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黄河颂》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黄河颂》知识梳理!5、黄河颂知识点梳理复习+考点分析【文学常识】㈠作者资料。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主要作品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
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
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术评论。
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
㈡写作背景1938年,光未然(张光年)在前往延安的途中,经过黄河,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这些激发了诗人为黄河高歌的诗情,写出了长诗《黄河吟》。
后经冼星海谱曲,这部极具民族精神的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成功首演。
从此,《黄河大合唱》激荡的歌声传遍了全国,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重点字词】㈠字音字形。
(32个)⑴冼星海(xiδn);⑵气魄(pδ);⑶巅(diαn);⑷狂澜(IGn);(5)浊流(ZhU6);⑹宛转;(7)九曲连环(qu);(8)劈(pi););⑩一泻万丈;(11)浩浩荡荡;⑫哺育(bu);(13)榜样。
㈡词语释义⑴九曲连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⑵一泻万丈: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
【诗歌主旨】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歌颂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内容概括】作者从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等方面赞美了黄河一往无前的英雄气魄。
【写作特色】㈠抒情方式:直抒胸臆作者在诗歌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31页)
检测小结
2、“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一句中“民族精神” 指?
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思考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首诗的结构
序曲: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
黄 主体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河
颂黄河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颂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整体感知
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 强的民族精神,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思考
✓ 1、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 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这一部分,应 该是哪个字?统领到哪?这些句子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 绘,你认为是从哪些角度写的,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注意字音
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音:
澎湃( péng
)( pài )
气魄( pò
) 高山之巅( diān )
狂澜( 流( zhuó ) 屏障( zhàng )
朗读
《黄河颂》 作者:光未然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借对黄河的描绘、 歌颂,表达对民族 精神的赞颂之情
尾声: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
延伸拓展
有关黄河的诗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不是。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三、补充资料
关于黄河的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2023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黄河颂》PPT课件
知识备查
黄河之源
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知识备查
壶口瀑布
九曲黄河
知识备查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敌部队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行军。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 作灵感,准备创作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时,作者 接受冼星海等人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 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 族的热爱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合作探究
1.回顾全文,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 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①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九曲连 环、绵延万里。 ②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 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
表达了作者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之时的悲 壮情怀和强烈的爱国激情。
合作探究
2.这是一首风格豪迈的诗歌,作者在赞颂黄河之前为什么还要 “望”黄河呢?
干的“千万条铁的臂膀”,表 明了黄河流域的宽广。同时, 联系上句“一泻万丈,浩浩荡 荡”,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 势不可当的力量。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精读细研
作用: “啊!黄河!”把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
次。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表达 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精读细研
泄 xiè 水泄不通 泻 xiè 一泻万丈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九曲连环】指形黄容河很的曲地折理、、复自杂然的特情征况。(黄河有九个重大的弯);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汹涌浩大,也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篇1课时计划20xx年上期总第课时计划课时第课时课题:黄河颂教学内容:《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能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设计: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以诗歌第二节的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教学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1)、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2)、学生欣赏。
黄河奔腾不息的画面。
师(配画音):这就是的黄河!这就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3)、师: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华夏民族的优秀儿女啊!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板书:黄河颂。
二、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1、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
让我们来欣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
(听录音磁带。
)2、师:同学们,欣赏了《黄河颂》,老师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明确:激昂、雄健、悲壮!3、教师配乐诗朗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ppt课件(共20张PPT)
合作探究
用几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歌颂黄河,歌颂 我们的民族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激 励中华儿女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
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本文的主体部分,诗人从哪些方面 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 特点以及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
民族的贡献三个方面。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啊!黄河!”反复出现有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全 文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 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 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诗人借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情感?
