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纳米生物学2

合集下载

第9讲-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PPT课件

第9讲-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PPT课件

-
17
用纳米级微颗粒(超顺磁性氧化铁超微颗粒脂 质体)应用于诊断早期肝癌,可以发现直径 3 mm以下的肝肿瘤 , 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 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纳米抗菌药物以及创伤贴、溃疡贴等,对大肠 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均有强烈 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同时还具有广谱、亲水、 环保等多种性能。
生物涂层材料:主要是以机械性能比较好的金属或合金 材料为衬底,涂有生物活性材料涂层的复合材料。用于衬 底的材料主要是不锈钢、钴-铬合金和钛合金等,用于涂 层的主要是热解碳、生物玻璃、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 硼硅酸盐玻璃等。
-
31
二、生物活性材料— 羟基磷灰石
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
-
34
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生物材料的意义
自然界生物的某些器官就是天然的高分子纳米 复合材料,在生物体上认识天然的纳米复合材料并 利用人工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非常有现实意义。
与人体骨的致密性相比,羟基磷灰石的机械强度低、
弹性模量非常高。通过形成纳米复合组织,可使其同时具有
高的生物机能和力学性能。
改善强度的一个方法是添加ZrO2颗粒。使用热压烧结或 热等静压烧结,可以形成羟基磷灰石相和ZrO2复合的纳米复
纳米技术将带给医学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
命。 “纳米”不仅意味着空间尺度,更重要的 是提供了一种对医学的全新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 纳米医学将大幅度提高人类健康和保健的水平, 使人们能够真正做到延年益寿。
-
15
纳米医学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得到突破和应用:
(l)在分子的水平上认识和理解病变的机理 (2)大幅度提高医学诊断和疾病检测的精度 (3)纳米医用机器人与可控的体内显微手术 (4)攻克和杀死癌细胞和病毒的特效药物 (5)基因治疗

纳米材料与纳米生物学

纳米材料与纳米生物学

促进医学领域的发展:纳米生物学在药物传输、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医 学领域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推动生物技术的进步:纳米生物学在基因编辑、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有助 于深入了解生命过程和疾病机制,促进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促进环保领域的应用:纳米生物学在环境监测、污染物处理和能源生产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PART SIX
新型纳米材料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纳米材料在医疗、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将 更加广泛。
纳米药物与治疗:利用纳米技术进行药物传递和基因编辑,为疾病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纳米生物技术的突破:在纳米尺度上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纳米材料与纳米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催生更多创新性的研究和 应用。
增强国家竞争力:纳米生物学作为前沿科技领域,对于国家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PART FOUR
纳米材料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靶向性,降低副作用。 纳米材料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为基因载体,实现基因的有效传递和表达调控。 纳米材料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为标记物或探针,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为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载体,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CONTENTSBiblioteka PART ONEPART TWO
纳米材料是一种由纳米级别的粒子组成的材料 粒子的尺寸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在纳米级别上,材料的性质和行为会发生显著变化

《纳米生物医学资料》课件

《纳米生物医学资料》课件

生物相容性: 具有良好的 生物相容性, 对人体无毒 无害
功能性:具 有特定的生 物功能,如 药物载体、 基因传递等
稳定性:在 生物环境中 具有较好的 稳定性,不 易被降解或 破坏
生物活性:具 有生物活性, 能与生物体相 互作用,产生 特定的生物效 应
化学合成法: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 物理合成法:通过物理方法合成纳米材料 生物合成法:利用生物体合成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法:将多种纳米材料复合制备 纳米颗粒法:通过纳米颗粒制备纳米材料 纳米纤维法:通过纳米纤维制备纳米材料
光学纳米诊断技术:利用光学 原理进行诊断,如荧光成像、 光声成像等
电化学纳米诊断技术:利用电 化学原理进行诊断,如电化学
传感器、电化学检测等
生物纳米诊断技术:利用生物 原理进行诊断,如基因测序、
蛋白质检测等
纳米材料:利用纳米材料如金纳米 颗粒、量子点等作为诊断工具
光学检测:利用光学技术如荧光、 拉曼等,实现对纳米材料的检测
纳米诊断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技术。 纳米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到非常微小的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纳米诊断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传染病等。 纳米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无创等优点,可以提高诊断的效率和舒适度。
磁性纳米诊断技术:利用磁性 原理进行诊断,如磁共振成像、 米金属材料、纳米陶瓷材料、 纳米高分子材料等
纳米生物材料按功能分类:纳 米药物载体、纳米生物传感器、 纳米生物芯片等
纳米生物材料按应用领域分类: 纳米药物、纳米生物诊断、纳 米生物治疗等
纳米生物材料按制备方法分类: 化学合成法、物理制备法、生 物合成法等
尺寸小:纳 米级尺寸, 具有独特的 物理和化学 性质

