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比较好)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1771d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f.png)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遗传与变异现象,理解区分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2、观察生物的特征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相对性状。
3、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关注转基因技术。
重点难点与易混点1、重点:性状与相对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难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3、易混点:性状与相对性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
是一张电影明星成龍和他的儿子的相片,请同学们找找看,孩子的什么地方长得像爸爸?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象同学们看到的那样,孩子有些地方像爸爸,有些地方不像。
引导学生总结得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教师:又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你能从这两句话里,总结出有什么生物现象?学生: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
二、生物的性状教师:发砂糖橘和桔子,引导学生观察砂糖橘和桔子的特征,找区别。
学生: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味道不同…教师: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我们给它一个生物学的名称:性状。
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知自身所有性状?那人体上有没有形状呢?学生:观察自己或同学,小组讨论是否有耳垂?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能否使拇指向背侧弯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性状进行调查,并展示本组的调查结果。
组长总结调查结果。
教师:同学们知道了很多生物的特征,那谁能给性状下个定义呢?到底什么叫性状?性状包括哪些方面?什么是相对性状?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来,可以多个同学补充。
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调查和课本归纳出相关概念: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都是生物的性状。
(完整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完整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16b9f059eef8c75ebfb367.png)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课方案二 .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对应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属于“理解水平”。
这项要求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理解基因的观点和实质;二是理解基因的表达过程;三是理解从基因到性状的控制过程及其所对应的详细实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剖析有关案例。
2.能力目标:本节以生物的详细外在性状剖析下手,学生以原有知识构造为基础动脑剖析事物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培育学生从实考凭证剖析得出结论的能力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知科学研究是不停深入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实质尔后又从微观到宏观、实质到现象的认知过程,要建立科学的认知观和发展观。
三 .教课要点和难点:教课要点: 1. 中心法例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教课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四. 教课策略:讲堂教课过程中注意设计奇妙的学习研究情形,赐予丰富的资料信息和详细案例,组织、指导启迪学生,并踊跃的参加学生的学习、议论过程。
指引学生自主剖析问题,真实培育学生初步学会从现象概括到实质和从实质延长到多种现象的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课过程教课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课说明[情形创建 ] 导入一、中心法例的提出及其发展率领学生回首教材的前三章内容,梳理知识网络 , 经过回首所学内容显现科学研究从现象到实质的研究思路,如孟德尔一同回想梳理知识揭露科学研究的从豌豆杂交后辈出现固定的分别比到揭露遗传定一般方法和规律,律的过程 ,表现了从现象到实质的研究方法 . 为下边解决详细问题铺垫。
显现课件中“小贝父子”图片发问:他们有什么相像之处?这些相像之处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是如何形成的?察看,比较,回答兴趣,另一方面引出本节内容:发问:在亲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经过什么方式传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你能依据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以DNA 为回想、思虑、剖析起点写出遗传信息的传达门路么?并写出教师总结:培育学生以流程图的方式显现遗传信息的流动。
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3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含解析)
![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3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b6e86f3968011ca30091e0.png)
考点3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1)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基因控制性状的实例(连线)考向 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1.如图是基因的作用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B .①过程发生的场所与该基因复制的场所一定相同C .③过程中只需要mRNA 、氨基酸、核糖体、酶、ATP 即可完成D .⑤过程可以表示酪氨酸酶与人类肤色的关系【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A正确。
转录和复制都是以DNA为模板进行的,特定的基因在细胞中分布是不变的,所以同一个基因的复制和转录场所相同,B正确。
③过程是翻译,该过程还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C错误。
⑤过程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2.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性状改变的直接原因一定是mRNA发生了改变B.在转录和逆转录过程中,所需的模板、原料、酶各不相同C.RNA感染宿主细胞后均可合成病毒的DNAD.皱粒豌豆的形成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答案】B1.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2.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3.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不同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4.判断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基因产物呈现的性状①、②、③、④可知同一个基因会影响多种性状B.若⑧为表达出的异常血红蛋白呈现的性状“红细胞呈镰刀型”,可说明基因通过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上述图示可表明基因与性状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D.生物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可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5.如图所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非常全面)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非常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e5de5ec4f18583d0486459ba.png)
