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植保新技术介绍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4cb96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9.png)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近年来,随着人类口粮需求的增加和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农业科技发展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新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改善农业生产。
一、精确施肥技术精确施肥技术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
它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实现精准施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精确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测试、营养管理和肥料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
1. 土壤测试土壤测试是确定土壤养分含量的首要步骤。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检测其中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以及pH值等指标,农民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施肥,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2. 营养管理养分管理是精确施肥的核心内容。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调配不同种类的肥料,确保作物能够获得所需养分。
同时,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
3. 肥料利用效率提升提升肥料利用效率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以采用控释肥料、液体肥料等新型肥料,通过缓释效果和高效吸收特点,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精细管理技术精细管理技术是另一项推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方向。
它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1. 间隔栽植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存在种植密度过高的问题,导致光、水和养分的竞争加剧,并且易发生病虫害。
而通过间隔栽植技术,合理安排植株间的距离,增加植株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
2. 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是一种将水管理和施肥有机结合的技术。
通过合理管理灌溉水量和施肥时间,将肥料充分溶解于灌溉水中,使植株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减少浪费和排放,提高施肥效果。
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制约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高效低毒农药等方法,针对性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植保“无人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应用探讨
![植保“无人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6a3441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5.png)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植保“无人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应用探讨孔菊兰在水稻的水田作业中,由于自走式喷药机械的应用会碾压到秧苗而导致产量降低,人工手动喷雾与背负电动喷雾的施药方法呈现出效率低、工作量大、用水量大的缺点,并且还会对施药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需要改变方式方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极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其中植保无人机技术便是近年来在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中最常见的技术应用。
一、制定更具科技含量的植保方案植保无人机属于全新的科技产品,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已有大范围的投入应用,结合病虫害统防统治指标去展开全机械化生产,制定全过程植保方案,保证病虫害防治更具针对性与目的性,从而促使现代农业生产有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能够有效抑制水稻栽培中出现的各类病虫害。
比如,水稻全生长期使用大疆T20植保无人飞机开展施药,能够有效防控纹枯病、稻瘟病、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根据飞行器的容量及飞行速度,无人机均匀地喷洒防治,一般每亩用药液量为一亩地用水量2公斤左右。
无人飞行机尽量避免使用粉剂类农药,否则容易堵塞喷头且会影响喷洒系统的寿命。
无人机与自走式喷药机械从实际应用效果对比,每亩增产8~11kg,增幅高达8.7%。
二、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水稻种植生产在插秧与收割两个环节中早已实现机械化,但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却依旧以人工为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消耗更多农药剂量,导致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还会因为农药过施而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而应用植保无人机能够在低空中用多喷头完成喷药作业,喷药幅度能达到4~7m,雾化粒径能达到130~250μm,同时能够保证农药喷洒的均匀度,最终用药量比人工施药节省将近1/4,并且有着更高效率与更少人工。
此外,在植保无人机的喷药过程中,机翼高速旋转产生的向下气流会进一步强化雾流对水稻的穿透性,有效降低了污染度,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水平。
水稻“两增一控”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两增一控”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78760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e.png)
