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课程设计-1

合集下载

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旨在教授学生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技巧,以确保道路施工工程的高效完成。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道路施工组织的重要性,讨论施工组织的各个环节,并提供实际案例分析,以加深学生对道路施工组织的理解。

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本章将介绍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对道路施工组织的整体认识。

1.2 道路施工组织的定义与目标本节将详细阐述道路施工组织的定义和目标,以帮助学生明确课程的核心概念。

第二章:道路施工组织的环节2.1 施工前准备本节将介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工程测量、设计方案的制定、材料采购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得到充分考虑。

2.2 施工人员与设备的调配本节将探讨如何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要求,确定人员数量和设备种类,并合理安排其工作和调度。

2.3 施工现场管理本节将介绍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包括现场安全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安全规范和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4 施工质量控制本节将探讨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监控,以及施工结束后的验收和评估。

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第三章:实际案例分析本章将提供实际的道路施工案例,学生将分析和讨论施工组织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第四章:道路施工组织的案例研究本章将提供一些道路施工组织的研究论文,供学生深入研究和讨论。

学生将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这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本章将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并展望道路施工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

学生将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思考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和发展。

结语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道路施工组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组织和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道路施工工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城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城市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城市道路工程中涉及的各类工程图纸和标准规范。

3. 帮助学生了解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材料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城市道路工程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城市道路工程案例,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城市道路工程现场考察、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道路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道路工程与环境保护、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将来从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城市道路工程概述:介绍城市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行业背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内容:城市道路功能、分类及设计要求。

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讲解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流程及主要设计内容。

教材章节:第二章内容: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

3.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介绍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控制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质量控制。

4. 城市道路工程材料:讲解城市道路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沥青、水泥混凝土、基层材料、排水材料。

道路课程设计

道路课程设计

道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道路工程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道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道路施工的技术和工艺。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道路工程的分析和设计,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施工技术以及相关法规标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工程概述:道路的分类、组成和功能,道路工程的基本术语和符号。

2.道路设计:道路平面设计、立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路设计等。

3.道路施工技术: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等。

4.道路工程管理与法规: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道路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路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性;2. 掌握道路基础工程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3. 了解道路基础工程在交通建设中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道路基础工程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道路基础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道路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基础工程概述:包括道路基础工程的定义、分类及作用,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在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基础工程概述内容列举:基础工程的定义、分类、作用。

2. 道路基础工程设计原理:讲解道路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流程,培养学生设计能力。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内容列举: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流程。

3. 道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介绍道路基础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提高学生施工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内容列举: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4. 道路基础工程案例解析:分析典型道路基础工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道路基础工程案例解析内容列举:典型案例分析。

5. 道路基础工程发展趋势:探讨道路基础工程在新技术、新材料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拓宽学生视野。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指南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指南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指南(一)纸上定线1、拟定路线走向在给定的地形图上根据主要控制点研究线路总体布局,分析地形、地质及地物等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河谷开阔等有利于展线的地点,拟定线路各种可能的走向。

2、试坡当遇到纵坡的限制较严时,必须用平均纵坡i沿各种可能的走向由上而下进行试坡,设等高线间距为h,取计算等高线的平均长度a,a=h/i,用量规开度为 a (比例与地形图同),在图上试坡,得出均坡线。

3、定导向线分析均坡线,结合地形、地物及艰巨工程等情况,选择相应的中间控制,从而调整控制点相应线路的纵坡,重新试坡,得出导向线。

4、修正导向线参照导向线作平面试线,注明平曲线半径,量出地形变化点桩号及标高,绘制纵断面图。

并设计纵坡,得出各桩位概略设计标高。

5、定线在所定向线的基础上,按规定的技术标准反复试线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6、纵断面设计路线确定后,量出路中心线穿过每一等高线的标号和高程,绘制纵断面图和进行纵断面设计。

纸上定线是个反复试定的过程,试线修改次数越多,最后所定路线的质量相对来说越高,直至取得最佳线路方案为止,纸上定线工作才能算完成。

(二)公路平面设计1、圆曲线半径的原则(1)确定圆曲线半径的原则①各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在一般情况下,宜选用大于《标准》所规定的该级一般最小半径。

