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的几个问题_1588

浅谈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的几个问题_1588

浅谈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的几个问题一、当前我国教育法治化缺失的现状我国教育立法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20 多年来,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另外还有几百部地方性法规。

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结束了高等教育领域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为我国教育事业走上法治化轨道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国教育法治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教育行政化倾向浓厚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关系的模式正在由国家控制型向国家监督型转变,但教育的这种转变与社会发展的?}动并不一致,而是落后于社会发展―――行政化倾向浓厚,法治化程度较低。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始终把高等学校看作它们附属的事业单位,这表现在政府对学校的定位、学科的审批、校领导的产生和任用、职称的评定、项目的审批、财政拨款的额度,甚至学生入学标准、博士点的审批等事关高等教育大局的诸多方面,行政权要么直接作用,要么虽然程序上经过专家投票,但在各项法律不健全的情况。

2、教育法治观念缺位近年来,我国教育经历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就业制度等重大改革,但高等教育法治观念并未深入人心,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障碍,现代教育法治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政府、教育领导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尚未完全确立,其中政府教育法治观念的缺乏是问题的关键。

3、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备第一,体系不完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但远没有形成上下协调一致,内容系统完备,操作性强的教育法律体系。

第二,立法滞后。

近年来,我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在《高等教育法》中可以找到原则的规定,但却找不到具体法律的指引与保障。

在教育发展迫切需要的时候没能及时制定或修改相关法律,没能使改革拥有法律上的效力和依据。

当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缺陷及处理方案

当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缺陷及处理方案

当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缺陷及处理方案当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缺陷及处理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教育作为培养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高等院校中,法制教育被视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当前高校法制教育还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处理方案。

一、缺陷与问题1.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实效性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一般只是简单地讲授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缺乏对法制实践的有效引导和实践环节的实现。

因此,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和难点,无法将知识转化成实效性的成果。

2.师生互动不够,缺乏互动交流高校法制教育存在师生之间互动不足的问题,教师普遍采用传授知识的单方面讲授方式,而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发言机会,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影响上课效果。

3.法制教育法定化程度不高,缺乏针对性当代的法制教育在教学方面还未完全实现法定化的教学模式,而是以教师的理解为主导,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学习需求。

这让学生很难对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处理方案1.多样化教学内容,提高实效性高校应该多样化教学内容,加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并增设实践环节,提高教育实际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教案、实践课、课程群和讲座等形式,将所讲授的法律知识与现实环境结合,在帮助学生理解预防犯罪、扶贫救济等方面起到实际效果。

2.师生互动互补,深化交流高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他们通过辩论,分享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3.注重法定化程度,提高针对性高校应当加强法律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建立课程体系的多元选择,以适应不同学习需求。

同时,要加强对法制教育法学的研究和推广,根据实践要求,提高课程的法定化程度,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需要。

结论高校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法制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不断发展,法治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尤其是高校法治教育,作为我国公民的培养基地之一,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高校法治教育内容不够丰富与其他学科相比,高校法治教育所占的学时较少,很多学校甚至只开设了一门课程,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单一。

一些学校只是在学生入学时教授校规、校纪,随后课程内容便很少涉及法治教育。

这种情况在一些高水平大学中也存在。

对此,高校应该在完善校规时,增加相关法律条文,并采用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

此外,也应鼓励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的法治教育资源,例如优秀的法学教师、法律案例研究等,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

高校法治教育比较空泛有些高校法治教育虽然内容丰富,但是比较空泛。

很多学校注重表面工作,流于形式,例如让学生学习一些法律常识,进行模拟法庭等活动,但却不够深入,不能真正地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也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高校应该采用多种教育手段,例如讲座、演讲、辩论、诉讼模拟等,挖掘学生的智慧,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法律运用技能和实际知识,使得学生在今后面临法律问题时,能够理性有效地解决问题。

