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16-2030年)

合集下载

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海上风电是指在海洋上利用海风发电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绿色能源的一种,海上风电具有环保、高效、可持续的特点,被广泛认为是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国内,海上风电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之一。

截至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XXGW,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海上风电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海上风电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一颗新的璀璨明珠。

然而,我国海上风电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技术和成本方面的挑战,包括风机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二是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完善,包括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管理和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三是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冲突和影响问题,包括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环境保护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未来国内海上风电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

但同时也有一系列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首先,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海上风电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

其次,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将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的成本,提升其竞争力。

此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将继续增加,海上风电将成为国内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和进展。

未来随着政策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内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合理规划和管理海上风电项目,实现海上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围绕国内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展开讨论,并深入分析影响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部分1.1 概述:介绍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的优势以及国内海上风电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态势。

2024年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本文旨在分析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现状。

首先,将介绍风力发电技术的背景和工作原理。

然后,将重点分析广东省的风力资源情况。

接着,将探讨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发展障碍等方面。

最后,将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产生电力的技术。

利用风力转动风轮,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技术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地。

广东省的风力资源情况广东省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

根据相关数据,广东省的年平均风速较高,适宜于风力发电的开发利用。

同时,广东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较长的海岸线,这为海上风力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广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以促进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

其中包括给予税收减免、投资补助、电价优惠等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风力发电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政策支持,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市场规模目前,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越来越多的风力发电项目得到批准和实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风力发电成为广东省电力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障碍然而,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面临一些发展障碍。

首先,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此外,由于地理和气象条件的限制,一些地区的风力资源利用率较低。

同时,风力发电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一定要求。

促进发展的建议为促进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对风力发电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

2.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便利和激励措施。

3.加强风力资源评估和规划,合理布局风力发电项目。

4.推广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5.加强与电力系统的协调,提高风力发电的并网能力。

海上电力设备腐蚀防护技术现状研究

海上电力设备腐蚀防护技术现状研究

海上电力设备腐蚀防护技术现状研究发表时间:2019-12-12T16:30:11.51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6期作者:岳楹超[导读] 随着海上风电、海上输电电缆、海上智能微网等新能源相关设备在南网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广东省发改委2018年发布《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 2030年)(修编)》(以下简称规划)。

以广东省新一轮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网省公司关于加快海上风电发展的工作部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海上风电、海上输电电缆、海上智能微网等新能源相关设备在南网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海上电力设备的防腐维护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珠海桂山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调研中发现,相较于陆上的电气设备,海上电力设备的防腐有环境条件恶劣、补漆成本高、腐蚀原因复杂等特点。

因此研究防腐效果好,耐候性佳的防腐涂层可以大大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提高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1. 国内外研究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 整体情况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与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相继并网,海上风电机组经济可靠地运行与维护已经成为新能源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

我国风资源十分丰富,陆上离地面10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为4.35*10^6MW,其中技术可开发量高达8*10^5MW[2]。

由于海洋资源技术开发的日益成熟,海上风电正将成为下一个风电主战场,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以下优势:海上风资源储量丰富;风速高且稳定性好;环境污染小,受鸟类、景观、电磁波、噪声等问题的限制较少;不占用耕地面积,对于陆地耕地面积紧张的沿海城市,较适合发展海上风电[3][4]。

然而在海上风电开发过程中,与陆地风电相比,会遭遇许多不同的更复杂的技术难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海上电力设备的腐蚀与防护问题。

海上风电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不仅存在高湿度、高盐雾等腐蚀问题,还存在物理性的碰撞损伤,如漂浮物、浮冰的撞击、船舶的停靠[5]。

2023年陆上风电市场分析:陆上风电市场2030年成本有望降低30%8

2023年陆上风电市场分析:陆上风电市场2030年成本有望降低30%8

2023年陆上风电市场分析:陆上风电市场2030年成本有望降低30%网讯,陆上风电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我国陆上风电市场迎来更多政策利好。

当下,政策的扶持和技术的不断提升,陆上风电市场仍具有宽阔的进展前景。

同时在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陆上风电市场也将迎来更多进展机遇。

2023年陆上风电市场快速进展全球陆上风电市场快速进展,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猜测,将来陆上风电市场规模将连续扩大。

全球陆上风电容量在2022年达到了591吉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44%。

此外,欧洲、北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陆上风电市场也都在快速进展。

其中,中国、美国、印度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陆上风电市场。

估计到2030年,全球陆上风电容量将达到了1800吉瓦以上。

中美欧是全球主要的风电市场,世界各国陆上风电的新增装机量构成中,中国占45%,欧洲占19%,美国占16%,三大市场合计占比达到80%。

2023-2028年中国陆上风电行业市场专题讨论及市场前景猜测评估报告指出,世界各国陆上风电的累计装机分布中,中国占36%,欧洲占30%,美国占17%,三者合计占比达83%。

随着风机的尺寸增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陆上风电的效率得到提升,成本得到降低。

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影响陆上风电市场将连续扩大,2030年估计陆上风电的成本将比现在降低30%以上。

