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的一些基本概念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移动网络基础知识(绝对内部资料哦)

移动网络基础知识(绝对内部资料哦)

HLR
GMSC
GMSC
HLR
网络基本知识及名词解释-GPRS网
GPRS网络基本概念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 组业务)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 信(3G)的过渡技术,是一种基于GSM的移动分组数 据业务。它突破了GSM网只能提供电路交换的思维定式 ,只通过增加相应的功能实体和对现有的基站系统进行 部分改造来实现分组交换,这种改造的投入相对来说并 不大,但得到的用户数据速率却相当可观。用户通过 GPRS可以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各种高速数据业务,包括收 发E-mail、进行Internet浏览等。
网络子系统(NSS)
• 网络子系统(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 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由MSC、VLR、HLR、AUC、EIR功能实体组成。
网络基本知识及名词解释-GSM网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SC是一个程控交换机,它为位于其MSC覆盖 地理区域内的移动台进行全部的交换功能,还参与分配无线资源,进行用 户移动性管理,如位置登记程序、切换程序等。 移动关口局GMSC:GSM系统可通过关口局GMSC实现与其他运营商多 种网络的互通。 长途汇接局TMSC:转接长途话务的交换机,包括一级汇接局TMSC1及 二级汇接局TMSC2

▪ ▪ MS ▪ ▪ ▪
BTS BSC BTS
BSS
NSS
MSC/VLR
ISDN PLMN PSTN
HLR/AUC
网络基本知识及名词解释-GSM网
GSM系统的网络组成
移动台(MS) 基站子系统(BSS)

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一些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一些基本概念

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

1996到 1997 年出现的第二代 GSM、CDMA等数字制式〔 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

二代GSM、 CDMA等数字(2G),第三代〔3G〕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3G 必将与社区网web的结合是一种趋势。

站进行结合,WAP与3G 与2G 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效劳,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为了提供这种效劳,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 兆比特 / 每秒 ) 、384kbps( 千比特 / 每秒 ) 以及 144kbps 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 。

二、标准1、 GSM是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缩写。

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 制订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简称。

它的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

自90 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来,被全球超过100 个国家采用。

GSM标准的设备占据当前全球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市场80%以上。

GSM 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标准。

全球超过200 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 亿人正在使用GSM。

所有用户可以在签署了" 漫游协定" 移动运营商之间自由漫游。

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 GSM被看作是第二代 (2G) 移动系统。

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中。

GSM是一个当前由3GPP开发的开放标准。

通信行业的相关培训资料

通信行业的相关培训资料

通信行业的相关培训资料通信行业的相关培训资料1. 引言在日益发展的数字化时代,通信行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为了满足行业需求,通信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

本文将介绍通信行业的相关培训资料,帮助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和提升。

2. 培训资料概述通信行业的培训资料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网络基础知识、通信技术、行业标准和规范、网络安全等。

这些资料提供了从入门到专业的学习路径,可以帮助从业人员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通信网络是通信行业的核心,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对于从业人员至关重要。

相关培训资料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网络结构、协议、拓扑结构以及网络设备等基本概念。

其中一些重要的资料包括:《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网络协议,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

《网络拓扑结构与设计》:讲解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和设计原则,帮助学习者了解网络规划和布局。

《网络安全基础》: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攻击技术和防护措施,帮助学习者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4. 通信技术培训资料通信技术是通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学习者需要掌握各种通信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操作。

通信技术培训资料涵盖了移动通信、固定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培训资料:《移动通信技术》: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技术和标准,包括2G、3G、4G和5G 等。

《光纤通信原理与应用》: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缆布线和光纤设备的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介绍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卫星网络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5. 行业标准和规范通信行业有许多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对于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和互通性至关重要。

学习者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自己在工作中的顺利实施。

以下是一些相关资料:《通信标准与规范》:介绍通信行业常用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数据通信、电信和互联网等方面。