②该病致病机理 CFTR基因缺失__3_个__碱__基____
CFTR蛋白缺少_苯___丙__氨__酸___, 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
患者支气管内_黏__液__增___多__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 肺部感染
2.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判断如下分析:
(1)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 ) (2)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 ) (3)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 )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1. 提出者:__克___里__克_______。 2. 内容:
3.发展
(1) 1965年,科学家在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 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 进行复制。
RNA复制酶
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RNA
4.完善后的中心法则
(2):逆转录和RNA复制2个过程会发生在相应病毒体内吗? 不会;因为病毒无法独立进行代谢 发生在被病毒感染的相应细胞中
(3):各类生物/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式 ①能分裂细胞: ②不能分裂细胞: ③DNA病毒: ④RNA病毒: ⑤逆转录病毒:
例题:利用图示分类剖析中心法则
①图示中_1__、__8_为转录过程;__2__、__5_、___9_为翻译过程;_3_、__1__0_为DNA复 制过程;_4_、__6__为RNA复制过程;__7_为逆转录过程。 ②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病毒是:__乙___和__丙_________。 ③7过程需要的酶:_逆__转___录__酶___;原料是:_脱__氧__核__苷___酸__。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张](https://img.taocdn.com/s3/m/55e65b4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f.png)
皱粒豌豆的形成
人白化病的形成
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 DNA序列,使编码③_淀__粉__分__支__酶___的 基因被打乱
↓ 不能合成④__淀__粉__分__支__酶______
↓ 细胞内⑤___淀__粉___含量下降,⑥ _游__离__蔗__糖_含量升高
↓ 豌豆成熟时失水而皱缩
控制⑦酪__氨__酸__酶__的基 因异常
↓ 不能合成⑧_酪__氨__酸__酶_
↓ ⑨_酪__氨__酸___不能转化 为黑色素
↓ 表现出白化症状
2.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1)实质:基因通过控制⑩_蛋__白__质__的__结__构__直接控制生物 体的性状。
(2)举例
囊性纤维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⑪
__缺__失__了__3_个__碱__基__
存在部位
是否与蛋 白质结合
结构 功能 基因数量
遗传方式
联系
细胞质基因
细胞核基因
叶绿体、线粒体 细菌质粒
细胞核
否,DNA分子裸露
与蛋白质结合为 染色体
双链DNA
双链DNA
复制和转录
复制和转录
少
多
母系遗传
遵循孟德尔遗传 规律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这些部位的 基因的活动还要受核基因的控制、制约
♨特别提醒:细胞质基因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均在细胞质 的线粒体、叶绿体内完成。
(4)若在AUG后插入3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 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这说明 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c4e7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6b.png)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篇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内容。
遗传和变异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
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初一时学的克隆羊多利,也仅仅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丰富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
(2)拍摄同学们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照片做性状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遍地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利用最近火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员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遗传是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克隆牛为什么长得都一样?几乎没有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一)性状的概念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图中展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直发和卷发、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
这些都是人的外形特点(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举例说明,血型、血压??等是人的生理功能特点(生理特性)。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7dfac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c.png)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改变→血红蛋白组成的红 细胞结构异常,功能受损。
2.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 (1)生物的绝大多数性状受单个基因控制。 (2)生物的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 高。 (3)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 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以 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 ①不含逆转录酶的 RNA 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它 们能发生的过程如下:
②含逆转录酶的 RNA 病毒,如艾滋病病毒,它们能 发生的过程如下:
2.中心法则体现了 DNA 的两大基本功能
(1)传递遗传信息:它是通过 DNA 复制完成的,发生 于亲代产生子代的生殖过程或细胞增殖过程中。
对基因共同控制的。基因①②③通过控制酶 1、2、3 的合
成来控制花青素的合成。
花青素在不同酸碱条件下显示不同颜色,说明环境因 素也会影响花色。基因具有独立性,基因①不表达,基因 ②、③仍然能够表达。
答案:D
1.(1)基因型相同的不同个体,其表现型是否相同? (2)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能否相同? 2.(1)细胞质遗传又称为母系遗传,在遗传方式上有 什么特点? (2)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归纳提升 1.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种途径
2.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一般一个基因只决定一种性状。 (3)有时多个基因控制、表达同一性状。 (4)有时一个基因能决定多种性状。