水稻“两增一控”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于水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怎样高产栽培水稻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中,以“两增一控”技术为主要手段,该技术通过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和控制病虫害,实现了水稻的高效、高产栽培。
所谓“两增一控”,即增加单产、增加亩产和控制病虫害。
具体来说,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优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科学田间管理等方面。
首先,选优种是实现高产栽培的基础。
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种子在栽培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育种单位要不断研发高产、高抗品种,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种子。
同时,农民在种植时也要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种子,以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合理密植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
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水稻的种植密度,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密植可以增加单株稻谷的穗数,增加产量。
但过密植也会导致养分供给不足,影响稻穗的发育,所以在密植时要注意合理施肥,合理管理。
第三,科学施肥是高产栽培的关键。
水稻对养分的需求较大,施肥不当会导致养分过剩或者不足,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的生长需求,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一般来说,水稻喜欢磷、钾肥,但对氮肥的需求较大。
此外,农民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菌肥、绿肥等,提高土壤的肥力。
最后,科学田间管理可以控制病虫害。
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
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如旋转种植、合理病虫害防治等,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两增一控”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增加单产、增加亩产和控制病虫害,实现了水稻的高效、高产栽培。
农民在实施高产栽培技术时,除了上述的技术手段外,还应密切关注气象条件、合理调配水资源等,以促进水稻的正常生长,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44995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4.png)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采用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一、合理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污染。
在不同土地类型的水稻田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水稻品种、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具体说来,应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水稻需求,采取分步施肥、减量施肥和控制施肥等方法,以实现适度施肥、增产增收和环保的目标。
二、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稻高产技术。
该技术将水稻田中的作物残体和农家肥料、有机肥等有机物质深入土壤中,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活性炭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与传统的深耕、平耕和浅耕技术相比,浅耕深耕交替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次数,降低机械损失和能耗,并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三、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有多个优良水稻品种,如越优84、早稻52、吉林优1、超级稻等,已经通过气候适应性、抗病虫性、优质性、高产性等方面的研究改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
同时,高效栽培技术也在逐渐推广,如中稻早衰栽培技术、双季稻高产技术、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等,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
在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方面,应引入种间轮作、套种、杂交等技术,增加土地的生产力,提高耕作方式的效益。
例如,在水稻田中可以引种蔬菜、水果、禽畜等,进行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能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结合实际实施上述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水稻植保简介
![水稻植保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6b61680cc22bcd126ff0c6e.png)
270天以上
220--240天 250天 150-210天 110—170天 150-180天
22--26℃
20--23℃ <20℃ 19--26℃ 16--20℃ 18--22℃
1500毫米
1000毫米 <1000毫米 >500毫米 200毫米
籼
籼、粳 籼、粳 粳为主 粳
单,双,三
单,双,间,再 多样 单、稻麦两熟 单 一熟
水稻植保简介
研究院
农户最关注的问题
三虫三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 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 除草:稗草、马唐、双穗雀稗等抗性杂草 的防除;
注:种子处理方面在南方稻区还仅仅以咪鲜胺浸种为主,包衣处 理以东北稻区为主;对恶苗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病害 关注甚少,由于阔叶杂草易解决,关注易少。
直接刺吸为害:刺吸汁液、消耗养分;刺吸取食时分泌的凝固性唾液形成“口 针鞘”,阻碍水分和养分运输;引起植株下部变黑,腐烂发臭,瘫痪倒伏,俗称 “冒穿”; 产卵为害:产卵器刺伤茎叶,造成大量伤口,水分散失,输导系统受到破坏; 传病毒、诱发病害:灰飞虱传播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褐飞虱传播草状丛 矮病、齿叶矮缩病;白背飞虱传播凋萎型病毒病;刺吸形成的伤口易诱发纹枯病 的发生,分泌的蜜露招致煤烟病菌滋生。 防治方法: 吡蚜酮:50%可湿性粉剂、25%悬 浮剂;(吡蚜酮代替吡虫啉在稻区成为第一