高校法治教育普及度不够当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仅仅局限于部分学生。

一方面,部分高校法治教育专业共存,但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法治教育;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法治课程只是选修课程,不能够为所有学生提供法治教育。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高校应该提高法治教育的普及度,不仅仅在学生中推广法治教育,还应该扩大和普及社会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高校法治教育教师力量不足高校法治教育的质量与师资力量直接相关。

但现实是,高校的法学教师队伍不够强大,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从事法治教育的教师。

这导致高校法律教育中缺乏真正的专业人士,资深律师、法官等法律人才相对较少,也影响了高校法治教育的质量。

高校应该采取措施,加强招聘,增加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引入社会专业人士来为学生上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师资力量,改善教学质量。

完整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完整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完整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有所加强,但收效并不明显。

从实际情况出发,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1.重视不够,缺乏监管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缺乏监管,导致法制教育工作的落实不到位。

学校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需要提高,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的监管和考核,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2.教育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教育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如开展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水平,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对策1.加强领导重视,建立监管机制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重视,建立监管机制,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同时,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同推进法制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2.多种形式、多层次开展法制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如开展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水平,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要积极引进法学专业人才,提高法制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总之,中小学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实现其自我保护的基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视和监管,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法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高校法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高校法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法治意识的提高,高校法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然而,在实际开展高校法治教育方面,我们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现状分析1.法治教育理论薄弱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主要为法律课程,而缺乏相关理论课程的设立。

理论教育的薄弱导致很多学生对法律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误区,难以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学生法制观念不够强烈在深度市场化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对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尊重、侥幸心理或抱有不正当的期待。

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有关系、能花钱就能解决问题,法律不具有强制性。

这种严重的法制观问题不仅对个人造成损失,而且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3.师资力量匮乏当前高校教师中,具备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不足,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较为薄弱。

而且,一些教师对法治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却并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无法开展实效性法治教育。

二、对策建议1.资源整.实现多学科交叉、多层次深度发展高校应整合专业特长,实现多学科交叉互补、多层次深度发展。

构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多类别多层次法治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多元化。

2.学科建.完善“研究生法学硕士”培养计划高校应完善“研究生法学硕士”培养计划,加大对法学教育专业的支持力度,培养高水平法学人才,为高校法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可靠的教学力量。

3.实践体.拓宽法治教育的特色探索和实践创新高校应在法治教育方面进行特色探索和实践创新,例如校园“法律援助”、“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实践体验,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管理规.加强教师教育理念培训高校应加强教师的教育理念培训,引导教师承认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性,确立正确教育思想和方法,提高开展法治教育的教育专业化水平。

同时,建立积极稳定的课程评估体系,确保课程内容的有效传达和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1.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导致各学段法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重复、冗余或断层的问题。

2. 学校法治教育资源不均衡,大中小学之间的法治教育水平存在差异。

3. 教师法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学段的教师对法治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

4.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不适应,存在抽象、理论性过强的问题。

5. 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不足,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少,缺乏对法治的实际体验和认识。

6. 家长对学校法治教育的关注和参与度不高。

对策:1. 统一规划和指导:制定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指导文件,明确各学段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确保有序衔接。

2. 资源均衡:加强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的法治教育资源投入,提供教师培训、教材和教具等支持,缩小大中小学之间的差距。

3. 教师培养提升:建设法治教育师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不同学段教师对法治教育的培训和交流。

4. 适龄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法治教育内容,注重法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5.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制教育实践基地等,提供实际的法治体验和认识。

6.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家长对法治教育的认知和参与度,共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

目前,我国各地区、各学校在法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有的学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法治实践的培养;有的学校法治教育过于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这种情况导致了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内容的重复、冗余或断层,影响了学生的法治素养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法治教育资源不均衡,大中小学之间的法治教育水平存在差异。

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规章制度与上位法冲突,导致依法治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此外,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部分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管理工作。

2. 依法治校意识薄弱部分高校管理层对依法治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观念淡薄,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依法治校的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依法治校工作的推进。

3. 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高校内部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不畅,影响了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 法律服务力量不足高校法律服务机构建设滞后,法律人才短缺,难以满足高校依法治校的需求。