只有当地形、地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小于一般最小半径,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②圆曲线半径的选定,除要与弯道本身所在位置的地形、地物条件相适应,使曲线沿理想的位置通过外,还要考虑与弯道前后的线形标准相协调。

③圆曲线半径过大也失去意义,因此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m,以利于设计与施工。

④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确定路线导线交点转角首先在地形图上,从起点由左向右编写转角号,即JD1、JD2、JD3……。

确定路线导线交点转角要用正切法。

不得用量角器直接量取。

公路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公路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公路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公路工程施工课程是针对公路建设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公路建设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门课程将介绍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组织管理、施工技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公路工程施工过程,掌握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门公路工程施工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 - 培养学生对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组织管理、施工技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理解; - 帮助学生掌握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公路工程的施工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安全意识等。

三、课程大纲1.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公路工程的概述–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特点–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2.公路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招标及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材料及劳动力管理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机械选型与使用–施工工艺与方法–施工质量控制4.公路工程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管理四、课程教学方法本门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其中,理论授课主要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实践教学则以工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方式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此外,本课程还将采用小组讨论、PPT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考核方式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日常考核和期末考核。

其中,日常考核包括课堂作业、平时表现、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则包括闭卷考试、实习报告、综合分析论文等,占总成绩的70%。

考核内容涵盖了公路工程施工课程的各个方面,考试形式为笔试和口试。

六、参考教材•《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王立华、杨宏伟)•《公路工程实用施工技术手册》(胡洪献、王永利)•《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杨伟)•《公路施工机械与装备》(刘发生、杨广、、王春晓)七、总结公路工程施工课程是公路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老师:教务处制目录1 工程概述 (4)1.1工程简介 (4)1.2主要技术标准 (4)2 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5)2.1 各个工作介绍 (5)2.1.1 准备工作施工 (5)2.1。

2 路基工程施工 (5)2。

1。

3 路面施工 (6)2.1。

4 防护工程 (6)2.2 施工计划 (6)3 施工进度计划及横道图 (8)3。

1 施工环节 (8)3.2 施工计划工期及横道图 (9)3.3 施工进度的调整 (10)3.4 施工平面图布置 (10)3.4。

1弃土堆 (10)3.4。

2取水场 (10)3。

4。

3沙场 (10)3.4.4碎石场 (10)4 技术组织措施 (11)4.1 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1)4。

1.1 保证工期的措施 (11)4.1.2 关键工序的预抢方案 (12)4.1。

3 工期保证体系 (13)4。

2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4.2。

1概述 (13)4.2。

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 (13)4.2.3 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4)4。

3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5)4.3。

1安全保证体系 (15)4。

3。

2安全教育 (15)4.4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5)4。

4.1防止扬尘污染措施 (15)4。

4.2 防止水污染措施 (16)4。

4。

3 施工现场及临设环境卫生措施 (16)5 冬雨季施工 (17)5。

1 冬季施工措施 (17)5.2雨季施工 (18)5。

2.1 雨季施工准备 (18)5.2。

2雨季施工措施 (19)参考文献 (20)1 工程概述1。

1工程简介某高速公路新建项目路面工程01标段起止桩号为K374+740~K406+920,其中有4.714公里为与其他高速公路共用段,已经建成通车,实际路线总长度32。

18公里.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本项目由中、低山、丘陵、沼泽地貌组成,典型的中刻切剥蚀中、低山地形,路线所经地区沟谷发育,路线多在沟谷中展布,沟谷及台地多为旱田及水田,山地多为天然次生林及人工林.路线经过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每年6月至7月是雨季,1月平均温度为0℃。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中不同材料的特点、选用原则及其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

3. 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道路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道路工程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能够分析不同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并合理选用。

3. 能够按照我国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4. 能够独立或团队协作解决道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5. 能够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工程概述:介绍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对应教材第一章)2. 路基工程:讲解路基的基本构成、功能、设计原则及施工技术,重点分析不同类型路基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对应教材第二章)3. 路面工程:阐述路面的基本类型、结构组成、设计原理及施工方法,分析各种路面材料的性能及选用原则。

