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7e640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67.png)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课题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型新课课标要求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能够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重点)2、能够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和特点(重难点)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法比较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导学阶段:导入:不同地区气候千差万别,世界有哪些气候类型又是如何分布呢?出示学习目标:自学阶段:学生据目标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教师巡视指导;后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点拨阶段:气候类型的内容方法基本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图,让学生学会从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来总结热带气候类型的特征,在分布图上把每一种热带气候类型找出来,说出它们的分布规律。
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
另外注意气温曲线中,还要计算最冷月与最热月之间的年较差,看年较差的大小,以及最冷月或最热月出现的时间判断该地所在的半球位置。
降水中还要估算下该地的年降水量的多少,这样可以根据年较差和年降水量的大小判估该地内陆还是沿海的位置。
一、热带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判断:●以温定带:气温最低月>15°C(年均温>20°C)的在热带●热带气温:全年(终年)高温(炎热)●以水定型:根据降水时间分配定热带的类型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明显分干、湿(降水较少)降水季节分配差异较小---热带草原气候明显分旱、雨(降水较多)降水季节分配差异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比较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点二、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的含义:在地球五带中,温带的较低纬度的部分,既不像热带那么热,又不像温带其他部分那么冷,非常适宜人类生存,被单独分出来,称为亚热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6ea6ff76eeaeaad1f330ba.png)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教学目标】1.重点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分布规律。
2. 能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对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进行简要的描述.3、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知识如何指导生活实践。
【教学重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课前准备】1.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自然风景图片2.教学课件:展示教学过程的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同纬度的海陆分布不同、同纬度陆地上地形地势各不相同,再加上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导致世界各地气候各不相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气候的差异。
感知新课程:活动一:一、热带的气候类型(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的景观图)1、设问:这些图分别代表着什么景观?(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季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热带季雨林景观:树木高大,雨季时茂密,旱季时有落叶;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雨季时青绿,旱季是枯黄,动物有斑马;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少)2、设问: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出示教材P75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让学生自己将景观图与四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对照,做教材P75活动第2题。
3、让学生谈谈判断的理由,在此教师对判断理由成立的学生高度评价,并强调掌握判断的方法才是学习气候的关键。
4、教师指导学生订正,把握要点。
不同点在于降水方面: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都较多,总量很大;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都很少,总量也较少;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6、指导学生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情况的异同:(教材活动P75.3)活动二:7、设问:那么这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呢?(分布在热带地区。
)8、出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填表,学生阅读教材P76—77页完成(表格见课件)9、指导学生运用课件学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9b785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4.png)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气候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气候类型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气候类型案例,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气候类型形成原因动画:制作动画视频,生动展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气候类型互动游戏:开发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难点是各种气候类型的区分和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地图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我国和世界各地的气候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候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气候、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观察和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现象;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气候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保护气候、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四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a59acd080722192e4536f6b8.png)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四【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2、学会分析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掌握热带、亚热带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学习重点】:1、热带、亚热带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74,结合P85图4-57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1、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看图4-57找到热带和亚热带的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74-P79,并结合图了解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1、看图4-34。
2、____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_______,_____等灾害频繁。
排除的_____________破坏高空的_________,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3、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_____,风速比郊。
二、合作共建1、填表完成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2、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春节期间我国的哈尔滨冰天雪地,气候严寒;广州则鲜花盛开,春意盎然材料二:台湾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岛上却有亚寒带针叶林分布。
(1)材料一中现象的原因是受________影响造成的。
(2)材料二是因为____________的原因形成的。
、_____________等。
3、材料一: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材料二:某地地形剖面图(1)气象工作者在同一时刻测的A处气温是20°C,B处气温是38°C,则A、B两地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2)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人们到A处避暑的原因是__________,到C处避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99324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2.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气候类型的分类、特点和分布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系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行补充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气候现象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对于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和分布区域可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能够正确识别各种气候类型的图片和图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于气候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和气候现象的成因解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包含图片、图表和实例等,直观展示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实例等,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分析。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024年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新版)湘教版