《通信设备测试标准》:详细解释通信设备测试的标准和流程,包括硬件、软件和性能测试等方面。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是指利用无线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件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移动通信,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概念,包括移动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无线网络、移动服务等方面。

一、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移动通信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主要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技术。

模拟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它最早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服务,但由于信道利用率低、网络容量不足等缺陷,逐渐被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所代替。

而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则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可以提高信道利用率,提升系统容量,因此更受欢迎。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中涉及到的技术包括了GSM、CDMA、WCDMA、LTE等,它们的实现原理、技术标准不同,但都能实现语音、短信、数据传输等功能。

二、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是指可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包括了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穿戴设备等等,是实现移动通信的必要装置。

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除了基本的语音、短信等通话功能外,还能实现流媒体播放、社交网络、在线购物、地图导航等各种应用需求。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终端性能的提升,移动终端倍受用户欢迎,成为了日常必备的电子设备之一。

三、无线网络无线通信网络是将移动终端和移动通信基站通过空中传输的无线信号进行连接的网络。

它是移动通信中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也是保证移动通信质量和漫游能力的关键设施。

目前的无线接入网络包括了2G、3G和4G网络,不同技术网络支持的数据速率、终端接入数、延迟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此外,基于物联网的网络也逐渐出现,涉及到的技术包括5G、NB-IoT等,为物联网设备连接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四、移动服务移动服务是指开发商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各种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程序,如社交应用、移动支付、移动医疗、移动教育等。

移动服务的发展成为了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为用户提供了相当多的应用需求和服务,成为全新的应用市场。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数据加密技术
01
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混合加密等
传输安全技术
02
SSL/TLS协议、VPN技术、IPSec协议等
数据加密与传输更新密钥等
网络攻击防范与应急响应措施
1 2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
恶意软件攻击、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等
防范网络攻击的策略
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系统(IDS/IPS)部署等
智能穿戴
支持健康监测、运动计步 、社交互动等功能的智能 手表、手环等设备。
车联网
实现车辆状态监测、导航 定位、紧急救援等功能的 智能交通系统。
工业物联网
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 制造等领域,提高生产效 率和降低成本。
06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
网络安全威胁与风险分析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安全策略制定
恶意软件、钓鱼攻击、DDoS攻击等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由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标准化组织共 同组成,负责制定全球通用的第三代 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 由北美地区的电信标准化组织组成, 负责制定cdma2000系列标准,与 3GPP在技术标准上存在一定竞争关
02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4G通信原理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实现高速移动数据传输和低延迟

4G业务功能
提供高清视频通话、移动互联网 接入、云计算、物联网等。同时 支持多种终端设备接入,如智能 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04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手机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第一代模拟手机
采用模拟信号传输,通话质量较 差,且安全性低。

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一些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一些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一些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与移动通信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网络覆盖、移动业务等方面。

一、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现代移动通信的基础,它使得移动设备可以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电波与电磁波的传输、调制解调、频谱分配、信号处理等方面。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GSM、CDMA、WCDMA和LTE等。

二、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移动通信网络涵盖了无线与有线网络,以及连接这些网络的基站、移动核心网和相关设备。

典型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基站系统:负责与用户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包括基站、天线等设备。

基站系统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

2. 移动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部分,负责用户身份验证、信令传输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移动核心网包括移动交换中心、服务网关、GPRS支持节点等,用于管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通信。

3. 无线接入网:负责无线信号与有线网络的连接,将用户终端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无线接入网包括传输基站控制器、无线网关和传输网等设备。

三、网络覆盖网络覆盖是指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决定了用户在特定地点是否可以接收到网络服务。

网络覆盖主要受到基站数量、基站位置、信号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优化网络覆盖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也是提供各种移动业务的前提。

四、移动业务移动业务是指在移动通信网络上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语音通信、短信、彩信、移动互联网、高清视频、物联网等。