陆上风电市场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进展,但市场现状仍存在不少挑战和机遇。

政府的支持也是陆上风电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推动力。

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进展,包括在财政、税收、补贴、标准和监管方面供应支持。

这些政策将进一步推动陆上风电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进展。

我国陆上风电市场备受关注在中国,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落地,陆上风电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展,陆上风电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比如,目前的风机转子直径和塔筒高度已经达到了100米以上,提高了发电效率。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海上风电是指将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离岸的海域中,利用海洋风能发电。

由于广东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较长的海岸线,海上风电在广东的发展前景广阔。

为了更好地进行海上风电的规划和发展,广东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首先,广东制定了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5年,在广东海域建设50个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15吉瓦。

同时,到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30吉瓦。

通过这些目标的设立,广东将推动海上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清洁能源发电做出贡献。

其次,广东提出了海上风电的整体布局。

根据规划,广东将在东海和南海两个海域建设风电场。

东海风电场主要集中在珠江口、梅州湾和深圳湾等地;南海风电场则主要分布在汕尾南港、湛江海底等地。

通过合理的布局,广东可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风资源,实现风电发电的最大化。

同时,广东将加大海上风电的投资力度。

根据规划,到2025年,广东将投资500亿元用于海上风电的发展。

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风电场的建设、风力发电机组的采购和环境评估等方面。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广东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广东还提出了海上风电的技术改进方向。

规划中强调了风电机组的离岸化、大容量化和高效化。

通过采用更先进的风电技术,广东将提高风电机组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发电成本。

同时,广东还将推动海上风电与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的融合,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利用。

最后,广东还强调了海上风电项目的环境保护。

规划中指出,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特别是海洋资源的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广东将加强对项目的环境评估和监测,确保风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广东海上风电的发展规划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优化。

通过规划的实施,广东将成为海上风电行业的领军地区,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清洁能源发电做出重要贡献。

同时,广东的海上风电项目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阳江建设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阳江建设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1引言海上风电具有风资源丰富,机组单机容量大,发电小时数多,靠近负荷中心,不占用土地资源等特点,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

基于能源转型需要及相关产业链已取得的进步,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风电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增长点[1]。

广东是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所确定的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重点省份,也是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最大的省份之一;阳江则是广东唯一规划建设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规划装机容量和在建容量均居省内第一。

阳江抢抓机遇,顺势而动,在2017年就确立了建设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目标,并依托区位优势和优良发展环境,将海上风电作为主导产业,大胆实践、全力推动,在建设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阳江建设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优越条件2.1区位优势突出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毗邻珠三角,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和北部湾城市群的交汇地带。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阳江既能充分接受珠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又能联动粤西,并通过参与北部湾经济合作辐射大西南。

位于阳江海陵湾、年吞吐量近3000万吨的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地处西太平洋较佳位置,连接广州港、湛江港两大主枢纽港。

便利的水陆交通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和海上风电场建设提供原料运输、装备出运、施工安装等方面的良好条件。

广东是全国用电量最大的省份,邻近的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大量的清洁能源,这为阳江的海上风电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消纳条件[2]。

2.2海上风资源丰富阳江是广东的沿海大市,海(岛)岸线长约458.6km,约占全省岸线总长的1/10,其中大陆海岸线323.5km,岛屿岸线135.1km;海域面积约1.23万km2,其中20m等深线内的浅海阳江建设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Yangjiang'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a World-Class Offshore Wind PowerIndustrial Base伍玩秋,黄礼万,刘文彬(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阳江529500)WU Wan-qiu,HUANG Li-wan,LIU Wen-bin(Yangjiang Polytechnic,Yangjiang529500,China)【摘要】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3年广东省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广东省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广东省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风力发电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下将对广东省风力发电行业的市场分析进行分析。

首先,广东省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风力发电的发展。

广东位于南海沿岸,拥有长期的海陆交替的海洋气候和充足的风能资源。

广东省的平均年风速在5-7米/秒之间,达到了风力发电的最佳条件。

其次,广东省政府对风力发电行业的支持力度很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给予风力发电企业税收优惠、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等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广东省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再次,广东省的电力需求非常大。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省的电力需求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够有效地满足广东省的电力需求,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另外,广东省在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广东省拥有一批具有实力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能力、设备制造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这为广东省的风力发电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广东省的风力发电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的风力发电设备不断涌现,对传统的风力发电设备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其次,由于广东省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风力发电场址选择和资源评估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此外,广东省的电网结构和电力市场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风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广东省的风力发电行业在自然条件、政策支持、电力需求和设备制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广东省的风力发电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风力发电设备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完善电网结构和电力市场体制,以推动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2030年中国大型风电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大型风电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大型风电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大型风电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

