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 我的五样教案

合集下载

我的五样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我的五样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我的五样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的五样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的五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毕淑敏的生平和创作,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中比照、衬托、比喻等写作手法。

2.品位文中心理描写的特点,体会文本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2.通过体验活动,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培养努力追求实现生命价值的精神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的心路历程,品位文中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懂得人生的意义。

2.掌握文中比照、衬托、比喻等写作手法,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鉴赏法;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作业1.阅读全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依照文中的活动流程,思考并写下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五样东西,然后依次舍弃其中四样,想好选择和舍弃的理由,上课要进行讨论和交流。

二、新课导入昨天同学们已经学习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其中马克思谈到了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选择职业的问题。

实质就是马克思人生观的反映,即人为何而生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

17岁的马克思进行了规划和抉择。

居里夫人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鲁迅说:“我以我血荐轩辕”。

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毕淑敏她是怎样阐释她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意义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五样》。

三、简介毕淑敏,1952年出生于,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1987年她在《昆仑》上发表中篇小说处女作《昆仑殇》,一举成名。

其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本文是毕淑敏《心灵7游戏》的第一篇。

推荐阅读:《毕淑敏作品精选》、《心灵7游戏》。

四、整体感知(一)文中毕淑敏主要描述了一个“心理测验”的过程,这是一个虚拟的游戏,是人生选择(五样)--舍弃(四样)--留下(一样)的过程。

《我的五样》教学实录

《我的五样》教学实录

互动式教学法不足
部分学生在互动中表现不够积极,需 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互 动的质量和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不足
有时多媒体内容过于花哨,分散了学 生的注意力,需要加强对多媒体内容 的筛选和设计。
未来教学方法的展望
引入更多创新教学方法
探索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 学习等,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舍弃
指作者在选择过程中不得 不放弃的东西,体现了人 生中的取舍和抉择。
珍贵
指作者选择的五样东西对 于他的价值和意义,强调 了这些东西在他心目中的 重要性。
主题思想探讨
人生中的选择与取舍
文章通过作者选择五样东西的经历, 探讨了人生中面临的种种选择和取舍 ,以及这些选择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 的影响。
珍惜当下
04
CHAPTER
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效果
情境创设法
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 境,引导学生进入《我的五样 》的世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
理解和感受。
小组合作探究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 习能力。
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 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 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 维能力。
《我的五样》教学实录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CONTENTS
• 课程导入 • 课文解析 • 互动讨论 • 教学方法反思 • 学生反馈与评价
01
CHAPTER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介绍
课程背景
介绍《我的五样》一文的作者毕 淑敏及其背景,阐述该文在文学 中的地位和影响。

我的五样详案

我的五样详案

《我的五样》详案毕淑敏一、导入新课面对人生,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庄子选择了曳尾途中、逍遥自在的人生,孔子选择了周游列国、大济天下的人生道路。

那么千年之后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随毕淑敏一道走进《我的五样》,看看她是怎样去解这道人生的方程式的。

二、出示教学目标(ppt)1、通过品读文章中精彩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学会思考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东西。

三、疏通字词(ppt)⑴字音辨识本文中有不少生字词容易读错,我们在可前已经请大家做了一定的预习工作,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些加横线的字词,注意朗读时声音要响亮。

甄别 zhēn 纤巧 xiān偷觑 qū忐忑不安tǎn tè瞠目结舌 chēng 商榷què思忖 cǔn 墓冢zhǒng擂鼓léi 扼è屏窒bǐnɡ zhì不啻chì犄角jī闸孔zhá师点评:xx同学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到位(或还稍欠火候),接着请大家来齐读一遍这些字词,每个词语读两遍,注意声音洪亮。

⑵成语积累文中除了以上字词需要我们注意字音外,这里还有两个成语需要大家留意一下: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

多用来表示不同意。

b.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非常无聊。

师提问:如果我说“今天我百无聊赖极了”,这句话有没有问题呢?明确:“百无聊赖”本身就含有程度深之意,不需要添加如“非常”“极了”之类的表程度的词加以修饰。

四、整体感知(筛选、概括信息)毕淑敏在本文中主要给我们展示了自己游戏中的心路历程,现在让我们首先顺着作者的思绪来理清一下全文的结构。

全文一共45个自然段,请大家根据内容思考,本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明确:1-16自然段:选择;17-40自然段:放弃;41-45自然段:感悟。

