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城市内外迁流人口特征与趋势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城市内外迁流人口特征与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内外迁流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这些迁流人口既是城市人口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将从中国城市内外迁流人口的特征和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城市内外迁流人口的特征1.性别和年龄特征中国城市内外迁流人口中,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
据十三五规划期间,城镇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5.4(男性比女性多)。
同时,城市内外迁流人口中的年轻人比例也较高,其中15-29岁的人群占比最大,这与他们在生涯发展和寻求机会的需求有关。
2.教育和技能特征中国城市内外迁流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比例较高,大部分人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其中大学毕业生比例最高。
此外,技能水平也是影响城市内外迁流的关键因素,具有专业技能的人群更容易在城市内外迁流中获得机会。
3.收入和职业特征城市内外迁流人口中,收入较低的人群占比比较高,他们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同时,迁流人口中,打工者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职业人群占比也较高,而知识型和技术型人才占比相对较低。
二、中国城市内外迁流人口的趋势1.城市人口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我国城市化升级的推进,一些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已经开始出现高端人才的外流和劳动力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专家认为,未来,随着内需市场的逐渐发展,中西部地区将更好发展,吸引更多城市内外迁流人口。
2.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还将持续加速推进。
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5%左右,城市人口规模超过7亿,这将吸引更多人口向城市迁移。
3.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密度的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密度不断提高,城市交通、住房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这将吸引更多城市内外迁流人口。
同时,大家也应该注意到,城镇化过程不能一味追求质量和速度,要确保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实际情况,以保障人民的利益。
中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现象日益普遍化。
人口迁移的影响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还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城市的人口增长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加速,但也带来了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等问题;农村人口的流失,对于偏远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我国人口迁移,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以“中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研究为主题,旨在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不同模式和影响,探讨中国人口迁移的吸引中心及其原因,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参考。
二、主要研究内容1.人口迁移的定义及分类本部分将介绍人口迁移的定义、基本概念和分类,便于后续的研究。
2.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特征本部分将对当前中国的人口迁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包括人口总量、人口流动率、流动方向以及城乡间、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情况等等。
3.中国人口迁移的吸引中心及原因分析本部分将对中国人口迁移的吸引中心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城市和地区的吸引中心,以及其吸引人口的原因。
这部分将着重研究我国经济发展、就业、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口迁移。
4.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及预测本部分将就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进行研究,包括城市化、就业、住房、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此外,根据当前中国人口的迁移模式,为未来的人口迁移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
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各类相关中英文文献,对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把握。
2.数据统计法在全国范围内,通过人口普查和相关统计数据搜集和整理数据,包括人口流动、城市化、就业等方面的数据。
3.实地调研法结合具体实际,深入各研究区域进行调研,了解其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等方面的情况,并收集实际数据。
四、预期成果1.对我国人口流动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对各地区的人口迁移模式和吸引因素进行解析,为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香港内地移民政策演变简论
作者: 李蓓蓓;钱英
出版物刊名: 历史教学问题
摘要: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其人口的增长与中国大陆有着密切的关系。
1999年,香港人口达到684.3万人①,其中95%以上的居民身上流着内地华人移民的血液,他们大多源自中国大陆南部省份,尤以广东省为主。
正是历代一批批华人移民像深圳河的清流一般不断地为这个小岛注入生机活力,为今天这个举世闻名的国际港口城市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97回归之后,有关中国大陆到香港移民的政策问题再度成为两地民众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
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把握历代香港内地移民情况及其有关政策演变的脉络,以寻求影响其变化的内在历史动因。
一、早期两地间的自由往返鸦片战争前,中国大陆居民一直都是可自由进出香港地区的。
香港当地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就有华人移居至此。
此后的两千多年里,这个小岛陆续迎来一批批拓荒者,一部分是日益南进的粤南东莞和宝安两县居民;另一部分是为避天灾人祸而南下的中原难民,他们在这一小块当初并不丰饶的土地上和谐相处。
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整个香港的居民约5000人,渔农各半。
lyl年1月英国占领香港后,即宣布这个昔日的偏僻小岛为自由港。
出于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除非是内地发生瘟疫,港英当局对内地移...。
5.5华侨华人社会与文化
5.5 华侨华人社会与文化5.51 华侨华人社团组织海外华人社团的历史和现状 / 梅显仁 // 侨园·-1996(4)·-34-35海外华人社团 / 黎秋山 // 八桂侨史·-1997(3)·-51-53海外侨团的发展演变及其相关政策 / 方雄普 // 海外华人历史研究·-1997(1)·-8-11海外华人社团的国际化:动力·作用·前景 / 刘宏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1)·-48-58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出现新变化 / 赵健 // 华侨华人资料·-1998(1)·-51-52海外华人社团的发展趋势及其功能变化 / 林其锬 // 浦江同舟·-1999(11)·-29-30,28华侨华人社团日趋活跃 / 赵健 // 侨园·-1998(1)·-14-15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分类和功能 / 麦子 // 河北侨务·-1996(3)·-22-23新老移民及社团的对比分析和工作构想 / 李光耀 // 华侨与华人·-1999(1)·-22-24华人留学生对海外华人族群社区的参与和融合 / 何肇发 // 华侨与华人·-1996(2)·-69-72,106 海外华人文化社团浅析 / 肖炜蘅 // 八桂侨史·-1997(4)·-19-24略论海外华侨华人四缘组织 / 方宝璋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111-116,123 ’95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动态 / 省侨办 // 华侨华人与侨务·-1996(1)·-44-48’95港澳及海外华侨华人新社团 / 晓清辑 // 侨园·-1996(3)·-20’96海外华侨华人新社团简介 / 清水 // 华人之声·-1997(3)·-14-15’96海外华侨华人新社团 / 清水辑 // 侨园·-1997(3)·-45-46’97海外及港澳华侨华人新社团简介 / 清水 // 华人之声·-1998(3)·-16-18“九七”海外及港澳华侨华人新社团 / 清水辑 // 侨园·-1998(3)·-38-39海外北京籍社团现状分析 / 李光耀 // 河北侨务·-22-23评《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 / 