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10醇和酚
有机化学练习题(大学)(十一) 醇、酚

第十章 醇、酚一 选择题+ PBr 3 ──> 主要产物为:(A) BrCH 2CH 2CH 2OH (B) CH 2=CHCH 2OH (C) ClCH 2CH =CH 2 (D) ClCH 2CH 2CH 2Br 2.乙醇与二甲醚是什么异构体 (A) 碳干异构 (B) 位置异构(C) 官能团异构(D) 互变异构3.下列试剂中,哪一个可用来区别顺和 反-1,2-环戊二醇 (A) 丙酮(B) 臭氧(C) 异丙氧基铝 (D) 氢化铝锂4. 哪一种化合物不能用于干燥甲醇 (A) 无水氯化钙 (B) 氧化钙(C) 甲醇镁(D) 无水硫酸钠5.下列化合物苯甲醇(I),二苯甲醇(II),三苯甲醇(III),甲醇(IV)与HBr 反应的活性顺序为:(A) III>II>I>IV(B) IV>I>II>III(C) IV>III>II>I (D)I>II>III>IV6.为了合成烯烃(CH 3)2C =CH 2,最好选用下列何种醇7.为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采用呼吸分析仪,其中装有K 2Cr 2O 7 +H 2SO 4,如果司机血液中含乙醇量超过标准,则该分析仪显示绿色,其原理是: (A) 乙醇被氧化 (B) 乙醇被吸收 (C) 乙醇被脱水 (D) 乙醇被还原8.淀粉发酵可制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即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又可在人体内随能量的释放而分解,所以乙醇是: (A) 药物 (B) 食物 (C) 既是药物又是食物 (D) 既非药物又非食物9.下列转换应选择什么恰当的试剂CH 3CH 2CHCH 3(C)(CH 3)2CHCH 2OH(A)CH 3CH 2CH 2CH 2OH(D)(CH 3)3COH(B)OHCHO(A)KMnO 4 + H +(B)HIO 4(C)CrO 3 + H +(D)新制备的MnO 210.下列化合物在1HNMR 谱中有两组吸收峰的是: (A) CH 3CH 2CH 2OCH 3(B) CH 3CH 2CH 2CH 2OH(C) CH 3CH 2OCH 2CH 3 (D) (CH 3)2CHCH 2OH11.能使不饱和伯醇氧化成不饱和醛的氧化剂应是 :① KMnO 4/H +② CrO 3/H +③ CrO 3/吡啶 ④ 新鲜 MnO 2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12.下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A) (B)(C) (D)13.下面的反应, 能用来制备邻二醇化合物的是 : (A) 酮的单分子还原 (B) 酮的双分子还原(C) 烯烃被热的浓的KMnO 4溶液氧化 (D)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 14.下述反应能用来制备伯醇的是:(A) 甲醛与格氏试剂加成, 然后水解 (B) 乙醛与格氏试剂加成, 然后水解(C) 丙酮与格氏试剂加成, 然后水解 (D) 苯甲腈与格氏试剂加成, 然后水解 15.下面哪些(或哪个)化合物能被HIO 4氧化(A)Ⅰ (B)Ⅰ和Ⅳ(C)Ⅲ (D)Ⅰ,Ⅱ和Ⅳ16.下面的氧化反应,需何种试剂CH 3CH CCH 3CH3CH 3CH 2C CH 3OSO 3H 3CH 3CH 2C CH 33O C CH 33CH 2CH 3CH 3CH 2C 3CH 2CH 3CH 2C CH 3OH 350%H 2SO 4IV III IIICH 2CH 2C CH 2OH O OH CH 3OCH 3O CH 2CH 2CH C CH 3OHOCH 3CH C CH 3OH OCH 3CH CH 3OH CH 3CH CH 3O(A) Ag(NH 3)2+(B) O 3(C) 过氧酸 (D) CrO 3-Py17. 用HBr 处理(R )—2—溴丁烷得到(S )—2—溴丁烷的反应机理是:A. S N1B. E 1C. S N2D. E 218. 下列醇在酸催化下的脱水反应活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1)>(2)>(3)B. (2)>(1)>(3)C. (3)>(2))>(1)D. (2)>(3)>(1) 19.(CH 3)3CCH 2OH 在HBr 水溶液中形成的主要产物是CH 3CHCHCH 3CH 3BrABCDCH 2Br(CH 3)3C (CH 3)2CHCH 2BrCH 2CH 2CH 3CHCH 3BrCH 320反应产物是:21. 可用来鉴别伯醇,仲醇和叔醇的试剂是:A 格氏试剂 (B ) 林德拉试剂(C ) 沙瑞特试剂 (D ) 卢卡斯试剂22.下列哪种化合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A) 对硝基苯酚 (B) 邻硝基苯酚(C) 邻甲苯酚 (D) 对甲苯酚23.比较苯酚(I)、环己醇(II)、碳酸(III)酸性的大小:DCBAC CH 3CH 3hCH 3OCO P hCOCCH 3CH 3CH 3OCH 3OC CCH 3O P h CH 3OCCH 3COCH 3hCH 3CCH 3CH 3OHP h CH 3OCOH CH 3CHCH 3CHCH 3OH (3)CH 3C CH 3OHCH 2CH 3(2)CH CH 3CH 3CH 2CH 2OH(1)(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24.下列酚:苯酚(I),邻硝基苯酚(II),间硝基苯酚(III)和2,4-二硝基苯酚(IV)酸性大小次序为:(A) I>II>III>IV (B) III>II>IV>I (C) IV>II>III>I (D)IV>III>II>I 25.下列反应O HC H 2C H C H 2O C H 2C H C H 2叫克莱森重排,它是:(A) 碳正离子重排 (B) 自由基重排 (C) 周环反应 (D) 亲电取代反应 26. 医药上常用的消毒剂'煤酚皂'溶液(俗称来苏尔)主要成分是: (A) 苯酚(B) 2,4-二硝基苯酚 (C) 三硝基苯酚(D) 甲苯酚27.维生素K 与其他维生素不同的结构特点是在分子中含有: (A) 异戊二烯结构(B) 醌结构(C) 五元环(D) 芳环28. 与FeCl 3发生颜色反应,是检验哪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 (A) 羟基结构 (B) 醚链结构(C) 烯醇结构 (D) 酯基结构29.下面哪个化合物与溴水反应能使溴水褪色并生成白色沉淀 。
天津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复习资料

