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93页)
凯恩斯消费函数 又被直接称为消 费倾向。
c=消费,y=收入: c = c(y) 满足dc / dy > 0
线性消费函数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 a + by (1 > b > 0)
a-常数,自发性消费: 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
B - 常数,斜率,边际消
c
c=y
费倾向
1、前提(P——permanent, 永久;t——transitory,暂 时)
(1)y=yp+yt, c=cp+ct (2)cp=βyp, β为消费倾向
(3)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 关,暂时收入用于储蓄。
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MPS=Δs/Δy= ds/dy
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S =S/Y= 26-20/120-100= 0.3
结论: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得多。
2.生命周期假说 美国 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
假说: (1)人在一生中,收入有规律地波动。 (2)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方式统筹安排
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
结论: 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 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 反之会增加。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 有:1 > MPC > 0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C=c/ y=( 94-80)/(120-100) =0.7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5页/共46页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6页/共46页
一、 消费函数
在一定时期内决定消费者的购买总量即消费支出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状况、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心理预期及心理动机、消费者年龄构成及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等数 Y2、变动税制:T=T0+tY Y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二、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第36页/共46页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二、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第37页/共46页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二、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均衡国民收入是和总支出相一致的国民收入就是经济社会的总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企业和政府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条件为:Y(AS)= AD = C + I + G或 S + T = I + G
一、均衡国民收入的意义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条件
第2页/共46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条件
二、实际支出、意愿支出与非意愿支出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第3页/共46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条件
第4页/共46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条件
四、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
三、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广义的乘数是指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支出最初变动量的比值。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政府支出乘数 或
第38页/共46页
例 如:假定 净税收NT为零, 消费函数 C = a + bY = 100 + 0.75Y (1) 储蓄函数 S = -a +(1-b)Y = -100 +(1-0.75)Y (2) 投资函数 I = 40 (3) G = 20 均衡条件:AS(Y)= AD (4) 即:Y = C + I + G = 100 + 0.75Y + 40 + 20 解上式得均衡国民收入: Y = 100 + 0.75Y + 60 Y = 1/(1 - 0.75)* 160 = 640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知识培训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知识培训1. 引言国民收入决定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注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总收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简单的培训知识,帮助您快速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在理解国民收入决定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首先,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总价值。
其次,国民收入决定的核心是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收入循环流动。
最后,国民收入的决定受到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因素的影响。
3. 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下面将逐一介绍:3.1 消费消费是国民收入决定的最大因素之一。
人们通过支出购买商品和服务,推动需求的形成和经济的增长。
消费的规模受到消费者收入、价格水平、就业水平和信心指数等因素的影响。
3.2 投资投资是指企业和个人为了产生未来收益而购买生产资本的行为。
投资的规模受到利率、税收政策、技术进步和政府支出等因素的影响。
高水平的投资将推动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3.3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支出活动。
政府支出的规模受到财政政策、经济政策和政府债务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刺激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3.4 净出口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净差额。
净出口的规模受到国际贸易政策、汇率变动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净出口的增加将对国民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4.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常见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有凯恩斯总体需求模型和简单收入支出模型。
4.1 凯恩斯总体需求模型凯恩斯总体需求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它分析了国民收入决定的总体需求因素。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要点
1,古典宏观经济学:从十七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通论》发表以前的宏观经济理论。
