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舌苔和舌质

合集下载

舌诊百度百科

舌诊百度百科

舌诊百度百科编辑词条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诊,诊断学名词。

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

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进行舌诊时应将舌质和舌苔辨证结合,一般情况下二者反映病变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现象出现,这就需要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主病及相关研究: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

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舌诊知识点总结

舌诊知识点总结

舌诊知识点总结一、舌诊的基本知识1. 舌头的形态:正常人的舌头应该居中,舌面平坦,呈椭圆形。

如果舌头偏向一侧或者出现向一侧偏移,往往意味着某些脏腑出现了问题。

2. 舌头的颜色:舌质是中医舌诊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正常舌体颜色应淡红润泽。

若舌体颜色过淡或者发黯,往往意味着气血不足、阳气不足等情况。

3. 舌苔:舌头上的苔草情况也是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

苔分为厚薄、色白色黄、湿燥等多种情况,不同的苔草情况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病理变化。

4. 舌的大小:舌头大小与肾的阴阳之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舌头的大小也是舌诊中需要注意的重点之一。

5. 舌头的静态和动态:观察舌体颜色、纹理情况,以及观察人在张口、伸舌、吞咽等动作时的舌头形态,也是舌诊的要点之一。

二、舌诊与内脏关系1. 舌尖:舌尖对应心脏,心脏属于火,舌尖正常情况下颜色应该是红润。

2. 舌头:舌头对应脾胃,脾胃主要消化吸收,舌面的润不润泽,苔草的情况可以反映出脾胃的健康状况。

3. 舌根:舌根对应肾脏,肾主水液,肾主骨,所以舌根部位的形态和色泽情况可以反映出肾脏是否健康。

4. 舌体两侧:舌体两侧对应肝胆,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往往可以反映出舌体两侧出现的异常情况。

5. 舌体中部:舌体中部对应脏腑的阴阳之气,舌中部的苔草情况也是反映出脏腑阴阳气的重要指标。

三、舌诊常见病症1. 舌红:舌头颜色红润过盛,往往意味着体内热盛,往往伴有口干咽燥、烦躁不安等症状,可以考虑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

2. 舌胖:舌头偏大、舌质肥厚,往往意味着肾阴亏虚和痰湿之病,可以考虑滋阴清热、祛痰健脾的中药治疗。

3. 舌瘦:舌头发干,舌体呈红色,往往伴有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等症状,可以考虑滋阴养血、清热安神的中药治疗。

4. 舌苔:舌头上的苔草出现厚、腻、黄等情况,往往伴有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可以考虑祛湿健脾、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

四、舌诊的注意事项1. 环境光线:在进行舌诊时,要注意选择一个明亮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观察舌头的情况。

中医诊断学-舌诊 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舌诊  ppt课件

PPT课件
9
3)颤动:多见于热极生风、肝风内动、酒 精中毒、心脾两虚 4)歪斜:多为中风或中风先兆 5)吐弄:多为小儿智力发育不良 6)短缩:多为热病(天生舌短者除外)
PPT课件
10
2.望舌苔
(1)望苔色 1)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 • 表证-薄白苔 • 寒证-白厚苔 • 湿证-白腻苔
PPT课件
PPT课件
20
2)润燥:表示体内津液的盈亏 由润转燥-热势加重,津液耗伤,病情发展 由燥转润-热邪渐退,津液恢复,病情好转
PPT课件
16
3)腐腻: 苔质颗粒粗大,疏松而厚,刮之易去-腐苔 颗粒细腻,粘滑不易刮去-腻苔
PPT课件
17
4)剥落:-胃气胃阴之存亡 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洁如镜-光剥苔(镜面舌) 舌苔部分剥落,界限清楚-花剥苔 大面积脱落,形似地图-地图舌
11
2)黄苔:多主热证、里证(从黄的程度辨别 热的的轻重) 薄黄 黄厚
PPT课件
12
焦黄
黄腻
PPT课件
13
3)灰苔:多主痰湿、里证 4)黑苔:主里热重证、寒盛证
PPT课件
14
(2)望苔质
1)厚薄: 薄苔为疾病初起,厚苔为病情较重。 由薄变厚-病情由轻转重 由厚变薄-病情由重转轻
PPT课件
15
PPT课件 3
1.望舌质
(1)舌色 •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 红舌-主热证 舌红起芒刺、黄厚苔-实热证 舌红少苔或无苔-虚热证
PPT课件
4
• 绛舌-邪热入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
• 紫舌-主热证、寒证、瘀血证
PPT课件
5
(2)望舌形
1)老嫩: 舌质粗糙、苍老-实证、热证 细腻、娇嫩或边有齿痕-虚证、寒证