纳米生物学

纳米生物学

Bacteriorhodopsin in the cell membran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6

A fullerene-C60 is a spherical molecule with the formula C60, prepared by Harold Kroto, James Heath, Sean O'Brien, Robert Curl and Richard Smalley at Rice University in 1985.
水分子参与的纳米 生物结构; 氢键与疏水作用; 溶解性问题;

5. 进化的世界
HIV
HIV reverse transcriptase (high error rate)
Halobacteria & Bacteriorhodopsin
Driving force of life
References
Carbon nanotube

Most literature attributes the discovery of hollow, nanometer size carbon tubes to Sumio Iijima of NEC in 1991.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0
How strong is the force at biological nanoscale?

Cars vs. E. Coli (accidents-free)
2. 不稳定的热运动世界
布朗运动 快速扩散 (<1/10s) 相互作用 (<1s in a cell)

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10纳米生物技术 2

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10纳米生物技术 2

1
概述
纳米科技的早期发展历程
• 纳米科技的思想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Feynman 1959年12月在加州 理工学院召开的全美物理学会会议上提出 • 1981年,瑞士苏黎世IBM 实验室的Binnig 和Rohrer 发明了扫瞄隧 道显微镜(STM),首次实现了人类直接“看”到单个原子的愿 望 • 1985年,Binnig 和Quate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 (AFM) • STM 和AFM 构成了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主体。使用SPM能 观察和操纵一个个原子和分子。 • SPM 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直接促进了纳米科技的诞生,Binnig 、 Rohrer 和 Quate 分享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89年,美国加州IBM 实验室的Eigler 博士使用STM 将35个氙原 子排布成了世界上最小的IBM 商标,首次实现了Feynman 的设想: 按照人的意 愿排布一个个原子来构建纳米器件 • 1990年,在美国巴尔的摩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
11

纳米机器人是纳米生物学中最具有诱惑力的内 容,第一代纳米机器人是生物系统和机械系统 的有机结合体,这种纳米机器人可注入人体血 管内,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治疗。第二代纳米 机器人是直接从原子或分子装配成具有特定功 能的纳米尺度的分子装置,第三代纳米机器人 将包含有纳米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进行人机对 话的装置。
5
10.2.1 天然纳米生物材料


生物马达是一类能够将ATP水解产生的化学能转化 为机械能的生物大分子或复合物,主要包括 Kinesin与Dynein超家族、以及与DNA相互作用的 蛋白质,也称作纳米机器 ATP合成酶是世界上最小的马达蛋白 纳米马达也能以与DNA结合的单个蛋白分子形式存 在 DNA易合成,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柔韧性,是构建纳 米机器的最佳材料

纳米生物技术-PPT课件

纳米生物技术-PPT课件

纳米载药微粒
尺度:直径10~500 nm的固态胶体粒子 构造:药物通过溶解、包裹作用位于粒子内部, 或通过吸附、耦合作 用位于粒子表面 物理化学导向 特点:长循环、缓释、靶向
生物导向
纳米微粒
长循环
靶向、缓释
纳米载药微粒:生物导向
利用抗体、细胞膜表面受体的专一性作用,将配位子结合在载体上,与目 标表面的抗原性识别器发生特异性结合,使药物能准确地作用于目的细胞。
肿瘤组织生理特性——EPR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大多数实体瘤的病 理生理特征与正常组织器官相比有显著不同。表现为 肿瘤血管生长迅速,外膜细胞缺乏,基底膜变形,淋 巴管道回流系统缺损,大量血管渗透性调节剂(缓激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和基质金属 蛋白酶等)的生成。这些生理性变化有利于迅速增长的 肿瘤组织获取大量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这也导致了 肿瘤血管渗透性的增加,进而产生了EPR效应。
生物降解性是药物载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降解,载 体与药物定向进入靶细胞之后,表层的载体被生物降解 掉(包覆形),芯部的药物释放出来发挥疗效,避免了 药物在其他组织中释放
长循环纳米粒(也称为隐形纳米粒) 人体内起防御功能的网状内皮吞噬系统对外来异物的识 别能力很强 巨噬细胞消除外来粒子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识别结合 于微粒上的免疫球蛋白(IgG)和Fc段和补体来吞噬抗 体结合的微粒 血浆中的多种成分如血浆蛋白等可以吸附到纳米粒表面, 这就是调理过程 而巨噬细胞上存在这些血浆成分的受体 药物在血中循环时间短,到达不了靶器官,不能产生长 效缓释作用
极性微粒不易被吞噬,Zeta 电位越高吞噬越少。表面 双亲性或亲水性的微粒在血中循环时间长。采用亲水 性材料对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可提高其表面亲水性、 增大空间位阻及调整Zeta 电位,延长纳米粒在体内的 循环时间。