强调经济的自动
调整机制,主张政府实施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国家干预
经济。
2,萨伊定律:
(1)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每个生产者的产出都创造了对其它商品的需求,
(2)货币是中性的,即货币发行量只影响物价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
(3)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价格都是具有伸缩性的,即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供需均衡,因此不存在经济危
机,即大量失业与商品大量过剩的情况,
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总供给价格(AS):假设技术,制度,资本都是既定不变的,厂商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所能够弥补全部成本与经济利润的最低市场价值
总需求价格(AD):假设技术,制度,资本都是既定不变的,厂商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生产的产出所能得到的预期价值,
总供给函数:AS=F(N)
总需求函数:AD=f(N)
总供给说明厂商提供产品要求的最低价值
总需求说明厂商提供产品的预期收入,
凯恩斯引入了预期的概念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时候,则有成本大于收益,厂商减产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时候,则有成本小于收益,厂商增产,则有:实际产出(Y)=总供给(AS)=总需求(AD)
图像表示
2,假设两部门经济,
Y=AD=C+I
G:政府购买
三部门:Y=AD=C+I+G。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 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 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 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 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 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 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 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 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 全建立起来。
c B
0
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 理论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认为随着收入水 平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 通常,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线形消费函数 来研究消费现象。 c=α+βy 其中α为必不可少的消费,β为边际 消费倾向,且β≤1。
c B c=α+βy
0
y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讨论题
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 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掉的部分,储蓄与 收入的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对于线形消费函 数,相应的储蓄函数为:s= -α+(1-β)y类似可 以定义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为: MPS = △s/△y 或MPS = ds /dy APS=s/y
c,s A s= -α+(1-β)y y0 y
α -α
《经济学基础》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1.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B ) A.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当年生产的汽车 C.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 D.某产商当年计划的要在明年生产的汽车
2.今年的名义GDP小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 D ) A.物价水平一定下降了 B.今年的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一定都减少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品和劳务数量一定都减少了 D.以上都不正确
由于资本具有磨损、消耗的特性,因此投资又可分为净投资 和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是指新投资中用来弥补资本品由于损耗造 成的价值减少部分,其余部分属于净投资。用支出法核算GDP时, 其投资指的是总投资(含折旧)。
1.某国家年初资本存量是1000万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 万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万元,则该国家本年度 的总投资净投资是( A ) A.500万元 200万元
3 . 在 理 解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时 要 注 意 ( ABCDE) A.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 B.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不是存量的概念 C.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而不是 所售卖掉的产品 D.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E、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4.净出口(X—M)是出口减进口的净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既会出口本国产品到国外,也会进口外国产品。进口表示收 入流到国外,不是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 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国外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 加进本国总购买之中。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当本 国居民购买的外国产品与劳务多于外国居民购买的本国产品与劳 务时,净出口便是负的。
4.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出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这里把生产出来而未售出的部分看作是企业自己的存货投资,计入 当期GDP。例如,某公司2018年生产1000万元人民币的产品, 2018年只卖掉800万元,所剩的200万元产品为存货,都属于 2018年的GDP;2018年建成的商品房,开发商在2019年9月才 售出部分房屋,也不能计算到2019年的GDP中去;同样,二手车 等产品在生产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被计入当时的GDP,因此不能计 入成交时的GDP。
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s+i
i0+g0 0
s+T E
s
i+g
y0
y
44
(四)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1、投资变动的影响
投资乘数:
y i0 g0 T0
1-
1-
i
ki
y i
1 i
1 1
y i0 g0 T0 1-
s,i
i0+g0 0
E1s+T E
i+g
y0 y1
y
45
2、消费函数变动的影响
投资:i1=200,i2=300 y1=6000,y2=6500
△y=500
(2)假设:消费函数:c=1000+0.8y
投资增量:△i=100
y
y2
y1
i2 1
i1 1
i2 i1 1
1 i 1
投资乘数:k
y i
1 1
1 1 MPC
35