学情估计:a.“留”的内容归纳不易出错,可能有第l自然段至第16或第17自然段两种说法。

毕淑敏《我的五样》教案

毕淑敏《我的五样》教案

毕淑敏《我的五样》教案【教学目标】1.以学生在取舍“我的五样”过程中加强教程性、体验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解读文中经典语句,同时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和认识。

2.理清作者的思路,了解文章写作手法,体会文本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体味生命的意义。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3.品位独白式的心理描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构思】《我的五样》文质兼美,情理兼顾,生动细腻地记叙了作者的亲身经历的心理测试的全过程。

从中带出了“我”经历的“选”和“弃”的痛苦和艰难。

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考虑到单元要求、学生能力和课文特点:一、把握内容,理清思路“选生命中的五样” “弃生命中的四样” “议生命中的一样”二、品味描写,体会感情着重于作者在“选”“弃”过程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三、设身处地,思索人生从本文中引申出“我们应该追求什么,选择什么,舍弃什么”【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在你们人生中常常会面临很多的选择。

晚饭想要吃汤面还是炒面,放假是出去旅行还是在家休息,甚至是考试时面对模棱两可的选择题选A 还是B。

正确的选择意味着你将有个美好的晚餐,快乐的假期,还有优秀的成绩。

可见正确的选择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有一天在最珍贵的事物面前却必须有所选择和抛弃时,该怎么做呢?有没有同学认真思考过?(请同学回答)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阅读著名作家的心理学《我的五样》,体会一下这位作家的抉择带给我们哪些心灵的震撼和感悟,借鉴和参考一下毕淑敏在文中的选择和取舍吧。

并且完成老师在黑板上的表格。

(板书课题和表格)表格选取的顺序作者选取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选取的理由1 空气2 水生命耐以生存的要素3 阳光4 鲜花(带刺) 象征生活的美好和短暂的艰难5 笔挚爱的劳动和神圣的职责舍弃的顺序作者舍弃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舍弃的理由1 鲜花奢侈和浪漫的情调2 水和空气相比,没有水还能坚持3 空气无生命意义,还有哲学意义4 阳光假如只有阳光,但百无聊赖,生命毫无意义最后坚守的东西坚守的理由笔“笔”是作家的真爱。

《我的五样》教案设计

《我的五样》教案设计

《我的五样》教案设计《我的五样》教案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五样》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2、能够用流畅的普通话与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对文本的思想感悟和自己的感受。

3、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能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分析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2、归纳作者的观点,并形成文字和表格。

【教学难点】学生按要求自己规划、设计自己的未来,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教学方式】活动体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匈牙利著名的爱国诗人裴多菲写过这样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面对生命、爱情、自由,诗人做出了自己人生的选择:要为自由而活!我们同学正值青春年少,正是为自己人生做选择的时候。

你们的人生选择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首先一起来学习毕淑敏的《我的五样》,在文章的启发下,来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2、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作者画像,配以文字介绍):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赴新疆阿里当兵,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

从事医务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作者选择了哪五样她最喜爱的事物,原因分别是什么?作者舍弃的顺序又是怎样,理由又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填表如下(多媒体总结并展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入选理由、舍弃顺序、舍弃理由空气、生命要素,不可或缺、鲜花、比生命稍逊一筹阳光、生命要素,不可或缺、水、无水尚可坚持几小时水、生命要素,不可或缺、空气、无空气可坚持几分钟鲜花、象征着爱和美好的`生活、阳光、仅有阳光人生无意义笔、自己挚爱劳动和神圣职责、保留笔、有笔人生才有意义【小结】通过图表我们明白了作者的选择。

《我的五样》语文教案

《我的五样》语文教案

《我的五样》语文教案《我的五样》语文教案《我的五样》语文教案[教学目的]1.浓缩内容,理清思路,《我的五样》教案。

2.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重点]品位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读:学会略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品:品味描写的精妙,体会作者思想的独到。

第二课时:思: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该是什么?[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老师出个题目——说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以及这五样东西中最宝贵的一样东西。

你该如何回答呢?也许你很果断,也许你很踌躇,也许你从未考虑过,不知从何说起。

没关系,先让我们来借鉴和参考一下作家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的选择和取舍吧。

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快速略读全文,理清哪些段落写“选”,哪些段落写“弃”?2.学生回答。

