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性别比失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doc

合集下载

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或改变这些影响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而言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人,从古至今人口一直都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不仅能带来充足的劳动力来生产财富更能用智慧的大脑创造财富。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人口资源利用好了能产生不可估量的财富,但若管理不当,比如人口数量的增长失去控制将会造成的问题也将会是让人们头疼不已的问题。

人口资源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口总体,系进行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

人口资源是其主体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基础,与一般意义的自然资源相同,也面临着合理和科学地开发利用的问题。

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天然形成的,且相对比较稳定,而人口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动态特征不仅受生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特别受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引用自‘百度百科’/view/1836795.htm)人口与社会社会发展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层面,人口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人口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其与社会发展有着日趋显现、日趋紧密、日趋复杂的关系.1.3社会发展对人口转变的影响中国的人口转变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国家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政策等三股主要力量推进下发展的。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人口转变的发动机,政府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则是加速器。

从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控制政策实施的时间进程关系看,人口死亡率的转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启动,并主导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人口转变过程;生育率转变的启动及迅速转变是在20世纪70年代,并把中国带入人口转变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李建新、涂肇庆,2005;陈卫,2005)这表明,中国的人口转变主要是由社会发展启动的。

1979年政府开始执行的严格控制人口政策的作用主要是加速了人口转变的进程,特别是农村人口转变的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口生育率进入低生育状态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关系更为显著。

人口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词:⼈⼝特征⼈⼝基数⼈⼝素质⼈⼝流动⼈⼝分布经济发展索引:⼈,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观和客观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主因。

⽽⼈⼝特征所表现出的巨⼤差异性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结果。

本⽂将利⽤⼀些统计学原理对我国⼈⼝主要特征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作⽤做⼀些论证式的阐述,通过⼀些统计学的分析和论证说明⼈⼝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正⽂:基于地理,⽂化,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个国家的⼈⼝普遍具有与其相对应的⼈⼝特征,⽽⼈⼝特征与⼀个国家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常密切的关系。

⼈,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观和客观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主因。

⽽⼈⼝特征所表现出的巨⼤差异性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结果。

本⽂将利⽤⼀些统计学原理对我国⼈⼝主要特征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作⽤做⼀些论证式的阐述,通过⼀些统计学的分析和论证说明⼈⼝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综合统计学原理,⼀个国家在⼈⼝基数,⽂化素质,年龄结构,⼈⼝的流动性,⼈⼝性别⽐,⼈⼝的区域性分布、⼈⼝城镇化等⽅⾯的特征与⼀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基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数的⼤⼩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模式,规模,速度等因素。

中国⼈⼝基数庞⼤,⼀⽅⾯对资源消耗的需求旺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资源供应,这⽅⾯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成本具有较⼤的压⼒,但从另⼀⽅⾯来说却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庞⼤的劳动⼒⼈⼝,⼀般⽽⾔对于外向性经济尤其是提供加⼯制造的外向性经济⽽⾔具有较⼤的促进作⽤。

中国⾄改⾰开放起始,巨⼤的⼈⼝基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分享了⼈⼝基数庞⼤的红利,劳动⼒供给⾮常充⾜,⽽劳动⼒的价格⾮常低,⽣产制造的⼈⼒成本相对就低。

但这样的⼈⼝红利需要与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外向性的加⼯制造型经济模式中,这种⼈⼝红利就具备了特定的条件和基础;反之,如果⼀个国家的经发展模式是以创新性的⾼科技或⾦融发展等⾼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基数庞情况见⼀斑。

关于男女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

关于男女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

关于男女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一、现象联合国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印度等国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亚洲的性别失衡问题已经非常尖锐。

如今,重男轻女之风正在向其他亚洲国家蔓延,越南等国的重男轻女趋势也日益明显,这正在进一步恶化亚洲的性别比例问题。

中国的男女比例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指出,我国现在的男女比例约为106.30:100。

由上表不难发现,中国男性人数普遍高于女性,而造成这样差异的正是婴儿出生时造成的。

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0-4岁的新生儿,男性比女性多出3132,9680,而男女比例更是高达120.17:100二、造成的原因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不尽相同,有战争、寿命等方面的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前鉴别胎儿性别已不是什么难事,重男轻女的思想,造成许多女婴无缘这个世界,比如中国。

而之所以会重男轻女,又是与能否有生活保障、提高生活质量紧密相联的。

这一点,从我们的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在人口生育方面也是出现负增长或低增长率可以得到验证。