(二)投资乘数的原理 举例:投资增量为¥100亿
1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假设: (一)两部门经济 (二)只分析产品市场的收入决定,不考察货币市场
的因素,即假设I不变。 区别: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
2
§13-1 均衡产出
1、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 指事先给定的数量或因素。 如:气候、人口总量 对一个特定的经济模型来说,它是该模型以外决
更复杂的模型有另外的乘数
37
§13-5 乘数论
三、乘数理论的局限性 ➢ 实际数值很难估算 ➢ 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
38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
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 ➢y=c+i+g ➢c+i+g=c+s+T →i+g=s+T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1.从总供给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要素的供给=各种要素的收 入=消费+储蓄+税收 2.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需求+(进口-出口) =消 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进口-出口)
五、总需求及其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此,总需求的变动 会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即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 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 总需求的构成非常复杂,这些构成要素的变化,就会引起总需 求的变化,也就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具体说,将这些因素 划分为注入量和漏出量两类。
(二)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永远 等于收入。 (2)平均消费倾向(APS)和平均储蓄倾向(APS)互为 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1。 (3)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C)互 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1 。 (三)投资函数 1.总投资与净投资 2.投资流量与资本存量 3.投资函数
七、乘数-加速原理
(一)乘数原理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 量之间的比率 (二)加速原理 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反过来,国民收入对引 致投资又具有加速作用。加速作用是指在没有闲置生产能力的 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必然会增加消费支出,从而提高 社会有效需求。为了满足新增的有效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投资, 从而引起资本存量增加,并且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 的一个正倍数,这就是加速数原理,简称加速原理。国民收入 增加所引起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即净投资)的倍数,叫做加速数 (Accelerator)。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
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 “简单”——仅包括产品市场而且价格水平没 有变动的短期理论称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均衡,是指宏观经济在各种经济变量 的作用下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本节即研 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如 何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
Y
35
若I<S, 总支出小于总产出,需求不足,非意愿存货增加; 若I>S,则意味着总支出大于总产出,需求过热,非意愿存 货减少。
33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
P190
两部门-家庭部门、厂商部门,因此在总支出方面只包 括家庭消费和厂商及家庭的投资消费支出。且假定投资 为自发投资,即不随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应用:
(1)繁荣阶段,现实收入> 恒常收入,现实消费=恒常 消费,所以现实APC<恒常 APC,现实APS>恒常APS (2)萧条阶段,正好相反。 30 所以,政府税收政策失效。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P189
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P189-P192) 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P195-P200)
28
生命周期假说
29
3、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P207
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主要观点包括: 个人收入可分为持久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 永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如工资、利息(能保持三 年以上) 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如馈赠、赌彩等。 消费者的消费是永久性收入的函数,只有当消费者的正常收入 有了实际增长时,消费才会有实际的增长。
5
一、两类宏观经济变量
经济学基础-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3)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 ( 用 G 表示 ) 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国防、警察、 公益事业及其他领域的经常性支出。这些政府购买都作为最终产品计入 GDP。 4)净出口 净出口( 用 X - M 表示 ) 是商品和劳务的出口额( 用 X 表示 ) 与进口额( 用 M 表示 ) 之间的差额。净出口反映的是国外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净购买情况。综上所述,按支出法核算 GDP 的公式为 GDP = C + I + G + (X - M)
3.GDP 与国民生产总值 与 GDP 有关的另一总量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 (GNP),它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 市场价值的总和。 与 GDP 不同,GNP 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当某国的 GNP 超过 GDP 时,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当 GDP 超 过 GNP 时,则情况相反。也就是说,GDP 不考虑从国外获得的以及支付给国外的收入,它是一个国家在国内实际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测量值。GDP 与GNP 在国际资本与劳动等要素流动占较大比重的情况下差别很大。换言之, 如果本国的GDP 远大于本国的 GNP,表明外国公民从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分享了更多的收益。
实际上,GDP 概念中的国家是从地域的意义上理解的,故称为国内生产总值,而GNP 概念中的国家的含义是 从国民的意义上理解的,二者的唯一区别是它们空间范围的确定原则不同。GNP 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而 GDP 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
