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摘要:长期以来,金融监管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
无论是2008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还是几年来欧洲国家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其根本原因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当、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
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好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将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监管问题研究一、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面对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居民消费指数居高不下,国家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等等一系列问题,加强我国金融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对于保持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
金融的状况好坏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国家经济系统的平衡。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存在着诸多的风险。
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更关系到千家万户。
如果一旦金融系统出现了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经济社会。
金融监管可以帮助管理者将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3.有助于保持良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效率。
健康有序的金融秩序是保证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公平竞争为保持良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如果想使得金融业得到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应该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规范地经营,以保证金融运行有序、竞争公平且有效率。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
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具体监管目标体现在中央银行法或银行法上,根据我国当前的金融实际,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可概括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1.一般目标(1)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2)保护公平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保证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三篇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三篇金融是一个中文单词,拼音是Jīnr_oacute金融,是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提取,贷款的发行和提取,存款和提取,外汇和其他经济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摘要:目前,我国金融监管还存在以下问题:协调性较差、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监管措施不力,监管技术落后等。
为了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提出转变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加强各监管机构的合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金融监管的问责制度和信用体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提高金融监管人员专业化水平和金融监管的透明度,注重原则性和细节性相结合等对策建议。
___)03-0100-03[作者简介]汤磊(1987-),男,汉族,硕士,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创新。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浪潮推动了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传统金融机构的功能边界逐渐模糊,金融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日益复杂化,对分散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各种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提高监管效率,同时注重保持本国金融业的活力。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金融监管体系,但仍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阶段,金融监管在很多方面亟待完善,尤其是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深入研究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加强我国金融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一)金融监管协调性较差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掀起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合并浪潮,但面对拥有庞大资金的外国金融机构的严峻挑战,我国的金融机构纷纷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浅析我国金融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金融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督管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金融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时间并不长,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少差距。
监管法规和制度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缺乏对新兴金融业务和金融创新的监管规范,监管空白和监管漏洞较多。
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局势相对模糊,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从而给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
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相对薄弱,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划分不够清晰、监管信息共享不够畅通,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大。
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许多违规违法行为,但是监管部门对于这些违规违法行为往往只是采取口头警告、民事制裁等手段,很少有涉及刑事执法的情况。
这导致一些金融从业人员对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产生怀疑,对于违规行为的制止效果不佳,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金融监督管理体系的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一些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该依法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开,以起到震慑作用。
监管技术手段不够先进。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监管部门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督管理体系中还存在许多技术手段不够先进的问题,监管部门往往面临着监管技术滞后、信息获取不及时、风险预警不及时等方面的困难。
在未来的金融监管中,监管部门需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风险,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监管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金融监管工作需要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专业队伍来保障,但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中存在着一些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在新兴金融领域的人才比较缺乏;二是监管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监管工作的开展和监管水平的提高;三是金融市场风险不断增加,对监管人才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人才水平,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不足及对策研究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要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关键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本文阐述了金融监管的内涵和内容,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实施有效金融监管具有指导意义。
