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历史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先秦时期
出现了《诗经》、《楚辞》等 代表作品,奠定了中国古代文 学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学创作风格多样,出现了山 水诗、田园诗等新的题材。
元明清时期
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蓬勃发 展,出现了《红楼梦》、《西 游记》等不朽之作。
古代文学的重要地位
传承文化遗产
提高人文素养
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学作品,可以深 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名著中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描写,相互映衬, 共同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 节。
04 古代戏剧的独特魅力
元杂剧的发展与特点
01
元杂剧的起源与形成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诸宫调等民间艺术形式,
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
02 03
元杂剧的特点
05 古代文学的艺术特色与审 美价值
古代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
01
02
03
象征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的 象征性描写,表达作者的 情感和主题。
比兴手法
通过对比和类比,将不同 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形成 独特的意象和联想。
பைடு நூலகம்
夸张手法
通过对事物的夸大和缩小, 强调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古代文学的审美追求与意境创造
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除了京剧外,中国各地还有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如昆曲、越剧、黄梅戏等。这些地方戏 曲各具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并在 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京剧与地方戏曲的相互影响
京剧与地方戏曲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 格局。这种相互影响促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精品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精品

白居易
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 《秦中吟》《新乐府》 《长恨歌》 《 琵琶行》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021/6/18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19
❖ 柳咏:大量吸收俚俗口语,以柔丽 为尚,多谢城市的繁荣和男女的悲欢 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 乡愁。




形成:以楚辞为基础,吸取散文成分,半诗 半文的综合文体。
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代表:西汉——《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二京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2021/6/18
5
时期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2021/6/18
唐诗
代表人物
王勃 陈子昂
(边塞诗人) 高适 岑参
(山水诗人) 孟浩然 王维
汉赋
辉 煌
唐诗

烂 宋词

文 学
元曲
中国的小说发展经过哪些主要 阶段?
魏晋南北朝 唐代 宋代 明清时期
(兴起) (传奇) (话本) (蓬勃发展)
明清小说
2021/6/18
9
先 《诗经》 秦 楚辞
汉赋
辉 煌
唐诗

烂 宋词

文 元曲

明清小说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元末明初
吴承恩 《西游记》
24
基础题:
选择1B 2B 3B 4B 5B 6C 7D 8B 9C 10C
11、(1)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2)周瑜;因为周瑜在赤壁以极少的兵力打败了前来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完美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完美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程目标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揭示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

增强文化修养。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1.内容: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1.形成: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开创了新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风骚”(《诗经》、楚辞)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

(三)汉赋1.汉赋:汉朝时,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新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习目标】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学习模块】一从«诗经»到唐诗学什么?(1)、春秋——诗歌:代表作:《诗经》成书时间、编定者:春秋末年,孔子;地位:我国第一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战国——楚辞时期楚国诗人,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

代表作:抒情长诗《》,具有主义风格。

(3)、汉赋:体裁特点: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

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东汉)张衡:《》(4)、唐诗(诗歌的发展进入时期)原因有、、初唐:王勃、陈子昂;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传诵。

盛唐:边塞诗人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洋溢着豪迈气概;山水诗人的“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富于诗情画意。

唐诗丰碑代表:盛唐的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

(其中,“诗仙”是;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的是;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的是。

)怎么学?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整合从春秋到唐朝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进而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学会了吗?孔子编定《诗经》,以《关雎》为首,最能说明()A.孔子对男女自由恋爱持赞赏态度 B.体现孔子以人为本重视人性思想C.孔子重视下层人民的感情生活D.孔子劝谏在男女关系上要克制情欲二宋词和元曲学什么?(1)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体裁特点: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演变:①、出现——唐代②、繁荣——宋。