CH2OH CH2COOC2H5
OH
6). 与Wittig试剂反应
(Ph)3P + CH3CH2Br
(Ph)3PCH2CH3Br
PhLi (Ph)3P=CHCH3
O CH2CH3
NH2OH NH2NH2
NH2NH
CH3OC(CH3)3 CH3OCH2CH3
O O
H2C CH CH2Cl O
• 制备方法:
醇脱水及Williamson醚合成:
CH3CH2OH ONa
H2SO4 140oC
CH3CH2OCH2CH3
+ (CH3O)2SO2
ONa
+
Cl
OCH3 O
环氧化合物制备:
RCH=CH2
O RCOOH
H2C CH R O
醇羟基的反应特性
• 苯环上卤化,请注 意反应条件不同, 溴化的产物不同.
OH
O
+ H+
OH OH
OH
Br2 Br H2O
Br2 H2O, HBr
Br2 CCl4
OH Br
Br OH Br
Br OH
Br
醇羟基的反应特性
• 苯环上的磺化
OH H2SO4
OH
OH
+
SO3H H2SO4
SO3H
OH SO3H
RCR"
(2) H3O
R"
酚的合成
•异丙苯法 •磺化碱熔法 •芳卤的水解 •由重氮盐制备
•异丙苯法
+
CH2=CHCH3
H3PO4, 250oC 2.41MPa
O2, Na2CO3, H2O 90~130 o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朱玮教授 有机化学教案 第十章 醇和酚

有机合成设计的基本内容是由目标分子经 骨架和官能团的转化得到合成元或中间体。转 化是依据已知或可靠的反应而进行的,由此可 倒推至目标分子所需的起始原料,此过程正好 与合成相反,因此也称为反合成。 同一目标分子可以进行多途径的反合成分 析,因此可推导出不同的合成路线和起始原料 ,形成所谓合成树。再进一步的合成设计工作 是将此合成树进行裁剪,从经济性、有效性以 及灵活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然后选定在 实验室中付诸实施的合成计划。
2,4,5-三甲基-3-氯-1-庚醇
OH
Cl
H
(2)饱和脂环醇
H CH3
(1R,2R)-2-甲基环己醇
(3)不饱和醇
CH3C CHCH2CHCH3 CH3 OH
OH
2-环己烯醇
C6H5 H H C C H OH CH3
5-甲基-4-己烯-2-醇 (4)芳香醇
CH2OH
苯甲醇
(1R,2Z)-1-苯基-2-丁烯-1-醇
(1)反应活性 与卤代烷E1反应类似,醇发 生分子内脱水反应的活性次序为: 3°>2°>1°ROH
CH3 CH3 C OH CH2 H 20%H2SO4 85~90℃
(CH3)2C CH2
(2)区域选择性 合Sayrzeff规则。
如果分子中存在2 ~ 3
种可消除的不同β-氢原子,其脱去方式符
66%H2SO4 CH3CH2CHCH3 100℃
δδδ+ δ+ δ+ δ+ δ+ δ+ δδ+ δδδ+ δ δ+ δ- δδ δ+
δ-
RO δ+ δδ+
H3O+ δ- + δ δ+
醇和酚ppt课件

☆
H H CC H C H C C H H C H O H C H 3 3 2 2 3C 2 2
1-丁醇(正丁醇)
O H
2-丁醇(仲丁醇)
CH3 H 3C C OH
2-甲基-1-丙醇(叔丁醇)
CH3
H C C H 3 C H 3
O H C H 2
2-甲基-1-丙醇(异丁醇)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
3
C C H C C H H H H O H 3 2 C 2 C 2 2
C H
C H
C H 3
C H C H 3 2
2-甲基-2-乙基-1-己醇
H O H C 3
2-甲基-1-环己基-1-丙醇
☆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 西南科技大学 15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如果为不饱和醇,应选择含有羟基并含有双键或 叁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编号时应使羟基的位号最 小;在定名称时,表示主链碳原子数的“天干”或汉 字应写在“烯”字或“炔”字名称的前面。
O H C H C H C H C H 2 3 2 2
伯 醇
CH3 H 3C C OH
叔 醇
CH3
C H C C H C H H 3 2 3 O H
仲 醇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 西南科技大学 12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根据醇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二 元、三元醇等。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醇的构造异构
醇的构造异构有二种:一是烃基碳链结构的 不同(碳链异构),二是羟基位置的不同(官 能团位置异构)。 醇与同分子量的醚互为官能团异构的同分 异构体。
有机化学练习题(大学)(十一) 醇、酚

