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储层敏感性分析

合集下载

敏感性油藏油层保护技术的应用

敏感性油藏油层保护技术的应用

性特 征 和物性 特 征各异 , 储 层 敏感 性 差别 大 , 是一个 含油 层 系多 、 构造 复杂 、 低 渗透 为 主 的多敏 感 性油气 藏 。该类 油气 藏 在增产 增 注工 艺 实施 上受 到 了一定
的限制 , 在维护作业过程中容易对地层造成伤害 , 这
就 需要 采取相 应 的油 层保 护技 术加 以保护 。经 过 2 0 多年 的 开发 , 随着 对油 藏 的不 断认 识 , 油层保 护技术 不 断得 到完 善 , 油 层 保 护 将 贯 穿 于整 个 开 发 过程 的
2 0 1 3 年第 1 期
内蒙 古 石 油化 工
1 1 9
敏感性 油藏油层保护技术 的应 用
魏 世 俊
( 胜 利 油 田分 公 司 纯 梁 采 油 厂 , 山东 博兴 2 5 6 5 0 4 )
摘 要 : 针 对 纯 梁采 油厂 低 渗透 敏 感性 油 藏 的特 点 , 从修 井过 程 、 采 油过 程 和 增产 过程 等方 面对储
遍存 在盐 敏 。 2 敏 感性油 藏 的油层 保 护技 术及 应用 效 果 2 . 1 修 井过 程 中油层 保 护技术 2 . 1 . 1 C H—O 8低 密度 洗 井 液 洗 井 技 术 。C H一0 8
系统 、 操作 控制 系统 和运 载安装 系统 等 。 采用 的技术
原 理 是利 用 桥塞 或 防喷 器 组 控制 油 套 环形 空 间 的压力 ; 然 后 由不 压 井作 业 机 的举 升 机 和 卡瓦 组 控制 管柱 , 实
不同, 埋 藏 深 浅不 一 , 储 层 沉积 特 征 差 异 大 , 储 层岩
C H一0 8洗 井 液 在 洗 井 过 程 中 产 生 小 而稳 定 的泡

第024章:储层敏感性及其评价

第024章:储层敏感性及其评价

(2)流体分析
地层水、注入水、射孔液、泥浆滤液
(3)水敏性预分析
粘土膨胀实验 阳离子交换实验
(4)酸敏性预分析
酸溶分析:酸溶失率 浸泡观察:盐酸、土酸、氯化钾溶液、蒸馏水浸泡
2、岩心流动试验与储层敏感性评价
(1) 速敏性流动实验与评价
渗透率伤害率: Dk=(KL-KLA)/KL 速敏指数 Iv = Dk /Vc
HCl: 含铁矿物(绿泥石、铁碳酸盐等) Fe(OH)3 SiO2 HF: 高含钙矿物(如方解石、钙长石、沸石等) CaF2 SiO2
(三) 储层敏感性评价
潜在敏感性分析 岩心流动试验与储层敏感性评价
1、潜在敏感性分析
(1)储层岩石基本性质的实验分析
岩石薄片鉴定 X衍射分析 扫描电镜分析 粒度分析 常规物性分析 毛管压力分析
四、 储层敏感性 及其评价技术
储层敏感性
油气储层与外来流体发生各种物理或 化学作用而使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 发生变化的性质
(一) 储层损害的原因和类型
外来颗粒的侵入和堵塞 外来固相颗粒的侵入和堵塞 外来微粒的侵入和堵塞 外来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 地层内部微粒迁移 酸化过程中的化学沉淀 外来流体与储层流体的不配伍性 乳化堵塞 无机结垢 有机结垢 铁锈与腐蚀产物的堵塞 微生物作用 细菌堵塞
(2)速敏矿物与地层微粒
储层中的速敏矿物:高岭石、毛发状伊利石 膨胀后的水敏矿物:蒙脱石、伊蒙混层 胶结不坚固的碎屑微粒 油层酸化处理后释放的碎屑微粒
(3)流体性质对速敏性的影响
低盐度:水敏矿物膨胀 高PH值:使地层微粒增加 分散剂:释放地层微粒
3、储层酸敏性
酸化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 酸敏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释放 微粒,使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酸敏矿物:

