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1e08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5.png)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机械制图已经成为了一门重要的职业技能。
然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
因此,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一次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首先,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以理论为主,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可以通过组织实际项目或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机械制图的操作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应该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机械制图技术的快速发展,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实际应用。
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关注行业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和案例,引入最新的技术和工艺,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有现实应用价值。
此外,还应该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例如增加三维建模和CAD制图等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种类的机械制图技术。
再次,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如虚拟实验室和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是机械制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学校应该加强实验室设备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给学生。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程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实用的机械制图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f043e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b.png)
关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机械制图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角度展开论述,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机械制图人才。
一、现状分析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侧重于技术性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老师的示范,而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解决能力。
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们的机械化学习,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对于未来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
现在的社会对机械制图人才的需求早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性能,而更加强调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需求,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教学改革的思考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教学改革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教材内容更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应该结合当前的实际应用,更新教材内容。
引入CAD等先进的设计软件,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增加一些与行业紧密相关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当前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未来的探索欲望。
2. 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以“灌输”为主,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
现在,我们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以项目驱动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或者实际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3. 课程设置改革机械制图课程可以设置更多的实践环节,例如模拟实际工程图纸的制作,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与机械制图紧密相关的课程,如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改革
![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36794f103d8ce2f016623e7.png)
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改革【摘要】机械制图课程作为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工科学生必备的后续课程学习工具。
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技术性人才所需的教学目标。
本文根据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对机械制图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教学改革。
研究探索一套适用于高职学生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机械制图;改革;创新教学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归根结底在于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尤其是高职院校应能为社会造就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在众多的教学课程中,机械制图课程很多工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是工科学生必备的后续课程的学习工具,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因此在我院新课改的契机下,本文浅析机械制图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究。
1目前高职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1.1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机械制图课程知识点琐碎繁多,并具有一定抽象性,学习难度较大。
我们针对本院校交通车辆专业的学生通过座谈和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底子薄弱、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新知识接受能力差、学习主动性差,再加上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的高职教学,绝大部分老师采用纯粹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知识晦涩难懂,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枯燥的纯理论式教学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
1.2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传统教学中,教师针对一门讲授的专业课程注重教授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重点难点。
但像机械制图此类所有工科都开设的课程应该区分不同专业的学习重点,突出同一门课不同专业的特色性。
比如本学院的机械制造和城轨交通车辆这两个不同的专业,机械制图课程应对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各有不同。
而目前机械制图课程还是使用传统的单一教材,制定单一的教学目标,不能满足不同专业针对性教学。
2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措施2.1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当下互联网迅速发展,大量使用计算机和手机的时代已经到来,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当融入课堂教学,可改变传统板书教学的刻板枯燥,并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技工院校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思考
![技工院校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a9dc9d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75.png)