金融监管;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发展,加快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金融改革面临新的挑战。
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低经济背景下,中国是否拥有一个健康和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
因而在此背景下探讨有效的金融监管显的尤为重要。
金融监管的内涵和内容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
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
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
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所谓金融监管,是指货币管理当局对金融业的限制、管理和监督。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金融监管问题研究近年来,金融监管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2018年,不少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金融监管问题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金融监管问题的现状金融监管机构是向金融市场提供监督和约束的法定机构,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合规。
然而,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大和金融创新的加速发展,金融监管机构在监管能力、体制和法规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监管力度和实效性仍待增强。
一些金融机构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监管机构在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上需要更多努力。
虽然近年来监管机构已经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制裁力度,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和制度,提高监管效能;其次,监管机构间协调不力。
金融监管涵盖多个部门和机构,有时监管职责和任务之间存在交叉和互动,需要完成协调和配合。
但是目前监管机构之间协调不够紧密,导致了监管工作的套利与失效,重叠覆盖,监管漏洞和风险;最后,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监管法规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加注重法规的创新和完善。
应该加快制定和修改法规,完善法规体系和范畴,提高法规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以应对变化和风险。
二、金融监管问题面临的挑战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既有内部问题,也有外部环境的压力。
内部问题主要是制度和机制创新不够。
当前金融环境日趋复杂,金融监管机制和法规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金融市场的现实需求。
但是,监管机制和法规更新有时缓慢,新形势下的监管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
外部环境的压力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竞争。
随着全球经济的密切关联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已成为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何通过金融监管形式更好地保持市场的稳定性且促进市场的发展,面对的新挑战是使监管机构的对策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不落后于市场实际需求,使监管机制不失去针对性且不太过保守,使监管力度不失高效且不引起市场反弹等问题。
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不足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不足及其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的重要性也愈发显著。
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对于国际市场的关注度也愈加重视。
然而,当前我国监管体系中还存在着不足。
本文将探讨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不足,以及这些不足对于市场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不足之处1.监管机构职责模糊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监管机构主要由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机构组成。
这些机构虽然都是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但是它们的具体职责却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例如,银监会在监管银行业的同时还要兼顾保险公司的监管职责,这使得它难以集中精力去解决银行监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这也使得各个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着协调不足的情况。
2.漏洞频出的监管制度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中的监管制度虽然起了规范和指引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例如,一些规定不够明确,监管措施不够严格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监管制度的执行效果有所折损,反而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3.监管手段逐渐滞后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中,监管机构的监管主要通过文件纸质版展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兴的金融市场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崭露头角,监管手段的传统化、机械化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市场环境监管的需要。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足对市场的影响1.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化监管不足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容易降低市场的稳定性。
当前互联网金融、虚拟币交易等新型金融市场的快速崛起,监管不足沦为市场风险的一员,从而引发市场风险的不断扩散和积累。
2.监管缺位的市场失序化市场失序化的原因之一是监管缺失。
一些机构在认为监管不严的情况下会往往规避监管,滋生了一些不良的金融行为、乱象,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危害。
炒股、套利、泉州等一些市场乱象使得政府、金融机构的合规风险美化,甚至降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信心,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地方金融监管问题及对策
在定位不清 ,职责不 明、监 管机制 不完善、履 职能 力有 限等诸 但其监 管范 围有 限,手段匮乏 ,实质性监管权 力有 待提 升。
多问题 ,如何解 决这 些问题提 高监管水 平成 为值得探讨 的问
二 、地 方 金 融 监 管 存 在 的 问题
题。本 文分别从协调 多方 关 系、建立科 学机 制、完善 法律 保
大 ,地 方金融监管越来越成为监管体系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融企业 或组织是如何 运 营、风 控有没 有做 到位 、经营手段 是
从 目前各地金融监管部 门的职能来看 ,主要集 中在 以下 否合规 等等 ,监管机构很多时候不 能做到长期跟 踪监控 。另
四个方面 :一是统筹规划 。负责研究分析地 方金融形势 和运 外 ,地方金融监管缺乏 良好的金融 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和防范
小 的风险。但是 ,中央制定的统一 的金融监管政 策很 多时候 政府 自身的监管工作也没有高效率 的组 织起来 ,监管职责分
难 以完全 契合金融发展水平 、监管需求 各不相 同的各 地方 的 散于不 同政府职能部 门 ,职 权划分 不清 晰,很 多 问题 金融消
实际情况 ,也不能很 好发挥地 方对 区域 内发展情况及 监管需 费者 向一个部门投诉 ,却被 告知不 属于本 部 门管 辖 ,只得另
中央银行 、银 监会 、保监会 、证监 会负责实 施 ,监 管权集 中于 信服 ,更容易 出现寻租 等违法行 为 ,降低 监管机 构威信 。具