移动业务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交流、商务合作、娱乐消费等方面的进步。

移动业务的种类和功能不断增加,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架构、网络覆盖和移动业务。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移动通信的运作原理和发展趋势。

在未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移动通信网络将会继续为人们提供更快捷、便利的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解读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解读

个人移动通信的诞生及演进
实现个人电话的梦想--蜂窝状移动电话的诞生




背景:随着无线电报和无线广播的发展,人们更 希望有一种可以随身携带、不用电话线路的电话。 70年代初,贝尔实验室提出蜂窝系统的覆盖小区 概念后,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 1979年,美国芝加哥试验成功AMPS模拟蜂窝式 移动电话系统,83年在美国投入商用。 1987年,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在广州开通,进 入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时期,引进英国的TACS 系统。
移动通信的特点
1无线电波传播环境复杂

在移动通信中,基站至用 户间靠无线电波来传送信 息。当前,移动通信的频 率范围在甚高频( VHF , 30 ~ 300MHz )和特高频 (UHF,300~3000MHz) 内

工作频段特点:

传播距离在视距范围内,通常为几十千米;天线 短,抗干扰能力强;且以地表面波、电离层反射 波、直射波和散射波等方式传播,受地形地物影 响很大 移动台接收到的电波 一般是直射波和随时 变化的绕射波、反射 波、散射波的叠加, 这样就造成所接收信 号的电场强度起伏不 定,最大可相差20~ 30 dB,这种现象称为 多径传播 衰落。
• 例如,运动着的车辆、船舶、飞机或行走着的人与固定点 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或者移动物体之间的通信都属于移动 通信。
– 这里所说的信息交换,不仅指双方的通话,同时也 包括数据、传真、图像等多媒体业务
移动通信的特点
移动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主要具有以下 特点: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复杂 多普勒频移产生调制噪声 移动台工作时经常受到各种干扰 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通道容量有限 通信系统复杂
这被认为是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次实际应用。 紧接着,马可尼在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无线电器 材公司——英国马可尼公司

5G通信网络培训资料

5G通信网络培训资料

5G网络参数规划与优化
参数规划
针对5G网络特性,进行参数规划,包括物理层参数、MAC层参 数、RLC层参数等。
性能优化
通过调整参数配置、采用新技术等手段,提高网络性能,包括吞 吐量、时延等。
干扰协调
采用干扰协调技术,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
5G网络仿真与验证
网络仿真
利用仿真软件对5G网络进行建模和仿真,验证网络规划和设计方案 的可行性。
站建设地点。
基站设计
根据选址结果,设计基站的布 局、天线高度、发射功率等参
数。
设备采购与安装
按照设计要求,采购相应的设 备并进行安装,包括天线、射 频单元、基带处理单元等。
调试与测试
对安装好的设备进行调试和测 试,确保基站正常工作。
5G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设备安装
将5G网络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包括核心网设备 、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等。
故障总结与预防
对故障进行总结,提出预防措施,避 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5G通信网络性能监测与评估方法
性能监测指标
性能数据采集与分析
制定5G通信网络性能监测指标,如吞吐量 、时延、抖动等。
通过专业工具采集性能数据,并进行实时 分析和处理。
性能评估方法
性能优化建议
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对5G通信网络 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网络安全设备
部署网络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 统、病毒防范系统等。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整体 网络安全水平。Fra bibliotek2023
PART 06
5G通信网络运维与优化
REPORTING
5G通信网络运维管理体系建立

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

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

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移动通信网络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其他媒介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它主要用于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

移动通信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方式。

本文将通过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发展趋势,来探讨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

一、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传输到接收设备。

它利用基站和接入网等设施,将用户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和解调,然后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对方设备上。

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频率范围和传输速率根据不同的技术和标准有所不同。

二、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1. 1G、2G、3G、4G和5G技术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至今,经历了多个技术阶段。