储层敏感性研究

储层敏感性研究

二、外来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1. 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 外来流体使地层内一些粘土矿物发生水化、 膨胀,堵塞孔喉。 2. 地层内部微粒迁移
外来流体流动速度及压力波动使地层内部微粒发生 迁移,堵塞孔喉,使渗透率降低,或疏通孔喉,使 渗透率升高。速敏性
3. 酸化过程中的化学沉淀 酸化增产措施中,若配方不合适,或措施不当,酸 化后可发生再沉淀,堵塞孔喉,使渗透率降低。
膨胀后的水敏矿物:蒙脱石、伊蒙混层 胶结不坚固的碎屑微粒:石英、长石等 油层酸化处理后释放的碎屑微粒
3. 流体性质对速敏性的影响
盐度、 PH值、分散剂 低盐度流体: 水敏矿物水化、膨胀和分散,
在较低流速下发生迁移。
高PH值:减弱颗粒与基质间结构力,胶结差的地层微粒
释放到流体中,使地层微粒增加。
(3)油水分层流动的情况
在油流区,水 湿微粒受束缚 水影响被约束 不移动; 在水流区水湿 微粒会移动。
(由于压力波动,一般不形成稳定的桥堵)
(4)混性润湿微粒在油流中的迁移情况
(当储层中的油流动时,微粒位于束缚水与油的油水界面处, 微粒受油的拉力而沿油-水界面运动)
(5)在注入油-水互溶剂时的微粒迁移情况
发生迁移: 堵塞孔隙; 解堵
加入油-水互溶剂时,会使得本来由于润湿性和界面张力 控制而固定的微粒发生迁移作用。相反,发生解堵作用。
三、储层酸敏性
酸化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 酸敏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释放 微粒,使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酸敏矿物:
HCl: 含铁矿物(绿泥石、铁碳酸盐等) 生成Fe(OH)3 SiO2 HF: 高含钙矿物(如方解石、钙长石、沸石等) CaF2 SiO2
与喉道微粒匹配的微粒 开始移动,形成“桥堵” 速度大,移动微粒数量 骤然增加。

罗一区油田储层敏感性研究

罗一区油田储层敏感性研究

研究报告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30储层敏感性是储层保护与损害研究的重要内容。

它是一个跨越油气田勘探开发全程的问题。

研究储层敏感性对进行泥浆配方设计、发现有工业价值的储层、及时对油气层进行增产增注处理中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油气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储集层都会和不相同的外来流体相接触。

由于外来流体和储集层流体、储集层矿物质检不匹配,从而导致储层渗透能力下降,进而在不同程度上损害储层的生产能力[1]。

1 罗一区储层特征1.1 储层岩心孔隙度与渗透率分析本次实验共取到罗一区长8层岩心30块,根据SY/T 5336-1996《岩心常规分析方法》、SY/T 6385-1999《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采用S C M S-2型高温高压岩心多参数测量系统对9块岩心孔隙度与渗透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得知罗一区长8层岩心普遍都存在特低孔特低渗的特性,孔隙度范围为1.52%~14.9%,渗透率范围为0.0353~0.3987×10-3µm 2。

1.2 储层岩心压汞曲线实验分析取4块岩心进行压汞实验分析,从压汞实验数据可以得出,D 192-42岩心对渗透率具有贡献的毛管喉道半径集中在0.2941~0.5929 μm 之间,是开发过程中重点保护的对象,同时对注入水的水质具有更严格的要求,D 192-42岩心孔喉分布直方图见图1。

D 220-44岩心对渗透率具有贡献的毛管喉道半径集中在0.1467~0.5910 μm 之间。

D208-56岩心对渗透率具有贡献的毛管喉道半径集中在0.2941~2.4385 μm 之间。

D 234-60岩心对渗透率具有贡献的喉道半径集中在0.2939~4.8513 μm之间。

1.3 储层岩心粘土矿物分析对所取得的岩心中粘土矿物类型与含量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从分析结果得出,D 220-44-5岩心中伊/蒙间层相对含罗一区油田储层敏感性研究张新训(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海上石油工程技术检验中心 山东东营 257000)摘 要:准确评价储层敏感性、分析储层损害机理,将会给油田采油工程方案的制订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计算机技术在储层敏感性预测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储层敏感性预测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储层敏感性预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胜利油田x区块为例,采用先进的神经网络算法对储层数据进行建模、训练、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验室数据进行对比,取得良好效果,对以后的钻井工作、设计施工方案等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神经网络;敏感性;预测;储层保护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prediction of reservoir sensitivityli haibin(oil drill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dongying257017,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hengli oil field in block x,for example,the use of advanced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for modeling,training, forecasting, reservoir data, the predicted laboratory data, with good results right after the drill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grams are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keywords:neural network;sensitivity;forecast;reservoir protection胜利油田的水平井钻、完井液开发应用已经有20余年历史,形成多项具有胜利特色的保护油气层的钻、完井液技术。