学情估计:a.“留”的内容归纳不易出错,可能有第1自然段至第16或第17自然段两种说法。

b.因为快速略读的原因,可能很多学生凭经验会认为第17或第18自然段至完是“弃”的内容。

应对办法:a.明确第17自然段是过渡段,即“留”的内容是第1—16/17自然段。

b.明确第40段是写“弃”的最后一段。

即“弃”的内容是第16/17—40自然段。

3.模仿以“留”、“弃”概括课文内容的方式,用一个字概括第41—45自然段的'内容。

4.学生回答。

学生估计:a.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触类旁通,但不一定准;b.课文内容不熟或概括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不会说或会说错。

例如概括成“尾”或“想”。

应对办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上思考,容易想到“感想/感慨、抒情/议论”等概念,从而概括成“感”或“议”,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我的五样》教案》。

三、浏览全文,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1.从内容上理清文章思路学情估计:因为前面整体感知中的概括,这个问题只是对已有学习成果简单的归纳过程,应该不难:课文以时间顺序按“留”→“弃”→“议”的思路展开全文。

高中语文《我的五样》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我的五样》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我的五样【教学设想】教材建议边阅读边进行活动,不过我觉得若先活动再进行阅读,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目标】思考人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毕淑敏最后的选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

教师板书“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让学生在纸上一一列出。

二、进一步展开。

让学生在写下的五样中逐项批掉,只剩一样。

三、让学生表达自己活动时的感受,并讲述自己选择的理由。

(可以先用笔写下来)四、引导学生探究:毕淑敏为何最后的选择是笔?毕淑敏在舍弃其他几样的时候,感受如何?(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既然如此痛苦,为什么还要舍弃?(找出相关语句)毕淑敏的身份:作家。

写作是一个作家生活下去的支撑和理由。

尽管其他几样东西也很重要,但那是与别人具有共性的东西,只有写作,能使毕淑敏区别于其他人而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所以“笔”是她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引导学生逐步明确答案)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培养学生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

布置作业:从本专题或课外读物中选择两三首自己喜欢的讴歌青春的诗作,作好朗诵准备。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结合自我情感体验,更深入地体会抉择的痛苦;同时,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学会积极主动地交流、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如此繁杂,我们随时需要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决定。

小到早上吃什么饭,是喝永和豆浆还是啃麦当劳汉堡?大到学业前途,是考职高还是考高中?迟缓的比如选择将来怎样的生活方式,紧急的比如有人落水被淹,要不要冒生命危险挺身而出?轻松的好比星期天是游玩还是读书?严酷的例如面对家庭变故,是勇敢面对还是随波逐流?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

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

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

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

可见,正确的选择对于生命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阅读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心理学散文《我的五样》,体会一下这位作家的抉择带给我们哪些心灵的震撼。

二、①一边阅读课文第一段,一边在自己经过思索后,写出你认为对于你来讲最重要的五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阅读课文,看看毕淑敏选择的五样。

再次写下你的五样,可以改动。

三、对照黑板的表格速读全文,首先填上第一列的内容。

思考毕淑敏为什么这样选择?这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

接着再读课文,依照课文顺序,依次划去你的五样,并简要写出你放弃的理由。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应分步加以解决,四、小组交流。

(主要就各自最宝贵的东西的选择进行交流)五、全班交流。

(各小组推荐1-2名代表就自己放弃的顺序向全班交流,注意表达上的简洁、清晰、有层次,其余同学在仔细倾听后简要评价)六、师生共同探讨①作者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被要求最后只能保留一种时,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我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笔。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如何理解作者的选择,不,是抉择?②她为什么会抛开父母、孩子、爱人,抛开水、阳光、空气、鲜花,却单单选择了笔呢?真的不合理?大家没有什么合理的解释了吗?想想我们生活中了解的一些人的选择,对比着看看;比如父母,比如某个为社会无私奉献的人。

第4课《我的五样》教案(优秀9篇)

第4课《我的五样》教案(优秀9篇)

第4课《我的五样》教案(优秀9篇)《我的五样》1【学习目标】1、通过品读,用心体会、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2、通过活动,认识自我,思考未来,与自我心灵对话。