中央政府 。地方金融监 管长期 以来 只是 中央金融监 管 的补 体来说 ,一是缺乏 Et常检查和预警 机制 。地方金融监 管机构
充 。但是伴随 着经 济 的不 断发展 、金 融 监管 压力 的不 断 加 在审批 上往往也遵循 着 比较高 的标准 ,但在 审批过 后 ,该 金
地方金融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地方金融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金融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其中地方金融作为我国金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管理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
本文中笔者自身多年的金融管理工作经验,以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实际出发,简要分析了江苏省内地方金融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建议。
供各位金融管理人员参考,以提高我国地方金融管理水平。
关键词: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现状;问题0 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江苏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相关的金融组织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
但是究其实质性问题来看,江苏省地方金融的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例如:现阶段江苏省内部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够和中央相关的金融管理工作相协调,对具体金融业务存在不同程度干预,对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管理不到位,地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等。
1 现阶段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现状近些年来,随着江苏省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内部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也逐渐增多,各种类型的金融结构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江苏省金融市场的繁华。
现阶段,江苏省内部的金融机构的类型从其性质上可以分为四大类:各种大中小型银行金融机构、各个证券交易机构、保险业机构以及相关的准金融机构。
现详述如下:(1)银行金融机构截止到2014年5月,整个江苏省内部由相关地方法人注册的银行机构达到145家,其中主要有城市内部商业银行10家,各种类型的农村商业银行72家,小型农村信用社12家,镇村级的银行51家,其中包含的各项存款达到21478.56亿元,各种贷款达到18955.21亿元,占整个江苏省各大银行机构的21.52%和20.41%.(2)证券交易机构截止到2014年5月,整个江苏省内一共有证券交易机构八家,八家证券交易机构的总资产达到两千亿元,占整个江苏省证券交易行业的8.51%,在2014的第一季度,八家证券交易机构的总利润额达到11亿元,占整个江苏省金融行业的的8.2%。
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地方金融监管也日益重要。
但是,在实践中,地方金融监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问题一:地方金融监管的分散性
当前的地方金融监管主要由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和银行共同参与,缺乏一定的集中管理,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监管标准不一,容易出现盲区和漏洞。
对策一:建立统一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
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由政府和监管机构共同协调,实现地方金融监管的集中管理。
问题二:地方金融监管的盲目性
地方金融监管在涉及到地方经济利益时,常常存在缺乏客观判断、盲目配合的情况,导致监管失去独立性,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对策二: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地方金融监管应该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确保监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避免出现监管失去独立性的情况。
问题三:地方金融监管的人才短缺
地方金融监管的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存在专业能力、经验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监管效能。
对策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应该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确保
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综上所述,地方金融监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立统一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只有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研究
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金融风险的逐渐暴露,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对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可行的改革方案。
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作为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监督和保护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地方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不清晰,导致监管职责不清,监管效果不彰。
其次,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持,难以有效应对金融风险。
最后,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中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可能导致监管失职或监管不公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要推动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整合和重组,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目前,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过多且重叠,导致监管职责不明确。
因此,我们可以在省级层面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对本省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监管,确保监管职责明确,监管效果显著。
其次,要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
可以通过加大对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投入,增加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持,并建立健全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机制,提升地方金融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
此外,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要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
地方金融监管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需要形成合力。
可以建立一个地方金融协调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和机构组成,负责协调和解决各部门之间的监管事务,确保监管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地方金融监管的法治化建设。
要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方金融监管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强金融监管的威慑力和约束力。
最后,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地方金融监管的预警和处置能力。
可以建立金融风险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动态,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调研报告: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各省的金融监管职责和组织框架差异性较大,地方金融监管分散于多个部门,不同地方的金融办具体职责不尽相同,组织架构也不同。
相对于庞大复杂的监管对象,地方金融监管资源相当有限,且主要集中在省市两级,县级资源极度缺乏,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分布严重错配,监管手段严重不足。