改革创新R EFORMATION技工院校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思考文/吕利强摘 要: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 机械制图 一体化教学 改革《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制图、校图、识图能力,即要求学生具备通过观察三维立体实物的形状、结构,绘制出该物体的平面图形的能力,同时,又具备通过识读平面图形正确还原出实物的三维立体形状、结构的能力。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主要针对制图的国家技术标准展开讲授,内容较为枯燥和抽象。
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底子薄、基础差,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上表现出一定的畏难和厌学情绪,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较大的困难,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机械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传统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机械制图课程标准编写教案,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并主要围绕教师展开,完全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另一关键主体——学生。
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普遍不理想。
2.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活动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课堂教学主要强调规定是怎样、标准是怎样,要求学生必须理解什么、必须熟记什么,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抽象和枯燥,容易给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
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机械制图课程传统教学的内容安排主要是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投影法及三视图、组合体三视图、标准件及常用件的表达、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等方面。
士官教育中的一体化教学研究
![士官教育中的一体化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4e2bdf28ea81c758f578d0.png)
240 ) 10 0
节。 大多数教材都偏向于理论知识 , 绝 教材 的结 构 和体 系 过 于 强 调 学 科 体 系 的 系统 性 和 完 整 性 ,教 学 也 往 往 偏 向 于 理 论 知 识 . 际应用知识学习少 , 实 士官 任 职 教 育 特 点 不 突 出
() 4 多媒 体 在 教 学 过 程 中的 作 用 发 挥 不 明 显 。 为一 所 培 作 养 机 务 人 员 的 院校 ,有 大 量 实 装 设 备 或 实 验 飞 机 当 然 是 最 理 想 , 实 情 况恰 恰 是 缺 少 设 备 。 因此 , 要 制 作 有 针 对 性 强 的 现 需 教 学 辅 助 视 频 或 编 写 仿 真 操 作 软 件 ( ) 岗工作 后 存 在 的 问题 。目前 存 在 的较 大 问 题 是 经 过 5上 三年 的 院 校 培 训 , 官 学 员 感 觉 进 步 不 明 显 , 论 课 学 了 不 少 士 理 但 没 有 太 大 用 , 践 动 手 能 力 没 有 长 足 的 进 步 ; 于新 换 装 的 实 对 设 备 仍 然 感 觉 掌 握 网难 , 应 能力 差 。 适 3 一 体 化 教 学 课 程 设 计 特 点 . 体 化 教 学 ,通 俗 地 理解 是 为 了 使 理 论 与 实 践 更 好 地 衔 接 、 合 , 理 论 教 学 与 实 习教 学 融 为 一 体 , 合 教 育 资 源 , 结 将 整 逐 步 实 现 三个 转 变 ,即 以教 师 为 中 心 的 如 何 教 给 学 生 知 识 向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的 如 何 教 会 学 生 能 力 转 变 : 以教 材 为 中 心 向 以 培 养 目标 为 中心 转 变 ; 课 堂 为 中心 向 以 实 验 室 、 习 车 间 为 中 以 实 心 转 变 。它不 仅 做 到 了理 论 与实 践 的 沟通 和联 系 . 且充 分 激 而 发 了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的 兴 趣 和 激 情 [。一 体 化 的课 程 设 计 具 有 2 3 以下特点 : ( ) 课 程 从 知 识 讲 授 型为 主 , 成 知 识 应 用 型 为 主 。 1把 变 ( ) 课 程 从 以理 念 思 维 为 主 , 成 以 能 力训 练 为 主 。 2把 变 ( ) 课 程 从 以知 识 、 念 、 律 、 辑 推 导 为 载 体 . 成 3把 概 定 逻 变
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282699bdd88d0d233d46a7d.png)
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始终发展缓慢,其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
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论述了《机械制图》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并就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教学改革工作任务导向机械制图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始终发展缓慢,其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
按照实际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来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突破口,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基本理论实现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抉择取舍问题。
一般来说,课程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事实、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一类是涉及经验、方法、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
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以传授实际存在的陈述性知识为主,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
由工作任务构成的以过程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以强调获取自我建构的过程性知识为主,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
显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应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实现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发,其次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序化结构问题。
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是一种平行结构,是根据结构庞大而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编排的,这种人为建构的非自然的学科顺序和学生与生俱有的自然心理顺序不一致。
而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是一种串行结构,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或行动顺序相一致。
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来序化知识,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
关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关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baa2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5.png)
关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一、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现状分析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应该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与时俱进,满足当前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当前工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三是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四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缺乏实际操作技能。
二、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当前,机械制图技术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中,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机械制图技能,还需要掌握CAD、CAM、CAE等现代技术,因此有必要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之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
2. 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教学质量的要求,因此需要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 更新教学内容。