陈衍德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68-70一部研究海外华人与中国关系现状的专著——《中国与海外华人社团》 / 杨保筠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1)·-58-59,75华人社团——堂口——黑社会能混为一谈吗? / (美国)牧子 // 华声月报·-1996(4)·-88-89 从方言会馆功能的转变看华人文化的变迁 / 孙戎 // 源(新加坡)·-1997(3)·-38-40战后海外华人宗族社团的演变及其特征 / 翁奕波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1)·-81-87二战后海外华人宗乡会馆的嬗变 / 张坚 // 八桂侨史·-1998(1)·-45-50海外宗亲会:现实与思辩 / 梁基毅 // 侨务工作研究·-1998(4)·-35-36世界林氏亲总会 / 谢成佳 // 海内与海外·-1999(3)·-43“乡情转变无限财富”(第二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 // 海外星云·-1996(29)·-17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 / 谢成佳 // 海内与海外·-1999(1)·-61-62绵绵晋水悠悠乡情——世界晋江同乡总会成立 / 区如柏 // 源(新加坡)·-1997(3)·-46-48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 / 谢成佳 // 海内与海外·-1999(6)·-11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由来与发展 / 黄绮文 // 华侨与华人·-1997(2)·-52-53世界广东同乡总会 / 谢成佳 // 海内与海外·-1999(4)·-60世界客家人的盛会 / 黄展良 // 八桂侨刊·-2000(1)·-53-54“客家”最强的华侨集团 // 海外星云·-1996(20)·-18广西籍海外社团研究 / 赵和曼 // 八桂侨史·-1996(2)·-6-10世界广西同乡会史略 / 赵和曼 // 东南亚纵横·-1996(3)·-31-36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历届会议简介 / 韦绍广 // 八桂侨史·-1996(4)·-19-23亲情融汇共谋发展——第二次世界广西恳亲同乡会综览 / 潘瑞安 // 八桂侨史·-1996(4)·-13-18 从历史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人宗乡组织的前途 / 丘立本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2)·-9-13东南亚华侨社团与抗日救国运动 / 童家洲 // 八桂侨史·-1999(3)·-50-55私会党的来时路从中国到南洋 / 周新才等 // 华侨华人资料·-1999(2)·-55-57太平天国与海外华侨 / 黄碧琴 // 河北侨务·-2000(1)·-36越、泰、马、新侨社访问有感 / 张希哲 // 华侨华人资料·-1999(3)·-37-39由客家人说到创建南洋客属总会 / 谢佐芝 // 东南亚研究··-1997(6)·-58-59印尼现存的几个华人社团 / 罗英祥 // 华侨与华人·-1996(2)·-102-103万隆华侨妇女会 / 吴京风 // 八桂侨史·-1996(1)·-55-56万隆青年自然科学会 / 陈博仁吴文华 // 八桂侨史·-1996(1)·-57-58万隆学习社 / 吴向京 // 八桂侨史·-1996(2)·-59-60战后初期三宝垄进步侨团略述 / 李学民 // 八桂侨史·-1999(2)·-32-37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创造性发展 / 谢成佳 // 华侨与华人·-1998(1)·-58-60,69继往开来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团 / 谢成佳 // 世纪之交的海外华人(上)·-1998·-300-311今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 / 廖小健 // 侨园·-1999(6)·-26-27马来西亚华团文化复兴运动 / 陈剑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增刊)·-77-81文化融合抑文化内衍?以吉隆坡客家社团的发展为例 / 谢剑 // 东南亚的新貌·-2000·-685-708 槟城华人社会组织的历史演变 / 陈剑虹 // 资料与研究(马来西亚)·-1998(32)·-23-27马来西亚沙捞越华族文化协会特点初探 / 詹冠群 // 八桂侨史·-1998(1)·-40-44槟榔屿广东暨汀洲会馆史略 / 郑永美 // 资料与研究(马来西亚)·-1996(23)·-68-74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 / 任越 // 华人之声·-1999(1)·-54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 / 池创波 // 华侨与华人·-1997(1)·-70,62论雪隆广东会馆的启示 / 李光耀 // 华侨与华人·-1999(2)·-58-59马来西亚诗巫中华总商会的发展与前景 / 黄露夏 // 华侨华人与侨务·-1996(4)·-31-35广西代表团赴马来西亚出席“世联会”纪实 / 钟志英 // 八桂侨史·-1998(1)·-12-15新加坡华人社团的新发展 / 苏成耀 // 八桂侨史·-1997(1)·-38-39坟山组织、社群共祖与帮群整合——十九世纪的新加坡华人社会 / 曾玲 // 亚洲文化(24)·-2000·-122-137华社公民意识的转变 / 刘培芳冯清莲 // 源(新加坡)·-1998(3)·-4-7新加坡的华人会馆与华族青年——社会学的考察 / (日本)合田美穗 // 八桂侨史·-1999(4)·-12-15战前新加坡广东会馆的成立与活动 / 叶钟铃 // 亚洲文化(24)·-2000·-180-197战后新马华人秘密会党的变迁 / 邱格屏 // 东南亚研究·-2000(3)·-68-71战后菲律宾的华人社团 / 华瑜 // 华侨华人与侨务·-1996(2)·-38-41菲华社团与文化传承 / 叶言 // 华侨华人资料·-1998(6)·-54-55试论菲华商联总会 / 宋平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1)·-63-67菲律宾华人义诊中心的兴起背景及其影响 / 沈红芳 // 南洋问题研究·-1996(4)·-33-38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总会公产试探 / 宋平 // 八桂侨史·-1996(3)·-41-43文莱的华人同乡会馆 / 梁基毅 // 华侨与华人·-1997(2)·-61老挝华社概况 / 刘德燊 // 八桂侨史·-1999(3)-62缅北的几个云南同乡组织 / 杨彤 // 云南侨务·-1996(2)·-36香港的归侨团体研究——以巨港(香港)校友会为例 / 王苍柏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3)·-55-66澳门侨团简介 / 黄小坚 // 侨务工作研究·-1999(3)·-44澳门的归侨及其团体组织 / 余思伟 // 广东侨史论丛·-1999·-304-308澳门街坊的社会功能 / 唐小可 // 侨园·-1999(5)·-17澳门的演变与当今海外洪门组织 / 吴豪德 // 侨园·-1998(1)·-38-40日本的华社与华校 / 刘宏 // 东南亚研究·-1999(1)·-66-68中华会馆的成立和神阪华侨社会 / 陈来幸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3)·-43-481995年阪神大地震与神户华侨 / 过放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1)·-70-74非洲华人社团的变迁 / 梅显仁 // 侨园·-1997(6)·-42-43非洲国家的华侨华人社团历史与现状 / 林金枝 // 华侨华人与侨务·-1996(4)·-26-30南非华人社团——现状与展望 / 耿克民 // 侨务工作研究·-1998(3)·-37-38欧华联会与欧华政治趋向 / 吴潮 // 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第四辑)·-2000·-127-136中国最大的留学归国人员组织——欧美同学会 / 成子 // 侨园·-1997(3)·-27欧洲福建籍华人地缘性社团的个案研究 / 陈衍德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3)·-17-23欧洲潮州社团梗概 / 郑仁章 // 华侨与华人·-1998(2)·-90-91(台湾)欧洲地区侨团简介 // 华侨华人资料·-1999(2)·-21-24旅法华侨俱乐部——海外华人社团个案研究 / 张忠祥 // 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第二辑)·-1997·-220-229从“华友社”谈起——法国里昂侨社的演绎 // 华侨华人资料·-1998(4)·-51-54傲立法国侨界的潮州会馆 / 郝丽 // 华侨与华人·-1999(2)·-78-80巴黎地区越南社团的再就业及一体化 / 张宁译 // 东南亚纵横·-1999(2)·-12-14巴黎地区越南社团的再就业及一体化(续) / 张宁译 // 东南亚纵横·-1999(3)·-24-27荷兰华人社团内外的社会联系网络:“旅荷华人联谊会”实地考察 / 李坚尚 // 世界民族·-1999(4)·-46-51荷兰侨社的中坚——旅荷华侨总会 / 郭剑波 // 八桂侨刊·-2000(1)·-43-48丹麦华人社区的变化发展 / (丹麦)梅梯·坦尼著周添成译 // 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第二辑)·-1997·-140-164一切为了侨胞——记匈牙利华人联合总会 / 费菊瑛 // 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第三辑)·-1998·-80-87 走向多元化的当代美国华人社会:在变化中的美国华人地缘性社团系统 / (美国)麦礼谦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3)·-1-13美国潮州社团管窥 / 郑仁章 // 华侨与华人·-1998(1)·-81-82芝加哥华埠社团相濡以沫走过百年 / 邱秀文 // 华侨华人资料·-2000(4)·-73-77台湾移民对美国侨社的影响 / 谷祖光 // 华侨华人资料·-1998(6)·-75-76巴西里约华人联谊会前五年工作回顾 / (巴西)周尚夷 // 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第二辑)·-1997·-211-219加拿大的华人宗亲会 / 梅显仁 // 八桂侨史·-1998(1)·63-64加拿大云南同乡会 / 杨彤 // 云南侨务·-1996(6)·-38少数民族群体依靠自己力量保护社区正当利益——关于加拿大温哥华市斯特拉思科纳城市重建实例 / (美)金雄展 // 八桂侨史·-1996(1)·-32-37澳大利亚华人社团的历史与现状 / 张秋生 // 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第三辑)·-1998·-103-119澳大利亚华人社团的历史与现状(续) / 张秋生 // 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第四辑)·-2000·-137-144澳大利亚华人社团的历史考察 / 张秋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4)·-55-60澳洲华人社区的认同问题 / 粟明鲜孟东宁 // 南洋问题研究·-1998(1)·-1-295.52 华侨华人人口探讨华族人口下降问题 / 陈树坤 // 华侨华人资料·-1999(5)·-2-4广西海外乡亲职业构成研究 / 大海 // 八桂侨史·-1996(3)·-7-11清代闽粤侨眷家庭的变化 / 孙谦 // 南洋问题研究·-1996(3)·-68-75清代台湾与菲律宾闽粤移民的家庭结构研究 / 曾少聪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3)·-77-84 清代台湾与菲律宾闽粤移民的家庭结构研究 / 曾少聪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9(1)·-39-46马来西亚人口增长趋势与华社发展 / 饶尚东 // 资料与研究(马来西亚)·-1997(26)·-7-15大马人口二千多万华人人口比例下降 // 华侨华人资料·-1999(5)·-1-2从小家庭制趋向探讨大马华族的文化价值观变迁 / 谢爱萍 // 资料与研究(马来西亚)·-1997(26)·-16-18战后西马华人妇女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1947-1980) / 范若兰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增刊)·-39-43持续和变迁:人口统计中反映的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的变化 / 袁丁 // 世界民族·-2000(3)·-45-5219世纪新马华人的职业垄断与会党械斗 / 邱格屏 // 江苏社会科学·-1999(6)·-103-108清代台湾与菲律宾闽粤移民的家庭结构研究 / 曾少聪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3)·-77-84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入越华侨问题初探——以人口估算为中心 / 孙宏年 // 东南亚纵横·-2000年增刊·-52-57西欧华社:人口与文化的多样化 / 黄昆章 // 侨务工作研究·-1998(5)·-42-4390年代美籍华人的人口及婚育状态研究 / 黄润龙等 // 人口与经济·-1998(6)·-36-44澳大利亚中国大陆新移民家庭积累的方式及过程 / 高佳 // 人口与经济·-1999(3)·-47-51,56 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及其第二、第三代——根据1986年人口普查资料进行的考察 / 纪宝坤阿瑟·休克张秀明译 // 华侨华人新论·-1997·-482-509大华府究竟有多少华人 / (美国)航江 // 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第四辑)·-2000·-205-210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 李若建 // 人口与经济·-1997(2)·-24-29移居澳门人员融入澳门各行业概况 / 张明之 // 华侨与华人·-1997(1)·-695.53 华侨华人文化、宗教、习俗试论华人文化问题 / 廖钺 //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1996(4)·-1-3变异与继承——谈从“华侨文化”到“华人文化”的发展 / 谭天星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14-19略论华侨文化与华人文化 / 陈乔之 // 东南亚研究·-1997(6)·-24-25,30论华侨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战后的演变 / 黄松赞 // 华侨与华人·-1997(2)·-68-71华人文化在新世纪重整之前景 / 刘权 // 华侨华人研究(第四辑)·-1999·-248-263关于华侨华人文化的若干思考 / 周南京 // 北大亚太研究·-1998·-146-158关于华人文化的内涵及与族群认同的关系 / 庄国土 // 南洋问题研究·-1999(3)·-1-6华族文化何去何从? / 林文丹谢戎整理 // 源(新加坡)·-1998(2)·-8-13论华人文化的适应、传承与改造 / 黄昆章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4)·-28-33社会变迁与华人文化 / 谢爱萍 // 资料与研究(马来西亚)·-1996(21)·-72-81海外华人的文化承传与适应 / 周聿峨 // 华侨与华人·-1998(1)·-67-69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海外华人 / 许肇林 // 东南亚研究·-1996(1)·-24-27海外华人与中华文化的传播 / 许肇林 // 华侨与华人·-1997(1)·-59-62中华文化海外播迁的移植和分异 / 龙登高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2)·-1-7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 罗晃潮 // 岭南文史·-1998(2)·-82-85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及对中外关系的推动 / 丘进 // 侨务工作研究·-1999(4)·-8-9华夏文化走红海外 / 张晓明 // 侨园·-1996(5)·-26-27海外华人宗族文化及其历史使命 / 翁奕波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6(1)·-61-67客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 / 张兴汉 // 广东侨史论丛·-1999·-263-269中华文化是凝聚华侨华人的重要纽带 / 杨万秀 // 华侨与华人·-1997(2)·-78-81关于开展“五缘”文化研究的若干理论思考 / 李定国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63-65 试论“五缘”文化及其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 / 童家洲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1)·-12-18 国内缘文化研究动向 / 丁东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66-67文化适应与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滞留 / 程希 // 八桂侨史·-1999(1)·-1-8文化适应与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滞留 / 程希 // 广东侨史论丛·-1999·-173-187海外华人文化教育问题刍议 / 蔡振翔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2)·-22-25东南亚少数族华人的文化与认同 / 澳)颜清湟著周添成译 // 学习与思考·-1998(10)·-44-45东南亚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 / 饶尚东 // 资料与研究(马来西亚)·-1997(25)·-39-43试论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 / 曹云华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3)·-67-73论东南亚华裔青年的中西文化观 / 金中 // 华侨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37-40,46试论东南亚潮人的文化特点 / 冷东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6)·-82-88移民与潮汕和东南亚的文化交流 / 黄挺 // 海交史研究·-1998(1)·-27-37,18印度尼西亚华人的日常用语及其文化认同探析——印尼华人文化建构中的语言文化机制研究 / 杨启光 // 广东侨史论丛·-1999·-209-237跨世纪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 / 廖小健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增刊)·-1-5跨世纪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 / 廖小健 // 东南亚研究·-1998(1)·-46-49马来西亚华族文化的传承与兼容 / 谢成佳 // 侨务工作研究·-1996(6)·-44从华文教育看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适应 / 张应龙 // 广东侨史论丛·-1999·-238-251马华文化的建设:回顾与前瞻(上) / 温任平 // 华侨华人资料·-2000(6)·-71-73马华文化的建设:回顾与前瞻(下) / 温任平 // 华侨华人资料·-2000(6)·-73-75马华文化个性的困惑——从文化研究及讨论谈起 / 陈美萍 // 资料与研究(马来西亚)·-1996(21)·-52-66马新华族文化印象 / 梁基毅 // 侨务工作研究·-1996(3)·-43马来西亚华人文化面面观 / 黄露夏 // 华人之声·-1997(4)·-18-20不知何处是他乡——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掠影 / 赵健 // 侨园·-1996(4)·-24-25从华人文化节看当代马华文化的本土化进程 / 肖炜蘅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1)·-72-77冲突与融合——从华人文化节看当代马华文化的本土化进程 / 肖炜蘅 // 广东侨史论丛·-1999·-252-262中国文化在马来西亚 / 张元锦 // 华人·-1996(12)·-22-24古城马六甲的中国文化 / 李刚 // 华人之声·-1997(4)·-35华侨与中华文化对19世纪新加坡社会的建设作用 / 黄松赞 //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1998(1)·-20理性的传统主义——新加坡年轻华人的价值系统 / 居维宁 // 源(新加坡)·-1997(2)·-18-21关于新加坡年轻华人价值观的调查 / 居维宁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增刊)·-67-71菲律宾华人文化脉动社会浅识 / 王日根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4)·-34-38菲律宾华人学生文化背景与认同意识的调查 / 廖赤阳等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2)·-37-43 闽南人与中华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 / 李金明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1)·-25-31马尼拉华侨义山瞻礼 / 萧村 // 侨园·-1999(3)·-37建立泰国各族文化交往与华人种族特性的模型 / (新加坡)曾国文唐志强著謐谷译 //南洋资料译丛·-1997(2)·-72-79五缘文化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 / 俞云平 // 八桂侨史·-1998(3)·-40-46二战后泰国华人的五缘文化 / 俞云平 // 华侨与华人·-1999(1)·-53-56福建移民与中华文化在泰国的传播 / 俞云平 // 南洋问题研究·-1999(3)·-72-76泰国华侨华人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 / 郭志超 // 华人之声·-1997(3)·-21越南华侨社区的文化体系 / 徐善福 // 华侨华人研究(第四辑)·-1999·-215-230柬埔寨潮汕话记略 / 潘家懿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4)·-80-84融合抑或游离——居英香港华人的文化适应 / 巫秋玉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1)·-55-64融合抑或游离——居英香港华人的文化适应 / 巫秋玉 // 广东侨史论丛·-1999·-188-208澳门与海外华人文化 / 魏美昌 // 广东侨史论丛·-1999·-294-303澳门历史文化的形成与澳门华人民族的归属感 / 魏爱莲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11-12日本华侨华人文化认同当地化之态势 / 朱慧玲 // 八桂侨史·-1999(1)·-14-19北美华人移民对中国文化有两种心态 / 张丽苹 // 华侨华人资料·-2000(3)·-56-57“融入主流社会”进程中的美国华人文化 / 张戎 // 八桂侨刊·-2000(1)·-21-27华人妇女在美国遇到的文化冲击 / 张素初 // 编译参考·-1996(10)·-47-50美国新移民的中国文化观 / 程相文 // 八桂侨刊·-2000(4)·-18-21近代广东旅美华侨与岭南文化的传播 / 乐正 //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113-120美国华侨歌谣与广东歌谣的关系 / 谭达先 // 澳门(澳门)·-1999(2)·-76-85文化冲突:加拿大的中国移民 / 穆雷等 // 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75-77归侨在中国大陆的文化适应(1949-1998)——对北京印尼归侨群体的调查分析 / 黄静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1)·-45-54归侨在中国大陆的文化适应(1949-1998)——对北京印尼归侨群体的调查分析 / 黄静 // 广东侨史论丛·-1999·-151-163论特殊环境下铸就的侨乡文化 / 姜永兴 // 华侨与华人·-1997(2)·-82-84新时期侨乡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变化 / 黄嵩渠 // 广东侨史论丛·-1999·-75-89试析华侨文化与广州文化的交融 / 许广汉等 // 华侨与华人·-1997(2)·-85-89华侨文化与珠江三角洲的侨乡社会 / 黄朝晖 // 华侨与华人·-1997(2)·-63-67华侨文化与珠江三角洲经济 / 叶显恩 // 广东侨史论丛·-1999·-103-115华侨华人与潮汕侨乡的精神文明建设 / 王本尊 // 华侨华人研究(第四辑)·-1999·-186-201海外中医药民俗与对外中医教育 / 黄建军 // 海外华文教育·-1996(2)·-90-93东南亚中医药教育及其发展趋势 / 高玛莉 // 海外华文教育·-1997(1)·-70-74印度尼西亚的中医教育及其前景 / 王长荣 // 海外华文教育·-1996(2)·-94-99马来西亚中医医疗和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周叔平 // 海外华文教育·-1996(2)·-100-103 古代旅日华侨与医术 / 潘少江 // 八桂侨史·-1999(2)·-49-51美洲华侨与中医药的发展 / 沈燕清 // 八桂侨史·-1998(3)·-55-58中医药业在美国的发展与传播 / 沈燕清 // 南洋问题研究·-1999(4)·-61-67美国中医药和中医教育的发展 / 高玛莉 // 八桂侨刊·-2000(3)·-59-61澳洲华侨华人与中医药业的发展 / 沈燕清 // 华侨与华人·-1998(2)·-44-46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 / 李天锡 // 世界宗教研究·-1999(1)·-110-117华侨社会的宗教习俗及艺能:以长崎、神户为中心 / 王维 // 日本研究·-1996(3)·-68-74唐人街的钟声——海外华人的宗教信仰 / 别林 // 华声月报·-1996(5)·-76-77菩提树下——海外华人佛教团体漫谈 / 零页 // 侨务工作研究·-1996(3)·-36-37道教和佛教与海外的华人社会(上)/ 蔡林海 // 源(新加坡)·-1997(3)·-28-34道教和佛教与海外的华人社会(下)/ 蔡林海 // 源(新加坡)·-1997(4)·-26-30关帝信仰在华侨华人中的传播和影响 / 李天锡 // 华侨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2)·-57-63试述城隍信仰在海外的传播 / 李天锡 // 八桂侨史·-1996(4)·-42-45青礁慈济宫与海外华侨 / 聂德宁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2)·-66-72试论东南亚华人宗教的基本特质 / 张禹东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增刊)·-25-31试论东南亚华人宗教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特征 / 张龙林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科版·-1999(1)·-50-55,45早期的东南亚华人穆斯林 / 廖大珂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1)·-30-35近代福建佛教向东南亚传播与当地华侨社会 / 王荣国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3)·-60-64 东南亚闽人社会——家族制度与宗教信仰 / 岳松 // 华侨华人与侨务·-1996(4)·-6-10东南亚海外潮人与德教的关系 / 冷东 // 当代宗教研究·-1999(2)·-43-48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南洋华侨孔教复兴运动的缘起和性质 / 钟小武 // 八桂侨史·-1999(2)·-40-44印度尼西亚全面同化政策下的华人宗教文化 / 张禹东 //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106-113印尼孔教现状 / 廖建裕 // 亚洲文化(21)·-1997·-94-101印尼华人穆斯林的新特点 / 孔远志 // 华人·-1997(9)·-70-71马来西亚的华人宗教文化 / 张禹东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1)·-65-71马来西亚的“伊斯兰化”运动对华人及其宗教文化的影响 / 张禹东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4)·-22-29当代马来西亚华人与伊斯兰教关系略论 / 范若兰 // 东南亚学刊·-1998(1)·-23-27清水祖师信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影响 / 詹冠群 // 八桂侨史·-1999(2)·-45-48新马华人神庙初探 / 詹冠群 // 海交史研究·-1998(1)·-19-26持续和变迁:人口统计中反映的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的变化 / 袁丁 // 世界民族·-2000(3)·-45-52论早期新加坡华人的妈祖信仰 / 童家洲 // 八桂侨史·-1996(2)·-54-58福建民间信仰在新加坡的传播 / 李天锡 // 八桂侨史·-1998(1)·-54-58试论菲律宾华人的宗教组织 / 陈衍德 // 海交史研究·-1996(1)·-77-87明清海洋移民的两类宗教组织发展比较 / 曾少聪 //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41-44,62明清海洋移民的两类宗教组织发展比较 / 曾少聪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8(6)·-14-18菲华的民间信仰 / 李天锡 // 东方·-2000(8 / 9)·-83-88泰国华侨民间信仰研究的一部力作——《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 / 李玉昆 // 海交史研究·-1996(2)·-116-117泰国华人的寺庙和慈善团体 / 伯纳德·福莫索著黄艳霞译 // 八桂侨史·-1997(2)·-58-63曼谷的华人庙宇:19世纪中泰社会资料来源 / 何翠媚陈丽华译 // 海交史研究·-1996(2)·-100-108中华禅宗在泰国的传播方兴未艾 / 段立生 // 华人之声·-1996(5)·-18-19华裔信仰土地神也影响泰人 / (泰国)段立生 // 华人·-1996(10)·-31-32,30河内的文庙 / 黄汉宝 // 八桂侨史·-1999(1)·-44-45缅甸瓦城华侨观音寺研究 / 袁丁 // 八桂侨刊·-2000(1)·-28-31泉州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与妈祖信仰 / 李天锡 //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85-90 非洲华侨华人社会中的关帝庙 / 楚汉 // 八桂侨史·-1996(2)·-61-63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婚俗 / 莫美颜 // 东南亚南亚信息·-1999(4)·-20-21菲律宾华人的婚姻与家庭 // 曹云华 // 社会·-1998(8)·-30-31,33九十年代广东五邑侨乡涉外婚姻移民的人口构成 / 张国雄 // 华侨与华人·-1996(2)·-36 -39变迁中的文化现代中的传统——从个人、家庭、家族看菲律宾华人 / 陈衍德 // 南洋问题研究·-1997(4)·-16-26“海外关系”与闽南侨乡的民间传统复兴 / 范可 // 改革开放与福建华侨华人·-1999·-155 -166 华人拳师和中国工夫在印尼 / 孔远志 // 华人·-1997(2)·-29-30美国华裔对博彩东透情有独钟 / (美国)沙蒙 // 华人·-1997(2)·-12-15中华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 / 罗晃潮 // 八桂侨史·-1997(2)·-28-32海外华人民族节日拾零 / 别林 // 华声月报·-1996(11)·-82-83海外华人节日 // 侨情文摘·-1998(4)·-4-5马来西亚华人过新年 /(马来西亚)刘崇汉 // 源 (新加坡)·-1997(1)·-62-64纽约的中国年 / (美国)陈志望 // 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第三辑)·-1998·-159-1625.54 