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全练全测 (II )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2)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2)](https://img.taocdn.com/s3/m/c782fd0f7375a417866f8fd3.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一、填空:1、我们乘坐交通工具穿越在广袤的地球表面作长途旅行,就可以看到陆地、海洋、高原、山脉、盆地、峡谷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由于受水、空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地震和火山是由于地球引起的()A、内部运动B、外部运动C、风化现象2、土壤的成分中,用肉眼可以看清楚的是()A、沙砾B、粉沙C、黏土3、土壤中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A、小石子B、腐殖质C、黏土4、下列那种行为可以防止土壤流失()A、建筑B、植树造林C、砍伐树木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1、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2、地球上海洋少,陆地多。
()3、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几百万年前形成的,没有变化。
()4、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
()5、土壤中只含有沙、小石子和黏土三种成分。
()四、看图填空,完成岩石风化流程图。
---------→→五、实验题。
根据提示,请你制定一份雨水侵蚀土地的实验计划:实验名称:雨水侵蚀土地的实验计划1、实验材料:2、土地被雨水侵蚀情况猜想:3、不需要控制的条件:4、需要控制的条件:5、控制方法:六、连线题:将左边的自然现象与右边和它相对应的结果连接起来。
风化可形成山脉、湖泊、峡谷等新地形。
地震所喷射出来的物质可形成山脉等新地形。
火山使岩石碎裂,经过一系列变化,变成土壤。
七、名词解释。
风化:八、观察题。
(观察下列图片完成表格。
)九、简答题。
1、什么是土壤?2、影响雨水侵蚀土地现象的因素有什么?十、实践题。
(根据日常的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全练全测 (I)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全练全测 (I)卷](https://img.taocdn.com/s3/m/9fe97c04d0d233d4b04e690f.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全练全测(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8题;共19分)1. (3分)土壤是沙、小石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 (4分)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3. (3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跟有无________覆盖、________的多少、________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4. (1分)雨水除了蒸发的、被土地吸收的和被拦阻的以外,沿着地面流走的水叫________。
5. (2分)杭州玉皇山海拔200多米,属于________地形;天目山清凉峰海拔1787米,属于________地形。
6. (2分)地球上________面积大,________面积小。
7. (3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8. (1分)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9. (2分)土壤源于岩石,岩石的颗粒就是土壤。
()10. (2分)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小,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11. (2分)研究“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时,必须要有两组实验进行对照。
()12. (2分)风中携带的沙碰到岩石不能把岩石腐蚀光滑。
13. (2分)地球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火山。
14. (2分)土壤源于岩石,岩石的颗粒就是土壤。
15. (2分)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受到的灾害。
16. (2分)地球表面形成海洋、陆地、高原、平原、山脉等多样的地形,离不开地球内部运动和各种自然力量的作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165f0f83d049649b665894.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动物不是生活在土壤的是( ) A .蚯蚓 B .屎壳郎 C .蚂蚁 D .金鱼 2 . ( )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 .砂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3 . 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 .地幔B .地壳C .地核4 . 洗沙游戏中主要洗去了( )。
A .沙B .黏土 5 . 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 )A .地壳较薄处并有裂缝的地方B .地壳较厚而坚固出 6 . 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化现象的是( )。
A .汶川地震B .岩石变成泥沙 C .河流中鹅卵石不断地向下游滚动7 . 土壤颗粒中肉眼看不清的是( )A .沙B .黏土C .粉沙 8 . 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 ) 。
A .多B .少C .一样9 . 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B.我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C.我国东部多高山,西部多平原10 . 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A.褐土B.黑土C.黄土D.冰沼土二、填空题11 .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2 . 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和活火山。
13 . 流水对土壤的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14 .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_____)内。
火山活动与(_____)和(____)运动有关。
15 . 土壤中的腐殖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_____)%~(______)%以上。
A、75B、85C、9016 . 降雨量比较大时,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就____________;降雨量比较小时,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就____________。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练习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19f16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2.png)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练习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有_____、高原、山地、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我国的地形_____高_____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呈______状分布3、地球上_____多,_____少.海洋在地形图上用_____表示,用绿颜色表示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沧海桑田表明地球表面是变化的。
()2、地球上海洋少,陆地多。
()3、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复杂多样。
()4、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5、地形图上以深浅不同的蓝色代表陆地。
()6、沙洲可能是水土流失形成的。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表示地势的高低,颜色越深,地势越高。
下列符合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2、小鹿同学在和外地笔友通信的过程中知道了笔友的家乡“山峦起伏,崎岖不平,山峰高耸”。
这天他收到了笔友寄来的明信片,是当地风景俯瞰图,推测笔友家乡地形主要为( )A.山地B.丘陵C.平原3、地形图上,填充浅蓝和深蓝色的地方,通常表示是()A.湖流、湖泊和海洋B.草原和平原C.丘陵和山地4、覆盖地球表面最多的是()A.水B.裸露的岩石C.衣田D.沙漠5、在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 )A.不同的国家和省份B.不同的生物分布C.不同的地形地貌6、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雨水冲刷B.淤泥沉积C.风的吹蚀四、连线题把各种颜色及其代表的地形进行连线。
海洋黄色平原棕褐色高山绿色丘陵蓝色雪峰白色五、综合题1、填一填平原丘陵盆地高原高山2、读图题我国地形图沿着北纬32°自西向东的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呈_____高_____低的特点。
3、观察下面地貌特点,推测它们的成因。
图片编号观察到的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平原盆地2、西东阶梯3、海洋陆地蓝色平原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A2、A3、A4、A5、C6、C四、连线题五、综合题1、2、高原盆地平原西东3、图片编号观察到的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①岩层弯曲、断裂地震破坏②湖泊被群山环抱火山喷发风的吹蚀③呈现一个个形态多姿的石柱、平台形高地④地面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水的冲刷碎⑤平坦、河流产生分支、扇形泥沙沉积。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9322e5bfeefdc8d376ee3294.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土壤中的大颗粒为()。