![2024年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b68a9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e.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界的气候类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举例说明:在夏天,我们是否会因为高温而选择穿短袖衣服,而在冬天则会穿厚重的棉衣。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世界气候类型的奥秘。
5. 人文素养:学生们了解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认识到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影响,培养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责任感。
板书设计
① 知识点结构清晰:板书设计应该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和分布规律以图表或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使得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各个气候类型的关系和差异。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推荐阅读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科普文章,如《探索世界气候的奥秘》、《气候变化对气候类型的影响》等,以加深对气候类型的理解。
(2)视频资源:观看关于气候类型的教育视频,如《地球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与人类活动》等,以直观地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影响。
(3)实践活动:建议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当地气候类型的特点,如气温、降水、植被等,以增强对气候类型的认识。
2. 地理思维力:通过分析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及气候符号表示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对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4. 地理审美力:通过学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培养学生对地理景观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感受不同气候类型所形成的独特景观。
初中地理_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b140a43c5da50e2524d7f9a.png)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学情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此外,同学们见多识广,很多同学去过世界各地旅行,对世界气候地区差异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前面两节内容个“气温的变化和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得很扎实,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效果分析本节课,先给学生呈现气候的学习方法,然后引领学生按照这一方法学习前几种气候类型。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这一方法教学自学。
这种学习知识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课堂上为把自己“最闪亮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自觉的去获取知识,并且提高了学生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把“苦学”变成“乐学”,由知识的被动接受变成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是对世界气候和降水的进一步系统性学习,也为进一步探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做好了知识准备。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是对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后面学习主要地区和国家奠定了基础,在全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评测练习1.具有强大生态功能的“地球之肺”是指()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广阔的海洋D.大气2.某同学对他的家乡是这样描述的:“降水量半年多,半年少,没有茂密的森林,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这里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豹子等”,小明家乡在()A.热带雨林气候区B.热带季雨林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沙漠气候区在一次国际夏令营活动中,某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f5404ba98271fe900ef926.png)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材74-85页。
具体教学内容是引入气候要素的分析方法和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以及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记住典型的气候类型。
2.在地图上说出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几种典型气候的分布地区。
3.会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会分析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将气候特点、分布特点结合起来,形成关于气候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采取学生自主式学习(搜集气候知识,制作关于气候特点和分布特点的课件)和探究式学习(气候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学会对自然之美的赏析分析。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气候的特点、分布地区。
难点气候要素的分析策略、气候类型的辨别。
教学突破学习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地区时,建议让学生搜集气候知识,制作关于气候特点和分布特点的课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体验知识,从而记住知识。
判断气候的类型,是学习地理的难点。
应该教给学生分析气候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气温,包括最热月在几月、最高温度是多少、年较差大小;第二是降水,包括降水集中分布在几月份、全年的降水量大小等等,从两个要素的综合分析中得出气候类型。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上,采取先形象再抽象,先宏观再微观,先体系再具体的递进方式,分解学习的难点,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气温分布规律图、降水分布规律图、以及两者的叠合图。
2.各种气候的视频资料和课件,用以说明气候的特点、景观特点、分布地区。
学生准备1.搜集各种气候的材料,形式包括图片、录像、或者光盘。
2.复习第二节,重点是气候要素、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并描摹一张大洲大洋轮廓图。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用问题导入新课。
1.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束拢思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体系方面的铺垫。
2.展示气候类型。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各气候类型的材料,形成名称—特点—分布地区的初步印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51a58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6.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气候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图的阅读、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等基本技能。
他们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气候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表来帮助理解。
此外,学生之间的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列举出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了解其特点和分布规律;能运用气候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表和实例,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其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和气候分布规律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和实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候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气候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图表分析气候知识。
3.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4.练习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气候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1eb24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5.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气候的基本概念和气候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世界气候类型的认识。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的基本概念和气候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气候类型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对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图表和进行实际操作,进一步深化对气候类型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成因、特点和分布。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地理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成因、特点和分布。
2.难点: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