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更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CAD、CAM、CAE等现代技术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工业的需要。
2.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实施、实践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4. 创新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加强实验室建设,更新教学设备,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全面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制定教学改革方案。
学校应该制定《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和要求,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机械制图的一体化项目教学研究
![机械制图的一体化项目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081c29bcd126fff7050b97.png)
机械制图的一体化项目教学研究摘要: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都是先讲机械制图的一些画图原理、方法、规范,然后学生练习。
通过把机械制图进行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改革,把原来的知识体系推翻,不再以讲知识而讲知识,而是把原有的一些制图知识融入到实际数控加工的读图过程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在读零件加工图的过程中学到了机械制图的知识、原理和技能,原有的知识体系都被融入到了项目化的实际数控加工的读图中,以学生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存在,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一个个一体化的项目实施,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任务时,不知不觉中把原来的知识体系都学完了,等学生完成所有项目的教学,学生就能蛹变成蝶,振翅欲翔了。
关键词:一体化;项目教学;项目实施;数控【中图分类号】g642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
项目活动教学法的引用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和整体教学,此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对项目教学法的描述为:它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图的项目化教学可以结合数控零件加工。
我一直担任机械制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基本上是以讲、练为主,在每一学年后期留有一至两周的时间进行零件图的测绘,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总结下来有利有弊,利的是对于基础部分来说,讲、练为主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掌握机械制图的绘制与识读基础,如正投影法及基本体的视图画法,轴测图及组合体的画法等;但在图样的表达上,讲、练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且学生在接受程度上也有不同,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很简单不想听,基础差的学生又有些听不懂不想学,而到后面的零件图及装配图上更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研究报告
![《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c2eb2ea5e9856a57126002.png)
《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同煤集团旗下的高等职业学院,是企业的“一库两中心”即人才库,人才中心和技术中心,我院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煤炭高科技职教学院,努力建设煤炭国家一级、非煤国家二级的安全培训中心,努力打造全煤培训基地,努力抢占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要为发展煤炭装备制造业、煤炭开采与综合利用,提供坚实的科研支撑,更好的服务煤炭行业未来发展。
我们培养的是煤炭经济建设和煤炭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
而通过课改我们培养的学生正是具备这种能力——综合绘图能力。
山西省作为煤炭能源基地,使用着大量的机械设备,更需要具有综合绘图能力方面的人才。
通过毕业生的反馈和下厂矿调研,现场这方面的人才确实是比较匮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
二、课题的界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认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传授的是实际存在的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
而基于工作过程这一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为逻辑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一般指实践经验,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策略,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
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作为机电专业教师,如何上好《机械制图》及测绘技术和《Auto CAD》绘图技术这些专业基础课一直是个难题,笔者参加了2009天津自动化专业建设学习研讨班,听了中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的报告后受益非浅。
他谈到:“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习要以行动为导向”。
笔者将学科体系的《机械制图》和《Auto CAD》课程及测绘技术课程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综合机械制图》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一体化教学。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5afa2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e.png)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机械制图作为机械设计的重要环节,更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在与时俱进的今天已经显得有些滞后,需要进行改革与实践。
本文将就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一些思考,以期为机械制图教学的革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机械制图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其改革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注重学生绘图基本功的训练,强调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当今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机械设计师的要求。
现代机械设计需要掌握CAD、CAM等数字化设计技术,需要掌握三维图形学和工程图学,需要掌握工程造型和数字化制造等技能。
机械制图教学需要更加贴合现代设计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强化数字化设计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计已经成为现代机械设计的主流。
机械制图教学应该更加注重CAD、CAM等数字化设计软件的教学。
学生应该掌握常用的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能够进行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装配与分析等操作。
还应该注重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教授数字化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字化设计能力。
2. 开展实践教学机械制图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物图的绘制,进行工程图的绘制和修图,进行装配图的制作等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机械制图的技能。
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开展课程设计,进行实际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强化工程伦理教育机械制图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工程伦理教育。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该以自身的实际工程经验为依托,注重分析真实工程案例中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工程伦理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技术,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6bd7f690b1c59eef8c7b49e.png)
二 、创 新 教 学 模 式
随着 三维 c AD/ A 技术的飞速发展 ,三维实 c M 体造型软件 ( a a C x 、UG、P o E、S l wo k等) r- oi d r
已在很 多大 中型企 业 中 日益普 及 ,这 不仅对学 生 的 机 械识 图能 力提 出 了更 高要求 ,同时也对 机械 制 图 课 程提 出 了新 的挑 战 。现实迫 切要 求改革机 械 制图 以往 的教学模式 ,要把 三维 C /C AD AM 技术融入机
