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图使用操作规程
SPC控制图使用步骤(精)
3 δC
X-LSL
CPL=
X-LSL
= 3(R/D2)
3 δC
PPK
PP:性能指数 USL-LSL PP= 6 δP
USL-LSL = 6S
PPK≤PP (双边公差) pPK等于PPU和PPL中的最小值。 δP :过程总变差, 可以用 S估计 USL:公差上限 LSL:公差下限
PPK
标准差S计算
过程能力分析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
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成能力的指标,汉语译作 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 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 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 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对 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 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 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 大。
6、连续5点中有4点距中心线大于一个标准差(同侧) 7、连续15个点在距中心线一个标准差内(两侧) 8、连续8个点距中心线大于1个标准差(两侧)
计量型控制图公式
子组均值:
X1+X2+…..XN
X=
N
N 一个子组内样本的数量
子组极差: R= X MAX – X MIN
每个子组内
UCLP=n+3 P(1-P)/ n
LCLP=P-3 P(1-P)/ n
n:平均样本容量
附录E 对照表
n d2 A2 D3 D4 2 1.128 1.88 0 3.267 3 1.693 1.023 0 2.574 4 2.059 0.729 0 2.282 5 2.326 0.577 0 2.114 6 2.534 0.483 0 2.004 7 2.704 0.419 0.076 1.924 8 2.847 0.373 0.136 1.864 9 2.970 0.337 0.184 1.816 10 3.078 0.308 0223 1.777
控制图的作法及使用(教材)
二:管制图原理
μ- kσ
μ
μ+kσ
二:管制图原理
当一分配经证实为一常态分配时,则算出此常
态分配之标准差σ及平均值μ后,其特性可用 下列图表说明:
μ±kσ μ±0.67σ 在内机率 50.00% 在外机率 50.00%
μ±1σ μ±1.96σ μ±2σ μ±2.58σ
μ±3σ
68.26% 95.00% 95.45% 99.00%
1.3 非机遇原因 又称为:可避免之原因、人为原因、
特殊原因、异常原因、 局部原因等等。 例如: Δ 未遵照操作标准而操作,所发生之变异。 Δ 虽然遵照操作标准,但操作标准不完善,以致 发 生之变异。 Δ 机器设备之变动,发生之变异。 Δ 操作人员之更动,造成之变异。 Δ 原材料之不同,发生之变异。 Δ 量具不准确,造成之变异 。
二 .管制图原理 二:管制图原理
2.何谓变异性
在生产中变异永远存在.例如:同种原料内的变
化,机械的振动,当这些变化量极小时,制程仍 可被接受.这些称为机遇原因(chance cause) 或一般原因(common cause),称其在管制中 (in control)。
二 .管制图原理 二:管制图原理
一:管制图的概论
1. 所谓管制图:管制图上均包含有中心线
(Central line (CL)) 及上下两条管制界线 [Uppe r and Lowe r Control Lim i ts, (UCL)(LCL)],用以测知制程是否在正常状态 。 2. 管制图系于 1924 年由美国品管大师 W. A . S h e w h a r t 博士发明。
7.c控制图(缺陷数控制图) 用于控制一部机器,一个部件,一定长度,
X-R控制图操作指南
X-R控制图操作指南X-R控制图操作指南一、概述X-R控制图是一种统计工具,用于监控过程的变异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X-R控制图的详细操作指南,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等内容。
二、数据收集1.确定收集数据的时间范围和频率。
根据需要,决定是按日、按周、按月还是按年收集数据。
2.选择合适的样本大小。
根据过程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每个样本中的观测数量。
3.确定用于收集数据的采样方法。
可以使用随机抽样、方便抽样或者系统抽样等方法。
4.建立数据收集和记录的流程。
确保数据记录准确无误,并及时至数据分析软件或工具。
三、数据分析1.计算平均值和范围。
a) 计算每个样本的平均值,得到X值。
b) 计算每个样本的范围,得到R值。
2.计算控制限。
a) 计算X控制图的中心线。
将所有X值的平均值计算出来,作为中心线。
b) 计算X控制图的上下控制限。
根据样本大小和确定的标准差倍数,计算上下控制限。
c) 计算R控制图的中心线。
将所有R值的平均值计算出来,作为中心线。
d) 计算R控制图的上下控制限。
根据样本大小和确定的标准差倍数,计算上下控制限。
3.绘制X-R控制图。
a) 使用数据分析软件或者工具,根据计算出的数值绘制X-R控制图。
b) 将X控制图和R控制图分别绘制在同一个图表上,以便更好地分析和比较数据的变异性。
四、图表解读与分析1.检查每个样本的X值是否在控制限范围内。
超出控制限的数据点可能表示过程存在特殊因素或异常。
2.检查每个样本的R值是否在控制限范围内。
反映了过程的变异性。
3.根据控制图的趋势和规律,判断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请参考:1.X-R控制图数据样本示例.xlsx:包含了用于绘制X-R控制图的示例数据样本。
2.X-R控制图样本分析报告.doc:对示例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报告。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控制限:指用于判断过程是否稳定的上下限。