二者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即 GNP = GDP + 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知识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知识1. 引言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指导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制定经营策略。
本文将从国民收入的定义、测量方法、决定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 国民收入的定义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总收入。
它包括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各种收入来源。
国民收入可以分为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民净产值(Net National Product,NNP)、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核心指标。
•国民净产值(N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减去折旧后的总产出价值。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创造的净价值。
•国民收入是指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的所有收入之和。
它是以国民为单位,反映国家层面上的收入状况。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可支配的收入,即扣除税费后的收入。
3. 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根据生产者创造价值的过程来测量国民收入。
它将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分为不同的产业部门,通过统计每个部门的生产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然后汇总得到国民收入。
•收入法是根据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来测量国民收入。
它将国民收入分为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不同来源的收入,通过统计每个来源的收入,然后汇总得到国民收入。
•支出法是根据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和投资的支出来测量国民收入。
它将国民收入分为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三个部分,通过统计这些支出,然后汇总得到国民收入。
4. 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三个方面。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即 C↑,S↓(或 C↓,S ↑ )
C 是 AD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即
S ↑ → C↓ → AD ↓ → Y ↓ (国民收入)
反之, S ↓ → C ↑ → AD ↑ → Y ↑
凯恩斯得出与传统的道德观相矛盾的推论:
传统观, S ↑是 好的, S ↓是恶的。 凯观点S ↑ →反而→ Y ↓(经济衰退),是恶的,
G ↑(或T ↓ )→ 类似于I↑→ IS曲线右移 G ↓(或T ↑ )→ 类似于I↓→ IS曲线左移 4,(X-M)的变动
(X-M)↑→相当自发支出↑→ IS曲线右移 (X-M)↓→相当自发支出↓→ IS曲线左移
二、 LM曲线
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 = M 时,国民收入(Y) 与利息率(r)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IS
即物品市场上实现了均衡,
I 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0
Y
IS 曲线的移动与财政政策
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IS1 IS2, 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Y增加。
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IS1 IS3, 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Y减少。
r
IS2
IS1
IS3
Y
IS曲线的移动 1, I↑→ IS曲线右移 2, S↑→ C↓ → IS曲线左移 3,G与T的变动
C,C+I
1700 1600 1000
c=y
c + I2 c + I1
c=1000 + 0.8y
450 5000 8000 8500 y
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2.乘数理论(multiplier) :K
均衡国民收入: y =( a+i)/(1-b)
a=自发消费 :最低消费 i = 固定自发计划投资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介绍
经济周期分析
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周期的形成和变化
2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3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个阶段的经济特征和政策应对
4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经济周期的未来走势,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国际经济关系分析
国际贸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分析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与挑战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谢谢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模型假设过于简化:现实经济环境复杂,模型难以完全反映实际情况
数据质量与准确性: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可能影响理论的准确性
政策实施效果:政策实施效果可能与理论预测不符,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
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理论与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
宏观经济政策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影响国民收入
投资:企业投资于固定资产和存货的行为,影响国民收入
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差额,影响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与就业
01
国民收入与就业的关系:国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
03
国民收入与就业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国民收入和就业
02
国民收入与就业的平衡:国民收入与就业需要保持平衡,避免失业和通货膨胀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5°
y1
y
图 13-2 消费曲线
从图13-2中可以看出:
①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都对应这一点 的边际消费倾向;
②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都对应 这一点的平均消费倾向;
③随着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 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 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 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 消费倾向。
对假设2的解释:
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 会引起社会产量的变动,价格总水平则不发生 变动。这个假定其实就是假定不存在要素供给 的约束,社会有无限的供给能力。