在现实中,地方经济金融发展、地方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风险救助之间的职责不完全一致,地方金融办更关注本地的金融发展,部分金融监管措施,尤其是打击非法金融行为方面,还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地方政府却需要对本地的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承担绝大部分的风险处置责任。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现状1、各省的金融监管职责和组织框架差异性较大一是地方金融监管分散于多个部门。
绝大部分省份的地方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的管理权限散落于多个部门。
如一些地方的典当行的管理由经贸委或者商务部门负责;私募股权基金由证监会系统监管;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政策由央行、银监会出,具体操作由地方政府金融办负责(部分地区由工信厅负责);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网络贷款公司等机构,目前尚未明确监管机构。
山东省将分散于多个部门的监管职能集中于金融办。
山东省政府于2013年12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避免与中央驻鲁金融监管部门职能交叉,《意见》明确,“针对中央驻鲁金融监管部门法定监管范围之外的,吸收少数客户资金、限定业务范围、风险外溢性较小的新型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包括辖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管理机构、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等新型金融组织和权益类、大宗商品类(中远期)等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场所,以及融资租赁、典当、拍卖、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农业保险等金融业务,在中央统一制定监管规则的前提下,地方承担相应的监管分工。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民间借贷、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引导和规范,有效防范和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所谓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监管当局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多元化监管模式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在分业监管的实施中,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也使金融监管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在实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分别由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施监管。
这种分业监管的体制在前几年对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纠正金融业的“三乱",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其一,降低了监管效率,提高了监管成本。
我国的存款类机构(银行、信用社)、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在资金融通、清算上都由人民银行管理,其外汇业务也由外汇管理局监管,在业务上有一定交叉,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往往造成有的金融业务得不到有效监管,出现监管“真空"。
或有的金融创新得不到监管当局的认可,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其二,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空间.全球金融正呈一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分业经营使我国银行不能开展综合业务,今后很难与国外银行平等竞争,制约了国内银行的发展步伐;其三,不符合国际金融业发展和监管趋势。
目前,许多国家为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纷纷对过去的多元化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单一的监管机构,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
事实表明,这种做法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在我国,已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回购,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等.可以预见,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合,分业经营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分业监管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障碍.2、金融监管内容重点不突出,监管内容不全面。
2024年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年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监管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性问题,监管职责分散在不同的机构之间,导致监管盲区较多,容易出现监管套利。
此外,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顺畅,影响了监管效率。
为了完善监管体系,应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确保监管无死角。
二、监管法规滞后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监管法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监管法规往往滞后于市场创新,难以有效应对新型金融风险。
因此,应加快监管法规的更新速度,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金融市场在法制轨道上健康运行。
同时,还应加强监管法规的前瞻性研究,对可能出现的新型金融风险进行预判和防范。
三、监管技术不足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监管手段已难以适应新型金融业务的监管需求。
为了提升监管能力,应加大金融科技投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应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和规范,确保金融科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金融市场服务。
四、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金融监管的效果。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队伍中存在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监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复杂多变的监管任务。
因此,应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时,还应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监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五、国际监管合作不足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单一国家的金融监管已难以应对跨国金融风险。
然而,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够紧密。
为了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影响力,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加强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
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一、概述金融监管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则以及监管机构等手段,对金融市场的各项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督。
目的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本文将对金融监管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国内金融监管现状1.监管机构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多个机构。
这些机构分别对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领域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此外,还有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等高层次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进行总体的协调和监管。
2.监管制度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法律和规章制度。
法律主要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