(对应教材第三章)4. 道路排水工程:介绍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构成及施工要求,使学生了解道路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对道路使用寿命的影响。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涉及到道路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道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标准、道路设计的工程测量和勘测技术、道路设计的材料选择和使用、道路设计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在道路工程课程设计的讲授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符合学生实际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师应该在设计课程时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学术兴趣、发展需求和职业规划等因素,设定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融合理论和实践道路工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道路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中必须要融合理论和实践,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三、注重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实用性的课程,因此它必须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在设计课程时,必须考虑到课程设计的难度、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资源的供给和教学设备等因素,保证课程设计与学生实际需要相适应,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四、注重实验教学道路工程课程设计的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技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实验教学的安排,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工程设计和实践的乐趣。

五、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道路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材料、教学设备、网络资源等等。

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这些教学资源的整合,让学生充分借助这些资源,获取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划,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合理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整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道路交通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怎样规划、建设一条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条道路工程,并着重强调设计的技术细节、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项目设计1. 道路类型本项目的道路类型为城市主干道。

2.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道路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流量•地形和地貌条件•设计车辆类型和最高车速•道路几何形状和十字路口类型•设计速度和能见度•道路标准3. 设计要求3.1 安全性•道路宽度至少要满足城市交通规划中的最低标准•设计道路几何标准和道路标志•考虑交叉口和路段的中央隔离带•设计行人和自行车道•考虑特殊情况下的安全设计,例如雨雪天气、夜间行驶等3.2 可靠性•应该对道路进行充分调查,确保道路稳定•考虑道路的耐用性和抗磨性•设计道路排水和修路场地3.3 经济性•尽量减小道路建设成本•尽量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设备4. 设计方案4.1 道路几何标准和十字路口类型•主干线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交叉口设置标准十字路口,双向转弯道路宽度应不小于5米4.2 设计速度和能见度•道路设计速度采用城市第二次环路道路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设计能见度K值应不小于1.3,以确保夜间行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3 道路标准本项目采用的道路标准为城市道路(二级)路基、路面标准,主要标准如下:类别设计标准道路标记应设置1-5条机动车道标线和1-2条非机动车行道标线; 径流处理全长应设置适当数量的雨水口和路面排水系统,便于排水和修路场地。

设置机非车道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5. 总结本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基于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原则. 通过对交通状况和车辆特性的分析,结合道路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城市主干道进行了设计。

设计中考虑到了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种要求,能够满足道路的高效、安全要求,给市民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B0 ) A0
tan 7056 (tan 35 tan 7056)(tan 7056 0.22) 0.506
arctan 0.506 2650
L0 ( H a) tan H tan b
(6m 2m) 0.506 6m 0.33 3m 3.03m
• ② 求纵向分布长度B。
• 一辆重车的长度为:
B 5.6m ( H 2a) tan 30 5.6m (6m 2 2m)tan30 11.37m
• 大于挡土墙分段长度,取计算长度B=11.37m。纵向布置一辆重车,总 重力为300kN。 • ③ 计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 • 车轮中心距路基边缘0.5m,L0=3.03m,重车在破裂棱体内能布置一辆。
Z y B Z x tan 3.19m 2.15m 0.33 2.48m
• 比较设计荷载与验算荷载计算结果可知,验算荷载时的土压力较大,
而且主动土压力的作用点与计算荷载时的相近,故墙身断面尺寸应由 验算荷载(挂车—100)控制。应当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墙身断面
尺寸是由验算荷载控制,还是由计算荷载控制不易直接判别,应通过
Ex E cos( ) 219.49kN cos(1826 1730) 177.72kN
Ey E sin( ) 219.49kN sin(1826 1730) 128.81kN
• 土压力作用点:
6m 2m (6m 2.183m) 2 0.8m 3.817m (3 3.817 2 6m) Zx 2.15m 3 3 62 m2 1.715
不计车辆荷载作用时的破裂棱体宽L0:
B0 ab 2h0 (b d ) H ( H 2a 2h0 ) tan A0 ( H a)( H a 2h0 )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1000字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一份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总字数为1000字。