中医 舌诊

中医 舌诊

二望舌质
•舌质,即舌的本体, 故又称舌体,是舌的 肌肉和脉络组织。望 舌质主要观察舌色、 舌的形质、动态以及 舌下络脉四个部分。
二 望舌质 -- 舌色
• 舌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分为淡 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 (一)淡红舌 • 【舌象特征】 舌色淡红润泽、白中
透红。 • 【临床意义】 为气血调和的征象,
• 刺,指舌乳头突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红 色或黄黑色点刺,称为芒刺舌。
• 点和刺相似,时常并见,故可合称点刺 舌。点刺多见于舌尖部。
• 【临床意义】 提示脏腑热极,或为血 分热盛。
根据点刺出现的部位, 一般可区分热在何脏, 如舌尖生点刺,多为 心火亢盛;舌边有点 刺,多属肝胆火盛; 舌中生点刺,多为胃
• 辨舌苔厚薄可测邪气的深浅。外感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 或内伤病病情较轻,胃气未伤,舌苔亦无明显变化,可见到 薄苔。舌苔厚或舌中根部尤著者,多提示外感病邪气已入里, 或胃肠内有宿食,或痰浊停滞,病情较重。
• 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进;舌苔 由厚转薄,或舌上复生薄白新苔,提示正气胜邪,或内邪消 散外达,为病退的征象。
• 常见的病理舌态包括痿软、强硬、歪斜、颤动、 吐弄、短缩等。
• 舌体强硬,运动不灵,主热陷心包,高热伤津 或风痰阻络;舌体痿软,主阴液亏损或气血俱 虚;舌体颤抖,主肝风内动;舌体歪斜,多见 于肝风夹痰,痰瘀阻络或阴虚风动:吐弄舌, 多为心脾有热;舌体短缩,多属危重证候。
二 望舌质 -- 舌态
痿软舌
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
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 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一 舌诊概述
五脏在舌面的分布一般为舌尖属心肺, 舌边属肝胆,中部属脾胃,舌根属肾。 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 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 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 综合加以考虑。

简述舌诊的内容

简述舌诊的内容

简述舌诊的内容舌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色等特征来判断人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舌诊是一种简单、直观、可靠的诊断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诊疗中。

舌头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窗口”,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舌质,即舌头的形态特征。

舌质可以分为正常、红、淡、紫、青、绛等不同颜色。

正常舌质通常为淡红色,有一定的光泽,没有裂纹和疱疹。

而红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有热毒,淡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气血不足,紫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有瘀血,青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有寒邪,绛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有热邪。

我们还需要观察舌苔的颜色和厚度。

舌苔是舌头上的一层白色或黄色的薄膜,可以反映人体的消化功能和体内湿气的变化。

正常舌苔应该是白色的,有一定的湿润度。

若舌苔厚腻,可能表示体内湿气重;若舌苔薄白,可能表示体内阳气不足;若舌苔黄腻,可能表示体内有湿热。

舌的形态也是舌诊的关键。

舌头的大小、形状、边缘的光滑程度等都可能与人体的疾病有关。

例如,舌体肥大可能表示体内有湿热;舌体瘦小可能表示体内阳气不足;舌边缘有齿痕可能表示体内脾胃功能不好。

通过综合分析舌质、舌苔和舌的形态特征,中医医生可以初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并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舌诊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准确诊断疾病,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舌诊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中医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色等特征,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舌诊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舌诊,中医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其恢复健康。

中医舌象辨析

中医舌象辨析

中医舌象辨析
中医舌象辨析是中医诊断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了解病情、查明病因、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观察舌苔
舌苔是舌面上的一层白色物质,其性质、形态、厚薄都可以反映疾病的情况。

白苔表示表层有痰湿,黄苔表示伤及气血,灰苔表示阴虚,黑苔表示阴寒,无苔表示阳虚。

步骤二:观察舌质
舌质是指舌头的形态与颜色。

红舌表示有热病,苍白舌表示气虚,紫舌表示血瘀,暗红舌表示阴虚。

步骤三:观察舌边
舌边是指舌体的两旁。

如果舌边齿痕明显,表明体内湿气重,如果舌边出现齐齿状的裂隙,表示气虚,如果舌边有舌瘀痕,就表示血瘀。

步骤四:观察舌根
舌根是指舌体与舌根相接的部位。

如果舌根部位有青色或紫色,表示肝气郁结或血瘀。

综上所述,中医舌象辨析是通过对舌苔、舌质、舌边、舌根等部位的观察与分析,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确定治疗方案的过程。

在加强中西医学交流的今天,中医舌象辨析也越来越受到西方医学的关注和认可。

相信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中西医学的不断交流,中医舌象辨析在未来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舌诊的原理和正常舌象

舌诊的原理和正常舌象

舌诊的原理和正常舌象
舌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体的形态、颜色、苔质等来判断人体的脏腑功能及病理变化。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舌为脏腑之海:在中医理论中,舌被认为是脏腑气血运行的反射区,具有与脏腑系统相对应的分布区域。

通过观察舌体的变化可以推断各脏腑的功能状态。

2. 反射血气状况:舌体的颜色、纹理和湿润程度等反映了血气运行的状况。

舌头鲜红多为血热、舌体苍白多为气虚,舌质发黄多为黄疸等。

3. 苔质反应身体湿热或寒热情况:舌体表面苔膜的质地和颜色可以反映体内湿热或寒热的状况。

苔厚腻多为湿热,苔薄白多为寒热等。

正常舌象一般表现为:
1. 颜色适中:正常舌体的颜色一般为淡红或淡粉红色。

2. 苔质薄白:正常舌体表面有薄而均匀的白色苔膜,不过厚薄和湿润程度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 纹理清晰:舌体表面的纹理应该清晰可见,表面光滑而不粗糙。

4. 湿润适度:正常舌体应该适度湿润,不过度干燥也不过度湿润。

需要注意的是,舌诊仅作为中医诊断的一个辅助手段,不能够作为独立的诊断依据。

如果出现舌体异常,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舌象的变化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食物、药物的刺激等,因此需综合判断和慎重分析。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