影响光合作用;
1-5龄幼虫危害状
2龄幼虫
初孵幼虫
3龄幼虫
5龄幼虫
换苞取食
4龄幼虫
防治方法
从分蘖期开始危害,持续到收获,以穗期危害为重。 防治药剂: 三类药剂:苏运金杆菌、杀虫单、阿维菌素、丙溴磷、三唑磷、杀螟丹 二类药剂:氰氟虫腙、茚虫威、多杀霉素、甲维盐 一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四氯虫酰胺 选择原则: 1、一般前期使用二类、三类药剂,中期用一类药剂,后期视发生情况而 定; 2、种植大户易选择一、二类药剂,散户易选择三类药剂;
水稻耕作中植保机械作业模式
![水稻耕作中植保机械作业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3fb2aa6be1e650e53ea99da.png)
水稻田中的植保机械作业模式摘要: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由于水田的环境特殊性,水稻田的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虽然每种类型的植保机械都有涉及,但在无人机施药技术等科技前沿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从不同类型的植保机械介绍了相应水稻田作业模式的优缺点,总结现存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
关键词:植保机械;水稻田;作业模式。
我的家乡是位于中国东北部黑龙江省的冰雪之城哈尔滨。
由于我从小在城市中长大,亲身去乡村的次数屈指可数,为数不多的几次也只是随家人拜访亲戚朋友,没有仔细留意过哈尔滨市周边乡村的农业种植环境。
但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从城区驶向乡村的漫长路途中,公路两边有着一眼望不到变的水稻田,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时候,就能看到挽着衣袖裤脚在水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们。
那时的我就在想,这么大片的水稻田,只凭人力一根一根的插秧、施肥施药到最后收获,那该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农民伯伯们一定会很累。
现如今学习了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这门课程,我对国内的植保机械使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想针对小时候的疑惑做一个调查,了解一下近年来水稻田中的植保机械作业模式发展。
1 概述目前,中国拖拉机悬挂式植保机械的保有量与手动施药药械、背负式机动药械相比还非常低,仅仅约占国内植保机械的0.57%1。
尤其在水稻生产中,受农艺上行距小等要求的限制,而且水田的泥脚深浅不一,特别是水稻生长的中后期,行垄不清晰,大型植保机械难以进入田块实现喷药作业等因素,进一步影响了水稻植保机械化的水平2。
为了克服传统植保方法的不足,人们开展了大量适用于稻田作业的水稻植保机械的研究开发。
按照运载方式及配套动力分类,水稻植保机械可分为人力施药器械、小型动力植保机械、大中型动力植保机械和航空植保机械。
这也是植保机械发展的大方向。
2 人力施药器械据统计,中国植保机械的保有量约为8000万台,其中手动喷雾器达7100万台3,主要包括人力背负式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背负式(手提式)机动喷雾器等。
江滨地区水稻全程植保技术示范
![江滨地区水稻全程植保技术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91c3c062b84ae45c3b358ce4.png)
・ 6 ・
现 代 化 农 业
2 0 1 3 年 第 8期 ( 总第 4 0 9 期)
雾 法施药 。 杀 虫剂 : 移栽前 “ 三 带” 用 吡虫 啉或 敌杀 死进行 防虫 。
杀 菌剂 : 采取 3次 用药 的方式 , 处理 区分 别在 倒 2叶展 开期 、 破 口期和水 稻齐 穗期 使用拿 敌稳 1 8 0 g / h m。 +安 泰 生 1 5 0 0 g / h m 的配方进 行 3次 人 工 施药 , 对 照 区则 使 用 咪 鲜胺 和 真灵 等药 剂 混 合 配 方 进 行 喷 雾 施
药。
1 . 4 试 验 调 查 1 . 4 . 1 安 全 性 调 查
用药 7 d后 , 采用 目测 法进行 安 全 防效调 查 : 第 2次施药 前后 1 0 d分别 调查 处理 区 和对 照 区 的杂 草 株数 , 调 查 面积 3 m , 取 平 均值 计 算 杂 草一般 株 防效 。 病害 防治效 果 : 最 后 1次施 药后 1 0 d对多 种 病 害进 行 调查 , 每个 处 理取 5点 , 每 点 查穴 株 数相 近似 的 5 穴全 部植 株 , 并 记 录病害 的种类 。
供试 水稻 品种为 龙粳 3 6号 。
1 . 1 . 2 试 验 药 剂
除草 剂 : 8 0 稻思 达 ( 丙炔 恶草 酮 ) , 1 0 草 克星 ( 吡嘧磺 隆 ) , 1 0 农得 时( 苄 嘧磺 隆 ) , 3 0 %阿 罗津 ( 莎 稗
磷) 。
杀虫 剂 : 7 0 艾美乐( 吡虫 啉 ) , 2 . 5 敌 杀死 ( 溴 氰菊 酯) 。 杀菌剂 : 7 5 拿敌稳( 肟 菌戊 唑 醇 ) , 7 0 安太 生 ( 丙森 锌 ) , 0 . 1 5 %芸 苔素 内酯 。
水稻三新技术实施方案
![水稻三新技术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21707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d.png)
水稻三新技术实施方案一、前言。
乡亲们!咱今天来唠唠这个水稻三新技术的实施方案。
这三新技术啊,就像是给咱的水稻种植开了个挂,能让咱的收成更好,干活还更轻松呢。
二、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简介。
# (一)新技术。
1. 精准灌溉技术。
咱以前浇水可能就是大概估摸一下,现在可不行啦。
精准灌溉就是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来浇水。
比如说,在插秧后的返青期,水稻就像刚睡醒的小娃娃,得给它喝点小水,保持土壤湿润就行,别把它给淹着了。
到了分蘖期,那就是水稻长身体的时候,得多给点水,但也不能太多,水层大概3 5厘米就好。
孕穗期呢,就像女娃娃怀孕一样,这时候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分,水层得加到7 10厘米。
等抽穗扬花期,水又不能太深,2 3厘米就行,不然花粉会被水弄湿,影响授粉呢。
最后到了成熟期,就慢慢减少水量,让稻田干干湿湿的,这样有利于水稻籽粒饱满。
2. 智能施肥技术。
以前施肥那都是凭经验,一把撒下去,有时候多了浪费,还污染环境,少了水稻又长不好。
现在有了智能施肥技术,就科学多啦。
咱先给土壤做个检测,看看土里缺啥营养元素。
然后根据水稻各个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来施肥。
比如说,基肥要施足,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氮肥、磷肥、钾肥得按照一定比例来,一般来说,氮磷钾比例大概是2:1:1.5左右。
在分蘖期,氮肥要多一点,能让水稻多分蘖。
到了孕穗期,钾肥就变得特别重要了,就像给水稻吃点营养品,让它的穗子长得又大又壮。
# (二)新品种。
咱今年引进了[新品种名称]这个水稻新品种。
这个品种可不得了,就像水稻界的超级明星。
它抗倒伏能力特别强,风一吹,别的水稻可能就倒了,它还稳稳地站在那儿。
而且产量高,米质还好。