3、通过斟酌,细心领悟散文语言耐人寻味的词句美。

【学习重点】1、品读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感悟热播生的意义。

2、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学法指津】1、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走进心灵,学会与心灵的对话。

2、衬托和对比的写法。

【资料链接】走近作家: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

17岁赴西藏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XX年。

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代表作有《红磨坊》昆仑殇》。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中国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中国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经典语录1、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困难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

2、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3、生总是有灾难。

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

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4、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

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

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我的五样 教案教学设计 _1

我的五样 教案教学设计 _1

我的五样教案教学设计我的五样毕淑敏学生分析:十六、七岁的年龄,有梦想但缺乏规划;有些成熟但又有些稚嫩;有激情但缺少坚持。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2、品味其中心理描写语段。

3、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作者对话,规划青春,设计未来。

学习重点:1、文章内容思路。

2、体会作者心理描写语段。

学习难点:1、对作者心理的把握。

2、和自己心灵的对话、和作者的对话,规划青春设计未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式:活动体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的一生之中总有许多东西难以割舍,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同样也有些东西非常重要,那么给大家一点时间思考,写下你认定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师:可能五样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实在太少,真不知该怎么取舍,那么我们先放一放,线来看一下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我的五样》。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投影)三、研习全文:师:讨论完成以下两问题:1. 作者的五样是什么?选择理由?2. 作者删除步骤、理由及心态?生:从文中找出(投影)选-----迷惘删----痛苦师:纵观整个删除过程,在五样中,她首先排除了鲜花,因为没有了鲜花不要紧,只要有生命和笔。

接着排除了水,因为没有了水,仍有空气、阳光和笔,生命的存在就有意义。

接着排除了空气,虽不能呼吸,只要有阳光和笔,作者仍能延续生命存在的意义。

当阳光和笔必须放弃一样时,作者放弃了阳光。

师:那这支最终留下的笔,对于作者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生:对于作家来讲就是她的灵魂。

生命=笔师:在作者看来,对于作家而言,再没有别的东西比写作更重要,审视、思考社会并用自己的笔再现自己的审视与思考,就是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

师:作者选择的过程,其实是不断追问生命存在意义的过程。

“我”因何而生?是因何而生?生:写作。

师:其实,每一次选择对于作者来说,都很残忍,经过这样一次灵魂的拷问后,她看清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选择的迷惘到删除时的痛苦,到最后留下笔,她的内心是怎样?生:明朗留----明朗师:最后,作者也发出了选完后的感慨,请大家找出并体会含义。

《我的五样》的教学设计

《我的五样》的教学设计

《我的五样》的教学设计《我的五样》的教学设计范文【文本解读】当代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我的五样》选入了鄂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文通过记叙近乎残酷的游戏,启发人们去思考什么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引导人们明白生命的意义、价值。

文章以“老师的要求”为思路,记叙了“我”选择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和舍弃其中四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激起“我”一次次从内心深处拷问自己,思考和探究生命的意义。

读罢该文,掩卷而思,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思考:“我们又如何在生命关键时刻选择和放弃呢?”执教该文,如果围绕“作者谈论哪些问题,如何选择和放弃,就文章引起自己内心情感共鸣的句子谈体会,谈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等问题展开,该文的教学就会陷入读懂文本内容探究文本人文内涵的窠臼,这样做表面看是达成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实际上“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基于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根据文本生成切合一定学段要求的语文教学内容,进一步将教学内容教学化,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1.运用略读和浏览读懂文本。

“授人以渔”,乃学生终身受益匪浅之事。

《课标》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鄂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本单元课文,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理清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本单元十分重视读书方法,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这也是实现长文短教的主要途径。

《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我的五样》这篇课文,以“老师的要求”为线索,记叙了在老师的要求下“我”选择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空气、水、阳光、鲜花、笔,然后“我”从这五样中权衡,舍弃四样,留下宝贵的“笔”。

2.依据文本学习表达。

《课标》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
教学设想:教材建议边阅读边进行活动,不过我觉得若先活动再进行阅读,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目标:思考人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毕淑敏最后的选择。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

教师板书“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让学生在纸上一一列出。

二、进一步展开。

让学生在写下的五样中逐项批掉,只剩一样。

三、让学生表达自己活动时的感受,并讲述自己选择的理由。

(可以先用笔写下来)
四、引导学生探究:毕淑敏为何最后的选择是笔?
毕淑敏在舍弃其他几样的时候,感受如何?(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
既然如此痛苦,为什么还要舍弃?(找出相关语句)
毕淑敏的身份:作家。