借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 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 信心,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 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 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 国。
朗读指导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 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 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造 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 抗日热情。因此,朗读时要读得热情悲壮, 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 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 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 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 懂,情绪慷慨激昂。始终通过奇特的想象和现 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 卷,歌颂苦难与抗争,反映中华儿女的真实场
面。
4.如何理解黄河“筑城我们民族的屏障”?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 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的 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知识点
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知识点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知识点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的知识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历史。
黄河颂是一首唐代杜牧所作的长诗,描述了黄河的壮丽与辽阔。
在初中学习中,黄河颂也是必修课程之一,下面是黄河颂的知识点:一、黄河颂的背景黄河颂是唐代诗人杜牧在任滑州刺史时所作,诗中描述了黄河的壮美景象,表达了对母亲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二、黄河的地理情况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地区之一。
三、黄河的历史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发祥地,历史上孕育了许多古代文明,如夏代的龙山文化、商代的殷墟文化等。
同时,黄河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四、黄河的重要性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工业基地,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财富。
五、黄河的保护与治理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过度开发,黄河流域存在着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因此,黄河保护与治理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六、黄河颂的写作风格黄河颂结构严谨,体裁独特,充满了宣扬祖国河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诗歌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手法,展示出作者对黄河的景象和内涵的深刻体察,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的知识点,通过学习黄河颂,我们不仅了解了黄河的地理情况、历史文化和重要性,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2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件:黄河大合唱之--《黄河颂》配乐朗诵及歌曲,壶口瀑布视频,保卫黄河的歌曲导入新课: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魂之所在,历来为人们所歌咏。
同学们到过黄河没有? (没有)好,咱们先来看看黄河,好吗?(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这黄河以他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他,因为他古老,他孕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他厚重,他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
____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黄河以他的雄浑力量激励他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
.那是在____年____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来到黄河边,来到壶口瀑布,涛涛黄河水在诗人胸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随后又一气呵成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唱遍大河上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尊严而战。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一.初读课文,感知歌词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黄河颂。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揣摩思想感情。
边读边思考边体会,诗歌结构分为几部分?诗歌饱含什么样的感情?(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自由诵读)1诗歌分为几部分?生:分为两部分,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
歌词分为描绘黄河,赞美黄河2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歌颂,爱国之情总结:也就是体现在一个字上的话就是“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课后生字组词
《黄河颂》课后生字组词的中英文版如下:中文版生字组词:1.巅(diān):巅峰、山巅2.澎湃(péng pài):澎湃的波涛、激情澎湃3.狂澜(kuáng lán):掀起狂澜、力挽狂澜4.浊流(zhuó liú):浊流宛转、澄清浊流5.宛转(wǎn zhuǎn):歌声宛转、宛转曲折6.屏障(píng zhàng):天然的屏障、筑起屏障7.哺育(bǔ yù):哺育生命、哺育成长8.榜样(bǎng yàng):树立榜样、学习榜样英文版对应解释:1.巅(diān): Summit, peak1.巅峰: Summit peak2.山巅: Mountain summit2.澎湃(péng pài): Surging, tumultuous1.澎湃的波涛: Surging waves2.激情澎湃: Overflowing with passion3.狂澜(kuáng lán): Torrential waves, violent surge1.掀起狂澜: Raise violent waves2.力挽狂澜: Turn the tide4.浊流(zhuó liú): Turbid current, muddy flow1.浊流宛转: Turbid current twists and turns2.澄清浊流: Clarify the turbid flow5.宛转(wǎn zhuǎn): Melodious, winding1.歌声宛转: Melodious singing2.宛转曲折: Winding and tortuous6.屏障(píng zhàng): Barrier, shield1.天然的屏障: Natural barrier2.筑起屏障: Build a shield7.哺育(bǔ yù): Nurse, foster1.哺育生命: Nurture life2.哺育成长: Foster growth8.榜样(bǎng yàng): Role model, example1.树立榜样: Set an example2.学习榜样: Learn from a role model请注意,英文翻译可能因语境和个人理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里提供的是一种基础的翻译方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设计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局部,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局部。
2.在第—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感情特征给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概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概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局部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概?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奉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奉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开展、壮大,黄河培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鼓舞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坚韧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5课《黄河颂》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黄河颂》相关的文学问题,如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2.诵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集体诵读。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另外,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诗歌的实际启示时,往往局限于表面意义的理解,难以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精神内涵。这让我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深度思考。或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引入更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诗歌的力量。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集体诵读环节,虽然学生们参与度很高,但在表达情感方面仍有待提高。我考虑在下次的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表演元素,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更深入地体会诗歌的情感。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黄河颂》,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修辞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增强历史与文化认同:使学生了解黄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3.培养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诗歌,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增进爱国情怀:通过感悟《黄河颂》所表达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黄河颂》的背景和文学特点。它是一首赞美黄河、表达民族精神的诗歌。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黄河的敬仰,以及它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黄河颂》的具体内容。分析诗歌中的韵律、修辞手法等,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这些手法来表现黄河的壮丽景象。
