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民歌苗强

合集下载

笃志于苗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记苗族青年歌手阿苗千千

笃志于苗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记苗族青年歌手阿苗千千
— —

8 7 / 音 乐 教 育 与 作 / 2 o 1 7 5
苦奋斗历程是离不开的! 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征。 阿苗 千 千 出生 成 长在 湖 南省 “ 你 的苗 歌唱得如此醉 人 ,独 绥 宁县 的一个 偏远 苗寨 ,从 小父 具 一 格 ,应 该 回 到 家 乡 去 继 续 挖 母 南下 打工 ,长年 与年 老 的外婆 掘 、传 承 苗 族音 乐 文 化 。 ”学 成 相 依 为命 。外 婆是 地地 道道 的苗 后 ,在 学 院 孔 德 成 老 师 的 引 导 下 , 族人 ,一年 四季穿苗服 、唱苗歌 , 深 受 苗 族 文 化 滋养 的阿 苗 千 千 , 阿 苗 千 千 也 天 天 跟 着 唱 , 以 歌 表 拒 绝 留 在 京 城 发 展 的 机 会 ,毅 然 达 感情 ,以歌 交流 ,深受 苗族 传 回到家 乡 苗寨 。一边拜 当地苗 族 统 音乐文 化 的熏 陶与影 响 。有一 音 乐人 余 刚林为 师 ,精研 深究 苗 天 晚上 ,在 隔壁邻居 家看电视时 , 族 民歌 的 艺 术 特征 和演 唱技 巧 , 外 婆 对着 阿 苗 千千 与 旁人 说 : 收集各 种苗 族非 遗物 件 ,深入 了 “ 哪天要是能在 电视里看到我们家 解 与摸 透源 远流 长 的苗族 文化 脉 千千 的话 ,那我就开 心哕。 ”她那 络 。一 边思考 与 实践 着原 生态 苗 时虽然年小但 已开始懂 事 ,于是 , 歌 如何 融入 当代 ,契合 现代 人 的 颗要上 电视 的梦 想种子 悄然 植 审美理 想与 趣味 ,使其 焕 发全 新 根 于阿苗 千千 的心 中 ,并 且不 断 的魅 力 。 就 这 样 ,阿 苗 千 千 走 上 发 芽长大 。 因家 庭窘 迫 ,初 中毕 了一条 与众 不 同的歌 唱之 路 ,歌 业 就赴广 东 打工 ,赚 了学 费后 回 声 别具 文化 底蕴 与 民族特 色 ,逐 来 被邵 阳艺校 破格 录取 ,从 此 接 渐 获得 大 家 的认 同与赞 誉 。2 0 1 3 受 正规 而 系 统 的声 乐技 艺 学 习 。 年 1 1 月 ,她参加湖 南省十佳 歌手 艺 校毕业 后 ,她赴湖 南师 大 音乐 大 赛 荣 获二 等 奖 ;2 0 1 4年 5月 , 学 院 学 习 ,师 从 李 晓 贰 教 授 ,武 曲原 创苗 歌 ( ( 苗家美》 荣 获 中 警 湖南省 总 队政治 部文 工团 团长 央电视 台 《 我要 上春 晚》 湖 南赛 袁 双洋 以及 王蔚林 、刘 淮保 、李 区总决赛 第一名 ;2 0 1 4年 签约 武 健 、张华、李群霞等歌唱家亦给予 警 湖 南 省 总 队 政 治 部 文 工 团 ; 精心指导 ,歌唱技艺和艺术修养发 2 0 1 5年 3月参加 文化 部 《 锦绣潇 生质的飞跃。2 0 1 0 年, 她参加湖南 湘 ・ 魅力 长沙同心共筑 中国梦》 大 省首届愿景杯声乐 大赛 荣获金奖 , 型元宵 喜乐 会 、中央 电视 台录 制 得到大赛评委—— 著名歌唱家李谷 《 幸 福 账单 》 节 目、美 国 华 盛 顿 魏松的高度评价。2 0 1 2 年 ,她 《 映象 中 国》 音 乐 会 ;2 0 1 5年 4 进入 中央音 乐学 院研 修 ,著名 歌 月 ,在 中国绥宁 “ 四月八姑娘节 ” 唱 家邓玉 华 、吴 碧 霞 、春 雷 和声 上被评 为 “ 最 美苗家姑娘” ,担 任 乐教育家邹文琴 ,均为其上过课 , 绥 宁县 旅 游形 象大 使 ;2 0 1 5 年 5 令其 技道 两进 ,受 益匪浅 。加 上 月 ,受邀 参加 美 国罗利 艺术 节 展 长 时期活 跃在 国 内外 各大 演 出舞 示 中 国民族 文化 ,她演 唱 了新苗 台 ,阿苗 千千 开始 练就属 于 自己 歌 家恋哥 灾 》 家 衙 苗