立体 ”的 教学模 式转变 为 “ 零件 立体实 物一平 面三
视 图一点 、线 、面” 的全新教 学模 式 ,使抽象 的空 间立体 投影 与平 面图形在 学生 的头脑 中形成 清晰 的 映 象 ,从而使 学生建 立起 良好 的感性认 识 。 除了用
三 维实体 造型软 件进 行教学 外 ,还带 领学 生到车 间 现场 进行 参观 了解 ,增加学 生对 实 际机器 零件 的感
械 制 图课程 的教 学 中 ,以加强对 学生 的空 间思 维 能 力 、三 维 构形 能力和创 新 能力的培 养 。笔者 在教学 实践 中 ,利 用计算 机 三维实 体造型软 件 ,画出各种 形 体 的三维 立体 图形 ( 采用 此方法 比在 黑板上 画轴 测 图要快 得 多 ) ,这些 虚 拟三 维 立体 的真 实 感与 现 实 中的零 件完 全一样 ,同时它 们还 可 以在任 意角度 放 大 、旋 转 ,这样 能方便学 生从不 同方 向观察 它的 形状 结构 ,根据 投 影理 论 画 出它 的二维 图形 ,有利 于加深 学生对 各种 立体 、零 件 、装 配体 空问结 构的 理解 ,使学生 更容 易看懂 和 掌握 ,提高 了学生学 习 积 极性 ,增 强 了学 生 自信 心 ,加深 了学生对 制 图课 的兴趣 。通过这 种教 学方 法 的实践 ,笔者将 机械制 图教学 中常用 的 “ 、线 、面 一平面三 视 图一机件 点
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运用
![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abdf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2.png)
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运用1. 引言1.1 当前中职教育机械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无法真正掌握技能。
二、教学方法传统,缺乏灵活性。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多采用讲解和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与学生互动和合作的机会,教学过程单一枯燥。
三、学生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四、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有限,无法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发展。
1.2 一体化教学的概念一体化教学是指将各种学科、技能和素质进行整合,通过跨学科、跨学段、跨领域的方式,实现知识的整合和综合应用。
一体化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分隔,而是将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一体化教学可以将机械制图知识与其他相关技能和素质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的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通过一体化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实践能力。
一体化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体化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意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未来,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发展。
1.3 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意义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基于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基于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ea64f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a.png)
摘要:《机械制图》是我校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员机械、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教学的重、难点是识图、绘图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员为主体的讲授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随着教学主体的转移,为体现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们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员学习兴趣和信心。
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员的空间感,重在培养创新能力,也就是实施创新教学。
使学员能在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从而全面提高制图的教学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机械制图》;创新教学目前,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员的现状是: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部分学员有厌学情绪,因为学习能力不够也造成学员对接受新知识的不自信。
面对这一现实,制图教员必须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跟上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学员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把单纯的“讲、写、画”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对学员创造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
一、传统机械制图教学弊端1、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现阶段传统机械制图课主要以老师课堂理论讲解,学员听课和老师布置作业,学员课堂或课后完成作业为主要内容,这种单一的形式让学员容易产生一种为成绩而学习的不良倾向,而背离了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以致用的目标3、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效率低。
机械制图学习最关键的是学员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现阶段主要依靠讲理论课和作业、考试方式来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和复杂图线是难以用语言表述原因的。
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切、虚线、相贯线等问题很令学员头疼,常常会出错。
这些重要概念要能够深入学员脑海,必须要有一段时间的手动练习和多加思考,直到空间想象能力到达一定程度后才能运用自如。
二、课程改革的方向分析1、教学内容改革对提高制图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员可以不受教材所限,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
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e275919866fb84ae45c8d64.png)
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摘要】本文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上对机械制图课教学进行了改革研究。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综合能力课程观;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职业能力为标准,改革创新课程评价方法。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生利用CAD等绘图软件的绘图能力,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以适应现代科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既有理论又重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它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和贯彻始终的作用。
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
它实质上是根据投影理论研究用二维平面的“图”来表达三维空间的“物”的一门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为后续专业奠定基础。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空间想象力较差,这也是学习该课程的最大障碍。
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合理、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就需要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并将AutoCAD、CAXA三维建模等新技术与制图课有机的结合。
一方面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能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本人结合制图课的特点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与尝试。
目前《机械制图》课程存在问题:1.不少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在教师的安排下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循规蹈矩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强烈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意识,习惯于记忆教师讲过的、书本上现成的知识或答案,难以激发出创新意识。