(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著名词人及作品:婉约派——的《雨霖铃》、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豪放派——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复习课件(共68张PPT)[ 高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复习课件(共68张PPT)[ 高考]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 塞通人烟。 ……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时期 初唐 盛 唐
代表人物
中唐
(诗圣)
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 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 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 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 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 死不休”,后人称他为“诗圣”。 代表作:“三吏” “三别” 石壕吏 杜甫
时期 初唐 盛 唐
代表人物
中唐 晚唐
白居易
中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白居易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 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
代表作: 《秦中吟》《新乐府》《长 恨歌》《 琵琶行》
长恨歌
琵琶行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2)宋词繁荣的表现
①豪放派
②婉约派
2.元曲
(1)兴起与发展
①时间:宋代,民间兴起。
②内容:包括杂剧和散曲。
(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
郑光祖
马致远 白朴
《倩女离魂》
《汉宫秋》 《梧桐雨》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 (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 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 西)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 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 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 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 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 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 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 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 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 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 《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山水诗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 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他具有 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 伟的艺术力量。杜甫有「笔落 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 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 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 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2、唐诗( 重点)
(1)背景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 原因是什么?
政治: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 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直接 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经济: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 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文化: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 厚的文化基础。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 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②特点
③代表作
《离骚》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
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自由活泼,句子参差不齐,句末常带有一个“兮” 字,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汉赋和唐诗
1、汉赋:
(1)含义
赋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文学体 裁。它在楚辞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 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3、楚辞:
(1)屈原
屈原者,名平……屈平疾王听 之不聪也,……故忧愁幽思 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 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 生也。……於是怀石遂自汨罗 以死。—《史记· 屈原列传》
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创造出了新的诗歌体裁 -“楚辞”(骚体), 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 高的地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0 历史1【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认识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通过初中三年和高一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有4 年的历史学习经验,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如果一些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肯定是相当丰富的。

高二学生由于经历了一年的高中学习,新鲜感有所下降,好奇心不大,处于学习的疲乏状态。

因此,在课堂一方面要抓紧重点知识的学习,争取让他们在课堂上就能消化,避免繁琐复杂,内容冗长。

二是要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通过语文学习有所掌握,因此可采取合作探究,文学内容进行分类,列表整理等方法,使得这部分内容比较清晰。

课堂上通过图片、视频和历史材料的解读,引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培养学生认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处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某一时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文学艺术一直都是令世界瞩目国人骄傲的优秀文化。

它们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们是我国古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

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是推动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前进的动力,是我国古代发展轨迹的深刻展现,这些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为现代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在本单元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分量很重,作用极大。

这一单元分为三部分,第一课为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二课为文学,第三课为艺术。

这一单元采取的是按内容分类讲述。

不提文学就不完整,所以说文学这一课在这一单元是极其重要的,是整个单元完整性的组成部分。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代中国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在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不同反映。

本课教学中,教材按朝代顺序分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标要求】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知识结构】一、从《诗经》到唐诗(诗歌发展历程)1. 《诗经》(略讲)①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②内容分风国(风、民歌)、雅(贵族宴饮乐歌)、颂(贵族祭祀乐歌)三部分。

③地位及意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2.楚辞(略讲)①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歌体裁;②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

③代表作:《离骚》3.汉赋(略讲)①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②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

4. 唐诗(诗歌黄金时期)(详讲)(1)唐诗繁荣原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政策、内外交流等方面去归纳)①国家的统一,政治的清明②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③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④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2)繁荣的表现①初唐:王勃、陈子昂。

②盛唐:高适、岑参(边塞诗);孟浩然、王维(田园诗);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

③中唐:白居易④晚唐:李商隐、杜牧。

二、宋词和元曲(详讲)1.宋词(1)成因: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特点:诗的另一种形式。

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3)流派:婉约派: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豪放派:。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

南宋的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风格,取得很高成就。

陆游不仅是大诗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

2.元曲(1)元曲的含义,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晚李唐商隐、杜牧(小李杜)
探究5: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其原 因是什么?
(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直 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2)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
物质条件;
(3)文化: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探究4:唐代诗歌诗歌作品众多,流派纷呈。如按内容可划分为
边 呢塞?诗每、个山阶水段诗又海等有内。哪存些那知代么己表,前,人按不天物时见涯?间古若划人比分,邻一后般不又见可来划者分。马凭为上君几相传个空但逢语阶山闻无报段不人纸平见语笔安人响,。,。
时期
莫愁前路无知己,
代表人物忽千如树一万红春夜树豆来春梨生发风花南几来开国枝,。,?
西汉由于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大一统,呈现一种 蓬勃发展、昂扬向上的气派。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赋, 大多篇幅较长,气势恢宏,手法夸张,词藻华美,充满着豪迈 昂扬的精神。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文人关注的热点也从宫廷苑囿 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赋的创作逐渐趋向短篇,以抒情为主, 往往带有尖锐的批判性。
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思考: 这些诗出自于何处?该著作的内容?有何特点?怎样的地 位?
(一)《诗经》
※内容: 汇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共305篇。
※特点: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地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古代文学
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探究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曼曼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 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历史备课资料: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历史备课资料: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知识点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成书时间:春秋末年;编者: 孔子。