《汉族民歌(第2课时)》教学课件

《汉族民歌(第2课时)》教学课件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课时)
《汉族民歌赏析》(第二课时)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2》
1.复习了汉族民歌体裁的相关知识; 2.深入学习了劳动号子在节奏上的特点; 3.号子常用的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有并置式、嵌入式; 4.能够准确歌唱《打硪歌》的片段; 5.亲身体验《澧水船夫号子》片段,分析其节奏、速 度等音要素在民歌艺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高中音乐
课后作业
1.请跟随音频演唱《打硪歌》《脚夫调》《幸福歌》,加深对 民歌不同体裁的认识与理解;
2.运用课上所学方法思考《军民大生产》《打支山歌过横排》 《一根竹竿容易弯》等汉族民歌分属哪个民歌色彩区。
高中音乐
V
缺角音的徵调式
《汉族民歌赏析2》
聆听西南地区《弥渡山歌》,感受歌曲节奏、 旋律的特点。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整首歌曲分为起 平 落三个部分。
高中音乐
引腔部分
高中音乐
引腔部分
高中音乐
中间部分
高中音乐
中间部分(6、3、5)
高中音乐
纯四度、纯八度跳进
《汉族民歌赏析2》
请同学们判断这首歌曲的节拍,同时请关注歌曲节奏的特点。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2》
小调节奏 规整、变化乐
125
高中音乐
135
《汉族民歌赏析2》
在我国江汉平原一带,有很多的汉族民歌都是以 1-2-5或1-3-5 这三个音构成的,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 音乐文化现象,学术界称之为“三声腔” 。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2》
西北地区 信天游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2》

初三音乐(人音全国版)《多彩的民歌》【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中小学课程

初三音乐(人音全国版)《多彩的民歌》【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中小学课程

拉嗓子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基本结构 枚 角
起顿
更夺
拉嗓子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基本结构 枚 角
起顿 引子
更夺
拉嗓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布 谷 催 春》
起顿
1=G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布 谷 催 春》
起顿
1=G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基本结构 枚 角
起顿 引子
➢侗族大歌演唱及表演形式的特点: 多声部、无伴奏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演唱及表演形式
➢侗族大歌演唱及表演形式的特点: 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
1.合唱中最为独特的声部是哪一个? 2.其旋律特点是什么?
1=G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
1.合唱中最为独特的声部是哪一个? 2.其旋律特点是什么?
1=G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
1=G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
1=G
持续音衬托式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
1=G
持续音衬托式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
1=G
主调型
持续音衬托式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侗族大歌
1=G
持续音衬托式
主调型
多 声 结 合 特 点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初三上册
课堂小结
1.侗族大歌演唱及表演形式的特点: 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

苗岭谣歌曲赏析

苗岭谣歌曲赏析

苗岭谣歌曲赏析
苗岭谣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源自中国苗族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

下面是对苗岭谣歌曲的赏析。

苗岭谣的旋律悠扬动人,节奏明快,常常伴随着欢快的舞蹈。

歌曲的主旋律清晰明了,曲调富有变化,既有高亢激昂的部分,又有柔美细腻的段落,给人以丰富的听觉感受。

在歌曲的演唱方式上,苗岭谣通常采用集体合唱的形式,由主唱和合唱团队交替演唱。

主唱负责领唱,表达主题和情感,而合唱团队则起到呼应和增强音乐氛围的作用。

这种合唱方式使得歌曲更加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苗岭谣的歌词内容主要表达苗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特色。

歌词通常采用苗族语言编写,表达着对生活、自然和祖国的热爱。

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颂扬英雄事迹的,也有哀思抒发的,同时也表达了苗族人民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依赖。

苗岭谣歌曲赏析还可以从舞蹈上进行分析。

苗族民间舞蹈是苗岭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舞蹈动作独特,富有力量感和韵律感。

舞蹈中的手势、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与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相呼应,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活泼。

总而言之,苗岭谣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歌词和舞蹈形式,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欣赏苗岭谣,人们可以感受到苗族人民深厚的情感和热爱生活的精神,同时也能够领略到苗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传承。