《机械制图》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机械制图》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5520f20240c844768eaee2e.png)
《机械制图》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实践结合本校对重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介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对机械制图的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设计机械制图的教学一般是按照“制图的基本知识→正投影作图→立体表面交线投影→轴测图→组合体→机械图样表示法→机械图样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的顺序进行,使学生逐步掌握了制图的基础知识后,再来绘制和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
但由于近年来,进入技工院校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
学生不仅读图能力差,绘制图样更不必说了。
为了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要求,笔者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探究,提出如下教学设计。
一、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思路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调研的有关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后续课程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对原有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加以提炼和整合,确定新的课程目标。
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教学条件,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本着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颠覆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在介绍完物体正投影作图基础后直接引入四大类典型零件。
围绕课程目标预先设计出的学习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小任务为线索,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通过不同的任务载体引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根据本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来看,大部分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加工和机械零件设计的工作,所以识读和简单的绘图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课程目标简单概括以下几点:1.使学生能严格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作图。
3.能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随着技工教育的发展和深入,各种教学方法也不断地出现,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好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说明和表达。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员《机械制图》识图能力培养研究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员《机械制图》识图能力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75ed375ef7ba0d4b733bbb.png)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员《机械制图》识图能力培养研究作者:龚琳艾春雨李阳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23期摘要:《机械制图》是我校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员机械、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教学的重、难点是识图技能的培养。
为有效提高实战化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学员战斗力生成,《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机械制图》;识图;提高机械制图是我校士官学员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员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使学员具备基本识图和绘图能力。
推进学校办学育人由育部队需要的岗位人才向育打仗需要的实战人才转型这一要求,我们欲对士官识图技能训练方面进行研究,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设置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因此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配套条件建设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着力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部队战斗力。
一、传统教学对识图技能生成的约束1、代替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提升识图效果识图是绘图的逆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员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由二维图纸到三维立体之间的转换有一定难度,导致学员有明显的畏难和厌学情绪。
应用三维模型库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直观性不够的缺点,学员能够直观看到形体形状的,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并且传統的教学模型因其价高、易损、不便携带、不能修改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
因此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了虚拟模型,不仅可以完全克服传统教具的缺点,可以人机互动,信息量大,便于修改、添加,是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突出识图难点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多年来在制图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尽管主观上想以“识图为主,画图为辅”,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还是沿袭普教那种以“画图为主”的教学模式。
重理论、轻实践,重系统性、轻实用性,导致了教员讲得多但不一定能讲透,学员听得多也未必能听懂,练画图多、练识图少的矛盾。
即使在某些方面改革,也难以突破以“画”促“识”的旧格局,客观上背离了以“识图为目标”的原则。
预选士官机械识图教学改革研究
![预选士官机械识图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b637e69e314332396893d2.png)
用 ,相互激励 ,共 同提高。
3 . 2 灵 活作 业 布置及 批 改方 式 作 业 是课 堂 教学 的延续 ,也是 了解 学员 学 习 情 况 的重要 渠 道 。为 了真 正 掌握 投影 理 论及 规 律 去 识
【 6 】 全琼瑛. 高职机械制 图 中计 算机 绘 图教 学的探讨 U ] 冲 国
予辅 导 ,否则 小 问题 积攒 多 了 。久 而 久之 。就 失去
了学 习的信心 。另外 ,学员有问题不愿 问或不敢问
是 常见 现 象 。 因此 ,教 员在 辅 导过 程 中 ,要 建 立平
等 的 师生 关 系 , 以真诚 的态 度 对待 学 员 .无 论 他们
[ 2 ] 解 田. 制 图教 学手段 的创新 与实践[ 『 ] . 煤炭 高等教育, 2 0 1 2
4 结束语
2 _ 2 现 代 教学 手段 与 尺规作 图相结 合
简单零件 的测绘技能是在掌握 常用量具及测量
方 法 的基础 上 ,尺 规或 徒 手绘 制 简 单零 件 图 ,多媒 体 教 学使 课 堂 变得 生 动 ,也 能反 映 出绘 图过程 .但 由于 课 件播 放 速度 快 ,学 员 很难 将 演示 过 程转 化 为
徒手或尺规作图过程。而传统教学 中,教员在黑板 上的绘图过程 ,学员与教员 同步绘图 。更符合客观
实 际[ 5 1 。所 以 ,对 识 图课 教 学 而 言 ,除 了要 利 用 多 媒 体 辅 助教 学 外 ,也应 结 合 传统 教 学在 培 养手 工 绘 图方 面 的优势 ,突 出知识 传授 与 技能 培养 并 重 。
[ 4 ] 包 小茹 . 机 械 制 图教 学过 程 与 实践 卟 职 业 , 2 0 1 1 ( 1 8 ) : 7 8年 江苏省普通 高校 单独 招生统一考试机 械
预选士官机械识图教学改革研究
![预选士官机械识图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53fecd4b73f242326c5f11.png)
预选士官机械识图教学改革研究作者:曹鹏举,周玲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4年第10期曹鹏举,周玲(空军预警学院黄陂士官学校,湖北武汉 430345)摘要: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预选士官识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选取,课后管理等方面,针对培训岗位需求、模式特点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提出了围绕学员识图技能体系的构建来优化教学内容;利用课程及预选士官学员特点,选取恰当的方法、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加强课后管理,确保所学内容“消化吸收”。
