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区域地理优质备课试题(世界地理中国地理)4.2欧洲东部和北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欧洲
第二节欧洲东部和北亚
课时作业
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丰富,但高产耕地比例不高,开发潜力巨大。
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和高产耕地面积分别占中蒙俄经济走廊面积的60%和74%左右,而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未利用耕地面积占俄罗斯总未利用耕地面积的近50%,占中蒙俄经济走廊未利用耕地面积的95%左右。
图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俄罗斯的高产田主要分布在()
A.地形平坦的冰碛平原B.昼夜温差大的高原
C.热量条件较好的低纬度地带D.土壤肥沃的北方地区
2.为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应当()
A.大量租用蒙古国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场
B.租用俄罗斯耕地,形成仓储、加工处理、物流产业链
C.雇佣俄罗斯农民,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业科技含量
D.挖掘东北地区未开垦土地潜力,扩大粮食对外出口
【答案】1.C2.B
【解析】1.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低纬度地带,有利于农业发展,故C正确;冰碛平原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农业;故A错误;高原不适合发展农业,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农业条件差,故BD错误,故选C。
2.为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应当租用俄罗斯耕地,形成仓储、加工处理、物流产业链,促进产品深加工,故B正确;俄罗斯耕地,大多集中于其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流域,还有其南部靠
近边地一带,地域辽阔的远东地区已开发耕地数量并不算多,大量租用蒙古国耕地,不现实,故A错误;俄罗斯纬度高,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故C错误;挖掘东北地区未开垦土地潜力,会破坏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故D错误,故选B。
读某国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国()
A.资源较为贫乏B.地跨亚欧两洲
C.没有平原分布D.太平洋沿岸人口密集
4.该国农业垦殖指数不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资源缺乏B.地广人稀C.地形崎岖D.气温低、冻土广布
【答案】3.B4.D
【解析】3.图示国家为俄罗斯。
该国土地、森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地跨亚欧两洲,A 错误、B正确;俄罗斯的地形特点是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包括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四大地形区,C错误;俄罗斯大部分人口在西部的欧洲部分,太平洋沿岸人口稀少,D错误。
故选B。
4.图示国家为俄罗斯。
该国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农业开垦,D正确;俄罗斯水资源丰富,A错误;“地广人稀”不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形崎岖”说法错误,C错误。
故选D。
俄罗斯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最冷月月均温-50.1℃,年平均积雪日数约229天,有北半球“寒极”之称。
该市位于迪吉尔卡河上游,房屋建筑为木质结构,建在木桩上面(木桩深埋地下,木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木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中。
图为“奥伊米亚康区域略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高,气温低①锋面雨持续时间长①地形封闭,冷空气集聚①盆地口向北敞开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6.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面是为了防止()
A.大风侵袭房屋和地基B.河水泛滥冲击地基
C.暴雪重压倒塌房屋D.房屋热气融化冻土地基
7.奥伊米亚康村的木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的主要原因是()
A.特有的民族风情B.半埋进泥土中,有利于保温
C.为抵御强风,顺势而为D.冻土的冻融作用
【答案】5.B6.D7.D
【解析】5.奥伊米亚康接近北极圈,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这是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主要原因之一,①对。
奥伊米亚康纬度高,暖湿气团不够活跃,锋面雨日数并不多,年降水量较少,①错,故选项A、C、D错。
奥伊米亚康位于盆地之中,地形封闭,且盆地口向北敞开,极地冷气团到达此处时,容易在此集聚,不易扩散,导致该地气温低,这也是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主要原因,①①对,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面更不易抵抗大风侵袭,选项A错误。
材料信息表明,奥伊米亚康位于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出现河水泛滥的可能性较小,选项B错误。
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面并不能防止暴雪重压使房屋倒塌,选项C错误。
奥伊米亚康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地下多冻土,如果冻土融化会导致地基不稳,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面是为了防止房屋热气融化冻土地基,选项D正确;故选D。
7.房屋东倒西歪是地基不平导致的,而地基不平是由于该区域冻土层广布,在气温较高6-8月份,冻土会随着昼夜温度的变化发生冻融,进而导致地基不平。
D正确。
房屋东倒西歪不是该地区的特有民族风情,也没有保温作用,更不是为了抵御强风,故A、B、C错误。
故选D。
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题。
8.图示国家是()
A.美国B.俄罗斯C.澳大利亚D.中国
9.关于图示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B.轻重工业并重,都较发达
C.农产品出口量大D.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
【答案】8.B9.D
【解析】8.图示国家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人口众多,面积较小,人口集中,科技力量强。
东部淡水资源丰富,面积广阔,地广人稀,该国是俄罗斯,俄罗斯西部欧洲部分是经济中心,B对。
美国地形分东、中、西三部分,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北部,A错。
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C错。
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D错。