1G技术为模拟信号传输,主要用于语音通信;2G技术引入了数字信号传输和短信功能;3G技术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通信;4G技术在3G的基础上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而5G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将带来更大的容量、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2. CDMA、GSM和LTE等标准移动通信网络使用不同的标准来实现技术的发展。

其中,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是最早的两种主要标准,它们分别在不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而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为4G技术的一种,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频谱效率。

3. 多天线技术多天线技术是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它通过增加天线数量和使用更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多天线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信号的衰减和干扰,提供更好的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

三、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1. 高速传输和低延迟随着5G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将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这将使得移动设备可以更快地传输大量数据,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自动驾驶等。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

2、无线电传播特性
多径信号不但显著地分散了信号的能量,使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能量仅 是发射信号能量的一部分,并且因为多径信号到达移动台所传输的路径 不同和到达时间的不同,而造成相位的不同。这样多径信号之间就会产 生相互抵消的效应,造成极其严重的衰落现象,使信号的信噪比严重下 降,影响接收效果。 另外,如果是宽带通信,信号的频谱较宽,还会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这主要是因为针对不同的多径情况,不同频率产生的衰落深度也不同, 造成有的频率分量完全被多径抵消掉。所谓的瑞利衰落是指信号的电场 强度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瑞利概率分布的多径衰落。另一个对瑞利衰落 的主要贡献者则是多普勒频率效应。 在移动通信中,多径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它严重干扰通信,但人们也可 以对其加以利用。比如当移动台移动到大型建筑物后面,进入信号阴影 区的时候,无线信号只能通过反射信号到达移动台,人们可借以这种反 射波和/或绕射波来保证语音的连续性。在GSM和CDMA移动通信中针对 多径传输的技术措施分别是时域均衡和分集接收。
1、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1.4 CDMA系统介绍 CDMA发展历程
1、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CDMA技术的特点 • 频谱利用率高 – 频谱复用系数为1 • 系统容量大 • 多种分集方式解决多径衰落 – 时间分集:符号交织、卷积编码等 – 频率分集:正交扩频、1.25MHz宽带传输 – 空间分集:RAKE接收 • 话音质量好
1、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MSC主要功能:
•控制呼叫建立、连接、释放,呼叫选路; •计费,提供补充业务,处理SMS业务; •与HLR进行通信,如在呼叫到MS时HLR要求MSC提供路由信息; •与VLR进行通信,如在呼叫建立期间要求VLR提供用户信息; •与其他MSC进行通信,如在两个MSC间进行小区切换; •控制与其连接的BSC; •直接接入Internet;

移动通信基本概念-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基本概念-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31
1.4 TDD:时分双工
时分双工的优势
EVDO的频率分配
无须成对 频率资源
适合非 对称业务
上下行 特性相同
无须射频 双工器
32
1.4 FDD:频分双工
EVDO的频率分配
1
网络不需要严 格同步,不依 赖GPS
2
系统运行时没 有上下行干扰
3
网络维护、优 化相对简单
频分双工FDD的优势
33
目录
• 第一章 移动通信概述 • 第二章 移动通信信道的电波传输 • 第三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 第四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的特征及业务 • 第五章 CDMA基本原理 • 第六章 CDMA频段的划分 • 第七章 CDMA网络基本架构 • 第八章 编号计划 • 第九章 常用名称解释
28
第1章 移动通信概述
第1节 移动通信的组成 第2节 移动通信的特点 第3节 移动通信的分类 第4节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29
1.4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单工通信:单工通 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 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 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 频单工。
双工通信:是பைடு நூலகம்通
信双方可用同时进行传
27
1.3 CDMA系统存在的问题
• CDMA系统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 – 一个问题是来自非同步CDMA网中不同用户的扩频序列不完全是正交的,这种扩频 码集的非零互相关系数会引起各用户间的相互干扰,即多址干扰(MAI),在异步 传输信道以及多径传播环境中多址干扰将更为严重。 – 另一个问题是“远—近”效应。
基带复矢量 信号输入
基带复矢量 信号输出
载波时 钟同步
复数 解调器