关键词:预选士官;识图;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40 G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4.10.038收稿日期:2014-06-20;修回日期:2014-09-20作者简介:曹鹏举(1979-),男,河南平顶山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机电液一体化研究,E-mail:jaly107@。
机械识图是汽车修理、汽车车工、汽车电工等专业预选士官培训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主要培养学员的识图、基本测绘技能及正确执行机国家械图样标准的能力,对于提升学员机械工程基本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专业课学习,提高岗位任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将预选士官的机械识图教学从根本上转变认识,改变做法,方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1-2]。
1 优化课程内容预选士官培训岗位针对性强,军事职业教育属性明显。
目前使用的预选士官机械识图课教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教材编制按照机械行业通用标准,于汽车修理工岗位而言,针对性不足,实用性不强;其次,内容侧重点还是设计、制图,对识图技能训练不够;再者,内容安排上是基于学科知识体系,使学员的看图和绘图始终处于抽象的思维环境中,对预选士官而言,难度较大,学习效果较差;第四,还有部分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识图的考核要求没有体现在教材中,如零件的测绘方法。
1.1 以岗位需求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为切实使识图课程在预选士官培训中发挥其贯彻始终的作用,必须针对预选士官培训岗位技能及职业素养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做到训练与技能鉴定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研究
随着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
首先,本文讲述了《机械制图》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
其次,讲述了其改革的具体内容。
最后,提出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标签:《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一体化教学
《机械制图》是我校士官学员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员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使学员具备基本读图和绘图能力。
学员应该学会并掌握这门语言,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部队战斗力。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应现阶段的教学需求,为有效提高实战化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办学育人由育部队需要的岗位人才向育打仗需要的实战人才转型这一要求,从而使《机械制图》一体化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1、《机械制图》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
《机械制图》是职业教育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偏为复杂及抽象,导致学员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在加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式落后,课堂上枯燥无味,更加导致学员学习兴趣不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
2. 《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内容
2.1教学重心的改变。
教学重心的改变是《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过去,《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往往侧重学员“作图” 能力的培养,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多年来在制图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尽管主观上想以“读图为主,畫图为辅”,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还是沿袭普教那种以“画图为主”的教学模式。
重理论、轻实践,重系统性、轻实用性,导致了教员讲得多但不一定能讲透,学员听得多也未必能听懂,练画图多、练读图少的矛盾。
即使在某些方面改革,也难以突破以“画”促“识”的旧格局,客观上背离了以“读图为目标”的原则。
从“作图”能力的培养到“ 读图” 能力的培养. 能让学员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从而为学员打好知识基础
2.2改善教学内容。
提高学员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也是《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
还提高了学员对于《机械制图》学习的兴。
在过去的《机械制图》教学中,由于这门课程过于复杂及抽象,在加上教
学方法的落后,导致学员的学习兴趣低下。
《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能有效克服这一问题以提出典型工作任务为手段,通过结合部队实践来向学员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强了学员对于《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认识程度,还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在部队实践中找到学习乐趣。
随着部队需求的发展,对人才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
《机械制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学员能够服务结合部队。
2.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习乐趣。
优化教学方法是现阶段《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基础,教学重心及教学内容的改变并不是影响学员学习兴趣和效率的直接因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还得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来完成。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方法不仅在课堂中表现的枯燥无味。
并且教学效率过低,有些教员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述,再针对一些相关问题作出解答,而忽略了学员是否理解知识内容这一问题。
在课堂中教员和学员的交流少,降低学员的积极性等。
通过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为目标展开相关教学。
3.优化《机械制图》一体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1典型工作任务难把握。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工种和岗位能力要求,是通过部队调研和专家访谈提炼出的学员需要做的课题,这些任务应该由简到难,而且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还能达到掌握职业技能和提高职业素养的要求。
并且,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时时感受到知识增长的愉悦感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所以,典型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和部队联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让学员对学习机械制图产生兴趣,不断自主探索。
3.2教员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学员参与到一体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成为课堂上的主演,虽然教员参与的少了,并不代表教员的任务轻松了,反而是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员不能直接把现成的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员,而需要引导学员制定计划并完成项目,教员要具备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在学员完成过程中教员充当指引者和监督者。
这就需要就是更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当好学员的领路人。
4. 总结
《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对现阶段的《机械制图》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但在《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阻碍着改革的进程和成果。
改革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总之.只有通过全体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从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才能培育出优秀的机械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燕.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0 04, 1 6(2):9 5—9 8.
【2】童海波机械制图多谋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等职业教育,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