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报告目录:第1章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111.1 主要国家风电发展政策和措施分析 111.1.1 德国风电发展政策和措施分析 111.1.2 美国风电发展政策和措施分析 111.1.3 丹麦风电发展政策和措施分析 121.1.4 西班牙风电发展政策和措施分析 131.1.5 英国风电发展政策和措施分析 141.2 风电产业发展规模及区域结构分析 141.2.1 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141.2.2 风电装机区域结构分析 151.2.3 风电产业发展特点总结 181.3 风电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191.3.1 风电产业发展趋势判断 191.3.2 重点区域风电发展展望 20(1)亚洲风电发展展望 21(2)欧洲风电发展展望 22(3)北美洲风电发展展望 22(4)拉丁美洲风电发展展望 23(5)非洲和中东地区风电发展展望 23(6)大洋洲风电发展展望 231.3.3 风电国际合作与竞争趋势 23第2章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52.1 中国风电发展政策和措施分析 252.1.1 风电产业管理政策分析 252.1.2 风电产业技术标准分析 292.1.3 风电产业课题研究分析 302.2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规模及特点分析 312.2.1 风能资源储量分析 312.2.2 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332.2.4 风电产业发展特点总结 352.3 中国风电产业核心问题评析 372.3.1 速度与效益问题评析 372.3.2 政策与机制问题评析 392.3.3 技术与质量问题评析 412.3.4 “弃风”与电网问题评析 432.4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442.4.1 中国风电转型发展趋势分析 442.4.2 中国风电发展规划与目标分析 45第3章中国风电场建设配套行业发展分析 47 3.1 中国风机整机制造业发展分析 473.1.1 风机整机制造业发展分析 47(1)风机整机制造商竞争格局分析 47 (2)风机整机制造技术趋势分析 503.1.2 中国风机整机制造业发展分析 51 (1)中国风机整机制造商竞争格局分析 51 (2)中国风机整机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 53 3.2 中国风电零部件制造业发展分析 543.2.1 风电叶片市场分析 54(1)叶片市场供需分析 54(2)叶片市场竞争情况 553.2.2 其他风电零部件供应分析 563.2.3 风电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 58 3.3 中国风电服务业发展分析 593.3.1 风能资源评估与预测能力建设分析 59 3.3.2 风电标准体系建设分析 603.3.3 风电检测及认证能力建设分析 613.3.4 风电保险服务业发展分析 62第4章中国风电场开发及运营现状分析 63 4.1 风电场开发及运营政策分析 634.1.1 风电场开发及运营管理政策分析 63 4.1.2 风电场开发及运营规划目标分析 64 4.2 风电场建设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 644.2.1 风电场建设规模分析 644.2.2 风电场开发商竞争格局分析 644.3 重点区域风电场建设分析 684.3.1 风电场建设区域格局分析 684.3.2 内蒙古风电场建设分析 694.3.3 河北风电场建设分析 704.3.4 甘肃风电场建设分析 704.3.5 辽宁风电场建设分析 714.3.7 黑龙江风电场建设分析 724.3.8 吉林风电场建设分析 734.3.9 宁夏风电场建设分析 734.3.10 新疆风电场建设分析 734.3.11 江苏风电场建设分析 744.4 风电场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744.4.1 风电场运营特点分析 744.4.2 风电场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75第5章中国风电场开发建设关键问题分析 775.1 风电场规划设计核心环节分析 775.1.1 风电场规划选址分析 775.1.2 风电场风机选型分析 785.1.3 风电机组布置分析 815.2 风电场设计水平评价指标建议 815.2.1 常用风电场设计评价指标分析 815.2.2 风电场设计评价参考指标建议 825.3 风电场开发建设注意事项 835.3.1 风电场规划选址注意事项 835.3.2 风电场道路设计注意事项 845.3.3 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855.3.4 升压站设计注意事项 855.3.5 风电场建设管理注意事项 865.4 风电场接入系统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865.4.1 风力发电的运行特性分析 865.4.2 风力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87(1)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87(2)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87(3)对调峰调频能力的影响 885.4.3 改善风力发电并网性能的措施和建议 88 5.5 风电场无功补偿技术分析 905.5.1 无功补偿装置在风电场的应用分析 90 (1)风电场中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分析 90 (2)不同类型风机的无功补偿应用分析 905.5.2 无功补偿方式和装置比较分析 915.5.3 风电场中无功补偿的要点分析 92第6章中国风电场运营式及策略分析 946.1 风电场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946.1.1 运、维合一的业主管理模式分析 946.1.2 运营业主管理、维护外委管理模式分析 94 6.1.3 维护业主管理、运营外委管理模式分析 95 6.1.4 运营、维护全部外委管理模式分析 956.2.1 风电场安全管理内容分析 966.2.2 风电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96 6.2.3 风电场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976.3 风电场设备管理策略分析 986.3.1 风电场设备管理内容 986.3.2 风电场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98 6.3.3 风电场设备管理措施建议 986.4 风电场人员管理策略分析 996.4.1 风电场人员管理内容 996.4.2 风电场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99 6.4.3 风电场人员管理措施建议 1006.5 风电场对标管理指标建议 1006.5.1 风电场对标管理指标分类 1006.5.2 风电场对标管理指标选择建议 101 (1)分级指标选择 101(2)设备能效指标选择 101(3)生产管理指标选择 101第7章中国主要风电场开发商经营分析 103 7.1 风电场开发商总体状况分析 1037.2 主要风电场开发商经营分析 1047.2.1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4(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4(2)企业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105(3)企业风电场项目分析 105(4)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106(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8(6)企业风电业务动向分析 1097.2.2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09(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9(2)企业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110(3)企业风电场项目分析 110(4)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110(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3(6)企业风电业务动向分析 1137.2.3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13(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4(2)企业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114(3)企业风电场项目分析 116(4)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116(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8(6)企业风电业务动向分析 1187.2.4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19(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9(2)企业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119(3)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120(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5)企业风电业务动向分析 1227.2.5 华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123(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23(2)企业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124(3)企业风电场项目分析 124(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25(5)企业风电业务动向分析 125第8章中国大型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688.1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688.1.1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分析 1688.1.2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68(1)酒泉风能资源环境分析 168(2)酒泉风电基地投资规划 168(3)酒泉风电场项目建设分析 1688.1.3 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69(1)哈密风能资源环境分析 169(2)哈密风电基地投资规划 169(3)哈密风电场项目建设分析 1698.1.4 内蒙古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69(1)内蒙古风能资源环境分析 169(2)内蒙古风电基地投资规划 169(3)内蒙古风电场项目建设分析 1698.2 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708.2.1 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分析 1708.2.2 开鲁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708.2.3 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70 8.2.4 包头达茂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708.2.5 河北张北一期、二期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71 8.2.6 河北承德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718.2.7 其他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分析 171第9章中国风电场投资成本及效益分析 1729.1 风电场投资运营成本分析 1729.1.1 风电场生产成本分析 172(1)风电场生产成本构成分析 172(2)风电设备故障对发电成本的影响分析 1749.1.2 降低风电场运营成本的措施建议 1759.2 风电场投资效益分析 1779.2.1 风电场经济效益分析 1779.2.2 风电场低碳效益分析 1789.3 海上风电场投资分析 1789.3.1 海上风电场与陆上风电场投资比较 178 9.3.2 海上风电场投资成本分析 1799.3.3 海上风电场经济性分析 1809.3.4 海上风电场投资风险分析 1819.3.5 海上风电场投资前景分析 1819.4 风电场投资前景分析 1839.4.1 风电场投资环境分析 1839.4.2 风电场开发商关注点分析 184(1)“弃风限电”应对策略 184(2)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出台 185(3)生态风电场建设 1859.4.3 风电场投资前景分析 186 略••••完整报告请咨询客服。