5G通信技术培训资料大全

5G通信技术培训资料大全

其他创新融合应用场景展望
5G+医疗健康
将5G技术应用于远程医 疗、移动医疗、健康监 测等领域,提升医疗服 务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 。
5G+教育培训
利用5G网络实现高清在 线教育、虚拟现实/增强 现实(VR/AR)教学等 功能,创新教育培训模 式并提高教育质量。
5G+文化旅游
结合5G网络提供沉浸式 文化体验、智能导览讲 解等功能,丰富文化旅 游内涵并提升游客体验 满意度。
01
独立组网(SA)
全新建设的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实现端到端
的5G服务。
02
非独立组网(NSA)
利用4G基础设施,通过升级或扩展现有网络功能来提供5G服务,实现
4G和5G的协同工作。
03
对比分析
独立组网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建设成本较高;非独立组网
则可利用现有资源快速部署5G服务,但长期来看可能面临技术升级和
关键技术:网络切片与虚拟化
网络切片技术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满足不 同业务需求
通过网络切片和虚拟化的结合,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调 度和按需分配
虚拟化技术实现网络功能的软件化和硬件资源的池化,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促进5G网络的快速部署和 商业化应用
5G无线传输技术详
03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智慧城市领域应用案例剖析
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
利用5G网络实现城市各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提高城市治理 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智慧安防与应急响应
借助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监控、智能分析预警、快速应急响应等功 能,提升城市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智慧交通与物流配送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动智能手机在人工智能 3G
、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

用。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提

高了通话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实现了短信功能 4G



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

度和更低的延迟,支持

高清视频通话和在线高

清视频等。

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及功能
Android系统
由Google开发,具有开放性和可定制性,支持大量应用和游戏。
负责网络配置、故障管理和性 能优化。
CDMA网络架构
移动台(MS)
与GSM类似,但采用码分多址技术 。
基站(BS)
提供无线覆盖,与移动台进行通信。
基站控制器(BSC)
管理多个基站,实现无线资源分配和 呼叫处理。
移动交换中心(MSC)
负责呼叫处理、移动性管理和数据交 换。
3G网络架构
用户设备(UE)
码分多址(CDMA)
利用扩频技术所形成的不同码序列实现的多址通信。
调制与解调技术
模拟调制与解调
幅度调制(AM、DSB、SSB、 VSB)、角度调制(FM、PM)
数字调制与解调
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 FSK)、相移键控(PSK)
扩频调制与解调
直接序列扩频(DS-SS)、跳频扩 频(FH-SS)、跳时扩频(TH-SS )
无线电波的干扰:同 频干扰、邻频干扰、 互调干扰
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大气吸收损耗、多 径传播损耗
多址技术
01
频分多址(FDMA)
将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

【网络通信】移动通信基本知识

【网络通信】移动通信基本知识

【网络通信】移动通信基本知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到便捷获取各种信息和服务,移动通信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移动通信?它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关键的技术和特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移动通信的世界,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移动通信,简单来说,就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这与传统的固定电话通信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移动通信中,用户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通信的连续性,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要实现移动通信,首先离不开无线电波的传输。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能够在空气中传播,并携带信息。

当我们使用手机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时,手机会将我们的声音或文字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天线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出去。

这些无线电波会经过基站的接收和处理,再被传送到目标手机或其他通信设备上。

基站在移动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分布在各个区域,形成了一个覆盖广泛的网络。

基站负责接收和发送来自手机的信号,同时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转发。

一个地区基站的数量和分布密度会直接影响到移动通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基站的密度通常较高,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覆盖和通信质量;而在偏远地区,由于用户数量较少,基站的密度相对较低,但也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尽量扩大覆盖范围。

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移动台、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