也就是说,北京、上海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和低增长率也是建立在他们的生活有保障之上的。

而性别比失调现象之所以主要发生在农村,也正好说明性别比失调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所以说,不论城乡,到了不仅有生活保障,且有了一定生活质量的那么一天,重男轻女的现象就不复存在;而不再重男轻女,性别比失调也就会自然消失三、造成的影响i. 越来越多的男性将无法找到配偶进行生育在现在的社会中达到育龄期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903,0475人。

由此可以得出,中国有近2000万人无法找到配偶而无法进行生育。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一份报告主要针对印度、越南、尼泊尔等国。

报告警告说,性别比例失衡将导致针对妇女的暴力增加,妇女拐卖问题进一步恶化,进而造成社会紧张加剧。

该报告还预言,由于性别严重失衡,将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贫穷的男子,他们将被迫打光棍。

浅析性别比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性别比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性别比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性别比失衡是指男女比例偏离正常比例,通常情况下,男女比例应该相当。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性别比失衡的情况,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男女比例失衡,即女性比男性少。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性别比失衡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家庭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性别比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上。

由于男女比例失衡,导致一部分男性难以找到配偶,从而影响到其家庭生活和稳定性。

为了生存和生活,这部分男性被迫加入劳动力市场,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增加。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下降。

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呢?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劳动者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保住自己的岗位。

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下降也会对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商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性别比失衡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系列的波及效应。

性别比失衡还可能对中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产生影响。

在中国,男性担负着家庭的经济支柱的责任。

男性难以找到配偶,可能导致他们在老年时缺乏助养者。

这对中国的社会福利体系来说,是一种挑战。

当前中国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体系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的,对那些没有配偶或助养者的男性来说,他们可能面临着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问题。

这将可能导致国家社会福利支出的增加,从而对国家财政产生一定的压力。

性别比失衡还可能导致婚姻和家庭关系的变化,进而对家庭消费和家庭投资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男女比例失衡会导致婚姻市场的变化,一方面是女性将更加受到追捧,另一方面则是男性难以找到配偶,可能导致婚姻时代推迟。

这将导致家庭形态的改变,进而可能影响到家庭消费和家庭投资的决策。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家庭消费和家庭投资的变化将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4年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方案

2024年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方案

2024年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2024年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方案》,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人口性别比平衡,为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现状分析1.人口性别比失衡主要表现在男女比例的不平衡,男性相对较多,女性比例相对较少。

2.人口性别比失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因素,也包括文化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3.人口性别比失衡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诸多问题,如性别比拉大导致男性婚姻压力增大,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三、治理目标1.优化人口性别结构,实现男女比例的平衡,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2.提高女性的地位和权益,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3.构建健康、和谐、可持续的人口发展模式,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口基础。

四、治理措施1. 提高女性地位和权益- 加强性别教育,推动公平、平等的性别观念和价值观念,树立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

- 推进家庭教育改革,鼓励家庭平等对待男女子女、提高女性的地位和权益。

- 加强对性别歧视行为的打击,严厉惩罚性别暴力犯罪,保护女性合法权益。

2. 促进婚姻家庭稳定- 推动婚姻登记、离婚制度改革,加强对未婚和丧偶妇女的关爱和扶持政策。

- 开展形式多样的婚姻家庭宣传活动,拓宽婚姻和家庭观念,鼓励晚婚晚育,压缩结婚年龄差距。

- 建立健全婚姻家庭矛盾调解机制,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促进夫妻关系的和谐。

3. 加强人口调控和规划管理- 完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结合地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调控目标和措施。

- 加强人口普查和数据分析,及时掌握人口动态和性别比例变化,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按照需求和资源状况,合理布局人口结构和分布,促进区域人口平衡发展。

计划生育与社会风险

计划生育与社会风险

计划生育与社会风险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风险和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探讨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风险的影响。

一、经济风险1.降低劳动力供给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每个家庭的孩子数量,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劳动力缺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流加剧,农田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供给减少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由于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稀缺的劳动力资源,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

这对企业经营造成了一定压力,甚至导致一些企业无法承受而倒闭。

3.社会保障压力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社会保障压力日益加大。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支出不断增加,对政府财政造成一定压力。

而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社会保障的参保人数相对较少,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问题。

二、社会风险1.性别比失衡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长期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了性别比失衡的问题。