华侨华人文学、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世界华文文学 / 许翼心陈实 //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6(2)·-3-9世纪之交:海外华文文学的回顾与展望 / 饶芃子 // 暨南学报:哲社版·-2000(4)·-1-3华文文学的成就与使命 / (台湾)罗兰 //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6(2)·-13-15 华人文学的文化指归 / 马相武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4)·-13-14玉树临风——我观华文文学 /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6(2)·-10-12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 / 饶芃子 // 暨南学报:哲社版·-2000(1)·-1-5海外华文文学的形成和特质 / 赖伯疆 // 华侨与华人·-1997(2)·-72-77困境中求索的海外华文文学 / 黄万华 // 侨情文摘·-1998(12)·-1-2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意识 / 饶芃子等 // 暨南学报: 哲社版·-1997(1)·-81-89华文文学研究的现有格局与学术思维调整 / 萧成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4)·-20-24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方法试论 / (美国)杜国清 //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6(2)·-16-20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标准选择和资料收集 / 陈红妹 // 华侨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69-71, 90中国15年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 / 古远清 // 资料与研究(马来西亚)·-1998(33)·-46-53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 朱立立 // 华侨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98-99执着与超越——第十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 陈晓辉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4)·-25-27竖立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新标志——读潘亚暾《海外华文文学现状》/ 汪义生 //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7(4)·-72-74论海外华文现代诗意义的传统与偏离特色 / 许燕 // 中山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6)·-74-81 世纪之交,文学思变——兼谈东南亚华文文学的近况 / 方然 // 世纪之交的东南亚华文文学探视·-1999·-26-33从华族文化到华人文化的文学转换——对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趋势的一种考察 / 黄万华 // 华侨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1)·-79-84从华族文化到华人文化的文学转换——对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趋势的一种考察 / 黄万华 //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6(1)·-6东南亚——另一片华文文学天空 / 骆明 // 世纪之交的东南亚华文文学探视·-1999·-19-21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特殊意义 / 黄孟文 // 世纪之交的东南亚华文文学探视·-1999·-22-25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及90年代的融汇倾向 / 肖成 // 华侨华人与侨务·-1996(2)·-34-37文化属性意识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 刘小新 //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97-103中国现代作家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论略 / 赵顺宏 // 华文文学·-1996(1)。
人口研究之三:迁移人口分析报告
迁移人口的界定
迁移人口指的是:在本地居住了半年以上的 外来人口。
1、既包括从外地迁来,并已经办理户籍迁 入的人口;也包括没有办理户籍迁入,但是离开 原住地超过半年的人口;
2、既包括区域外(省外或市外)迁移,也 包括区域内(本市内、本县内)迁移。
迁移人口年龄特征
迁移人口的年龄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上海外来人口的居留时间构成变化
资料来源:2000年人口 普查、2002年城市流动 人口监测体系和2003年 上海外来流动人口调查。
1993 年 1997 年 2000 年 2002 年 2003 年
0.0% 0.5年之内
0.5-1年
1-5年
5-10年
10-15年
15+年
上海数据表明,迁移到城市的人口居留时间逐渐上升。(1993年外来人口
20岁前,因“学习培训”而迁移的人口比例非常高,但随着年龄增长而迅速下降。
20-29岁迁移人口中,“婚姻迁入”成为重要原因;其中92%为女性。
随着年龄增长,“拆迁搬家”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特别是在40岁以上人口中, 这已经成为首要因素。
45岁以后,作为“随迁家属”和因“投靠亲友”而迁移的人口比例越来越高。
迁往北京的人口中大专以上的最多;天津和辽宁次之;迁往广东、 浙江、福建的人口中大专以上的最少,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全国范围看,除广东外,所有地区迁移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 度所占比例普遍高于城镇当地人口的平均水平。
迁移人口在城市居留的可能性
——以上海为例(1)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迁移人口分析报告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某区域人口迁移研究——以沿海地区为例
某区域人口迁移研究——以沿海地区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迁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中国,随着“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一方面吸引了外来人口,带来了活力和人才,另一方面也给当地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冲击。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对沿海地区人口迁移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经济层面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向。
这些人才通常具有高学历、技能和经验,能够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对于城市来说,充足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城市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从而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人口流入也带来了更多的消费,从而带动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面影响。
首先,人口密集的城市会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和负担,例如房价上涨、物价上涨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其次,过多的人口迁入可能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从而使劳动力市场更加剧烈。
这样会影响本地工薪水,从长远来看有可能会抬高整个地区的阶层水平。
二、社会层面在社会层面,人口迁入对于沿海地区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增加,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始浮现。
例如,难以协调各种文化差异的冲突、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极有可能导致社会恶性事件的发生。
另外,人口迁移后所产生的人际关系变动也值得我们关注。
对于迁移人口来说,他们常常要面对新人际关系环境的建立。
长期来说,这会给外来人口带来的种种不适和压力。
有些人会形成小圈子,而有的班会因为外地人士来到而破坏既有关系网络,给他们带来与阻碍。
在团结协作的中国,这是极其不合适的。
三、环境层面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加注定会给城市的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
随着新的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必须为他们配备足够的住房和公共设施并维持开放绿地,维持日常清洁工作等。
香港人口统计
3、会计报表失真导致经营管理决策失误。
比如因收益高估而过高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过多征收各项税费,对企业收益作出不合理的分配等等。
应当看到,在通货膨胀形势下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上述问题,与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比如企业技改资金不足,技术更新不快,一个重要因素是设备折旧费用计提方法不合理,使折旧费用计提不足;又如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对于原辅材料的现时价格,按前期成本回收的生产资金难以购回等量实物;再如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后劲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高通胀使企业虚假地增效增收,虚假的收益又实实在在地被转为国家税利、承包人和职工的资金,从而造成国家财政大幅度增长,职工工资不断提高,而企业却越来越亏空、越来越困难的不正常现象。