控制图的实施步骤
控制图的实施步骤简介控制图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一种统计工具,用于监控和改进过程稳定性和一致性。
它能够帮助我们识别生产过程中的特殊原因变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本文将介绍控制图的实施步骤,并给出相应的操作指南。
步骤一: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是实施控制图的第一步,通过收集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对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分析。
数据可以是连续型的,也可以是离散型的,关键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 数据的选择:选择与所控制的过程相关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收集。
- 数据的来源:可以从生产线上直接获取数据,也可以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获取。
- 数据的记录:将数据记录在一个可靠的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步骤二:绘制控制图在步骤一中收集到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将数据绘制成控制图,以便于直观地观察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常见的控制图包括: - 均值控制图:用于监控过程的平均水平是否稳定。
- 范围控制图:用于监控过程的变异程度是否稳定。
- 过程能力指标控制图:用于评估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
在绘制控制图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确定控制图的类型:根据所要监控的指标类型,选择合适的控制图类型。
2. 计算控制限: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计算控制限,常见的控制限包括上限、中线和下限。
3. 绘制控制图:使用数据和计算得出的控制限,将数据点绘制在控制图上。
可以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绘制,也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自动生成。
步骤三:分析控制图绘制好控制图之后,我们需要对控制图进行分析,以便判断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 - 规则检验法:通过检查控制图中的点是否满足特定的规则,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 趋势分析法:通过观察控制图中的趋势,来判断过程的变化趋势。
- 频率分析法:通过计算控制图中的异常点的频率,来判断过程是否存在特殊原因变异。
分析控制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了解各种规则和趋势的意义。
X-R控制图操作指南
X-R控制图操作指南X-R控制图操作指南1、简介1.1 定义:X-R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连续数据过程稳定性的统计工具,主要用于发现过程中的特殊因素和异常情况。
1.2 用途:X-R控制图能够帮助分析师识别和解决过程中的变异问题,以达到过程稳定性的要求。
1.3 适用范围:X-R控制图适用于连续变量的过程,例如生产线中的产品尺寸、重量等。
2、数据收集2.1 确定采样频率:根据过程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数据的采样频率,通常是按时间间隔或按生产数量。
2.2 数据收集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例如观察、测量、抽样等。
2.3 数据记录: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3、X-R图的绘制3.1 计算平均值:将收集到的数据求平均值,作为X图的中心线。
3.2 计算极差(R)值:将收集到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作为R图的中心线。
3.3 计算控制限:根据样本量和过程能力,计算出X图和R 图的上限和下限控制限。
3.4 绘制X-R图:将计算得到的平均值和极差值绘制在X-R 图中,形成控制图。
4、解读X-R图4.1 分析是否过程稳定:观察X图和R图是否在控制限内波动,如果波动在控制限范围内,则过程稳定。
4.2 检测异常情况:观察X图和R图是否存在超出控制限的点,如果有,则可能存在特殊因素或异常情况。
4.3 跟踪趋势:通过观察X图和R图的趋势变化,了解过程的变异情况和稳定性的改善。
5、X-R图的应用5.1 数据分析:通过X-R图的绘制和解读,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5.2 制程控制:根据X-R图的结果,建立相应的过程控制措施,确保过程稳定,减少变异,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效率。
5.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X-R图的监控,及时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避免无效的浪费和生产停滞。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控制限:在统计学中,控制限是用来标识一个过程的正常变异范围的边界线。
2201006SPC控制图应用步骤P37
换工装、材料变更,或其它任何可能影响过程变化的 详细资料。(控制图格式见样表)※
2020/8/8
20
附件2 控制图设置 返回
样表
正面;
2020/8/8
21