很多地区男性人口相对较多,导致部分男性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偶。

这种男女比例失衡对社会稳定和人口结构产生了潜在的威胁。

2.老龄化社会压力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

老年人口占比增加,社会养老问题逐渐凸显。

养老金、养老院等养老服务需求激增,社会机构无法满足需求,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

3.家庭关系变化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每个家庭的孩子数量,导致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独生子女多,家庭责任和期望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单身、单亲家庭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家庭关系变得更为脆弱。

三、心理风险1.独生子女压力作为独生子女,孩子承受着巨大的期望和压力。

家人、亲戚、社会都对独生子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孩子可能会感到孤独、焦虑,并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

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

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

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性别不平等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对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平产生负面影响,还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性别不平等仍然存在于工作场所、教育机会、薪酬待遇以及家庭责任分配等方面。

这些不平等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许多限制与负担。

首先,性别不平等在职场中给女性带来许多挑战。

尽管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参与度与地位大幅提高,但他们仍然面临着职业晋升的障碍,通常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出更多的妥协。

女性可能会面临更多的职业压力和期望,这意味着她们在工作中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可能会受到限制。

此外,性别歧视和隐性偏见也会导致女性在职场中的薪酬不平等现象。

这种不公平不仅对女性的个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创新和竞争力。

其次,性别不平等对女性的教育机会造成严重限制。

尽管全球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但性别不平等依然存在于许多地区。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女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降低了她们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女性的接受良好教育不仅使她们在就业方面有更多的选择,还能提高国家的劳动力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性别不平等对于教育机会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此外,性别不平等在家庭责任分配上也带来经济不平等的后果。

在许多社会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仍然存在,女性通常承担更多的家务和照顾家庭成员的责任。

这导致女性在工作和职业发展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减少,这对她们的经济地位和家庭收入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然而,男性在家庭责任和育儿方面的参与程度仍然较低,这限制了女性在职场和经济中发挥潜力的机会。

要解决性别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以消除性别歧视和促进平等机会。

此外,应加强对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包括教育和宣传。

追求真正的性别平等需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变革,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性别不平等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和伦理问题,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中国的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是指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即男性人口的数量明显多于女性人口。

该问题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存在,尤其在农村和一些欠发达地区更加严重。

本文将分析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原因,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原因1.1 传统观念影响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儿子被认为是家族延续的希望,可传宗接代。

相对而言,女儿被视为“嫁出去的水”,不能延续家族血脉。

这种传统观念使得许多家庭希望能够生育男孩,从而导致了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

1.2 一孩政策的实施中国曾经实施过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只允许生育一个孩子。

由于儿子可以继承家族财产、土地等,很多家庭选择通过堕胎或者放弃女婴来追求生育男孩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1.3 医学技术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人工控制胎儿性别的方式进行选择性生育。

在某些地区,这种选择性生育导致了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家庭更偏好生育男孩而不是女孩。

二、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影响2.1 婚姻压力增加由于男性人口过剩,女性往往面临婚姻压力的增加。

这导致了更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婚姻市场出现了失衡的状况。

一些男性为了能够找到妻子,被迫支付更高的聘礼或者参与非法的跨国婚姻交易,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2.2 社会稳定问题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可能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例如性别犯罪和社会不稳定。

男性人口过剩意味着有一部分男性无法找到妻子,这可能导致他们的不满情绪和个人挫败感的增加。

这种不满和挫败感可能会促使他们从事犯罪活动,对社会秩序造成不利影响。

三、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可能方案3.1 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宣传与监督政府可以加大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意识和认知。

同时,应加强对非法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生育行为的严厉打击,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以降低人们进行选择性生育的意愿。

3.2 促进男女平等意识的提高教育是改变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于男女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

关于男女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

关于男女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一、现象联合国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印度等国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亚洲的性别失衡问题已经非常尖锐。

如今,重男轻女之风正在向其他亚洲国家蔓延,越南等国的重男轻女趋势也日益明显,这正在进一步恶化亚洲的性别比例问题。

中国的男女比例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指出,我国现在的男女比例约为106.30:100。

由上表不难发现,中国男性人数普遍高于女性,而造成这样差异的正是婴儿出生时造成的。

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0-4岁的新生儿,男性比女性多出3132,9680,而男女比例更是高达120.17:100二、造成的原因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不尽相同,有战争、寿命等方面的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前鉴别胎儿性别已不是什么难事,重男轻女的思想,造成许多女婴无缘这个世界,比如中国。

