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中学)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中学)(总分:12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总题数:35,分数:35.00)1.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特殊的法律地位为A.教学管理人员B.社会服务人员C.行政管理人员D.国家公职人员√解析: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解析: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掌握多方面专业知识,其中的“学科课程标准”属于A.教育知识B.学科知识C.学科教学知识√D.通识性知识解析:4.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某些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打破班级原有结构,重新组成教学班,学生可以到不同的教学班上课。
这被称为A.合作学习B.道尔顿制C.走班制√D.分层教学解析:5.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D.最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解析:6.“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能力好: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
”这句话说的是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解析:7.“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有目的观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D.知识本位论解析:8.中小学课程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应是“不变的学问”,因此,学习者要认真地阅读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仍广泛流传的经典著作。
这种观点属于课程理论流派中的A.经验主义B.后现代主义C.永恒主义√D.结构主义解析:9.“知识藴涵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意味着知识具有A.认识价值B.陶冶价值√C.能力价值D.实践价值解析:10.推行STEAM、创客教育、研学旅行等课程,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真实、多元、跨学科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习。
赫尔巴特把教育学置于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之上
赫尔巴特把教育学置于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之上。
他提出了,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说明教育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道德是他认为的教育的最高目的。
为了接近这个目的,教学在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他针对多方面的兴趣,安排不同的学科,并认识到了同一学科可以培养多种兴趣。
赫尔巴特把教育手段分成管理,训育,教学三个部分。
管理就是克服儿童的“不服从的烈性”。
训育就是“有目的的培养”,注重的是儿童的未来。
教学是赫尔巴特的核心概念。
他要把道德教育和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个教学过程中。
他认为要使知识影响道德品质的培养,学生必须对知识发生强烈的兴趣。
兴趣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手段。
赫尔巴特坚持教授必须引发兴趣。
引发兴趣也就是唤起学生的注意。
他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示,如应在教学开始时使学生明确每堂课的目的,应避免采用过难或过易的教材,要保持授课的一贯性,要广泛运用实例等等。
我觉得在当时,他意识到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的。
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教学,这些对当时的教育体系有很大的推进作用,虽然他还是保留着神学,注重历史,但是他主张开设多方面课程,如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但是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即使在现在的教学理念中,这些也都十分重要。
教学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说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当时他还提出了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这4个步骤。
使课堂教学有序可循,井然有序。
极大方便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的科学。
它涵盖了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沿革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起源于19世纪末。
早期的教育心理学家如皮亚杰、瓦尔多等致力于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
20世纪以后,教育心理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支柱,为教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探讨了个体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认知主义理论则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过程,探讨了生理、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家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3. 教学方法与策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指导。
个性化教学、合作学习等策略是在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四、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1. 多元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方式,教育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2. 课堂管理与教师角色教育心理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和情感,提供有效的课堂管理建议,引导教师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五、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教育心理学作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将更加重视教育现场的实际问题,致力于提供更有效的教学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也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教育和网络教学的研究。
结语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研究学习和发展过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未来教育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教育心理学习题册
教育心理学习题册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填空1.我国古代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提出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都体现了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2.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1)、(2)、(3)系统、(4)方法。
3.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相对应的心理状态是(1)、(2)、(3)探究、(4)行动。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知识: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神经网络理论:认知心理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提出的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知识在人脑中以神经网络形式储存,神经网络由可在不同水平上被激活的结点组成,结点与结点之间有联结,学习是联结的创造及其强度的改变。
概念形成: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该类事物的关键特征。
上位学习:指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命题: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命题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arguments)构成的。
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
命题网络: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分的两个命题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的。
下位学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所进行的学习。
程序性知识:指个人不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表现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用来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
脚本:一种知识表征的形式,指表征反复出现的事件的图式。
概念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加涅认为概念学习是学习运用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并列结合学习: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但在横向上存在吻合或对应关系时所进行的学习。