2.运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表,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利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类型的图片、图表和案例。
2.制作PPT,呈现气候类型的名称、成因、特点和分布。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气候类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图表,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气候等。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00383e6c175f0e7cd137b9.png)
初一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4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总第3课时)(一)预习学案
(二)课堂实施
(三)课堂限时作业
班级:姓名:成绩: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与图中A、B、C、D四地气候特点的对应关系:A为___;B为___;C为__;D为___。
⑵A地的地形名称为____,与A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还有非洲的____盆地和亚洲的____群岛。
⑶E地属于____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
⑷A、B、C、D、E五地中,全年降水最丰富的是____地
第3课时第3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798af52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d.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气候类型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认识尚不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的理解程度不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难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图表和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图表和实例,制作课件。
2.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拓展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魅力,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图片、图表和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7dc263ccbff121dc368327.png)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范围、分布地区。
2.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总结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3.根据实例,说明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教学难点根据实例,说出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工具黑板、电子白板、翻页笔教学过程导入:先展示两幅十一月份拍摄的上海和北京街道场景图片,让学生找出差异并说出引起差异的主导因素。
然后再展示分别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锡林郭勒大草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一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差异和主导因素。
引出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特点产生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88-97,完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五带分布注:亚热带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气候地带,大致位于南北纬23.5°-40°之间。
热带气候类型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找出热带范围,展示四幅热带景观的图片,要求学生对应相应的气候类型,并指出景观名称。
自主学习二认真阅读课本P88-89,完成表格,并标记在课本上。
学生全部完成后,选取两名学生分别对着地图指出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和地区。
老师进行补充和纠正,完毕之后对照完整的正确填法进行记忆巩固和小组提问。
指导学生看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指导主要看哪两个月份,划定不同的气温度数和降水量的描述词是什么。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热带气候的特征如何去描述。
合作探究看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小组讨论,总结四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讨论之后学生发言。
对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描述方法,老师进行指导。
讨论根据下图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特征的异同。
知识拓展1.下图是热带草原上的一种树,是世界上最粗的树之一,想一想,与当地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树干里面储存着什么?2.阅读课本P89阅读材料,思考动物们为何进行迁徙?巩固练习对照表格,说出表格中的空白内容亚热带气候类型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找出亚热带范围,展示两幅不同叶片的图片,要求学生猜测相应的气候类型,并指出景观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精品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6fa4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b.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主要介绍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气候知识系统学习的第一步,对于培养学生对气候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为后续深入学习气候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总体上还不够系统。
他们对气候类型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名称和一些表象特征,对于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现象看到本质,建立系统的气候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成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分布。
2.难点: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辅助材料。
3.教学视频或多媒体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世界各地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材,呈现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
对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进行简要介绍。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132f8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f.png)
第四章世界的天气第四节世界主要天气种类教课内容本节内容在教材 74-85 页。
详细教课内容是引入天气因素的剖析方法和世界天气散布规律以及特色。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记着典型的天气种类。
2.在地图上说出生界天气的散布规律和几种典型天气的散布地域。
3.会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派图,会剖析天气特色。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指引学生将天气特色、散布特色联合起来,形成对于天气的完好的知识系统。
采纳学生自主式学习(收集天气知识,制作对于天气特色和散布特色的课件)和研究式学习(天气的散布规律)。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学会对自然之美的赏析剖析。
教课重难点及打破要点天气的特色、散布地域。
难点天气因素的剖析策略、天气种类的鉴别。
教课打破学习天气的特色和散布地域时,建议让学生收集天气知识,制作对于天气特色和散布特色的课件,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体验知识,进而记着知识。
判气绝候的种类,是学习地理的难点。
应当教给学生剖析天气的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气温,包含最热月在几月、最高温度是多少、年较差大小;第二是降水,包括降水集中散布在几月份、整年的降水量大小等等,从两个因素的综合剖析中得出天气种类。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上,采纳先形象再抽象,先宏观再微观,先系统再详细的递进方式,分解学习的难点,降低学习难度。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1.气温散布规律图、降水散布规律图、以及二者的叠合图。
2.各样天气的视频资料和课件,用以说明天气的特色、景观特色、散布地域。
学生准备1.收集各样天气的资料,形式包含图片、录像、或许光盘。
2.复习第二节,要点是天气因素、世界气温散布规律、世界降水散布规律;并描摹一张大洲大洋轮廓图。
教课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课流程设计教师指导1.用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1.学生在思虑回答的过程中束拢思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系统方面的铺垫。
2.展现天气种类。
3.设置问题,指导研究世界天气的散布。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12a1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2.png)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世界地气候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寒带气候。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b.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
2. 能力目标:a. 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工具,获取气候信息;b. 能够描述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气候多样性的兴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b. 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 教学难点:a. 区分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b. 理解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气候类型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范围可能不太清楚。