(2)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4)地位:①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②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1)创始人:楚国诗人屈原。

(2)含义:以南方民歌为基础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又称“骚体”。

(3)代表作:《离骚》。

(4)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1)含义:以楚辞为基础, 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 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1)原因: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科举考试的促进。

表3-9-1(1) 唐代出现的诗的另一种形式——词;(2) 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2.元曲(1)形成:①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②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2)代表: 关汉卿、马致远等。

知识点三明清小说1.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1)唐代形成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2)宋代出现供说话人用的话本。

3.繁荣(1)时间:明清时期。

(2)原因:①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的扩大。

(3)代表作:①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②其他作品:《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考点一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例1】(2019·浙江联考)《论语·为政》记载:《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因而具有引导社会正能量的教化价值。

下列关于材料中《诗》的解读错误的是( )A.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B. “五经”之一的儒家经典C. “风、骚”并称,为汉魏以来诗文之同祖D. “诗三百”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繁荣【剖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项正确;汉朝时将诗、书、礼、易、春秋定位“五经”,B项正确;《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影响我国后世诗文,C项正确;“诗三百”就是《诗经》,我国古典诗歌的繁荣是在唐朝,D项错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Word版含解析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唐诗繁荣的表现及原因史料导入唐代的世族和文士从事各门艺术,钻研各种学问。

各类儒学蓬勃发展,尤其是撰述历史注释的经典引人注目。

在这一时期,人们并不认为学习儒家经典、献身于孔子的为官之道与信仰佛教或道教相互抵触,很多人学习一种以上的传统学问。

文人墨客对艺术甚感兴趣,他们很多人因书法作品受人敬重。

几乎所有文人都写应景诗,赋诗被列为科举制度的最高级考试——进士科中的一项。

或许这有助于诗歌艺术的发展,因为唐代涌现出许多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剑桥插图中国史》互动探究(1)据史料,归纳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2)据史料,直接推动唐诗走向繁荣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诗繁荣的表现。

(3)李白、杜甫、白居易作为唐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诗各有何突出的特点?名师精讲(1)繁荣表现:①数量众多,至今我们还能见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②体裁全面。

在唐朝,边塞诗、山水诗、讽喻诗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③艺术精湛,影响深远。

(2)繁荣原因:①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诗的王国。

诗是中国古代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在唐代以前的发展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②科举制度的实行是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

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打破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和士族垄断仕途的政治局面。

对庶族地主来说,诗歌成为他们进入仕途的捷径。

③书法、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的高度发展也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④统治者对诗歌的爱好和提倡,为诗歌的繁荣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⑤唐前期的政治清明也是促进唐诗繁荣的重要因素。

⑥庶族地主阶层力量的不断增强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阶级基础。

【例题1】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最繁荣的时期,下列相关的论证合理的是()A.诗歌的出现与繁荣都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决定的B.诗歌是适应市民需要的市井文化C.诗歌的繁荣与唐代科举制的实行有密切关系D.诗歌是最能表达情感的文学形式题目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教学设计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整体设计本节概述本课主要介绍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古代的文学做了重点介绍。

第一目“从《诗经》到唐诗”,首先分析《诗经》的概况、内容、地位,然后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的崇高地位;概述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赋;重点介绍唐代诗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

第二目“宋词和元曲”,重点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通过举例来介绍婉约派词人、豪放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了解元曲的含义和元杂剧成就。

第三目“明清小说”,分析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概括六部小说的特点。

尽管本课知识点较多,但结构条理清晰,加上高中语文课中历代名篇的选读,学生对本课内容较熟悉,易掌握。

较难处理的是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去把握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联系:了解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一定时代发展的特点。