第十章 醇、酚一 选择题1.ClCH 2CH 2CH 2OH + PBr 3 ──> 主要产物为:(A) BrCH 2CH 2CH 2OH (B) CH 2=CHCH 2OH (C) ClCH 2CH =CH 2 (D) ClCH 2CH 2CH 2Br2.乙醇与二甲醚是什么异构体?(A) 碳干异构 (B) 位置异构 (C) 官能团异构 (D) 互变异构3.下列试剂中,哪一个可用来区别顺和 反-1,2-环戊二醇?(A) 丙酮 (B) 臭氧 (C) 异丙氧基铝 (D) 氢化铝锂4. 哪一种化合物不能用于干燥甲醇?(A) 无水氯化钙 (B) 氧化钙 (C) 甲醇镁 (D) 无水硫酸钠5.下列化合物苯甲醇(I),二苯甲醇(II),三苯甲醇(III),甲醇(IV)与HBr 反应的活性顺序为:(A) III>II>I>IV (B) IV>I>II>III (C) IV>III>II>I (D) I>II>III>IV6.为了合成烯烃(CH 3)2C =CH 2,最好选用下列何种醇?7.为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采用呼吸分析仪,其中装有K 2Cr 2O 7 +H 2SO 4,如果司机血液中含乙醇量超过标准,则该分析仪显示绿色,其原理是:(A) 乙醇被氧化 (B) 乙醇被吸收 (C) 乙醇被脱水 (D) 乙醇被还原8.淀粉发酵可制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即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又可在人体内随能量的释放而分解,所以乙醇是:(A) 药物 (B) 食物 (C) 既是药物又是食物 (D) 既非药物又非食物9.下列转换应选择什么恰当的试剂?(A)KMnO 4 + H + (B)HIO 4 (C)CrO 3 + H + (D)新制备的MnO 210.下列化合物在1HNMR 谱中有两组吸收峰的是:(A) CH 3CH 2CH 2OCH 3 (B) CH 3CH 2CH 2CH 2OH(C) CH 3CH 2OCH 2CH 3 (D) (CH 3)2CHCH 2OH11.能使不饱和伯醇氧化成不饱和醛的氧化剂应是 : ① KMnO 4/H + ② CrO 3/H + ③ CrO 3/吡啶 ④ 新鲜 MnO 2(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12.下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A) (B)(C) (D)13.下面的反应, 能用来制备邻二醇化合物的是 :(A) 酮的单分子还原 (B) 酮的双分子还原CH 3CH 2CHCH 3OH (C)(CH 3)2CHCH 2OH(A)CH 3CH 2CH 2CH 2OH (D)(CH 3)3COH (B)OHCHO CH 3CH CCH 3CH 3CH 3CH 2C CH 3OSO 3H CH 3CH 3CH 2C CH 3CH 3O C CH 3CH 3CH 2CH 3CH 3CH 2C CH 3CH 2CH 3CH 2C CH 3OHCH 350%H 2SO 4(C) 烯烃被热的浓的KMnO 4溶液氧化 (D)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14.下述反应能用来制备伯醇的是:(A) 甲醛与格氏试剂加成, 然后水解 (B) 乙醛与格氏试剂加成, 然后水解(C) 丙酮与格氏试剂加成, 然后水解 (D) 苯甲腈与格氏试剂加成, 然后水解15.下面哪些(或哪个)化合物能被HIO 4氧化?(A)Ⅰ (B)Ⅰ和Ⅳ (C)Ⅲ (D)Ⅰ,Ⅱ和Ⅳ16.下面的氧化反应,需何种试剂?(A) Ag(NH 3)2+ (B) O 3 (C) 过氧酸 (D) CrO 3-Py17. 用HBr 处理(R )—2—溴丁烷得到(S )—2—溴丁烷的反应机理是:A. S N1B. E 1C. S N2D. E 218. 下列醇在酸催化下的脱水反应活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1)>(2)>(3)B. (2)>(1)>(3)C. (3)>(2))>(1)D. (2)>(3)>(1)19.(CH 3)3CCH 2OH 在HBr 水溶液中形成的主要产物是CH 3CH CH CH 3CH 3Br A B C D CH 2Br (CH 3)3C (CH 3)2CHCH 2BrCH 2CH 2CH 3CHCH 3Br CH 320反应产物是:IV IIIII ICH 2CH 2C CH 2OH O OH CH 3CHCH OCH 3O CH 2CH 2CH C CH 3OH O CH 3CH C CH 3OH O CH 3CH CH CHCH 3OH CH 3CH CH CCH 3O D C B A C CH 3CH 3P h CH 3O C O P h C O C CH 3CH 3CH 3OCH 3O C C CH 3O P h CH 3O C CH 3COCH 3P h CH 3C CH 3CH 3OH P h CH 3O C OH CH 3CH CH 3CH CH 3OH (3)CH 3C CH 3OH CH 2CH 3(2)CH CH 3CH 3CH 2CH 2OH (1)21. 可用来鉴别伯醇,仲醇和叔醇的试剂是:A 格氏试剂 (B ) 林德拉试剂(C ) 沙瑞特试剂 (D ) 卢卡斯试剂22.下列哪种化合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A) 对硝基苯酚 (B) 邻硝基苯酚 (C) 邻甲苯酚 (D) 对甲苯酚23.比较苯酚(I)、环己醇(II)、碳酸(III)酸性的大小:(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24.下列酚:苯酚(I),邻硝基苯酚(II),间硝基苯酚(III)和2,4-二硝基苯酚(IV)酸性大小次序为:(A) I>II>III>IV (B) III>II>IV>I (C) IV>II>III>I (D) IV>III>II>I25.下列反应OHCH 2CH CH 2OCH 2CH CH 2叫克莱森重排,它是:(A) 碳正离子重排 (B) 自由基重排 (C) 周环反应 (D) 亲电取代反应26. 医药上常用的消毒剂'煤酚皂'溶液(俗称来苏尔)主要成分是:(A) 苯酚 (B) 2,4-二硝基苯酚 (C) 三硝基苯酚 (D) 甲苯酚27.维生素K 与其他维生素不同的结构特点是在分子中含有:(A) 异戊二烯结构 (B) 醌结构 (C) 五元环 (D) 芳环28. 与FeCl 3发生颜色反应,是检验哪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A) 羟基结构 (B) 醚链结构 (C) 烯醇结构 (D) 酯基结构29.下面哪个化合物与溴水反应能使溴水褪色并生成白色沉淀 。
大学有机化学第七章 醇、硫醇、酚