纳米结构

纳米结构
(2)高分子模板
通常采用厚度为6—20微米的聚碳酸酯、聚酯和 其他高分子膜,通核裂变碎片轰击使其出现许多 损伤的痕迹,再用化学腐蚀方法使这些痕迹变成 孔洞.这种模板的特点是孔洞呈圆柱形,很多孔 洞与膜面斜交,因此在厚膜内有孔通道交叉现象, 总体来说,孔分布是无序的。
CdSe量子点的胶体晶体的 光吸收和光发射谱,可以 看出,随着量子点直径由 6.2nm减小到3.85nm,光 吸收带和发光带出现明显 的蓝移(见实线).胶体晶 体中量子点浓度增加.量 子点之间的距离缩短,耦 合效应增强导致光发射带 的红移(图12.1中实线对 应高浓度胶体晶体,点线 对应低浓度胶体晶体.);
2 厚膜模板合成纳米阵列
厚膜模板合成纳米结构单元(包括零维纳米粒子、 准一维纳米棒、丝和管)和纳米结构阵列体系, 是物理、化学多种方法的集成,在纳米结构制备 科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可以根据需要 设计、组装多种纳米结构的阵列.
用模板合成纳米结构给人们以更多的自由度来控 制体系的性质,为设计下一代纳米结构的元器件 奠定了基础. 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较,模板组 装纳米结构有以下几个优点:
的热溶剂,即可获得白色
的纳米结构空心的介孔文 石。
第四,半导体量子点阵列体系(膜)的合成可以 通过自组织技术进行,它的优点是工艺简单, 价格便宜,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用分子束外 延和电子束刻蚀来合成半导体量子点阵列是比 较成熟的技术,但它需要价格昂贵的设备,因 而自组织合成半导体量子点引起人们倍加注意。 近年来,文章上陆续有一些报道,CdSe量子点 阵列的自组织合成是用自组织技术合成纳米结 构的典型例子.
美国IBM公司的华森研究中心和加利福尼亚大 学共同合作研制成功室温下超小型激光器,主 要设计原理是利用三维人造超原子组成纳米结 构的阵列体系,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尺寸及三维 阵列的间距达到对发光波长的控制,从而使该 体系的发光性质具有可调制性.

生物物理课件 09.纳米生物学要点

生物物理课件 09.纳米生物学要点

2018纳米生物学要点
一、一个技术,两个探针
1、原子力显微镜
A)根据AFM针尖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力,成像模式分为三种:接触、非接触与轻敲。

各种模式相比,各具优势,各有所限。

B)轻敲扫描模式中,可形成高度和相两种图像。

C)AFM适合在近生理条件下展开生物体系研究
2、量子点
A)电子运动在三维受限的准零维半导体纳米晶体。

B)半导体晶体的尺度小于玻尔半径时,能带随尺度发生位移,带隙能随之改变,表现为受激时发射不同谱段(颜色)的荧光。

C)量子点具有六大特点适合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3、贵金属纳米团簇
A)贵金属块体材料一般具有导电性、金属光泽等
B)贵金属纳米尺度结构(棒、球、花、片……)一般颜色较深,等离子共振效应明显。

