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石评梅的战斗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石评梅的战斗精神
摘要:石评梅是觉醒的首批知识女性之一,她渴望光明,追求理想;关注女性,争取平等;爱憎分明,信念坚定。她就如一名斗士,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无
畏前行。
关键词:追求理想争取平等信念坚定
石评梅是觉醒的首批知识女性之一,参与了时代的狂飙启蒙,是一位在
五四精神感召下成长起来、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在她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她积
极地投入到滚滚向前的时代浪潮中,始终是时代精神的积极追随者和表现者,信念
坚定的革命者。
一、渴望光明追求理想
石评梅自幼聪慧好学,从小就树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十四、五岁在太原女师读书时,她的反抗思想和组织能力就己经显露出来。1920年,石评梅在五四运动热潮的影响下,从太原来到北京,进入北京女高师学习,
这里充满着进步思想和革命思想,石评梅有幸能经常接触到李大钊、鲁迅、高君字、刘和珍等有着革命意识和进步思想的进步人士,深受他们影响和熏陶。
“五四”时期,石评梅和进步青年一样,无情地唾弃否定旧世界,热情地追求
肯定新世界,她追随时代的脚步,把握时代的脉搏,讴歌理想、赞美光明,1921年
12月,在山西大学新共和学会刊物《新共和》上发表了她创作的第一首新诗《夜行》,诗人在诗中以夜行人为抒情主人公,歌颂他在黑夜中不畏艰难险阻,矢志不
移地寻求光明。最后终于在东方看到初升的太阳并大加赞扬。在诗中,诗人正是
借对光明的追寻及对朝阳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光明前途的赞颂,以及表达自
己在黑暗中对光明、理想不懈努力追求的决心。
1924年,她在《妇女周刊发刊词》中真诚表白要用自己的笔“大胆在
棘荆黑暗的途中燃着这星星光焰,去觅东方的白采,黎明的曙辉”,这无疑是她渴
求光明的心声。同时,石评梅在她的诗中也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如“将
‘自由’的花冠戴在燕儿的头上”,让她“很快地飞去由我绯红温暖的心窠中飞
去!”(《飞去的燕儿》),《宝剑曾与英雄》中表达对未来的希望,“我誓愿把希
望的种儿/洒向人间/开一树灿烂的红色”。《你告他》中的“我想任马蹄踏遍地球,燃起我光明的火把”的勇敢执著的决心。诗中的“火”,“春天”,“云
霄”,“燕儿”,“飞鸿”等等,都是以那些崇尚美好,渴求光明的事物为抒情主人
公或抒情对象,深切地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理想信念勇敢坚定地追求。
在追求光明和理想的荆棘险途中,石评梅是毫不动摇的,甚至乐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她在《血尸》中乐观地表示“我们是在黑暗里摸索寻求光明的人,自然也只有死
和影子追随我们”,并向牺牲的友人誓言“和珍,你放心去吧!我们将踏上你的尸骨,执著你赠我们的火把,去完成你的志愿,洗涤你的怨恨,创造未来的光明。”
二、关注女性争取平等
石评梅长期关注女性生活,关心女性命运,她认为女性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
角色,不仅仅是作为女人存在的,还要有“人的权利”和“人的自由”。伴随着
女性意识的觉醒,石评梅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她意识到女性的边缘地位
要想得到改善,必须进行自救,必须奋力从家庭的牢笼中挣脱出来。在《致全国
姐妹们的第二封信》中,她指出女性沦落到“弱者的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职业类别的种种分歧,结婚生育带给女性的精神牵绊等
不平等的社会待遇和角色定位,一时间垄断了女性所应具有的权利,湮没了女性
的聪明才智。逐渐的,她们磨平了棱角,潜藏于地心之下,成为“沉默的他者”。鉴于此种情况,石评梅渴望带领妇女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挣脱出封建社会的
围困,奔往一条光明灿烂的道路。她鼓励妇女鼓起勇气,找回自我,走出封建家庭,去反抗去奋斗,为争取妇女的独立和自由,不懈地斗争下去。她强调要积极
主动地行动起来,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命运的结果,她不仅自己具备了反叛的意识,同时也引导和鼓励其它姐妹鼓足勇气,为了争取女性地位的提升,为了获得自由
的人格而作出不懈努力。
1924年,石评梅和陆晶清创办《京报副刊·妇女周刊》,其目的就是关注女
性命运,并列出了六条办刊宗旨。紧接着在该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宣
传和表达自己的主张。1927年,石评梅又在她创办的《蔷薇周刊》上发表小说
《晚宴》,提出了妇女解放应争取经济独立的问题。这表明石评梅对妇女解放问
题的认识已经比先前先进了一大步。
石评梅首先是主张女性人格的独立,不做男性的附属品。她曾说“我的理想
就是男女平等。现在的中国,女子只是男子的工具、货物、玩具、装饰品,根本
谈不上什么平等,这是使人心痛的。”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
改变的,强大的封建势力在五四时期也不能完全刹住了车,还有着向前冲的惯性。在这个问题上,石评梅是理智的、清醒的,前路艰难,仍然充满着自信,显示出
石评梅内心的刚毅。1925年2月25日石评梅就在《妇女周刊》上发表了《致全
国姊妹们的第二封信》,信的副标题就是:请各地女同胞迭举代表参加国民会议。虽然,她没有考虑到妇女要取得平等的权利,必须要通过妇女解放运动来获得,
她把获得这种权利的期望寄托于教育,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但对于年青的她而言,能够努力为妇女解放寻找出路却是难能可贵的。
三、爱憎分明信念坚定
石评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斗争的
形势。她爱憎分明,一方面表现为对军阀暴行的控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英雄深
深的爱。
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石评梅满含悲愤地写下《血尸》和《痛苦和珍》,控诉北洋军阀的罪行,揭露反动当局惨杀革命群众的暴行,沉痛悼
念在惨案中遇害的好友刘和珍、杨德群等人。在之后的两年,石评梅在《世界日
报蔷薇周刊》分别撰写《深夜絮语》和《我们的哀思》,悼念刘和珍。
女师大事件发生后,石评梅在《女师大惨剧的经过》一文中比较详细
地记述了女师大事件的整个过程,揭露了章士钊等人雇佣流氓、打手、军警等人
对女学生们进行的残害,在《妇女周刊》开出“女师大风潮专号”,揭露杨荫榆勾
结军阀镇压学生运动的罪行,并代表“二万万可怜的女子请命”,呼吁全国各界都
来关注这场严重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