写作是一个作家生活下去的支撑和理由。

尽管其他几样东西也很重要,但那是与别人具有共性的东西,只有写作,能使毕淑敏区别于其他人而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所以“笔”是她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引导学生逐步明确答案)
三、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培养学生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含义
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从本专题或课外读物中选择两三首自己喜欢的讴歌青春的诗作,作好朗诵准备。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本文的内容及其主题2.能阐述课文衬托、比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1.能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入情体验的方法2.能在理解作者选择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涵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理解作者的人生选择,体会选择的重要性2.通过活动,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并能初步拟定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本文的内容及其主题;能通过活动,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难点:能阐述课文衬托、比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活动体验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我为何而生?这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人一旦明白了这一追问,在生命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人生的选择和舍弃时,就会比较镇定从容,能够恰当地排出轻重缓急。

今天我们要学习毕淑敏的《我的五样》,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作者是怎样选择和安排自己的人生的。

在学习课文之前,给同学们5分钟的考虑时间,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下你认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

2.作者简介毕淑敏,生于1952年,山东文登人,中国现代作家。

曾于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后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等奖项。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3.基础字词偷觑(qū)商榷(què)悄(qiǎo)然归来不啻(chì)巷(hàng)道生命之泵(bèng)不啻:如同,不异于。

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

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瞠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

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百无聊赖:精神上没有依托,形容非常无聊。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教案

课题:我的五样(2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教材分析:毕淑敏的散文往往文质兼美,情理兼顾,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作者用她最不愿舍弃的笔,生动细腻地记叙了一次亲身经历的心理测试的全过程。

从中不仅给读者美文的享受,而且还给读者情理的震撼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珍藏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体会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方法教学重点:体会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课前预习熟读注释,通读课文,收集作者及写作背景材料(二)、导入:有位哲人说过:“一种获得也就意味着一种失去。

”确实,当我们选择了某样事物的同时,也就放弃了其他的事物。

(三)、学习交流:(1)我的五样是哪五样?请用简明文字说一说?(2)我为什么选择五样,说一说理由?(3)从我的选择放弃中,能看出我的怎么样的人生态度?小结:在选择第五样时,“我”踌躇再三,我想到了父母,想到了孩子,想到了爱人,每放弃一样,都要进行一次心灵拷问,以一种独白的形式来表述自己的人生感悟。

特别值得我们回味的是我放弃了父母、孩子和爱人,最终选择了“笔”,在必须放弃其他四样时,留下的一样还是笔,不是耐人寻味、很有个性吗?我们读出了作者的个性追求,也就读出了文章的要旨。

(4)讨论选择和放弃的原因。

小结:面临生活的选择和放弃,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人们朝着同一个方向,遵循同一个标准。

选择与放弃的原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念。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笔更重要的,这正是一个作家的人生价值所在。

我们读出了作者的价值观念,也就在人生价值观上获得了一种启示。

(四)、当堂检测:课后练习一、二朗读:点读、齐读、小组读学生交流二、作业《新干线》1—8题作者面临生活的选择和放弃,最终为什么要选择“笔”你认为文中的心理测试题有没有意义?三、课后记课题:我的五样第二课时上课时间:教材分析:毕淑敏的散文往往文质兼美,情理兼顾,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我的五样

我的五样

《我的五样》毕淑敏说课稿一、说教材1《我的五样》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中“设计未来”板块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专题以“青春”为主题编写课文,包括◎吟诵青春◎体悟人生◎设计未来三个板块,就是为了帮助刚刚踏进高中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美好青春。

2《我的五样》是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心理学散文。

在学习了前两个板块的基础上,学生对青春有了一定的理解、对人生有了一定的体悟,这时候正需要引导他们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在感受了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振聋发聩的考虑以后,《我的五样》以“活动体验”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3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本课制定目标如下:(1)有序有效完成课堂内的活动体验,即课文所述的活动内容。

(2)重点:品位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理解作者严肃对待人生的积极意义,以及作者如此选择的原因,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3)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激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二、说学情、学法1学情:这个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高中,正值青春年华,对青春、对未来都还有很多的迷茫。