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展,道路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道路贯穿城市的各个角落,直接影响市民出行和城市形象。

因此,道路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一份道路工程课程,让学生了解道路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标准,成为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标准;2.熟悉道路建设的过程和要求;3.了解道路的质量检测和维护机制;4.能够对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进行初步评估;5.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标准(1)道路的定义和分类(2)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3)道路建设相关政策法规2.道路建设的过程和要求(1)项目的立项和规划(2)土地征用和拆迁工作(3)设计和初步评估(4)施工和验收3.道路的质量检测和维护机制(1)道路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2)常见道路问题及维护方法4.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初步评估(1)材料和设备选用(2)设计流程和要求(3)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4)施工技术评估和瑕疵处理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

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和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和针对性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小组探究和讨论。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发掘问题的深层次,提高认识和能力。

六、教学成果1.学生能够掌握道路建设的基本概念和标准;2.学生能够熟悉道路建设的过程和要求;3.学生了解道路的质量检测和维护机制;4.学生能够初步评估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5.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评估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估,重点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评估结果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道路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交通运输(1)学号姓名联系方式任课教师尹应梅2013年12月31日目录一、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路线设计(2)、路面结构设计(3)其他未尽事宜以指导老师辅导为准。

(4)最后提交的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成绩评定(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三)、其他未尽事宜以指导老师辅导为准。

(四)、最后提交的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成绩评定(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二、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平曲线设计规定(二)、竖曲线设计桂东(三)、线形设计设计规定(四)、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定三、《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路面结构计算书&路面结构图(二)、平曲线计算书(三)、竖曲线计算书四、数据表(一)、平曲线要素表(二)、竖曲线要素表五、设计图(一)、典型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二)、路线平曲线设计图(三)、路线纵断面设计图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任务:1、公路路线设计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内容:1、公路路线设计部分:(1)计算平曲线,计算平曲线曲线要素(2)点绘地面高程,设计竖曲线(3)计算竖曲线设计高程,绘制纵断面图(4)典型路基横断面设计2、路面结构设计(1)收集并分析交通资料(2)确定设计材料参数和设计指标(3)根据交通量初拟路面结构(4)明确设计计算步骤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一)、路线设计某地拟新建一条山岭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60km/h,路基宽度为10m,双向2车道,路面宽度8.5m,平面设计交点资料另附(QD~ZD坐标,起终点高程与地面高程基本一致,附地形图1和Excel交点坐标表),今需要对起终点进行平面和纵断面设计,要求线形设计指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符合平纵线形的组合原则,同时设置不少于1个竖曲线,并计算各控制点的标高。

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按60km/h,;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与路基同宽。

道路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道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掌握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要求;2. 了解道路工程材料的选择与配比,理解不同材料在道路施工中的作用;3. 掌握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措施,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道路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2.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道路工程施工计划;3. 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和设备,进行道路工程施工的测量和放线工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施工的兴趣,激发他们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道路工程施工中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重视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遵守相关规范。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掌握道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安全意识,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工程施工基本流程:介绍道路工程施工的总体流程,包括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实施和施工验收等环节,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道路工程材料:讲解道路工程常用材料种类、性能及选用原则,重点介绍沥青、混凝土等材料的特点及应用,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分析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如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梁施工等,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阐述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及相关规范,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计划:介绍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施工过程,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6.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与放线:讲解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原理、方法及设备使用,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说明1.道路修建意义公路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设施,正如民间谚语所说:“要致富,先修路;小路小富,大路大富,快路快富。

”同时,相比于其他的运输方式,公路具有机动灵活、受交通设施限制少、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等特点。

它对商品流通、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建设边疆、开发山区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

该公路位于四川省内江市。

公路沿沱江修筑,主要任务是运输及与加强各村落间以及村落与附近城镇的联系,同时为沱江沿线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沿江道路可以充分发挥港口的优势,使水陆运输相结合,加强沿江地区和外界的物资交流。