而之所以会重男轻女,又是与能否有生活保障、提高生活质量紧密相联的。

这一点,从我们的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在人口生育方面也是出现负增长或低增长率可以得到验证。

也就是说,北京、上海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和低增长率也是建立在他们的生活有保障之上的。

而性别比失调现象之所以主要发生在农村,也正好说明性别比失调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所以说,不论城乡,到了不仅有生活保障,且有了一定生活质量的那么一天,重男轻女的现象就不复存在;而不再重男轻女,性别比失调也就会自然消失三、造成的影响i. 越来越多的男性将无法找到配偶进行生育在现在的社会中达到育龄期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903,0475人。

由此可以得出,中国有近2000万人无法找到配偶而无法进行生育。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一份报告主要针对印度、越南、尼泊尔等国。

报告警告说,性别比例失衡将导致针对妇女的暴力增加,妇女拐卖问题进一步恶化,进而造成社会紧张加剧。

该报告还预言,由于性别严重失衡,将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贫穷的男子,他们将被迫打光棍。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引言:近几年,中国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性别比一直以来都是人口统计学上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男女性别分布的均衡程度。

本文将分析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并探讨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影响。

1.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状况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失衡,并在90年代末期达到顶峰。

根据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1.2,即每100个女性对应121.2个男性。

尽管这个比例在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正常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为113.5,仍然偏高。

2.造成性别比失衡的原因造成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传统观念中的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存在。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男性被视为继承家族血脉和延续家族产业的重任,而女性则被认为是过继给其他家庭的,因此,许多家庭更加倾向于生男孩而不是女孩。

其次,计划生育政策也是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之一、自198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孩子过多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压力。

一些家庭为了只生育一个孩子,并希望生个男孩来继承家产,就选择通过堕胎或流产来实现这个目的。

此外,超声波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是导致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中国的超声波技术使得父母能够在胎儿发育期进行性别鉴定,并通过非法手段实施选择性堕胎。

尽管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这种行为,但实施难度较大,导致了性别选择的滥用。

3.性别比失衡的可能影响性别比的失衡对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性别比失衡会导致男女失配的问题,即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男性在长大后找不到合适的配偶。

这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引发诸如人口贩运、性交易和婚姻暴力等问题。

其次,性别比失衡也可能加剧老龄化问题。

由于多数中国家庭更倾向于拥有男孩,因此女性的生育率下降。

重女轻男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

重女轻男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性别观念的变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通过对大量社会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当前社会中“重女轻男”现象的普遍程度、影响因素及其社会影响。

报告将从人口数据、教育、就业、家庭消费、社会观念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引言“重女轻男”现象,即在社会生活中,女性相对于男性受到更多的关注、优待和资源倾斜。

这一现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也在不断变化。

本报告将通过大数据分析,探究“重女轻男”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影响。

二、数据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的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官方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社会调查报告。

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三、数据分析结果1. 人口数据(1)性别比例失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男性人口数量持续高于女性,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明显。

(2)出生性别比:近年来,我国出生性别比逐渐趋于正常,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2. 教育领域(1)教育资源分配:数据显示,女性在教育领域享有更多的资源,如家庭教育投入、课外辅导等。

(2)教育成就:女性在高考、研究生入学等考试中成绩普遍优于男性。

3. 就业领域(1)性别歧视:调查数据显示,部分行业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2)薪酬差异:相同职位,女性的薪酬普遍低于男性。

4. 家庭消费(1)消费观念:在家庭消费中,女性承担更多责任,如购物、家务等。

(2)消费能力:女性在消费能力上相对较弱,消费决策权相对较低。

5. 社会观念(1)性别角色认知: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应承担家庭责任,男性应承担社会责任。

(2)性别歧视观念:部分人群仍存在性别歧视观念,认为女性能力不如男性。

四、成因分析1. 历史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重女轻男”现象长期存在。

2.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在就业、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进一步加剧了“重女轻男”现象。

2024年人口性别比失调整治方案

2024年人口性别比失调整治方案

2024年人口性别比失调整治方案2024年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由于长期的一孩政策实施,结合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中国等地区的人口性别比失衡,出现了大量的男性过剩现象。

这一问题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也给社会稳定和人口结构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加强社会宣传。

政府应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有关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知识,呼吁社会各界重视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应该鼓励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倡导男女平等,促进性别平衡。

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违法行为,严惩非法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行为,并对实施人工流产和弃婴行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严厉惩罚。