必修一该专题切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新生在学习了前两个板块的基础上,有了初步的体悟,本课采用活动体验的方式,因而学生也有能力对毕淑敏的这篇心理学散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2学法:本节教材主要采用活动体验的方式进行,所以需要学生配合老师积极参与到活动情境中去。

这种学法就是情境教学法,需要老师在课上创设一个有趣的能够吸引学生的情境,学生拥有情感体验后能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然后再回归课文,带领学生分析文本,这样学生感受作者的心理、理解文本也会更加的轻松了。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目标教学1. 浓缩内容,理清思路。

2. 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4. 体验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心灵流程特点,懂得人生的意义教学重点品位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安排作家简介: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现在,毕氏为国家一级作家。

内科主治医师。

北师大文学硕士读:学会略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品:品味描写的精妙,体会作者思想的独到。

第二课时:思: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该是什么?[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作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类,在一生当中总有些东西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我们难以割舍。

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同样也有许多东西非常重要,那么给大家3分钟时间思考,什么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也许你很果断,也许你很踌躇,也许你从未考虑过,不知从何说起。

先让我们来借鉴和参考一下作家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的选择和取舍吧。

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 快速略读全文,理清哪些段落写“选”,哪些段落写“弃”?根据表格要求填写有关内容。

4 我的五样

4 我的五样
思索人生,并将思索的结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课文导入
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 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 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 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 高速公路上的规则就是:上了这条路,不管是对或是错,
始终不能回头,错过了这个站口,只能等到下一个站口才能转 道。 人生道路又何尝不是如此,做什么事之前都得深思熟虑、 慎重选择;或许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迷失过自己,但只要我们能 及时修正,正确选择、坚持选择,就一定会走上属于自己的人 生道路。 本课就是通过一个心理游戏,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 最爱,什么才是选择的标准,什么才是坚持的力量,什么才是 追求的目标。
初读课文 快速略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哪些段 落写“选”,哪些段落写“弃”) 1、第一部分(1—16),明确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 西——“留”。 2、第二部分(17—40),以充满痛苦的心绪叙写舍弃 的过程——“弃”。 3、第三部分(41—44),作者为自己最终的选择而神 清气定,向所有读者告白自己在作了人生存在意义 的生命追问后,接下来就是全身心地创作了—— “感”(“议”)。
提问:整个测试过程中,同学们神态 有什么变化? 明确:选取和舍弃时神态各有不同。 选取五样时,周围一下“静寂无声”,写 下五样后“嘻嘻笑着”,舍弃只剩两样时, “教室内变得很寂静,好似荒凉的墓冢”, 只余最后一样时,“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 哭泣声”,找到自己生命的真爱后,周围 很“安静”。
选-----迷惘
提问:在选取五样时,作者为什么认为笔是生命中的最爱?突出这一 真爱,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因为笔代表了自己挚爱的劳动和神圣的职责,虽然朴素、原始 简陋,却可朝夕相伴。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审视、思考社会和再现 自己的审视与思考,一位作家放弃了笔,比让他失去生命还要痛苦。我 们清楚作者的选择,没有了笔,作家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思考, 没有了批判,这样的生命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为了突出这一真爱,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电脑来衬托突出笔。 电脑虽然也代表了挚爱的劳动和神圣的职责,但受到的限制较多,比如 停电或是病毒入侵,都让自己感到无所依傍。

我的五样教案5

我的五样教案5

1.1.7《我的五样》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教学目的]1.浓缩内容,理清思路。

2.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重点]品位课文独自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生活如此繁杂,我们随时需要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决定。

小到早上吃什么饭,是喝永和豆浆还是啃麦当劳汉堡?大到学业前途,是考扬中还是考附中?迟缓的比如选择将来怎样的生活方式,紧急的比如有人落水被淹,要不要冒生命危险挺身而出?轻松的好比星期天是游玩还是读书?严酷的例如面对家庭变故,是勇敢面对还是随波逐流?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

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

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

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

可见,正确的选择对于生命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阅读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心理学散文《我的五样》,体会一下这位作家的抉择带给我们哪些心灵的震撼。

二、整体感知:朗读全文并思考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我的五样”是哪五样?2作者取舍的顺序是怎样?最后坚守的一样什么?为什么?3、这篇文章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请拿一张纸写出,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言两语即可)下面学生自由发言4结合自己选择的体验,阐述下面两句话的含义:(1)人们在清醒地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象婴儿一样,单纯而明朗了。