在侵染过程中 HIV 整体进入宿主细胞内(携带逆转录 酶),B 选项错误;HIV 的遗传物质是 RNA,经逆转录形 成的 DNA 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故 C 选项正确; HIV 的 DNA 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的,科学家可以研发 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故 D 选项正确。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整理参考)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整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464b6fca336c1eb91a375dc5.png)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1、提出人:克里克
2、内容及发展: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1)方式一:间接途径
①内容: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图解:基因→酶→细胞代谢→性状;
③举例:皱粒豌豆是由于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基因异常。
(2)方式二:直接途径
①内容: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图解:基因→蛋白质的结构→细胞结构→性状;
③举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囊性纤维病是由于CFTR 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与性状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的共同作用;
(3)生物的性状是综合表现: 相互作用
基因与基因 基因与基因产物
基因与环境 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性状 多个基因可能控制一个性状
三、细胞质遗传
1、位置:细胞质中的DNA。
(叶绿体、线粒体)
2、功能: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3、实例:线粒体DNA缺陷会引起遗传病。
4、传递特点:母系遗传(只能由母亲传递给后代),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742b49e45c3b3567ec8b1a.png)
请画出一张能表示“遗传信息传递方向”的流程图。 请画出一张能表示“遗传信息传递方向”的流程图。
一、中心法则 1、1957年,克里克首次预见遗传信息传递的 1957年 克里克首次预见遗传信息传递的 预见 一般规律,提出了“中心法则” 一般规律,提出了“中心法则”。
复制 复制 转录 逆转录 翻译
基因、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蛋 白 生 命 活 动 的 主 要 承 担 者 质 —— ——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 实例1 实例1 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
表现型 性状) (性状) 基因型
圆粒豌豆 AA或者Aa AA或者Aa 或者
皱粒豌豆 aa
圆粒基因( 圆粒基因(A)和皱粒基因(a)有什么差别? 和皱粒基因(a)有什么差别? (a)有什么差别 它们是如何决定性状的? 它们是如何决定性状的?
2.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学家在2002年2月14日宣布, 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学家在2002年 2002 14日宣布, 日宣布 他们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 他们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这只名为 CC的小猫毛色花白 的小猫毛色花白, CC的小猫毛色花白,看上去完全不像生养它的花 斑猫妈妈, 斑猫妈妈,也不完全像为它提供细胞核的基因妈 对该克隆猫毛色的解释合理的是:( 妈。对该克隆猫毛色的解释合理的是:( ) (1)发生了基因重组所造成的结果 (2)提供卵细胞的雌猫细胞质基因表达的结果 (3)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的基因表达的结果 .(1 .(2)(3 A.(1) B.(2)(3) .(2)(3)(4 .(1)(2)(3)(4 C.(2)(3)(4) D.(1)(2)(3)(4)
DNA
RNA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600d6d1cfc789eb172dc8f9.png)
②举例:[填表]
囊性纤维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_3_个__碱__基__
↓
编码血红蛋白的基
CFTR蛋白缺少_苯__丙__氨__酸_
因发生改变
↓
↓
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 血红蛋白组成的红
↓
细胞结构异常,功
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 能受损
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C.DNA 复制及转录、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遗传信息通过 DNA 复制、转录及翻译的传递过程
解析: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主要包括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到
DNA 的自我复制过程,以及从 DNA 流向 RNA 进而流向蛋白质
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很多情况下一对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B.有的情况下多对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C.有的情况下一对基因决定多个性状 D.生物体的性状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内容 (1)提出者: 克里克 。
(2)中心法则内容:[连线] (3)图解:
2.中心法则的发展[填表]
发展内容
信息流动
RNA自我复制
遗传信息从_R_N__A_流 向_R_N__A_
RNA逆转录合 遗传信息从_R_N__A_流
成DNA
向_D_N__A_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生物遗传信息流动表示为:
2.逆转录和 RNA 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的增殖过程中。 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条途径:
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 物体的性状。 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一个基因可能影响多种性状,一种性状也可能由多 个基因控制。 5.线粒体 DNA 和叶绿体 DNA 也能进行复制、转录和 翻译,并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8c4e2e5941ea76e58fa045f.png)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目标导读] 1.结合P68“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结合图4-7,分析归纳理解中心法则。
2.阅读教材P69“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概述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两种方式,进一步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重难点击] 1.中心法则的内容。
2.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两种方式。
1.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DNA,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
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如肌球蛋白)和功能蛋白(如抗体、酶、激素等)。
2.由DNA到蛋白质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真核细胞中,这两个过程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3.病毒含有的核酸是DNA或RNA。