规章制度主要是指各个监管机构出台的一系列配套规则和标准,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暂行办法》等。
3.监管成效中国的金融监管成效从总体上来看是非常良好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不断加强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了金融风险的发生。
同时,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发展,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金融市场之一之一。
三、国际金融监管现状1.监管机构国际上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组织。
这些组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进行协调和监管,以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监管制度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主要是由各个国家和组织出台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和标准组成的。
主要包括《巴塞尔协议》、《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40项建议》等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准则。
3.监管成效国际金融监管成效的评价比较难定量,但总体上来看,国际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各个国家和组织会不断采取措施,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四、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1.数据驱动的监管未来的金融监管将更加注重数据的使用。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不断完善相关法规 ,加强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03
执法力度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大了执法力度,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监督和
管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金融市场现状及监管效果
金融市场发展
我国金融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市场 创新不断涌现。
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总结词
风险评估缺失
详细描述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无法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准确评估,难以及时发现和 防范风险。
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并存
总结词
过度与不足并存
详细描述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过度干预和市场自由度过高并存的问题,一方面对某些领域监管过于严格,限制了 市场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对某些领域监管不足,导致市场混乱和风险积累。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存在 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 应对措施 •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加强国际合作
01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金融监管体系介绍
金融监管机构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 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 ,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01
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0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监管
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研究
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研究【摘要】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展开研究。
在文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在分析了地方金融风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探讨了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同时梳理了相关政策措施;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旨在为有效防控地方金融风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为地方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研究、概念、特点、分类、现状分析、对策、建议、政策措施、启示、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研究的背景地方金融风险是指在各地方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可能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稳定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和潜在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金融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的背景是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金融体系日益庞大复杂,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金融风险的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
地方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业务时存在资金周转不灵、风险敞口较大、贷款质量不佳等问题,导致地方金融风险不断积聚。
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研究的背景还在于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快速增长,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下,地方金融风险不断暴露。
如何有效应对和防控地方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已成为当前金融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研究意义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地方金融风险防控是金融行业和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金融业务不断发展和地方经济融资需求增加,金融机构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形式。
研究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有助于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更好地把握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通过对地方金融风险的概念、特点、分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其内在规律,为金融监管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研究》范文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金融监管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稳定与活力。
本文旨在探讨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的研究,分析当前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地方金融监管效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1. 监管体系: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以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为主导,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为辅助,形成了多层次、多部门的监管格局。
2. 监管内容:地方金融监管主要涉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以及金融市场秩序的维护。
3. 监管效果:地方金融监管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1. 监管体系不够完善:部分地区金融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和监管空白现象。
2. 监管手段落后:部分地区金融监管仍依赖传统手段,缺乏科技支持和数据分析能力,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