(2)我细心地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

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三、与作者对话:学生介绍作者(将打印纸放到投影仪上)毕淑敏,女,祖籍山东。

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

十七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十一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

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0年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作家。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淑敏《我的五样》教案
教学目标
1.以学生在取舍“我的五样”过程中加强教程性、体验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解读文中经典语句,同时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和认识。

2.理清作者的思路,了解文章写作手法,体会文本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体味生命的意义。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3.品位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构思
《我的五样》文质兼美,情理兼顾,生动细腻地记叙了作者的亲身经历的心理测试的全过程。

从中带出了“我”经历的“选”和“弃”的痛苦和艰难。

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考虑到单元要求、学生能力和课文特点:
一、把握内容,理清思路“选生命中的五样” “弃生命中的四样” “议生命中的一样”
二、品味描写,体会感情着重于作者在“选”“弃”过程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三、设身处地,思索人生从本文中引申出“我们应该追求什么,选择什么,舍弃什么”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你们人生中常常会面临很多的选择。

晚饭想要吃汤面还是炒面,放假是出去旅行还是在家休息,甚至是考试时面对模棱两可的选择题选A还是B。

正确的选择意味着你将有个美好的晚餐,快乐的假期,还有优秀的成绩。

可见正确的选择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有一天在最珍贵的事物面前却必须有所选择和抛弃时,该怎么做呢?有没有同学认真思考过?
(请同学回答)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阅读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心理学散文《我的五样》,体会一下这位作家的抉择带给我们哪些心灵的震撼和感悟,借鉴和参考一下毕淑敏在文中的选择和取舍吧。

并且完成老师在黑板上的表格。

(板书课题和表格)表格
选取的顺序作者选取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选取的理由
1 空气
2 水生命耐以生存的要素
3 阳光
4 鲜花(带刺)象征生活的美好和短暂的艰难
5 笔挚爱的劳动和神圣的职责
舍弃的顺序作者舍弃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舍弃的理由
1 鲜花奢侈和浪漫的情调
2 水和空气相比,没有水还能坚持
3 空气无生命意义,还有哲学意义
4 阳光假如只有阳光,但百无聊赖,生命毫无意义
最后坚守的东西坚守的理由
笔“笔”是作家的真爱。

生命的存在是要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作家,存在的意义就是写作,放弃了手中的笔,生命便失去了意义。

(表格请同学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完成)
教师:可见毕淑敏的五样是鲜花,水,空气,阳光,笔,而她经过种种,最终选择的是笔为生命的最爱。

那么毕淑敏为何会选这五样,有怎么样的意义呢?我们通过了解毕淑敏来解读。

(作者介绍)介绍作者:毕淑敏,生于1952年,17岁的时候赴西藏阿里当兵,做过卫生员、军医。

在她的身上有双重身份:作家——医生。

她是医院的内科主治医生而且还读了心理学的博士,同时她也是国家的一级作家,由于兴趣而写作的她,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了文学硕士,踏踏实实地开始她的文学道路。

她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红处方》《昆仑殇》《血玲珑》等等,有大量的散文作品。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呢?给点提示:毕淑敏的五样和她的身份相对。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就会明白鲜花相对的是女性的身份(鲜花的娇美与女性的娇美),空气,水,阳光则是相对于医生(空气,水,阳光对于病人的意义),笔就是毕淑敏的作家身份的象征了(笔与作家)。

那么这种相对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两分钟后提问)
大家可以在课后思考一下自己的身份比如说子女,学生,公民等与其相对的事物,这对大家会有很大的启发。

教师小结:
(板书)①人们在清醒地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像婴儿一样,单纯而明朗了。

答案:人生方向的清晰和目标的单一。

②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

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我想面对人世间的种种诱惑,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何等的困难。

希望大家在学过毕淑敏的《我的五样》后,不要只是把它当做一篇课文,这更是人生的指导。

请同学们读一遍黑板上的经典语句,在读的同时把它记到心里。

(领读语句)
家庭作业:
1.细读《我的五样》,以“我自己的五样”为话题模仿写一篇文章,注意“选”与“弃”
过程中的心理描写,字数800字以上
2.在课后阅读毕淑敏的其他书籍。

中文081 0801011013 方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