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法律顾问,导致在处理学校内部纠纷和外部法律事务时,缺乏专业的法律支持。

5. 监督机制不健全高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渠道,导致部分违规违纪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查处。

二、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高校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确保规章制度与上位法相一致,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

同时,及时修订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使之与时俱进。

2. 强化依法治校意识加强高校管理层对依法治校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法治观念,将依法治校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

同时,加大对全体师生的法治教育力度,提高全员的法治素养。

3.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保障教职工和学生的民主权利。

同时,拓宽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 加强法律服务力量加强高校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引进和培养专业法律人才,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为高校依法治校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

5. 健全监督机制完善高校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构,明确监督职责。

同时,畅通监督渠道,加强对学校内部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确保依法治校工作落到实处。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法治教育问题却愈加突出。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法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法律意识培养、法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瓶颈制约。

因此,本文就探讨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问题一:法律意识培养不足目前,高校之间在法治教育方面的差距较大,许多高校的法律意识培养不足,甚至法律意识淡薄。

首先,师生缺少法律知识。

一些高校的教育过于强调学生对具体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普遍法律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度不高。

其次,法治教育缺乏系统性。

由于法治教育的内容过于零散,许多师生很难掌握法律知识的系统结构,使得法律知识不能体系化、建构化。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很容易滋生出对法律的误解,许多人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法律对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

问题二:法律实践教学缺乏一些高校法治教育重视理论教学,却忽略了实践环节的培养。

例如,在高校的法学类专业中,学生只学习了法律理论,却没有机会参加实践活动。

因此,他们没有机会亲自体验和参与法律实践活动,也就无法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

问题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足高校的师资队伍是法治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但目前一些高校的法学教师并不是专业法律人士,而是来自于其他学科和领域。

这些人虽然能够讲授法律理论,但缺乏法律实践经验,无法给学生提供实际指导,也无法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实践性意见。

此外,师资队伍的老龄化和流失问题也影响到法治教育的质量。

一些高校的法学教师已经超过60岁,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等可能已经过时,也缺乏对新形势下法律教育的思考和认识。

解决方案加强教师培训针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应当采取一系列对策。

第一步,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理论水平和法律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讲授法律知识和指导学生实践。

学校法制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学校法制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学校法制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2023年的今天,学校法制教育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

一方面,学校法制教育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并不足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法制教育缺乏兴趣和重视,认为其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本文将探究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缺乏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支持学校法制教育活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缺乏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教师或机构,只能将其纳入通识教育或其他综合性课程中,难以实现深入的授课和教学。

此外,一些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活动时也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无法购买教材和多媒体设备,也无法组织场地租赁等活动,导致教育效果大大降低。

针对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全面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确保每个学校都能配备专门的法制教育教师或机构。

这些专业教师或组织应该在法制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资质,能够保证教育内容的质量。

其次,加大对法制教育活动的资金投入,支持学校购买相关的教材和多媒体设备,并资助组织相关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法制教育,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二、学生对法制教育缺乏兴趣和重视除了缺乏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支持,学校法制教育活动还面临着学生对法制教育缺乏兴趣和重视的问题。

一些学生认为法制教育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学习枯燥乏味,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

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难以真正理解法制教育的意义和实践,也无法养成正确认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设计和教授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法制教育课程,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际环境,使其易于理解、记忆和应用。

其次,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学、实地参观、讲座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法律制度的日常应用和实际效果,提高法制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今校园法制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优秀范文5篇]

现今校园法制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优秀范文5篇]

现今校园法制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现今校园法制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校园法制教育是指通过普法形式,培养和提高校园学生的法律素质,使他们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据公安部最新网上统计显示,2005年到2008年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5%。

其中,18至25岁的青少年人数同比下降4.5%;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同比下降11.4%。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说:“青少年犯罪成员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成员持续攀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扭转。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等一系列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数量依然庞大,并且呈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的发展形势。

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为盗窃、抢劫、抢夺和伤害这四类犯罪。

公安部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6-17岁青少年罪犯中,85.1%涉嫌以上四类犯罪;在14-15岁青少年罪犯中,该比例更是达到92%。