这个假定被称之为凯恩斯定律 ,其现实 依据是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资源大量闲 置,产品积压,工人失业。此时如果社会总需 求增加,会使闲置资源得到利用从而生产增加, 或者使积压产品售出,但产品成本和价格基本 保持不变。
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 ⑥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这
一点就更容易看清 :
APC c y
yyy
消费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 消费倾向两个指标。
①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 所占比例,用MPC表示:
MPC c y
为书写方便,常用β代替MPC。边际消费倾向可 以表达为:
• 在收入小于4000亿美元时,c与i之和都大于相 应的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小于市场需 求。于是,企业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增加生 产,使均衡收入增加。
• 收入大于4000亿美元时,c与i之和都小于相应 的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比市场需求多, 产生存货投资,这会迫使企业解雇一部分工人, 减少生产,使均衡,则边 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 下列方程表示:
2第二章收入-支出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概述
学习本章必须熟练把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均衡国民收入
的形成分析和乘数理论,了解消费理论的新发展和乘数作 用的动态过程。
2019/1/27
经济学是一门让人幸福的艺术
3
本章重点
重点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消 费函数 储蓄函数 非意愿存货投资 意愿投资 各类 乘数概念 问题 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分析 乘数的运用 注意点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中的投资的 区别 熟练把握均衡国民收入函数的推导
2019/1/27
经济学是一门让人幸福的艺术
4
均 衡 国 民 收 入 和 价 格 决 定 理 论
简单凯恩斯模型 总需求分析法
扩大的凯恩斯模型:IS-LM曲线
总供给分析法: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注意各类市场的引入
凯恩斯模型的类型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NI-AE模型
只研究产品市场的均衡 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产品、货币和劳动市场的均衡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0
y2
2019/1/27
y0 y1
y
13
经济学是一门让人幸福的艺术
三、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条件:
c+s =c+i, 计划i=s 国民收入核算时,也有 AE=y,实际i≡s(投资储
蓄恒等式)
实际投资 =计划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 =i+IU,当IU=0时, 计划投资=实际投资
2019/1/27 14
第2讲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几个重要的国民收G素N入收P=入概G-对D念P国+外来的至要国素外支的付要
国外净要 素支付
= GDP-(对国外的要素支 付-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折旧
国内 生产 总值
GDP
国民 生产 总值
GNP
间接税
国民 生产 净值
NNP
减:企业利润 社会保险金
加:转移支付 加净利息红利
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 个人所得税
5. 折旧:折旧是企业用以填补去年资本损耗的,进入企 业成本,没有体现在利润上,要加上;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折旧
2007-2-28
12
练习1:存货的处理
如果一个面包店雇佣工人生产了面包,支付了工人工 资,但是没有将生产的面包卖出去,这种交易如何影 响GDP?
是坏了的面包: 收入法: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增加,雇主利润收入等额下降! 收入没有变化! 支出法:没有人买面包,支出没有变化; 产出法:
2. 投资支出(I):固定资产投资;新建住宅;存货投资;
3. 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采购,劳务支出,国防支出等
4. 净出口(NX) :出口-进口,表示国外对我们产品的净 购买;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2007-2-28
GDP=C+I++G+NX
10
支出法对中国的核算
政府购买哪
里去了?
2007-2-28
转移支付,如 退伍军人津贴、 失业救济金、 养老金、 职工困难补助等。
18
4.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
第一、二节是要说明在假设总供给为既定的条件下,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第一节是一种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即不考虑总供给和货币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二节引入货币因素,说明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说明总供给与总需求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原理。
通过本章教学,要掌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为分析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总供给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乘数的含义与计算;总需求曲线的含义;三种不同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及其对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教学难点:乘数的计算;IS曲线;LM曲线;IS-LM 曲线变动的影响。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GDP)1、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
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GDP的缺陷:(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理论以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为中心来 展开对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以探讨整个经济的运行规 律,研究各种总量之间的关系,为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图示概述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决定产量和价格的关键因素。 总需求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利率)的影响,总供给受财 政政策与工资行为和预期的影响。 通过货币市场的反馈: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货币需求,货 币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利率又减少了总需求;反之,则相反。
(1)收入政策 根据总供给分析,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不仅可以由需求引起, 而且也可以由供给引起。由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成本推 动的通货膨胀。生产成本中,工资是主要组成部分,因此, 要制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必须控制货币工资增长率。 收入政策一般采取三种形式: 工资—物价指导线,工资—物价冻结,税收刺激计划 (2)人力政策 就是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善来减少事业。主要是对劳 动力进行再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市场,以及协助 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
