测量方式与传统方式的不同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合理选择测量点, 并排除干扰, 得到最佳测量结果。

2. 1 试剂与仪器选择电磁场强度计时依测量环境与对象不同应考虑的条件, 此处采用TES-1390 /1391 /1392型电磁场强度测试仪(高斯计) (深圳京联泰科公司), 应用三轴全向性电磁场感测头搭配电磁场强度显示器为检测仪器。

2. 2 实验方法2. 2. 1 方法概要广播电台、无线电视台、移动电话基地台环仪境中电磁波检测方法, 主要采用三轴全向性电磁场感测头搭配电磁场强度显示器为检测仪器, 测量结果与非游离辐射环境建议值比较, 若超过环境建议值则采用天线与频谱分析(接收机)组成测量系统进行测量及确认。

2. 2. 2 测量方法避免接触电台或基地台附近之金属导体电台或基地台通常包含有使用高电压之设备、必须小。

( 1) 测量点选择依据电台或基地台之种类, 将测量点之选择分为3类:调幅(AM )广播电台:测量区域之最大半径定为发射信号之1 /4波长, 为约在45m 至150m 之范围, 圆形区域内选择四个正交轴线为测量线, 如图1所示, 于每一测量线上划出等间隔的测量点, 自最小测量半径至最大测量半径区域内定出5点。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与介质测量系统配套的矢 量网络分析仪是HP8753EC 介质探头通过导线与网络分 析仪相连,并固定在专门的 支架上。测量时将探头与液 体样品接触。液体样品装在 尺寸合适的非金属容器中。 系统需要一种已知电介质特 性的基准液体,一般限定为 去离子水。系统对温度的要 求也很高。 用这套设备及配套的软件包 并遵循其测量程序即可得到 样品的电介质特性。
举例而言
a)可选天线 b)改变体积、长度和手机特性的备用电池等, c)连接线。
EUT的中垂线和水平线
中垂线通过手机前表面上的两点:过手机听筒水 平线手机宽度wt的中点,和过手机底部宽度wb的 中点;
水平线与中垂线垂直并且过手机听筒的中心。两 线在点A交叉。注意对很多手机,点A和听筒的中 心一致;
为了使得常见的探头定位系统能够使用这一模型,SAM壳体沿纵 向切分为左右两半。因为无法预知峰值SAR的位置,需要对左右 两部分都进行测试。将模型的每一半的边界扩展,以便模型内填 充液体的深度足以将上层表面(空气-液体界面)的反射降低到最 小。下面幻灯片给出一种可能的边界扩展方式。对于300到3000 MHz频率范围,在模拟组织液深度为15 cm ± 5 mm时,反射降低 到最小,这一深度大约与整体头部模型的两耳之间的距离相等;
头部模型壳体厚度为2mm,耳朵部分的壳体厚度为6mm,误差小 于±0.2mm
人体头部模型的正、后和侧视图
纵向切分加深对拼后的人体头部模型
人体组织模拟液
当介电常数一定时,SAR正比于导电率; 因此,在SAR测试之前,必须精确定义人体组织模拟液 的电介质常数;
由于电介质特性随温度而改变,所以一般选择在室温 下测试(18-25 C°),这同体温(37. 5 C°)时的人 体组织特性一致;

中国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办法(2018年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2018年4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 (3)第三章电磁辐射备案 (5)第四章电磁辐射防护 (6)第五章电磁辐射监测 (6)第六章纠纷处理与科普宣传 (7)第七章罚则 (7)第八章附则 (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工作,在《中国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办法》基础之上,制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山西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工作遵循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电磁辐射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保护公众健康、保障基站建设和运行的原则。

第三条山西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工作纳入基站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流程中,落实国家、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基站环保管理要求。