C+稳定 脱水成烯越容易, 所以叔醇>仲醇>伯醇。
CH3 b a 提问: CH3-C-CH2CH3 b OH -H2O
*问 140 ℃ H3C C=C H3C
CH3 H
H+ CH3 C
CH3 H CH3 C H CH3 2,3-二甲基-1-丁醇
HOCH2CH2-SH
CH3CH2CH-CH2-CH3 SH
2-巯基乙醇
3-戊硫醇
二、物理性质(略)
三、硫醇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R—SH + NaOH——>RS-Na+ + H2O 提问: R—OH + NaOH——> X
2、重金属盐的生成
重金属离子:As++、Hg++、Pb++、Cu++、Ag+
3、醛酮与Grignard试剂的加成
+ + H – C = O + R–MgX H2.5 3.5 H 无水乙醚 R-C-OMgX H + MgX2
1° 无水乙醚 CH3-CH-OMgX CH3CHO + CH3CH2MgX CH2CH3 CH3-CH-OH CH2CH3 2° + MgX2
H R-C-OMgX H
与金属钠反应: 伯醇 > 仲醇 > 叔醇
(二)羟基被卤素取代(补充)
R-OH + HX R-X + H2O
反应速度快慢与两种因素有关:
1、与氢卤酸有关: HI > HBr > HCl 2、与醇的类别有关: 如: CH CH3 3 ZnCl2-浓HCl CH3-C-OH CH3-C-Cl + 立即混浊 CH3 CH3
大学有机化学 第十章醇消除反应第一二节

三、醇的光谱性质
• IR中 –OH常有两个吸收峰:
3640~3610cm-1——未缔合尖峰 3600~3200cm-1——氢键缔合宽峰 • NMR中 O-H δ=1~5.5
乙醇中:O-H δ=5.4(与浓度、温度有关)
-CH2- δ= ~2.7 -CH3 δ= ~1.2 • 见P263~264 图10-2 和 图10-3
Lucas试剂用于区别伯、仲、叔醇; 但一般仅适用于3—6个碳原子的醇; 因为1—2个碳的产物(卤代烷)的沸点低,易挥发; 大于6个碳的醇(苄醇除外)不溶于卢卡斯试剂,易 混淆实验现象。
P267问题10-5,
伯醇与氢卤酸反应按SN2历程进行; 烯丙基型、叔醇——按SN1历程进行; 仲醇——一般按SN2历程进行;
118
结论: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各类物质沸点:
醇 > 醛酮 > 卤代烃 > 醚、烷烃
主要原因——醇分子之间具有氢键缔合作用,沸 点最高;强极性分子沸点大于弱极性分子的沸点
多元醇由于羟基数目的增多,分子间的氢键作用 更强,其沸点更高: 例如:乙二醇 ——沸点:197℃
季戊四醇 ——固态,熔点:260℃。
CH2CH2 CH3CHCH2
OH OH
OHOH
乙二醇 (α-二醇)
1,2-丙二醇
CH2OH
CH2CH2CH2 OH OH
1,3丙二醇 (β-二醇)
HOH2C C CH2OH 季戊四醇
CH2OH
醇的英文词尾:-ol 将烷烃词尾-e改为-ol
二、醇的物理性质——阅读-分析-理解
1、物态、气味
2、沸点:直链饱和一元醇 C 、bp
Ar-O-R Ar-O-Ar
醇、酚的官能团: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醇和酚的化学性质,掌握其结构和官能团。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有机化学反应。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醇和酚的结构与性质2. 醇和酚的化学反应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1. 醇和酚的结构与性质2. 醇和酚的化学反应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四、教学难点1. 醇和酚的结构与性质的差异2. 醇和酚的化学反应条件及产物3.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引出醇和酚的概念。
2. 介绍醇和酚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1. 醇和酚的结构与性质a. 醇的结构特点:碳链上有一个或多个羟基(-OH)。
b. 醇的性质:与金属钠反应、与无机含氧酸成酯、脱水成烯、醇的氧化等。
c. 酚的结构特点:苯环上有一个或多个羟基(-OH)。
d. 酚的性质:酸性、氧化、亲电取代等。
2. 醇和酚的化学反应a. 醇的化学反应:与金属钠反应、与无机含氧酸成酯、脱水成烯、醇的氧化等。
b. 酚的化学反应:酸性、氧化、亲电取代等。
(三)实验操作1. 实验仪器与药品:甲醇、乙醇、丁醇、辛醇、钠、酚酞、仲丁醇、叔丁醇、无水ZnCl2、浓盐酸、1% KMnO4、异丙醇、NaOH、CuSO4、乙二醇、甘油、苯酚、pH试纸、饱和溴水、1%KI、苯、H2SO4、浓HNO3、恒温水浴锅等。
2. 实验步骤:a. 醇的性质1. 比较醇的同系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2. 醇钠的生成及水解。
3. 醇与Lucas试剂的作用。
4. 醇的氧化。
5. 多元醇与Cu(OH)2作用。
b. 酚的性质1. 酚的酸性。
2. 酚的氧化。
3. 酚的亲电取代。
(四)实验总结1. 总结醇和酚的结构与性质差异。
2. 总结醇和酚的化学反应条件及产物。
3. 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醇和酚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醇和酚的区别