另外,应加强对医院和儿童福利机构等相关单位的监管,确保他们严格执行规定,不参与任何非法性别选择活动。

同时,加大对女孩子的保护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女童权益的法律保护,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对女童的任何形式的歧视和虐待。

在教育上,应鼓励家庭和学校为女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她们的受教育机会和素质水平。

此外,还应加大对女童上学、就业和婚姻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帮助她们更好地发展自身。

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和投入。

政府应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地区的节育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节育意识和辨别能力。

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妇幼保健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就业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妇女的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生活质量。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

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不仅是国内的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该问题。

在外交层面,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

2024年人口性别比失调整治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人口性别比失调整治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人口性别比失调整治方案范文【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的人口问题逐渐表现出新的特点。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口性别比失调。

2024年,我国的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女性地位、加大惩罚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

【一、加强宣传教育】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意识。

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渠道,向全社会普遍宣传与人口性别比失调相关的信息,加强对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普及和深入了解,并引导社会舆论的关注和热点。

同时,教育部门应加大在教材中对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宣传力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村庄集会等形式,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意识。

【二、完善法律法规】其次,我们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人口性别比失调的监管和制约。

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进行性别选择性别堕胎等行为的个人和单位,及时并严厉予以处罚,以达到震慑的效果。

另一方面,需要对属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监管和督查,确保他们能够切实履行责任,遏制人口性别比失调的现象。

此外,也可以对涉及人口性别比失调的行为设立相应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

【三、提高女性地位】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需要提高女性的地位和权益。

首先,应当加强性别平等教育,解决思想观念问题。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女性的尊重和关爱,培养男女平等的意识。

其次,努力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

通过加大对女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机会和就业竞争力,增强其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鼓励婚姻双方平等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消除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歧视和束缚,让女性享受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我国性别比例失衡论文

我国性别比例失衡论文

我国性别比例失衡论文摘要:人口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出生人口性别偏高带来的危害性,采取宣传教育、利益导向、依法打击等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基础。

一、当前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状生男生女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90年代以来,持续升高,严重失衡。

多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由于重男轻女的性别选择的存在,目前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并显示出一下特征。

1、区域差异明显。

我国经济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这些地区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区,计划生育工作抓得较紧;我国西北地区及西南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虽超出了正常范围,得超出和范围较小2、出生人口性别比从沿海向内陆逐步扩散。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有关学者将344个地市出生的性别比按东、中、西进行比较得出,西部、中部、东部渐次升高。

3、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城乡差异显著。

具体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根据有关资料,1990年,城市、镇和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8.9、112.1和111.7;到2005年,城市、镇和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2、119.9和122.9.均有所上升。

4、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具有普遍性。

依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每个地市级行政区域作为一个单元,对全国344个地(市)人口性别比数据分析,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具有普遍性。

其中有108个地(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20个以上.二、造成我国性别比原因及影响1.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农耕社会里,中国逐步形成了“重男轻女”、“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的生育文化。

这种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至今在很多地方还根深蒂固,是偏好生育男孩的社会文化根源。

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所宣扬的孝文化中明确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中能否生育出男孩是关系到家族的命脉的大事。

性别不平等与经济发展

性别不平等与经济发展

性别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性别不平等一直是一个困扰着人类社会的问题。

它不仅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障碍。

本文将探讨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性别不平等限制了女性的经济参与。

在许多社会中,女性面临着许多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的限制。

这些限制不仅限制了女性个人的经济独立性,也减少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潜力。

当一半的人口无法全面参与经济活动时,社会全体的经济增长就会受到限制。

因此,减少性别不平等,鼓励女性的经济参与,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性别不平等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许多社会中,男性通常被视为经济的支持者,而女性则承担了大部分无偿劳动和家务劳动的责任。

这不仅使得女性的经济独立性受到限制,也浪费了女性的人力资源。

如果女性能够得到平等的机会,发展自己的经济能力,那么社会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人力资源,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此外,性别不平等还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安全。

许多研究表明,女性在经济上更容易陷入贫困和不安全的境地。

这不仅给女性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影响到家庭的整体经济状况。

当女性的收入和经济地位受限时,整个家庭的经济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因此,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经济安全的需要。

如何解决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呢?首先,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推动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这包括鼓励女性参与教育和培训,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以及保护女性权益的法律框架。

政府还应该投资于妇女创业和发展项目,以支持女性实现经济独立。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

这需要从教育开始,培养男女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

同时,媒体和娱乐业也应该承担起责任,呈现更加平等和多样化的性别角色。

只有当整个社会都重视性别平等时,才能够真正消除性别不平等的影响。

最后,企业界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性别不平等。

这包括提供平等的工资和福利,鼓励女性晋升和领导地位的提升,以及实施灵活的工作安排。

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例如何?