第四条本细则适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管理工作。

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以下简称备案)以及基站电磁辐射的监测、信息公开、安全防护、纠纷处理、科普宣传等相关管理工作须遵守本细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第五条省公司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一)网络部牵头山西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基站电磁辐射环保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二)网络部负责制定山西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办法;(三)网络部组织建立基站电磁辐射风险监测和防范工作体系;(四)网络部组织进行全省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监测管理和抽测工作;(五)工程建设部负责完成新建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估、备案,并将该工作纳入工程管理流程;第六条市分公司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一)网络部牵头本市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省公司基站电磁辐射环保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二)工程建设部负责新建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估、备案;(三)网络部负责基站开通时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监测及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估后续相关工作;(四)网络部负责已接维基站的电磁辐射日常监测;(五)网络部负责处理已接维基站电磁辐射投诉纠纷,协助开展政府对电磁辐射监管事项的协调和落实工作,上报有关处理情况;(六)网络部负责进行基站电磁辐射科普宣传。

通信设备电磁辐射检验流程及防护措施

通信设备电磁辐射检验流程及防护措施

通信设备电磁辐射检验流程及防护措施通信设备电磁辐射检验流程及防护措施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电磁辐射产生的通信设备。

然而,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通信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对其进行电磁辐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通信设备电磁辐射检验的流程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通信设备电磁辐射检验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检测标准:首先,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如GB 8702-2014《通信设备辐射电磁场强度限值及测量方法》来选择适当的检测标准。

2.设备安装与配置:将通信设备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配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3.测量点选择:根据设备的工作模式和使用环境,选择代表性的测量点。

通常,包括人员集中区域、办公区域、带电线路附近等。

4.仪器设置:使用专业的电磁辐射测量仪器,在测量点进行仪器的基线校准和标定,确保测量准确性。

5.开始测量:将测量仪器置于适当的位置,进行电磁辐射强度的测量。

根据技术要求,包括峰值辐射强度、平均辐射强度以及频率分布等。

6.数据分析和评估:收集并记录测量数据,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通信设备是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7.报告撰写和备案:根据检测结果,编写详细的检测报告,并进行备案。

报告应包括设备信息、测量结果、评估结论以及建议措施等内容。

除了以上的流程,为了确保通信设备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1.合理布局:在办公区域内合理布局通信设备,避免将辐射源放置在人员密集的区域。

同时,减少设备之间的交叉干扰。

2.屏蔽措施:针对辐射强度较高的设备,可以采取屏蔽措施,例如使用金属屏蔽罩或屏蔽墙壁,减少辐射对人员的影响。

3.电磁辐射标识:对辐射强度较高的区域,应该设置电磁辐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防护。

4.定期检测:定期对通信设备的电磁辐射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培训与宣传: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通信设备电磁辐射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暴露限值说明书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暴露限值说明书

ICS 13.280C 7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1288—2020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暴露限值Limits for human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mitted by mobile phones(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9-12-13)××××- ××- ××发布××××- ××- ××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缩略语 (3)5电磁辐射暴露基本限值 (3)6标识要求 (4)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GB 21288-2007《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与GB 21288-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适用范围从靠近头部使用的移动电话扩展为工作在300GHz以内、靠近人体使用的移动电话,也适用于各类靠近人体使用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如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终端等;——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定义;——增加了发射功率密度和入射功率密度的定义;——增加了不同频率、不同身体部位适用的暴露限值;——修改了产品说明书中标示内容,并增加了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的注释。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齐殿元,武彤,赵竞。

引言工作频率在300GHz以内、靠近人体使用的移动电话,以及各类靠近人体使用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如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终端等,其电磁辐射暴露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随着 5G 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5G 移动通信基站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起来。

然而,人们在享受 5G 带来的高速网络体验的同时,也对基站电磁环境辐射产生了担忧。

为了消除公众的疑虑,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对 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要理解 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首先需要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电磁辐射是由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在 5G 移动通信中,基站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以实现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5G 所使用的频段较高,波长短,能量相对集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辐射就一定更强。

辐射的强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的增益、辐射方向以及与监测点的距离等。

二、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的重要性保障公众健康: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 5G 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严重危害,但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

