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中医院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肺病科诊疗方案
一、中医病名:哮病
二、西医病名:支气管哮喘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吴勉华、王新月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病史:常有家族史与(或)过敏史(花粉、尘螨、油烟、异味等)。
(2)诱因:气候突变(最常见原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等。
(3)先兆: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
(4)主症: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唇甲紫绀,更甚者则见喘脱危候。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罗音。
(5)时间:一年中以深秋、冬春寒冷季节容易发作;一日中以下半夜与凌晨易发。
(6)特点:具有突发性与反复发作性。突然发作,约数分钟、数小时或经治疗候缓解,平日可一如常人,但容易反复发作。
(7)辅助检查:血嗜酸粒细胞可增高。痰涂片可见嗜酸细胞.胸部X检查一般无特殊变化,久病可见肺气肿体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2016年)。
(1)典型哮喘得临床症状与体征: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上述症状与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得客观检查: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增加〉12%,且FEV1、0绝对值增加〉200 m1);②支气管激发试验后,FEV1
、0
阳
性;③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flow,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连续7d,每日PEF昼夜变异率之与/7)>10%,或PEF周变异率{(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值)/[(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1/2]×100%}〉20%。
符合上述症状与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得任一条,并除外其她疾病所引起得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与临床缓解期:
哮喘急性发作就是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
慢性持续期就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与(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临床缓解期就是指患者无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并维持1年以上。
(三)证候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发作期(疾病分期中属于急性发作期与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1)寒痰阻肺证: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2)痰热郁肺证: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
(3)表寒里热证:喉中鸣息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粘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4)风痰闭阻证: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咯痰粘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舌苔厚浊,脉滑实。
(5)气虚痰阻证: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粘起沫,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
(6)喘脱危证:症状:哮病反复久发,喘息鼻搧,张口抬肩,气短息促,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脉细数不清,或浮大无根,舌质青黯,苔腻或滑。
2.缓解期(疾病分期中属于缓解期与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1)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苔脉:舌质淡,苔白,脉濡软。
(2)肺肾两虚证: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咯痰质粘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发作期(疾病分期中属于急性发作期与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1)寒痰阻肺证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主方: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两方皆能温肺化饮、止哮平喘。而前者长于降逆平哮,用于哮鸣喘咳,表证不著者,后方解表散寒力强,用于表寒里饮、寒象较重者。
加减:表寒明显,寒热身疼,配桂枝、生姜辛散风寒;痰涌气逆不得平卧,加葶苈子、苏子泻肺降逆,并酌加杏仁、苏子、白前、橘皮等化痰利气;咳逆上气、汗多加白芍以敛肺.
中成药:桂枝咳喘宁胶囊。
(2)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主方:(1)麻杏化痰合剂联合复方鱼腥草肺炎合剂(院内制剂)。(2)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加减:表寒外束,肺热内郁,加石膏配麻黄解表清里;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平卧,加葶苈子、广地龙泻肺平喘;肺热壅盛,痰吐稠黄,加海蛤壳、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