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例如何?

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例如何?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男女性别比是人口状况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男女性别比失衡,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么,中国的男女性别比如何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男女性别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男女性别比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统计的男性与女性的数量比例。

计算男女性别比的常用方法是将男性人口除以女性人口,通常以千分比表示。

男女性别比不仅与人口数量相关,还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中国男女性别比的变化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这对男女性别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具体来说,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面临着严重的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主要原因是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男女性别比呈现出一定的改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社会观念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的带动。

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地区男女性别比失衡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和部分中西部地区。

三、男女性别比失衡的原因1. 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这导致了部分家庭对男孩的偏好,甚至出现了性别选择性流产等不正常现象。

2. 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曾经限制了家庭的生育权,一些家庭为了保留传宗接代的希望,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性别选择。

3.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也是男女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之一。

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可能导致人们更加追求儿子来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

四、男女性别比失衡的影响男女性别比失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对于那些男性比女性多的地区来说,严重的男女失衡将导致婚姻市场竞争激烈,一些男性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

另外,男女性别比失衡还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一些男性可能因为找不到妻子而造成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

此外,男女性别比失衡还会使得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率上升,如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

202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202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202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完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正常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据统计,20xx年xx县综合性别比为100:115.57,高于正常值8.97个比点,二孩、多孩性别比更是偏高于正常范围。

这表明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仍然复杂,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

这也是影响我县人口安全、有效化解社会隐患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一是群众的婚育观念落后。

中国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愚昧、落后的封建意识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及生育观念,农民“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不生男孩就断了后,只有男孩才能延续香火,光耀门庭。

加上目前农村的生育政策是一胎为女孩的可以有计划地批生二孩,于是对现行政策采取了一种制度化规避行为,在生育二胎及二胎以上胎次时基本倾向于生男孩。

二是落后生产力的制约。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尤其是农村地区,生育男孩首先是生产上的需要。

因为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重体力劳动主要靠男性承担,女性由于生理、体力方面的差异,只能作为辅助性的劳动力。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养老送终主要依靠自己的儿子孙子。

许多人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香火便是大逆不道,对祖宗之“大不敬”,因而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倾向于“养儿防老”。

三是打击“两非”案件查处力度不够。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b超的普及应用,某些从医人员受不法利益的驱使,在孕检的名义下为孕妇作性别鉴定大开方便之门,轻者给亲朋好友大开绿灯,拿胎儿性别的“答案”送人情;重者在金钱攻势下,丢掉原则,忘却职业道德,接受贿赂,违反规定泄露“b超”透视结果,牟取暴利,尤其是二胎及二胎以上的性别鉴定及性别选择性中止妊娠更为猖獗。

人口性别比列

人口性别比列

中国人口问题论文——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越来越突出。

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有着诸多方面的社会、经济原因和潜在威胁。

所以,以下谈一些其他人的真知灼见和我对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原因、其负面影响和应对措施的几点浅薄认识。

关键词:性别比例失调现状原因危害措施一、研究目的及意义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的一项数据,观察与比较所定义的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的出生男婴数。

在1993年,出生性别比的问题就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联合国,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

近年来,国家从法律保障、政策调整、传统观念、督查指导等方面进行指导以保证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合理。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的一个基本要素。

它不仅与恋爱、婚姻和家庭有着直接联系,而且与一个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

【1】二、我国人口性别比例现状伴随着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控制的同时,出生婴儿性别比的不断攀升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从历次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看,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从1982年起超出正常水平,此后呈持续上升的态势。

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

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到2005年达到118. 6,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也达到118.06,虽然略有下降,但仍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分别上升了1. 7和1.16个百分点,已超出国际公认正常范围10个百分点以上。

【2】总而言之,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愈来愈严峻。

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近年来,中国的人口性别比例出现了明显的失衡现象。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男性比女性多出约30万人,这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和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人口性别失衡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因分析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1. 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儿子可以延续家族血脉,夫妻以生儿育女为荣。

这种传统观念导致了部分家庭对生育的偏好,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衡。

2. 一胎化政策的影响: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实行了一胎化政策,导致了许多家庭选择性别的偏好和选择性堕胎。