在油田的开发技术中,如何进行油层保护,实现油气产量最大化是每个油田必须研究的课题。

保护油层最主要的就是要搞清楚油层可能的伤害类型,以及伤害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影响封闭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影响封闭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影响封闭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的参数敏感性研究摘要:胜利油区开发实践表明,部分封闭断块油藏可以获得较高的采收率,但影响其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还不明确。

本文以数值模拟作为手段,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封闭断块油藏开发的油层厚度、水平渗透率、地层倾角、地层原油粘度、射孔厚度比例、垂向渗透率/水平渗透率等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开展敏感性分析得出,影响封闭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是原油地下粘度,其次由强到弱为水平渗透率、垂向/水平渗透率、射孔厚度百分比、地层倾角、油层厚度。

关键词:封闭断块数值模拟正交设计敏感性封闭断块油藏是胜利油田一种重要的油藏类型,目前的开发实践表明,部分封闭断块可以获得较高的采收率。

例如梁家楼油田纯47块沙三中,地质储量460万吨,标定采收率77.1%[1]。

对于此类油藏,哪种因素是其获得高采收率的原因还不明确,为给封闭断块油藏开发提供指导,有必要开展影响其开发效果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笔者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通过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开发效果的敏感性。

1 基础模型建立选取纯47沙三中油藏参数作为数值模拟的参数建立相关模型,模型为均匀网格系统,其中X、Y方向的网格步长均为10 m,纵向上的网格步长为1 m;油藏埋深2400 m,孔隙度28%,水平渗透率3200×10-4μm2;采用低注高采交错井网,油水井距断层50 m。

数值模拟所采用的岩石及流体参数见(表1),所用的相渗曲线(见图1)。

2 参数敏感性研究选取影响封闭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的参数,通过正交设计[2],将多个因素不同水平进行合理安排搭配,通过数值模拟不同方案结果并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因素的敏感性。

2.1 参数选取根据之前的研究,选取油层厚度、水平渗透率、地层倾角、地层原油粘度、射孔厚度比例、垂向渗透率/水平渗透率等6个因素开展模拟研究,方案及水平取值(见表2)。

2.2 参数敏感性分析根据正交设计方法,6种因素考虑5个水平的情况下设计为25个方案(见表3)。

油井敏感性参数分析在工况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油井敏感性参数分析在工况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油井敏感性参数分析在工况异常诊断中的应用2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摘要:通过分析,确保正常生产井能够持续高效生产并及时发现异常井,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加以治理,使之转为正常、高效生产,对潜力井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挖潜措施,充分发挥每口油井的生产能力。

井口回压作为井口采出流体进入分离器的动力是油田生产流程中井下系统与地面系统的衔接点。

回压的大小合理与否,对整个系统的高效合理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井口回压关系着井口产液量、抽油设备能耗及产能建设投资等问题。

关键词:油田生产;工况参数;预测诊断;优化措施油井工况分析是油田生产管理的重要任务,抽油机井宏观控制图是根据抽油机井生产和管理的需要而绘制的,它以图形和统计结果的形式反映油田区块的油井工况。

通过分析,确保正常生产井能够持续高效生产,并及时发现异常井,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加以治理,使之转为正常、高效生产,而且可以对潜力井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挖潜措施,充分发挥每口油井的生产能力。

在油井开采中,对抽油井井下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了解和掌握采油系统的工况,实现采油系统的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是当前石油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根据油田稀油井实际生产特点,建立抽油井回压与泵效关系的理论计算模型。

模型主要考虑井口回压变化对冲程损失及漏失量的影响,进而对抽油泵泵效的影响。

在敏感性分析中主要分析了气液比、泵挂深度、动液面深度、抽油泵间隙以及含水率对泵效的影响。

通过研究确定井口回压对泵效关系影响比较显著工况,为相关生产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1工况参数相关性研究井口回压作为井口采出流体进入分离器的动力,是油田生产流程中井下系统与地面系统的衔接点。

回压的大小合理与否,对整个系统的高效合理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井口回压关系着井口产液量、抽油设备能耗及产能建设投资等问题。

为合理优化机采系统及集输系统,达到效益最大化,该研究分析了井口回压对油管内流体密度、抽油泵漏失等因素的影响,进而确定井口回压与泵效的量化关系,形成计算程序,为工程设计及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储层敏感性研究