C)当尺度接近费米波长时,尺度更小的纳米团簇的能级发生裂分,具有光致发光性质。

二、一个分子机器、一个蛋白自组装
A)分子机器是在体内由蛋白装配形成的、可以完成特定功能的结构复杂的蛋白装配体,一般通过消耗ATP做功。

如离子通道、马达蛋白、等等。

B)蛋白质自组装是指由蛋白质个体组装形成结构高度规整结构,一般伴随构象变化,而熵的增加被认为是组装进行的驱动力。

蛋白自组装与许多疾病相关,如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等。

纳米生物技术学概述ppt课件

纳米生物技术学概述ppt课件
4倍原子大小
万分之一头发粗细
纳米科学技术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10-7)到 十亿分之一米(10-9米)内,原子、分子和其它 类型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学问;同时在这一尺度 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
❖纳米生物技术
为研究工作方便,有人把尺寸0.1~1μm视为 亚微米体系,尺寸1~100nm划分纳米体系。 我国科学家在 石墨表面“写”出“中国”和 中 科 院 的 英 文 缩 写 “ CAS” 。 字 的 尺 寸 为 200nm×200nm 。 按 照 这 个 尺 寸 , 可 以 在 大 头针针尖一样的面积上记录下一部《红楼梦》 的全部内容。
❖纳米生物技术
总预算为505.21亿欧元的欧盟第七研发 框架计划(2007-2013)将“纳米科学、纳米 技术、材料和新制造技术”列为十大主题研究 领域合作计划之一。
❖纳米生物技术
2003年美国科学年会的报告,纳米医学技术已 经被列入美国的优先科研计划。现任总统布什 2003年12月签署的《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 案》,自2005财年开始的4年内,联邦政府将投入 约37亿美元用于支持纳米技术研发工作。 美国的优先研究领域包括: ➢生物材料(材料-组织介面,生物相容性材料) ➢仪器(生物传感器,研究工具) ➢治疗(药物和基因载体),已有一种纳米药物
纳米生物技术学概述
张阳德
国家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主任
国家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
主席
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
院长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
主任
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 专家
❖纳米生物技术
概念
纳米是尺寸或大小的度量单位:千米(103 ) →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0-9)

纳米生物学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二)2024

纳米生物学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二)2024

纳米生物学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二)引言概述:纳米生物学是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通过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学相结合,研究和开发出一系列纳米级别的生物材料和技术,为探索和改善生物系统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纳米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进展与应用,例如纳米药物传输、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仿生材料等。

本文将探讨纳米生物学的五个重要大点,分别为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纳米材料与组织工程、纳米生物检测技术和纳米生物图像学。

正文:一、纳米药物传递系统1. 纳米粒子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2. 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方法3.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优点和挑战4. 纳米粒子的作用机制5.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临床应用二、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1. 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2. 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3. 纳米传感器的制备和表征方法4. 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领域5. 纳米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和发展前景三、纳米材料与组织工程1. 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2. 纳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3. 纳米材料制备的方法和技术4. 纳米材料对生物组织的影响5. 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挑战和前景四、纳米生物检测技术1. 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2. 纳米生物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分类3. 纳米生物检测技术的制备和表征方法4. 纳米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5. 纳米生物检测技术的性能和发展趋势五、纳米生物图像学1. 纳米生物图像学的原理和方法2. 纳米材料在生物图像学中的应用3. 纳米生物图像学的制备和表征技术4. 纳米生物图像学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5. 纳米生物图像学的发展前景总结:纳米生物学是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它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学紧密结合,为生物系统的探索与改善提供了新的手段。

本文概述了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纳米材料与组织工程、纳米生物检测技术和纳米生物图像学五个重要领域,并深入探讨了每个领域的关键点。

随着对纳米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期待在医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中看到更多纳米技术的应用和突破。

纳米生物学

纳米生物学

临床诊断与监测
遗传病诊断 妇女怀孕8周左右,在血液中开始出现非 常少量的胎儿细胞,用纳米微粒很容易将这些胎儿 细胞分离出来进行诊断,如判断胎儿是否具有遗传 缺陷等。 光学相干层析术 纳米影像学诊断工具“光学相干层析 术(OCT)”于1997年12月由清华大学研制成功, OCT 的分辨率可达1个微米级,较CT和核磁共振的 精密度高出上千倍。它不会像X线、CT、核磁共振 那样杀死活细胞,但它有办法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 态,而不必等到生命的尾声才被CT或核磁共振检查 出癌组织病变。
临床治疗
• 治