醇和酚的区别醇和酚是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化学性质和用途上有着显著的不同。
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而酚是一类含有苯环上一个或多个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醇和酚之间的区别。
首先,从它们的化学结构来看,醇和酚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所附着的基团不同。
醇是通过氧与一个碳原子的共价键连接在一起,酚则是通过苯环上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的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这个结构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不同。
其次,醇和酚的溶解性也有所不同。
由于醇分子中含有极性羟基(—OH),因此大多数醇是可溶于水的。
而酚分子中苯环的存在减弱了其极性,因此酚的溶解性较差,只有少数酚能够溶解于水。
然而,在非极性溶剂中,酚的溶解性往往比醇要高,这是因为酚能够通过苯环与非极性溶剂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来增强其溶解性。
从反应性上来看,醇和酚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
醇可以发生缩合反应,即通过醇之间的催化反应生成醚。
例如,醇与酸催化剂反应可以生成醚。
另外,醇还可以进行酯化、酸解、还原和氧化等反应。
而酚则主要发生芳香性取代反应,即在苯环上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此外,酚还可以进行醚化反应,但是反应速率较醇要慢。
在应用方面,醇和酚也有着不同的用途。
醇是许多化学化工过程的重要原料和溶剂。
例如,乙醇常用于酶催化反应和药品合成中。
一些醇还被用作溶媒和消毒剂。
另外,醇还可以用于燃料、塑料和表面活性剂的生产。
而酚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作为抗菌、抗病毒和消毒剂的成分。
此外,酚还可以用于染料、橡胶、塑料、油漆和胶水等的制造。
综上所述,醇和酚在化学结构、溶解性、反应性和应用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醇是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溶解性较好,具有较广泛的反应性和应用领域。
而酚是含有苯环上的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溶解性较差,主要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了解醇和酚的区别对于深入了解有机化学以及它们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有机化学第十章醇酚醚

② 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MgCl2•6ROH CaCl2•4ROH
结晶醇 (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因此:
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ROH
2. 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弱酸性
+ CH3CH2OH Na
+ CH3CH2ONa H2
+ (CH3)3COH K
+ (CH3)3COK H2
醇金属: 强碱性试剂和强亲核性试剂
OH
R'
OH
R
30 叔醇( R' C OH ): (CH3)3COH R''
② 按羟基所连的烃基分:
饱和醇:
OH
CH3CH2OH (CH3)3COH
不饱和醇:
OH
CH2=CHCH2OH CH3C≡ CCH2OH
芳香醇:
CH OH 2
CH OH 2
③ 按羟基的数目分类:
一元醇: CH3CH2CH2OH
② RX的制备:10 醇,可采用 HX作卤化剂;
不是10 醇,不采用 HX作卤化剂,否则易得到重排产物。 可采用SOCl2 , PX3 , PX5作卤化剂
i) 与SOCl2反应
ROH SOCl2 RC+l SO2 + HCl
优点:1) 不重排,且产物构型保持
2) 副产物均为气体,易于除去 3) 产率高,产物容易分离
i. 伯醇氧化成醛和羧酸
[O]
[O]
RCH2OH
RCHO
RCOOH
[O]:KMnO4/H+、HNO3、 CrO3/ H2SO4、 K2Cr2O7/H2SO4、Na2Cr2O7/H2SO4 等
e.g.
CrO3 / H2SO4
大学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反应机理

大学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反应机理化学是一门探讨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在化学的研究领域中,有机化合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反应机理是化学领域中的研究重点之一。
本文将针对大学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以及其反应机理进行详细论述。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以及其他元素原子通过共价键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饱和烃: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
饱和烃的一种常见类型是烷烃,比如甲烷、乙烷等。
它们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也可以是液体或固体。
2. 不饱和烃: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存在双键或三键连接。
不饱和烃的一个常见类型是烯烃,比如乙烯、丙烯等。
它们通常是无色气体,较为活泼。
3. 芳香烃:由苯环或其他芳香环组成的化合物。
芳香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性质,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和生活中。
4. 卤代烃:由碳原子、氢原子和卤素原子(如氯、溴、碘等)构成的化合物。
卤代烃常用于制药、杀虫剂等领域。
5. 醇和酚:由羟基(-OH)取代碳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醇和酚常用于溶剂、药物和香料等方面。
6. 醛和酮:由羰基(C=O)取代碳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醛和酮在化工和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7. 脂肪酸和酯:脂肪酸由长碳链和羧基(-COOH)组成,而酯由碳链和酯基(-COO-)组成。
脂肪酸和酯是脂类的主要成分,常见于食物和生物体内。
二、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是指有机化合物经历的化学反应过程。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在反应中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机理。
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反应,它通常涉及一个原子或官能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取代。
取代反应的机理可以通过亲核取代机理和电子取代机理来解释。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原子或官能团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在加成反应中,通常会发生共轭体系、烯烃和芳香环的开环,生成新的化学键。
大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总结第九章 醇和酚1