校园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浩繁的工作,关乎现在,影响未来。

是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并自觉遵纪守法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校园法制教育时不我待,但就目前而言,由于不懂法,致使许多学生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知道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言行。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当前影响校园法制建设的因素(一)学校内部环节的问题学校内部环节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方式单一重形式。

一些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时,往往是集合全校学生一起上上课,发放法制宣传单,贴宣传标语,方式单一,难以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力度不够效果差。

法律教育的时间太短,关注不够,内容太少,学生没学到什么法律知识。

三是专业人才常缺乏。

不少法制课教师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基础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提出的法律实践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2000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法治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也越发重要。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问题。

一、法制教育注重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社会,法律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开展法制教育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高校的一些法制课程,往往只注重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学生学习了法律的基本知识,但是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经验。

二、法律意识淡漠,法制观念不强法制观念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校学生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我国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漠,对法律的认识与了解不到位,法制观念不强。

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缺乏相关的教育,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

三、法律教育缺乏实践性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性也需要得到重视。

一些高校仅限于纸上谈兵,没有将法律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限制了法治教育的发展。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该领域的实践课程设置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法律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法学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高校应增强对学生实际需要的法律知识的教学,使法学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和现实需求。

但事实上,很多法学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摆脱不了课程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困境。

因此,需要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处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五、法学教材匮乏法学教材是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法学教材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高校教学的需要。

高校应该采用先进的、具有国际化标准的教学材料,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起来,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

其中,注重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法学教材匮乏、法律教育缺乏实践性、法制观念淡漠等问题,亟待改进。

我们期望,高校能够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具有更好的法律素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治理已经成为所有高校的重要课题。

特别是在高校依法治校方面,有许多方法和流程可以改善学校的治理秩序,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本文将针对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讨解决的可行性。

二、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1.法规混乱、缺乏闭环目前,高校的法规和规则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如规则解释不清、相关法律政策不够细致、法律约束不及时等。

高校在实施法规政策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而且缺乏完整的闭环,实施比较松散,经常出现规则不被落实到位、监督不到位、不能有效防止违规行为等问题。

2.不法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高校通常都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破坏校园秩序、抄袭抄作、逃学等,但是由于法规混乱、缺乏闭环等原因,这些不良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甚至引起社会上的恶劣影响。

三、解决途径1、完善法规制度,加强法律教育要有效改善高校的治理秩序,首先要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明确法规的规范和规定,使之更明确,更具体。

另外,高校还应加强法律教育,让学生和教职工更加了解相关法规,培养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

2、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同时,高校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定期组织评估,及时发现有关违规行为,进行整改,实施闭环管理,有效遏制和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

3、制定具体的处罚办法此外,还要制定一套具体的处罚办法,对违反法规的行为进行惩罚,让学生和教职工有明确的自我约束,使之更加重视和谨慎。

四、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的是,要想有效的改善学校的治理秩序,就必须从法规制度建设、法律教育、监督机制建立和细化处罚办法等方面入手,从而推动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促进高校的正常运行。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法制教育存在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主要注重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

学校法制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法律思维和法律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此外,学校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对法律知识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难以真正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其次,学校法制教育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法制教育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一些学校对法制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培训和提升机制,导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再次,学校法制教育存在与学科教育割裂的问题。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往往是独立于其他学科教育而存在的,缺乏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

这种割裂导致学生难以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也难以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学校法制教育应该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能力。

最后,学校法制教育存在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

学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法律实践能力、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等多个方面的评价,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法制教育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内容的设计和研究。

学校法制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思维和法律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教师的培养和提升。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制教育教师培训机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提升机会,以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学水平。

反思与总结:学校法制教育的不足和改进

反思与总结:学校法制教育的不足和改进

反思与总结:学校法制教育的不足和改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的法制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学校法制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深刻反思与总结,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措施,使得学生真正受益,达到提高法制意识和制定自己的行为准则的目的。