可以达到方便工农产品的运输,提高村民的出行便捷度的目的。

2.初始资料(1)CAD地形图比例尺1:1000(2)线路起点中心坐标为B0+000(3)根据调查起始年平均日当量轴次为400辆,预测年平均增长率为6.5%。

(4)公路等级为三级,设计年限8年。

3.道路等级论证老师给定三级公路。

4.地形地貌描述该地区属于公路自然区划Ⅳ4区,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

冬暖夏热,雨量适中。

平均年温15℃~28℃,一月均温6℃~8℃,七月均温26℃~28℃,最高气温可达41℃,最低气温-5.4℃,活动积温5598℃左右。

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

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右。

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涝交错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

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中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

年相对温度在80%左右。

年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

内江市地处四川省盆地中部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

道路施工编制课程设计

道路施工编制课程设计

道路施工编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道路施工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掌握道路施工的基本知识体系;2. 掌握道路施工图的识别和解读,了解道路施工中各部分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3. 了解道路施工中的安全规范和质量要求,明确各类施工材料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编制简单的道路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等;2. 能够分析和解决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绘制道路施工图,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尊敬劳动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和质量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关注工程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道路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道路施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道路工程专业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为未来的道路施工和管理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工程施工概述- 道路工程基本概念- 道路工程施工流程及环节2. 道路工程施工图识读- 施工图纸的基本知识- 道路工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识读- 施工图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3.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施工资源计划及施工平面布置4.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道路基层、面层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技术- 桥涵、隧道施工技术5.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工程质量验收标准6. 道路工程施工实例分析- 分析典型道路工程施工案例- 针对案例进行问题讨论和解决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科学系统地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流程。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中涉及的材料种类及其性能。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工程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道路工程知识进行简单道路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道路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道路工程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道路工程领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道路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道路工程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工程概述:介绍道路工程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框架。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工程概述2. 道路工程设计原则与流程:讲解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和各阶段任务,为学生进行道路设计奠定基础。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工程设计原则与流程3. 道路工程材料:介绍常见道路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及选用原则,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工程材料4. 道路工程结构与构造:讲解道路工程的结构类型、构造特点及设计要点,帮助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结构设计的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道路工程结构与构造5. 道路工程排水设计:介绍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原则、方法及设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工程排水设计6. 道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讲解道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原则、类型及功能,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吕小峰学号: 2专业班级:交通工程一班指导教师:刘云2014-2-26《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及内容:(一)设计任务:1.沥青路面结构设计2.旧路面补强设计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二)设计内容:1.车辆荷载换算;2.初拟沥青路面结构(结构、材料、层厚)6.确定计算参数(各层材料和土基的回弹模量)7.用容许弯沉值验算路面整体强度;8.验算沥青混凝土层和整体性材料结构层的弯拉应力;9.计算旧路面的计算弯沉值、确定补强层结构、计算补强层厚度;10.初拟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结构、材料、层厚、平面尺寸及接缝);11.确定各层回弹模量及当量回弹模量;12.荷载及温度疲劳应力计算;13.检验并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14.确定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衔接方式。

二、设计资料区平原微丘区某二级公路,原有路面宽度9米,厚度为 25 cm 天然砂砾Ⅱ5垫层,20cm 石灰土基层,2.5cm 沥青表面处治层。

近年来由于大吨位车辆的增加,个别路段不能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对下列路段的路面按一级路面改造,并作如下处理:k0+500~k3+500 段,改线需在新路基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k3+500~k5+000 段,旧路面强度不足,需进行补强设计;k5+000~k6+300 段,接近城镇为改线路段,在新路基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

三、路状调查资料1.交通调查在不利季节调查的双向双车道平均日交通量见表1。

预计未来十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 , 10 年后增长率为 3% 。

2.自然条件调查沿线土质为粉质亚粘土,液限wL =30% ,塑限wp=18%。

当地多年平均最大冻深为 1.1 米。

(气象部门调查的田野冻深)。

k0+500~k1+500 段,路槽底距地下水位米;k1+500~k3+500 段,路槽底距地下水位米;k3+500~k5+000 段,测得路槽底以下 80 cm 分层含水量为: %、% 、 %、% 、 % 、 % 、 % 、 % ( 0~80cm , 每 10cm 为一层)k5+000~k6+300段,路基填土高度为米,调查得地下水埋深为米。

