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制度课件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0a52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7.png)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标准
总结词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标准是用于评估心 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的参考指标。
VS
详细描述
心电图的危急值项目包括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异常情况可能引发 严重的生命危险。具体的危急值标准根据 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情况而有所不同 ,当心电图检查结果符合危急值标准时, 需要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确 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培训内容
培训应包括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基本概念、报告范围、报告流程、处理措施等内容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 果进行评估,了解医护人员对危急值 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的掌握程度。
持续改进
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 和内容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医护人 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 能力。
监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包 括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 方面。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制度 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 措施,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
评估方法
通过定期检查、数据分析、患者反馈 等方式,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 况进行评估
监督主体
建立多层次的监督机制, 包括医务科、护理部、临 床科室等部门,确保危急 值报告制度的全面落实。
考核标准与奖惩措施
考核标准
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对医护人员在危急值 报告及处理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奖惩措施
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 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惩 罚,激励医护人员更加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 及处理流程的执行。
制度执行与监督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566d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d.png)
“危急值”报告制 度
检验科、放射科、电诊科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应及时复 核一次,同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如两次复查结果相同,且确认仪器设备正 常,标本采集、运送无误,方可将报告送到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 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 300U/L 大于600U/L
<1.0×109 /L >25×109 /L 小于50 g/L 大于230 g/L
< 30×109 /L > 1000×109 /L
常用危急值区间及其意义
一、钾(K): 参考值:3.5~5.5mmol/L
危急值区间<3.0mmol/L;>7.5mmol/L 低于 3.0 mmol/L,可能会出现头晕、发力、虚汗、以及地高辛中毒和
要取决于碳酸/碳酸氢盐缓冲对。
六、氧分压(pO2) 参考值:动脉血10.64~13.3kPa 危急值区间<4KPa (30mmHg ) 氧分压是维持体内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与组合的关键指标之一。在一个大气
压下,正常体内物理溶解的氧,100ml血液仅占0.3ml,因此体内绝大多数的 氧需求来源于血红蛋白化学结合的氧。氧分压过高,容易造成氧中毒,氧分 压低,容易形成呼吸衰竭,当低于<4KPa (30mmHg )既有生命危险。
针对性
年龄针对性: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不同, 其相应的临床危急值亦有所不同。
性别针对性:由于男女性别生理状态所决定的 正常参考值不同而导致相应危急值亦有所不同, 况且某些特殊项目具有性别针对性。
病种针对性:不同病种、病例亦对危急值有不 同的理解和要求。
种族针对性:不同种族由于生活状态、饮食结 构有所不同,正常参考值以及临床危急值亦会 产生相应改变。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5ede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3.png)
评估方法:采用科学的 方法和标准对危急值报 告制度进行评估。
危急值报告制度对医疗质量的提升有显著影响
根据美国医疗质量和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实施危急值 报告制度的医疗机构,其医疗错误率比未实施的机构低 20%以上。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应基于循证 医学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如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 等进行评估和指导。
Logo/Company
202X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The importance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the 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system
汇报人:XXX
202X.XX.XX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定义与意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步骤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技术支持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监督与评估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案例分析
目录
01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解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保障医疗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提升诊疗效率
危急值报告制度优化资源配置
危急值报告制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实施危急值报 告制度后,医疗事故率下降了15%
一项对200家医疗机构的研究发现,采 用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机构,平均诊疗时 间缩短了15%
04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监督与评估
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危急值报告制 度监督机制。
Supervision mechanism: Establish an effective emergency value reporting system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危急值报告及处置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及处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fcce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8.png)
QT间期