附 件 示例 2 控 制 图 设 置
返回
背面※
4小时
8小时
2小时
8小时
1小时
4小时
1小时
2小时
※
2020/8/8
19
附件2 控制图设置
返回
1. 包括过程和抽样方法描述的表头信息; 2. 记录/显示所收集数据的实际值的部分,这应该包含日
期和时间或其它的子组编号; 3. 用于中间的数据计算的部分; 4. 对用于分析的每一个控制统计量描点的部分;通常纵
2020/8/8
22
附件3 记录原始数量 返回
1. 记录每一个单值及每一个子组的编号; 2. 记录任何有关的观察事项。※
2020/8/8
23
附件4 计算每一个子组的样本统计量 返回
1. 按照控制图的类型,计算合适的统计量,可能是:样 本均值,中位数,极差,标准差,等。※
2020/8/8
24
附件5 将控制统计量画在控制图上 返回
1. 将计算出来的控制统计量画在图上,确保所描的控制 统计量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将相邻两点用直线连接起 来从而帮助显示模式和趋势;
2. 注意:在描图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的点比别的点高很 多或低很多,应再次确认是否计算错误或描图错误, 并查询相关的观察记录。※
2020/8/8
25
附件6 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线 返回
管制图使用作业规范
管制图使用作业规范1. 目的:使全厂使用统一之方法来使用管制图,以达到管制图之标准化,进而建立制程管制。
2. 范围:凡厂内生产单位中规定之主要制程及生产品质须监控时皆适用。
3.组织与权责:3-1 PCBA 品质工程课:制定管制图使用作业规范。
3-2 厂务本部及相关单位:依管制图使用作业规范执行。
4.规范内容: 4-1 管制图种类 4-1-1 计量值:4-1-1-1 Xbar-R 管制图4-1-1-2 X-Rm 管制图4-1-2 计数值: 4-1-2-1 不良率管制图(P Chart )4-1-2-2 缺点数管制图 (C Chart)4-1-2-3 单位缺点数管制图 (U Chart )4-2 计量值管制图填写及制作说明 4-2-1 字段填写说明: 4-2-1-1 品质特性:填写管制项目。
4-2-1-2 测量单位(Unit):填写品质特性之单位。
4-2-1-3 管制图的管制上/下限、中心线:依公式计算后填写。
4-2-1-4 月Cpk :填入上个月份所统计分析出来的Cpk 值。
4-2-1-5 抽样方法:抽样频率及数量。
4-2-1-6 日期、时间:记录取样的日期、测量时间。
4-2-1-7 平均值:X =(X1+X2+…+Xn )/n4-2-1-8 全距值:R =Max(X1,X2,…,Xn)-Min(X1,X2,…,Xn) (抽样之最大值-最小值) 4-2-1-9 个别值:X =单一样本量测值。
4-2-1-10 移动全距:Rm =1--i i X X ,亦即以相邻之2数据计算全距。
4-2-1-11 测定员:画该项管制图者。
4-2-1-12 当异常发生时,必须做原因说明及对策。
4-3 管制图之画法4-3-1 管制图的管制上/下限、中心线计算公式4-3-3 管制图的管制上/下限用红色虚线表示,管制中心线用蓝色实线表示。
4-3-4 依各组样本量测值之统计量(平均值、全距值、个别值、移动全距)大小,描点于管制图上。
XR控制图操作指南讲义
目的:对公司生产现场制程的初始能力
进行分析和监控,对有规格变异的产品
质量特性或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动态控
制,以判定工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
依据制定相应的措施纠正变异 。
问题在 这!措
控制点出界!
施应
是—!
X控制图
X-R控制图示
这就是 X-R控制
图!
UCL
X LCL
UCL R
二、X-R控制图操作程序
100点有2点, 35有1点出界
为正常!
3σ
ε
T T/2
-3σ
UCLR
R
l 低于平均极差的链,或下降链表明下 列存在的情况如下之一或全部;
a . 输出值分布宽度减小,这常常是好的 状态,应研究以便推广应用和改进过程。
b. 测量系统改变,这样会遮掩过程真实 性能的变化。
UCLR
R
C) 明显的非随机有规律变化图形:除 了会出现超过控制界的点或长链之外, 数据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的易分辨的由于 特殊原因造面的图形,属工序质量异常。
X图:坐标上的刻度值的最大与最小之差应至少
为子组均值X的最大与最小值差的2倍。
R图;刻度值应从最低值0开始到最大值之间的差 值为初期阶段所遇到最大极差R的2倍。
X图
R图
6 将均值和极差画到控制图上。
1) 计算控制限 ⑴计算平均极差(R)及过程平均值(X)。 R= R1+R2+......+Rk
四、有关“控制”的最后概念——用于进 一步的考虑.
在一个生产过程中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控制状态,
过程控制图的目的不是完美的,而是合理、经济的控制 状态,如果某工序控制图上从来不出现失控点,Cpk一 直为>1.33以上,则需查询该工序是否应画控制图,可 考虑用其它通用的工艺控制方式保证产品质量。
XR控制图操作指南讲义
1、 X-R控制图编号、规格、参数等
填写(填写规范如下)
知道了吗?
(1)控制图编号:HN-QCT—Z※※※ HN为华南公
司, QCT为控制图,Z为工程代号,表示总装、进货 检验为I,完车检验为W,机加工为J, ※※※ 为流水
号
(2)部门:工程责任部门或单位
(3)工序:X-R控制图控制的工序
加以介定,以优化管理。
出界了! 好!我
快报警! 马上搞定!
1、控制图操作的说明
1、X-R图的控制限为控制图初始工序能力分析后,工 序稳定(即CPK≥1.33时)时控制限,因此开始作一份 SPC控制图的第一个点时,控制限已经生成,并不是 25组数据取完后计算的控制限。
初始分析就决定 了上下界线了!
点,17点有14点,20点有16点)
l 高于平均极差的点链或上升链说明存 在下列情况之一或全部;
a. 输出值分布宽度增加,其原因可能是无规律 的(例如设备不正常或固定松动),或是由于 过程 中的某个要素变化(例如使用新的或不是很 统一的原材料)
b. 测量系统的改变(新的测试员或量具的变化)。
性质变化的信息。 2、帮助我们分析过程变化的原因 3对于超出控制界限的点采取整改行动。 4根据样本数据可以对过程性质作出评价 5、评定生产/过程性质变化与原来过程状态进行比较。
数据 你敢跑!