储层敏感性研究

无微粒运动:<0.05 有微粒运动0.05-0.25 中等0.25-0.5 严重>0.5
6. 体积流量评价试验
(流体低于临界流速,考察胶结物的稳定性)
体积敏感指数: Iq = (KL - KLp)/ KL
Iq :体积敏感指数; KL :用标准盐水或地层水测定的渗透率; KLp :用工作液测定的渗透率。
第三节 储层敏感性评价
潜在敏感性分析 岩心流动试验与储层敏感性评价 储层性质动态变化的空间规律研究
一、潜在敏感性分析
1. 储层岩石基本性质的实验分析 岩石薄片鉴定:提供基本性质 X衍射分析:鉴定微小矿物 扫描电镜分析:确定粘土矿物和胶结物类型 粒度分析:并非所有粒度都运动 常规物性分析:选择合适储层进行专项实验 毛管压力分析:获取孔隙结构参数
2. 水敏性流动实验与评价
水敏指数: Iw = (KL- K*w)/ KL
Iw :水敏指数; KL :岩样水化膨胀前的液体渗透率, 通常用标准盐水测得的渗透率; K*w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测得的渗透率
3. 盐敏性流动实验与评价
临 界 盐 度
(Sc)
临界盐度越大,盐敏性越强
4. 酸敏性实验与评价
2. 流体(成分)分析
地层水、注入水、射孔液、泥浆滤液
3. 水敏性预分析
粘土膨胀实验 阳离子交换实验 测定膨胀率 测定阳离子交换容量
4. 酸敏性预分析
酸溶分析:酸溶失率,检验酸-岩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 产生二次沉淀的可能性。 浸泡观察:盐酸、土酸、氯化钾溶液、蒸馏水浸泡
二、岩心流动试验与储层敏感性评价
与喉道微粒匹配的微粒 开始移动,形成“桥堵” 速度大,移动微粒数量 骤然增加。
临 界 速 度
高速流体冲击“桥塞” , 并使微粒带出岩石, 导致渗透率增大。

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在油田开发中,致密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对整个油田的开采产生了直接影响。

了解应力敏感性的变化程度以及应力敏感性产生的影响,对提高油田的开发质量和满足油田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当前油田开发实际,在油田开发中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需要分析其应力敏感的机理,需要采取微观喉孔分析和恒速压汞测试吼道分析的手段,掌握致密储层的应力敏感机理,为整个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做好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分析,对提高油田开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油田开发引言从当前油田开发来看,对于致密储层的开采关系到油田的开发质量,致密储层在开采过程中,需要掌握致密储层的应力敏感机理,需要正确分析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所造成的影响,以此分析致密储层的应力变化情况,分析应力变化对整个致密储层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对原油开采产生的影响,为整个原油开采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原油开采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通过分析应力敏感机理的方式,掌握原油开采要点,为整个原油开采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原油开采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提高采收率。

1 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机理1.1 微观喉孔分析从目前致密储层的原油储藏情况来看,致密储层由于地层条件特殊,在致密储层的原油开采中,应力敏感性对整个原油的开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做好应力敏感性的分析,对提高原油开采质量和满足原油开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致密储层的应力敏感分析,微观喉孔分析是重要的分析方法,微观喉孔分析能够分析致密储层中,微观的喉孔特点以及喉孔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喉孔的变化机理,对掌握微观喉孔的原油压力情况和分析原油在开采中面临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做好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分析,掌握微观喉孔分析方法,并按照微观喉孔的特点,分析微观喉孔对致密应力的影响,对研究致密储层的应力变化情况和总结原油开采经验,以及满足原油開采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微观喉孔的分析必不可少。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S T 5 - 2 2 1 Y/ 53 8 00

在 执 行 该 标 准 进 行 应 力 敏 感
性评 价 的实 验过 程 中 , 笔者 认 为 , 必要 通过 室 内比 有 对 实验 , 面分析 实验 影 响 因素 , 一步 细化 实验 条 全 进 件, 选择 有代 表性 的实验岩 心 , 确定 合理 的渗 透率基