它的米粒晶莹剔透的,煮出来的饭香喷喷的,口感特别好,吃起来又软又糯,还带着点甜味呢。
# (三)新模式。
1. 稻渔共生模式。
这可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模式。
在稻田里养鱼、养虾或者养蟹。
水稻给鱼虾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鱼虾蟹呢,它们在稻田里活动,可以给水稻松松土,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
农业植保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农业植保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09bdf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6.png)
农业植保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一、背景介绍农业植保是指利用各种手段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草害和杂草等危害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植保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传统的农业植保模式存在着很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而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农业植保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1. 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传感器技术。
利用传感器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从而获得实时数据反馈,提高植保效果。
比如,在水稻田间,通过埋设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pH值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稻的生长状况,制定科学的植保方案。
2. 互联网通信技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所以需要互联网通信技术。
物联网在农业植保中,可以实现接近实时的数据通信,为植保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数据,提高作物的成活率和产量。
3.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农业植保中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搭建一个智能植保云平台,可以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云端分析和处理,将分析出的结果反馈给农民。
同时,大数据还可以帮助农民分析种植环境,提高作物的适应性。
4.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农业植保自动化,同时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比如,在葡萄园里,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喷雾器的喷洒范围和喷洒量,以达到最佳植保效果。
三、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优势1. 减少人力成本传统的植保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但难以保证植保的精度和效果。
而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实现植保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2. 提高植保精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的生态环境,帮助农民制定科学的植保方案,提高植保精度。
3. 降低成本风险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精确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避免浪费和过度使用农药带来的成本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物联网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实时的作物生长数据,提高对作物的管理效率,同时,可以及时处理植保问题,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水稻全年植保方案
![水稻全年植保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72a14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9.png)
水稻全年植保方案一、育秧期(播种移栽前)1. 种子处理。
选种的时候可得精挑细选,就像给水稻找一群强壮的小战士种子。
选好后,用浸种灵之类的药剂浸种,这就好比给小种子们先穿上一层保护铠甲,能有效防止恶苗病等病菌的侵害。
浸泡时间得按照说明书来,可不能马虎,大概就像你煮泡面看时间一样,多了少了都不行。
2. 秧田病虫害防治。
这个时期秧苗比较脆弱,容易受到稻蓟马的欺负。
咱们要经常去秧田看看,一旦发现叶片上有小白点或者卷起来了,那可能就是稻蓟马在捣乱。
这时候可以用吡虫啉来喷一喷,把这些小害虫赶跑。
就像给秧苗请来一群小保镖。
另外,秧田还可能会得立枯病。
这病就像秧苗的“感冒发烧”,土壤肥力不均或者湿度过大的时候容易发生。
可以提前在苗床上撒一些甲霜灵·锰锌之类的药土,预防为主嘛。
要是发现有秧苗发黄、枯萎了,那就要赶紧用药液浇灌,给秧苗来个“急救”。
二、移栽分蘖期。
1. 移栽后返青期。
刚移栽的水稻就像刚搬家的小朋友,有点不适应。
这时候要保持水层浅一点,让水稻能快速扎根返青。
同时,可以撒一点返青肥,像给它吃点“营养小零食”。
这个时期也要注意防虫,特别是螟虫,这可是个“狡猾的家伙”。
可以用氯虫·高氯氟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把螟虫扼杀在摇篮里。
2. 分蘖期病虫害防治。
分蘖期是水稻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
但这时候也是病虫害高发期。
稻飞虱这个小害虫可能会来吸食水稻的汁液,让水稻变得没精打采的。
如果发现水稻基部有很多小黑点在动,那就是稻飞虱了。
用噻虫嗪或者吡蚜酮来对付它们就很有效。
纹枯病也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就像在水稻的茎秆上长了一层脏脏的“毛毯”。
一旦发现靠近水面的叶鞘上有暗绿色的斑点,并且逐渐扩大,那就是纹枯病的信号。
可以用井冈霉素或者己唑醇来喷施防治,让水稻的茎秆保持清爽。
三、拔节孕穗期。
1. 拔节期管理。
水稻开始拔节了,就像小孩子开始长高一样。
这个时候要合理控制水层,适当晒田。
晒田就像给水稻做个“健身操”,可以让水稻的根系更发达,茎秆更粗壮。
植保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究
![植保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9a44e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8.png)