3. 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部分领域存在法律空白和监管套利现象。
四、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的优化策略1. 完善监管体系:明确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加强部门间协调与合作,形成监管合力。
2. 提升科技水平: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高金融监管的科技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控。
3.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4.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地方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水平。
5. 强化市场约束:加强金融市场教育,提高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和自律能力,形成市场自我约束机制。
6.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信用水平。
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世界 贸易组织 后 ,在全球 经济一 体化背 景下 ,中国是 否拥有一个 健康和富 有竞 争 力 的金 融体 系 ,显得 比以往任何 时候 更 为迫切 。因而在 此背景 下探讨有 效的
金融 监管 显得尤 为重要 。对 金融监 管基 础 、金融监 管环境 、金融监管 体系及手
管联 席会议并 已召开过会 议 ,但 没有形 成 制度 ,在法律 上或 制度 上并 没有明确
黑 龙江 金融 HE L IONG t G JAN 2 第 0 期 FNA E 01 1 7 I NC
管是 指 金 融 监 管 当 局不 仅 具有 监 管 的 权 力 ,而且 其 监管 措 施 具 有 技术 合 理 性 、符 合 技 术 指标 的 内在 规定 性 。在
实现有 效金融 监 管的策略
—— 一 一 —— ¨ 糯 伎 … —一 = 一 一 一 = I … 一…
》 捅瞑 有效 金融 监 管是 有效 金融制 度 的组 成部 分。 本文
阐述 了 有效 金融 监管 的 内涵 ,分析 了我 国金 融监
构 ( 中央银 行 )对 金 融 交 易行 为主 如
体 进 行 的 某 种 限 制或 规 定 。金 融监 管
相关 规范性 法律 文件之 中 。可是 一些综 合『 生金融业务 的监管 则处 于无 法可依 的
真 空状态 。 目前 ,法律 上 尚未 为我国三
管 ,而只是一 种存在诸 多缺陷 的权力监
管 。 在 全 球 经济 一 体 化 、金 融 自由化
大金 融监管机 构之 间协 同监管 、从 组织
体系 上形成合 力创造条件 。尽管人 民银 行 、证监会和 保监会 已同意成立金 融监
1 、建 立有 效的金 融监管 制度 金 融 制 度 是 一 个 国 家通 过 法 律 、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在实践中存在着监管体制分散、监管能力不足、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升监管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等对策。
通过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望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管需求,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问题、对策、协调机制、监管能力、监管制度、法律法规、现状分析、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监管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金融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立的时间相对较晚,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进行监管。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监管体制分散、监管能力不足、监管制度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深入分析和调研,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只有做好金融监管工作,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监管体制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可以全面了解当前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完善体制提供依据。
识别出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引起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重视,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9-03-29作者简介:陈园园(1994原),女,河南禹州人,现为山东大学法学院2017级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普惠金融视角下银行商业特许经营模式法律问题研究”(16CFX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地方新型金融业态的飞速发展,我国以金融监督管理局为特色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已初露端倪,其在弥补“一行两会”监管空隙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型金融业态监管不足、央地监管界限较为模糊、地方“发展经济”与“加强监管”在短期内存在着目标冲突、地方监管效能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
为此,我国必须持续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通过强化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的立法、构建多层次的监管协调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地方监管能力建设等路径,不断克服地方金融监管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从而实现地方金融业行稳致远。
关键词:地方金融监管;监管困境;监管立法;监管协调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740(2019)09-0023-06我国地方金融监管问题研究*□陈园园(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青岛266237)一、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及温州综合金改范例(一)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我国金融领域一直奉行中国人民银行统管所有金融活动的监管模式,并不涉及地方金融监管问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探索并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地,我国金融监管模式也发生了变革。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领域“简政放权”的推进,中央开始尝试将信贷计划权、信托准入监管权、证券行业管理权等金融监管权能下放至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
但为促进地方融资,地方政府凭借其金融管理权能积极致力于金融资源争夺,不断干预地方金融发展,由此导致了地方金融秩序的混乱。
为使地方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程度降至最低,1992年中央设立了中国证监会,取代地方政府专门负责监管证券市场。
随后,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先后于1998年和2003年成立,分别对保险业和银行业实施专门监管,这标志着我国金融领域“一行三会”中央垂直、分业监管格局的正式形成。
与此同时,地方金融的供不应求持续催生出一大批地方性金融机构,活跃的民间金融在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潜藏着各类金融风险。
在此背景下,中央开始尝试把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和部分金融监管职能重新下放至地方,而地方政府也开始在监管机构上寻求创新。
2002年上海市率先设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也紧随其后,其中,不少地方金融办的管理与服务范围已延伸至县域。
2017年7月,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国务院金融委”)的设立提上日程,并提出要压实地方政府的属地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加强对地方的金融监管问责。
随后,国务院金融委于2017年11月正式挂牌,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于2018年3月正式合并为中国银保监会,同时省市两级也纷纷设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并加挂金融工作局牌子,这表明我国中央层面的金融监管模式已由“一行三会”演变为“一委一行两会”,以金融监管局为核心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也已初露端倪。
(二)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的成功样本———温州模式。
自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温州市为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温州“金改”已历经7年。