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部分。

一 . 舌神( 一 ) 有神 ( 荣舌 )【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

【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

【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论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 二 ) 无神 ( 枯舌 )【舌象特征】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

【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

【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若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

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

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

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

(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

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

【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

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

《舌鉴辨证》指出,淡白舌是“虚寒舌之本色”。

若舌色淡而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停。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颜色等舌象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舌诊表格的总结:
1. 舌苔:
- 舌苔颜色:正常舌苔应为淡红色或淡白色,苔色过淡可能表示气虚,苔色过厚可能表示湿热等。

- 舌苔质地:正常舌苔应薄而湿润,苔质过厚可能表示湿热,苔质过薄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苔厚薄:正常舌苔应适度厚度,苔厚可能表示湿热,苔薄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苔湿润度:正常舌苔应湿润适度,苔湿润度过多可能表示湿热,苔湿润度过少可能表示阴虚等。

2. 舌质:
- 舌质颜色:正常舌质应为淡红色,舌质偏红可能表示热盛,舌质偏淡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质形状:正常舌质应平坦柔软,舌质胖大可能表示湿热,舌质瘦小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质纹理:正常舌质应有细密纹理,舌质纹理粗糙可能表示湿热,舌质纹理细腻可能表示气虚等。

3. 舌体颜色:
- 舌体颜色:正常舌体应为淡红色,舌体偏红可能表示热
盛,舌体偏淡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体湿润度:正常舌体应湿润适度,舌体湿润度过多可
能表示湿热,舌体湿润度过少可能表示阴虚等。

需要注意的是,舌诊结果应综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不能单凭舌象来确定诊断。

而且,舌象的变化也可能受到
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进食、服药等。

因此,在进行舌诊时,最好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判断和诊断。

中医舌诊

中医舌诊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 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 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
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
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中医舌诊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中医舌象分类标准

中医舌象分类标准

中医舌象分类标准舌象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环节,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判断人体内在生理病理变化,以及邪正盛衰。

舌象主要包括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下面将从舌质颜色、舌苔厚薄、舌面津液、舌态变化和舌面纹理等方面介绍中医舌象分类标准。

一、舌质颜色舌质颜色是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

正常的舌质颜色应该是淡红色,润泽且富有弹性。

如果出现舌质颜色变浅,可能提示气血不足或阳虚;舌质颜色变深,可能提示阴虚火旺或热毒内蕴。

如果舌质颜色发紫或出现瘀斑,可能提示体内有瘀血或痰浊。

二、舌苔厚薄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正常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苔,且湿润适度。

如果出现舌苔过薄,可能提示胃气虚弱;舌苔过厚,可能提示湿浊内蕴或食积。

如果舌苔干燥或剥落,可能提示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三、舌面津液舌面津液是反映人体阴阳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

正常的舌面津液应该是湿润适度,不滑不燥。

如果出现舌面津液过多,可能提示体内湿气过重;舌面津液过少,可能提示体内阴液不足或阳气亢盛。

四、舌态变化舌态变化是指舌体的运动状态和形态变化。

正常的舌态应该是伸缩自如且柔软灵活。

如果出现舌体僵硬或偏斜,可能提示痰浊阻络或肝风内动;舌体颤动或强直,可能提示肝阳上亢或热极生风。

五、舌面纹理舌面纹理是指舌面上出现的纹理、斑点、丘疹等异常变化。

如果出现裂纹舌,可能提示阴血亏虚或脾虚湿困;出现斑点或瘀点,可能提示体内有瘀血或痰浊;出现黄色丘疹,可能提示体内湿热内蕴。

总之,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人体内在生理病理变化以及邪正盛衰情况。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舌象分类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中医舌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舌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舌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舌诊是中医师通过观察舌苔和舌质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以下是中医舌诊的基本知识:
1. 舌质:舌质是指舌头的颜色和形态。

中医认为舌质反映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状况。

常见的舌质有淡红、暗红、紫红、淡白、暗紫等。

不同的舌质可以反映不同的病理变化。

2. 舌苔:舌苔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细腻的白色物质。

正常情况下,舌苔应该是薄而白。

根据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程度和粘腻程度等特征,中医可以判断人体的消化吸收情况和内脏功能的健康状况。

3. 舌体形态:舌体形态主要指舌头的大小、形状和舌身的颜色等方面。

中医认为,舌体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气血循环、脏腑功能和病理变化。

常见的舌体形态有舌红、舌胖、舌瘦、舌大等。

4. 舌诊的方法:中医舌诊通常采用观察法、望诊法和摸诊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观察法是通过仔细观察舌面的舌质、舌苔和舌体形态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望诊法是通过观察舌诊时的舌相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

摸诊法是通过触摸舌头的硬度、湿润程度和舌尖的酸味等来判断人体的气血循环情况。

中医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面的颜色、质地和形态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助于中医师提供具体的
治疗方案和调理建议。