4.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包括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5.遗传信息的转录(1)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2)RNA(单链)①信使RNA(mRNA):使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上,是链状的。
②转运RNA(tRNA):三叶草形结构,识别遗传密码和运载特定的氨基酸。
③核糖体RNA(rRNA):是核糖体中的RNA。
6.遗传信息的翻译(1)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实质: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3)密码子(64个):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其中,AUG、GUG是起始密码,UAG、UAA、UGA为终止密码(无义密码子)。
课堂导入生物体的这些性状都是由蛋白质体现的,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那么基因和性状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首先我们看一下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探究点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遗传信息由DNA传向DNA,或由DNA传向RNA,然后决定蛋白质的特异性。
克里克由此首先预见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反思(集合9篇)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反思(集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bf9f3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c.png)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反思(集合9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反思1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这一节课中,需要解决的是生物个体的性状与基因关系的问题,而基因和性状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摸不着。
教材设计的比较好,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课前我认真阅读,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练习题,希望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弄明白二者的关系。
但上完课后,经调查,班上有一半的学生稀里糊涂,不知云里雾里,不理解。
课间的'十分钟我进行了反思:这节课对我来讲,内容非常少,一个观察与思考,一个资料分析也就结束了,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基因,性状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讲非常的抽象,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是生物个体的性状与基因关系的问题,而基因和性状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摸不着.不过教材设计的比较好,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例如:通过观察与思考,使学生从比较熟悉的动植物和自身性状的具体观察入手,抽象出什么是性状性状包括哪几部分通过转基因超级鼠资料分析的讨论,获得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课前我认真阅读,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练习题,希望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弄明白二者的关系.但在八班上完课后,结果令人大失所望:课后调查,班上有一半的学生稀里糊涂,不知云里雾里课问的十分钟我进行了反思:这节课对我来讲,内容非常少,一个观察与思考,一个资料分析也就结束了,但是我忘记了一点: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基因,性状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讲非常的抽象,难懂,所以在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完所有的内容后,集中做练习,效果就不太好找出毛病后,下节我在一班上课时,把方案进行了调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部分的内容后,同样也让学生列举了性状与相对性状的例子,随后,马上让学生进行这部分的反馈练习.后面的资料分析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效果非常不错,课后的调查也非常令人满意。
生物: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生物: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65e833c0b4c2e3f5727634e.png)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厦门六中何俊DNA 聚合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解旋酶核糖体DNAmRNA多肽链DNA复制转录翻译复制转录翻译信息流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动方向请设计一幅概念图,描述DNA、RNA、蛋白质等物质间信息流动的关系。
例如:DNA RNA蛋白质1957年,克里克--中心法则阅读P68资料分析,思考以下问题:通过这些材料,你认为,克里克的中心法则应做那些修改???DNA RNA蛋白质基因→蛋白质→性状转录→翻译?生命活动的主要载体结构成分运输功能调解作用催化作用防御机能阅读P69第二段,解释为何豌豆会出现圆粒和皱粒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蔗糖不能合成淀粉淀粉含量低,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蔗糖能合成淀粉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得饱满基因型酶代谢过程表现型控制酪氨酸酶形成的基因异常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不能转化成黑色素缺乏黑色素表现为白化病控制酪氨酸酶形成的基因正常酪氨酸酶正常合成酪氨酸能转化成黑色素表现正常基因型酶代谢过程表现型白化病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基因通过控制酶代谢过程合成来控制,以达到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目的。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正常血红蛋白结构正常正常红细胞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化红细胞呈镰刀状基因型蛋白质结构表现型囊性纤维病跨膜(CFTR)蛋白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基因型蛋白质结构表现型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是否表现型一定相同同个植株上的叶片形状不同长翅果蝇幼虫长翅果蝇25℃35~37℃残翅果蝇环境小结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形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形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生物体形状。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b648a32004a1b0717ed5dd86.png)
9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归纳提升
1.中心法则体现DNA的功能
(1)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通过DNA的复制完成,发生在亲代产
生生殖细胞或细胞增殖的过程中。
(2)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发生在个体生
长发育过程中。
2.中心法则各过程的适用范围
生物种 类
适用范围
适用图解
过程
DNA 生物
DNA 病毒、原 核生物、 真核生物
制性状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异常,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
改变