宏观经济学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整个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为中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决定了经济中的就 业(或失业)状态,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与增长, 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周期与增长问题。 只有在说明了国民生产总值决定的基础之上,才 能分析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2)IS—LM模型,它是对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扩大。 它说明消费、投资、利率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从更广泛 更现实的角度说明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这一模型分析了在国民收入决定中消费、投资、货币需求与 供给,利率这些因素的关系,而且可用于分析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这一模型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 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它首先分析不同情况下总供给的特点,决定总供给的各种 因素,以及总供给的变动;然后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 起,构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两部门模型。
均衡条件C(消费)+I(投资)=C+S (储蓄),I=S。
三部门模型。
均衡条件,C+I+G(政府支出)=C+S+T (政府税收),I=S,G=T。
四部门模型。
均衡条件,C+I+G+X(出口)= C+S+T+M (进口),I = S,G = T,X = M 。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意义: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发展的工具。
为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库兹涅茨“倒U字型假说”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答:这个假说描述的是经济增长改变社会经济结构,进而影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内容:“不平等的长期波动构成长期收入分配的特性: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后期不平等缩小。
”积极意义:反映了经济发展现实,消极意义:到一定阶段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会对国家和政治产生压力,政府需加以重视,通过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述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答:基本思路:社会的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存在失业或难于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亦即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转变为有效需求的原因则在。
(2)三大心理规律。
有三条心理规律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造成了整个社会出现周期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状态。
这三条心理规律是: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C、流动性偏好。
5、试述需求价格弹性的5种情况及其现实意义。
答:(1)Ed=0,被称为完全无弹性,如火葬费用。
(2)Ed→∞,被称为完全弹性,劳动力严重过剩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3)Ed=1,被称为单位弹性,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率刚好相等。
(4)0<Ed<1,被称为缺乏弹性,如一般生活必需品。
“谷贱伤农”,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避免丰产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
(5)1<Ed<∞,被称为富有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如高档的耐用消费品。
6试评述公共选择学派的布坎南等人关于官僚主义产生根源的理论分析及其反官僚主义的政策主张。
答:(1)官僚主义产生和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政府官员理性经济人行为的自然产物。
(2)政府官员的头脑中已没有了成本—利润和投入—产出的概念,相比私人企业所受约束小、自由度大。
(3)政府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爱做表面文章,而往往不重视公众的实际利益。
(4)由于对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工作进行监督的机构和人员,他们也是“经济人”,(5)参与公共选择的个人对政府行为约束的失灵也布坎南等人的政策主张:(1)宪法规则中制定重大法定程序实行“特定多数”规则。
(2)高级管理层中实行分权。
(3)在高级管理层人员头脑中树立成本-收益、投入-产出的观念。
(4)将部分公共产品交给私人经济部门生产。
(5)对宪法规则进行修改,限制政府利用不当的政策谋取好处。
7、试评述西方经济学的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定理论。
答:认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收入包含有不确定的成分,消费者在作出消费决策后,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使收入中的不确定的部分变为确定的部分,从而使收入增加,亦即消费决策影响收入。
因为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会给人们提供较多的赚取收入的机会。
此外,消费信贷的大力发展也为收入中的不确定部分转化为确定部分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这样的前提下,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消费支出的需要去寻求收入的增加,使之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家庭的消费支出超过已有的现期收入。
8、试评述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斯蒂格勒关于产业组织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答:1、企业兼并与规模经济(1)几乎所有的现代大企业均主要靠外部扩张即靠兼并而成长起来的。
(2)兼并是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途径,而决定是否兼并的关键因素是看兼并后的得失对比。
2、企业最佳规模的确定(1)由于众多厂商拥有的资源不可能是同质的,因而使用不同资源的厂商即使规模相同,效率也会相差很大,亦即,相同的效率可以通过不同的规模来实现。
(2)凡是在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这种“生存技术”是确定企业最佳规模的基本标准。
3、产业生命周期假说(1)由于产业也具有生命周期,因而随着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企业的内部分工与社会的外部分工便会交替地占据主导地位。
(2)在产业生命的初期,分工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的分工。