浅谈海南新编苗族民歌《噢噢呀》的艺术特征

浅谈海南新编苗族民歌《噢噢呀》的艺术特征

浅谈海南新编苗族民歌《噢噢呀》的艺术特征作者:李爱金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6期【摘要】海南苗族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每一首歌曲所表现的形式也不同,以摇篮调《噢噢呀》为例。

《噢噢呀》短小精干,结构规整,旋律轻柔甜美,具有温馨平和、平易近人等特征,表现了苗族人民勤劳善良,渴望子女健康成长的心愿,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海南新编苗族民歌。

【关键词】苗族民歌;噢噢呀;艺术特征一、海南苗族民歌概述据历史记载,大约在唐宋时期部分苗族先民从当今的湖南、贵州迁入广西,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被朝廷征调广西苗兵入琼,而后落籍海南,古代称为“苗黎”。

清·张隽编的《崖州志》云:“又一种曰苗黎,凡数百家,常徙移于东西黎境姑偷郎、扛枪之间,性最恭顺。

盖前明时剿平罗话、抱由二峒,建乐定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号为药弩手,后营汛废,子孙散处山谷,仍以苗名。

”[1]除了强制当兵征调来海南岛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苗族是不堪民族压迫,飘洋过海来海南岛谋生的。

海南苗族流散于各地游居,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为最多,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海南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居住分散,全省使用同一“苗话”。

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无论对民族历史的记述、生产知识的传授,社会生活的表达和思想感情的交流,均靠语言和口头文学来完成,演唱民歌也就成了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南苗族民歌主要歌种有古歌(即传统原生态民歌)和新编民歌二大类,演唱语言有古苗语和今苗语(即苗话)以及普通话三种。

古苗语也叫比喻语,多用于演唱古歌类。

古歌类民歌(包含山歌、风俗歌和摇篮调等),特点是:装饰音多,衬词、衬腔多,音调冗长,一般人不容易听懂,只有会唱古歌的人才明白其所表达的意思。

古歌类民歌有反映日常生活的、爱情生活的、社会生活的,还有礼俗、婚俗、祭俗的等等,这类民歌苗族同胞一般喜欢在家里或在野外唱。

新编苗族民歌,则是近阶段一些专家学者对苗族民歌进行改编和创作,如谢文经老师的《我们苗村多么美》;何丕杰老师的《门莎乖》(意为漂亮姑娘)、《唉甘步》(意为爱劳动);李爱金老师的《伴宁仰》(意为我们去走村)、《苗家的瀑布》和《噢噢呀》等,这些歌曲改变了苗族民歌传统唱法,在演唱语言上采用今苗语或普通话演唱,备受欢迎。

《多彩的中国民歌》公开课教学设计

《多彩的中国民歌》公开课教学设计

《多彩的中国民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是《泥土的歌》,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歌及其三大体裁的音乐风格特点。

我们通过选用教材内容《澧水船夫号子》、《放马山歌》、和自选教学内容《茉莉花》这三首风格特点鲜明的民歌,来引领学生感受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风格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民歌三大体裁的音乐风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和表现民歌三大体裁的音乐风格特点。

突破方法是:参与体验、对比欣赏、探究合作、律动表现等教学方法。

教学工具七年级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爱表现的时期;求知欲强;但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还很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明显低于流行音乐。

所以基于以上学清特点,我特意在本课的设计中引用了融入流行元素动感十足、玖月奇迹演唱的《放马山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除了欣赏音乐外,本科更重要的是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中设计了许多学生参与体验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例如在杯子歌节奏与音乐的互动中,大家都能享受到民歌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教学资源民歌- 澧水船夫号子.mp3云南民歌- 放马山歌.mp3复件青燕子演唱组- 茉莉花.mp3九月1.mp3钢琴曲- 茉莉花.mp3黑鸭子演唱组- 茉莉花.mp3多彩的中国民歌01.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三首不同体裁的民歌,让学生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风格及其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学唱、律动、创编、想象等参与互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和展现不同体裁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其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热爱民歌、传承民歌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民歌三大体裁的音乐风格及其特点。

二、教学难点:感知与表现民歌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多彩的民歌号子组山歌组小调组《澧水船夫号子》《放马山歌》《茉莉花》一领众和自由奔放婉转细腻粗犷有力吆喝声一字多音教学过程新课教学一、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2、老师演唱民歌片段,学生猜歌名。