广东省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初稿)

广东省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初稿)

附件2:粤发改规征求〔2018〕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陆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征求意见稿)为促进陆上风电有序规范建设,加快风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市场化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47号)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目标通过竞争性配置,选择有投资能力、创新能力强、讲诚信的企业获得我省陆上风电项目建设规模,引导陆上风电产业升级和降低成本,提高国家补贴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陆上风电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公平公正、科技进步、成本下降、综合利用”原则开展我省陆上风电项目建设规模竞争性配置工作,对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分,按照综合评分由高到低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建设规模和上网电价。

三、配置范围(一)项目范围。

原则上应纳入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并完成一年以上测风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

(二)配置内容。

通过综合评分排序,确定投资主体、建设规模和上网电价。

四、评分办法针对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建设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等特点,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对拟参与我省陆上风电建设企业的整体实力、设备先进性、技术方案、申报电价等因素综合评分,进行遴选确定,其中以承诺上网电价为重要条件。

竞争性配置评分指标及分值如下:(一)企业能力(满分20分)。

1.投资能力(4分)。

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20%及以上,得2分;经财务审计,企业上一年度的净资产规模达到项目总投资的20%及以上,得2分。

2.业绩(12分)。

企业在国内(含我省,下同)投资建设陆上风电项目,已核准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得2分,达到50万千瓦得4分,达到80万千瓦得6分;企业在我省投资建设陆上风电项目,已建成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得2分,达到20万千瓦得4分,达到30万千瓦得6分。

3.技术能力(2分)。

企业创新能力较强,技术方案成熟,得2分。

4.企业诚信(2分)。

企业诚信履约情况良好,得2分。

(二)设备先进性(满分8分)。

中国布局风电产业发展路线图

中国布局风电产业发展路线图

中国布局风电产业发展路线图来源:时间:2011-12-14 点击量:277次【打印】【大中小】中国首部《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成为中国的主要电源之一,到2050年,风电将满足国内17%的电力需求。

未来风电发展的布局是:2020年以前以陆上风电为主,开展海上风电示范;2021-2030年,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2031-2050年,实现东中西部陆上风电和近远海风电的全面发展。

我国首部《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近日发布。

在前不久举办的的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透露了路线图的相关内容:预计到205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10亿千瓦,满足17%的国内电力需求,2020年后,国内风电价格将低于煤电的价格,国内现行的风力发电补贴政策将逐步取消、退出。