2. 不同有机物酸性强弱
化合物 pKa
HC CH (CH3)3COH CH3CH2OH HOH CH3OH CF3CH2OH
RONa + H2O
酸 性 增 强
25 19 16 15.74 15.54 12.43
ROH + NaOH
3. 可用于销毁残余的金属钠
Na与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慢的多,反应 所生成的热量不足以使氢气自燃。
CH3
H OH2、 与卤化磷的反应
1. 醇与PX3、PX5 反应生成 RX:
PCl3 :反应比较复杂; PCl5 : 产率低
可用I2+P代替PI3 2. 反应特点: • 用于伯醇、仲醇 • 无重排产物
七、 与亚硫酰氯的反应
O ROH + Cl-S-Cl 二氯亚砜 b.p. 780C RCl + SO2 + HCl
95℃
CH2OH (74%)
OH Na2CO3 H 2O
Br + NBS 引发剂 CCl4
四、 由 Grignard 试剂制备
1. 格氏试剂与环氧乙烷作用
CH3
-
MgBr + CH2
+
CH3 CH2
① 纯醚 ② H3O
+
CH2CH2OH
O
-
环氧乙烷
邻甲基苯乙醇(66%)
制备增加2个碳的伯醇的好方法
(丙三醇)
2. 酚: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
OH OH HO OH OH OH
一元酚 苯酚
二元酚 对苯二酚
三元酚 间苯三酚
二、醇和酚的构造异构
1.醇:碳架异构和羟基位次异构
C4H9OH
CH3CH2CH2CH2OH CH3CHCH2OH CH3
大学有机化学醇酚醚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醇、酚、醚的分类、命名、结构和性质;(2)了解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3)熟悉醇、酚、醚的制备方法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醇(1)醇的分类、命名、结构和性质;(2)醇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3)醇的制备方法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 酚(1)酚的分类、命名、结构和性质;(2)酚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3)酚的制备方法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 醚(1)醚的分类、命名、结构和性质;(2)醚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3)醚的制备方法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醇、酚、醚这一类有机化合物;(2)介绍醇、酚、醚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1)醇的分类、命名、结构和性质;(2)酚的分类、命名、结构和性质;(3)醚的分类、命名、结构和性质;(4)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5)醇、酚、醚的制备方法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1)演示醇、酚、醚的制备实验;(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3)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醇、酚、醚的制备方法及反应条件。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的提问、回答、实验操作等;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有机化学第八章 醇酚醚

2)生成酚醚
酚与醇相似,也可生成醚。但因酚羟基的C-O键比醇 牢固,所以不能直接失水成醚,而必须用间接的方法。 ONa CH3I ONa CH3OSO2OCH3
硫酸二甲酯
OCH3 NaI OCH3 CH3SO4Na
3)生成酚酯
又称阿司匹林,白色针 状晶体。是解热镇痛药, 酚与酰氯、酸酐等作用可以生成酚酯。 也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
醇的同分异构体中,直链醇的沸点比支链醇高。
R R O O H H O R H H O R
氢键
水溶性:C1~C3的醇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溶,C4以上的 醇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 降低,C9以上醇实际上已不溶于水。 相对密度:饱和一元醇的相对密度小于1,比水轻。芳香醇和多 元醇的相对密度大于1,比水重。 生成结晶醇:低级醇能与某些无机盐类生成结晶醇。 例如:MgCl2· 6CH3OH、CaCl2· 2H5OH等。 4C 结晶醇可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可以利用这一性质与 其他化合物分离,或从反应产物中除去少量醇类杂质。
无色或淡黄色晶体,有毒。 主要用作合成医药非那西丁 和扑热息痛的中间体,也用 作染料和杀虫剂1605的原料, 还可用作皮革防腐剂。
3)烷基化
OH OH
+
2 (H3C)2C
CH2
H2SO4
(H3C)3C
C(CH3)3
CH3
CH3
反应条件
又叫做防老剂264, 白色或微黄色晶体。 主要用作橡胶和塑料 得防老化剂,也可用 作汽油、变压器油的 抗氧剂。
COOH
COOH
OH + (CH3CO)2O
H2SO4 85℃
O
C O
CH3
+ CH3COOH
大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总结

SN1反应—碳正离子稳定性
3.下列卤代烃与AgNO3/醇反应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 ) >( )>( )
d
c
a
b
13.下列卤代烃进行SN1反应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 )>( )>( )
立体化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根据化合物的名称写出其Fischer投影式。 根据化合物的其它立体结构式写出其Fischer投影式。
1.熟练掌握Fischer投影式规则,应做到:
“十”的含义:交叉点表示手性C,四个端点连四个不同的基团(即将手性C原子置于纸面); 碳链竖置,且编号小者置于上端; 四个基团的空间关系:“横”前“竖”后。
合成:
分析:
*
合成:
掌握酚的系统命名法。
酚
芳环名称 + “酚”
酚的制备。 在合成中应用较多的是磺化碱融法。
酚的化学性质
度对位, 高温165度邻位
4.酚的酸性大小
(1) 苯环上连有吸电子基,酸性增强; 供电子基,酸性减弱;
*
亲核取代 消除
01
与金属Mg反应,掌握格氏试剂的制备。
02
反应历程 理解SN1、SN2、E1、E2历程及影响因素
SN1反应与SN2反应
反应类型
SN1
SN2
反应机理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反应速率
V = K [ R-X ]
V = K [ R-X ] [ Nu:]
反应步骤
分两步完成
一步完成
有无活性中间体生成
Fischer投影式的书写:
任意两个基团调换偶数次,构型不变。 任意两个基团调换奇数次,构型改变。
大学有机化学------醇酚醚