SPC图形
措施
SPC应用的好处
节约成本 使标准趋于准确 使过程更加稳定 使控制规格更加真实 减少检验频度 减少问题出现的频度 改善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可靠地测出实际过程能力 改善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改善产品品质 减少出货周期时间
工序能力充分,可以考核作业 简化
控制图使用操作规程
4内容4。
1控制图的定义: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中心线CL、上控制限UCL、下控制限LCL。
4。
2常规控制图的原理4。
2.1控制图的形成,将通常的正态分布图转个方向,是自变量增加的方向垂直向上,将σμ3-μμσ、+分别标为CL、UCL、LCL,这样就得到了一张控制图。
3、4.2.2控制图的第一种解释:若过程正常,即分布不变,则出现这种点子超过UCL情况的概率只有1/1000左右;若过程异常,点子超过UCL情况的概率可能为1/1000的几十乃至几百倍。
用数学语言来说,这就是小概率事件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若发生即判断异常。
从图1可知点子在LCL与UCL之间的概率为99.73%.图14。
2。
3控制图的第二种解释:对质量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按大小可分为: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
偶因是过程固有的,始终存在,对质量的影响微小,但难以除去;异因则非过程固有,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对质量的影响大,但不难出去.若通过控制手段消除异因后,就只剩下偶因,这是正常波动,根据正常波动,应用统计学原理设计出控制图相应的控制界限,当异常波动发生时,点子机会落在界外,因此点子频频出界就表明存在异常波动。
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
4。
3常用术语n:子组大小,常用子组中观测值得个数。
k :子组数。
X :质量特性的观测值(可用,...,,321X X X 表示单个观测值)。
X :子组平均值。
X :子组平均值得平均值.μ:过程平均值的真值。
Me :子组中位数,对于一组升序或降序排列的n 个子组观测值,当n 为奇数时,Me 为该组中间的那个数,当n 为偶数时,Me 为该组中间2个数的平均值。
Me :中位数的平均值。
R :子组极差,子组观测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在单值图下,代表移动极差,即2个相邻的观测值差值的绝对值)。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图片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第一步:确定需要监控的过程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需要监控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是任何一个可以被量化的业务或生产活动。
例如,可以监控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监控生产线的效率等。
确定需要监控的过程是实施控制图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第二步:收集数据并建立样本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并建立样本。
收集数据可以通过检测、测量或观察等方式进行。
样本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反映整个过程的变化。
样本应该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
第三步:确定控制图类型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监控的目的确定控制图的类型。
常见的控制图有平均数图、范围图、标准偏差图等。
不同类型的控制图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变化。
第四步:计算控制限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计算控制限。
控制限是用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基准。
控制限的计算需要使用样本数据,并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
控制限通常包括上限和下限,超出这些限制的数据点可能表示有异常事件发生。
第五步:绘制控制图并分析结果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根据计算得到的控制限绘制控制图,并分析结果。
控制图通常包括样本点和控制限线。
通过对控制图的分析,可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是否存在异常事件等。
如果过程处于控制状态,说明过程运行正常;如果过程超出控制限,说明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过程。
以上是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
通过这五个步骤,可以对需要监控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图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仔细思考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应用。
只有科学合理地实施控制图,才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快来尝试实施控制图吧,提升您的生产管理水平!。
X-R统计控制图的使用方法
X-R统计控制图的使用方法什么是X-R统计控制图X-R统计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连续数据的质量控制工具。
它由X 图和R图组成,X图用于监控平均值的变化,R图用于监控样本范围的变化。
X-R统计控制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过程中的变异,并及时采取措施来改善和稳定过程。
X-R统计控制图的构建步骤步骤1:收集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一组连续的数据样本。
这些数据样本可以是产品的尺寸、时间的测量数据、机器的输出等等。