由于男性在传统观念中的地位高于女性,很多家庭更倾向于生育男孩,这加剧了性别比例的失衡。

3. 科技进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医学手段选择胎儿性别,这进一步加剧了性别比例失衡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进行性别选择,导致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进一步恶化。

二、影响分析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对社会和家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1. 婚姻市场竞争加剧: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婚姻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男性更难找到适合的配偶。

这使得部分男性难以成家立业,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社会稳定的挑战:性别比例失衡使得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未婚男性增多,可能会造成社会不安定,甚至引发社会不满情绪和犯罪行为。

3. 家庭结构变化:男女比例失衡也对家庭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家庭仅有一个儿子,这意味着很多年轻人在未来将可能面临父母养老的重担。

三、应对措施针对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解决: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应加强制定与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进行胎儿性别的选择和性别歧视。

同时,要完善相关执法机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性别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树立平等、尊重、公正的性别观念。

2024人口性别比失调整治方案

2024人口性别比失调整治方案

2024人口性别比失调整治方案【引言】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于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

特别是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更加重视人口性别比失调的整治工作刻不容缓。

本文将围绕2024年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整治方案,以期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问题背景】我国的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主要表现在男婴比女婴出生率高、男性人口数量过剩等方面。

这种失调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幸福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男性人口过剩,导致婚配难题日益突出。

第二,性别失衡会引发因婚恋短缺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比如盲目包办婚姻、婚龄上升等。

第三,人口性别比失衡还会加剧家庭和社会的矛盾,增加犯罪率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解决方案】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和家庭观念。

在各级媒体上广泛宣传优生优育、男女平等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于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2.推行健康生育政策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二孩政策的宣传力度,并完善配套政策。

同时,可以通过加大对生育政策的奖励和扶持力度,鼓励夫妻合理生育,减少婴儿性别选择的现象。

3.推进性别平等教育从教育入手,注重性别平等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和性别角色教育,培养孩子们尊重和包容不同性别的意识,从小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

4.加强技术手段的监管强化对于性别鉴定技术和流动人口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性别鉴定和违法用于流动人口的行为。

同时,加强技术手段的监管,确保各种技术手段不被滥用,避免技术手段的利用导致性别比失调问题进一步加剧。

5.加大对女孩教育和保障的投入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于女孩教育和保障的投入力度。

通过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女孩教育的发展条件。

同时,建立健全女童保护机制,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女孩的权益,提高女孩的地位和价值。

6.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通过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推动整治人口性别比失调工作的深入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性别比失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人口性别比失衡仍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亟须解决的重大人口问题。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不仅会影响未来的男女婚姻状况以及家庭的组建,更会对我国政治经济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由此看来,研究并降低人口性别比就变得尤为重要。

文章简述了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和特点,以及进一步研究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出解决的相关对策,以减少此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使男女比例得以改善,达到性别比的均衡。

[关键词]人口性别比;失衡;经济影响;社会保障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性别比居高不下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与挑战。

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比例51.27%,女性人口比例为48.73%,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虽然相对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来说略微下降一些,但是中国的人口性别比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属于偏高状态。

1中国当今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
1.1经济因素是男女比例失调的直接动因
社会的普遍现象显示,男性的劳动效率和能力以及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要比女性高得多。

21世纪以前的农村,农业仍然处于主体地位,男性劳动力起到主导作用,为了提高劳动效率,
维持日常生计,生男孩成为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之一。

进入21世纪以后,男性在社会竞争力、升学和就业上也具备优势,加之家庭财产和家族企业传承更偏重男孩,导致女性更加处于弱势地位。

1.2观念因素是导致男女比例失调的根本
内因如今,在中国的大多数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文化较为闭塞的山区,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一个男孩有五六个姐姐的情况不足为奇,生男孩的观念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加之薄弱的社会责任感,使生育成为个人或家庭、家族的私事。

1.3医疗技术的使用是促成男女比例失调的直接外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成为导致男女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之一。

鉴定男女性别的情况仍然存在,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条款,但是其实质上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十分显著。

“走后门”“攀关系”的现象已成为这个行业的潜规则。

使得人们可以用金钱和人际关系来鉴别胎儿的性别,成为医疗监察的一大漏洞。

1.4不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男女比例失调的重要因素我国有关控制人口性别比的法律法规虽然不少,但是其实际约束能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个别法规没有达到更加系统性的划分,针对特殊问题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方案,权威度和惩罚力度不够,使得仍然有人借助法律的漏洞进行不正当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男女比例的失衡。