渗 透率 的应 力敏 感性 所 导致 的储层 渗流 能力 的 变化是 岩石 多孔 介 质变形 和 与在其 中流动流 体相 互
作 用 的结 果 , 因此要 求 所 选择 的流 动介 质类 型与 实
有 效 上 覆 艇 力/ a MP
图 1 不同流动介质岩心 的应力敏感性 曲线
收 稿 日期 :0 0 0 — 0; 回 日期 :0 0 0 — 3 21—5 1 改 2 1—6 1。 作者简介 : 邓玉珍 , , 女 高级工程帅 , 博士 , 从事油 田开发研究与管理 作 。联 系电话:0 4 ) 75 0 , na :y@s ftm。 (5 6 8 1 39 E— i dz l .o l o 基金项 目: 中石 化 股 份 公 司 科 研 攻 关 项 目“ 利 油 田低 渗 透 砂 岩 油 藏 开 发 研 究 ” P 13 ) 胜 ( 0 0 2
到另 一个 应力 状 态 必然 要 引起 岩 石 的 压缩 或拉 伸 , 即岩 石发 生 弹性 或 塑性 变 形 , 必 然 引 起 岩 石孔 隙 这
结构 和孔 隙体 积 的变化 , 孔 隙体 积 的缩小 、 隙喉 如 孔 道和 裂缝 的 闭合等 , 这种 变 化将改 变 岩石 的渗透 率 , 进 而影 响流体 的渗 流 , 而影 响 油气 井 产 能 和 油 田 从
第 l 7卷

第十七章储层敏感性研究及

第十七章储层敏感性研究及
酸敏性是指酸液进入储层后与储层中的酸敏性矿物发生反应,产生凝 胶、沉淀,或释放出微粒,致使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一、酸敏性机理
• 在酸化提高产量时,碳酸盐岩以盐酸酸化为主,碎屑岩以土酸酸化为主。 • 碳酸盐岩地层盐酸酸化时,主要的酸敏性离子为Al3+、Fe3+,且主要以氢氧
化物的形式沉淀,其酸敏性与pH值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碳酸盐岩与盐酸 反应过程的pH值上升很快,故酸敏性将可能对渗透率产生相当的影响。
(3)酸敏动力学与酸敏热力学研究
2.驱替法酸敏性评价
驱替法酸敏性评价实验采用确定的酸配方进行,比较岩样在酸处理 前后渗透率的变化情况,测定驱替过程中pH值及流出液中酸敏性 离子浓度的变化,判断岩样酸处理后的损害程度等。
酸敏性快速评价
三、酸敏性评价指标
1.化学法酸敏性评价
通过测定1.5克岩样在10毫升15%HCl中的溶解度(RW)来选择酸化用酸:
2小时,定义酸敏指数(Ia)如I下a :Ki
Kia Ki
式中 Ki—酸化前用标准盐水(或地层水)测定的岩样渗透率Ks(或Kf);
Kia—酸化后用标准盐水(或地层水)测定的岩样渗透率Ksa(或Kfa)。
酸敏指数与酸敏性的关系如下:无酸敏
Ia≤0.05
弱酸 0.05<Ia<0.30
中等酸敏 0.30≤Ia≤0.70
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当温度、压力、水的含盐度、油水气三相之间的平 衡关系以及动力学条件等发生变化时,盐水的pH值、离子组成、溶解气 含量等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改变某些难溶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水 中易成垢的盐过饱和,此时就会发生结垢。当两种不相容的水(如地层水 和注入水)混合后使其中的某些盐过饱和时,也可产生结垢。

油区储层敏感性评价

油区储层敏感性评价
矿物 。高分散性、悬浮性、膨润性、粘结性、吸附性
伊—蒙混层:具有一定阳离子交换能力,在注水开发中易水 化膨胀,应考虑加入适量防膨剂,减少对储层的伤害(水敏) 。
伊利石
速敏伤害机理
是2:1层型层状构造硅酸盐
晶面间距: 1.0nm
水分子难以进入 晶层间,不膨胀
范德华力 K离强健
伊利石的结晶构造
伊利石
51.8 44.0 47.9
高岭石 %
4.0 5.3 4.6
绿泥石 %
14.0 13.5 13.8
伊蒙混 层%
30.3 37.3 33.8
样品数 块 4 4 8
敏感性评价指标
1.1水敏性评价指标:
采用水敏指数来评价储层的水敏性。
水敏指数定义如下:Iw=(Kw-Kw*)/Kw Kw —地层水渗透率,10-3μm2 Kw*—去离子水渗透率,10-3μm2
充填孔隙
晶层内牢固,晶层间联系弱,在机械力作用下易沿层面解离, 形成鳞片状微粒;同时与颗粒表面的附着力差,易脱落。
敏感性矿物
高岭石:易充填粒间孔,多见于小孔隙水活 跃处,另外高岭石集合体由于其吸附性较差, 在流体作用下,井筒附近有较强剪切力,高岭 石易被打碎向喉道运移而堵塞喉道,在注水时 应加入一定粘土稳定剂(速敏)。
速敏伤害机理
花菜头状
敏感性矿物
绿泥石: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主要为 Mg和Fe的矿物,有较强的酸敏性,在高氧及弱 酸环境中,易产生胶状氢氧化铁沉淀而堵塞喉 道。
矿物类 结构 型 类型
黏土矿物结构性质
层间 连接
晶面 间距
阳离交 换容量
比表面
自由 膨胀水
高岭石 1:1 分子键、氢 7.15 键
1~10