步骤2:计算平均值和范围对于每个样本,我们需要计算其平均值和范围。
平均值是样本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次数,范围是最大观测值减去最小观测值。
步骤3:确定控制限在X图中,我们需要确定平均值的控制限。
常用的控制限有上限控制限〔UCL〕和下限控制限〔LCL〕,超出这些限制的平均值可能表示过程出现了特殊因素。
在R图中,我们需要确定范围的控制限。
同样地,我们可以使用上限控制限〔UCLR〕和下限控制限〔LCLR〕来判断范围是否稳定。
步骤4:绘制控制图根据收集的数据和确定的控制限,我们可以绘制X图和R图。
在X 图中,我们将平均值绘制在纵轴上,样本序号绘制在横轴上,在控制限之内的平均值会表示为点,超出控制限的平均值会表示为特殊因素的点。
在R图中,我们将范围绘制在纵轴上,样本序号绘制在横轴上,超出控制限的范围会表示为特殊因素的点。
步骤5:分析控制图一旦我们完成了控制图的绘制,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有超出控制限的点,这可能表示过程中出现了特殊因素;•是否有观测值连续递增或递减的趋势,这可能表示过程变得更加稳定或不稳定;•控制图是否存在异常模式,例如周期性改变或异常点的聚集。
优点和本卷须知X-R统计控制图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变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简单易用,容易理解和解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程中的常见变异和特殊因素。
然而,在使用X-R统计控制图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数据的收集必须准确和可靠;•数据应该是连续的,没有间断;•数据的采样有一定的规律;•控制图只能帮助我们监控过程的稳定性,不能解决所有的质量问题。
写出均数控制图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写出均数控制图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数控机床操作注意事项数控机床操作方法是什么完整的数控车床加工主要由以下九个部分组成:开机→加工前检查→装夹工件→输入→程序开始加工→加工完毕→检查工件→卸载工件→关机。
开机前应首先确认机床处于正常状态;检查有无润滑油以及是否有其它异常情况。
1.将电源总开关扳到ON;2.按下主操作盘上的NC系统电源ON开关;3.系统启动后,解除急停,按一下复位键(RESET),之后把模式选择开关调到原点复归位置再按一下三轴原点复归键(A.REP)待XYZ三轴都归零后开机完成。
加工前检查:机器接通电源后需认真检查有无各种异常情况:1.确认没有报警显示;2.确认气压系统压力正常;数控机床操作注意事项1、装夹工件确认数控车床无任何异常情况之后认真清扫机台装甲部分准备装甲工件,装甲前应跟据所加工工件的形状及加工方法确认装甲方式;以及根据加工图纸确认所加工工件的实际尺寸。
上机后应首先用锉刀或其它工具去除工件上的毛刺;再找到正确的较表位把工件较平;较好表后应根据实际情况用分中棒,刀具或者较表找到工件的中心;再把中心坐标数抄到机器的工件坐标系上。
(分中和把坐标数抄到机器上的步骤如下:首先把模式选择开关转到MDI模式下;按下软键[PROG]输入M3S500;按下软键[INSERT]让机床接受所输入的程序再按循环启动按钮[CYCLESTARTC]启动分中棒;接着用手轮找到工件中心,找到中心后按下软键[OFS/SET]再按下屏幕下方的选择按钮[工件系]找到需要录入的坐标系输入X0再按下屏幕下方的[测量]按钮写入X轴坐标。
再用同样的方法写入Y轴坐标。
至此把中心坐标数抄到机器的工件坐标系上这一步完成。
)中心数抄好后还需要抄Z轴坐标数,工件一般取对顶为零对好刀后只要把工件顶面的数抄到机床坐标的Z轴数一栏就可以了。
输入程序开始加工:2、加工完毕所输入的程序加工完成之后机床Z轴会抬高到一定的高度同时机床主轴(Z 轴)会停止转动机床各轴停止运行,当一个程序加工完成之后:要认真检查程序所加工的地方有无过切漏切弹刀以及光得太粗等情况。
控制图作图步骤与实例
请大家分析判断:在X-R 图中,我们应先作哪一个 图?
X-R控制图的操作步骤
1.如果先作 X 图,则由于这时R图还未判稳, R 的数据不 可用,故不可行.
2.如果先作R图,则由于R图中只有 R 一个数据,可行.等R
图判稳后,再作 X 图. R图未判稳,则永不能开始作X 图.国际标准ISO8258:1991 也规定了在 X-R 图中必须先作 R 图.不但如此,注意, 所有正态分布的控制图都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X-R控制图的操作步骤
步骤1:确定所控制的质量指标(控 制对象,或称统计量)。
这里要注意下列各点: 1)选择技术上是最重要的控制对象。 2)若指标之间有因果关系,则宁可取作为 因的指标为统计量。 3)控制对象可以是多个,这时需要应用多 指标控制图与多指标诊断。 4)控制对象要明确,并为大家理解和同意。
日 时 样本序号 Ni (Pn)i Pi 备注
P控制图的操作步骤
3.计算各样本的不合格品率及其均值,其计算公式: Pi=(Pn)i/ni
i=1,2,……k
式中:(pn) i为第i个样本的不合格数,也可记为di; ni为第i个 样本的大小;k为样本个数,一般不少于25. 4.计算中心线和控制界限
P图的中心线和控制界限计算公式:
X-R控制图的操作步骤
步骤3:计算Xi, Ri
步骤4:计算X,R。 步骤5:计算R图控制线、X 图控制线,并作图。 步骤6:将预备数据在R图中打点,判稳。若稳,则进行步骤 7;若不稳,则执行20字方针(查出异因,采取措施,保证 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后转入步骤2重新开始.
X-R控制图的操作步骤
X-R控制图的操作步骤
5)控制对象要能以数字来表
示。
6)控制对象要选择容易测定 并对过程容易采取措施者。 7)直接选择对象有困难时可 采用代用特性进行测定。
X-R 统计控制图的使用方法(ppt 12页)
Upward/Downward Trends:
Continuous trending on the same direction. These are usually caused by component wear among others.
SPC-advanced training course
SPC-advanced training course
控制图的趋势判断规则
UCL
UCL
LCL
0
10
20
Observation Number
LCL
0
5
10
15
Observation Number
Changes in process means:
These are usually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operators, machines, procedures, etc. Can also happen because of process improvements.