温州金改期间,温州市充分汲取2012年民间借贷危机的教训,在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全面规范民间融资、处置地方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职责,温州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监管局,专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各类新型金融业态。
为促成联动、协调监管,温州还辅之以金融法庭、金融仲裁院和专门侦查金融犯罪的执法大队,同时特别注重发挥金融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
为全面规范民间融资,温州在地方立法、组织保障、技术设施等多方面发力。
在地方立法上,浙江省于2014年颁布了《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明确赋予有关机构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监管执法权能,并规定根据借贷金额分别推行强制登记备案制和自愿登记备案制。
在机构组织上,温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立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和地级市人民银行征信分中心,承担起民间借贷登记备案与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同时,温州还成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协助处置不良资产;此外,“府院”联席会议制度也在温州市政府的多方协调下有效运作,以推进企业破产审判改革,全面清理占用有限资源的“僵尸企业”。
在技术设施上,为充分发挥价格之市场风向标作用,温州在全国率先构建民间借贷利率传导机制———“温州指数”,促使民间融资利率日趋阳光化与市场化;同时,温州将社会信用建设提上日程,借助互联网初步建立了民间、政府与金融“三位一体”的信用信息共享、查询与监测平台,全力打造诚信温州。
在风险处置上,温州市秉承着“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之原则,根据风险企业在注册资本、内控能力、风险防控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其归为四种类别并分别施以打击、协调与扶持等措施。
此外,为有效解决地方金融消费纠纷,温州还授牌设立了13个专门从事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的行政调解室,首开我国行政调解地方金融纠纷之先河。
二、地方金融监管之问题剖析(一)新型金融业态监管不足。
近年来,现代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愈加紧密,而地方中小企业和广大散户群体对融资服务的需求也持续膨胀扩张。
在此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P2P网络众筹等一系列新型的地方金融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涌现。
这些类金融机构在满足地方融资需求、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管而隐藏着各类金融风险,扰乱着地方金融秩序。
究其原因:一是地方金融监管的“权”与“责”不匹配。
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压实地方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处置与化解责任,但目前我国法律却尚未明确地方之金融监管权能,有关地方金融监管的规定多见于地方政府规章等低位阶的法律文件,从而使地方金融监管难免陷入“名义不正”的窘境。
二是地方监管职权分散,风险管控效率较低。
目前,虽然各级地方金融监管“办”升格为“局”正全力提速,但仍然有一部分地区的金融活动并未得到统一归口监管,地方对金融的监管职能被分散于金融监管局、商务局、中小企业局、发改局等不同的部门,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金融业态,各部门很难实现有效的协调监管,这不仅降低了风险处置效率,还增加了部门协商成本。
(二)央地监管界限仍需厘清,纵横协调机制亟待落实。
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权责的不断下放,我国中央集权式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向“中央—地方”的双层监管体系过渡。
但对于央地金融监管界限的具体划分,目前有关政策仅仅指明了大致的改革方向,现行法律框架中尚无法律条文对此进行规制,进而无法为地方金融监管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对此亟需我国进一步通过立法予以回应。
同时,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纵横协调机制仍需不断完善。
首先,在央地纵向层面上,以“风险防控”为监管取向的中央监管部门和以“经济增长”为优先目标的地方监管部门,在具体监管实践中所贯彻的监管政策、监管理念、监管措施等均不尽相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纵向不协调问题。
尽管金融委的成立为强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金融管理协调提供了组织保障,但央地金融监管沟通与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其次,在区域间横向层面上,随着新一代信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持续应用,金融机构的跨地域经营已成为常态,这需要各个地区在金融监管上开展横向合作,以全面防范金融风险在区域间的相互传染。
但目前,跨区域的金融监管互动协调机制尚未引起各地的足够重视。
此外,为了使中央监管当局更好地向地方传达最新的监管政策与指导意见,同时更全面地掌握地方的监管信息与政策执行情况,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互换机制仍需进一步落实。
(三)地方“发展经济”与“加强金融监管”在短期内存在着目标冲突。
现代金融监管语境下,维持金融监管之独立性应当成为世界金融监管领域之共识。
尽管迄今为止尚无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界定“金融监管独立性”,但“金融监管部门行使金融监管职能而不受其他权力干预”理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上述的“其他权利”应当包括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职能倾向。
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金融监管”当然是具有一致性的,良好的金融秩序最终会促进金融业乃至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但是,金融监管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经济发展则往往在短期内易见成效,因此就近期而言,“经济发展”与“金融监管”似乎又是相互矛盾的,这在地方表现得尤为明显。
目前,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金融风险处置与化解责任已经成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之一,但同时地方政府还负有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地方融资等职责,且这些职责的履行与实现情况也一直是地方政府政绩的考量因素之一。
因此,为在短期内提高本地政绩,某些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中很有可能会越过“政府—市场”的功能边界,凭借其掌握的行政权力对本地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进行不适当的干预,甚至为了引资而开展违法违规活动。
为保护本地金融机构利益,个别地方政府还可能制定不统一、不公平的金融机构管理标准,不仅降低了地方金融运转的效率,还削弱了地方金融的监管效果。
(四)地方金融监管效能有待提升。
随着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的逐步扩大,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建设滞后的问题愈显突出,其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地方金融监管资源配置不足。
首先,地方从事金融监管的人员数量与庞大的监管对象很不对称,省市两级的地方金融监管局一般仅配备几十名工作人员,更遑论县级地方金融监管局。
而且,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金融监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金融管理工作经验,有限的经费也使地方金融监管局无力引进高素质的金融监管人才。
其次,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性应用,催生出一大批新型的金融业态,而某些地方却尚未引入与此相适应的创新型金融监管技术。
再次,部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金融信息互动与传导机制,其对金融数据的汇总、分析和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地方金融监管手段亟需升级。
目前,我国部分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仍秉承“重事前轻事中事后”的监管理念,其对地方金融业的监管方式主要限于市场准入审批,不太注重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与管理。
同时,某些地方金融监管局具有“重非现场监管轻现场监管”的倾向,这是由于其进行现场执法检查缺乏法律的明确授权。
此外,地方金融监管局开展非现场监管也存在着信息资源匮乏与监管技术滞后等问题。
三、法律视角下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制度之对策(一)加快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立法,推动地方金融监管合法化。
纵观地方金融监管面临的四大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共同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