QT间期延长,提示可能存 在心脏复极化异常,增加 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ST段
ST段抬高或压低,提示可 能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心 肌缺血等严重心脏疾病。
血常规项目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低于2×10^12/L,提 示贫血,可能存在失血、溶血等
严重疾病。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提 示感染或炎症,可能存在败血症、 脓毒血症等严重疾病。
报告流程
01
02
03
04
检测发现
临床实验室或影像科室等检测 部门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患者检
查结果异常。
核实确认
检测部门对异常结果进行核实 ,排除误差等干扰因素,确认
检查结果无误。
报告发出
检测部门将异常结果及报告单 填写完整后,通过电话、网络 等方式及时报告给临床科室。
处置与记录
临床科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采 取相应处置措施,并进行详细
会诊与治疗
组织会诊
针对危急值情况,应组织相关科室专 家进行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紧急治疗
根据会诊结果,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 急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04 危急值案例分析
心电危急值案例
总结词
心电危急值案例是常见的危急值类型之一,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置,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详细描述
心电危急值案例通常包括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干预。在心电危急值案例中,医生需要迅速判断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心肺复苏、电除颤等, 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血气分析项目
氧分压
氧分压低于60mmHg,提示呼吸衰竭,可能存在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等严重疾病。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5c41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c.png)
总结
• 危急值不是一组一成不变的临床提示数据,它可以根据各医院的具体情况
而拟定出相应的危急值。
• 危急值报告逐步趋于制度化,任何一家具有收治能力的医院都应该有自己
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 危急值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维护,危急值制度的合理运用可降低
临床风险。
C T检查
• 1.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 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脑疝;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肺栓塞;
急性主动脉夹层。
• 4.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C T检查
常见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危急值范围
检验项目
低值
症状
高值
血清钾 血清钠 血清氯 血清钙
成人<
低钾血症,
成人>
2.5mmol/L 呼吸肌麻痹 6.5mmol/L
成人< 120mmol/L
成人< 80mmol/L
<1.6mmol/L
低钠血症
低血钙性手 足搐搦
成人> 160mmol/L
成人> 115mmol/L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八)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的专项检查,发现违规
人员,每次扣科室质量分5分: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起的医疗纠 纷,按相关规定处理。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九)“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将纳入三级三等考核。医技
科室如未按要求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结果,一次扣罚5分;临床科 室未及时处理一次扣罚5分,病历无记录一次扣罚2分;《危急值报告 登记本》登记不及时、漏等或缺项过多,扣2分。
危急值报告及处置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及处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3815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6.png)
临床医生根据报告的危急值采 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在病历
中记录相关内容。
危急值项目及标准
02
血液检查危急值项目及标准
总结词
血液检查危急值项目及标准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潜在的生命威胁。
详细描述
血液检查危急值项目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标准值因年龄 、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而异。当检测结果超出正常范围时,表明患者可能存在 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或生命危险,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等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核实。
确认危急值并通知相关人员
确认危急值范围
根据实验室和相关科室的规定,确认患者检查结果是否属于危急 值范围。
核实患者信息和检查结果
在确认危急值后,应核实患者身份、检查项目和检查结果等信息, 确保无误。
通知相关人员并记录
在确认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等, 并记录通知的时间、接收人员等信息。
危急值处置流程
03
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反应
立即确认报告来源和患者信息
01
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迅速确认报告的来源、患者身份和检查
项目等信息,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保持冷静并迅速反应
02
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避免延误处
置时间。
记录报告内容和时间
03
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详细记录报告的内容、时间、报告人员
总结词
早期干预,预防并发症,保护肾功能
详细描述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 时干预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案例中,医 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干预措施包括 控制病因、利尿、降压等,以保护患者的肾 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年度-危急值ppt课件
![2024年度-危急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927a9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3.png)
强化危急值数据监测
02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危急值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监管
效率。
加强危急值管理培训
03
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和管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20
改进措施
优化危急值处理流程
简化处理步骤,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加强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共同应对危急值问题,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