贵州苗族民歌经典曲目

贵州苗族民歌经典曲目

《贵州苗族民歌经典曲目》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苗族民歌就是其中之一。

苗族民歌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带您走进贵州苗族民歌的世界,了解其经典曲目,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苗族民歌的起源和发展苗族民歌起源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他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民歌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

如今,苗族民歌已成为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

二、贵州苗族民歌经典曲目1. 《阿哥阿妹来唱歌》这首歌曲旋律欢快,歌词质朴,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通过歌声传递情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 《苗家山水情》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

歌曲通过歌声传承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苗族的历史和文化。

3. 《山里的汉子》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歌词生动,展现了苗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

歌曲通过歌声传递正能量,激励人们不断努力奋斗。

4. 《月亮升起来》这首歌曲旋律悠扬,歌词唯美,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家乡的眷恋。

歌曲通过歌声传承文化,成为贵州苗族民歌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三、贵州苗族民歌的艺术特色贵州苗族民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风格:贵州苗族民歌的音乐风格多变,既有欢快的山歌,又有优美的情歌。

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 歌词内容:贵州苗族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家乡的赞美,又有对亲人的思念;既有对劳动的赞美,又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歌词质朴自然,富有诗意。

3. 演唱形式:贵州苗族民歌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对唱,又有集体合唱。

不同的演唱形式能够展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传承和发扬贵州苗族民歌贵州苗族民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多彩的乡音六盼红军说课稿(花城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多彩的乡音六盼红军说课稿(花城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多彩的乡音六盼红军说课稿(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多彩的乡音六盼红军》是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四川民歌为基础,歌词描绘了红军在人民群众心中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思念和期盼。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旨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四川民歌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民歌特色的讲解。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也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演唱《多彩的乡音六盼红军》,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红军的敬仰之情,传承红色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多彩的乡音六盼红军》,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

2.难点:掌握歌曲中的特殊音色和节奏,准确表现歌曲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四川民歌的特点和背景。

2.运用示范法,为学生展示正确的歌唱姿势和技巧。

3.采用分组练习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四川民歌的特点和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新课教学: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演唱。

3.练习:分组练习,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特殊音色和节奏。

4.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5.总结:讲解红军的意义,引导学生传承红色精神。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歌曲的主题和四川民歌的特点,可采用以下方式:1.将歌曲《多彩的乡音六盼红军》的歌词板书出来,旁边标注四川民歌的特点。

2.用箭头连接歌词中的重点字词,展示歌曲的情感走向。

非洲歌舞音乐苗强

非洲歌舞音乐苗强
←Djembe
Talking Drum↓↓
Kpanlogo→→
说话鼓(Talking Drum)
• 外形如玻璃漏沙计时器, 双头鼓上下周边以绳索 拉住,击鼓时将鼓夹在 手臂腋下同时挤压,以 特殊木棒击鼓可发出干 奇百怪的鼓声有如说话, 相传在数百年前,白人 来抓黑人贩卖,村庄的 乐师就以此说话鼓来示 警及引导逃生方向。
调音绳
鼓身
吉他与非洲鼓
非洲鼓的基本演奏方法
• Dong
• Da • Ga
配器分析
• 唱:
• 鼓节奏:
人们说 你就要 离开 村庄
DongDaGaDongDaGaDongDaGaDongDaGa
• 吉他扫弦:↑↑↓ ↑↑↓ ↑↑↓
• 吉他和弦: G G
↑↑↓
D歌曲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即一人 领唱、众人随和、或轮唱、或重叠;
2:节奏创编;
3:熟悉了马林巴琴;
非洲舞蹈 西非鼓舞
地域范畴
• 非洲音乐 music of Africa 非洲音乐这一词 汇,是一个囊括着多种音乐文化的集合概 念,通常系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非洲) 源于本土的各种黑人传统音乐,至于撒哈 拉沙漠以北(北非)的音乐,则属于阿拉 伯音乐的范畴。
非洲歌舞音乐
伊金霍洛旗高级中学-苗强
非洲音乐片段
非洲鼓乐
构造
琴键
琴槌 共鸣管
我们生活中的马林巴琴
iPhone默认铃声“马林巴琴”的混 音
音轨及使用设备
铃声 敲击高脚杯+塑料沙沙声 模拟打击大鼓 吉他 摩擦玻璃声 小提琴 班卓琴+bass+人声 设备 乐器和生活用品 多轨录音机 电容话筒及耳机
马林巴与歌唱《爱的歌》亚洲首演