储层敏感性实验与机制研究

储层敏感性实验与机制研究

139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在开发过程中,对制约石油产量的是储层敏感性的损伤预测和保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在石油储层的注水过程中,蕴含在原始地层中的敏感性矿物与注入液体接触,原始稳定的环境被改变,会造成这类矿物发生化学、物理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油层开发方案。

因此,本文从储层敏感性损伤机理和控制因素入手,选择典型样品进行实验室模拟分析,对储层敏感性进行评价,以期为油田开发过程中制定有效方案和稳产、增产提理论依据。

1 储层敏感性损害机理油气储层中广泛存在的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等会在油层开发过程中与外部液体接触,包括钻井、完井、开采、注水等过程,由于地层中的原始液体与这些外来液体性质不同,会造成物质沉淀、黏土矿物的膨胀或者微颗粒的运移等现象,造成储层物理性质,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甚至出现无油产出的现象。

目前的研究表明储层敏感性主要有五种类型:水敏性、速敏性、酸敏性、碱敏性和盐敏性。

(1)水敏性。

引起储层水敏性的原因包括储层黏土矿物晶体中的可交换性阳离子,以及外部液体进入与黏土矿物接触形成的矿化度。

具体表现为黏土矿物水化膨胀、黏土矿物的分散和运移堵塞。

(2)速敏性。

当外部液体注入地层造成孔隙流体流速增加,导致粘土矿物在孔隙、喉道或者裂缝等位置通过时,出现“堵车”现象,导致颗粒聚集再沉积,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这种现象很容易出现在致密储层中,这类储层孔隙和喉道较细,大部分属于纳米级,很容易发生黏土矿物运移的堵塞。

(3)酸敏性。

储层酸敏性包括黏土矿物与酸性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沉淀,主要出现在绿泥石含量多的储层中,绿泥石中的铁、铝、镁等阳离子很容易在绿泥石和酸性液体发生反应的过程中析出沉淀,对储层造成损伤。

第二是酸性液体在溶解黏土矿物后,会释放出不溶解于酸性液体的物质,造成孔隙堵塞,损伤储层质量。

(4)碱敏性。

油田开发过程中,注入碱性液体对储层造成的损伤主要有3方面:①储层中黏土矿物与碱性溶液反应形成沉淀,堵塞孔隙喉道;②黏土矿物与碱性溶液之间发生离子交换,造成黏土矿物的膨胀,间接导致水敏;③与酸敏性类似,黏土矿物也会和碱性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

考虑温度因素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

考虑温度因素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

考虑温度因素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对油气储层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日益成为焦点。

而储层敏感性预测是油气勘探开发中关键的一环,其能够为储层优化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而在考虑储层温度因素的情况下,预测储层敏感性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储层敏感性是指储层岩石对采油活动的敏感程度,这种敏感程度反映了岩石物性与采油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储层岩石的物性参数及层位结构、耐受破坏能力等方面,对储层对采油活动的响应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传统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主要以地质统计分析为主,忽略了温度因素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

实际上,储层温度是影响储层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会改变储层岩石的物性参数和层位结构,从而影响储层的响应。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储层温度因素的敏感性预测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储层物性参数测试和分析首先,对储层进行物性测试,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流体粘度等参数的测定,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些参数是决定储层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等手段研究其变化规律和敏感性关系。

(2)搜集和分析温度数据通过地质勘探和测井工作,获取储层的温度数据,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同时,将获得的温度数据与物性参数进行匹配,以研究温度对物性参数变化的影响,进而评估储层敏感性。

(3)储层敏感性评估模型构建针对以上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可以建立储层敏感性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建模,并考虑到温度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从而对储层敏感性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和评估。

(4)预测模型验证建立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以确定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可以通过地球物理数据和实际开采数据和采油实验数据作为参考,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预测效果。

综上所述,考虑温度因素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储层的响应,提高储层的开发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胜利油田页岩油气储层岩心实验分析