维护通信秩序:通过监测,可以确保基站的电磁辐射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避免对其他通信系统造成干扰,维护正常的通信秩序。

增强公众信任:公开透明的监测数据能够消除公众的疑虑,增强对5G 技术的信任,促进 5G 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三、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的方法现场监测:监测人员携带专业的电磁辐射监测设备,到基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这些设备能够准确测量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参数。

模型预测:利用计算机模型,根据基站的技术参数、地理位置等信息,预测其电磁辐射的分布情况。

但这种方法需要准确的输入数据和可靠的模型,并且需要现场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长期监测:在一些重点区域或敏感地点设置长期监测站点,持续收集电磁辐射数据,以便观察其变化趋势。

四、监测设备与技术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频谱分析仪、电磁场探头、综合场强仪等。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试行)目次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监测条件 (3)5 监测方法 (5)6 质量保证 (9)7 监测报告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有关计算和单位的换算 (11)附录B(参考性附录)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记录和报告格式 (13)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试行)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监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超过GB8702 规定豁免水平,工作频率范围在110MHz~40GHz内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

本方法不适用于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方法,然而,鼓励根据本方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 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HJ/T 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GB/T6113.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

3.1基站base station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射频发射基站、直放站和固定终端站。

3.1.1 射频发射基站radio base station通常跟网络相关,包含了必要的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硬件(包括发射机)。

实验5 移动通讯设备辐射测试

实验5 移动通讯设备辐射测试

实验5 移动通讯设备辐射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辐射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了解移动通信设备辐射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3.掌握EMSCAN测量移动电话辐射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使用移动电话进行呼叫时,移动电话会发射无线电波(也称为射频能量)。

这些无线电波可被距离最近的基站接收;一旦基站接收到移动电话传来的无线电波,就会将其传输到交换台;交换台根据当前呼叫的类型将呼叫转接到另一个基站直到接电话的移动电话附近的基站,再转成高频信号发给移动电话,从而实现通话——这就是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

当评估移动电话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时,必须考虑几个重要的方面。

一个是工作频率。

GSM移动电话系统工作频率在800到1800MHz之间。

与电离辐射(如X射线和γ射线)不同,射频场不会在人体内引起电离或放射。

基于这一点,射频场被称为非电离场。

另一个是发射功率,由GSM手持设备发射的电波可能有超过2W的功率、模拟电话可达到3.6W;而CDMA和TDMA这样的数字移动电话, 功率都要小于1W;其它手持式发射机,如对讲机等,发射功率可达10W,甚至10W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射频场强随着与移动电话距离的增加而快速降低。

因此,在距头部几十厘米处,移动电话对使用者的射频辐射远远低于将移动电话放在头部时的辐射。

对于移动电话电磁辐射的测量,可以使用电磁辐射测量仪或类似功能的设备。

在各种电磁辐射测量方法中,有一种近场扫描测量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法基于这样的原理设计,即电磁辐射是被测设备(EUT)上的高频电流回路形成的。

如加拿大EMSCAN公司的电磁辐射扫描系统Emscan Nexus Plus电磁扫描系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它由ISM扫描器、Nexus Plus控制器、频谱分析仪、计算机及连接线组成。

系统采用H场阵列探头来探测EUT上的电流,各探头分布在7.6mm*7.6mm的矩形栅格内,探头的方向按人字形排列。

EMSCAN控制器用来实现扫描器内探头的自动切换并控制频谱分析仪进行滤波与扫频,控制器内置高速模块转换卡,将频谱分析仪输出的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手机对人体电磁辐射指标