2021/4/17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转录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A项错误;翻译过程还需要 tRNA,B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后对应的密码子和之前 对应的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蛋白质/17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2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 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答案:D
2021/4/17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8
2021/4/17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9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27张PPT)
![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9d440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7.png)
传递方向。 DNA
转录
翻译
RNA
蛋白质除了以上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外,遗传信息 还有其他的流动方向吗?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中心法则的提出
1957年,克里克预见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流动方向),并命名为中心法则
复制 DNA
中心法则图解 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白化病: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
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 的疾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 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表现出怕
酪氨酸不__能__正__常__ 转化为黑色素
光等行为。人类的肤色就是由黑色
素的含量多少决定的
缺乏黑色素表现
为_白__化__病__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 代谢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 性状。
编码血红蛋白的 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
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成镰刀型 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异常基因编码合成 的红细胞结构异常 呈镰刀型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 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 生物性状
基因
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 → 生物性状
上述涉及的性状都是由单个基因控 制的,生物体的很多性状都是由多个基 因共同决定的,如人的身高等。
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严重的遗传疾病,主要 表现为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的黏液 堵塞,常于幼年死于肺部感染。患者常于幼年死于肺部 感染。孕妇产发现,应该考虑终止妊娠。其病因是一个 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zx.XK
实例3
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
囊性纤维病发生 的原因是什么?
(2)烟草花叶病毒等大部分 RNA 病毒的中心法则: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5eae8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a.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 课程类型:生物学科3. 课时安排:45分钟4.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5. 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3)能够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的概念和作用;(2)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3)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2)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的概念、作用以及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机制;2. 案例分析法:分析基因突变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实例;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PPT、案例材料;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简要介绍基因的定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及基因的作用;3. 讲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详细解释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来控制生物性状的机制;4. 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并分享讨论结果;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 请简述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请解释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3. 请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确认学生是否理解了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3. 评估学生对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八、拓展学习建议1. 建议学生阅读相关科普文章,深入了解基因突变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 推荐学生观看基因相关纪录片,以更直观地了解基因的作用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高练习
1、观赏植物藏报春,在20-25℃的条件下, 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为 AA或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 藏报春开白花。但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 报 春 移 到 30℃ 条 件 下 , 虽 然 基 因 型 仍 为 AA或Aa,但新开的花全是白花,这说明 了什么?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得圆鼓鼓(性状:圆粒)
白化病是一种
较常见的皮肤及
其附属器官黑色
白
素缺乏所引起的 疾病。
化
这类病人通
病
常是全身皮肤、 毛发、眼睛缺乏
黑色素,表现出
怕光等行为
人的白化病
控制酶形成的基因异常 控制酶形成的基因正常
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
酪氨酸酶正常合成
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 酪氨酸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
缺乏黑色素而表现为白化病
A、①② C、⑤⑥
B、③④⑥ D、②④
4、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对基因共同 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 (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B.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 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1、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进行解释。 提示:翅的发育是否经过酶催化的反应?酶与基因的关系是 怎样的?酶与温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2、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怎样的?