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

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

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彩的民族音乐》,具体内容为《苗岭的早晨》一课。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苗族音乐作品《苗岭的早晨》,让学生了解苗族音乐的特点,感受苗族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用音乐术语描述音乐作品,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演唱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如旋律、节奏、演唱方式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音乐术语描述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苗族的服饰和道具。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苗族的风景、民俗和音乐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苗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苗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如五声音阶、滑音、颤音等。

(2)播放《苗岭的早晨》,让学生初步感受苗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3. 作品分析(10分钟)(1)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旋律、节奏、演唱方式等特点。

(2)邀请学生用音乐术语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实践环节(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用现有的乐器模拟苗族音乐的风格。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唱《苗岭的早晨》。

(2)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节奏和音色的统一。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研究苗族音乐。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内容:(1)苗族音乐特点:五声音阶、滑音、颤音等。

(2)作品分析:旋律、节奏、演唱方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苗岭的早晨》的旋律、节奏、演唱方式等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旋律优美、节奏流畅、演唱方式独特等。

浅谈苗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苗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苗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作者:熊毅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14期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色彩斑斓的国家,五十六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而其中的苗族音乐就是比较典型的。

苗族音乐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通过曲调的起承转合,抒发情感,或悲壮、或欣喜。

苗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些丰富、灿烂的苗族音乐遭到了一定的挑战,面对这些困境,苗族音乐如何突出重围,迎来新的生命,这是值得每一个民族音乐爱好者所需要思考的,本文主要从苗族音乐传承面临的挑战和苗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苗族音乐;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色彩斑斓,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是无法替代的。

这些音乐文化是来自祖祖辈辈从劳动传作中形成的带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艺术形式。

是伴随着时代产生的,是反映当代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凭证,能够比较集中的反应人们的真实情感的。

苗族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是和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当然了,这也是研究苗族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所以说,传承和发展苗族音乐对苗族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

面对现如今苗族音乐的发展现状,我们更应该把握时代的机遇,赋予苗族音乐新的生命,让它更好的展现苗族人民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一、苗族音乐传承面临的挑战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吸引了现代人的眼球,逐渐让人们忽视了本民族固有的艺术精粹。

尽管苗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还在默默地进行着,但是它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中,很多人对苗族音乐的认识和感受已经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未曾亲身感受过苗族音乐现场演出的魅力。

那么,在这种状况下,何谈继承和发展呢?所以说,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该更好的了解苗族音乐所面临的挑战,才能够更好的为其传承和发展获得资源。

(一)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各国间文化的交流日渐频繁,我国很多的民间艺术都遭受的一定的冲击。

多彩的民歌

多彩的民歌

1、通过我们学习西北和中原地区的民歌,能深入 感知、体验、理解区域民歌的特点,由于时间关 系我们只欣赏了这两个区域的民歌,希望同学们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课下搜集更多区域的民歌, 更多了解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2、通过我们学习欣赏民歌以及它的特点、风格、 还有民歌与创作歌曲的联系、区别,请同学们在 课下思考形成各种区域民歌风格的内在原因并用 200字左右的文字陈述。
高青一中音乐组 冯磊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中原民歌风格 情绪,认识西北民歌中花儿、信天游等民 歌题材。
2、通过聆听不同区域的民歌,了解民歌 风格特点以及体裁,分析民歌与创作歌曲 的 区别和联系。
1、比较《茉莉花》和《长江之 歌》哪一首是民歌?为什么?你 们心目中所认为的民歌是怎样 的?
2、为什么说我国的民歌是“多彩”的?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
提高的集体创作。常见民歌体裁:劳动号 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民歌特 点: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 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民歌不受专业 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的 口头的集体创作;其歌词、旋律并非固 定不变,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 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依靠人民群众的口 耳相传,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它手段进 行传承;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青海民歌)
(陕西民歌)
思索:这两首民歌在情绪、风格及声
音上有何异同?
形成这种高亢风格的因素有 哪些?
西北民歌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
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 的方法演唱。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

苗族音乐的特点概念

苗族音乐的特点概念

苗族音乐的特点概念苗族音乐是中国各民族音乐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它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充满原始、朴实和独特的韵味。

苗族音乐是苗族人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宣传苗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苗族人民表达情感和寄托希望的重要方式。

苗族音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声音悠扬、高亢:苗族音乐的旋律多以悠扬、高亢的方式呈现,音调普遍较高,富有激情和热情。