一、缺乏互动性目前许多学校的法制教育仍以讲解为主,缺乏互动性。

学生们往往是被动听课,缺乏参与感,无法真正理解掌握法律知识,并且也无法将其落实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校法制教育中来。

二、内容单一化在学校法制教育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际情况的教育。

教材内容过多,漫无目的,缺乏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为此,我们应该将法制教育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体会法制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遵纪守法能力。

三、缺乏舆情教育目前学校法制教育主要注重学生个人的法制观念,但忽略了舆情教育。

舆情教育是指教育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理解社会事件,并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当下社会舆论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将舆情教育置于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位置,充分引导学生以客观、公正、理性、关注大局的态度参与社会事件讨论,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同时理智思考,增强法制意识。

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校法制教育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需要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传授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该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法律水平,掌握最新的法律知识,学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体现好教师的职业素养。

此外,学校还需要注重培养合格法制教师的工作,通过培训、考核等多种途径,提高学校法制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总之,学校法制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正确法律观念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当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缺陷及处理方案

当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缺陷及处理方案

当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缺陷及处理方案一、缺陷分析1.法制教育观念滞后在很多高校中,法制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法律知识传授阶段,未能与时俱进,将法制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这使得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2.法制教育内容单一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而忽略了程序法、经济法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这种单一的教育内容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3.法制教育方式僵化传统的法制教育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更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法制教育师资不足目前,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自身法律素养不足,难以胜任法制教育的工作。

5.法制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法制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过于关注分数,而忽略了法制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处理方案1.更新法制教育观念高校应与时俱进,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强调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2.丰富法制教育内容高校应拓宽法制教育的内容,除了基本法律知识外,还要涵盖程序法、经济法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还可以增设法律实务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法律素养。

3.创新法制教育方式高校应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和互动性。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法律社团、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法律素养。

4.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重视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优秀法律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整体水平。

5.完善法制教育评价体系高校应改革法制教育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模板范文整理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模板范文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模板范文整理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高校法治教育政策的执行力不强,缺乏有力的监督我国自开头注意法治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都在凸显法治的重要性,下发颁布了众多的方针政策,涉及高校的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政策多并不意味着其执行实施的效果就好,形式之风在一些领域仍旧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出台了许多有关高校法治教育的政策,但却实效性不强的缘由之一。

另一方面,有一些高校之所以拖延执行实施法治教育政策,很大的缘由也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没有相应严格的问责机制。

而且有些重大的政策并未能转化为法律法规,由此致使其没有强大的国家强制力可以作为执行的保障,有些高校就会不仔细贯彻执行这些政策,而且即使有一些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政策,它们中也很少会规定有关执行不力的惩戒方式与内容。

(二)高校法治教育理念的偏颇,受限于传统观念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熟悉和主观要求。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进展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够完善,教育理念中由于缺乏一些有关民仆人权、法律至上等作为法治基础的沉淀,因此很简单受到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在教学时更注意履行义务而轻视保障权利,“人治”的影响在我们的思维观念之中仍有余波。

卢梭曾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内心。

”在我看来,这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本源性问题。

虽然现今我国在各方面得到了飞速进展,在观念上有了巨大的转变,确立了崭新的治国理政的方式,法治成为我国进展的主流,但在意识观念领域,一些固有的传统观念仍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高校法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缺乏长效机制如今,我国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而且在教材(202X年修订版)中一共有八章内容,有关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法治教育的只占了最终三章,分别为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树立法治理念、敬重法律权威与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浅谈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浅谈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浅谈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学校法制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对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进行浅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现状分析1.法制教育内容不够充实目前,学校法制教育中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缺乏深度和广度。

教师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常常只是简单地传授一些法律知识,而缺乏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实际的法律操作。

2.法制教育形式单一学校法制教育的形式单一,常常只停留在课堂教学。

学生没有实际参与和体验法律操作的机会,缺少实践锻炼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3.学校法制教育缺少监督和评估对于学校法制教育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不健全,缺少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手段。

学校法制教育的质量无法保证,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对策建议为了改善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以下是几点对策建议:1.增加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加强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