假设: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 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 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影响。
结论: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 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四、细胞质基因(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基因:指存在于细胞质结构中的遗传物质。与 核基因一样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变异性。
功能:控制一些蛋白质的合成,线粒体DNA缺陷会引起遗
传病。 特点: 1、DNA分子半自主性复制;
2、母系遗传: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NA分子半自主性复制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 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
因
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 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
蔗糖不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 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
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 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
皱缩(性状:皱粒)
请(概病括毒出)SRANRAS→病毒(遗互传补信)息RN传A递→和(表病达毒的)主R要N途A 径→:蛋白质或RNA(自我。复制) →蛋白质
直接作用 细胞结构 生物性状
细胞代谢 生物性状
间接作用
总之:a.生物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体现 b.蛋白质的合成又受基因的控制
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 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h后, 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 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
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 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
蛋白质 --- 蛋白质
1、你认为上述实验证据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 法则,为什么? 没有,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没包含的遗传 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2、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应该全面 地反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 传统的中心法则是否需要修改?如果需要,应该怎样 修改?
• 因为自主性是完全自己发挥的特性。考察 这些细胞器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复制与后 代的产生都要依赖细胞核基因的调控,不 能完全独立运行。打个比方,细胞器只有 在细胞内部可以复制分裂产生后代,但是 离体的细胞器不会发生任何的复制分裂行 为。它的行为受到核的控制,所以是半自 主的细胞器。具体到DNA上和RNA上。细 胞器DNA是可以自我复制的,但也要受到 细胞核基因控制,它的复制也是半自主的。
五、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区别
细胞质基因
细胞核基因
存在部位 叶绿体、线粒体
细胞核中
是否与蛋 白质结合
否,DNA分子裸露
与蛋白质合成 为染色体
基因数量
少
多
遗传方式
母系遗传
功能
半自主复制 转录、翻译
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复制 转录、翻译
1、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 规律的是( C )
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动动手
根据DNA复制、基因指导蛋白 质合成过程,画一张遗传信息 的传递方向图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DNA 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n个基因 (脱氧核苷酸序列)
核糖核苷酸排列序列
氨基酸序列
遗传信息
遗传密码
资料分析:并写出遗传信息的
传递方向
• 1、1965年,科学家在RNA肿瘤病毒 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
红细胞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囊性纤维病
编码跨膜蛋白(CFTR)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
导致CFTR蛋白缺少苯丙氨酸,影响了CFTR蛋白结构
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增多,支气管管腔受阻,细菌大量繁殖,肺 部功能严重受损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
基因
蛋白质 结构蛋白
酶或激素
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
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RNA复制酶
RNA
RNA
• 2、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 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 板合成DNA。
逆转录酶
RNA
DNA
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 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值引
起的。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
3、请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原中心法则图解,建议 用实线表示确信无疑的结论,用虚线表示可能正确 的结论。
3. 中心法则的地位: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 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
DNA 转录 逆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到底与基因 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什么关系呢?
请阅读P69 - P70的内容: 1、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2、 人的白化病 3、 囊性纤维病 4、 镰刀型贫血症Fra bibliotek表现正常
由这二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共同点?
结论: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
控制代谢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NA
GAA 突变 GTA
CTT
CAT
mRNA GAA 氨基酸 谷氨酸
GUA 缬氨酸
结构蛋白质 正常
异常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变化 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呈镰刀状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复 DNA 转录
RNA 翻译
制
逆转录 RNA复制
蛋白质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基因
酶或激素 细胞代谢 结构蛋白 细胞结构
生物性状 生物性状
三、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四、生物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
五、细胞质基因
点击高考
引发非典型肺炎的SARS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复 制不经过DNA中间体,使用标准密码子。下图为 SARS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示意图:
性状= 基因 +外界环境
▲ 性状的形成往往是内因(基因)与外因 (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
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 因决定的。后天营养和锻 炼也很重要。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 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 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 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 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2、如下图是设想的一条生物合成途径的示 意图。若将缺乏此途径中必需的某种酶的微 生物置于含X的培养基中生长,发现微生物 内有大量的M和L,但没有Z,试问基因突变 影响到哪种酶( C)
B酶 X
C酶 Y
E酶
Z
L
A、 E酶 C、 C酶
M
B、 B酶 D、A酶和D酶
3、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 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