胜利油田页岩油气储层岩心实验分析

胜利油田页岩油气储层岩心实验分析高恒超【摘要】胜利油田东营凹陷、沾化凹陷等古近系泥页岩油气储层存在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低、页岩厚度大等特点,有机质成熟度跨度大,高成熟度泥页岩面积相对局限,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不均衡,文章通过对L69井、Y21井、FS1井、LS101井等胜利油田不同类型泥页岩油气藏区块岩心的岩石抗张强度实验、三轴压缩实验、断裂韧性实验等,了解岩石矿物组分、储层脆性指数、可压性评价、岩石开裂剪切状况、裂缝延伸状态、网络状裂缝形成条件及难易程度等储层改造关键因素,为下步储层改造奠定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2页(P58,13)【关键词】页岩油气;岩石;脆性;实验【作者】高恒超【作者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257000山东东营【正文语种】中文对于页岩油气储层而言,压裂改造是增产的主导工艺,但页岩油气储层改造工艺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制约:①目前对页岩油气藏压裂改造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②常规压裂液体系不能满足页岩油气储层改造需要;③页岩油气藏压裂加砂困难,易砂堵,导致储层改造程度差,压裂改造效果不理想;④受地层本身能量、井深等因素影响,压后压裂液难以返排,造成大量液体滞留在储层中,增加了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程度,最终造成储层改造有效期短产能低甚至无效;⑤缺少成熟的页岩油气储层压裂优化设计软件。

胜利油田页岩油气资源有利勘探面积大,评价储量丰富,但无针对性开采技术,因此需要从基本研究做起,找出适合页岩油气储层开发的有效技术。

1 岩石评价体系建立1.1 脆性指数所谓的脆性指数是指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与抗拉强度σt的比值。

脆性指数是量化岩石脆性的应用最广泛的参数。

BI值越大,岩石脆性越强。

表1 岩石脆性分类?岩石脆性指数也可以用来预测岩石的破碎模式。

根据相关报道,BI值<9意味着岩石表现塑性特征;BI值在9~15之间岩石介于塑性与脆性之间;BI值>15表明岩石具有脆性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流速敏感性实验
油气储集层在采油、注水等过程中,当流体在地层中流动速度增大到一定时,引起地层中微粒运移并堵塞喉道处造成渗透率的下降,引起渗透率明显下降的流体流动速度称为该岩石的临界流速(V c)。

流速敏感性实验的目的在于确定合理的注采速度提供科学依据。

流速敏感性实验所用岩样是绥1油田冷冻取心岩样,岩样两端添加丝网,周壁为铅皮包裹。

实验中为了保证岩样与岩芯夹持器钢套间无串流,用环氧树脂填封岩样与钢套间的间隙,环氧树脂固化后岩样进行驱替实验,实验流速的确定相同于常规流速敏感性实验。

用地层水作介质,进行了流速敏感性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综合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和认识:
胜利油田储层敏感性分析
张宁
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摘要:本文利用储集层真实岩石,通过敏感性评价实验可帮助了解在钻井和开发过程中储层损害的因素,以便合理设计储层保护方案。

关键词:渗透率 储层损害 敏感评价
Analysis of reservoir sensitivity in Shengli Oilfield
Zhang Ning
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Harbin Petroleum College,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2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real reservoir rock,through the sensitivity evaluation experiment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rilling and reservoir damage,so that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reservoir protection scheme.
Keywords:permeability; Reservoir damage; Sensitivity evaluation
表1 绥1油田储层流速敏感性实验结果
区块井号岩样号深度/m Kg/μm2孔隙度,%临界流速/
(m·d-1)
速敏损害指数损害程度备注
G G1*******.70 6.81834.8912.710.319中等261538.05 1.43532.6718.180.289弱321550.85 2.73833.1713.470.306中等
B B72-11428.150.51728.53 5.2460.349中等
2-21431.850.59629.157.7020.319中等
2-31433.68 1.55331.5414.240.171弱
4-21373.780.09826.59.850.057弱
胜利油田测
试结果
1-61347.600.26230.310.940.123弱
3-71372.84 2.97929.8无
5-21428.41 3.54233无
1)速敏实验结果表明,G区岩样的临界流速在12.71~18.18m/d之间,速敏损害指数为0.289~0.319,速敏损害程度为弱至中等。

2)B区岩样的临界流速为2.64~14.24m/d。

速敏损害程度为弱至中等偏强。

2 水敏性评价 
在油层钻开之前,粘土矿物与地层水达到膨胀平衡,在作业过程中,钻井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矿化度都与地层水不一致,而使得岩石中的粘土进一步膨胀而造成储层的损害。