SPC-advanced training course
控制图失控检验
Test 1. One Point Beyond Zone A
x
UCL A
B C
C
B A
LCL
x
Test 3. Six Points in a Row Steadi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UCL A
Avg
LCL
U CL
Change in variability
Avg
LCL
解釋控制圖
SPC-advanced training course
油井宏观控制图软件应用操作规程
油井宏观控制图概念
发展现状:关于油井宏观控制图的绘制,以前基本
处于手工绘制阶段,且使用固定图版,其计算方 法与采油过程中实际客观规律之间有较大差异, 因此不能较好指导生产。我公司立足现有技术水 平,以及采油井生产过程中实测诊断资料为依据 ,应用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基础理论及工程数 学等分析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抽油机井的动态宏 观控制图绘制及软件开发方法,单机版软件已经 在油田生产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油井宏观图基本术语
• 五个区域的井要与功图的诊断结果一起进行分析,不能分 割开来。下表是抽油机井在工况管理图井点位置的意义和 处理措施。
油井宏观图基本术语
油井宏观图软件的功能
• 油井宏观图软件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 单机版软件主要功能有:导入模板、调用现场数据(现场 数据一般包括井号,区块,含水,油层中深,泵挂,等等 。)、保存工况、突变诊断(对比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油井 工况)、打印工况图。
油井宏观控制图原理
宏观控制图技术简介 0 1 2 3 P流 10 20 η 理论泵效的下线:即该油田 30 合理泵效 40 50 60 70 80 最小下泵深度、低含水等条 界限线 件下的理论泵效 b e
(%)
参数偏 大区
f
待落实区
最低自喷流压 界限线
4
5 6 7 8 9
合理区
c
供液能力 理论泵效的上线:即该油田 最大下泵深度、最高含水 界限线
断脱漏失区
泵、杆断脱漏 失线
d 等条件下的理论泵效
g
参数偏小区
(MPa)
油井宏观图基本术语
• 合理区
是指抽油机动态图中供油采油关系(简称供采或供排关系
)协调,抽汲参数匹配合理,符合开采技术界限要求的抽油井所在的 区域
关于控制图的使用规范(新)
关于控制图的使用规范1.目的:以控制图作为控制制造过程的重要工具,其目的如下: 1.1调查制造过程是否安全 1.2分析过程能力1.3保持过程在安定状态 1.4作为过程改善的比较2.适用范围:凡使用控制图及过程能力分析及过程控制中均适用。
3.定义:3.1计量值控制图:重要控制项目,如尺寸等的控制图 3.2计数值控制图:如不良数、不良率点数的控制图4.流程4.1】收集数据4.1.1建立抽样计划,定义合理子组:取样方法通常为,依控制特性、方法执行测量及记录,每组取5个样件,取25组,共125个数据4.1.2依测定时间顺序排列4.1.3计算每组的X (平均组)和R (极差)记录于表格内 4.2】从过程数据计算试验控制限 4.2.1.资料分析1)组内的数据为样本数,以n 表示,n=5 2)组的个数为组数,以k 表示,k=25 4.2.2计算平均值和各组极差RX =123nX X X X n++++…… R=max min X X -4.2.3计算总平均值X 和平均极差RX=123nX X X X k++++…… R =123kR R R R k++++……4.2.4计算R 图控制限和X 图控制限R 图控制限4U C L D R=CL R=3LC L D R=X 图控制限2U C L X A R=+C L X=2LCL X A R=-4.2.5做图1)控制上下限(UCL ,LCL )以虚线表示 2)控制中心线(CL )用实线表示3)R 图控制界限在样本小于6时为免值,以0为代表,并以控制图底线为零线 4)X 控制图上下限距离一般约为30㎜,约占篇幅的2/3为最恰当5)在控制界限以内的点以[·]表示,在控制界限以外的点以[○]表示 6)将各点以实线连接成折线图形7)记入取样资料:品名、特性、测量单位、测定者、抽样方法、规格等 4.3】识别变差的特殊原因并采取措施 4.3.1正常控制图判识法:正常的控制图,大多数的点集中在中心线附近,且为随机散布,同时在控制界限附近的点很少,亦即2/3的点落在控制限1/3的中间区域内,1/3的点落在其它2/3的区域内4.3.2异常控制图判识法:异常控制图的判识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当发现各样本的分布不呈随机性,或有点落4.3.3.1发生异常原因(特殊原因)的种类(5M1E ) 1.因管理不善而产生异常 1)作业没有标准化 2)作业人员培训不足3)不良材料混入制造过程中 4)量具测试仪器未校验与维护 2.因环境、设备问题而产生异常 1)设备加工精度不足 2)计算错误3)未按操作标准作业 4)作业条件更改4.3.3.2发生异常原因处理流程1)异常现象记录:制造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记录异常现象及发生时间,做为改善的依据;记录资料:将制造过程名称、质量特性、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作业者及测定者等资料2)原因调查:由分厂工艺人员会同相关部门人员,将发生异常的原因共同调查后,将调查结果及时间进行记录3)应急措施:记录已发生异常的制品,进行紧急处理(全数检查或制造过程调查等)同时将处置情况进行记录4)产品处置: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对异常批次产品进行抽检,抽检均合格时,该批产品可以接受,但仍需要继续改善;当抽检出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时,应扩大抽检比例或全检5)永久对策:进一步分析原因,对根本原因采取改善对策并进行记录6)效果确认:根据产品特性重新确认是否恢复到管理界限内,其制造过程能力是否得到改善7)标准化:当所采取的对策能够使产品特性得到改善,并且制造过程能力足够,需把所采取的措施固化到相关标准中4.3.4修订控制界限1)由于特殊原因产生的控制图上的异常点,应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重新计算出R 控制图和X 图控制限的中心线和控制界限2)分析重新计算和绘点的控制图是否有异常现象,必要时重复分析—改善—修正控制限及中心线4.4】过程能力分析4.4.1无偏移过程性能指数——P P把过程性能与由公差表示的最大可允许的变差进行比较,该指数反映了过程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变化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内容4.1控制图的定义: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中心线CL 、上控制限UCL 、下控制限LCL 。