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从而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要求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作品,并对作者和作品加以介绍,说明推荐的理由。

利用学生出于爱好而积累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加强师生互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教师亦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评价、举办文学作品欣赏会等方式,从历史的视角赏析文学作品。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认识文学领域中诗词曲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风格和特色,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3)运用: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历史探究、联系比较、综合归纳、情境再现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的根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正面临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与融解的局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光要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更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

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

一句话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今天让我们从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再次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哀婉。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一、诗歌——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1)内容: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元曲:①含义: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②成就:关汉卿与《窦娥冤》《别情》;马致远与《秋思》。
三、“明清小说”把握两点
1、背景:①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进展而来的。②明清小说创立长篇体裁,开拓我国小说史新阶段。
2、特点和成就。
【整合拓展】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①内容: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②特征: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③意义: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包含“风”“雅”“颂”和修辞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
2、楚辞:①特征:接受楚国方言,句式机敏,易于表达情感;②代表作:《离骚》是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③影响:“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中“风”指诗经,“骚”指楚辞;鲁迅评价他:“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三言两拍:⑴“三言”:《警世通言》、《喻世名言》、《醒世恒言》;⑵“两拍”:《初刻拍案惊异》、《续刻拍案惊异》(“三言”“两拍”等作品中,商人进入文学世界,成为第一次被歌颂的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由汉赋到明清小说,由文言文到白话文,其进展趋势是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进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需要而毁灭的变化。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⑴词最早毁灭于唐朝;⑵特征: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⑶缘由:商业进展、城市富强、市民数量不断增加;⑷派别:①婉约派:特点是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②豪放派:特点是风格豪放激愤、气概宏伟、内容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的感慨;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可记为“柳李婉约苏辛豪”)
★《二京赋》:张衡早年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而创作的,对统治阶级荒淫享乐生活的指责比较猛烈和真实,警告统治者天险不行恃而民怨实可畏,要统治者懂得荀子所说的“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的道理。
4、唐诗:⑴富强条件:①政治上,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②经济上,封建经济富强;③训练上,科举以考诗赋为主;④外交上,实行开明开放政策。⑵分期:初唐(618—712年)、盛唐(713—765年)、中唐(766—835年)、晚唐(836—907年)。⑶代表:①山水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巧记孟王山水边高岑);②美称: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巧记“李仙杜圣史”);③晚唐有“小李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杜牧的《江南春》。
2、元曲:⑴散曲:兴起于宋,富强于元;⑵特征: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如马致远《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三、明清小说
1、小说:⑴志怪小说:魏晋南北朝毁灭;⑵成熟:唐朝的短篇小说传奇;⑶新阶段:宋朝的话本。
2、明清最出名长篇小说:⑴《三国演义》: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⑵《水浒传》:第一部用白话文写的章回小说;⑶《西游记》;⑷《红楼梦》:中国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
3、其他名著:⑴《聊斋志异》:郭沫诺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⑵《儒林外史》:①鲁迅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②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
★古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开创了演义、传奇、神魔、世情小说。
★1953年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屈原、波兰哥白尼、法国拉伯雷、古巴何塞·马蒂。
★屈原的“美政”抱,才能享有国家。②国君应当选贤任能,罢黜奸佞。③国君应当国修明法度。
3、汉赋:①特征: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②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惊,川谷为之荡波”);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①初唐:王勃、陈子昂等。陈子昂主见作诗要有“风骨”。②盛唐:唐诗进展达到了富强顶峰,有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等边塞诗派。成就最高李白、杜甫。③中唐:诗歌体现现实主义精神,主要代表白居易。④晚唐:成就较高是杜牧和李商隐,后人称为“小李杜”。
二、“宋词和元曲”把握两点
1、宋词:①富强的缘由: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富强;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冲突尖锐,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②两大流派及其代表: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第9课 辉煌绚烂的文学
【课前导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把握四点
1、《诗经》: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②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③地位: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2、屈原和《离骚》:①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②开创诗歌新体裁:“楚辞”。③代表作:《离骚》。
3、汉赋:①两汉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体物写志”。它直接源于骚体诗,但与先秦诸子的散文也有重要关系。②西汉时期赋的特点及成就。③东汉时期赋的特点及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