对k3+500~k5+000 段,在冻前进行路面弯沉实测弯沉值为:28、40、 50、 31、53、40、28、46、40、29、45、40、50、25、50、39、41、30、35、37、24 、52 、31、39、49、31、33、33、20、49(单位为 1/100mm )。

3.材料调查沿线可采集各种砂、石料;附近有矿渣、炉渣可利用;水泥、石灰、沥青等材料当地可供应。

四、设计方法、步骤(一)沥青路面结构设计1. 计算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2 . 确定道路的交通分级,选定设计年限及车道系数3 . 计算使用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4 . 确定容许回弹弯沉值 L R新建沥青路面设计:a . 确定各路段干湿类型和路基与各层的回弹模量值;b . 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c . 按三层体系理论计算路面厚度,确定采用方案,并验算防冻厚度。

绘制路面结构图。

(二)原有路面补强设计:a .确定路段干湿类型和计算弯沉值L0;b .路面补强方案拟定d . 采用双层或多层弹性层状体系计算路面补强厚度,确定采用方案;e .绘制路面补强设计图。

(三)新建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标准荷载的作用次数;•确定交通量分级,选定设计年限及轮迹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设计使用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初拟路面结构,包括结构层次、类型和材料组成,各层的厚度、面板平面尺寸和接缝构造;·确定材料参数,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基层垫层和路基得回弹模量,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和计算回弹模量;•计算荷载疲劳应力:a . 查应力计算图得最大荷载应力;b . 定接缝传荷系数,疲劳应力系数,综合系数;c .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d . 计算温度应力。

·由自然区划选最大温度梯度;按路面结构和板平面尺寸计算最大温度梯度时的翘曲温度应力,最后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检验初拟路面结构按≤σp+σt≤公式检验,如不满足,重拟路面结构,重新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计算厚度取整至厘米。

·画出最后选定的路面结构图。

三、课程设计文件装订完成设计项目后,将设计任务书、说明书、计算书、设计图纸装订成册。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换算为标准轴P的当量轴次N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小于25KN的轴载不计。

①解放 CA-10BN C C n P Pi K=⎛⎝⎫⎭⎪=∑12111435.次54.97100609001135.4=⎪⎭⎫⎝⎛⨯⨯⨯=②黄河 JN-150N C C n P Pi K=⎛⎝⎫⎭⎪=∑12111435.=次21.48974.38547.1031006.10136011100493604.6135.435.4=+=⎪⎭⎫⎝⎛⨯⨯⨯+⎪⎭⎫⎝⎛⨯⨯⨯③日野KB-211N C C n P P i K=⎛⎝ ⎫⎭⎪=∑12111435.次02.15412302.311001001231110055.471234.6135.435.4=+=⎪⎭⎫⎝⎛⨯⨯⨯+⎪⎭⎫⎝⎛⨯⨯⨯=④太脱拉 138由于后轴距﹤3,故轴数系数为()2.212.111=-+=m CN C C n P P i K=⎛⎝ ⎫⎭⎪=∑12111435.次86.8767.6119.26100807412.21004.51744.6135.435.4=+=⎪⎭⎫⎝⎛⨯⨯⨯+⎪⎭⎫⎝⎛⨯⨯⨯=⑤湘江HQP40由于后轴距﹥3,故21==m CN C C n P P i K=⎛⎝ ⎫⎭⎪=∑12111435.次26.5301002.7310301235.4=⎪⎭⎫⎝⎛⨯⨯⨯=⑥黄河 JN162N C C n P P i K=⎛⎝ ⎫⎭⎪=∑12111435.次41.7740.5901.18100127211110063214.6135,435.4=+=⎪⎭⎫⎝⎛⨯⨯⨯+⎪⎭⎫⎝⎛⨯⨯⨯=⑦跃进 230N C C n P P i K=⎛⎝ ⎫⎭⎪=∑12111435.次93.21003.333501135.4=⎪⎭⎫⎝⎛⨯⨯⨯=次总23.143993.241.7726.53086.8702.15421.48954.97=++++++=N1.2 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换算为标准轴P 的当量轴次N'(小于50KN 的轴载不计)。