手机对人体电磁辐射指标

6. 减小电磁波对人体辐射的改进措施 通信体制:建议使用 CDMA 手机 天线形式:采用具有内置天线的手机 发射功率:由于在 GSM 和 CDMA 通信系统中均采用了 APC 控制方式,建议用户在信号比较强的地 方(例:窗户口)使用手机,以减小手机的发射功率、因而减小 SAR。 操作距离:推荐使用免提耳机/MIC 组件 防辐射手机贴:有一定的作用,但肯定会对手机的 RF 性能指标、对天线的方向图和增益造成不 良的影响,不推荐使用。
1
《移动通信》2002 年第 10 期
导率σ有关,σ越小、感应到的高频电流就越小,电波的吸收就越少,SAR 就越小。人体的σ与电波 频率有关,在 900MHz~2400MHz 的范围内,σ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如在 900MHz 时,σ为 0.97s/m; 1800MHz 时为 1.40s/m 。) SAR 还与传输介质的密度ρ有关,ρ越大、高频电波的衰减就越快、 电波的吸收量就越少、SAR 就越小。电磁波是在传输介质内向前传输的一种高频振荡波,可以想象若 电场强度 E 越大(即照射剂量越大),则被介质吸收的量也越大。经过科学家的分析、计算和实际测 量,得出 SAR 的计算公式为:
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比较 GSM 手机和 CDMA 手机哪一类产品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更强。我们可 以将这个问题简化:既不测 SAR 的绝对数值、而是测量相对值即可。从 SAR 的定义可知,SAR 与电磁 波强度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在人体模型介质参数和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若测量到的电磁波 能量越大、则表明人体的吸收量 SAR 越大或手机对人体的辐射越强。这样也就可以间接地得到不同型 号手机 SAR 值大小的比较结果。测试原理框图如下:
0mm 0.5m
同上
0mm
最大发射功 率

2019移动电话电磁辐测射试方法.ppt

2019移动电话电磁辐测射试方法.ppt

®
China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abs
SAR的限值(日本、欧洲、澳洲)
全身 特定部位 手、手腕、足、足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valuation only. 职业 0.4 10.0 20.0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公众 0.08 2.0 4.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Web: /
E-mail: wanghongbo@
2004年4月13日
3
®
China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abs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在享受无线通信设备带来 的各种便利之时,也日益关注无线通信终端的电磁辐 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Evaluation only. 各国政府对无线通信终端的这项指标一直十分重视;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台湾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等都已经制定了本地区或本国的“射频和微波辐射管 理” 法规或指令; 美国和台湾地区还要求移动用户终端厂商在产品包装 上标示“本产品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在安全限值以内” 等字样。
单位:W/kg; 局部是以10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手、手腕、足、足踝是以10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对于全身是以主要测量区域的平均值计算。
Web: / E-mail: wanghongbo@ 2004年4月13日 7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 (辐射敏感度/抗扰度测试)1.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标准:IEC61000-4-3, GB/T17626.3 2.造成射频辐射的起因: 射频辐射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往往是由设备操作、维修和安全检查人员在使用移动电话时所产生的,其他如无线电台、电视发射台、移动无线电发射机和各种工业电磁辐射源(以上属有意发射),以及电焊机、晶闸管整流器、荧光灯工作时产生的寄生辐射(以上属无意发射),也都会产生射频辐射干扰。

3.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目的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的抗射频辐射电磁场干扰的能力。

4.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的严酷度等级:测试频率范围:80MHz~2GHz主要测试设备:信号发生器,接收机,全电波暗室试验等级:等级 试验场强/(V/m)1 12 33 10X 特定注:X是一开放的等级,可在产品规范中规定。

5. 射频辐射抗扰度模拟试验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也随着恶化,测试频率已由早期的(27~500)MHz,扩展到(80~1000)MHz。

其中高频段的扩展是与移动电话的普遍使用有关,它的工作频率现已扩展到900MHz(甚至更高);对80MHz的选择则与对测试场地的要求、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要求和对天线的选用要求有关。