移动台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等终端设备,它具备收发信号、处理信息等功能。

基站子系统包括基站收发信机、基站控制器等,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和管理。

网络子系统则主要负责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控制和管理,包括交换、认证、计费等功能。

在移动通信中,频率资源是非常宝贵的。

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采用了多种复用技术。

比如,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ppt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ppt

1.1 移动通信的定义
▪ (1)互调干扰 所谓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
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同 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 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现象。产生互调干扰的 原因是由于在接收机中使用“非线性器件” 引起的。如接收机的混频,当输入回路的 选择性不好时,就会使不少干扰信号随着 有用信号一起进入混频级,最终形成对有 用信号的干扰。
1.1 移动通信的定义
▪ 慢衰落是由于电波传播路径上遇到建筑物、树林 等障碍物阻挡,在阻挡物的后面形成的电波阴影 区。阴影区的信号电场强度较弱,当移动台在穿 过阴影区时,就会造成接收信号电场强度中值的 缓慢变化,发生阴影效应。阴影效应引起的衰落 一般服从正态分布,这种衰落有时又称为正态 (高斯)衰落。陆地移动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 传播。传播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很多建筑物、树木 以及起伏的地形,引起能量的吸收和穿透以及电 波的反射、散射及绕射等,这样,使移动信道充 满了反射波的传播环境。
1.1 移动通信的定义
▪ 3.移动台工作时经常受到各种干扰 移动台所受到的噪声影响主要来自于城市噪声、
各种车辆发动机点火噪声、微波炉干扰噪声等; 对于自然界中如风、雨、雪等自然噪声,由于频 率较低,可忽略其影响。
移动通信网是多频道、多电台同时工作的通信 系统。当移动台工作时,往往受到来自其他电台 的干扰,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及同 频干扰等。因此,无论在系统设计中,还是在组 网时,都必须对各种干扰问题予以充分的考虑。
▪ 6.通信系统复杂 由于移动台在通信区域内随时运动,需
要随机选用无线信道进行频率和功率控制, 以及选用地址登记、越区切换及漫游存取 等跟踪技术,这就使其信令种类比固定网 要复杂得多。此外,在入网和计费方式上 也有特殊的要求,所以移动通信系统是比 较复杂的。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一、引言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教程旨在为初学者提供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移动通信技术。

二、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移动通信的定义移动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它具有便携性、实时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2.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终端、基站、交换网络和支撑系统等组成。

移动终端是指方式、平板电脑等用户设备;基站负责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交换网络负责实现不同基站之间的通信;支撑系统包括管理系统、计费系统和安全系统等。

3.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第一代模拟通信、第二代数字通信、第三代宽带通信和第四代高速通信等。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研发和应用。

三、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1.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是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过程。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模拟信号,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编码和解码是为了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

2.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指在同一频段内,多个用户共享无线信道的技术。

常见的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3.蜂窝技术蜂窝技术是将无线覆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六边形的小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蜂窝。

蜂窝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信号干扰。

4.无线资源管理无线资源管理包括功率控制、信道分配、调度策略等,旨在提高系统容量和用户服务质量。

5.安全技术移动通信安全技术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等,以确保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四、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与协议1.移动通信标准移动通信标准是规范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和运行的技术规范。

常见的移动通信标准有GSM、CDMA、TD-SCDMA、WCDMA、CDMA2000和LTE等。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1:介绍移动通信基础知识1.1 移动通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2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1.3 移动通信的标准和规范2: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组成2.1 移动通信网络的分层架构2.2 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2.3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3: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方式3.1 无线接入方式3.1.1 GSM/UMTS/LTE等无线接入技术 3.1.2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接入设备 3.2 有线接入方式3.2.1 光纤接入技术3.2.2 xDSL接入技术4:移动通信网络的信道和调制技术4.1 信道的分类和特点4.2 数字调制技术4.2.1 AM、FM调制技术4.2.2 QPSK、QAM调制技术4.3 OFDM技术5: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与承载5.1 传输介质及其特性5.2 传输网络的组成和运行原理5.3 IP网络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6: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技术支持6.1 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 6.1.1 语音通信6.1.2 短信和彩信业务6.1.3 上网和移动互联网业务 6.2 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管理和优化6.2.1 网络规划与优化6.2.2 故障排除和性能监测6.2.3 客户服务和网络安全7:移动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7.1 5G技术和应用7.2 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与创新7.3 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挑战附件:- 移动通信网络装备调试指南- 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监测方案-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规范法律名词与注释:1:电信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电信行业管理的国家法律法规。