除了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外,还应该以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丰富法制教育的形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学校可以借助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律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操作的过程。

此外,还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真实的法律审判过程。

3.加强对学校法制教育的监督和评估学校应建立起完善的对学校法制教育的监管和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学观摩、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并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

5.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在家庭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引导。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存在1.1 缺少法治教育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很多学校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很少有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和知识体系。

一些学校安排了一些与法治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体系,导致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1.2 法治教育缺乏足够的示范和引导在很多学校和班级,法治教育只是一些课程的内容之一,仅仅是知识的传递,缺乏足够的实践和经验的分享。

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并可能有需要引入法学专业人员,以发挥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优势。

1.3 一体化建设缺少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在政策级别上,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得到的认同和支持较少。

从实践层面上,建设和发展的一些制度和规章体系还需要完善,以达到标准化和强制性。

二、对策建议2.1 完善法治教育体系和知识结构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基于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

学校应该评估课程设计和知识传授,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知识的碎片化,让学生真正领会法治教育的核心原则和意义。

2.2 强化法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和引导示范学校应向外部寻求专门的法学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协助,可以通过强调实践操作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来加深其法制意识和法制素养。

2.3 加强政策和制度支持和规范体系的建设政策支持、法规和规章体系的建设是促进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需要警惕协调机制和规章体系不完善这种常见问题,加强学生的知情权和维权能力,并把他们的权益纳入制度保障之内,防止利益受损。

三、结论以上提到的问题及对策可以为大中小学的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政府、学校和家长应齐心协力,肩负法治教育目标的责任,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培养更多的法治人才,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浅谈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的几个问题

浅谈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的几个问题

浅谈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的几个问题【摘要】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多个问题,主要包括教育法规不够健全、法规执行不到位、法治教育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师生权益保障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教育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加强法规执行力度以及加强法治教育力度。

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学校教育的法治化,保障师生权益,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教育法治化、学校教育、问题、教育法规、执行、法治教育、监督机制、师生权益、制定与完善、执行力度、加强、教育力度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法治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在教育法治化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育法治化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法治精神,确保教育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而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教育法治化仍然面临挑战。

教育法规不够健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存在一些空白和不足之处,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法律漏洞和争议。

法规执行不到位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一些地方和学校,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不当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处理,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法治教育不足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法治教育往往不够重视,学生对法律法规和法治精神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和深入。

监督机制不完善和师生权益保障不足更是给教育法治化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1.2 问题提出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法治化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教育法规不够健全,缺乏细化、具体的规定,导致执行中存在空白和模糊的地方;法规执行不到位,一些规定普遍存在着打折扣、敷衍塞责的情况;法治教育不足,学校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师生对法律意识的培养亟待加强;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对学校教育法治化的监督和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师生权益保障不足,师生在教育中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巷道学区南湾小学
一、学校法制教育重视力度还不够。

在近几年,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虽然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加强,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是素质教育思想不到位。

党和国家早就要求学校教育转变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是目前不少学校还仍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重知识教育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纪律法制教育,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重文化课轻实验课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单一升学率。

素质教育在一片加强中不断削减,法制教育更是作为点缀而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抵制不良社会因素的免疫力有所下降。

二是法制教育方法较为单一。

有些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时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学校抓学生的法制教育欠主动,只满足于课堂教育而不能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教育阵地和教育资源来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三是法制教育对象无重点。

突出现表在对后进生的帮教不到位。

我们所讲的后进生指思想品质、文化和知识学习等方面存在严重缺点,表现比较差的学生,这些人情绪容易波动,思想最易反复、容易犯错误,教育难度大,应当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但不少学校和教师却违背“面向全体”的原则,只重视好学生而忽视和轻视后进生。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目前,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偏见。

一是溺爱有余教育不足。

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学校教育法治化存在的几个问题
作者:张伟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8期
摘要:教育法治化是21 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在推进学校管理法治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法治手段和理念的双重作用,有利于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校园。

关键词:教育法治化;和谐校园;构建
一、当前我国教育法治化缺失的现状
我国教育立法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 20 多年来,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另外还有几百部地方性法规。