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鼓励学员们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 的危急值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注最新研究进展
建议学员们关注危急值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指南,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7
详细讲解了危急值出现后的处理流程,包 括及时通知医生、记录和处理危急值、以 及后续的跟踪和监测等环节。
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协作在危急值管理中的 重要性,包括医生、护士、检验师等不同 角色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24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增强了对危急值的认识
通过本次课程,学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危急值 的概念、意义和管理方法,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 很大的帮助。
16
常见应对措施
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值 班医生,报告危急值情
况。
01
护士加强病情观察,密 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
化。
03
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或 治疗的患者,及时安排
相关检查和会诊。
05
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如调整治 疗方案、给予急救措施
等。
02
做好护理记录,详细记 录危急值处理过程和结
果。
04
发现危急值 报告危急值 临床处理 追踪与反馈
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fb557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4.png)
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危急值报告制度简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总结与展望01危急值报告制度简介危急值是指在进行临床检查、检验时,患者出现的某一检查结果异常,该异常结果可能表明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危急值定义不同的临床检查和检验项目都可能存在危急值,例如血钾、血糖、体温、心率等。
危急值范围什么是危急值1危急值报告的重要性23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异常变化,为紧急治疗提供依据。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医疗安全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保障医疗安全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促进临床医生和护士更加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危急值报告的范围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生命体征类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特殊检查指标急诊病人的检查指标血钾、血糖、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等。
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急诊病人的检查项目也可能存在危急值,如心肌酶谱等。
0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目的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严重病情或异常体征,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原则以患者为中心,遵循及时性、可靠性、有效性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和原则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步骤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监测的危急值项目,如心电监测、血气分析等。
确定需要监测的危急值项目根据相关指南和规范,制定危急值报告标准,包括正常范围和异常值的判断标准。
制定危急值报告标准规定危急值报告的流程,包括监测结果异常时的处理、报告的途径和时间等。
明确报告流程建立危急值报告的记录制度,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建立记录制度03改进根据实施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危急值报告制度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5e63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d.png)
目录
•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 危急值识别与评估 • 报告程序及要求 • 相关部门职责与协作 • 监管与改进措施 • 培训教育与宣传普及 • 总结与展望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
01
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对可能危及患 者生命安全的检查、检验结果,以及其他需要紧急处理的医 疗情况,进行及时、准确、规范的报告和处置的制度。
根据监管评估和问题反馈结果,制定具体 的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和时间节点。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 报告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执行力 度。
引入先进技术和方法
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
积极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方法,提高危 急值检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根据实践经验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优 化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其适应医疗发展 的需要。
职能部门协作
制定与完善制度
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制 定和完善危急值报告制 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
协作方式。
加强沟通与协调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确保各部门之间信息传 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提供培训与指导
针对危急值报告制度, 对各相关部门进行培训 和指导,提高处理能力
和效率。
监督与评估
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 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 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
培训教育与宣传普
06
及
培训教育内容设计
01
02
03
04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基本 概念、意义及重要性
危急值报告的标准、流 程与规范
危急值识别、评估与处 置的方法与技巧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 练
培训方式选择及实施计划
线上培训
危急值制度的建立和危急值的确定PPT课件
![危急值制度的建立和危急值的确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68ca1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6.png)
血转氨酶 >1000 U/L 可能有急性肝坏死。
严重的肝细胞损害,
血胆红素 >260 μmol/L 严重的急性肝炎,强 烈的传染源。
肾功能指标
血肌酐 >650 μmol/l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尿素 >36 mmol/L 急性肾衰
血尿酸 >0.80 mmol/L 急性尿酸盐肾病伴肾 小管阻塞和肾衰
18
2013年危急值的项目和范围
5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