2:通信管理局: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信息产业局,负责管理和监督国内电信行业的行政机关。

3:通信运营商:指提供公共通信服务的经营者,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4:无线电频率:指无线电波的振动次数,是指导移动通信信号传输的核心参数。

5:数据保护法:指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的一些基本概念一、简介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

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

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 (2G),第三代手机(3G)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3G必将与社区网站进行结合,WAP与web的结合是一种趋势。

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

二、标准1、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缩写。

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的简称。

它的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

自90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来,被全球超过100个国家采用。

GSM标准的设备占据当前全球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市场80%以上。

GSM 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

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电话。

所有用户可以在签署了"漫游协定"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自由漫游。

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2G)移动电话系统。

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中。

GSM是一个当前由3GPP开发的开放标准。

操作维护中心(OMC):操作维护系统中的各功能实体。

依据厂家的实现方式可分为无线子系统的操作维护中心(OMC-R)和交换子系统的操作维护中心(OMC-S)。

与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S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等功能单元总体结构组成GSM系统.2、3G是第三代通信网络,目前国内支持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CDMA,GSM设备采用的是时分多址,而CDMA使用码分扩频技术,先进功率和话音激活至少可提供大于3倍GSM网络容量,业界将CDMA技术作为3G的主流技术,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美国CDMA2000,欧洲WCDMA,中国TD-SCDMA。

原中国联通的CDMA现在卖给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已经将CDMA升级到3G网络,3G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

三、移动通信技术:与传统的TDMA、FDMA或CDMA方式相比,智能天线引入了第四维多址方式:空分多址(SDMA)方式。

1、时分多址(TDMA):是采用时分的多址技术。

业务信道在不同的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如GSM、DAMPS等。

采用时分复用(TDMA)带来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增强,频率利用率有所提高,系统容量增大,基站复杂性减小。

2、频分多址(FDMA):是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

业务信道在不同的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如TACS系统、AMPS系统等。

3、码分多址 (CDMA):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

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不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CDMA允许所有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1.2288Mhz),且把其他使用者发出讯号视为杂讯,完全不必考虑到讯号碰撞 (collision) 问题。

CDMA中所提供语音编码技术,通话品质比目前GSM好,且可把用户对话时周围环境噪音降低,使通话更清晰。

就安全性能而言,CDMA不但有良好的认证体制,更因其传输特性,用码来区分用户,防止被人盗听的能力大大增强。

Wideband CDMA(WCDMA)宽带码分多址传输技术,为IMT-2000的重要基础技术,将是第三代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标准之一。

4、空分多址(SDMA):是一种新发展的多址技术,在由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中就应用了SDMA技术;此外在卫星通信中也有人提出应用SDMA。

SDMA实现的核心技术是智能天线的应用,理想情况下它要求天线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点波束;这样根据用户的空间位置就可以区分每个用户的无线信号,换句话说,处于不同位置的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频率和同一码型而不会相互干扰。

实际上,SDMA通常都不是独立使用的,而是与其他多址方式如FDMA、TDMA和CDMA等结合使用;也就是说对于处于同一波束内的不同用户再用这些多址方式加以区分。

四、子网络1、信令网:在通信网中,除了传递业务信息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在网上流动,这部分信息不是传递给用户的声音、图像或文字等与具体业务有关的信号,而是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递的控制信号,如占用、释放、设备忙闲状态、被叫用户号码等,这些都属于控制信号。