纳米颗粒可将药物送到特定的目标,包括一 般药物不容易抵达之处。举例来说,与肿瘤 产生结合的金质纳米壳(圆球型),经由红 外光照射后加热变形,就释放出摧毁肿瘤的 药物。
磁性纳米粒子药物治疗癌症
• 德国医生尝试借助磁性纳米微粒治疗癌症,并在 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疗效。将极其细小的氧化 铁纳米颗粒注入患者的癌瘤里,然后将患者置于 可变的磁场中,使患者癌瘤里的氧化铁纳米颗粒 升温到45~47摄氏度,这温度足以杀死癌细胞, 而周围健康组织不会受到伤害,当然,认为采用 这种治疗技术必须定位十分精确,应注意不要伤 害健康组织。 • 另外,将磁性纳米颗粒与药物结合,注入到人体 内,在外磁场作用下,药物向病变部位集中,从 而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将大大提高肿瘤的药物 治疗效果。
由身高1米的女孩开始,看看以10分之一的比例逐 步缩小的世界。
DNA的双螺旋结构
• 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作出突出贡献 的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科学家莫里斯· 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于04年10月5日在伦敦的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7岁。 • 1962年,威尔金斯与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 克里克、美国 科学家詹姆斯· 沃森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两位科 学家因为1953年首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而享誉世界,而威尔金斯在这项伟 大发现中的贡献却逐渐被人们遗忘。 • 1950年,当时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行研究的威尔金斯 利用刚刚发明的X射线衍射技术清楚地观测到了DNA的结 构。著名科普作家马特· 里德利说:“是威尔金斯最先用X射 线得到DNA的图像,是他让克里克和沃森认识了DNA, 是他的图像启发了这两位科学家,而他的谦虚让其他人和他 分享了诺贝尔奖。”

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培训课件

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培训课件

——
——





肿 瘤 生 长
断 和 靶 向 治

挑战: 减少癌症de病痛和死亡— 二零一五
“A Vision Not a Dream!” b生y物u医sin学g纳na米n技ote术chnology, A10v. Eschenbach, NCI
隐形-超小-长循环-靶向
生物医学纳米技术
11
表面:Nano-Bio Bridge---Targeting/Sensing Function 信号组件+识别组件
生物医学纳米技术
《生物医学纳米技术》
第四讲:生物医学纳米技术
生物医学纳米技术
2
二十一世纪de三大关键技术
Bioinformatics Biosensor Biochips Bioelectronics Biocomputer
Computer(H/W, S/W) Semiconductor MEMS
新疾 方病 法诊 、治 新 技新 术原
理 、
de
纳米生物 电磁学
Nano-Bio-eMagcs
黑箱
非生命de物质与生生物命医d学e纳物米质技术在电磁场2中7 de相互作用
生物医学纳米技术
28
激光诱导金纳米壳细胞热疗
金纳米壳
生物医学纳米技术
29
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 Treatment,二零零四,三(一):三三-四零
第一九四 次香山科学会议“分子影像学”研讨会于二零零二 年一零 月三零 日
至一一 月一 日在杭州召开.
分子影像学是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de新学科.分

纳米生物技术学概述

纳米生物技术学概述

细胞分离 基因分离
纳米生物技术
医用植入体和人工器官 200-300种 几乎每一品种都可使用纳米技术予以改造,并 将产生众多的新品种
骨 软骨 皮肤 肌腱/韧带 心血管系统 泌尿系统 其它 0 500 1000 US$百万 1500 2000 2000 2002
美国几种医用植入体的市场情况
纳米生物技术
纳米生物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是不同于半导体电子芯片的另 一类芯片。半导体电子芯片是集成具有特定电 子学功能的微单元,所形成的电子集成电路; 而生物芯片则是在很小几何尺度的表面积上, 装配一种或集成多种生物活性,仅用微量生理 或生物采样,即可以同时检测和研究不同的生 物细胞、生物分子和DNA的特性,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作用,获得生命微观活动的规律。
纳米生物技术