植保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植保技术是指对农作物发生的病害、虫害和杂草等有害因素进行监测、防治和控制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农作物病害、虫害和杂草等的预防是植保技术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植物病虫害的隐患,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损失。
例如,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合理的综合管理模式,包括有机肥料使用、深翻、轮作等预防措施,以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保障稻米的产量和质量。
2. 监测植保技术可以通过监测生物、环境、气象等因素,及时掌握病虫害流行的趋势和变化,进行精准的病虫害防治。
例如,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民可以采用监测技术对玉米叶斑病、玉米螟等害虫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害虫数量和分布情况,准确预测病虫害发生的趋势,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3. 防治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植保技术可以通过化学治理、生物防治等方法,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害和虫害的发生,保持作物的健康和生产力。
例如,在果树种植中,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杀死果树上的害虫,防止果树遭受损失。
4. 治理植保技术不仅可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还可以对土壤、环境等模块进行治理。
例如,在西南地区,夏季雨季多,长时间的降雨对果树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会导致根系缺氧,甚至会引起土地流失。
通过植保技术,可以采用排水建设、留水保肥、增氧等治理方法,保持环境优美,提高作物品质。
二、植保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的不断推进,植保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趋势中不断壮大。
未来植保技术的应用将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逐渐提高。
未来植保技术将越来越依赖大数据的支持,对农业生产进行更加合理、高效地管理。
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7fb2320b4c2e3f57276361.png)
浅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水稻是海城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单产在650千克以上。
虽然我地区的水稻生产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还是处在落后的地位,尤其在育插秧和收获两大环节上更为薄弱。
而江苏、黑龙江等地在这些项目上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
2009年海城市被辽宁省列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机部门也加大了对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
通过增加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补贴、组织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树立并宣传学习典型等多种推广措施,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有了迅速发展,薄弱环节亦有所突破,各项机械化技术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
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已在海城市有了相当程度的应用,插秧和收获两大薄弱环节得以突破,具备了继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客观需求条件。
实践证明,应用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每亩可增加效益达百元以上,大部分机械化生产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欢迎,并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购机资金补贴等政策上的扶持。
当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开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政府重视、市场急需。
因此,我们要抓住契机,积极采取推广措施,加大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力度。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涵盖了从耕整地、育秧、栽植、植保、收获、干燥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内容。
一、机械化整地技术使用水田耕整机,水田驱动耙或旋耕机等机械对水田进行耕整。
机耕要求耕透熟土层,覆盖平,无残茬,晒垡2~3天,水整后地面高差不过3cm,土壤柔软无僵垡。
现在水田耕整地作业,以一年耕翻、两年旋耕的轮耕方式为主。
耕翻一般以秋季为主,也可在春季解冻后进行,耕翻要达到18—20厘米,耕垡彻底、均匀的要求;旋耕整地要尽量坚持旱旋耕,旱整平、旱打捻的三旱作业原则,旋耕深度达10—15厘米,土壤细碎均匀一致,地表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泡田后达到花打水状态,这种作业方式可节省春季用水30%以上,给农民降低作业成本每亩10元左右,是目前我们地区水田耕整地的主要形式。
水稻春耕期间植保技术
![水稻春耕期间植保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2ac1a6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a.png)
水稻春耕期间植保技术
黄耀洲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福建省仙游县水稻适生条件,剖析仙游水稻春耕植保面临的问题,提出水稻春耕期间以换茬、整地、优种、防虫、育秧、除草等植保技术,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总页数】2页(P88-88,96)
【作者】黄耀洲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仙游 35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1
【相关文献】
1.水稻春耕期间植保技术的应用探析
2.玉米水稻大豆春耕期间植保技术
3.广东龙川县水稻全程植保技术应用实践
4.广东龙川县水稻全程植保技术应用实践