至于80MHz以下部分,将由IEC61000-4-6标准加以补充。

试验时要用1kHz正弦波进行幅度调制,调制深度为80%,参见图3(在早期的试验标准中不需要调制)。

将来有可能再增加一项键控调频(欧共体标准已采用),调制频率为200Hz,占空比为1∶1。

6. 射频辐射抗扰度基本试验仪器 (1)信号发生器(主要指标是带宽、有调幅功能、能自动或手动扫描、扫描点上的留驻时间可设定、信号的幅度能自动控制等)。

(2)功率放大器(要求在3m法或10m法的情况下,达到标准规定的场强。

对于小产品,也可以采用1m法进行试验,但当1m法和3m法的试验结果有争执时,以3m法为准)。

手机天线RF辐射对Mic的干扰及测量方法

手机天线RF辐射对Mic的干扰及测量方法

手机天线RF 辐射对Mic 的干扰干扰及及测量测量方法方法GSM 蜂窝电话使用的Mic 除去可以接受正常的语音信号之外,也会受到移动电话发射天线RF 信号的强烈干扰,如果Mic 没有足够的RF 噪声抑制能力,这些RF 信号会导致Mic 产生严重的语音频段的噪音干扰而无法正常通话。

移动电话中发射天线RF 辐射对Mic 产生的干扰目前,大多数蜂窝电话采用时分多址(TDMA)标准,这种复用技术以217Hz 的频率对高频载波进行通/断脉冲调制。

容易受到RF 干扰的Mic 会对该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再生出带有高次谐波的217Hz 方波干扰信号,由于这些干扰信号的频谱成分的绝大多数都落入音频范围,因此它们会产生令人生厌的“嗡嗡”声。

为了抑制此种RF 干扰引起的音频噪声,Mic 在设计时已经内置了RF 滤波元件,在通常手机结构模式下,手机天线与Mic 分别放置在手机的上部与下部,相隔有10cm 左右的距离,此种结构的设计是可以满足Mic 对天线干扰的抑制要求.随着手机结构的改进,出现了将手机天线与Mic 同置于手机下部的设计结构,由于天线与Mic 的距离极大的缩短,使得Mic 的引线接受天线辐射能量增大,如何满足这一新的手机结构的设计,就对Mic 的抗RF 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同时也对Mic 的抗RF 干扰性能测试提出新的要求.Mic 抗RF 干扰设计的改进TSB-4015ACA28Z3-FM002-GPC1=10nfTSB-4015ACA32Z3-FM001-GP C2=33Pf由上面Mic 电原理图可以看出,A28产品采用的是由300Ω+10nf元件构成的RF滤波器,在天线与Mic距离较大的常规结构机型设计时可以满足客户噪声抑制要求,而客户采用天线与Mic同置一侧距离较近的新结构机型时,由于Mic受到天线辐射的能量明显增加,则会出现较明显的干扰噪声。

根据客户要求,我方改进了RF滤波器结构与参数,采用了10pf+300Ω+33pf元件构成的RF滤波器,经用户装机试用确认可以满足新机型RF干扰噪声测试要求。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测试方法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测试方法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测试方法
4月13日
第一部分:电磁辐射基础
4月13日
y
电磁辐射
z 磁场 x 电场
4月13日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在享受无线通信设备带来 的各种便利之时,也日益关注无线通信终端的电磁辐 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各国政府对无线通信终端的这项指标一直十分重视;
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台湾 等都已经制定了本地区或本国的“射频和微波辐射管理 ” 法规或指令;






2
4
2
4
4月13日
基本限值:比吸收率
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 定义为生物体单位时间(s),单位质量(kg)所吸收的 电磁辐射(照射)能量,其单位是W/kg。
在ICNIRP导则中限值的根据
➢ 4 W/kg是热效应的基本限值,当SAR达到4W/kg时 会对人体产生显著的不良效应;
到身体与具有不同电势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 讨论了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基本的暴露 标准以及用以评估实际危害的参考限值;
➢ 本导则适用于职业人员和一般公众的暴露。
Draft IEC 62209-1:用于确定手持无线设备比 吸收率(SAR)的步骤。
4月13日
ICNIRP限值
基本限值
➢ 直接根据已确定的健康效应而制定的暴露在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下的限 值;
美国和台湾地区还要求移动用户终端厂商在产品包装 上标示“本产品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在安全限值以内”等 字样。
4月13日
国际现状
美国
➢ FCC OET 65号技术公报:评估射频电磁场人身安全的FCC导则; ➢ 补充文件C,最初于1997年1月提出相关规定,2001年7月修订; ➢ 2003年IEEE正式颁布了SAR测量方法的标准IEEE 1528-2003:确定无