为研究工作方便,有人把尺寸0.1~1μm视为 亚微米体系,尺寸1~100nm划分纳米体系。
我国科学家在 石墨表面“写”出“中国”和 中 科 院 的 英 文 缩 写 “ CAS” 。 字 的 尺 寸 为 200nm×200nm。按照这个尺寸,可以在大 头针针尖一样的面积上记录下一部《红楼梦》 的全部内容。
撕裂,钙化 凝血 磨损碎松动 脆/应力刺激/ 无活性
纳米生物技术
医疗技术的发展:
通 用→个体化 大创伤→微创伤
围绕人体的微细组成与结构,及其 生物与功能特性开展纳米生物材 料与检测技术研究
纳米生物技术
分子马达

分子马达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 做功的纳米系统。 美国康纳尔大学的科学家利用ATP酶作为分子马达, 研制出了一种可以进入人体细胞的纳米机电设备--" 纳米直升机"。该设备共包括三个组件,两个金属推 进器和一个附属于与金属推进器相连的金属杆的生物 分子组件。其中的生物分子组件将人体的生物"燃料 "ATP转化为机械能量,使得金属推进器的运转速率达 到每秒8圈。这种技术仍处于研制初期,它的控制和 如何应用仍是未知数。将来有可能完成在人体细胞内 发放药物等医疗任务。

纳米生物医学工程(两篇)2024

纳米生物医学工程(两篇)2024

引言概述:纳米生物医学工程是将纳米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相结合的领域,旨在开发和应用纳米技术来改善医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

本文是《纳米生物医学工程(二)》的续篇,将进一步探讨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1.纳米粒子在生物标记中的应用2.纳米量子点在生物荧光成像中的应用3.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中的纳米材料应用5.纳米探针在分子成像中的应用二、纳米药物在治疗和传递系统中的应用1.纳米颗粒药物传递系统2.纳米脂质体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3.纳米聚合物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4.纳米胶囊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5.纳米粒子药物传递系统的优势和挑战三、纳米技术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1.纳米颗粒在肿瘤成像中的应用2.纳米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4.纳米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5.纳米生物传感器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四、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1.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2.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生物活性调控中的应用3.纳米材料在器官修复和再生中的应用4.纳米材料在干细胞工程中的应用5.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材料设计中的创新五、纳米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1.纳米递送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2.纳米颗粒在基因治疗成像中的应用3.纳米材料在基因编辑中的应用4.纳米技术在基因治疗安全性中的应用5.纳米生物传感器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总结:纳米生物医学工程是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学科,其应用领域广泛且前景广阔。

本文探讨了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治疗和传递系统、癌症诊断和治疗、组织工程以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的应用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和进展,有望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纳米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实现其潜力的最大化。