5.水稻健身防病绿色植保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7557bc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d.png)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民收益和市场供应稳定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些技术措施。
一、田间管理技术1. 施肥:种植水稻之前,要先对土壤进行调查,并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制定不同的施肥方法。
在水稻生长期间,要适时施肥,控制施肥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同时,要注意避免肥料积累和土壤酸化等问题。
2. 土壤耕作:在收割水稻之后,清理过去一季度的残留物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适当的松土和耕作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和水分渗透性,有利于水稻生长。
3. 水分管理:水分是水稻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进行灌溉。
特别是在干旱的季节,要增加水分的供应,保持土壤湿润,并避免水分暴涨、蒸发和淤积等问题。
4. 防止秧苗倒伏:在水稻返青期和拔节期间,要注意聚散实力,及时剪去杂草和病麻籽,避免秧苗倒伏。
同时,要注意合理密度,掌握水肥管理法,保持优良生态系统。
5. 安全收割技术:对于成熟的水稻进行收割时,需要注意确保割棍的锋利度和收割机的正常运行。
保证角度的正确和精确,避免割损和芽的磨损。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 水稻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生长期间最为严重的病虫害之一。
针对此类病虫害,可以适当的采用生化方法,例如农药光谱的筛选,筛选适合的百虫清,药剂的控制,以及增强稻飞虱天敌的数量等措施。
2. 二化螟:二化螟是水稻返青期间减产的致命因素之一。
针对此类病虫害,我们可以采用限制头条适合的田间技术措施,例如农药层次和农药防治的选择。
口腔亲和性制剂的硫代硫酸盐等在灰化螟的有效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稻瘟病:稻瘟病在水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病害之一,会对水稻的生长和收成造成极高的危害。
想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稻瘟病的滋生,我们需要采用综合措施,例如种子浸种、农田修剪、农田消毒、磷酸盐施加、钙素等药剂的合理应用等,以及及早发现和及早处理感染病毒的农田。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9cf3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f.png)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机械化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关键。
下面对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一、耕种技术1. 耕种模式选择:水稻机械化栽培主要采用汉普森直播、秧田整地直播和直栽等耕种模式,根据地区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耕种模式。
2. 耕作机具选择:选择适用的深松翻耕机、旋耕机、稻田旋耕机等机具,确保耕作质量。
3. 田间作业时间:田间作业时间要根据气候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安排田间作业时间,避免大雨和高温等不利天气条件下作业。
二、肥料管理1.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养分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用量,采用分时施肥、控释肥料等技术,提高施肥效果。
2. 肥料施用方法:采用均匀施用、分期施用和局部施用等方法,保证肥料充分利用,减少浪费。
3. 催化剂使用:适当使用催化剂,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增加作物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病虫害防治措施: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并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
3.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四、水分管理1. 灌溉技术: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包括地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减少水分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2. 灌溉量控制: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水量,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过量灌溉和缺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3. 防渗排水:通过修建沟渠、设立排水井等措施,防止地下水位过高,保持土壤通气性,减少水分积渍。
五、田间管理1. 杂草管理:及时进行杂草防除,采用机械除草、化学除草和农艺措施等综合管理方法,减少杂草对水稻生长的竞争影响。
2. 种植密度调整:根据水稻品种与生态条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保证每亩有效株数,增加产量。
3. 土壤保育:加强土壤水肥保持,采取保留茬、旋作、翻耕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水稻种植新技术
![水稻种植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c5df4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5.png)
水稻种植新技术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水稻种植也逐渐引入了一系列新技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改善品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水稻种植新技术。
一、水稻分蘖调控技术传统上,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多的分蘖,导致养分的分散和竞争,影响主蘖的生长。
而水稻分蘖调控技术可以通过适当控制植株生长发育阶段和施肥方式,调控分蘖数量和分蘖间距,最大限度地提高主蘖的产量和品质。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水稻群体光合能力,减少间蘖竞争消耗资源的现象,提高光合产物的分配,大幅度提高水稻的穗数和单穗产量。
二、水稻智能化播种技术传统的水稻播种方式是人工撒播,劳动密集且效率较低。
而水稻智能化播种技术引入了现代化的播种机械,通过对土壤状态、种子数量和间距、播种深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实现精准的播种。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播种效率和均匀度,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播种质量。