信令就是通信设备(包括用户终端,交换设备等)之间传递的除用户信息以外的控制信号。

信令网就是传输这些控制信号的网络。

本质上信令网关是传统七号信令系统与IP网之间的转换设备。

2、接入网:随着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电信业务向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人们对电信业务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同时由于主干网上SDH、ATM、无源光网络(PON)及DWDM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使用,为实现话音、数据、图象“三线合一,一线入户”奠定了基础。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增加业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电信专家和运营商日益关注研究的课题,“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是大家最关心的焦点。

因此,接入网成为网络应用和建设的热点。

3、传输网:传输电信号或光信号的网络。

按照覆盖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国际传输网与国内传输网。

后者又可分为长途传输网与本地传输网。

传输网作为电信网基础,其规划和建设在整个网络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运营商在实现全业务运营后,将会在传输网建设中考虑语音和数据业务开展之间的结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快速发展的宽带业务、流媒体业务、NGN业务与3G业务的共同开展。

4、SDH(同步数字体系)是一个一个将复接、线传输及交换功能集为一体的、并由统一管理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可实现诸如网络的有效管理,开业务时的性能监视、动态网络维护、不同供应厂商设备的互通等多项功能,它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并显著降底了管理和维护的费用,实现了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因而在现代信息传输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

5、同步网:(Synchronization Network ),电信网运行的支持系统之一。

为电信网内电信设备时钟(或载波)提供同步控制信号,使其工作速率同步。

电信网内任何两个数字交换设备的时钟速率差超过一定值时,接收信号交换的缓存读写时钟会产生速率差,当该差值超过某一定值时将产生滑码,会造成接收数字流的误码或失步。

同步网的功能就在于使交换设备时钟频率相同,以消除或减少滑码。

6、增值业务:凭借公用电信网的资源和其他通信设备而开发的附加通信业务,其实现的价值使原有网路的经济效益或功能价值增高。

增值业务自身特性决定其必然是一种多元化、综合性的捆绑式业务,而不同于语音业务,增值业务是集语音、图片、文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是多种业务的集成体。

增值业务提供的是一系列的业务组合,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7、网管网: 是接收、处理和传送网络管理信息的电信支撑网,它通过工作站、标准化接口将网络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与被管电信设备联系起来,实行对全网运营的有效管理。

五、网关技术1、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为无线应用协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

WAP使移动Internet 有了一个通行的标准,其目标是将Internet的丰富信息及先进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之中。

WAP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网上HTML语言的信息转换成用WML (Wireless Markup Language)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

WAP 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3G等多种网络。

2、.NET是微软下一代的操作平台,它允许人们在其上构建各种应用方式,使人们尽可能通过简单的方式,多样化地、最大限度地从网站获取信息,解决网站之间的协同工作,并打破目前计算机、设备、网站、各大机构和工业界间的障碍--即所谓的“数字孤岛”,从而实现因特网的全部潜能,搭建起第三代互联网平台。

3、3GP是由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一个协作的一组电信的合作伙伴。

该小组的目的是保持和批准的全球电信系统,基于GSM网络和无线接入技术。

该组织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移动网络,用户可以在访问移动计算技术在世界任何角落。

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核心网络,提供全球服务,手机用户通过因特网使用。

它包括许多著名的通信提供商,如苹果,朗讯科技,微软,IBM,东芝,诺基亚,以及其他许多人。

六、网元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组成。

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构成了基站子系统。

1、移动台:就是移动客户设备部分,它由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MT)和客户识别卡(SIM)。

如手机。

2、BTS全名为: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中文为基站收发台。

BTS的功能: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发送处理。

BTS主要分为基带单元、载频单元和控制单元三部分。

BTS受控于基站控制器(BSC),服务于某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实现BTS与移动台(MS)的空中接口功能。

一个完整的BTS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

BTS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处理。

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

3、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