风电产业链有待完整衔接由于步子太快,与风电产业相关的一些技术和标准体系还没有跟上,今年8月份,国家各部门针对风电产业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中行动。

国家能源局发布“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重要标准,随后下达《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宣布风电审批将正式纳入国家统一规划。

与此同时,电监会主要针对“风电场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及改造情况,和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对当地电网影响”的全国风电安全检查也开始启动。

这一系列行动意在改善我国风电标准滞后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风电的发展可谓迅猛。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2010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已高达4473.3万千瓦,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装机国,同时还有4家风机制造厂家进入了全球前10名。

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风力发电量达到3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增速居各大能源之首。

广东省海上风电与燃机、储能综合能源发展政策研究

广东省海上风电与燃机、储能综合能源发展政策研究

猱艺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3卷第10期2021年5月广东省海上风电与燃机、储能综合能源发展政策研究纪云松1,刘润野,赵利1(1.广东华电福新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广东 阳江529500;2.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 (实验)中心,浙江省蓄能与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0)摘要: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的海上风电、燃机和储能一体化综合能源发展的情况,从布局、补贴、消纳等方面 细致阐明并分析了我国近期颁布的相关的政策及规划,并以海上风电资源丰富的广东省作为研究重点,深入研究了国家政策规划在地方落实的情况,总结了在国家宏观政策下,海上风电、燃机和储能综合能源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多能互补储能一体化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沽 性,减少弃风弃光现象,将成为未来增加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应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能源结构,探索海上风电、燃机、储能一体化有机结合的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

关键词:海上风电;燃机;储能;综合能源;发展政策中图分类号:TM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10-0193-031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可再生能源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2019年《BP 世界能源展望》最新报告,到2040年,世界能源供应量的1/2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然而,随着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固有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将会对电网带 来很大的冲击,使得所发电力难以消纳,不可避免地引发弃风弃光的情况。

对于近几年海上风电飞速发展的 广东省,也将面临这个问题,如何合理调度,优化配置,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将是未来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为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促进供给侧改革,将可再 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形成多能互补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4年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绿色能源,具有可再生、低碳、环保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广东省的风力发电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2. 广东省风力资源分布情况广东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根据相关数据,广东省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山区是该省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尤其是郁南、河源等地,具备较高的风力发电潜力。

3. 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政策支持为促进风力发电行业发展,广东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首先,广东省出台了鼓励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的政策,包括给予财政补贴、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等。

其次,广东省鼓励与风力发电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此外,广东省还鼓励与风力发电配套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土地、用电、办证等方面的支持。

4. 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广东省的风力发电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一方面,公共能源企业和大型能源集团是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具备丰富的资源和资金实力,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型风力发电企业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然而,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企业需加强技术研发、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

5. 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发展前景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广东省政府将继续出台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为风力发电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其次,广东省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为风力发电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最后,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风力发电将逐渐成为广东省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6.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具备较好的发展环境和前景。

政府政策的支持、丰富的风能资源、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将推动广东省风力发电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3年广东省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广东省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广东省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风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在风力发电领域的市场发展也日益成熟。

一、市场规模和现状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广东风力发电场投产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居全国第四,占比位列全国前五。

其中,内陆主要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主,沿海主要以揭阳、潮州和汕尾为主要发展区域。

广东省风力发电行业已经成为国内较为成熟的风电市场之一。

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大,广东风电市场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随着风力发电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降低成本,未来风电市场还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许多风力发电企业正在加快全球合作,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风能利用的普及和发展。

三、市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尽管广东风力发电市场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风力发电技术和设备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风速不稳定、风电设备的使用寿命等。

其次,风力发电需要大面积耕地、如何解决这种矛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同时,各地的电网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和加强。

四、展望和建议作为广东省受众广泛、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之一,风力发电行业在未来一定程度上将继续保持其市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广东风电市场的发展,政府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企业加大对风能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和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加强风电设备的维护和更换,不断更新优化市场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风电建设及开发的规划和协调等措施都是值得推广的。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

附件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二○一八年四月目录一、发展基础 (1)(一)资源条件 (1)(二)发展环境 (2)二、总体要求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5)(三)发展目标 (6)三、场址布局 (6)(一)布局原则 (7)(二)布局规划 (7)四、项目建设 (17)(一)开发时序 (17)(二)电网配套 (18)五、产业发展 (20)(一)推动风电技术进步 (200)(二)促进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 (21)(三)完善开发服务体系 (22)六、环境保护 (22)(一)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22)(二)环境影响评价 (25)(三)环境保护要求 (26)七、投资和效益估算 (27)(一)投资估算 (27)(二)效益估算 (27)八、组织实施 (27)(一)加强统筹协调 (27)(二)落实扶持政策 (28)(三)创新监管方式 (29)(四)加强实施评估 (29)附表: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场址表 (30)附图: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场址分布图(2017-2030年)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相对较高、技术相对高端的特点,是新能源发展的前沿领域,是我省可再生能源中最具规模化发展潜力的领域。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规划,结合我省海上风电发展实际,对2012年印发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进行修编,制定《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