故选B。
9.图示国家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不需要进口,A错。
轻工业不发达,重工业发达,B错。
农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出口量小,C错。
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D对。
故选D。
俄罗斯滑雪运动开展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滑雪运动与旅游相结合,衍生出“冰雪旅游”。
近十年来,外来游客数与本土滑雪者人次稳步上升,俄罗斯滑雪场数量显著增加,图为俄罗斯滑雪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乌拉尔山以东区域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深受太平洋湿润气流影响,冬季降雪多
B.冬季寒冷漫长,河流结冰期长且有凌汛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D.南北方向的水陆交通发达,运输量较大
11.图中乌拉尔山东、西两侧滑雪场数量差异显著,乌拉尔山以西的地区发展“冰雪旅游”的主要优势在于()A.政策B.市场C.地形D.降雪
【答案】10.B11.B
【解析】10.乌拉尔山以东区域与太平洋之间冬季盛行大陆吹向海洋的气流,因此冬季受太平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小,A错误;该区域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河流结冰期长,河流大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在入冬和冬季结束之时会出现凌汛现象,B正确;该区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因此地势大致南高北低,C错误;该区域的交通大多呈东西向,南北方向的水陆交通不发达,D错误。
故选B。
11.与乌拉尔山以东的亚洲地区相比,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部分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因此乌拉尔山以西的地区发展“冰雪旅游”的主要优势在于冰雪运动的消费市场更广阔,B符合题意;两侧政策差异不大,排除A;乌拉尔山以西的地形和降雪在冰雪旅游方面的优势不明显,排除CD。
故选B。
勒拿河是俄罗斯境内主要河流之一,每年冰封期长达8个月。
勒拿河河道宽阔、水体较浅,但河流上几乎没有联系两岸的桥梁,主要沟通工具为气垫船。
下图为勒拿河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勒拿河有凌汛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纬度B.降水、河流流向C.地形、降水D.纬度、河流流向
13.与黑龙江相比,勒拿河春季凌汛()
A.开始早,持续时间长B.开始晚,持续时间长
C.开始早,持续时间短D.开始晚,持续时间短
14.勒拿河上桥梁很少,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稀少B.河道宽阔C.两岸沼泽广布D.河水湍急
【答案】12.D13.B14.A
【解析】12.图示勒拿河分布在高纬度,冬季气温应低于0①,有结冰期;同时河流自南向北流,下游结冰期长,从而会出现凌汛现象。
故勒拿河有凌汛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河流流向,故选D。
13.图示勒拿河纬度高于黑龙江,春季出现时间更晚,则春季凌汛开始晚;同时因纬度高,气温低,河冰融化速度慢,凌汛持续时间较长。
故选B。
14.图示勒拿河纬度高,位于东西伯利亚山地,气候寒冷而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导致交通运输需求量小,继而河流上桥梁少,故A正确。
故选A。
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
在地理学中重心移动可用来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
下图是俄罗斯地理重心和2002年-2017年人口重心移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中低纬度B.两大山系交汇C.地跨亚欧两洲D.全年高温湿润
16.2002年-2017年间俄罗斯人口()
A.自然增长率很高B.总体向西部迁移C.重心位置最密集D.迁移主因是气候
【答案】15.C16.B
【解析】15.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大部分国土位于中高纬度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故AD错误;俄罗斯主要是位于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而乌拉尔山脉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因此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故B错误,C正确。
答案选择C。
16.观察图中信息可知,俄罗斯的人口重心2022年到2017年间,从东向西南方向移动,因此该国人口总体向西部迁移,故B正确;材料和图中信息并未显示该国的自然增长率高低,故A错误;图中显示的是2002年-2017年人口重心的移动,不能证明重心位置人口最密集,故C错误;俄罗斯区域内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迁移的纬度跨度小,因此气候差异也小,人口重心迁移不是气候因素,故D错误。
答案选择B。
葵花籽是四川人常吃的休闲零食,峨眉二中的小褚同学特别喜欢嗑瓜子,并对向日葵的相关知识做了一定的调查研究,发现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温、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
世界上还有国家将向日葵作为自己的国花,读“某国向日葵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影响该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水源C.热量D.土壤
18.下列与图中沼泽的形成无关的是()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河流有凌汛现象,容易泛滥
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D.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
19.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汁牧草广布,乳畜业发达B.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D.工业发达,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答案】17.C18.D19.C
【解析】17.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区是俄罗斯,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向日葵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故影响该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C正确,由图信息可知光照、水源、土壤对向日葵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18.沼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A有关;河流有凌汛现象,导致两岸积水,形成沼泽,B有关;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导致积水,C有关;虽然距北冰洋较近,但由于北冰洋气温低,蒸发较弱,输送到该地区的水汽并不多,降水较少,D正确。