(3)在产业生命的鼎盛期,由于各个生产环节的规模已大到足以独立地进行,因而企业内部的大量分工便转化为社会分工,各专业化企业承担了大量的各个再生产环节上的工作。
(4)在产业的衰落期,随着市场和生产规模的缩小,各个生产环节又只得“重操旧业”,大量的社会分工又重新转化为企业的内部分工。
政策主张:政府管制理论(1)政府管制实际对很多部门或市场并无明显效果,因为管制虽减少了投资风险,但却会丧失很多开拓有希望的新事业的机会,削弱合理配置资源的机能。
(2)政府管制的需求者(社会集团)往往须向供给者(政府官员)支付价格,甚至支付选票资源,这常常又会损害其他集团的利益,导致它们也去寻求政府管制。
因此,一方面,寻求政府管制耗费了很多的资源,造成了不经济;另一方面,会造成不公平。
其结论是:政府管制是无益的,不如听任市场自发地进行调控。
9、试评述西方经济学的消费与投资相互转换假定理论。
答:西方经济学消费与投资相互转化转换假说,是由于人们普遍认识到收入对于人们消费的重要影响作用,因而一些经济学家在消费与收入关系方面提出了各种不同假说,如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性收入假说、消费政策影响收入假说以及消费与投资相互转换假说。
而消费与投资相互转换假说认为,在很多人的头脑里,消费品和投资品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因为人们往往在购买消费品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把它们看成是消费品而购买,很可能他还想到了这一商品将来还有投资价值。
10、试评述西方经济学中的“增长极限论”和“增长价值怀疑论”。
1、“增长极限论”(1)指数增长的欺骗性或指数增长的本质特征。
(2)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因素(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最终必然会达到“危机水平”。
(3)通过“系统结构”原理加以说明,最重要的概念是“反馈回路”。
(4)提出了所谓的“世界模型”,认为“在现有系统没有重大变化的假定下,人口和工业的增长,最迟在21世纪内一定会停止。
”解决办法是实现零经济增长。
2、“增长价值怀疑论”:(1)经济增长并非纯粹经济学问题,也是伦理学问题;经济增长带来的不是满足,而是烦恼和痛苦。
(2)人们的满足感不仅依赖产品的效用,还依赖于它的相对价值人们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增长,消费品的丰富和升级,会成为人的负担。
(3)既然由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提高和物质丰富是无价值的,由此而引起的省时省力和技术创新也是无价值的。
增长带来环境损害、城市扩张等,是对福利的抵消。
11、试评述西方经济学的相对收入假定理论。
答:由于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相对收入假说强调了人们消费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高收入集团对低收入集团的示范效应,这一点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对收入假说中关于棘轮效应的论述解释了消费的稳定性,说明了消费对经济稳定的作用。
但是,相对收入假说同样缺乏充分而有力的经验证明,弗里德曼认为可以把相对收入假说作为持久收入假说的一个特例。
它强调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即人们消费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高收入集团对低收入集团的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是普遍存在的。
示范效应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经济发展,但也会导致“消费早熟”或“超前消费”现象。
相对收入假说中关于棘轮效应的论述解释了消费的稳定性,说明了消费对经济稳定的作用,这一点是有道理的。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该理论关于消费不对称性的解释是值得怀疑的。
原因:从实际情况看,短期中消费与收入呈现正相关变动,并不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
12、试评述诺思关于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的理论观点。
答: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地提供产权保护与强制力的制度安排,在产权的创立、裁定和行使代价极为高昂时应运而生,并借以维护经济增长;只有在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同时实现报酬递增时,制度变迁才会促使经济增长;为此,政府必须:制定合理的产权制度,保证公平竞争和市场规则的实施,从而带来社会成员和经济组织的收入最大化;政府必须把自己的报酬递增建立在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报酬递增的前提下,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由政府机构相机进行的创新通常最具优越性,国家在制度创新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3、试评述西方经济学的生命周期假定理论。
答:生命周期假说又称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布伦贝格、安东共同提出来的。
生命周期假说强调当前消费支出与家庭整个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的相互联系。
该理论认为,每个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的,即每个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都反映了该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消费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企图。
因此,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他们在两个生命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和财产。
这样,消费就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生命周期假说把消费与一生收入和财产联系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
它解释了消费函数之谜,说明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短期中消费波动的原因。
具体的,在长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大致是不变的,可支配收入中劳动收入的比率(YL/YD) 也是大致不变的,因此,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大致相等。
但在短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是变动的,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价格变动。
这一理论还可以用来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消费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阶层家庭消费的差别、消费的逐季变动等问题。
对生命周期假说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一假说的一些假设条件上。
例如,储蓄无利率、生命周期与预期寿命的确定性、消费者的理性等等。
14、试评述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共产品造成的市场“失灵”及其政府规制政策的内容。
答:消费者难以准确地评估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以及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即使消费者知道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也不会如实地说出来。
政府直接建立公营企业,品。
政府通过适当方式将公共产品委托私人企业生产,①签订合同。
授予经营权。
经济资助。
政府参股法律保护私人进入。
15、试评述西方经济学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
答: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
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种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