探究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电磁辐射测量

探究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电磁辐射测量

探究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电磁辐射测量摘要:电磁辐射是当前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

以现阶段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特点,明确新时代发展对移动通信基站工作的要求,深层探索如何进行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电磁辐射测量工作,并明确其带来的影响,以此为保障公众日常生活和工作安全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移动基站;通信环境;电磁辐射;测量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移动通信用户越来越多,对应的移动通信建设工作也在随之革新。

当前大城市室外地区已经实现无线覆盖,相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工作将会越来越有效。

因此,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想满足客户提出的各项要求,并提升网络运行质量,要加大对环境电磁辐射测量工作的关注。

了解当前移动通信基站可知,其在生活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医院、居民楼、办公室等,但因为这些地方都具备建筑物密集、业务量高等特点,所以在实践工作中存在大量与环境电磁辐射有关的投诉,此时为了获取基层群众的支持,有关企业要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电磁辐射测量工作。

1.电磁辐射从本质上讲,电磁辐射也叫做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研究的粒子性不同,电磁辐射研究的是波动性。

振荡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依据波的形式传播,就构成了电磁波。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红外光、可见光等。

移动通信基站释放的电磁波就是电磁辐射,也就是非电离辐射。

当前,我国为了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减少电磁环境污染,确保电磁辐射得到合理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提出了《电磁辐射控制限值》(GB 8702—2014),其中针对电磁辐射照射数据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当前移动通信2G、3G及4G基站的电磁辐射来说,其发射频率范围在30MHz到3000MHz之间,电场强度公众曝露限值为12V/m,相应功率密度公众暴露限值为0.4W/m2【1】。

2.移动通信基站的作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指在无线电覆盖的范围内,依据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间实施信息传递,属于无线电收发信号电台。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人体暴露比吸收率(SAR)测量标准方法.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人体暴露比吸收率(SAR)测量标准方法.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人体暴露比吸收率(SAR)测量标准方法A1 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SAR测试设备、扫描系统和移动电话夹具组成。

A1.1 通用要求用一个可以自动定位的微型探针测试在人体模型内电场的分布。

该分布代表人体头部暴露于移动电话时产生的电磁场分布。

从测试的电场值可以计算出SAR的分布和最大SAR平均值。

测试应该满足下列环境要求:·环境温度15-30℃,测试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不超过±2℃。

·移动电话不和当地的移动通信网建立联系。

·避免环境电磁场对SAR测试值的影响。

·避免环境反射对SAR测试值的影响(例如地板、定位器等)。

系统应该按照有关要求每年至少校准一次。

A1.2 人体模型(壳体和液体)A1.2.1 一般要求人体模型的物理特性(尺寸和形状)应该类似人的头和颈。

人体模型的材料应该和头部具有相类似的电介质特性。

为了能够进行场强扫描,头和颈的外形模型内部应含有液体,充当液体容器的模型应圆滑,模型中不包括模型手。

A1.2.2 人体模型的外形和尺寸人体模型外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的耳朵模拟了人在使用移动电话时所压成的扁平状。

图1.A 图1.B图1人体模型用于SAR测试的人体模型称为SAM。

用于本标准的人体模型内表面(SAM_in)和外表面(SAM_out)的3D-CAD文件可以在公布的CD-ROM找到,包括3D-IGES和DXF。

A1.2.3 人体模型壳体人体模型外壳应由低损耗、低介电常数的物质制成:tan(δ)≤0.05,ε≤5。

人体模型外壳的厚度在CAD文件中有定义,误差在±0.2mm(移动电话接触头部的地方)。

人体模型的参考点:探针的定位应由人体模型上的三维坐标点决定。

点R1、R2和R3用于校准定位系统,其余三点,嘴(M)、左耳(LE)和/或右耳(RE)(最大声学耦合处)用于移动电话在人体模型上的定位(见图2)。

这些点在CAD文件中定义。

辐射骚扰测试标准

辐射骚扰测试标准

辐射骚扰测试标准辐射骚扰测试标准辐射骚扰是指通过电磁波辐射对人体进行骚扰或攻击的行为。

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对于辐射骚扰的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套不少于1000字的辐射骚扰测试标准。