但需要注意的是,舌诊只是中医诊断的辅助手段,无法取代其他的医学检查和诊断方法。

中医诊法—舌诊

中医诊法—舌诊

中医诊法—舌诊
部位:
舌体,舌质,舌苔
定性:
气虚、阳虚、阴虚、气郁、血瘀、痰湿、湿热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气虚舌象:舌淡红,舌边有齿痕
阳虚舌象:舌淡胖嫩
阴虚舌象:鲜红少精,少苔甚至无苔,或有裂纹
气郁舌象:
血瘀舌象:舌质紫暗
痰湿舌象:舌苔腻
湿热舌象:舌质偏红,苔黄腻
定位
全息舌诊
一眼看出你有胃病
5区与8区后半部是胃与十二指肠反应点:
舌苔:热性黄、虚寒白、寒湿太重可发黑。

舌质:急性红、慢性淡红、胃酸过多洋红色。

慢性萎缩性胃炎转淡白或青紫。

裂纹:5区横裂纹胃炎胃溃疡;8区纵裂纹十二指肠病;鱼骨样裂纹提示胃窦病
舌形:厚大如哑铃。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炎(肝热气滞阴伤)十二指肠及胃溃疡
一眼看出你有腹泻
结肠炎:几乎所有结肠炎患者,反映区和舌中之间都会有一条明显的分界凹痕,反应点的舌苔很少或全无。

一眼看出你尿频、尿急、尿痛
尿路感染:舌尖滑嫩前列腺炎:舌尖稍后缩,8区中部可有
1—2条索状隆起
一眼看出你失眠
7、8、9区舌边是神经疾病反应点,出现点刺,实为红色,虚为水泡样或贫血样。


吃:正常的胃口,不会超量吃,也不会没胃口,饮食津津有味,一日三餐有正常的饱与饿感。

喝:
拉: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大号,大便顺畅。

撒:一天小便五到七次,夏天出汗多小便少些,冬天出汗少就多些,小便颜色呈淡清黄色。

睡:每天睡觉一觉到天亮,没有失眠或无故会半夜醒来等现象。

温:长年都感觉头面冷而手足温热。

怕冷还是怕热。

中医舌诊图谱

中医舌诊图谱

红舌中剥淡黄苔
• 舌红胖嫩,中心光剥,有横裂纹。两边苔白腻转淡黄。
红舌中剥黄腻苔
• 舌红而中心两处光剥。两边苔厚腻,由白转黄,舌尖 薄白苔。
红瘦舌双黄苔
• 舌红以尖为著,有红白点,舌体瘦薄而长。苔薄白, 尖少苔,两侧两条淡黄苔。
红瘦痿软舌光剥浮垢苔
• 舌红瘦瘪,痿软不伸。中心光剥裂纹,边有黄白浮垢 苔。
• 舌淡红,有齿痕。苔黄燥裂,粗糙如砂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淡红舌黄腐苔
• 舌淡红,苔黄厚,颗粒粗松。
红舌黄腻苔
• 舌红。苔老黄厚腻,干裂少津。
淡红舌黄腻中灰苔
• 舌淡红。苔黄厚腻,中见淡灰。
淡红舌灰白厚腻苔
• 舌质淡红。苔灰白厚腻。
红舌剥脱苔
• 舌红,有纵裂。苔白腻而润,夹有红点,中心剥脱。
淡红舌尖白根黄苔
红歪斜凸凹舌黄腐苔
• 舌略红,向左歪,根部起瘰,凸凹不平。苔白中带黄, 碎腐湿润。
红痿软舌薄灰苔
• 舌红而胖,痿软不伸。苔薄干裂,呈褐色。
红肿胀舌尖黄根白苔
• 舌色正红,舌体肿大,不能缩入口内。尖与中部为黄 瓣苔,边与根部为白腻苔。
淡红歪斜舌薄白苔
• 舌淡红,向左歪。苔白不厚,尖部滑润。
淡红痿软舌白水滑苔
• 舌淡红,有红点,痿软无力,不能伸出。苔白水滑。 “人中”平满。
淡红红点舌白润略厚苔
• 舌淡红,有齿痕,中有红色小点。苔白腻略厚,较润。
淡红瘀斑舌白厚腻苔
• 舌淡红胖嫩,边有瘀斑和瘀点。苔白厚腻湿润。
淡红瘀斑舌薄白干苔
淡红舌薄白润苔
• 舌质淡红而嫩,胖瘦适中。苔薄白而湿润。
淡红舌薄白苔
• 舌淡红而嫩。苔薄白少津。

《辨舌指南》舌诊要点

《辨舌指南》舌诊要点

《辨舌指南》舌诊要点
《辨舌指南》是中医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关于舌诊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舌质,舌头的质地可以反映人体的阴阳虚实情况。

正常舌质应该是淡红柔软的,如果舌头发胖或者发瘦,或者有裂纹、疮疡等情况,都可能反映出身体的不同状况。

2. 舌苔,舌头上的苔腊也是舌诊的重要指标。

舌苔应该是薄腻的,如果舌苔厚腻、黄腻、或者有黑腻、白腻等不同情况,都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疾病。

3. 舌色,舌头的颜色也是舌诊的重要内容,正常舌头应该是淡红色的,如果舌头发青、发紫、发暗等都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疾病。

4. 舌形,舌头的形状也是舌诊的重要内容。

正常舌头应该是柔软且饱满,如果舌头瘦长、胖大、或者有抖动等情况,都可能反映出不同的身体状况。

综上所述,《辨舌指南》中的舌诊要点包括舌质、舌苔、舌色
和舌形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观察和分析,中医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形态等来判断人体内脏功能的变化及病理情况。