部分学生可能对地图和图表等工具运用不熟练,需要进行相关指导。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例如热带雨林、沙漠、温带海洋等,引起学生对气候多样性的兴趣,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通过地图和图表,介绍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范围。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年降水量较多,温度高等。
温带海洋气候则分布在西风带地区,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等。
b.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例如降水量、温度、季节变化等,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具体的国家或地区的气候数据,例如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让学生分析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并讨论其特点和原因。
例如,巴西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由于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带和大量的降水,使得巴西拥有茂密的雨林。
4. 活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气候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7)
![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7)](https://img.taocdn.com/s3/m/d5cf1a21b4daa58da0114aff.png)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教学目的1、掌握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
2、掌握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各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征。
3、能根据某地气温降水资料描述气候。
能力培养通过对气温降水柱状图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视图、析图等用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特征。
2、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以外的数据资料来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出示不同的温带自然景观图,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赏赐吧,再一起研究它们的形成原因。
2、课前热身整体感知热带气候的分布。
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温带的陆地,北半球明显多于南半球,温带的气候类型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2)师生互动互动1师:根据图中区域请学生说出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生: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
互动2师:我们利用图中气温、降水资料来分析季风气候的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降水较少。
师:同学们自己阅读、分析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分布、主要特征。
4、达标反馈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由于这些地区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降水均匀。
5、学习小结回顾本堂课内容,完成下表6、实践活动分析比较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的异同。
1、情境导入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气候中,这种气候的特征怎样?也许大家熟视不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气候类型吧。
2、课前热身预习本堂课的内容。
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亚热带处在热带与温带之间,没热带那么热没温带那么冷。
(2)师生互动互动1师:根据图中的区域,请同学们说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分布。
明确:分布在中国原东南部、美国的东南部、巴西的东南部以及阿根廷的沿海地区。
互动2师:我们利用图中的气温、降水来分析季风气候的特点(注意气温较高的月份和降水较多的月份)。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1d2d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c.png)
教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87-P98。
主要涉及到“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温带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等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及高山高原气候的特点。
2.理解各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气候分布图等,直观展示气候类型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环境的热情。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成因。
难点:理解气候类型形成的复杂过程,以及气候类型之间的过渡和差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各气候类型特征图片、视频资料等)。
地图册、地球仪等教学辅助工具。
学生分组材料(小组讨论题卡、记录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展示世界各地不同自然景观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景观背后的气候差异。
提问: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气候会如此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热带的气候类型(10分钟)介绍:首先介绍热带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讲解: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气候类型的典型景观、降水分布、气温变化等特点。
分布规律:在地图上指出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引导学生观察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特征。
成因分析:简要分析各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信风带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
2.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5分钟)过渡:从热带过渡到亚热带,介绍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7dab0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1.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本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区域和影响因素,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气候的基本概念、气候因素的影响等基础知识。
但学生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对于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区域和影响因素,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气候资料图,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区域和影响因素。
2.难点: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气候资料图的解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气候资料图、地图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释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气候类型,以案例形式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气候资料图、地图、多媒体课件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2、学会分析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并掌握其特点和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
1、会识别、判别气候图;
2、掌握气候图的特点和分布地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并掌握其特点和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并掌握其特点和分布地区。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温
故
知
新、导入新课前面已经学习了气温和降水,那么今
天我们开始学习气候。
气候=气温+降水让学生深入了
解气候两个主
要因素。
一、比一比
(a马来群岛 b亚马孙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刚果盆地 e巴西高原 f 印度半岛)
二、热带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三、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例题解析亚当、默罕默德、马丁夏令营时在北
京相遇,谈起家乡的气候,大家有说
不完的话题。
默罕默德:“我们那儿
一年到头都非常炎热,却极少下雨”。
马丁:“我们家乡四季分明,夏季热
而干燥;冬季温暖,经常下雨”。
亚
当:“我们那儿全年气温很高,湿季
时草木葱绿,干季时满目枯黄”。
据
此回答1~3题。
1.亚当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
候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
候
2.默罕默德家乡多()
A.常绿森林 B.落叶森
林 C.草原 D.沙漠
3.马丁的家乡最可能位于()
A.非洲中部 B.亚洲东部
C.欧洲南部 D.北美洲中部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
4~5题
4.图中降水最多和最少的气候类型分
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④
⑤
5.图中北回归线
附近的气候类型
的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干湿季
分明
C.全年高温干燥D全年温和湿润
学生自主完
成,深化学生对
公式的认识和理
解。
教师纠正。
使学生在掌握
了所学的基础
知识上,进行深
入的思考和探
索,强化对知识
的记忆。
让全体学生参
与教学,培养学
生参与意识和
竞争能力。
课
堂小结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图进行判别
分析
培养学生的归纳
能力。
加深学生对本
节课内容的理
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