第5课:黄河颂-七年级语文下册各课生字词+同步练习+思考探究解析+课外阅读
第5课黄河颂【生字生词】巅:diān山顶。
劈:pī用刀斧或强力破开。
气魄:qì pò气势。
狂澜:lán本指大的波浪式,比喻激烈的潮流。
浊流:zhuó水流变得混浊。
宛转:wǎn zhuǎn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
也作“婉转”。
屏障:píng zhàng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哺育:bǔ yù培养。
榜样:bǎng yàng样子,模样。
浩浩荡荡:hào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同步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临行时,母亲倚门翘(qiáo)首的殷殷期盼,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绊和不竭的动力。
B.黄河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fǔ)育了华夏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C.名著中住着有趣的灵魂,读之能使狭隘(ài)的心胸变得开阔,干枯的心灵变得丰泽。
D.面对人生的险峰,我们是半途而废做懦(nuò)夫,还是迎难而上做勇者?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站在高山之①diān______,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②péng______湃,掀起万丈狂③lán________;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diān______ ②péng______ ③lán_______(2)文中“结成九曲连环”的“曲”读作()A.qǔB.qū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________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吧!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黄河颂》课文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做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课文赏析《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歌颂了黄河的宏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充满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首先,诗人通过对黄河的生动描绘,展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桀骜不驯的血性。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这些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黄河的震撼力。
同时,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表现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其次,诗歌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赞美。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这表现了黄河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奋勇抗争,前赴后继。
这种英雄气概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诗歌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发扬民族精神的决心。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表现了诗人对黄河精神的崇敬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之,《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批注讲解与训练(44张PPT)
(2)小组交流后展示。
方法链接:
批句子:学会判断和挑选文中的重要句子。 (1)修辞句。(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 (2)哲理句。(内涵深刻的句子,大多是出现在文末的议论句) (3)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 (4)描写句。(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批感悟: (1)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对生活的感悟。 (3)对自我的反思。 批写法: 常见的写作手法:象征、悬念,铺垫、烘托、伏笔、照应、 渲染、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 情景交融、首尾呼应、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正面侧面、 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实写与虚写,托物寓 意、咏物抒情等。
“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 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没 想到和真的”这两个词语,写出了自己看到五彩池 惊喜的心情。)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 他救上了甲板。”(关联词“一……就……”写出了水 手们救人时急切的心情和快速的动作。)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 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 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这句话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池比作彩带,颜色特别好看; 把水池比作镰刀、盘子、莲花和葫芦,形状千奇百怪。 读着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 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 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射 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 种不同的色彩。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 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这里运用了设问的修辞 手法,一问一答,让我明白了五彩池这么美丽的缘由。)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领,使教学成效最优化。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起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伟人显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格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培养下发扬滋生!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掌控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诵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进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奉献气力。
教学重点: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期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
教学难点:掌控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诵,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培养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好像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叹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诞生,湖北光化县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颂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本课采用说黄河---颂黄河---绘黄河的教学流程。
在“说黄河”这个环节里,渗透了文本背景知识的介绍,在“颂黄河”这个环节中,穿插了学生的朗读体验,“绘黄河”,则是对文本理解的升华。
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步骤中轻松的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这里产生、发展、壮大。
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我们来听听诗人光未然为它唱响的满怀激情的颂歌——《黄河颂》。
二、说黄河
1、背景介绍
《黄河大合唱》是诗人光未然在抗战初期转入敌后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黄河险峡急流,目睹黄河的恢弘气势后创作的,当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千千万万英雄儿女投入了抗日洪流,诗人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人民的顽强不屈。
《黄河颂》是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歌词唱出了黄河的气魄,颂扬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
2、学生展示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三、颂黄河
1、自读《黄河颂》,读准字音,揣摩感情。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把握朗读技巧。
3、学生试读,教师做朗读指导。
①全诗的感情基调是豪壮激越的。
②注意朗读词和歌词之间的停顿。
③注意重点词语的重读。
如“望”、“掀”、“奔”、“劈”等
④“啊!黄河!”反复了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
4、指名朗读,展示自我风采,小组评议。
5、研读诗歌,体会情感美
①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
(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②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即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