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山间回音长,特别有利于高亢婉转的声音传播。

苗族音乐常常用高亢的音调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欢愉。

2. 节奏多样、活泼:苗族音乐的节奏多样化,节奏鲜明,以双拍为主。

苗族音乐常常用手鼓、口弦、箫等乐器,如苗族腰鼓舞中的鼓声,有较强的节奏感,使人充满活力。

苗族音乐的节奏强烈而明快,反映出苗族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3. 协奏性强、多声部:苗族音乐具有较强的协奏性和多声部特点。

苗族音乐中经常出现重复、呼应、合唱等形式,乐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得整个音乐更加丰富多彩,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苗族音乐注重集体合作与个体发挥的统一,体现出苗族人民的团结和感情交流。

4. 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法:苗族音乐中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如手鼓、口弦、箫、笛子、唢呐等。

这些乐器各具特色,有的清脆悦耳,有的激昂豪放,有的柔美典雅。

苗族音乐中常常利用乐器吹奏、拨弦、敲打等不同的演奏方法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同样的乐器,在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家族中,演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体现出苗族音乐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5. 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苗族音乐与苗族舞蹈是密不可分的。

苗族人民热爱舞蹈,舞蹈是他们表达情感和展示自己的重要方式。

苗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动感,与苗族舞蹈的舞姿、动作相呼应,形成一种完美的和谐。

苗族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使得音乐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苗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苗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向世界展示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

苗族歌曲大全100首

苗族歌曲大全100首

苗族歌曲大全100首苗族歌曲大全100首如下:1、苗族歌曲《苗寨欢歌》2、苗族歌曲《苗家山歌》3、苗族歌曲《苗家的笙啊苗家的鼓》4、苗族歌曲《珠帘寨》5、苗族歌曲《苗家好地方》6、苗族歌曲《苗山恋歌》7、苗族歌曲《我们的名字叫苗族》8、苗族歌曲《苗家住在高高的山上》9、苗族歌曲《苗岭连北京》10、苗族歌曲《为什么苗家人人会唱歌》11、苗族歌曲《千里苗山路弯弯》12、苗族歌曲《好久没到苗家山》13、苗族歌曲《我绣春风到苗家》14、苗族歌曲《春风吹到苗家寨》15、苗族歌曲《苗家姑娘绣新花》16、苗族歌曲《苗山摇蓝曲》17、苗族歌曲《苗家娃娃看电视》18、苗族歌曲《我们是苗家好咪彩》19、苗族歌曲《苗乡变了样》20、苗族歌曲《桂花开放幸福来》21、苗族歌曲《跟党才有好前景》22、苗族歌曲《故乡一条河》23、苗族歌曲《满山青竹砍不尽》24、苗族歌曲《告别苦难》25、苗族歌曲《花山谣》26、苗族歌曲《去了去了你又转来》27、苗族歌曲《妖王山上金竹密》28、苗族歌曲《高上岭顶大风雪》29、苗族歌曲《小小蜜蜂学采花》30、苗族歌曲《咪彩赶街》31、苗族歌曲《踩花山》32、苗族歌曲《我只能这样告诉你》33、苗族歌曲《赶街路上》34、苗族歌曲《文山处处鲜花开》35、苗族歌曲《我村人民多快活》36、苗族歌曲《咪哆咪彩赶街歌》37、苗族歌曲《满山葡萄红艳艳》38、苗族歌曲《编织忙》39、苗族歌曲《我去应征守边疆》40、苗族歌曲《歌唱英雄陶绍文》41、苗族歌曲《咪彩洗军衣》42、苗族歌曲《碗香茶一片心》43、苗族歌曲《知识就是登天梯》44、苗族歌曲《阿哥哎,等你回来绣山坡》45、苗族歌曲《阿爹给我一支金芦笙》46、苗族歌曲《背婆谣》47、苗族歌曲《女货郎串寨》48、苗族歌曲《七花啊七花》49、苗族歌曲《芦笙铜鼓响,苗家好起来》50、苗族歌曲《毛主席来到了》51、苗族歌曲《我爱毛主席》52、苗族歌曲《好个毛主席》53、苗族歌曲《离别歌》54、苗族歌曲《阿哥哟,来说句知心话》55、苗族歌曲《快来啊,姑娘》56、苗族歌曲《想妹才来唱》57、苗族歌曲《阿哥快来唱情歌》58、苗族歌曲《发展生产》59、苗族歌曲《拉太歌》60、苗族歌曲《抬布歌》61、苗族歌曲《春之歌》62、苗族歌曲《田坎多种桐油树》63、苗族歌曲《哪个山坡升起的太阳》64、苗族歌曲《阿妹哟,来我们游方》65、苗族歌曲《情比潭水深》66、苗族歌曲《爱药歌》67、苗族歌曲《请把歌喉开》68、苗族歌曲《请来我俩玩》69、苗族歌曲《蝉儿》70、苗族歌曲《春天里摘野菊菜》71、苗族歌曲《看你脸白白》72、苗族歌曲《薅菜匀苗留一株》73、苗族歌曲《旱各旱水田》74、苗族歌曲《游方趁年轻》75、苗族歌曲《晚上想得多》76、苗族歌曲《竹管合成笙》77、苗族歌曲《青山育林好》78、苗族歌曲《山冲有棵杉》79、苗族歌曲《木叶调》80、苗族歌曲《想你好似想亲娘》81、苗族歌曲《不是阿妹憨》82、苗族歌曲《惊喜泪双流》83、苗族歌曲《阿哥嘴巴甜》84、苗族歌曲《再见了锅灶》85、苗族歌曲《送郎参军》86、苗族歌曲《开天辟地》87、苗族歌曲《不请不好客》88、苗族歌曲《酒下肚,情意深》89、苗族歌曲《走一步来想一岁》90、苗族歌曲《我一定喝完》91、苗族歌曲《八月以后天凉了》92、苗族歌曲《大家喝酒真快乐》93、苗族歌曲《造屋歌》94、苗族歌曲《铸造日月》95、苗族歌曲《造月亮》96、苗族歌曲《开禁歌》97、苗族歌曲《祭鼓节歌》98、苗族歌曲《悼阿妈》99、苗族歌曲《快来歌颂龙船》100、苗族歌曲《龙船节得欢聚》。