以下是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1. 舌苔的颜色:- 白苔: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脾胃虚弱、气虚等情况。

- 黄苔:表示湿热内蕴,常见于湿热病变、黄疸等情况。

- 黑苔:表示病邪内陷,常见于热毒病变、中毒等情况。

- 脱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虚热亢盛、津液不足等情况。

2. 舌苔的厚度:- 厚苔:表示病邪重症,常见于湿热病变、痰饮内蕴等情况。

- 薄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气虚、阳虚等情况。

3. 舌质的颜色:- 淡红舌: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 暗红舌:表示湿热病变,火热病邪内蕴。

常见于湿热病变、炎症等情况。

- 红绛舌:表示热症体质,炎热病邪侵袭。

常见于实热、炎热等情况。

- 淡白舌: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贫血等情况。

4. 舌体形态:- 舌红:表示病邪内炽,热症病变。

常见于热病、炎症等情况。

- 舌胖大:表示湿痰重浊,脾胃湿气重。

常见于湿痰、脾胃虚弱等情况。

- 舌紫:表示血液循环障碍,气血瘀滞。

常见于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等情况。

- 舌细长: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方法,需要结合其他病症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的辨证施治。

在舌诊过程中,对于舌苔的颜色、舌苔的厚度、舌质的颜色以及舌体形态等要素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中医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舌诊 模板

中医舌诊 模板

中医舌诊模板
中医舌诊模板:
1. 色泽:
- 舌质:
- 淡红色(正常):表明气血充足、正常状态
- 淡白色:可能表示气血不足、阳气虚弱
- 红色或绛红色:可能表示火热之象,可能有炎症或热病 - 红绛色或暗红色:可能表示瘀血或淤血,可能存在淤积或血液循环不畅
- 舌苔:
- 薄白或薄黄色(正常):表示正常健康状态
- 厚重苔(白色或黄色):可能表示痰湿积聚、消化不良或湿热之象
- 舌苔薄白或无苔:可能表示阳气亏损或气血虚弱
- 舌苔厚重干燥或干燥黄褐色:可能表示燥热之象,可能有炎症或热病
2. 形态:
- 舌体胖瘦:
- 舌体肥大:可能表示体内湿气重、消化不良或水肿
- 舌体瘦小:可能表示气血不足、阳气虚弱
- 舌体形状:
- 长舌:可能表示寒湿积聚或内寒外湿之象
- 厚舌:可能表示湿热内蕴或热毒之象
- 瘦舌:可能表示气虚血虚、阴虚火旺之象
3. 湿症表现:
- 舌苔厚重:可能表示湿痰、湿热之象
- 舌体胖大、湿滑:可能表示湿邪较重、湿痰重
- 舌体淡白、舌苔薄白:可能表示湿邪不重,体内湿气较轻 - 其他湿症表现:如体重过重、疲劳感、纳差等
4. 火症表现:
- 舌质红绛:可能表示火热之象,可能有炎症或热病
- 舌苔厚重干燥或干燥黄褐色:可能表示燥热之象,可能有炎症或热病
- 舌尖红或齿痕明显:可能表示心火旺盛或肝火旺盛
- 其他火症表现:如口干、咽干、口舌生疮等
以上仅为常见中医舌诊模板,具体舌诊还需结合其他体质及症状表现综合判断。

若有疑问,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中医师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舌诊归纳总结

舌诊归纳总结

舌诊归纳总结
一、舌质颜色
舌质颜色是舌诊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正常的舌质颜色应该呈现淡红色,润泽有光泽。

如果舌质颜色出现异常,比如偏红、偏白或者紫黯,则可能表示体内有热、气血不足或者瘀血阻滞等病理变化。

二、舌苔厚薄
舌苔的厚薄可以反映人体内的邪气盛衰和正气强弱。

正常的舌苔应该薄白而湿润,如果舌苔过厚或者过薄,或者出现剥落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脾胃不和、湿邪内阻或者胃阴不足等原因所致。

三、舌体形态
舌体的形态变化也是舌诊中的重要观察指标。

如果舌体胖大、有齿痕,则可能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如果舌体瘦小、干燥,则可能是由于胃阴不足或者精血亏虚所致。

四、舌脉变化
舌脉的变化也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果舌脉出现粗细不均、曲张不柔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气血不畅或者瘀血阻滞所致。

五、舌面津液
舌面津液的多少和质地也是舌诊的重要观察指标。

正常的舌面津液应该润泽适中,如果津液过多或者过少,或者出
现粘腻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体内湿邪过重或者阳气不足所致。

六、舌下脉络
舌下脉络的变化也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果舌下脉络出现曲张、紫暗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气血不畅或者瘀血阻滞所致。

七、舌质纹理
舌质纹理的变化也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果舌质纹理粗糙、不规整,则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或者痰湿内阻所致。

八、舌苔颜色
舌苔的颜色变化也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果舌苔颜色出现异常,比如黄苔或者白苔,则可能是由于体内热邪过重或者寒邪过重所致。