危急值要体现危、急,不要与检测限、医学决定水平、复 查标准等混为一谈(HIV阳性、细菌培养阳性等特殊报告 建议按报告发放程序走,可另订程序) 可参考文献资料,但必须结合医院特点 以检验为重点,但不局限于检验 必须征求临床医生的意见 以医院或医务科名义发布 一旦制定,必须严格执行,加强检查督查
S
白细胞计数WBC
109/L
血小板计数PLT
109/L
<20
<50
<10
<75
<2.6 <3.0 <115 <1.60 <500
<20 <1.5 <20
>65 -
>40
>25.0
>6.0
>160
>3.55
-
>30
>80
>50.0
1000
14
试验项目
血液酸碱度(pH)
二氧化碳分压(pCO2)
氧分压(pO2)
血糖(Glu) 血钾(K) 血钠(Na) 血钙(Ca)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WBC PLT
单位
mm Hg mm Hg
危急值课件PPT课件
![危急值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97f1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b.png)
键措施。
05
危急值质量控制与 改进
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
危急值识别准确率
通过定期抽查和专家评审,评估医护 人员对危急值的识别能力。
危急值处理时效
建立危急值处理流程,确保在规定时 间内完成处理并记录。
危急值报告规范性
制定危急值报告标准,包括报告格式 、内容、传递方式等。
危急值课件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危急值概述 • 危急值识别与评估 • 危急值报告与传递 • 危急值处理与应对 • 危急值质量控制与改进 • 危急值相关法规与伦理问题
01
危急值概述
定义与意义
危急值的定义
指危及生命的极度异常的检验结 果,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 危险的边缘状态。
危急值的意义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家族史等信息, 了解病情发展及可能的风险因素。
检查法
利用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如心电图、 血压监测等,获取客观数据进行分析 。
评估标准
01
02
03
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 临床表现,评估病情的严 重程度。
危急值范围
参考医学指南和专家共识 ,确定各项指标的危急值 范围。
发展趋势
值班医师。
确认与处理
医师接到通知后,迅速 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
或治疗。
记录与追踪
详细记录处理过程,并 进行追踪与评估,确保
患者安全。
反馈与改进
对危急值处理情况进行 定期总结与反馈,不断
完善处理流程。
02
危急值识别与评估
识别方法
观察法
询问法
危急值PPT课件
![危急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7fe0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9.png)
与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保持密切沟通, 共同协作确保患者安全。
04
影像学检查中危急值处理
常见影像学检查项目介绍
X线检查
包括透视、摄片等,常 用于骨折、肺部炎症等
初步筛查。
CT检查
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进 行断层扫描,发现体内 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MRI检查
超声检查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成 像,对软组织层次显示 效果好,无辐射损害。
加强医护沟通协作
医护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共同确认 危急值,确保患者安全。
报告流程梳理与优化建议
报告流程梳理
明确危急值发现、确认、报告、记录等 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优化报告路径
建立快速、有效的报告路径,如电话、 短信、网络等,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加强报告后处理
对报告的危急值进行及时处理,如通知 主管医生、启动应急预案等。
相关法规与规范要求
法规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法规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报告制 度。
规范要求
医疗机构应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明确危急值项目、报告方式、处理流程等,确保危急值能够及时、 准确地报告给临床医生,为患者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对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 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电解质比例失调。
03
变化趋势异常
某些指标在短时间内出现急剧变 化,如凝血功能指标迅速恶化。
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立即通知医生
发现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负责医生,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处理。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并按照医院 规定进行报告和存档。
复查确认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f062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c.png)
目录
•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 危急值项目及标准 • 危急值处置流程 •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 案例分析
01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部规定的一组特定的检验、 检查结果,当这组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 于生命危险的边缘时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 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制 度。
经验总结
总结改进经验,提炼优秀 实践,为进一步完善危急 值报告制度提供参考。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快速识别、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某医院心内科医生在查房时,发现一名患者心电图异常,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迅速启动紧急处 理流程,通知急诊科和心导管室做好准备,同时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患者被迅速转运至 导管室,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目的
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危急情况,采取紧急措施 进行救治,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适用范围与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科室,包 括门急诊、住院部、手术室等。
适用对象
适用于所有接受医疗服务的病人 ,包括成人、儿童、孕妇、老年 人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疾病的患 者。
报告流程与责任人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与标准
总结词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能够及时发 现和诊断心脏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 的救治。
详细描述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包括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停搏等,当心 电图出现异常波形时,应及时报告医 生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B超检查危急值项目与标准
总结词
B超检查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腹部脏器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 的救治。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7025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c.png)