①解放 CA-10B811121∑=⎪⎭⎫ ⎝⎛=Ki P P n C C N次12.1510060900118=⎪⎭⎫⎝⎛⨯⨯⨯=②黄河 JN-15081112 1 ∑=⎪⎭⎫ ⎝⎛=Ki P P n C C N次74.4081006.101360118=⎪⎭⎫⎝⎛⨯⨯⨯=③日野KB-211811121∑=⎪⎭⎫⎝⎛=Ki P P n C C N次123100*********=⎪⎭⎫⎝⎛⨯⨯⨯=④太脱拉 138由于后轴距﹤3,故轴数系数为()3121 1=-+=m C81112 1 ∑=⎪⎭⎫ ⎝⎛=Ki P P n C C N次92.4325.3767.61008074131004.51745.18188=+=⎪⎭⎫⎝⎛⨯⨯⨯+⎪⎭⎫ ⎝⎛⨯⨯⨯=⑤湘江HQP40由于后轴距﹥3,故21==m C81112 1 ∑=⎪⎭⎫ ⎝⎛=Ki P P n C C N次81.1691002.731030218=⎪⎭⎫⎝⎛⨯⨯⨯=⑥黄河 JN16281112 1 ∑=⎪⎭⎫ ⎝⎛=Ki P P n C C N次76.15112.14264.9100127211110063215.18188=+=⎪⎭⎫⎝⎛⨯⨯⨯+⎪⎭⎫ ⎝⎛⨯⨯⨯=⑦跃进 230811121∑=⎪⎭⎫⎝⎛=Ki P P n C C N/=次总35.91276.15181.16992.4312374.40812.15=+++++=N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数拟建公路为一级公路,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0年,使用期内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为6%,按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道系数取η=。

a.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数:()[]ηγγ113651-+=te N N()[]6101050.368.34620605.023.1439%61%61365⨯≈=⨯⨯-+⨯=b.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数:[]η11)1(365N rr e N t -+='[]次6101020.243.21946535.035.912%61%)61(365⨯≈=⨯⨯-+=确定路面等级、交通等级和面层类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及交通量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68.3462060=e N ,由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表交通等级及路面类型选择。

累计当量轴次100~400万次/车道,交通等级为轻交通,应属于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确定容许回弹弯沉值r L)01.0(44.357201168.34620607202.02.0mm A A N L s c r =⨯⨯⨯=⨯⨯=--各路段干湿类型和路基与各层的回弹模量值该地区属于Ⅱ5区,由自然条件调查可知,在500~50010++k k 段其路槽底距地下水位的高度H=,查表可得Ⅱ5区粉性土路基的临界高度m H m H 3.2~8.1,9.2~4.221==。

再根据路基干湿类型表,该路段属于中湿类型。

在500~50031++k k 段其路槽底距地下水位高度H=,查表可知该路段属于中湿类型。

在500~50065++k k 段,路基填土高度为米,调查得地下水埋深为 米,其路槽底距地下水位高度H=,则该路段也属于潮湿类型。

在500~50010++k k 和500~50031++k k 段(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查得分界稠度为:9.0,05.121==c c w w 。

因H 值偏近1H 值,估计该路段路基上层80cm 范围内的平均稠度约为左右。

查表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可得MPa E 5.420=。

确定路面结构层次、初拟各结构层厚度查《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表、表中各参数值,初步拟定方案如下表2-1:图1 初拟结构层以及其厚度计算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d lb sc ed A A A N l 2.0600-=,其中0.1,0.1,1.1===b s c A A A由此计算)01.0(48.32111.168.34620606002.0mm l d =⨯⨯⨯⨯=-计算待求层厚度①根据d s l l =,求理论弯沉系数c a由36.0038.0)()2000(63.1p E l F s δ=、Fa E p l c s 12δ=代入数据,即61.0)7.05.42()65.10200048.32(63.136.038.0=⨯⨯=F99.47.065.102140003248.021=⨯⨯⨯⨯==FF p E l a s c δ②计算基层高度H5把此多层体系换算成三层体系,如下图2,计算方法如下:图2 换算当量三层体系图因此其厚度满足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