引言概述:纳米生物医学工程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用纳米尺度的材料和器件来研究和改进医学诊断、治疗和监测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纳米医用材料
纳米医用材料的分类
根据医用材料的功能性分分类 分为辅助性材料和功能性材料 根据纳米材料的属性分类 分为高分子材料、有机分子材料、矿物材料、有机矿物复合 材料、混合材料等
根据纳米材料的用途分类 药物载体材料、植入性生物材料、检测检验材料。
纳米药物载体
在临床治疗中,传统的给药方式如片剂、胶囊、针剂等,存 在几大弊病: (1)给药后血药浓度起伏较大,而且使用时间有限,给患 者造成极大不便。 (2)药物的副作用较大 (3)药物的利用率低 (4)难以针对病灶进行靶向治疗。 药物制剂的发展目标:建立药物控释系统,导向病患部位, 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控制,将药物以最佳剂量和 时间释放出来,达到定时、定位、定量发挥药物疗效,从而 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少副作用。 药物载体是指能改变药物进入人体的方式和在体内的分布、 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并将药物输送到靶向器官的体系。
纳米药物载体的性质 纳米药物载体通常为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构成的粒径在 10~200nm的纳米粒子、纳米胶囊、纳米胶束、纳米乳剂等。 纳米药物载体表面的亲水性和亲脂性将影响纳米粒子与调 理蛋白吸附结合力的大小,从而影响吞噬细胞对其吞噬的快 慢。亲脂性越强,吞噬速度越快。 纳米药物载体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1) 载体对药物的运载能力 (2) 载体在体内的归宿 (3) 载体的急性或慢性毒性 (4) 载体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5) 载体的生产成本
纳米级药物
胰岛素: 将胰岛素纳米化浓缩为烟雾状物质,粒径缩小至100nm,糖 尿病患者只需要使用传统注射法的三分之一,就能收到同样 疗效;将纳米胰岛素输入微型胰岛素泵中,可以替代每天注 射甚至一天必须输注几次胰岛素的单独注射法。
环孢素 环孢素(CyA)是一种真菌代谢产物,是瑞士山德士药厂首先 研发出来,一种新型高效免疫抑制剂,适用于预防同种异体 肾、肝、心、骨髓等器官或组织移植所发生的排斥反应。 CyA纳米乳剂可显著提高吸收量和吸收速率,体内药物动力 学稳定性提高,个体差异变小,收肠胃消化状态的影响变小。
传统医学与纳米生物医学的差异不仅在尺 度上,更重要的是治疗思路。 传统医学:在维修养护受损细胞的同时, 破坏部分正常细胞,依赖于生物体细胞的 再生与自愈。 纳米生物医学:运用纳米装置,发挥类似于 人类组织细胞的功能,探测人体内化学与 生物化学成分的变化,进入人体的微观世 界中完成特殊的维护使命;适时释放药物 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即使改善人的健 康状况。
纳米药物载体研究的重点: (1) 纳米粒子载体材料的筛选和组合,以获得事宜的释药速 度。 (2) 采用表面化学方法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修饰,提高靶向 能力和改变靶向部位。 (3) 制备工艺优化,增加药物载量、临床适用性和适用于工 业化生产 (4) 体内过程的动力学规律探讨,正确描述血液与靶器官内 药物的变化规律
9
• DNA芯片又称为寡核苷酸阵列或杂交阵列分析,将DNA 子片段集约固化在固体表面上以构成DNA芯片,在芯片 表面能够制备成千上万的基因单元作为配体,对待测基因 进行筛选。待测基因通过PCR扩增技术得到数量放大,再 进行荧光标记,使其在筛选过程中产生可识别的荧光发射 或光谱转移。此荧光信号被荧光显微镜检出,达到基因识 别的目的。
理想的纳米药物载体具备以下性质: ①具有较高的载药量; ②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包封率是指被包裹物质(如某药物)在体 系中的百分量。可利用下式计算出百分包封率:EN%=(1一 Cf/Ct)×100%。其中,Cf为游离药物的量,Ct为悬液中药物的 总量。 ③有适宜的制备及提纯方法; ④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无毒; ⑤具有适当的粒径与粒形; ⑥具有较长的体内循还时间。延长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能更 好地发挥全身治疗或诊断作用,增强药物在病灶靶部位的疗效。
10
三、纳米药物
纳米药物可分为两类: 纳米级药物:药物成分本身具有药理活性,一旦处于纳米级 颗粒范围,就表现出不同于常规态药物的显著疗效。 优点:减小粒径,控制粒径分布,提高药物的溶解性,药物 容易吸收;容易实现靶向运输和缓释控释。 纳米效应药物:药物成分本身不具备药理活性,纳米化后能 够表现出药物疗效。如利用纳米材料的表面活性作用,可杀 死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纳米材料作为纳米效 应药物必须具备杀死不良细胞、不损害正常细胞为基本前提。 特点(1)粒子尺寸小于100nm;(2)纳米粒子呈均匀分布。
纳米凝胶 凝胶是指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 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的一 种特殊分散体系 纳米凝胶药物载体通常粒径不大于100nm,能够感应外界 环境的变化并因此而产生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如温 度、pH、溶剂、光、电、磁、压强等。 活性组分与纳米凝胶的结合方式:贮存式结构,药物在内 层,外层为高分子材料纳米凝胶薄膜;基体式结构,药物均 匀分散于凝胶内;化学结合,通过化学键将药物结合在凝胶 上。 药物释放途径:凝胶降解释放;凝胶膨胀扩散释放;凝胶 载体表面化学释放。
纳米高分子聚合物载体 温度敏感纳米载体 温敏型高分子属于智能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类。温敏型高分子 常含有取代酰胺、醚键、羟基等官能团。如聚N-异丙基丙 烯 酰 胺 ( PNIPAAm ) 、 甲 基 纤 维 素 、 羟 基 丙 基 纤 维 素 (HPC)、聚乙烯醇-乙酸乙烯酯共聚物(PVA)、聚氨酯(PU) 等。 温敏性聚合物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临界溶解温度,所谓临界 溶解温度是指聚合物和溶剂的相发生不连续变化的温度点。 如果在某一特定温度以下,聚合物溶液只有一相,而在此温 度以上发生相分离,那么这一特定温度为低临界溶解温度 (LCST);相反,则被称作高临界溶解温度(HCST)。