02 危急值类型及标准
检验危急值
总结词
检验危急值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指标。
详细描述
检验危急值通常包括血钾、血钙、血糖、血气分析、心肌酶谱等指标,当这些 指标出现异常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生命威胁,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
放射危急值
总结词
放射危急值是指通过放射影像学检查 发现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疾病或并发症 的指标。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 件
目录
•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 危急值类型及标准 • 危急值处理流程 • 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 部建立的、旨在保障患者安全的 、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检验、检 查值的管理制度。
总结词
1. 识别其他危急值
2. 紧急处理
3. 多学科协作
4. 持续监测与评估
除了检验和放射危急值 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危 急值需要关注和处理, 如心电图、超声等检查 结果的危急值。
根据心电图、超声等检 查结果,判断是否达到 危急值标准,如严重心 律失常、心脏骤停等。
医生接到相关检查结果 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 施,如心肺复苏、除颤 等,以挽救患者生命。
报告流程
检测发现
检测人员对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异常结果 。
反馈跟踪
管理部门对危急值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反 馈,持续改进报告制度。
复核确认
检测人员对异常结果进行复核,确认为危 急值。
接收处理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接收危急值通知,迅速 进行相应处理和记录。
报告发出
检测人员将危急值结果录入医院信息系统 (HIS),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临 床科室。
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f3f5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7.png)
建立奖惩机制
对及时、准确报告危急值并有效处置 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 励;对瞒报、漏报、迟报等违反规定 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完善制度
根据医疗实践的发展和变化, 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提
高制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强培训
持续开展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和技能 水平。
明确标注出现危急值的检查项 目名称及结果。
报告人信息
包括报告人姓名、职务、联系 电话等,以便医师核实和追踪 。
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床号等。
检查时间
提供检查项目的具体检查时间 。
处理建议
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查结果,给 出初步的处理建议或意见。
04
危急值处理措施
处理原则与策略
血、轻度肝功能异常等。
03
报告程序及要求
报告程序
第一步
第二步
发现危急值。临床医护人员或医技科室人 员在工作中发现患者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 时,应立即核实并确认。
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确认危急值后 ,应立即通知患者的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并告知患者相关信息。
第三步
第四步
医师处理。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接到通知 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处理,并在 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医护人员在进行检查、检验或监测时 ,一旦发现危急值,应立即停止当前 操作,并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2. 通知主管医生
确认危急值后,应第一时间通知患者 的主管医生,并告知患者当前情况。
报告流程与要求
3. 记录与报告
将危急值情况详细记录在病历中,并填写危急值报告表,上报至医院相关部门。
4. 处理与追踪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ae25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e.png)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并处理危重病情
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异常变化,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 ,有助于及时处理危重病情,降低患者死亡率。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提高患者满 意度。
促进多学科协作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提高医疗人员的 警觉性,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对待每 一个患者的检验结果,减少漏诊和误 诊的发生。
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加强医疗团队合 作,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有效的治疗。
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
01 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减少因医疗疏忽而导致的医
疗纠纷和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
危急值报告是指将检验结果异常值及时报告给相 关医生或临床科室,以便迅速采取治疗措施。
02
危急值报告制度
报告范围
危急值项目
包括但不限于血钾、血钙、血糖、血气分析、心肌酶谱等指标,具体项目根据不同医院和科室 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不正常范围界定
危急值被认为是不正常的范围,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影响,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 确认并记录,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 治疗措施。
紧急处理
对于危急值所涉及的紧急情况,临床 医生应立即组织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03
危急值报告的临床意义
对患者的及时救治
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指标,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使患者得 到及时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 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缩短患者等待救治的时间,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危急值的报告和流程课件
![危急值的报告和流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5b542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5.png)
各科“危急值”成果见附表
检验项目
简写
白细胞计数
WBC
检验科“危急值”
血红蛋白含量
HGB
血小板计数
PLT
旳范围
凝血活酶时间 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T APTT
纤维蛋白原定量
FIB
酸碱度
PH
二氧化碳分压
mmHg
碳酸氢根
HCO3
氧分压
PaO2
血氧饱和度
SpO2
钾
K
钠
Na
钙
Ca
葡萄糖
GLU
尿素
NH4
肌酐
危急值旳报告及流程
主要内容
“危急值” 旳定义 “危急值”报告目旳 各科“危急值”成果见附表 危急值报告流程 登记制度 质控与考核
“危急值” 旳定义