默会知识:波兰尼划分的一种知识类型,指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知识的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符号表征学习:奥苏伯尔区分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2024山西省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2024山西省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光滑果皮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单选题] *A.感受B.感知C.感觉(正确答案)D.直觉2.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能明显的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单选题]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觉性C.差别感觉阈限(正确答案)D.差别感受性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现象属于()[单选题] *A.感觉适应(正确答案)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后效4.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开来,该教学所体现的是感觉的() [单选题] *A.后像B.对比(正确答案)C.适应D.相互作用5.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单选题] *A.感觉B.注意(正确答案)C.记忆D.思维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单选题]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正确答案)C.紧张性和集中性D.紧张性和选择性7.“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反映的都是注意的() [单选题] *A.转移B.内在C.广度D.外在(正确答案)8.自习课上,学生们正专心致志地做练习题,突然窗外传来了一阵吵闹声,这时学生们纷纷把视线转向窗外一探究竟。
学生们的这种注意属于() [单选题] *A.无意注意(正确答案)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后注意9.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
这是()[单选题] *A.有意注意(正确答案)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最初的时间里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慢下来,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
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必背内容
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必背内容一、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以及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起源于哲学和生理学,并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和神经科学等多个发展阶段。
现代心理学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其中,实验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因果关系。
观察法则是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以获得信息。
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则通过提问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思想和感受。
三、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心理学分支: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2. 认知:指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推理等。
3. 学习:指个体通过经验获取新的行为和知识的过程。
4. 记忆:指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存储和再现。
5. 情绪:指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包括愉悦和厌恶等。
6. 人格: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7. 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
四、心理学的经典实验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实验: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揭示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
2. 斯坦福监狱实验:通过模拟监狱环境,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 朗格实验:通过电击实验,揭示了人们对权威的服从倾向。
4. 李普曼实验:通过条件反射实验,揭示了恐惧的养成和消除过程。
五、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学在教育、临床、组织管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帮助改善教学效果。
2. 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
3. 组织心理学:研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合作等问题,提高组织绩效。
4. 运动心理学:研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表现,提高运动成绩。
六、心理学的伦理原则和职业道德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必须遵守伦理原则和职业道德。
研究者必须保护被研究对象的权益,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论哲学心理学的特点与作用
论哲学心理学的特点与作用哲学心理学是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它研究人类思维、意识、情感和行为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哲学心理学关注于人类的思维与感知过程、情感与意志的体验、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等问题,并试图通过哲学的方法和论证来理解和解释这些心理现象。
本文将从哲学心理学的特点以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哲学心理学的特点在于:1.跨学科性:哲学心理学是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将两个独立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和对比。
它既吸取了哲学中的思辨和推理的传统方法,又借鉴了心理学中的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
这种跨学科性使得哲学心理学能够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和分析人类心理现象。
2.理论与实证结合:哲学心理学既关注理论层面的分析和探讨,也注重对实证数据的验证和支持。
哲学心理学通过哲学的思辨和分析,可以提出各种理论和观点,但它也意识到理论需要与实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心理现象。
因此,哲学心理学倡导以实证为基础的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
3.关注人类本质和价值:哲学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类思维、意识、情感和行为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它试图回答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比如人的自由意志是否存在,自我是如何形成的等。
同时,哲学心理学也探讨了人类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人的幸福和满足感的实现方式。
4.应用性和哲学反思:哲学心理学不仅仅满足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而更关注于其对人类生活的应用和启示。
哲学心理学通过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哲学反思和建议。
比如,在教育领域,哲学心理学可以帮助指导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在心理疾病治疗中,哲学心理学可以提供对于人的自我认知和意义寻求的哲学介入。
其次,哲学心理学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以下作用:1.深化对心理现象的理解:哲学心理学通过哲学的思辨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它拓宽了我们对于思维、情感和行为的认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教育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第一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二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二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二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三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三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三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三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四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四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四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五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五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五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六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六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心理学是从哲学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是从哲学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受哲学思想的影响。