国之瑰宝京剧苗强高中音乐鉴

国之瑰宝京剧苗强高中音乐鉴



国之瑰宝——京剧 PPT宝藏__提供
伊金霍洛旗高级中学-苗强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 Hot 左右。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 待续 …… 徽班"三庆班"入京为乾隆帝 • How do I incorporate my LOGO and URL to 的八旬 "万寿 "祝寿。继此, a slide that will apply to all the other slides? 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 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 和春,习称 "四大徽班 。 – On the [View]"menu, point to [Master], and then
click [Slide Master] or [Notes Master]. Change images to the one you like, then it will apply to all the other slides.
[ Image information in product ] Image : ,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
Tip
京 剧 起 源
梅兰芳《贵妃醉酒》选段
这段唱腔音乐华丽委婉,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杨贵妃自怨自艾的惆怅心情。
• • • • • • • •
↗↘ ↗↘↘ →↘↘↘↘ 裴力士、高力士(同白):奴婢裴力士/ 高力士见驾, ↗↗→↘ 娘娘千岁! ↘→↗↗ 杨玉环(白):二卿平身。 ↘ →↘ 裴力士、高力士(同白):谢千岁。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苗岭的早晨》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苗族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苗族人民在早晨迎接新生活的情景。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苗族的文化和风俗,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节奏。

他们对音乐充满热情,喜欢通过歌唱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对于苗族的文化和音乐特色,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苗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

2.使学生了解苗族的文化和风俗,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歌曲《苗岭的早晨》,并能用正确的情感演唱。

2.教学难点:理解苗族文化和音乐特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苗族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苗族音乐的魅力。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合唱、舞蹈等,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苗族的生活场景和音乐特色。

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播放《苗岭的早晨》歌曲。

3.准备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苗族音乐的特色。

然后,向学生介绍苗族的文化和风俗,引发他们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苗族的生活场景。

同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苗族人民在早晨迎接新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苗岭的早晨》,教唱旋律和歌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使他们会用正确的情感演唱。