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结束了高等教育领域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为我国教育事业走上法治化轨道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国教育法治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教育行政化倾向浓厚
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关系的模式正在由国家控制型向国家监督型转变,但教育的这种转变与社会发展的脉动并不一致,而是落后于社会发展———行政化倾向浓厚,法治化程度较低。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始终把高等学校看作它们附属的事业单位,这表现在政府对学校的定位、学科的审批、校领导的产生和任用、职称的评定、项目的审批、财政拨款的额度,甚至学生入学标准、博士点的审批等事关高等教育大局的诸多方面,行政权要么直接作用,要么虽然程序上经过专家投票,但在各项法律不健全的情况。

2、教育法治观念缺位
近年来,我国教育经历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就业制度等重大改革,但高等教育法治观念并未深入人心,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障碍,现代教育法治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政府、教育领导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尚未完全确立,其中政府教育法治观念的缺乏是问题的关键。

3、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备
第一,体系不完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但远没有形成上下协调一致,内容系统完备,操作性强的教育法律体系。

第二,立法滞后。

近年来,我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在《高等教育法》中可以找到原则的规定,但却找不到具体法律的指引与保障。

在教育发展迫切需要的时候没能及时制定或修改相关法律,没能使改革拥有法律上的效力和依据。

二、加强教育法治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
1、教育立法法治化。

尽管我国的教育立法正在加紧进行,但是应当看到,还有不少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没有制定出来,一些重大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关系还缺少法律的调整,教育法体系尚不完备。

无法,自然谈不上法的实施。

构建完备的教育法体系,使其在内容上和谐一致,形式完整统一,层次上排列有序,充分反映立法规律和时代要求,使教育各方面和主要的教育行为都有法可依,是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前提条件。

2、教育行政执法法治化
严格的教育行政执法是将教育法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具体实现的活动。

也是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具体体现。

实践证明,只强调教育立法,不重视教育执法,法只能是一纸空文。

由于我国教育法制不健全,谈到“执法”,人们普遍认为是公检法三机关的职能,而对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教育行政执法知之不多,教育行政机关对自身执法地位的认识还不十分明确,在实际操作上缺乏规范。

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具有特殊的意义。

明确教育行政执法的地位,具体规定它的任务、工作原则和程序。

教育行政机关只有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按程序执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执法行为,任何超越权限或失职都是违法的,是不允许的,应予以追究。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是教育行政执法的关键。

执法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法在现实生活中适用的程度和质量。

而我们现有的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难以承担和胜任日趋繁重的教育行政执法任务。

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一方面吸纳社会上优秀的法律人才充实到教育行政执法机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人员专业成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现有人员的职业修养和专业水平。

教育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严格的教育执法。

3、完善教育法制监督
教育法制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依法对宪法中的有关教育条款、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及规章实施情况的监督。

有效的法律监督是教育管理法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有着特殊的意义。

目前,我国教育法制监督的种类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和共产党的监督。

健全和完善教育法律监督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立法上完善对教育法制监督的规定,为教育法制监督提供法律依据。

这既是加强教育法制监督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育法制监督合法性和权威性,防止监督任意性和盲目性的重要保障。

同时在立法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法律的可行性和社会效果,及时废、改、立,为教育法制监督提供条件和依据。

加强监督主体对教育法实施的监督,提高监督机构的权威性。

国家权力机关应当通过法律监督和作监督的形式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的最高层次的监督。

通过法律监督,撤销各种与宪法、教育法律相抵触的“土法”、“政策”、“章法”等,有效地维护教育法制的统一,加大教育执法检查的力度。

社会监督包括社会组织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要把社会组织分散的监督组织化、制度化,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君.我国高等教育法治化的现状与对策[J].苏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 1) .
[2]徐敏.论教育管理法治化的条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 4) .
[3]高金岭.关于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4( 7) .
[4]张永勤,张泓泉.和谐校园建设浅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4) .
[5]张国霖.教育法治化的内涵要素[J].教育评论, 2001(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