4.2常规控制图的原理4.2.1控制图的形成,将通常的正态分布图转个方向,是自变量增加的方向垂直向上,将σμσμμ3-3、、+分别标为CL 、UCL 、LCL ,这样就得到了一张控制图。
4.2.2控制图的第一种解释:若过程正常,即分布不变,则出现这种点子超过UCL 情况的概率只有1/1000左右;若过程异常,点子超过UCL 情况的概率可能为1/1000的几十乃至几百倍。
用数学语言来说,这就是小概率事件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若发生即判断异常。
从图1可知点子在LCL 与UCL 之间的概率为99.73%.图14.2.3控制图的第二种解释:对质量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按大小可分为: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
偶因是过程固有的,始终存在,对质量的影响微小,但难以除去;异因则非过程固有,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对质量的影响大,但不难出去。
若通过控制手段消除异因后,就只剩下偶因,这是正常波动,根据正常波动,应用统计学原理设计出控制图相应的控制界限,当异常波动发生时,点子机会落在界外,因此点子频频出界就表明存在异常波动。
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
4.3常用术语n :子组大小,常用子组中观测值得个数。
k :子组数。
X :质量特性的观测值(可用,...,,321X X X 表示单个观测值)。
X :子组平均值。
X :子组平均值得平均值。
μ:过程平均值的真值。
Me :子组中位数,对于一组升序或降序排列的n 个子组观测值,当n 为奇数时,Me 为该组中间的那个数,当n 为偶数时,Me 为该组中间2个数的平均值。
Me :中位数的平均值。
R :子组极差,子组观测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在单值图下,代表移动极差,即2个相邻的观测值差值的绝对值)。
R :极差平均值。
s :子组标准差1)(2--=∑n X Xs iσ:组内过程标准差的真值。
∧σ:组内过程标准差的估计值。
p :子组不合格品率。
np :子组不合格品数。
C :子组不合格品数。
u :子组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
4.4三种常用统计分布与二个定理 4.4.1正态分布),(,21)(222)(∞-∞∈=--x ex f x σμσπ⎰∞---=Φ=<xx dx e x x X P 222)(21)()(σμσπ常记为),(~2σμN X .4.4.2二项分布...3,2,1,0,)(=⎪⎪⎭⎫ ⎝⎛==-k q p p n k x b kn k其中p q -=1,常记为),(~p n b X .4.4.3泊松分布...3,2,1,0,!)(===-k e k k x P kλλ常记为)(~λP X .4.4.4中心极限定理:设随机变量,...,...,,,321n X X X X 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分布(可以是任意分布)且具有数学期望和方差:)(0)(,)(2+∈>==N k X D X E k k σμ则随机变量的平均值nX X X X X n n ++++=∞→...lim 321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记为X ~近似地),(2n N σμ. 4.4.5大数定律:设随机变量,...,...,,,321n X X X X 相互独立且具有数学期望和方差:)(0)(,)(2+∈>==N k X D X E k k σμ,作前n 个随机变量的算术平均nXX nk k∑==1则对于任意正数ε,有:1}|{|lim =<-∞→εμX P n称X 依概率收敛于μ,记为:μ−→−PX . 4.5统计控制状态4.5.1所有的技术控制都有一个标准作为基准,若过程不处于此基准的状态,则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将其恢复到此基准。
统计过程控制也是一种控制,当然它也要采取一种标准作为其基础,这就是:统计控制状态,或称稳态。
4.5.2统计控制状态,简称稳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因产生的变异状态。
4.6控制图的两类错误4.6.1第一类错误(虚发警报):过程正常,由于电子偶然超出界外而判异,于是犯了第一类错误,通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第一类错误将造成寻找根本存在的异因的损失。
4.6.2第二类错误(漏发警报):过程异常,但仍会有部分产品,其质量特征值的数值大小仍位于控制界内。
如果抽取到这样的产品,点子仍会在界内,从而犯下了第二类错误。
通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β。
第二类错误将造成不合格品增加的损失。
4.6.3如何减少两类错误所造成的损失:常规控制图共有三根线,一般正态分布控制图的中心CL 居中固定,而上、下控制限UCL 、LCL 与CL 平行,故只能调整UCL 与LCL 二者之间的间隔。
若此间隔距离增加,则α减小,β增大;反之α增大,β减小。
故无论如何调整上下控制限的间隔,两类错误都不可避免。
解决的办法是:根据使两种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的原则来确定UCL 与LCL 二者之间的最优间隔距离。
经验证明休哈特所提出的σ3方式较好,在不少情况下,σ3方式都接近最优间隔距离。
4.7分析用控制图与管理用控制图4.7.1在应用控制图时,一开始,需要将非稳态的过程调整到稳态,这就是分析用控制图的阶段。
等到过程调整到稳态后,才能延长控制图的控制线作为管理用控制图,这就是管理用控制图阶段。
4.7.2分析用控制图主要分析以下两个方面 4.7.2.1所分析的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4.7.2.2该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p C 是否满足要求?过程能力指数满足要求的状态称为技术稳态。
由于p C 值必须在统计稳态下计算(p C 的计算见4.11.1),故须先将过程调整到统计稳态,然后再调整到技术稳态。