3. 生物芯片技术 • 生物芯片是基因生物学与纳米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
很小的几何尺度的表面积上,装配一种或集成多种生物活
性分子,仅用微量生理或生物采样,即可同时检测和研究 不同的生物细胞、生物分子和DNA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获得生命微观活动的规律。生物芯片可以粗 略地分为细胞芯片、蛋白质芯片(生物分子芯片)和基因 芯片(DNA芯片)等几类,都有集成、并行和快速检测的 优点,已经成为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科技。
pH敏感纳米载体 pH敏感型纳米载体是指在体内某个特定的酸碱环境下,载 体的性能发生改变,使释药增加的一类给药系统。 pH敏感型纳米粒子比较多的被用于口服给药,利用胃肠道 pH值的差异,采用不同pH敏感型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纳米粒 子,可将药物输送到胃肠道的不同部位。
光敏感纳米载体 光敏性纳米载体的基本思路 是将具有光敏作用的化合物 载入纳米给药系统,给药后 在肿瘤部位进行激光照射, 具有光敏作用的化合物可以 被肿瘤组织滞留,同时光敏 化作用的化合物产生单线态 态的氧,杀死肿瘤细胞。
纳米药物载体的优点 增加药物吸收:由于纳米粒子高度分散、表面积大、表面 性能特殊,且能保护药物,有利于增加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接 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度。 控制药物释放:通过对纳米载体材料的合成设计调控药物 的释放速度。 改变药物的体内分布:载药纳米粒子被吞噬细胞吞噬,可 靶向于吞噬细胞丰富的肝脏、脾脏、肺和淋巴组织等,特别 小的纳米粒子还可以进入骨髓。 改变药物的膜转运机制:纳米粒子可以增加药物对生物膜 的透过性,实现药物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治疗。 提高药物稳定性:给药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药物免受 生物体组织环境的影响。
纳米脂质体 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 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 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 纳米脂质体(liposome)药物载体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 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 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 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 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 胞内部。
纳米效应药物
纳米羟基磷灰石(HPA): 纳米HPA粒子具有很高的表面积,强离子交换能力和强极化 力,药理活性表现为与特殊病原体细胞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而不干扰正常细胞的细胞代谢。在体外对胃癌、肝癌等19种 肿瘤细胞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原理:肿瘤细胞表面CaM(钙结合蛋白)是正常细胞的几倍, 具有更强的钙吸收能力。当肿瘤细胞外存在羟基磷灰石等纳 米粒子钙池时,肿瘤细胞超强的钙吸收能力导致钙吸收过量, 产生毒性,抑制癌细胞生长。
纳米科学与技术导论
主讲教师:司徒粤 Email:situyue@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第九章 纳米生物医学
一、导言
科学工作者将纳米技术应用到医 药学领域,就产生了——纳米生物 学和纳米生物医学等新科学。
纳米生物学的任务:研究在纳米尺度上的生 物结构与生物反应机理的学科,包括复制 、修复和调控等多方面的生物过程。研究 对象是纳米尺度的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等 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以及动态生物过程。 纳米生物医学的任务: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 命过程,从科学认识发展到工程技术,在 设计制造并利用纳米装置和纳米结构来改 善人类的整个生命系统。
优势

纳米微粒比血红细胞还小许多,可以在血液中自 由运行。
奇异
纳米粒子呈现许多奇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出现一些“反常现象” 。
精细
能直接利用原子、分子的排布制造具有特定功能 的药品、器械 。
一、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1、遗传病诊断 纳米技术有助诊断胎儿是否有遗传缺陷。妇女怀孕8个 星期时,血液中开始出现少量胎儿细胞。利用具有纳米级大 小孔洞的半透膜或特殊的合成纳米管等,可把胎儿细胞分离 出来进行诊断。不需要进行羊水穿刺。目前美国已将此项技 术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2、病理学诊断 肿瘤诊断最可靠的手段是建立在组织细胞水平上的病理 学方法,但存在着良恶性及细胞来源判断不准确的问题。利 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可以在纳米 水平上揭示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通过寻找特异性的异常纳 米级结构改变,以解决肿瘤诊断的难题。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