因此,根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借鉴澳、新两国实行通货胀会计的经验,我们认为,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信息失真的消极作用。
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微观经营决策的依据。
我们在根据会计信息或统计信息进行决策时,必须考虑消除通货膨胀引起的信息失真因素。
同时,应当考虑从根本上调整、改革会计信息和会计制度:一是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和存货后进先出法的使用范围,以在现行传统历史成本会计下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收入与费用不配比的影响;二是根据一般物价水平对传统历史成本会计信息进行大体调整,作为企业和国家决策的参考;三是在适当范围内比如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者千户重点企业内试行现时成本会计,待条件成熟逐步推开。
通货膨胀会计在国内尚是一项新的课题,加上这次考察时间较短,因而上述考察了解的情况及其启示仍是粗浅的,许多问题特别是通货膨胀会计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入考察研究。
(责任编辑:汤爱宽)香港人口统计香港自1961年起,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而在二次人口普查中间则进行一次中期人口统计(抽样调查),以此收集香港人口变化及社会经济特征的数据。
解读《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20》蓝皮书:亚洲国际移民增速显著
解读《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20》蓝皮书:亚洲国际移民增速显著作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来源:《出国》2021年第01期近日,《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第五届国际移民研究高峰论坛发布。
报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球化智库(CCG)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研究编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蔡继辉出席论坛并作会议发言。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20》以多元视角,对国际人口迁移现状与趋势、世界主要移民目的国移民政策趋向,并展望了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移民发展。
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全球的国际移民已经达到2.7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3.5%。
从国际移民洲际分布,超过半数的国际移民目的地是欧洲和亚洲,2019年欧洲和亚洲分别接纳了8230万(30.14%)和8356万(30.86%)国际移民,北美则为5865万(22%)。
亚洲国际移民增速显著。
处于工作年龄的国际移民占国际移民数量的74%,20岁以下的移民比例略有下降。
约有1.76亿(2/3)的国际移民居住在高收入国家。
第一、国际移民总体增速放缓区域内迁移频繁全球化智库(CCG)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课题组研究发现,国际移民发展呈现新特征。
首先,国际移民总体增速放缓,区域内迁移频繁。
2019年国际移民增长率进一步回落至2005年水平,为9.15%。
多个OECD国家(美国、德国、英国等),获得永居的移民数量出现明显下滑。
区域内人口迁移频繁,2019年各大洲区域内移民规模总和约为1.43亿,约占国际移民总数的52.6%,相比2015年增长12.3%,高于国际移民总体增速。
第二,移民劳工数量持续增长,地理集中趋势明显国际劳工组织估算,2017年全球约有1.64亿移民劳工,占国际移民存量的64%,流向OECD国家的劳务移民持续增加,2017年同比增长了6%。
约有1.11亿的劳务移民流向高收入国家,占比67.9%,下降6.8个百分点。
这与近年来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高收入国家不断收紧劳务移民政策有关。
中国的新移民与人口普查
注:根据赵红英所言 ,在 17 年至 19 年这 1 年期问 ,因私出国人数为 40 98 95 7 0
万人 ,其 中移居海外者 ( 民 )约为 8 移 0万人。尤其是在 1 8 95年底公布 “ 中
华人 民共 和国出入境 管理法 ”以后 ,因私 出境者有 了增 加 ( 赵红英 :“ 2 近 0 年来 中国大陆新 移民若干问题的思考” <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 00 ,20 年第 4 期, 9 ) 第 页 资料来源 :山岸猛 :“ 乡与海外 中国人 、华 人 侨 —— 以对外开 放后的华 侨汇款和 新移 民为 中心 ” ,山岸 猛 : 侨乡经济与海外 中 国人 、华人 ) 八千代 < , 国际大学 国际 研究 中心 ,19 年 3 , 2 页 ;19 年、20 年 98 月 第 0 99 00 的数值系根据 < 民 日 )20 年 2 5日、20 年 2 1 人 报 00 月 01 月 3日。
于第八条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等 5 个项 目的人以外可以获得出国、出境批准。 这种情况表明在人 的外流方 面 “ 开放” 也在进展。 该法实施 的 18 年后的中国大陆 96的因私出国者来自、获准出国者如表 1 所示。
表 1 中国大陆因私出国批准人数和 出国人数 ( 9 6 20 年 ) 19 — 00
在出国者中也包括 出国旅游者 。随着经济 的发展,一部分富裕阶层 出现 了,进入 2 0 世纪 9 年代后 ,便出现了出国旅游热。 0 19 年出国旅游者共达 9 万人 。 占了出境 、 93 6 这 出国者总数的 6 .%。 31 其中前往香港 、 澳门的出境旅游者为 4 . 万人 , 出国旅游者 达到了 4 . 万人。出国旅游目的地是俄罗 87 而 7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移民潮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移民潮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移民潮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在这个时期,中国移民潮的现象开始变得更加常见。
从经济移民到留学移民,中国人以各种方式离开自己的祖国,寻找更好的生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经济移民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和合作项目。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和出口大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到中国设立工厂和办公室。
这也为中国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导致了一部分劳动力资源的流失。
经济移民主要是指那些为了追求更高收入和生活质量而选择离开自己国家的人群。
他们可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也可能是普通劳动者。
这些人有的选择去发达国家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有的选择去周边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
他们常常会面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
二、留学移民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接受海外高等教育。
这些学生可能是通过自费留学或者获得奖学金等渠道前往国外学习。
他们往往是优秀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国外留学期间,他们不仅获取了先进的学术知识,还了解了国外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
这些经历为他们回国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留学移民常常是由于学术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而选择的。
一些中国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通过参与实习和研究合作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
这些经验使他们回国后更有竞争力,在职业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
此外,他们还能够为中国带回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三、移民潮带来的影响中国移民潮的兴起,既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经济移民和留学移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通过汇款回国,促进了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京、宁、深三市为例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京、宁、深三市为例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京、宁、深三市为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问题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社会议题。
流动人口的大规模涌入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因此,研究流动人口的聚居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合理规划城市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我国的三个典型城市——北京、南京和深圳为例,通过分析这三个城市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探索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一、北京市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一线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庞大,聚居形态复杂多样。