唯心主义者把心理看作没有形体,超自然,超社会的东西,诸如“灵魂”呀,“宇宙精神”呀,等等。
到科学昌明的现代,这种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在心理学领域中,已难头角毕露,但种种唯心主义思想,在心理的实质问题的探讨中,对有些心理学流派,仍有深刻的影响。
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心理学也很有影响,如近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只研究行为,排除意识,否定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把人和狗、鼠等动物等同起来,把人和机器等同起来,人兽不分,人机无别。
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影响下的心理学,对心理的实质问题都不可能作出正确的解答。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吸取各种科学研究的成果,对人的心理的实质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概括起来说: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人所特有的心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叫做意识。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所以人的心理、意识,从反映的生理机制来说,是由人脑实现的,从反映的内容来说,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都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总之,客观世界是人的心理的泉源,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
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心理、意识不仅认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
心理是脑的机能,这说明人的心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而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
人的心理、意识是由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在脑中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而产生的。
有些人把心理的"“心”解释为唯心的“心”,说什么“心理学是搞唯心主义”,这是缺乏科学常识的一种误解。
还有,心理的“心”不是指心脏,心理活动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的脑。
我国早在唐代流传的医书《灵枢》中已经载述髓海的充益与不足。
对肢体运动、听力、视力及精神活动等都能发生影响。
安徽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1.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特殊的法律地位为(D)A.教学管理人员B.社会服务人员C.行政管理人员D.国家公职人员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C)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掌握多方面专业知识,其中的“学科课程标准”属于(C)A.教育知识B.学科知识C.学科教学知D.通识性知识4.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某些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打破班级原有结构,重新组成教学班,学生可以到不同的教学班上课。
这被称为(c)A.合作学习B.道尔顿制C.走班制D.分层教学5.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A)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D.最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6.“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能力好: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
”这句话说的是人的发展具有(D)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有目的观属于(B)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D.知识本位论8.中小学课程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应是“不变的学问”,因此,学习者要认真地阅读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仍广泛流传的经典著作。
这种观点属于课程理论流派中的(C)A.经验主义B.后现代主义C.永恒主义D结构主义9.“知识藴涵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意味着知识具有(B)A.认识价值B.陶冶价值D.实践价值10.推行 STEAM、创客教育、研学旅行等课程,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真实、多元、跨学科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习。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1.明白得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并能对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几种陈述作出评判;2.能用语言说明清楚学与教彼此作用进程模式3. 列出与教育心理学临近的学科,并说出教育心理学与这些学科的关系;4.记住教育心理学诞生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5.能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
6.分析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历史上几种取向(哲学心理学取向、教育科学取向、心理科学取向、教学心理取向)的特点及其利弊得失。
教学时数 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进展轨迹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二、教育心理学的进展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式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二、教育心理学性质与任务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四、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意义考核要求识记:教育心理学领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分析:通过实例分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应用:能用自己的话陈述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与进展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进展一、诞生的进程(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1.中国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孔子他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对教育、教学进程中的熟悉、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丰硕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孔子在学习心理方面提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时习—笃行”七个学习时期的思想;《学记》是世界上醉枣的教育专著,在书中提出许多教学原那么,如“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等,表现着教育心理学的思想。
2.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结合——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古老的心理学论著,提出三种不同水平的灵魂。
从现代的观点看,亚里士多德所讲的灵魂是指生物体的性能。
营养灵魂——植物所具有。
其功能:通过营养维持个别植物;通过植物维持物种;感觉灵魂——动物所具有。
除包括营养灵魂的功能外,具有感觉的功能,能够有欢乐和痛楚,感觉的结果能够产生经历和想像;理性灵魂——人类所具有。
除营养和感觉灵魂所具有的功能外,又具有了理性熟悉和思维的能力。
心理学是从哲学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是从哲学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受哲学思想的影响。
唯心主义者把心理看作没有形体,超自然,超社会的东西,诸如“灵魂”呀,“宇宙精神”呀,等等。
到科学昌明的现代,这种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在心理学领域中,已难头角毕露,但种种唯心主义思想,在心理的实质问题的探讨中,对有些心理学流派,仍有深刻的影响。
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心理学也很有影响,如近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只研究行为,排除意识,否定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把人和狗、鼠等动物等同起来,把人和机器等同起来,人兽不分,人机无别。