苗强课件做一名合格的声乐表演着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苗强课件做一名合格的声乐表演着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歌唱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就是吐字,咬 。练习吐字.咬字的要领1:正确的口型;2:灵 的唇舌;3:大胆的发声。练习的方法主要有 种:(一)朗诵发声,练习时张开大牙.微抬笑 .放松下额,在这种正确的口型下发:a 母音, 出其他母音,在此基础上大声朗诵一些歌词, 歌。(二)结合旋律节奏的咬字练习,我们可 在吐字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节奏,或者直接有 识的用准确的乐谱节奏朗诵,例如歌曲《月之 乡》我们可以将它读成:天·上 一个 月 亮—— 水·里 一个 月 亮———等等。要注意每个音符 必须是非常丰满的母音发音,子音到母音的连 要快。
(二)曲目的选择与准备。声乐曲目按照演唱形式 有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笔者在这里只论述独唱曲 目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音色.音域,因此在选 择曲目时要针对个人声音类型来选。这样不但可以 加强歌唱技术的巩固,还可以林立尽致的发挥自己 的嗓音特色,并能使歌曲的分格得到更好的表现。 选择好了曲目就进入了唱前准备做好了这项工作才 能在演唱时有足够的自信。对于即将演唱的歌曲要 有足够的视练时间去熟练乐谱,视练时要着重注意 音准.节奏.速度做到一丝不苟,千锤百炼;再者要 熟背歌词,多合伴奏,在合伴奏时不要为了合而合, 应该像亲临舞台一样。另外曲木的最高音.最底音不 要超出最佳音域。如果有条件应当多做公开练习。
唱技巧的练习当然少不了歌唱发声与共鸣体的训练 歌唱的发声与共鸣在理论上不是一个概念,而在声 音表现上却是密不可分得。女生的发声训练:一假 声发声为主,混合真声。(从a---a1)比例:真声 40%,假声60%;口腔共鸣40%,胸腔共鸣10%, 头腔共鸣50%;练声条:(1—2—3—2—1——— );(1—3—5—3—1————)分别用a.o.yu.音。 男生发声训练:以真声发声为主,混合假声。(从 a---b1)比例真声80%,假声20%,口腔共鸣60% 胸腔共鸣30%,头腔共鸣10%;练声条:(1 1 1 1 2 2 2 2 1————);(1 1 1 3 5 5 5 3 1——— —)分别用a. o. la 音来练习。

国之瑰宝京剧苗强高中音乐鉴PPT文档共36页

国之瑰宝京剧苗强高中音乐鉴PPT文档共36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国之瑰宝京剧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中音乐鉴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艺术教科版艺术三上5.2《飞歌跳花到苗家》教学设计

艺术教科版艺术三上5.2《飞歌跳花到苗家》教学设计

艺术教科版艺术三上5.2 《飞歌跳花到苗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飞歌跳花到苗家》是一首具有苗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收录在教科版艺术三上教材中。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民族文化。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苗族的音乐文化和传统,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可能对苗族文化和音乐有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苗族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苗族的音乐文化和传统,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演唱《飞歌跳花到苗家》,提高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苗族音乐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理解歌词的含义,的情感表达。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合唱表演。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苗族文化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合作法:学生团队合作,进行合唱表演。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相关资料,以便于讲解苗族文化和音乐特点。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于播放歌曲和进行合唱练习。

3.准备苗族服饰和道具,增强学生对苗族文化的感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苗族文化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飞歌跳花到苗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苗族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歌词的含义,探讨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苗族音乐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 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花儿” 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 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 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 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 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 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 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音乐鉴赏
苗强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 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民歌简介
冼星海曾经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 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 作。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人们的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的性格等都与民歌存在着密切的 关系,我国地域广阔,南北东西在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都导致民歌在音乐风格上的多姿多彩。因此民歌在曲 调上大致可分为南方民歌和北方民歌。南方地区气候温和, 土地肥沃,景观秀丽,音乐风格委婉秀丽。西北地区高原 纵横,山石崎岖,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 为了生存必须象大自然做斗争。所以民歌音调高亢,嘹亮。 民歌按体裁分为号子,小调,山歌。 山歌又包括花儿,信天游,山曲等
欣赏《花儿与少年》
春季里那么到了这 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 绣呀阁里的女儿呀 踩呀踩青来呀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呀搀我一把来 夏季里么到了这 女儿心上焦女儿心上焦 石呀榴花的子儿呀 赛呀赛过了玛瑙呀小呀哥哥
民歌的基本特征
知识
• 民歌时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应着人民的生活, 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 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 年史。 •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 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 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 见于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儿歌、风俗歌等。

脚夫调
信天游: 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 的一种山歌,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 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 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 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 较为细腻的。
赶牲灵
• 赶牲灵是一首山西 省的汉族民歌。在 旧社会,山西西南 及西北一带的人们 生活十分贫苦,许 多男人为了谋生, 除了"走西口"到外 地谋生外,有相当 一部分人靠赶牲灵 谋生。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 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 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起是容易摘起难,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阿哥的白牡首山西民歌,表现了 农民收获后的喜悦 心情.歌曲用起兴的 方法开始,而后又集 叙事与抒情为一体, 智小精悍,颇具隽永 之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