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种聚居形态:1. 传统聚居区域:在北京市郊区和城市副中心周边,许多人流量大的工业区域和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聚集的流动人口。
这些人口多以农民工和服务业从业人员为主,住房条件相对较差,与城市中心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
2. 农民工新村:随着北京城市规划的调整,一些老旧的工业区得到了改造,建设了新的农民工新村。
这些新村相对于传统的聚居区域来说,住房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管理不到位等。
3. 高端住宅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的高端住宅区也逐渐成为一些流动人口的聚居地。
这些人口多是来自其他地区的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经济实力,对住房条件要求较高,这对于高端住宅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南京市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流动人口的聚居形态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1. 大学城周边:南京市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大学城周边的街道和社区成为了大量留学生和外来学生的聚集地。
这些人口通常租住在附近的出租屋或者学生公寓,他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社区的形成,同时也给周边商业带来了商机。
2. 经济开发区:随着南京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一些来自内地和外地的流动人口涌入经济开发区。
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中国⼤陆迁⼊⾹港的⼈⼝研究2019-10-05⼀、1946—1974年间的迁⼊⼈⼝由于1974年11⽉后,⾹港政府可以将在边界与新界被捕的⼈遣送回中国,所以1974年前后对⾹港⼈⼝迁⼊影响较⼤,故单独将1946—1974年间的迁⼊⼈⼝列为⼀⼩节研究。
1945年抗⽇战争胜利后,⼤批从内地逃难到⾹港的⼈⼝返回家乡,⼀度使⾹港⼈⼝降⾄60万⼈。
抗战胜利的欢乐⽓氛很快就被全⾯内战的阴云驱散,从1946年开始,⼤批的中国内陆⼈⼝再度涌⼊⾹港,开始了新的⼀轮⼈⼝迁⼊⾼潮。
表1中的⼈⼝迁移增长率是根据⼈⼝增长率与⼈⼝⾃然增长率计算的,⼤体上可以反映⾹港1946年后的⼈⼝迁⼊历程。
根据表中资料,1947年⾄今,除了少数⼏个年份是⼈⼝净迁出外,绝⼤多数年份是⼈⼝净迁⼊。
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把1974年前⾹港的⼈⼝迁⼊状况分为以下⼏个阶段:第⼀阶段是1946—1947年,正值中国⼤陆内战爆发初期,⾹港⼈⼝从1945年的60万⼈猛增到1947年的175万。
1948与1949年,⼈⼝迁移的⾼潮才稍微减退。
对于这次移民⾼潮的形成,估计与当时中国⼤陆经济萧条,许多从⾹港回到⼤陆的⼈谋⽣困难有关。
第⼆个阶段是中国⼤陆解放初期。
1949年底⼴州解放,再⼀次触发了⼀次⼈⼝迁⼊⾼峰,1950年⾹港的⼈⼝迁移增长率18 6%。
迁⼊⾹港的⼈⼝中有⼀部分是当时国民党政权的党政军官员及其家眷,这批⼈中间的⼤部分陆续从⾹港转到台湾或者其他地区。
因为中国⼤陆的战争平息,1951年有许多逃避战乱的⼈重返内地,使得1951年的⾹港⼈⼝有⼤批⼈迁出,导致了1951年⾹港⼈⼝的迁移增长为-12 3%。
50年代初,中国内地进⾏了多次政治运动,触及相当⼀批⼈,也导致了1952—1955年间⾹港的迁⼊⼈⼝⽐较多,⼈⼝的迁移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
1956年以后,随着这些运动的结束,这⼀迁移⾼潮逐步平息下去。
第三个阶段是三年困难时期,内地的经济困难导致了⼤批⼴东居民进⼊⾹港,据称,仅1961年4、5⽉份,⾄少有6万⼈成功进⼊⾹港[1]。
跨境流动人口特征与变化趋势——以1996至2016年香港居民跨境工作群体为例
2 KAN
跨境流动人口特征与变化趋势
———以 1996 至 2016 年香港居民跨境工作群体为例
郑婉卿
摘 要 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湾区的发展与创新要素 便捷有序的流动密切相关,尤其是人力资源要素。文章对 1996 年至 2016 年香港到内地跨 境工作人口做了趋势性的分析。在过去 20 年间,香港来内地工作的人口整体上平稳增长。 跨境工作者多从事两地关系密切的行业,如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业等。跨境工作者中,中上 阶层占比高,跨境工作成本居高不下。青年人口难以支付相应的成本,跨境工作人口年龄结 构越趋老化。跨境工作者的收入高于本地工作者,有助于中下阶层在内地获得更好的工作 和生活机会。可以说,跨境流动对帮助香港居民,尤其是中下阶层居民,分享国家发展红利、 融入国家发展 大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两地的产业合作与融合,培育和发展跨境流动 者的迁移网络,将为香港居民尤其是青年群体跨境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9 年 02 月 18 日,来 源: 新华社。2019 年 4 月 8 日,http: / / www. gov. cn / zhengce /2019 - 02 /18 / content_5366593. htm#1
香港移民潮
香港移民潮一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2021年年中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30万人,与2020年年中人口748万人比,跌幅为1.2%。
这个1.2%的跌幅意味着减少87,100人,对于香港来说并不算太高,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一直很高。
而且这87100人当中不光有香港居民净移出,还包括自然减少,在这个期间内出现11,800人的自然减少。
另外香港还有13,900单程证持有人移入,所以净移出人数为75,300人。
历史上香港“移民潮”屡见不鲜其实纵观香港百年历史,可以看出香港的“移民潮”和“回流潮”一直此起彼伏,交替进行,并不新鲜。
90年代初期由于时局因素,香港人对本土政府感到不自信,很多人举家搬迁大规模移民至海外,出走人数达30万。
到了2000年初,香港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逐步兴盛,很多人又再次回到香港,仅仅加拿大一国,就有3万人回流。
那时候,也有无数内地人想尽办法也要前往香港,有靠企业家身份投资1000万入港,有靠“专才计划”移居香港的,也有靠“留学”来获得香港永居身份的,争相要在香港这块蛋糕上分得一份。
二老人、草根纷纷选择“外逃”在这次移民大潮中主要分为两股主力军,一拨是以“永久离开香港”为理由提早提取强积金的老人;另一拨是在香港从事底层工作人群。
据香港移民公司透露,虽然想移民的人变多了,但客人却不像往常,以高学历、高收入的中产人士为主。
反而有更多各行各业的人前来咨询,甚至是小贩、的士司机、失业青年、中老年人等草根阶层。
也有财务公司指出,不少港人宁愿借钱也要申请移民,然后再卖楼还款,登记的地址也从中产人士以往集中的欧美地区,转成台湾、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工作能力较低、经济收入较少,纷纷“外逃”的主要原因无非生活压力大。
作为2021年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疫情所波及到的产业虽然已经慢慢恢复,但对于民众的自信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特别是一些服务业和零售业的基层工作者,可以说他们是入不敷出,种种压力之下自然萌生了逃离香港的念头。
香港和深圳地区1669-1820年的外来移民与人口增长
历史地理第十三辑香港和深圳地区1669—1820年的外来移民与人口增长吴松弟今香港地区的居民,中国人占98%以上,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内地的移民或移民后裔。
与香港土地相连历史上同属于一县的今广东深圳市(包括下辖的宝安县)的居民,也多是内地移民或其后裔。
研究今香港深圳地区的内地移民及人口増长,对了解这一区域的历史和经济文化背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669—1820年(即清康熙八年至嘉庆二十五年)是内地对港、深地区大规模移民的初期阶段,凡讨论港、深地区的历史,都要溯源至此。
关于这一时期的移民,有关深圳的论文不多;有关香港的论著不少,但主要限于依据家谱讨论某些客家家族的迁入。
在移民研究中,讨论一些家族的迁移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仅停留于此而不讨论其他问题,则难以让读者获得关于移民潮的状况与影响的总体印象。
笔者不揣浅陋,撰成此文,以供学术界参考.—、1669—1688年的迁海复界与外来移民今港、深地区在明清时期大体上相当于新安县全境,属广州府。
明万历元年(1573年),为了加强海防,分东莞县南部析置。
设县时,全县著籍户数为7608户,男女33971口,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1人①,已大致相当于广东全省的平均水平②。
万历十年,全县著籍户口为7752户,男女34520口,较前又有了一定的增长③。
此后直至明朝末年,新安的人口数量都在继续增长二全县原编户56里,明末新建1里,达57里。
“人民向称辐凑矣”,沿海地区尤其如此,产鱼和盐甚多,“财求向称饶富矣。
”④清顺治(1644—1661年)年间,受明清鼎革之际的瘟疫、战争和沿梅土匪杀掠的不利影响,全县著籍户口下降,只有2966户,男女6851口⑤,分别相当于明万历元年的38%和20%。
不过,根据康熙《新安县志》卷6《田赋志》关于户口和田亩的记载方法,清初新安县的丁口和田亩赋税登记分县.东莞场盐课司、归德场盐课司和东莞与大鹏二屯田所等五个系统,顺治户口极可能没有包括县以外的其他系统,因而还应将东莞场和归德场的原额人丁2228和1590以及阙载的电田丁计算在内,估计人口下降一半左右比较接近事实。
探讨21世纪香港人口境内迁移与再分布
探讨21世纪香港人口境内迁移与再分布
唐本琛
【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
【年(卷),期】1997()3
【摘要】探讨21世纪香港人口境内迁移与再分布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唐本琛一、绪言接近九七回归前夕,对香港这个人多地少的城市,政府及专家们纷纷发表对未来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回流移民及每日持单程证来港定居的大陆移港人士,作出较长期的估计与预测。
香港总商会的首席经济学者...