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影响下的心理学,对心理的实质问题都不可能作出正确的解答。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吸取各种科学研究的成果,对人的心理的实质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概括起来说: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人所特有的心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叫做意识。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所以人的心理、意识,从反映的生理机制来说,是由人脑实现的,从反映的内容来说,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都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总之,客观世界是人的心理的泉源,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
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心理、意识不仅认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
心理是脑的机能,这说明人的心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而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
人的心理、意识是由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在脑中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而产生的。
有些人把心理的"“心”解释为唯心的“心”,说什么“心理学是搞唯心主义”,这是缺乏科学常识的一种误解。
还有,心理的“心”不是指心脏,心理活动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的脑。
我国早在唐代流传的医书《灵枢》中已经载述髓海的充益与不足。
对肢体运动、听力、视力及精神活动等都能发生影响。
近代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论文
近代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论文近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在我国都是舶来品。
“教育学以心理学为基础”作为一条“定律”被接受,并没有经过西方教育学发展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因此,本文虽然对教育学和心理学关系从“时代,学科,人物”的角度进行了发生学分析,但是探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关系问题主要是在我国教育学语境下的特殊问题。
一种新的认识论,即自然科学中的复杂性研究和人文学科中的文化研究,可能为我们直面和应对这个特殊问题有所意义。
心理学对教育学在前学科时期、学科形成、学科独立和学科发展时期都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过程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贯穿于这个过程始终的是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研究方法论。
学习机制、发展机制和教育研究方法以及方法论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涉的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心理学对学习机制和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理论,提升了教育学的科学性,加快了教育学科学化进程。
双基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程序教学、发现教学法、教育目标的分类、教学设计、主体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理论都有强大的心理学理论支持,从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到体例,从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从知识和能力之间关系的再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几种类型,到“以学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倡导者的几次合法性辩护,教育学获得了综合建构发展的资源。
一种新的认识论,即自然科学中的复杂性研究和人文学科中的文化研究,使一些教育学者意识到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成为趋势。
基于对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认识,揭示这种复杂性的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方式)的更新。
教育学和心理学在人性假设、思维方式和学科性质上存在着异同。
这些异同使教育学和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相互借鉴有了可能。
简而言之,教育学主要在“教育活动型存在”层面向心理学学习实证,重证据和事实,教育学的整体、综合和动态的研究方法论可供心理学参考。
《心理学》网上考试题库
4 我们看一张风景照片是,照片上位置较高的景物,常常给人较远的感觉,这属 于单线线索的() A 对象重叠 B 线条透视 C 空气透视 D 相对高度 答案:D 5 在暗室内,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电 似乎在运动。这属于() A 动景运动 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知觉是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我们可以把知觉分为() A 视知觉 B 听知觉 C 触知觉 D 嗅知觉 E 味知觉 答案:ABCDE 2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有() A 形状恒常性 B 大小恒常性 C 明度恒常性 D 颜色恒常性 E 长度恒常性 答案:ABCD 3 视野中,图形的组织原则有() A 邻近性 B 相似性 C 对称性 D 共同命运 E 简单性 答案:ABCDE 三、判断题 1 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是,人们在一片异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的轮廓 称为主观轮廓。 答案:错误。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 2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 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答案:正确。 3 人们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混淆,但对于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比较容 易分辨。 答案:错误。左右的容易分辨,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4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视觉最好,触觉其次,听觉最差。
三、判断题 1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答案:错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2 绝对感受阈限越大,其感受性就越小。 答案:正确。 3 网膜中央窝,只有棒体,没有椎体,是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 答案:错误。只有椎体,没有棒体。 4 颜色混合中,色光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而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 答案:正确。 5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答案:正确。 6 声音的掩蔽是指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下降。 答案:错误。使听觉阈限上升。 7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 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顶部。 答案:正确。
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一) 中国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如孔子:1、“性习论”:主张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而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后天的学习。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学知论”:主张人的认识不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后天的学习中得来的。
3、“知行论”:在知和行的关系上,孔子更强调行。
4、“阶段论”:归纳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实习---笃行”《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大约在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11年。
该书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等,都闪耀着光辉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二)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1、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在哲学家们的论著中,人的心理被称为灵魂或精神。
有人认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所著的《灵魂论》(De Anima,又译《精神论》)一书,是一本最古老的心理学论著。
在人类历史上,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灵魂和生命肉体不可分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堪称把古代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典范。
他的《灵魂论》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的依据。
2、欧洲文艺复兴后,自然主义的教育运动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起了推动作用。
主要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J.A.Comenius, 1592—1670)、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 1746—1827)和赫尔巴特(J.F.Herbart, 1776—1841)。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在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上,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3、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巴特。