1、酸性
酸性强弱: 羧酸 > H2CO3 > 酚 > H2O > 醇
利用醇、酚与NaOH和NaHCO3反应性的不 同,可鉴别酚,分离和提纯酚。
OH + NaOH
CO2+ H2O
ONa
HCl
OH +
NaHCO3
OH + NaCl
OH + Na2CO3
X
苯环上连有吸电子基( -NO2,-X)使取代酚共 轭碱稳定性增大,酸性增强; 反之,斥电子基 (-R)使酸性减弱。
2、与FeCl3的显色反应
6ArOH + FeCl3
[ Fe(OAr)6 ] 3- + 6H+ + 3Cl -
蓝紫色 棕红色
用于定性分析,鉴别下列基团的存在:
几种常见酚与FeCl3的显色反应的颜色: 苯酚、间苯二酚:蓝紫色;对甲苯酚:蓝色; 邻苯二酚:深绿色;对苯二酚:暗绿色
3、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OH活化苯环)
低级醇能和一些无机盐(MgCl2、CaCl2、CuSO4等) 作用形成结晶醇,亦称醇化物。
§1.5 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同
时也受到烃基的一定影响,从化学键来看,反
应的部位有 C—OH、O—H、和C—H。
H δδ δ RC O H
H
酸性,生成酯
氧化反应 形成 C ,发生取代及消除反应
CH3OSO2OCH3 CH3CH2OSO2OCH2CH3
有机合成中的烷基化剂,有剧毒
(2) 与有机酸反应
H
R-OH + CH3COOH
CH3COOR + H2O
5.氧化反应
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醇、酚教学为例