一般指某种检验、检验成果出现时,表白患者可能已处于 危险边沿。此时,假如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 速予以有效旳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不然 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 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旳检验成果数值称为“危急值”
Cr
总当红素
TBIL
肌酸激酶
CK
淀粉酶
AMY
低值
高值
备注
2.0
30
静脉血、末梢血
45200Fra bibliotek静脉血、末梢血
25
500
静脉血、末梢血
30
抗凝治疗时
20
70
静脉血
1
8
血浆
7.25
7.55
动脉血
20
70
动脉血
10
40
动脉血
50
动脉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柘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陈辉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定义
是指当这种检验(查)结果出现时,表明 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 医师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查)信息,迅速给予 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 生命。
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26日国 家卫生计生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自2016年11 月1日起施行。
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技科室报告流程
医技科室人员在“危急值”报告前,应当做 必 要的验证,排除干扰,以免误报信息。复检结果无误 后,应当立即用电话将“危急值”结果通知 病区值班 医生或门急诊首诊医师,并填写危急值登记表。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床医生报告流程
门急诊首诊医师或病区值班医生接到电话确认危急值报告, 及时结合病情,对危急值进行分析、验证。若与临床症状不符, 要关注样本的留取是否存在缺陷,必要时应当重取标本进行复 查;如果临床症状与检验结果相符,应迅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 干预措施或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填写“危急值” 登记表。必要时报告主管医师及科主任。
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
检验项目 血液 血浆 D-二聚体(D-Dimer) 肌钙蛋白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胆碱酯酶
低值 不凝或高凝 ---------------
高值
20mg/L 0.1 ug/L 300 u/L 1800 u/L 2000 u/L 2000 u/L 3000 u/L
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
检验项目 白细胞 白细胞(新生儿)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新生儿) 血小板 成人空腹血糖 新生儿空腹血糖 总胆红素 新生儿总胆红素
低值 2.0×109/L 0.5×109/L 60g/L 95 g/L 30×109/L 2.5mmol/L 1.7 mmol/L -----
危急值报告制度
影像科“危急值”项目
11.消化道穿孔。 12.急性肠梗阻。 13.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破裂。 14.心包填塞。 15.手术后体内残留异物。 16.可疑主动脉夹层。 17.颅内大量出血、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 18.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19.脑疝、急性脑积水。 20.大面积脑梗塞。 21.脑梗塞或脑出血复查程度加重。 22.脑干出血或梗塞。
危急值报告制度
超声科“危急值”项目
9.急性深静脉栓塞。 10.怀疑主动脉夹层。 11.怀疑急性动脉栓塞。 12.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心率异常,疑似胎儿宫内窘迫。 13.晚期妊娠怀疑胎盘早剥,且积血区与羊水暗区相通,怀疑活动
性出血。 14.怀疑黄体囊肿破裂并腹腔大出血。 15.自然流产并大出血。
一式二份,本科保存一份,每月 5 号之前上报医务科一份。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具有条件可变性,临床、医技 科室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进行总结、分析、修改、 删除或增加,提出“危急值”报告持 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以书面形式提出,由科室 主任报医务科;如遇科室间标准度
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梗死 3.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心肌缺血) 4.急性心肌损伤
高值 30.0×109/L 40.0×109/L 200 g/L 230g/L 1000×109/L 25mmol/L 16.5 mmol/L 257μmol/L 308μmol/L
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
检验项目
低值
血清钾
2.5mmol/L
血清钠
110mmol/L
血清钙
1.5mmol/L
危急值报告制度
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
5.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症伴快速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5秒的心室停搏。
血清氯
80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
10mmol/L
凝血活酶时间(PT)
8秒
INR(口服华法林)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尿素氮
---
尿酸
---
血清肌酐
---
高值 6.5mmol/L 160mmol/L 3.5mmol/L 120mol/L 40mmol/L 30 秒 3.5 70 秒 30 mmol/L 700 umol/L 350 umol/L
危急值报告制度
超声科“危急值”项目 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脏器破裂或大血管破裂出
血。 2.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3.急性心肌梗塞或外伤致心脏破裂合并心包填塞。 4.心脏普大合并急性心衰。 5.大面积心肌坏死。 6.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 7.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8.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危急值报告制度
影像科“危急值”项目
1.眼眶内异物;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 2.颌面部、颅底骨折。 3.椎体骨折伴硬膜囊受压、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环枢椎骨折等。 4.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5.骨盆环骨折。 6.气管、支气管、食道异物。 7.一侧肺全不张。 8.可疑肺栓塞。 9.气胸压迫60%以上。 10.两肺弥漫性肺水肿
危急值报告制度纳入到18项医疗质量安全 核心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谁检查、谁报告、谁登记 谁接收、谁记录、谁处理
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的
1.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 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2.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 促进临床与医技人员的有效沟通。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科
检查项目 检查时间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所在 科室
危急值检查结果
报告人
报告 时间
接听电话 人员姓名
科主任 复核时间
科主任 签字
危急值报告制度
科
接收时间
报告科 室
报告人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检查 项目
危急值检查结果
接收人员
处理情况
科主任(护士 长)复核时间
复核人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