中医舌诊

中医舌诊
望诊方法:让病人张口,舌体向上翘起,舌尖轻抵 上腭,保持舌体松弛,舌下络脉充分显露。先察大 络脉,后察小络脉。 诊察内容:察络脉长度,形态,颜色,粗细以及小络脉 的颜色,形态,有无紫暗的珠状结节和紫色血络。 临床意义:主要观察全身气血的运行情况。若舌下 络脉细而短,色淡红,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 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若络脉粗胀,或 色青紫、紫红、紫绛、紫黑,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 红色或紫色网状,或曲张如紫色珠状大小不等的结 节等改变,都是血瘀的征象。气滞、寒凝、热郁、 痰湿、气虚阳虚等皆可引起。
特征:淡红中泛现青紫舌 意义:气滞、气虚,血流
缓慢。
特征:淡紫而
湿润
意义:阴盛阳
虚,血脉瘀滞
瘀斑舌
特征:舌面局部出现青
紫色斑点,大小不一。 意义:气血瘀滞。
瘀点舌
特征:舌面局部出现大小
不一的瘀点,舌色淡紫。
意义:气血瘀滞
意义:主气血运行不畅。常见原因有: (1)寒凝。阴寒内盛,阳郁不宣,见 青紫或瘀斑点; (2)热煎。热炽营阴,气血壅滞,见 舌绛紫; (3)气郁气虚。肺失宣降,肝失疏泻, 气机不畅;或气虚不能行血,见舌青紫 或瘀斑。其他如外伤、中毒以及先天性 心脏病等,亦可见青紫色。
五、舌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1 、 望舌体位和伸舌姿势
望舌体位:正坐或仰卧。须使光线明亮充足,易于观察。 伸舌姿势:尽量张口,舌体自然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 面平展,舌尖略向下,使舌体充分暴露。应避免过分用力、 舌体紧张、舌体卷曲、伸舌时间过长等。
正确姿势
不正确姿势
2 、诊舌方法
顺序:一般先舌质,后舌苔。望舌质顺序: 舌尖→舌中→舌边→舌根。 配合刮舌及揩舌法。 用以鉴别舌苔有根无根, 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结合问诊、闻诊进 行。问诊可以了解味觉 以及冷热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舌体运动是否 灵活。闻诊了解语言清晰与否,以帮助诊断。

舌质、舌苔、舌象

舌质、舌苔、舌象

舌质、舌苔、舌象空间医学辨证论治的依据为舌诊,看舌诊有三大内容舌质、舌苔、舌象。

只有认真分析这三大内容,才能找到病因,对症施治。

舌质舌质者为舌之本,是指舌苔下面的肌肉组织。

舌为肌肉组织的肌性器官,舌粘膜下的肌层组织中分布着十分丰富的微血管和神经。

微血管及肌肉组织透过半透明的舌粘膜上皮,由于口腔内唾液腺体的分泌,而使舌成为正常的淡红色而又润泽的舌质。

传统医学认为,舌质为脏腑实体之变,观察舌质可以辨别五脏细胞内物质之盈缺。

脏腑的功能失调及某些实质性病变都可以通过经络和神经系统直接影响到舌体肌层发生长短、大小、厚薄色泽等的病理变化。

郭氏舌诊,查看舌质,主要看舌质的大小、长短、厚薄、颜色与色泽方面的变化。

因舌质的状况反映了细胞内物质虚实与运化状况,是人体实质脏腑的投影,因此,舌体的大小、长短、厚薄都代表细胞内物质的盈亏。

舌质的大、长、厚,反映了人体脏器细胞内物质雍满。

舌质短、小、薄则表示细胞内物质的不足。

舌苔舌苔是在舌质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它是由舌背部小乳头新陈代谢中脱落的角化上皮。

传统医学认为舌苔乃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成。

舌苔的形成,好比地上的青苔,是因为有湿气上泛而生,得秽浊之气以养而长盛。

结合临床,空间医学认为舌苔是细胞辐射的能量在人体空间内流动而成。

舌苔表示细胞之间的空间能量状况,是人体空间能量分布的投影。

由于病人五脏六腑的细胞内外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能量的流通与积聚的不同,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

正常人的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舌象人体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当人体处于正常时的最佳状态,人体内物质与能量转换相对平衡之时,舌象也相对应有正常的状态,即呈现出“三山一水”的好风水。

“三山”指舌体三面的舌质形成一个“U”型微微高出舌面,是人体细胞内物质充盈的景象,“一水”指舌面湿而不腻,犹如一条清澈的溪水穿行于“三山”之中,是人体津液充盈,空间能量运行畅通的景象。