三、水稻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成为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的关键。
该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排灌和施肥措施,将水和肥料的施用与水稻的需求相匹配,实现节水、减肥、增产的效果。
例如,通过精确的灌溉技术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实现精确的水肥供应,避免了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
四、水稻种苗育秧技术水稻种苗育秧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后续水稻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传统的种苗育秧方式往往存在株型不匀、移栽后适应性差等问题。
而近年来,热带水稻和插秧机等新型育秧技术的引入,使得水稻种苗育秧更加科学、高效。
新型育秧技术能够实现大面积高效育秧,提高育秧质量,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
五、水稻无线智能监测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水稻种植也开始应用无线智能监测技术。
通过无线传感器和智能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水稻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5b6e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1.png)
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要点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中,同时获得水稻籽粒产量和水稻秧苗产量的生产模式。
这种技术利用了水稻植株生长特点和现代农业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了可持续农业生产目标。
以下是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要点。
一、科学合理的耕作措施:1.合理地选择水稻品种: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种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量。
3.合理的田间管理:科学合理地进行水田灌溉、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确保水稻植株生长良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减少农药的使用。
4.合理的田间排水: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排水条件,合理排水,保持适宜的水分环境,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
二、适时采取高效育秧技术:在早稻或春稻种植早期,通过适时抽节、分蘖、移栽等措施,提前生产并收获出一部分高质量的稻秧,用于后期继续种植和生产稻谷。
三、采用合理的稻秧移栽技术:在水稻移栽生产过程中,采用合理的移栽技术,如密植、多穗育秧、深水育秧、保母穗育秧等措施,增加稻秧产量和生长质量,保证水稻的高产高质。
四、采用合理的稻谷收获技术:在水稻收获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收获机械和技术,如割茬机、挖根机、脱粒机等,实现稻谷高效快速的收获,减少收获损失并保证收获质量。
五、科学合理的农业装备和设施应用: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和农业设施,如喷洒机、施肥机、稻谷干燥机等,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质量。
六、科学合理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和农业生产需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严格遵守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规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七、合理利用农田面积和空间:通过优化农田利用方式和空间规划,实现多种农作物、农田生态和渔业的综合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田的生产力。
水稻生产中的科技创新
![水稻生产中的科技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f58838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1.png)
水稻生产中的科技创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为了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因此需要在水稻生产中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同时保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一、育种技术的创新育种技术是水稻生产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通过植物育种技术,可以培育出高产、高抗病、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育种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首先,近年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植物育种已经成为趋势。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地进行基因修饰,以增强水稻种子的产量、耐旱、抗病和抗虫等特性。
其次,通过基因组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发现水稻的基因结构及其功能,并从中挑选出具有生长性状和抗病性状的基因,加速新品种的繁育。
同时,在基因组学技术的指导下,也可以更精准地进行育种筛选。
二、高科技设备的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不能离开高科技设备的应用。
高科技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在水稻生产中,现代化机械装备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如犁、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
同时,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和运算技术的结合也被引入水稻生产中。
无人机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植保、喷洒和施肥,同时用运算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科学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