心理学与哲学
一、心理学与哲学有何渊源关系?提问说明:大多数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都被灌输了“自从1879年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就脱离哲学的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很少学生会去深究心理学从哲学中脱胎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有机会读了几本书,有关于哲学,也有关于心理学的,让我对这个问题愈发好奇和纠结,因为看得越多,思维就越混杂,始终不得其解。
主流的著作都认为,哲学是心理学之母,甚至把这一观点视为常识性知识,我也未曾对之持过怀疑态度。
直到偶尔看了美国心理学者爱德华·S·里德著的《从心灵到心理》,才开始颠覆了所谓的常识,作者认为,“我们应当把19世纪后期的哲学看成是一个处于变迁状态的领域,从中出现了两门互不相同的20世纪的学科——哲学和心理”①,并提出哲学是从心理学中分离出去的观点。
认知的冲突促使我重新思考心理学与哲学的渊源关系,并不希冀得出结论,只期望能有更深的认识。
对问题的理解:自古西腊、罗马时期开始至1879年实验心理学建立的这段时间为前科学心理学时期。
这段时期内心理学发展的特点是: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是却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在这段时期内是附属于其它学科的,特别是附属于哲学的。
哲学家在构建其理论的过程中阐发了许多心理学的思想观点。
这一时期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哲学的心理学阶段,亦即古西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在这一阶段里,哲学家们把心理状态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进行探讨,分析灵魂的功能或作用,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虽然在灵魂的探讨中有迷信或超自然的观点,但是有关灵魂的探讨并非服务于宗教目的。
这一点使它同随后的宗教哲学心理学相区别;第二个阶段是宗教哲学的心理学阶段,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是欧洲中世纪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宗教神学成为知识体系的核心,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心理学自然也逃脱不了服务于宗教神学的厄运。
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与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哲学就是以世界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与规律、确立系统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基本任务的一般科学,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与表现形式。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与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哲学与心理学就是二门不同的学科,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心理学就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所以要想学好心理学也还要有点哲学思维。
哲学就是寻求信念的,所用方法不就是科学方法,心理学有部分就是科学方法。
哲学与心理学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4怎样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整个世界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瞧法。
正确认识与处理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就是由于摆脱了哲学的羁绊,崇尚自然科学的实验验证。
其实这就是一种误解。
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学家从事研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哲学的一定影响。
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实质而言,就是源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
从研究对象瞧,心理学研究的客体就是人。
人就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主体。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感情、意志与个性特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
究竟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鸣。
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不可分地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因而心理学者从事研究就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哲学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所以就是科学的,具有真理性,乃就是因为它在客观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实验也就是一种实践,但仅就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实践,还有更广泛性的实践特别就是社会实践对于各种研究实验类的与思辨类的进行检验。
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的心理学研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真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
2发展与教育心理的思想的西方的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中国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人性之善也”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教育科学取向的希望与挫折--蓬勃发展(桑代克的教育科学运动,杜威的进步教育运动)20世纪30到60年代——研究偏离正轨(斯金纳、赫尔)20世纪60到80年代——研究对象窄化(布鲁纳)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走上全人发展的轨道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作为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学生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一)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三)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5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而展开的。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该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大要素。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等三中活动交织在一起6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a。
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其教师的错误观念:(1)认为教学就是传递知识(2)认为具有某一学科的知识就能教授这门学科(3)认为学会教学仅仅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b.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第二章7行为主义学派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 1、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以对外部行为的观察为基础)2、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美国的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如果给他十个婴儿,他可以培养成我律师等---是华生说的)8华生环境决定论对于小学教育的启示:1重视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2强调要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行为习惯发展,3、注意运用强化技术和在教育中,应该很好发挥强化的作用9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能论认为存在与无意识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其本能论的成分:意识,无意识,潜意识10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快乐原则,最接近意识)、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后天形成)11心理结构:意识、无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伊底普斯情结是弗洛伊德提出的12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1、口唇期(0—1岁)吮吸、吞咽、咀嚼、咬。
口唇型人格特征——自私、自恋、退缩、依赖、苛求别人等2、肛门期(1—3岁)。
排泄活动、玩弄粪便。
肛门便秘型人格特征。
讲究秩序和整洁;过分吝啬和节约;固执或强迫性强。
性器期(3—6岁)。
有了性别意识,对异性父母感兴趣。
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同性恋.潜伏期(6—11岁)。
学习,参加学校教育活动,对异性反感。
青春期(生殖期)(11、12岁开始)。
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