规划年限为2017年到2030年,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规划范围包括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水深50米内的近海海域。

一、发展基础(一)资源条件。

我省拥有4114公里海岸线和41.93万平方公里辽阔海域,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

沿海处于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夏季季候风特征十分明显。

冬季风出现在11月到翌年3月,沿海被大陆性极地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流比较干冷;夏季风发生在4月到10月,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盛行偏南风,气流比较湿暖。

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问题分析及建议

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问题分析及建议

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问题分析及建议发表时间:2018-11-11T12:14:58.1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作者:李高强[导读](广东粤电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广东省阳江市 529500)一、海上风电发展现状1、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现状据中国气象局测绘计算,我国5米到50米水深,7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为5亿千瓦,从可开发比例以及单位面积来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巨大。

从2010年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以来,我国沿海,特别是江浙沪地区已经先后开发建设了十几个海上风电场,基本形成了从前期规划-勘察设计-制造-施工-运维的完整生态链。

其它如福建、辽宁广东、山东等地区也先后开始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热潮。

2、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广东省近海风能资源丰富,具备规模开发的条件,潜力巨大。

广东省发改委从2009年8月开始开展海上风电场规划研究工作,委托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有关沿海市研究编制《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

在广东省发改委的统筹下,经过四个阶段的规划场址筛选工作、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及专家论证后实施,随后在2017年进行修改,形成《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

尽管如此,从2010年至今,广东省有且仅有珠海桂山项目以及粤电湛江外罗项目、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粤电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等开工或者核准。

相对于国内其它沿海省份海上风电的发展,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严重滞后。

二、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问题分析1、没有结合我省海上风电实情而制定的电价政策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2019年以前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元(含税,下同),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元。

但是,其定价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省海上风电场的开发建设成本较高,单位造价大约是陆上风电的两倍,同时海上风电运维成本大大超过陆上风电。

珠三角风电发展及其对鸟类威胁和相关应对措施

珠三角风电发展及其对鸟类威胁和相关应对措施

珠三角风电发展及其对鸟类威胁和相关应对措施作者:徐晓羽肖懿芝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33期[摘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9个城市,其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

“十二五”规划实行以来,越来越多的海上风力发电场在珠三角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同时,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水鸟资源,是数百万迁徙水鸟的“中转站”。

海上风电会给鸟类迁徙从不同方面带来威胁和影响,在开发风能资源的同时,不能忽视珠三角地区水鸟多样性的保护。

分析了珠三角地区风电场和鸟类多样性相关情况,讨论了海上风能发电对候鸟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就风电场的建设提出合理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海上风能发电;候鸟;威胁;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 TM6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178-04一、引言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今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广受公共关注的社会问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无疑是未来能源使用的发展趋势。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珠三角地区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其中积极开发风能是重中之重。

广东省省长也表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气质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下一步需要实施珠江三角洲减煤管理,并加强珠三角海上风电的建设。

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水鸟资源,其处于东亚—澳大利亚西线重要候鸟迁徙路线的中间位置,它是数百万迁徙水鸟的“中转站”[1]。

珠江三角洲地区因其丰富的湿地资源,以括鹭类、雁鸭类和鸻鹬类三大类为主,成为适合不同水鸟的栖息地。

广东林业局调查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共有126种水鸟,其中有23种为广东省重点保护物种,10种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附录物种。

在所有的水鸟中,迁徙鸟类共87种,占总数的69.05%。

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84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84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84号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公司、国电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神华集团公司、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华润集团公司、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公司、水电总院、电规总院、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为认真做好风电发展工作,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国发〔2014〕53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风电年度开发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163号)的要求,统筹考虑各地区风电开发建设现状和市场消纳情况,编制了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现将有关内容及要求通知如下:一、为保持风电开发建设节奏,促进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总规模3083万千瓦。

考虑到2015年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含兵团)等省(区)弃风限电情况,暂不安排新增项目建设规模,待上述省(区)弃风限电问题有效缓解后另行研究制定。

二、请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根据本通知要求,组织制定本省(区、市)年度开发建设方案,开发方案应包括项目清单、项目拟核准时间、风电运行指标和对本地电网企业相关管理要求等。

3月底前,要将本地区开发建设方案向社会公布,并抄送我局。

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16-2030年)

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16-2030年)