一、测试目的辐射骚扰测试的目的是评估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通过测试,可以了解电磁波辐射的水平,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测试对象测试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电磁辐射源:如手机、电视、微波炉等电器设备;电磁波辐射接收者:如人体、动物等;电磁辐射防护设备:如防辐射服、电磁辐射屏蔽材料等。

三、测试方法电磁波辐射源测试方法:(1)测量电磁辐射源的辐射功率:使用专业的电磁辐射测试仪器,将其放置在辐射源的辐射范围内,测量辐射功率的大小。

(2)测量电磁辐射源的频率范围:使用频谱分析仪等设备,对电磁辐射源的频率范围进行测量。

电磁波辐射接收者测试方法:(1)对人体进行辐射测量:使用电磁辐射测试仪器,将其放置在人体接近电磁辐射源的位置,测量辐射功率的大小。

(2)对动物进行辐射实验:将动物置于电磁辐射源的辐射范围内,观察其生理指标的变化,如心率、血压等。

电磁辐射防护设备测试方法:(1)测量电磁辐射防护效果:将电磁辐射防护设备放置在电磁辐射源的辐射范围内,使用电磁辐射测试仪器测量辐射功率的大小。

(2)测量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的屏蔽效果:将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置于电磁辐射源和接收者之间,使用电磁辐射测试仪器测量辐射功率的大小。

四、测试参数测试参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辐射功率:单位为瓦特/平方米,表示电磁波辐射的强度;辐射频率:单位为赫兹,表示电磁波辐射的频率范围;辐射时间:单位为小时,表示电磁波辐射的持续时间;辐射距离:单位为米,表示电磁波辐射源和接收者之间的距离。

五、测试标准根据不同的测试对象和测试目的,制定相应的测试标准:对于电磁辐射源:辐射功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手机辐射功率不得超过一定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比吸收率SAR的定义
SAR可分为局部SAR和平均SAR。局部SAR可 表示为,
式中,是导电率,是密度,C是人体组织的 比热容,T是人体组织内的温度,E由下式表示 ,
式中,Ex、Ey和Ez是电场分量的RMS值。
SAR适用标准
技术法规(限值与实施要求)
“EU Council Recommendation” ES 50095 FCC OET65 Supplement C, CFR 47 Part 22, Part 24等
0.08
1.6
4.0
单位:W/kg;
局部是以1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手、手腕、足、足踝是以10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对于全身是以主要测量区域的平均值计算。
SAR的限值(日本、欧洲、澳洲)
全身
特定部 位
手、手腕、足、足 踝
职业
0.4 10.0
20.0
公众
0.08 2.0
4.0
单位:W/kg;
线通信设备引起的比吸收率(SAR)峰值空间平均值的实验技术。
欧洲
委员会建议 1999/519/EC(1999年7月12日):公众电磁暴露限值( 0 Hz to 300 GHz )(官方公报L 197,1999年7月30日 );
技术法规ES 59004(2003年4月); 限值标准EN 50360 (2001):证明移动电话符合电磁暴露限值的产
品标准; 测量方法标准EN 50361 (2001):证明移动电话符合电磁暴露限值
的测量方法。
日本
邮政省MPT,1998年发布无线电法规,2001年6月修订,2002年6月 批准实施: 电磁辐射保护条例 。
SAR的限值(美国、韩国)
全身
局部
手、手腕、足、足 踝
职业
0.4
8.0
20.0
公众
头部和躯干电流密度( 全身平均SAR
mA/m2)(rms)
(W/kg)
40