三、生态环境管理及精细化管控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理念。
在水稻生产中,发展科技创新也需要不断深化生态环境管理,推广精细化管控。
首先,在水稻生产中应用发展生物技术,使用微生态菌剂等生物农药,以及环境友好型肥料等技术手段来保证所种植的水稻品质,同时不污染环境。
这些生物技术都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所开发的,它们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通过推广现代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理念,可以节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提高产出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毒害,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66ab3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5.png)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机械化包含着水稻栽植和直播两种栽培方式,水稻栽植机械化又分为插秧与抛秧两项技术,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分为旱直播与水直播两项技术。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1、机械化整地技术66团现在水田耕整地作业,以一年耕翻方式为主。
采用耕翻整地机型都为大马力轮式机车(维美德8950、东方红1804)耕翻一般全为秋季,耕翻要达到25-30厘米,耕垡彻底、均匀的要求;平整地都为春季平整,采取切、平、旋三字整地作业原则,用大马力机车配套重型缺口耙、牵引式刮土机、激光平地机、动力驱动耙等农具在上年耕伐后土地上作业平整,做到大格田30亩以上,小格田不少于10亩,格田内水位落差<3厘米,犁、切、整、旋到边。
达到了齐、平、碎、净标准,土质上松下实,为机械插秧创造适合的土壤条件。
这种作业方式即可以节约农时又可以节省春季用水同时提高了土地和灌溉利用率也利于积水排放。
二、机械化种植技术2.1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采用机械插秧对秧苗的培育有一定的要求,不同型号的插秧机应配有相应规格尺度的育秧钵盘和秧苗性状要求。
机械插秧具有机械留苗、穴行距均等、插植深浅一致的特点。
因此,要求培育出的秧苗要尽量均匀整齐一致,必免机插空穴出现。
机手在机插秧时,要直线行驶,来回进行,合理密植。
一般机插秧,行距为30cm左右,穴距为12~15cm。
田间水深<2厘米。
空穴率<3%。
相对合格率>85%。
伤秧率<4%。
机插的秧苗深浅要一致,基本做到无深秧,无漂秧。
2.2水稻节种育秧机械化技术节种育秧技术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种子处理和工厂化育秧。
主要工艺流程:精选种子一高温破胸催芽一机械精量播种。
育秧用种量为常规用种量的一半,即为6.0-7.0公斤/亩。
三、机械化植保技术。
传统的水稻植保作业主要是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这种器械缺点很多目前我团已淘汰,目前我团全面推广应用了背负式机动打药机作业的水稻机械化植保新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水稻生产植保新技术
1.水稻病虫害近年来的变化
水稻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全省种植达2700多万亩。
近年来,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病虫害种类增加,对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水稻育苗问题较多,严重影响秧苗素质;多年以来,品种单一,缺少抗病品,使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等穗部病害每年都有发生,水稻细菌性病害逐年加重,多次喷药防治效果不佳,水稻病害已成为影响产量的重大问题,必须更新防治技术。
1.1.1旱育苗床病害防治
立枯病主要有镰孢菌属(尖孢镰孢菌、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立枯丝核菌,腐霉菌;青枯病;恶苗病(串珠镰孢菌)。
采取以下综合防治:
1.1.2旱育苗床健身防病培育壮秧:
采取生物肥或常规施肥+调酸培育健壮秧苗新技术,不但防治各种病害,对移栽后缓苗也十分有利。
1.1.3水稻旱育苗床施化肥
置床: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千克、磷酸二铵5千克、硫酸钾2.5千克。
床土:每100平方米施磷酸二铵1千克、硫酸钾1千克。
1.1.4调酸
①置床调酸:98%硫酸3升+300升水混合后浇100平方米,使置床土壤pH值达到
4.5~
5.5之间。
②床土调酸:为什么要自己调酸?自己调酸不会发生在市场购买含调节剂药剂所造成不可挽回的药害。
调酸方法:首先用pH试纸检验土壤pH值,每100平方米用硫酸(98%)9升+水30升混合,配成25%稀硫酸,分层浇洒在已筛好的500公斤床土上,闷24小时,充分混拌6~8次,配成酸化土小样,再与2000公斤床土拌匀,大约可使土壤pH值下降1~1.5,用试纸再测试,如果土壤pH值偏仍然偏高,可按此比例增加硫酸用量进行调酸,调酸后用pH值试纸检验,使土壤pH值达到4.5~5.5为止。
特别警告!!!硫酸与水混配时,千万不要把水往浓硫酸中到,正确方法是用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
因为水突然到入浓硫酸中会剧烈膨胀,飞溅出来伤人。
硫酸瓶和配制的液体放在安全处,防止伤害儿童。
1.1.5种子浸种消毒处理:
农药市场销售的品种较多,许老品种多已过时,要选用安全的、杀菌效果好的,如以下几种:
①100千克种子用25%咪鲜胺(施保克、使百克)25毫升浸种+0.13%康凯20克
浸种。
②种衣剂拌种
※ 2.5%适乐时200毫升+36%金阿普隆20毫升/100千克稻种拌种+丰业生物有机
肥13千克/100m2
※
1.1.6苗床消毒:
除了调整床土酸碱度、培育壮苗减轻发病外,要选择效果好的药剂进行床土处理,在发病前施药,防治立枯病和青枯病效果好。
①生物农药2%菌克毒克水剂,在水稻1叶1心期,每20平方米用250毫升加水50升喷洒。
② 30%土菌消(或恶霉灵)每100平方米用3~4毫升喷洒。
③ 3%育苗灵(育苗青)每100平方米用15~20毫升喷洒。
④30%瑞苗清每平方米3毫升加3升水浇苗床。
1.2.1水稻本田病害防治:
水稻本田病害种类较多,常发生的有稻瘟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稻秆腐菌核病、鞘腐病(病原为禾谷镰刀菌变种、禾谷镰刀菌、其次是串珠镰刀菌,还有链格孢菌、芽枝霉菌、德氏霉菌)、褐变穗(多种病原引起的谷粒变褐)、恶苗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细菌性褐斑病、病毒病、赤枯病等。
其中稻瘟病、胡麻斑病、鞘腐病、纹枯病为主要病害,稻瘟病又以穗颈瘟为重。
近几年细菌性病害有上升趋势,应当加以防治。
1.2.2稻瘟病防治:
在选用抗病品种、栽培措施和控制施肥减轻病害的同时,要选用效果好的杀菌剂和诱抗剂,一种药剂防治多种病害,或几种药剂混施防治多种病害。
全国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已有几百种,经过药效进一步试验,三环唑自上世纪80年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