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16-2030年)二○一六年十一月目录一、发展基础 (1)(一)资源条件 (1)(二)发展环境 (2)二、总体要求 (4)(一)指导思想 (4)(二)发展目标 (5)(三)场址选择原则 (5)三、场址布局 (6)(一)东部沿海区域 (6)(二)西部沿海区域 (7)(三)内陆区域 (7)四、电网配套 (7)五、环境保护 (9)(一)噪声影响防护 (9)(二)电磁辐射防护 (10)(三)油污染防治 (10)(四)鸟类飞行保护 (10)(五)景观保护 (11)(六)水土林地资源保护 (11)六、产业带动 (11)(一)促进技术进步 (12)(二)带动制造业发展 (12)(三)完善服务体系 (12)七、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13)(一)投资估算 (13)(二)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13)八、扶持政策 (13)(一)落实电网全额收购 (13)(二)落实税收优惠 (14)(三)加大省内财政支持 (14)(四)加强金融支持 (14)九、规划实施 (14)(一)加强规划引导 (14)(二)统筹开发建设 (15)(三)强化生态环保责任 (15)(四)发挥综合效益 (15)(五)完善信息统计 (16)(六)动态滚动调整 (16)(七)加强实施监管 (16)风电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技术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

积极有序开发风能资源,对于增加我省清洁能源供应、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规划及我省陆上风电发展实际,修编《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年限2016-2030年。

一、发展基础(一)资源条件我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冬季(12-2月)受冷高压脊控制,盛行偏北风和东北风,风速较大;春季(3-5月)由冬季风开始转为夏季风,冷暖空气交替,风向多变,盛行风向较乱;夏季(6-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西伸加强,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异常活跃,盛行风向主要以偏南风为主,风速较小;秋季(9-11月)由夏季风转为冬季风,风向逐渐转为以偏北风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16-2030年)二○一六年十一月目录一、发展基础 (1)(一)资源条件 (1)(二)发展环境 (2)二、总体要求 (4)(一)指导思想 (4)(二)发展目标 (5)(三)场址选择原则 (5)三、场址布局 (6)(一)东部沿海区域 (6)(二)西部沿海区域 (7)(三)内陆区域 (7)四、电网配套 (7)五、环境保护 (9)(一)噪声影响防护 (9)(二)电磁辐射防护 (10)(三)油污染防治 (10)(四)鸟类飞行保护 (10)(五)景观保护 (11)(六)水土林地资源保护 (11)六、产业带动 (11)(一)促进技术进步 (12)(二)带动制造业发展 (12)(三)完善服务体系 (12)七、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13)(一)投资估算 (13)(二)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13)八、扶持政策 (14)(一)落实电网全额收购 (13)(二)落实税收优惠 (14)(三)加大省内财政支持 (14)(四)加强金融支持 (14)九、规划实施 (14)(一)加强规划引导 (14)(二)统筹开发建设 (15)(三)强化生态环保责任 (15)(四)发挥综合效益 (15)(五)完善信息统计 (16)(六)动态滚动调整 (17)(七)加强实施监管 (16)风电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技术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

积极有序开发风能资源,对于增加我省清洁能源供应、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规划及我省陆上风电发展实际,修编《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年限2016-2030年。

一、发展基础(一)资源条件我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冬季(12-2月)受冷高压脊控制,盛行偏北风和东北风,风速较大;春季(3-5月)由冬季风开始转为夏季风,冷暖空气交替,风向多变,盛行风向较乱;夏季(6-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西伸加强,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异常活跃,盛行风向主要以偏南风为主,风速较小;秋季(9-11月)由夏季风转为冬季风,风向逐渐转为以偏北风为主。

夏秋季节沿海地区易受热带气旋影响产生短暂的大风天气。

我省地形地貌复杂,既有沿海地区,又有内陆地区,既有平原、丘陵,又有山区等,因而局地风速差异较大。

总体而言,全省各地平均风速呈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的分布趋势,但北部山区一些海拔较高的地方会出现较大的风速。

我省沿海是平原地区,濒临南海,海岸线长,有上千个岛屿,受海洋动力作用(海洋表面平滑,使气流加速)、海陆热力作用(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性质的差异而产生海陆风),以及冬夏季风和局部地形等的共同影响,该区具有相对丰富的风能资源。

粤北大部分是山区,受冬季风和海拔、地形等因素影响,处于冷空气南下主要路径上的南岭山脉部分海拔较高的峰、脊区域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其余地区风速则较小。

根据最新的风能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省风能资源(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较大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粤东西北海拔较高的山区。

风资源丰富地区70米高度以上年平均风速达到6.5米/秒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350 瓦/平方米以上。

根据省气象局《广东省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报告》,我省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00瓦/平方米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可开发量约为1900万千瓦;其中风功率密度≥250瓦/平方米目前可开发的地区开发量约为1650万千瓦;风功率密度≥300瓦/平方米风资源良好的地区技术开发量约为1400万千瓦。

(二)发展环境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益成熟,世界各国将发展风电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的重要举措,全球风电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底,全球80多个国家已开发风电项目,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4.32亿千瓦。

预计今后5-10年,世界风电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特别是在新增能源供给中的比重将稳步上升,风电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更加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快速发展,到2015年底陆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9亿千瓦,在全球排名第一。

风电装机容量占我国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8.5%,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