故选D。
19.欧洲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A错误;俄罗斯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泛,B错误;由于俄罗斯地域辽阔,东西距离远,主要运输方式为铁路,C正确;俄罗斯工业是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较差,D错误;故选C。
乌克兰面积的三分之二为黑土地,占世界黑土总量的1/4,森林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乌克兰南部是苏联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区内采矿、冶金(钢铁)、机械制造、金属加工等工业发达。
流经首都基辅的第聂伯河是乌克兰最大的河流,读乌克兰地形及黑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有关乌克兰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黑土是在暖湿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B.乌克兰有世界最大的黑土分布区
C.第聂伯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乌克兰大部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21.尼古拉耶夫有“乌克兰船都”之称,其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钢铁工业发达,原料丰富B.造船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C.濒临地中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D.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2.有关第聂伯河航运价值,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航运价值较高B.流经温带地区,河流结冰期较长,航运价值不高
C.河流含沙量较高,泥沙淤积程度高,航运不便D.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布均匀,航运价值较高【答案】22.B23.C24.A
【解析】22.读图可知,乌克兰处于纬度50°N附近地区,纬度较高,可知黑土是在气温较低的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A错误。
乌克兰面积的三分之二位黑土地,占世界黑土总量的1/4,乌克兰有世界最大的黑土分布区,B正确。
第聂伯河及其支流主要靠融雪补给(雪水约占50%,地下水占27%,雨水占23%),C 错误。
乌克兰大部分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错误。
故选B。
23.读图可知,尼古拉耶夫濒临黑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但不是濒临地中海地区,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尼古拉耶夫钢铁工业发达,原料丰富;造船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乌克兰以平原为主,第聂伯河流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航运价值较高,A正确。
河流流经温带地区,河流结冰期较短,第聂伯河流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航运价值较高,B错误。
流域内河流含沙量较高,泥沙淤泥程度高,对航运影响不大,C错误。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误。
故选A。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人口分布不均衡(图右),存在一条明显的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简称“圣图线”)。
以“圣图线”为界的人口分布格局制约着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人口重心变动的轨迹反映人口时空演变的方向与态势,俄罗斯人口重心的迁移受到自然、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口重心由2002年的(55°23'E,54°20'N)演变至2017年的(54°42'E,54°16'N)。
(1)说出俄罗斯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2)说明2002—2017年俄罗斯人口的重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相滞后,当地政府可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资源开发。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集,东北侧稀疏;西南侧人口西多东少,东北侧人口南多北少。
(2)人口重心位于俄罗斯西南侧。
俄罗斯西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
人口重心向西南移动。
东北部气候寒冷,经济落后,西南部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口有向西部迁移趋势。
(3)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加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扩大资源出口;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口迁入。
【分析】本大题以俄罗斯为背景,涉及人口的分布、人口迁移、资源开发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地理学科素养。
(1)
由材料“俄罗斯人口分布不均衡(图右),存在一条明显的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简称“圣图线”)。
”可知,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之一有人口分布不均;结合图可知,“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集,东北侧稀疏;其中,人口密集的西南侧人口西多东少;人口稀疏的东北侧人口南多北少。
(2)
由材料“俄罗斯人口重心的迁移受到自然、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口重心由2002年的(55°23'E,54°20'N)演变至2017年的(54°42'E,54°16'N)。
”可知,人口重心位于俄罗斯西南侧。
人口重心的迁移受到自然、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自然因素来看,俄罗斯西南部,自然条件优越;从社会经济因素来看,俄罗斯西南部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
(3)
促进资源开发主要从资源开发能力、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资源的出口渠道、以及优惠政策上进行入手。
从资源开发能力上来看,应该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高资源开发的能力;从基础设施上要加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开发;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扩大资源出口,扩大资源开发;在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口迁入,促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