人体内能量运行的缓与急、有序与无序的转变都能使“三山一水”的好风水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伤阴。 由上可知,中医通过对 舌苔的望诊,可推断病证的性质和演变,如苔色由白→黄→ 灰→黑;苔质由润→干→焦→裂,薄→厚,有→无,则多提示病邪由表入里,病 势由轻 变重。若舌苔朝相反的方向演变,则常为病势好转、病退或正复的征象。但望诊 舌苔时 ,应注意鉴别假苔或染苔:哺乳期的婴儿,其舌苔多白腻,吸烟者多苔色黄腻; 食枇杷 、核黄素、阿的平以及某些黄色药物,如黄连、栀子等,可使舌苔变黄;食橄榄、 腌菜 、酸菜可使舌苔变黑等,这些都不能算病苔。 (二)望舌质:观察舌的本质,包括舌的颜色和体态(形体、动态),中医常 用以辨 认脏气(正气)的虚实,气血的变化,病情的轻重。 正常的舌质,应是淡红(不浅不深)、津润(不干不湿)、体态端正、运动灵活。 ⑴望舌的颜色:舌色主要有淡白、红、降(深红)、紫色等四种。 ①淡白(比正常舌色淡):主见于虚证、寒证。舌色淡白嫩滑,多为阳虚或气 血不足 (脾阳虚可伴有食纳不香,腹胀便溏;肾阳虚可伴有畏寒、肢冷、面浮、足肿; 气血不足 的,可兼见少气懒言,四肢倦怠,心悸健忘等)。舌淡白苔白时,如兼见食欲不
舌象对疾病预后的估计,具有一定价值。淡白舌表示疾病多为慢性过程,病 情较长 ,在短期内死亡率较高,但迅速治愈者为数不多。有人通过对舌苔变化估计肝炎 病人的 预后,发现其病情好转后,多数的舌象亦随之好转或舌苔消退;如病情反复波动, 则舌 苔长期不见消退。并发现,病程在六个月以上的病人,舌苔每多白腻或白厚而难 消退。 此种舌苔变化,可供临床估计预后作参考。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舌质常是紫、 暗红、 红或有瘀斑、瘀点,舌苔以黄腻、白腻较多,随着病情好转,腻苔大多变成薄苔 或少苔 ,舌质亦转为正常。因此,舌象可作为辨证分型,衡量病情轻重及治疗后恢愎情 况的一 个参考指标。这些资料表明,中医的舌象,各有其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础,舌象 与疾病 性质及其发展也有一定联系。但舌象只反映出机体生理、病理的一个侧面,故作 舌象分 析时应有整体观,不能以偏概全,而应该重视中医的有关理论,做到四诊合参。 此外, 舌象的反应也是常有变的,如黑苔不一定都是病重,黄苔或白苔不一定是病轻。 应考虑 舌象的变化,是人体正邪交争的局部反应之一,从而对所获得的诊断资料作辩证 的综合 分析才较符合客观实际。
关系较大。通过对舌苔细菌培养及细菌定量、舌面温度 及酸碱度、荧光现 象、舌苔显微镜检及病理活检等观察,有人认为 ,舌苔的形成,是口腔正常菌族中某些 细菌在疾病条件下优势增殖的结果,苔色与优势菌落的颜色相关。
舌象对测定病证的深浅和预后起到了指示作用。由于发现黄苔渗出细胞与周 围血象 对相应感染所产生的改变相一致,故黄苔渗出细胞与周围血细胞的变化与诊断疾 病的作 用上相似。有人还总结出肝癌病人的舌象为舌两侧青紫色条纹或不规则的斑状小 点,与 其它恶性肿瘤、慢性肝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临床提供了观察肝癌的简易指 标。有 的单位经由舌象检查作为早期诊断食道癌拉网诊断的初筛方法,舌色正常的均无 病变, 舌色青或暗紫的,经拉网证实:有部份为食道癌,其它为食管上皮细胞增生、胃 病或咽 喉炎等。
通过研究,不少资料证明,中医的各种舌象,都是有其一定的形态和病理学 基础的 。在进行动物气虚、阴虚舌象研究的基础上,有人观察了包括内分泌、新陈代谢 等十余 种主要属于气虚和阴虚病例的舌象。通过临床分析,认为构成气虚舌象的机体因 素,主 要有血运失调,消化机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神经中枢机能失常和基础代谢 降低等 病因,特别多见于机体功能衰退时。气虚舌象中,认为舌色淡白的形成原因与血 色素低 、毛细血管变血管变红及丝状乳头增多有关。阴虚舌象中,舌干燥可能是人体重 度脱水 所致;舌红似与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有关、腐苔、当剥苔及镜面舌,则与酶及 维生素 缺乏、胰及肝功能失常有关。有人通过对活体舌象的显微镜检查,发现镜面舌、 光红舌 、黑苔、厚腻苔、薄白苔,不但肉眼观察有不同表现,在组织学上也有显著的变 化,有 一定的病理形态学基础。如通过临床观察、裂隙灯检查及各项生理、生化测定, 分析淡 白舌的形成,主要与贫血、蛋白质代谢障碍和组织水肿等有关,而内分泌、基础 代谢低 下及消化功能紊乱等亦为辅因。黄苔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和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较多 的病人 。脱落细胞镜检,发现黄苔渗出细胞与周围血象对相应感染所产生的改变大体一 致。烧 伤病人,如面积大,并发败血症以及预后劓{ 不良的,舌质多红绛。舌质红或淡 与红细 胞数量的多少