国家“十三五”规划陆上风电装机容量2020年达到2.4亿千瓦。

国家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制定了鼓励风电发展的分区域电价、配额引导、全额保障收购等政策措施,建立了促进风电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加快发展风电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省陆上风电稳步有序发展,截至到2015年底,累计建成陆上风电场61个、并网装机容量约246万千瓦,在建项目50个、装机容量284万千瓦(不含部分项目中的已并网容量),积累了丰富的陆上风电开发建设经验,为风电的规模化开发打下了基础。

我省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条件好,随着风电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建设成本下降,风能开发利用具有较大潜力。

我省是能源需求大省,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仍将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传统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

我省陆上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陆上风能资源,对于满足我省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1 我省已建成陆上风电场项目(截止到2015年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按照“统筹协调、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原则,进一步做好风电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林业规划、旅游规划等规划的衔接,有序开发风电资源,合理布局风电场址,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实现风电开发与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绿色发展。

(二)发展目标根据我省陆上风电场风能资源情况和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风电项目开发建设。

规划到2020年底建成陆上风电装机容量约600万千瓦;到2030年底建成陆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000万千瓦。

通过陆上风电开发建设,带动我省风电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三)场址选择原则根据我省陆上风能资源分布特点,按照《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等要求,我省陆上风电场选址布局主要依据以下原则:1.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场址70米高年平均风速原则上大于6米/秒,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20瓦/平方米,主导风向频率在30%以上的地区。

场址主导风向上地形尽可能开阔、宽敞,障碍物尽量少、粗糙度低,对风速影响小。

2.严格遵守生态红线。

场址布局满足生态保护要求,严格按照划定的生态红线避开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严格控制区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等控制区域。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风电场址和运输道路尽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现有线路,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和山体破坏。

场址与附近居民居住点保持适当距离,减小光影效应和噪音污染。

4.电网送出条件良好。

场址尽量靠近合适电压等级的的变电站或电网,并网点的短路容量应足够大。

三、场址布局根据我省风电资源条件和上述原则,全省规划布局建设风电场址147个、总装机容量约870万千瓦(含2015年底前已核准项目50个,装机容量290万千瓦)。

根据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将全省可规划建设风电场的地区划分为3个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包括汕头、汕尾、揭阳、潮州、惠州5市;西部沿海区域,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佛山、广州5市;内陆区域,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肇庆、云浮6市。

深圳、珠海、江门、东莞、中山5市由于受风资源条件、土地利用规划、当地政策等限制,未规划布局新建风电场址。

(一)东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地处台湾海峡喇叭口西南端,地理位置独特,风力资源丰富,该区域70米高年平均风速在6.0-7.0米/秒,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密度达250-350瓦/平方米。

该地区规划风电场址15个,装机容量约78万千瓦。

(二)西部沿海区域西部沿海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南海,受海陆热力作用和地形地势影响较为显著。

该区域70米高年平均风速在5.4-6.5米/秒之间,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

该地区规划风电场32个,装机容量约191万千瓦。

(三)内陆区域内陆区域6市远离海岸线,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夏季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外围的影响,同时高空槽带来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切变线形成的大风也使本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该区域70米高年平均风速为5.5-6.5米/秒,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

该地区规划风电场址100个,装机容量约601万千瓦。

四、电网配套截止2015年底,我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311亿千瓦时;预计到“十三五”末,我省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700亿千瓦时。

我省电力市场需求大,风电消纳潜力大。

“十三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和布局,加强跨区域输电通道和城乡输配电网建设,形成以500千伏骨干电网为核心,各电压等级电网相互适应、与电源发展相协调的现代化电网,陆上风电接入电网系统条件良好。

为实现风能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电网系统建设应为陆上风电接入和消纳提供有利条件。

风电接入电网系统原则上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风电开发规划与电网规划相协调。

衔接好风电项目开发与配套电网建设,保障风电项目的顺利并网运行和高效利用,深入研究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和调峰等方面的影响。

(二)风电开发与电网结构合理匹配。

风电分散接入与集中接入电网相结合。

根据风电建设规模、当地电网结构及负荷发展情况研究确定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

规模在5万千瓦以下的风电场原则上以35千伏或10千伏电压等级多回架空线路直接接入地区配电网;规模在5-20万千瓦的陆上风电项目群,根据风电场距离并网点的远近,考虑以110千伏或220千伏电压等级1回架空线路接入系统。

适时建设电源接入点和输电通道,满足风电汇集和送出的需求。

(三)就近消纳与跨区消纳相结合。

风电项目按就地、就近、跨区消纳的先后顺序消纳,小规模风电应尽量接入所在地市中低压配网消纳,集中开发的大规模风电项目,宜优先考虑就近接入,近区难以消纳时再考虑跨区接入。

(四)建设电网友好型风电场。

提高风电机组技术性能,按照有关技术规定和标准开展风电并网工作,建立以风电功率预测为基础的电网调度与风电协调运行机制。

五、环境保护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废水。

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电磁辐射影响及对周围景观、鸟类飞行等的影响;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也会对水土、林地等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项目实施中,通过科学规划场址、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保措施等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及其他资源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