【总页数】3页(P20-22)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人口;城市规划;香港;内部迁移
【作者】唐本琛
【作者单位】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2;F291
【相关文献】
1.香港的新市镇建设与人口再分布 [J], 朱宇
2.六十年代以来香港人口再分布的研究 [J], 詹奕涛
3.人口省际迁移及迁移政策的探讨 [J], 肖家俊
4.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县域村镇人口再分布——基于莱芜案例的迁移视角诠释 [J],
陆希刚;王德
5.香港人口迁移及其社会问题 [J], 李若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港和深圳地区1669-1820年的外来移民与人口增长
香港和深圳地区1669-1820年的外来移民与人口增长
吴松弟
【期刊名称】《历史地理》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今香港地区的居民,中国人占98%以上,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内地的移民或移民后裔。
与香港土地相连历史上同属于一县的今广东深圳市(包括下辖的宝安县)的居民,也多是内地移民或其后裔。
研究今香港深圳地区的内地移民及人口增长,对了解这一区域的历史和经济文化背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7页(P129-135)
【作者】吴松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试论近代西藏昌都地区的外来移民(1840~1960年) [J], 王川
2.香港深圳邻界地区的发展前景 [J], 余立基
3.广东平面媒体上香港形象的定位与变化——以香港回归十年间《南方都市报》和《深圳特区报》的新闻报道框架为例 [J], 戴剑平;张昕之
4.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技术 [J], 任展
5.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实践研究——以中国资本市场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例 [J], 刘骁; 包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由于1974年11月后,香港政府可以将在边界与新界被捕的人遣送回中国,所以1974年前后对香港人口迁入影响较大,故单独将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列为一小节研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从内地逃难到香港的人口返回家乡,一度使香港人口降至60万人。
抗战胜利的欢乐气氛很快就被全面内战的阴云驱散,从1946年开始,大批的中国内陆人口再度涌入香港,开始了新的一轮人口迁入高潮。
表1中的人口迁移增长率是根据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的,大体上可以反映香港1946年后的人口迁入历程。
根据表中资料,1947年至今,除了少数几个年份是人口净迁出外,绝大多数年份是人口净迁入。
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把1974年前香港的人口迁入状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6—1947年,正值中国大陆内战爆发初期,香港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人猛增到1947年的175万。
1948与1949年,人口迁移的高潮才稍微减退。
对于这次移民高潮的形成,估计与当时中国大陆经济萧条,许多从香港回到大陆的人谋生困难有关。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大陆解放初期。
1949年底广州解放,再一次触发了一次人口迁入高峰,1950年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率186%。
迁入香港的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当时国民党政权的党政军官员及其家眷,这批人中间的大部分陆续从香港转到台湾或者其他地区。
因为中国大陆的战争平息,1951年有许多逃避战乱的人重返内地,使得1951年的香港人口有大批人迁出,导致了1951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为-123%。
50年代初,中国内地进行了多次政治运动,触及相当一批人,也导致了1952—1955年间香港的迁入人口比较多,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
1956年以后,随着这些运动的结束,这一迁移高潮逐步平息下去。
第三个阶段是三年困难时期,内地的经济困难导致了大批广东居民进入香港,据称,仅1961年4、5月份,至少有6万人成功进入香港[1]。
不过这些人并没从人口统计上反映出来。
人口统计显示,1963和1964两年的人口迁移增长率的突然加大,便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后果。
第四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文革的影响同样在香港的人口迁移中表现出来。
这一期间虽然中国内地陆陆续续有人来到香港,但是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率则明显降低。
十年动乱初期,一些极左行为,如冲击中港边界,在香港搞贴大字报等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
如果注意到香港迁入人口少于迁出人口的4个年份中有3个(1966、1972、1976)均发生在文革期间,就不难理解十年动乱的恶劣影响。
在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香港楼价一度大跌,房地产的变化反映出当时香港人的心态,也可以说明为什么1966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为-09%。
表11946—1993年香港人口变动情况(千人、%)年中出生死亡人口自然人口迁移年中出生死亡人口自然人口迁移年年总人口人数人数增长率增长率总人口人数人数增长率增长率1946155031170.91971404577201.50.71948180047131.91.01972407879211.5-0.71947175042131.711.21973416080211.50.51949185755162.10.91974432082221.41.11950223761181.918.61975439678211.30.51951201569212.4-12.31976444476231.3-0.21952212672192.53.01977451079231.30.21953224275182.62.91978459779231.20.71954236583192.72.81979487982261.24.91955249091192.13.21980506385261.21.51956261597193.02.01981518384251.21.21957273698192.91.81982526483251.20.419582854107213.01.31983534579261.10.419592967105202.81.21984539878261.0019603075111193.00.61985545676250.90.219613175109192.80.41986553372260.80.619623347112202.72.71987561370270.80.719633421115202.72.01988568173270.80.419643505109182.50.11989576172280.70.719653597102182.30.41990580170160.70.71966363092192.0-0.91991575569290.70.21967372388201.80.91992581271310.70.31968380383191.60.81993591971300.71.11969386479191.60.11994614971300.71.11970395977211.51.0资料来源:1.hongkongstatistics194719672.hongkongstatisticsannalreport纵观1946—1974年香港迁入人口的情况,说明只有把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情况结合起来,才可以比较清楚了解香港的移民问题。
二、合法与非法移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大批的合法移民进入香港。
这里的合法移民指的是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出境定居,并且得到香港政府批准入境定居的人。
有关资料表明,在50年代每日合法迁入香港的人数在50人左右[2]。
据此估计每年合法移民18万人左右。
由于60年代中国大陆的政局动荡,正常的政府运作被破坏,估计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到香港的合法移民不会太多。
根据表2的资料,可以对70年代以后的情况描绘出大致的轮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从中国大陆来到香港的合法移民人数大幅度上升。
1971年合法移民只有2530人,而1972年猛增到20355人。
在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合法移民大多数是中国内地那些归侨及其家属,或者那些有海外亲人的人。
这些人在十年动乱中因有海外关系而受到歧视迫害,当对出国政策放松时,许多人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中国大陆。
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取道香港回到原居住国,还有一部分就在香港停留居住下来。
这一趋势在打倒“四人帮”后达到了高潮,1978年有7万多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是合法移民)进入香港。
1979年中英双方达成协议,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定额为150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5万人左右。
到80年代中期,来自中国内地的合法移民的主体已经变成是香港居民在大陆的家属,因此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定额改为75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27万人左右。
1993年11月又把定额提高到105人。
累计在1971—1994年间中国大陆合法移民香港的有80余万人。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合法移民变成是香港居民在中国内地的亲属移民香港为主体。
据有资料的1987—1994年的情况,合法移民中85%以上是亲属团聚,个别年份这一比重超过90%。
在亲属团聚中,以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子女移民来香港的为最多,其次是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妻子移民香港。
造成80年代合法移民结构这一转变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因为移民政策上的缺陷,许多内地居民在移居香港时往往不能同时把子女迁入香港,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内地,由此造成了所谓的“小人蛇”(小孩偷渡)问题。
当问题日益严重时,引起了有关各方的关注,放宽了内地儿童来香港与父母团聚的规定,使80年代后期这类移民的人数明显增加。
表21971—1993年中国内地的合法移民构成(人、%)其中亲属团聚亲属团聚占移民年移民人数年移民人数港人妻子港人丈夫港人孩子人数比重(%)1971253019842747519722035519852728519735665919862711119743292019872726895599981329287.5197532918198828137100099521340086.619762759919892726395659371321687.01977264491990279761030210421325987.9 1978715711991268001011310201251388.2 1979794211992284001112810821245790.1 1980554731993329001325013701450488.5 1981542671994382001677433991722097.9 1982300001995459861827415722303393.2198326701说明:[1]1982年为有关资料中的估计数资料来源:[1]《香港年报》(历年) [2]hongkongreport1991[3]r.j.迈因纳斯:《香港的政府与政治》,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367—369页造成80年代合法移民结构转变的另一个原因是香港的人口结构问题。
香港人口的性别比一直是男多女少,许多香港人的妻子原来就在内地,也有许多人回到中国大陆的老家娶妻。
种种原因使众多的港人两地分居。
妻子来香港与丈夫团聚也是内地居民移居香港的一个主流。
这种情况还将长期存在下去。
目前中国大陆与香港人的通婚仍然为数不少,中国每年都有2—3万人登记涉外婚姻,根据1990—1993年的资料,涉外婚姻中与港澳同胞结婚的占586%,估计在全部涉外婚姻中,半数以上是与香港人结婚。
由于香港政府采取限额移民的政策,许多香港人的配偶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移民香港。
与香港居民结婚的大部分是女性,因为不能及时移居香港,往往在大陆生孩子,结果是增加在大陆等待移民的儿童人数。
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大陆移民香港的人中间,亲属团聚依然是主体。
这里把非法移民定义为:偷渡者到香港,并且最终取得在香港的合法居留权的人。
因为980年以后港英政府不允许偷渡者称为香港合法居民,所以这里仅仅考虑到1980年及以前的情况。
香港的非法移民来源于许多地区,不过主要的来源是中国大陆的广东省。
表3是974年以来,来自中国内地的非法入境者的情况。
要对这些变化有全面的了解,还必须了解港英政府对非法入境者的政策变化。
表31970—1980年来自中国的非法入境者(人)年在边界被捕者逃过搜捕者1970—19747908319751133—1976810—1977177966001978819228100197989900107700198082197110000说明:“”非法入境后申请身份证的人数资料来源:[1]1970—1974年资料来自《华侨日报》,1986年11月2日[2]1975—1980年资料来自《香港皇家警察年报》、《香港年报》(有关年份)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陆居民来到香港的动机从逃避战乱灾荒、政治运动,转变到为了更高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