阴;若 舌质淡白,为血虚不润。
⑥偏斜与震颤:舌伸出时偏向一侧或半边舌体麻木或震颤,可见于中风;舌 不自主 地伸出,舌质淡白,是阳虚或气血两虚,甚则正气已绝。
前面,从中医的角度简要地介绍了舌象望诊的一些知识。但这种古老的舌诊 方法是 否有科学性呢?这曾引起一些人的怀疑,我们必须给予明确的答案。近些年来, 通过中 西医结合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及病理解剖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舌象与疾病性 质及其 发展有较密切的联系,印证了大象是中医辨证的可靠手段之一,是具有科学性的。
为“弄舌”,均为心 脾有热,多见于婴儿;舌体紧缩,不能伸张,多是重证。舌 红绛短缩,多属痰湿内阻。
④硬软:舌根强硬,运动障碍,语言不清或失语,多见于外感病人,热入心 包,痰 浊内阻,或为中风预兆。舌体软缩,伸弱无力,多属气血虚极,阴液亏损,筋脉 失养所 致。
⑤芒刺与裂纹:芒刺是舌上的乳头(味蕾)突起,若舌质深红,为热病极期, 阴虚火 旺;若兼老黄、黑苔,多是热邪很盛;舌面裂纹,若舌质深红,为热性病热盛伤
振,大便 稀薄,上腹胀痛,痛而喜热喜按的,则是脾胃虚寒;如伴有口淡、腹满、腹胀胀 泻、四 肢沉重的,多是寒湿困脾。
②红色(舌色鲜红):多见于热证。舌红而干的,为热伤津液;鲜红起刺的, 为热盛 化火;舌尖红的多为心火;舌边红的,多是肝胆火热。
③绛色(舌色深红):主要见于里热深重。外感热病出现绛舌是邪入营血的标 志。说 明外邪已由表入里,里热深重,病情重笃。内伤杂病出现绛舌是阴虚火旺之证, 常见于 久病、重病之人。
易脱, 多为食积、痰浊。
⑵苔色:主要为白、黄、灰、黑四种。 ①白苔:主表证和寒证,病势较轻。如苔薄白津润,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痛 的,多 为外感风寒;若白滑腻,伴有胸闷呕恶、咳嗽痰多的是内有痰湿;舌苔白中带黄, 伴见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则为半表半里证;苔薄白微黄,也可见于风热外感。 ②黄苔:一般为里证、热证。苔薄黄微干,为外感风热;苔黄厚干燥,多为 里热、 实热;黄燥干裂,起刺,兼有腹满便秘的,为燥热伤津;若苔黄滑腻,则多是湿 热内蕴 。 ③灰苔:多为里证,有寒证和热证之分。灰苔滑润的,为虚寒或寒湿;灰苔 干燥, 多为实热伤津。 ④黑苔:多为重证,主寒盛或热极。黑苔润滑,体寒肢冷,则多为阳虚或阴 寒;舌 苔干裂,多是热极
④紫舌:多见于热证,寒证或淤证。舌紫红干裂,伴有高热、失水的,多是 热极阴 亏;舌紫润滑,多见于阴寒盛、阳气虚;舌边间有紫色斑点,多为内脏瘀血;舌 紫蓝胀 胖,则多是疫毒或中毒。
⑵望舌的体态:包括观察舌本身的老嫩、胖瘦、伸缩、硬软、芒刺、裂纹、 歪斜与 震颤等形态或动态。
①老嫩:舌质坚敛苍老,多为实证;舌质浮胖、嫩滑,多属虚证。 ②胖瘦:舌体胀胖,多与痰、湿、热、毒有关,舌质淡白而胖的,多为脾肾 阳虚, 也见于气血两虚的贫血;舌淡红而胖,边有齿痕,多为脾不运化、痰湿内阻;舌 红绛而 胖,多为热毒炽盛,可见于感染性疾病,某些毒物中毒。舌体瘦小、干瘪,多为 阴血亏 ,虚火旺。 ③伸缩:舌伸长,吐露唇外,为“吐舌”;将舌摆弄于口唇外
舌诊,舌苔和舌质
舌诊
舌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内容,对舌质舌苔望诊的深度和广度,是目前西医有 关舌诊 认识所不及的。中医通过舌诊可了解人体脏腑的虚实,辨别病邪的深浅,病情的 寒热, 判断病势的轻重变化。
中医为了深入观察舌象,将五脏分配于舌体各部。常用的部份是,舌尖属心 肺,舌 中心质两大部份。 (一)望舌苔:舌苔指的是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薄垢,可借以辨识胃气(消 化功能) 的强弱,反映病邪的深浅和性质,以及肠胃(消化系统)的病变等。舌苔的形成, 正常时 由胃气所生,故健康人的舌苔多薄白津润;病态时的舌苔,主要由于病邪的影响 所致。 看舌苔着重观察苔质和苔色。 ⑴苔质:包括苔之有无、厚薄、干滑、腻粘等方面。 ①有无:可提示正气的盛衰,病势的进退。有苔表示病人胃气尚存,机体尚 有抗病 能力;无苔则表示正气不足,抵抗力低,可见于热病后期的阴津亏损。 ②厚薄:可推断病邪的盛衰、病势的深浅。薄苔多表示正常或病邪在表,病 势轻浅 ;厚苔表示病邪盛,且入里,有的可兼有消化不良、上腹胀闷、打馊呃、恶心等 证候。 如舌苔由薄变厚,则多为病邪由表入里,邪盛病增;如苔由厚变薄,则是病邪退, 正气 复,病将好转。 ③干滑:可表示津液的存亡,推断病邪的性质。苔干多见于热性病高热,热 伤津液 ,伴有口干口渴;干苔亦见于阴虚内伤,津液不足。苔滑(苔面水分过多),则多 见于寒 证、湿证。 ④腻腐:可推断是否痰湿或食滞。所谓腻,是指苔细腻紧密,中厚边薄、光 滑,揩 刮不去,白腻为寒湿,黄腻为湿热。腐苔,苔如腐渣,似腻而粗糙、疏松、刮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