进行水敏性评价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这一膨胀、分散、运移的过程,以及最终使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程度。

水敏损害程度与岩石中粘土的种类和含量有关,水敏性最强的粘土矿物是蒙脱石,其次是伊/蒙混层;可膨胀性粘土含量越高,水敏性损害越强。

由绥1油田粘土矿物分析结果知,B区块和G区块岩石中伊蒙混层矿物含量很高,因此导致了油田具有中等偏强至极强的水敏性。

3 盐敏评价实验
盐敏性实验是指由高到低逐渐改变通过岩样的流体矿化度,测定不同矿化度下岩样渗透率的变化。

其目的是了解储层对所接触流体矿化度变化的敏感性程度,找出盐度递减条件下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临界矿化度,从而为油田入井流体矿化度的选择提供依据。

绥1油田岩样的盐敏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129
130
由实验结果知,绥1油田G区的临界矿化度为3500mg/L,B区临界矿化度的范围为3500~9000mg/L。

根据绥1油田的水敏性和盐敏性评价实验结果知,油田具有中等偏强至极强的水敏性,因此,为防止完井液、射孔液、注入水等进入储层引起岩石中粘土膨胀,油田入井流体的矿化度应大于临界矿化度。

表2 S1油田盐敏实验评价结果
井 号B7
B7
B7
G19G195岩样号B7-1(填砂)B7-2(填砂)B7-3(填砂)G19-20G19-245-460气体渗透率/10-3μm 2579
574
738
30654551399井深1433.35-1434.351433.35-1434.351433.35-1434.351530.91537.851404.29临界矿化度/(mg·L -1)
3500
3500
3500
3000
3500
9000
4 结论
通过实验室分析,确定合理的速敏、酸敏和盐敏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尹昕.大牛地气田砂岩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J].天然气工业, 2005(8) 
定,紧急切断阀应具有自动和手动关闭功能,手动关闭功能应包括控制室遥控手动关闭及现场手动关闭。

即在液化烃球罐区的火灾危险区外,应设置紧急切断阀的现场操作开关,其接点信号直接送至气动执行机构的电磁阀或电动执行机构的ESD端子,用于在紧急情况下现场手动关闭紧急切断阀。

在气动执行机构的气缸上应能加装易熔塞,易熔塞的熔点宜为250℃,当气缸温度达到或超过易熔塞的熔点时,易熔塞熔化将气缸内的压力泄放掉,使另一侧气缸内的弹簧或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将阀门关闭。

为保证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有阀门附件(包括限位开关、电磁阀、过滤减压阀,易熔塞,气动分配器等)在工厂成套组装。

空气过滤减压阀配带不锈钢压力表(入口及出口),空气过滤减压阀采用整体不锈钢材质,
并满足现场环境温度需要。

按照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罐区
一般为爆炸危险区,因此要求阀门的防爆等级不低于罐区的防爆等级。

3 液位联锁逻辑控制
对于罐区的液位高高联锁是进DCS系统还是SIS系统需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后确定。

在DCS或SIS系统中,主要控制参数为储罐的液位,执行器为紧急切断阀。

根据储罐自身具体情况,有些储罐液位检测既有连续性测量(即模拟量液位测量),又有开关量高高报警,为确保安全性,可将两个信号进行比较,只要有一个达到设定值,系统送出紧急联锁信号,关闭紧急切断阀。

有些利旧储罐只设有开关量高高报警,没有条件安装连续性液位测量,只能根据液位开关的值进行联锁。

联锁逻辑图如图1所示。

当储罐液位达到高高设定值且联锁处于正常状态时,DCS系统进行声光报警,并送出联锁信号,关闭紧急切断阀,停止进料,防止冒罐事故的发生。

当有紧急事故发生时,也可在辅操台或操作台按下手动关阀按钮,关闭紧急切断阀。

当需要进料时,可在DCS按下手动开阀按钮,打开切断阀。

4 结束语
上述几种液位开关、控制阀及联锁控制方案已广泛应
图1 储罐DCS系统液位联锁控制逻辑示意图
用于储罐高高液位联锁控制中,可根据不同介质、环境、生产状况及项目投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仪表及控制方案。

参考文献
[1]赖泳. 外浮顶油罐的液位检测仪表选型及安装[J]. 浙江化工,2008,39(6):23-25.
[2]屈威. 刍议沿海原油储罐液位开关应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3(11):66-67.
(上接第20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