40/f

10

f/100

f/100
0.4

0.4
8

8/f

2

f/500

f/500
0.08

0.08
局部暴露SAR(头部 局部暴露SAR( 和躯干)(W/kg) 肢体)(W/kg)








10
20
10
20


在该基本限值的基础上,采用10倍的安全系数作为 职业人群接受照射的限值:0.4W/kg;
在该基本限值的基础上,采用50倍的安全系数作为 普通人群接受照射的限值:0.08W/kg。
比吸收率SAR的定义
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 场。由于人体各种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 内电磁场将会产生电流,导致吸收和耗散电磁 能量。生物剂量学中常用SAR来表征这一物理 过程。SAR的意义为单位质量的人体组织所吸 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单位为W/kg。
根据场的频率的不同,用来表示此类限值的物理量有电流密度(J)、比吸收 率(SAR)和功率密度(S);
只有被暴露者体外空气中的功率密度可以迅速轻易地测量;
参考限值
这些电平是用来评估实际暴露的,目的是确定基本限值是否可能被超过; 某些参考电平是从相关的基本限值用测量和/或计算技术导出的,而某些参考






2
4
2
4
基本限值:比吸收率
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定义为生物体单位时间(s),单位质量(kg)所吸收的 电磁辐射(照射)能量,其单位是W/kg。
在ICNIRP导则中限值的根据
4 W/kg是热效应的基本限值,当SAR达到4W/kg时 会对人体产生显著的不良效应;
局部是以10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手、手腕、足、足踝是以10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对于全身是以主要测量区域的平均值计算。
国际标准
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 )导则:时 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300 GHz以下)安全 限值导则;
同时叙述了EMF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的研究; 直接影响源于场与身体的直接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则涉及
电平是基于暴露在EMF下的感觉和不利的间接影响提出来的; 导出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H)、磁通量密度(B)、功率
密度(S)和流过肢体的电流(IL)。反映感觉和其他间接效应的物理量是接 触电流(IC)和用于脉冲场的“比吸收能”(SA); 在任何特定的暴露情况下,这些物理量的测量或计算值都可以同相应的参考 限值进行比较; 遵守参考限值可以保证遵守对应的基本限值。如果测量或计算值超过参考限 值,并不意味着基本限值一定被超过。但是,一旦超过参考限值,则必须检 验其与基本限值的符合性,并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到身体与具有不同电势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讨论了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基本的暴露 标准以及用以评估实际危害的参考限值;
本导则适用于职业人员和一般公众的暴露。
Draft IEC 62209-1:用于确定手持无线设备比 吸收率(SAR)的步骤。
ICNIRP限值
基本限值
直接根据已确定的健康效应而制定的暴露在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下的限 值;
等都已经制定了本地区或本国的“射频和微波辐射管理 ” 法规或指令; 美国和台湾地区还要求移动用户终端厂商在产品包装 上标示“本产品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在安全限值以内”等 字样。 Nhomakorabea 国际现状
美国
FCC OET 65号技术公报:评估射频电磁场人身安全的FCC导则; 补充文件C,最初于1997年1月提出相关规定,2001年7月修订; 2003年IEEE正式颁布了SAR测量方法的标准IEEE 1528-2003:确定无
ICNIRP基本限值
暴露特性 频率范围
职业暴露 公众暴露
1 Hz以内 1 – 4 Hz 4 Hz–1 kHz 1–100 kHz 100 kHz–10 MHz 10 MHz–10 GHz 1 Hz以内 1 – 4 Hz 4 Hz–1 kHz 1–100 kHz 100 kHz–10 MHz 10 MHz–10 GHz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测试方法.ppt
第一部分:电磁辐射基础
电磁辐射
z y
磁场
x 电场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在享受无线通信设备带来 的各种便利之时,也日益关注无线通信终端的电磁辐 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各国政府对无线通信终端的这项指标一直十分重视; 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台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