4.8常规控制图的判异准则,先将控制图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宽σ1,分别标号为A 、B 、C 、C 、B 、A ,具体判异准则见下图准则1:一点落在A 区以外 准则2: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准则3: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 准则4: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准则5: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中准则6: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准则7: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准则8: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区中4.9绘制控制图的步骤(整体流程见图2)4.9.1绘制控制图,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生产处于受控状态,按规定抽取25k子组样本,绘制工序控制图。
4.9.2对控制图作诊断。
用量化的诊断标准判断生产是否确实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4.9.3分析生产能力。
判断产品是否已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
4.9.4使用控制图。
当4.9.2和4.9.3的检验都已通过,就可以把绘制的控制图转入实际应用。
4.9.5过程改进和调整控制图。
在控制图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控制限作调整,重新绘制控制图。
图24.10几种常规控制图的绘制4.10.1控制图绘制的前提:本公司所有控制图均采用软件Minitab 绘制。
基于控制图的基本原理,要正确解释控制图,在绘制控制图时必须依据数据类型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图,在应用控制图之前应对数据分布进行检验,确保数据近似符合相对应控制图的统计分布。
4.10.2常规控制图的选择如图3图34.10.3计量值控制图4.10.3.1s X 图,其统计基础为正态分布,故在使用此图前,应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如果数据的分布有明显的偏移现象,必须用Box-Cox 方法将数据转换为具有正态分布特征。
4.10.3.1.1计算过程(以下表数据为例) 子组号 数据 平均值标准差1X 2X 3X… n X 1 11X 12X 13X … n X 1 1X 1s 2 21X22X23X… n X 22X 2s…k 1k X2k X3k X…kn Xk Xk s其中:nXX nj iji ∑==11)(21--=∑=n X X s nj iij i则:kXX ki i∑==1,kss ki i∑==1s B UCL s 4=,s CL s =,s B LCL s 3=,其中43,B B 的值可见附件1。
s A X UCL X 3+=,X CL X =,s A X UCL X 3-=,其中3A 的值见附件1。
4.10.3.1.2 Minitab 的实现(以“数据例子.xls ”为例,具体操作见下图)。
4.10.3.1.2.1打开“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数据例子.xls ”。
4.10.3.1.2.2数据正态性检验 先对数据进行堆积此处有3种方法进行正态性检验,其中方法最灵敏,若其对应的≤p时,可继续用和p则可认为数据近似符合正态分布,若05.0>05.0继续检验,若都通过,则也可认为数据近似符合正态分布。
检验检验检验X 图,操作如下: 4.10.3.1.2.3由上可知数据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可以继续绘制s根据观测值的实际情况选择点,设置如下:后面的数值参考4.8来填。
点,输入控制图的标签,此处输入的是“X的控制图”。
依次点确定,得到如下控制图:从上图的情况,结合Minitab 会话窗口显示的警告信息(如下图),可知第17点超出了上控制限,应查找异常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4.10.3.2 MR I -图(此处省略数据正态性检验),多用于每一个产品都进行检验,采用自动化检测和测量的场合,取样费时、昂贵的场合;混合均匀的流体(气体、液体、粉末);产品数量很少,本身就是在进行全面检验。
4.10.3.2.1 MR I -图的计算公式(以下表数据说明)批号12 3 … n I 1I 2I3I… n IMR1MR2MR…1-n MR||1--=i i i MR MR MR ,nII ni i∑==1,nMRMR n i i∑-==11MR CL MR =,MR D UCL MR 4=,MR D LCL MR 3=,其中43,D D 的值见附件1。
I CL I =,MR E I UCL I 2+=,MR E I LCL I 2-=,其中2E 的值见附件1。
4.10.3.2.2 Minitab 的实现(以“水分含量.xls ”为例,具体操作见下图)。
选择变量如下图:点,其各项设置见下图:其数值见4.8。
得到如下控制图:4.10.4计件控制图4.10.4.1p 图,用于控制对象为不合格品率或合格品率等计数质量指标的场合,这要求n 不变。
4.10.4.1.1p 图的计算,因为p 图的统计基础是二项分布,若过程的参数p 未知,则需对其估计,由4.4.5可知:∑∑==∧=≈mi imi ind p p 11p 图的控制线为:i p n p p p UCL )1(3-+=,p CL p ≈,ip n p p p UCL )1(3--= 关于i n 的两点说明4.10.4.1.1.1若每个子组的大小i n 都相等,将其记为n ,若0p (给定标准值)或p 很小,则要选样本量充分大,使得每个子组平均有一个不合格品,通常取:0051p n p <<或pn p 51<< 4.10.4.1.1.2若i n 不全等,当i n 变化在其目标值25%以内,可采用单一的平均子组大小的一组控制线;当i n 变化较大时,可采用标准化变量的方法,不点绘p 值,而改为点绘标准化i Z 值,当给定标准值0p 时:ii n p p p p Z /)1(000--=当未给定标准值时:ii n p p p p Z /)1(0--=这样,中心线和控制线与i n 无关,即:3,0,3-===p p p LCL CL UCL4.10.4.1.2Minitab 的实现(以“不合格数据.xls ”为例),具体操作如下:点,设置如下:得到如下控制图:4.10.5计点值控制图4.10.5.1 c 图,适用于一部机器,一个部件,一定的长度,一定的面积或任何一定的单位中所出现的不合格数目,如布匹上的疵点数、铸件上的砂眼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