2我国人口性别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是研究中国高储蓄率新的视角
提高储蓄率是个人择得理想配偶的手段。

如今,金钱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存钱买房买车成为结婚前的必要准备。

男性为了在婚姻市场上更具优势,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储蓄成为其投资的一部分。

加之男性比例偏高,使得我国总体储蓄率明显上升。

女性为了增强其婚后的安全感,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也会提高自己的储蓄率。

就男女择偶而言,财富储蓄的增加无疑增加了男女婚姻的成功率,这一观点同样得到相关学者的认同。

据201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择偶方面更加看重男方的经济实力和潜力。

2.2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与男女就业的联系
就业是当今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就业难就业慢问题越来越显著,矛盾也越发地突出,加之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使得女性就业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截至2016年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到4.02%。

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充足,市场竞争激烈,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下岗人数逐年上升。

而在下岗失业者中,下岗女工的比例远远超过男工。

我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迅速“资本深化”的过程,压低成本,追求高效,实现更高的利润成为各大企业的共同追求。

然而公司任用女性的成本相对男性要高,加上女性在生理方面、婚孕方面占据时间,使得其在工作状态和创新能力上比男性更具
劣势,造成女性就业更加困难。

而性别比例失衡加剧了这种状况的发生,使得大多数部门出现男性“掌管大权”的现状。

2.3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对房价的推动作用
国家统计局的宏观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15岁以上未婚男女比例已达到144∶100,接近30%的适婚男性在短期内无法婚配。

随着中国男女性别比的逐年失衡,婚姻市场的竞争力也在逐年加大,住房作为结婚的前提之一,其商品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男方买房已成为中国的传统,使得男性对房屋需求不断增大,进而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动房价的上升,同时带来的“炒房热”成为当今又一大社会难题。

3男女性别比失衡的相关对策
3.1加强立法监管并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口分布不均,制定相关的人口法律法规要体现区域差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对症下药”,使得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易理解,从根本上转变男孩偏好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人为干扰性别比的严重性。

我国早前制定的《母婴保健法》中明确规定禁止鉴定胎儿性别,并于2002年实施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加强对人口问题的约束。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禁止个人以任何手段鉴定胎儿性别。

加强社会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实行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机制。

国家应把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纳入一项基本国策,加强调查,了解社会真实情况,从根本上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
为人民服务,对国家负责,减轻社会发展的重重阻力,达到稳定与均衡。

3.2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经济作为社会进步的一大重要因素在控制性别比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此方面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加快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人口比例,使人们达到满意的生活水平,才是解决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重要方法。

依靠市场引导人口再生产,扩大就业规模,鼓励创业,通过劳务市场的性别偏好引导着家庭的人口性别供给。

同时提倡发展集体经济和合伙企业,鼓励创业,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弱化家族企业的继承观念,使市场带动经济发展,发挥各部门的综合竞争力,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进而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3.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人口性别比异常问题的认识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客户端的推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等国家的法律法规,倡导正确的生育文化。

在社区设置宣传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们正确认识到性别比平衡的作用。

只有认识到性别比失衡的严重性,才能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在行动上加以抑制和阻止,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

3.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体系
受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赡养观念的影响,中国百姓养儿防老的观念仍然存在。

针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应以新型的家庭模式替换旧有的家庭结构,把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特别是要在农村大力推行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福利,在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与保障,减少其对老年生活的担忧,认识到男孩并不是自己未来的唯一依靠,进而削减家庭对男婴的需求。

3.5分散未来婚姻市场的压力,支持跨国婚姻
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适当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延长受教育的时间不仅可以分散适婚人群的结婚压力,同时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为改变我国男性过剩的现象应该鼓励我国的男性进行跨国婚姻,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在定政策和分派方面对我国男性跨国婚姻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可以与邻国(如越南老挝)进行产业合作,针对手工业的发展,增加女工数量,从而改善中国男女性别比失衡的问题。

4结论
通过对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整体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此话题在字面上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若把它扩展开来,却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治理人口性
别比失衡问题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应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人口结构,实现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解振明.引起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三要素[J].人口研究,2002(5).
[2]马派通,冯立天,陈友华.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
[3]穆光宗.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现象的理论解释[J].人口与经济,1995(1).
作者:武卫奇;任梦笛;单晓燕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