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喜欢参加由两性组成的集体活动,寻找职业、结婚、生育和抚养后代13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于小学教育的启示:(1)引导他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游戏和运动中,(2)要特别重视关于纪律、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使这些东西逐渐内化到学生的超我中(3)不能以小学生出现的缺点,错误来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定性14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自我统一理论。
认为人格发展的过程是发展危机化解的过程15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6-12岁.心理危机勤奋—自卑.重要社会他人老师、同伴.发展的品质能力16皮亚杰的发现观 1 动作的重要性 2图示3同化与顺应(人的智慧和图式得到发展的方式)同化是指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顺应是指主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的变化4影响儿童发展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0—2感知运动阶段,2-7岁前运动阶段,7-11具体运算阶段,11以后形式运算阶段17(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提出的三大重要问题1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关键期18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的作用2环境3教育(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教育与环境是决定条件)19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在儿童主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下,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
外因:教育与环境20年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的启示:1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安排教育内容2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方法3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章21脑的发展:“两个飞跃”第一次5-6岁第二次13-14岁22学习活动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2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23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迅速性2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协调性3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露性4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可塑性24小学儿童注意有何特点:1注意有意性的发展(一)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作用逐渐提高(教师运用有趣的教学法法,需要教师或者家长的督促)(二)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教师或其他人给定目标)2注意品质的发展(一)注意广度1、随年级升高而发展2、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二)注意稳定性1、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提高稳定性方法1组织严密、形象有趣的教学2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调节)(三)注意分配(1、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小学二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四年级)注意转移1、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性别差异:男生发展速度比女生快,5年级后基本消失26方位知觉: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
时间知觉(最容易掌握与学习、生活密切的时间用语)易掌握:一节课、小时、日、周、年(最容易的是1小时)27视敏度的发展、(1)10岁以前:不断提高(2)10岁时: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3)10岁以后:随年龄增大,视力下降28运动知觉特点:大肌肉运动觉发展好,小肌肉运动觉还没完全发展起来。
大的动作能进行的很好,但小动作不行。
29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30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一)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二)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三)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3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性(二)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期:(10-11岁)四年级,三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3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34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是抽象逻辑发展的标志35小学儿童的思维品质1、深刻性;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行逻辑推理。
主要表现为能独立编制应用题。
2、灵活性:智力灵活程度。
表现为一题多解3、敏捷性:思维的速度。
表现为运算速度加快。
4、独创性:思维的发散性和新颖性。
表现为学会先模仿后创新。
第四章36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一)情感内容不断丰富(二)情感深刻性不断增加(三)情绪稳定性不断加强(四)情绪可控性不断增强37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积极情感?)(一)提高认识(二)创设情境(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38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一、亲子关系二、同伴关系三、师生关系39父母的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
忽视型,放纵型(权威型最有利。
忽视型最不利)40小学儿童择友的标准① 直接接触② 接受关系③ 敬慕关系④ 其他关系(低年级以直接和接受为主。
高年级以敬慕为主)41班主任因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1了解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2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3做好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工作4注意从改变非正式群体规范入手,改变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不良行为42罗森塔尔把教师的期望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第五章43心理学家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即智商130以上智力超常、正常和智商70以下低常44儿童智能表现早晚的差异1.智力早熟2.智能晚熟3正常发展45胆汁质(夏)容易兴奋、难以抑制、不易约束。
多血质(春)反应敏捷、活泼好动、情绪外露粘液质(冬)安静沉稳、反应迟缓、情感含蓄。
抑郁质(秋)对事敏感、体验深刻、孤僻畏缩46根据学生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教育?粘液质的学生比较固执,如果他表现出拒绝接受某个观点,教师不必强制他接受,而可以采取启发或事实感化等迂回的方式去说服他,抑郁质的学生难以忍受强烈刺激,当众指出他的缺点,很容易使他们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对自己丧失信心对胆汁质学生不宜针锋相对去激怒他们。
多血质的学生犯了错误后,当众予以批评可以收到积极效果;47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 针对儿童的性格特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培养优良性格特征,克服不良性格特征。
2.适当照顾儿童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教师应考虑儿童的性格特点开展工作48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心理特征的差异能力上场独立型认知重构能力强场依存型社会技能高学习内容上场独立型偏爱数学和自然科学场依存型艺术和人文科学学习方式上场独立型喜欢正规的、结构严谨的教学场依存型喜欢松散的讨论式学习学习的支援力量场独立型更多依赖资料本身场依存型更喜欢请教别人未来职业选择场独立型喜欢从事理论研究、工程建筑、航空等工作场依存型喜欢社会定向的职业49智力的性别差异⒈男女两性智力发展的年龄倾向性⒉两性智力发展上的不同优势男性的视觉能力特别是视觉的空间能力明显地优于女性女性的听觉能力较强,特别是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明显地优于男性在记忆能力方面男性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在思维能力方面男性多偏向于逻辑思维女性多偏向于形象思维女性的言语能力胜于男性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兴趣的性别差异男性注意多指向于物,即“物体定向” 女性的注意多指向于人,即“人物定向”50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一)生物因素二)环境因素三)教育因素第六章51什么是学习1学习是以外显的行为改变或内隐的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2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3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4. 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具有学习,动物也有学习52替代连接(巴甫洛夫狗)—事物连接(桑代克猫)—强化连接(斯金纳鼠)—观察连接(班杜拉人)53班杜拉认为强化包括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外部强化54布鲁纳认知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