Univ. Chem. 2023, 38 (10), 109–114 109收稿:2023-06-13;录用:2023-07-22;网络发表:2023-08-01*通讯作者,Emails:***************(胡晓允);*****************(黄涛)基金资助:民族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应用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北省线上一流课程;湖北名师工作室;中南民族大学重点教研项目(JYZD22014);中南民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306031 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醇、酚教学为例胡晓允*,周忠强,吴腊梅,陈玉,黄涛*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 430074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因此,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校课程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丰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思政育人元素。
本文以醇、酚教学为例,从醇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硝化甘油与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渊源、醇与氯化亚砜的反应、苦味酸的应用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等四个方面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
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技报国理念、唯物辩证观念、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和绿色化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醇和酚;课程思政;家国情怀;绿色化学;科学素养中图分类号:G64;O6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A Case Study onAlcohols and PhenolsXiaoyun Hu *, Zhongqiang Zhou, Lamei Wu, Yu Chen, Tao Hua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Wuhan 430074, China.Abstract: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is fundamental task. Therefore,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jects for teachers to organical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courses. The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content contains variou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daily life, and provides a large numb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king the teaching of alcohols and phenol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eply explores th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four asp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lcohols, the origin of nitroglycerin and Nobel as well as Nobel Prizes, the reaction of alcohol and thionyl chloride, the application of picric acid and related historical events, and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hem into the teaching of organic chemistry.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imparting, patriotism, the concept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the concept of green chemistry, 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people.Key Words: Alcohols and phenol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Patriotism; Green chemistry; Scientific literacy110大学化学V ol. 38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Br3
CH3
NaOH, E tOH
CH3CH2CHCH2Br CH3
2). 分子间脱水成醚
2 CH3CH2OH 机理:SN2
CH3CH2OH
浓 H2SO4
140℃
H
CH3CH2OCH2CH3
CH3CH2 OH2
CH3CH2OH
17
δ+
CH3CH2 O
CH3 C
δ+
OH2
H2O
CH3CH2OCH2CH3 H
CH2 H3C C OH2 CH3
+ HX
慢
快
CH2 H3C C OH2 CH3
CH3 H3C C CH3
9
+
H2O
CH3 H3C C CH3
+
X
快
CH3 H3C C X CH3
b. 一般伯醇按SN2机理
RCH OH 2
+ H
慢
快
RCH2 OH2
X
+ RCH2 OH2
R
X C OH2 H H
X CH2R
δ- δ+
R MgX
OMgX H2O R
H
OH R
①. R MgX 与甲醛 得增长一个碳链的伯醇
R MgX 与其它醛 得增长碳链的仲醇 R MgX 与酮 得增长碳链的叔醇
29
MgCl
例:
O CH3CH
O CH3 CH3
1. HCHO 2. H2O
CH2OH
伯醇
1. (CH3)2CHMgBr 2. H2O 1. (CH3)2CHMgBr 2. H2O
② 哪个基团迁移?
形成稳定碳正离子 芳基优先迁移
(电子密度大的基团优先迁移)
25
注意:只要在反应中形成
C OH
C
都可发生 口片 口内 类型重排。
练习:
O CH
CH2OH
OH
H
CH3 CH3 CH3 C C CH3 OH I
极性溶剂
CH3 O CH3 C CH3 C CH3
26
四. 醇的制备 (Preparations of Alcohols) 1.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HIO4
O C6H5CH
O
+ CH3CCH3
注意:①. 鉴别时下列结构也和高碘酸反应
C C
C C O O
C C
OH O
OH NHR
②. 反式邻二醇不被高碘酸氧化
OH
CH3 OH
(H3C)3C
OH
OH
OH
OH
21
2). 邻二叔醇重排
邻二叔醇:
R R
R C C R OH OH
也叫Pinacol醇(
口
片 口内 醇)
IR:
1
ν
OH
3200~3600cm-1
有强吸收
HNMR: ROH
δ
H:0.5-5.5ppm(s,1H)较宽的单峰
注意: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与相连碳上氢的偶合一
般观察不出来,通常为单峰。
O C H
3.3~4.0 ppm
M-18 明显
MS:
M+ 不明显
失水峰
6
三. 醇的反应 (Reaction of Alcohols)
H H H
-H
CH3CH2OCH2CH3
结论: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相互竞争,低温有利
于生成醚,高温有利于生成烯。叔醇在酸催化
下,主要生成烯烃。 6. 氧化反应(羟基α碳上H的反应) 1). 伯醇被氧化生成醛、羧酸
CH3CH2OH
K2Cr2O7 H2SO4
O
K2Cr2O7
O CH3COH
18
CH3CH H SO 2 4
OH
4 R C R + B(OH)3 + NaOH
H
O
O
OH
H2O H
简:R
C R
+
Na BH3 H
R
C R H
R
C R H
28
O
OH
例:
H2 , Pt EtOH
O
例:CH3(CH2)10COCH2CH3 2. 用格氏试剂合成醇 通式: δ+ δO +
Na, E tOH
CH3(CH2)10CH2OH
邻二叔醇重排:在酸催化下转为口片 口内 酮的反应。
CH3 CH3 CH 例: 3 C C CH3 OH OH
H
CH3 O CH3 C CH3 C CH3
机理:
CH3 CH3 CH3 C C CH3 OH OH
H
CH3 CH3 CH3 C C CH3 OH OH2
22
H2O
CH3 CH3 CH3 C OH C CH3
仲醇
例:H
1. CH (CH2)2CH2MgBr 3 2. H2O
C OCH2CH3
OH CH3(CH2)2CH2CHCH (CH2)2CH3 2
MgBr
O C OCH2CH3
+
1. Et2O 2. H2O
OH C
31
③. R MgX 与环氧乙烷 得增长两个碳链的 伯醇 δ-
δ- δ+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2O
R MgX + H2C
叔醇 仲醇 伯醇 快
Lucas试剂
慢 加热
12
4. 与卤化磷、氯化亚砜的反应(羟基被卤原子取代) 1). 醇与卤化磷作用
3 ROH
+ PX3
3 RX + P(OH)3
应用:制备 RBr、 RI
3CH3CH2OH +
PBr3
3CH3CH2Br + H3PO3
红 P + Br2
6CH3OH + 2P +
δ+
CH2
RCH CH2OMgX 2
RCH2CH2OH
④. 除RMgX外RLi, RC≡CNa也可和醛、酮、环氧乙烷、 酯反应
OLi
CHO
例: 2 CHLi + CH
OH
Et2O
CH CH CH2
H
24
C6H5 C6H5 C6H5 C OH C CH3 OH
H
C6H5 C6H5 C6H5 C C CH3 OH2 OH
C6H5 C6H5 C C6H5 C CH3 OH
H2O
C6H5 C6H5 C6H5 C C CH3 OH
-H
C6H5 O C6H5 C C6H5 C CH3
注意:① 哪个羟基先质子化?
R R
C O
19
O
例:
OH
K2Cr2O7 H2SO4
3). 叔醇不被氧化 叔醇无α- H, 所以很难被氧化, 若条件剧烈, 碳链断裂。 7. 邻位二醇的反应 1). 氧化
RCH OH RCH OH
RCHO RCHO
+ HIO4
+
HIO3
AgNO3
AgIO3
白
20
C6H5CH C(CH3)2 OH OH
1.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羟基中H的反应)
CH3CH2OH + Na
CH3CH2ONa
( 3)3COK CH
+ +
( 3)3COH + K CH
1 H2 2 1 H 2 2
叔丁醇钾
强碱性,弱亲核性 消去反应的有效试剂 醇的弱酸性 共轭碱的碱性 2. 与缺电子化合物反应( 羟基中O上孤对电子的反应)
CaCl2
3 I2
CH3I + 2H3PO3
2). 醇与氯化亚砜作用
ROH + SOCl2
RCl + SO2 + HCl
应用:制备 RCl
13
立体化学特征:
CH3 H OH CH2CH3 CH3 H OH CH2CH3
SOCl2
CH3 H Cl CH2CH3
骨架构型保持
SOCl2
CH3 Cl H CH2CH3
吡啶
骨架构型转化
用醇与卤化磷、氯化亚砜的反应制备卤代烷的优点是: 反应中不发生重排。 5. 脱水反应 1). 分子内脱水成烯烃 高温气相脱水
Al2O3
酸催化脱水
H2SO4
H3PO4
TsOH (对甲苯磺酸)
14
CH3CH2OH
Al2O3
360℃
H2C CH2
+
H2O
CH3CH2OH
96% H2SO4 170℃
第十章
醇 和 酚
(Alcohols and Phenols)
第十章
醇 和 酚 (Alcohols and Phenols)
一. 醇的结构和命名 二. 醇的波谱性质 三. 醇的反应 四. 醇的制备 五. 酚的结构和波谱性质 六. 一元酚的反应 七. 酚的制备
一. 醇的结构和命名 (Structure and Nomenclature of Alcohols)
一种特殊催化剂:只氧化醇不氧化醛
+ CrO3 + HCl
N
N CrO3 Cl H
PCC
例: CH3CH CHCH CH2CH2OH 2 CH2Cl2
CH3CH CHCH CH2CHO 2
PCC
90% 注意:新制的MnO2也可将伯醇氧化为醛。 2). 仲醇被氧化生成酮
R R CH OH
K2Cr2O7 H2SO4
H
OH
顺-1, 2-环戊二醇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