A.沙粒B.粉粒C.黏粒2 . 卵石的形成与()有密切的关系。
A.水B.石头C.风3 . ()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砂岩B.花岗岩C.石灰岩4 . 土壤是()等物质的混合物。
A.沙B.小石子C.黏土D.腐殖质E.水F.空气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
6 . 食盐、白糖等固态物质的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称为()。
A.固体B.晶体C.形体7 .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C.石灰岩、火山岩、水成岩D.侵入岩、喷出岩、砂岩8 . 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地球内部的构造,科学家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的时候产生的来推测的。
()A.热量B.地震波C.空气变化D.天气变化二、填空题9 . 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______)和(______)。
10 . 地震发生前会有井水____,动物____,___的微波,大地___,瓦斯___等征兆出现。
11 . 过去流行一种——天花,很多人被天花夺去了生命。
一个叫爱德华琴纳的医生发现,挤牛奶的女工没有一个得天花的,她们手上的小痘痘引起了他的注意。
琴纳发明治疗天花的方法——(_______)。
12 . 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______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
13 . 石英、长石、云母、白云石等都是__________。
岩石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三、判断题14 . 河沙是石块在自然状态下,长期经河水反复冲涮、摩擦形成的。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3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3](https://img.taocdn.com/s3/m/39f3ee570975f46526d3e127.png)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3一、填空题。
1、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______、______和______。
2、在地形图上,蓝色表示______,白色表示______的地带,棕色和褐色表示______的陆地。
3、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______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______板块。
4、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最终会形成______。
5、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______。
6、河流对土地不仅有侵蚀作用也有______作用。
7、______使得一些地面凸起的地方水土流失,而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______和______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8、地球表面形态是______的,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改变着地表形态,人类的各种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9、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______作用的产物。
10、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______土地遭受侵蚀。
11、自然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______或______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我们要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______的影响。
二、选择题。
12、平原的地形特点是()。
A. 低平而宽厂B. 沟壑纵横C. 地面崎岖D. 雪山连绵13、新疆吐鲁番所属的地形是()。
A. 平原B. 山地C. 丘陵D. 盆地14、河床中的卵石主要是由于()的作用形成的。
A. 太阳B. 水流C. 动物D. 植物15、在土壤的成分中,捻起来感觉比较细腻的是()。
A. 沙B. 粉沙C. 黏土16、肥沃土壤的特点是()。
A. 含沙砾多B. 含水多C. 含粘土多D. 含腐殖质多17、造成黄河易于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是()。
A. 大量森林的破坏B. 土层的干松和瘠薄C. 大量的泥沙沉积河底D. 人们不注意修堤防范18、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是()。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346ab1cc22bcd127ff0c19.png)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练习题一、填空题。
1.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造成的。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火山活动与()和()运动有关。
2.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压力越来越()。
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熟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3.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
4.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说来,()的颗粒先沉积,()的颗粒后沉积。
5.()和()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6.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7.岩石在()()()()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风化现象。
8.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
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
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9.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小石子),其次是(),接着是比沙还小的(),最小的土壤微粒是()。
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10.土壤中还有()和()。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二、判断题。
1.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但是不会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2.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相同的地形地貌。
()3.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不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4.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5.在各种力量塑造和改变着地表地形地貌的过程中,有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害。
()6.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是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及单元测试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及单元测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d8cdd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2.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及单元测试附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c7601ea524de518964b7db1.png)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判断题(22分)() 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地震。
()2.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3. 丘陵的地形地势较高,海拔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4.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一样,在不断的运动。
()5.喜马拉雅山是两大板块受挤压而形成的大山脉。
()6. 流水、风、冰川、河流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7.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早暴雨袭击受到的灾害。
()8.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小,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9. 地球表面形成海洋.陆地.高原.平原.山脉等多样的地形,离不开地球内部运动和各种自然力量的作用。
()10.地球表面的形态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很猛烈,有的则表现得极其缓慢。
()11.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二、选择题(20分)1.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A.上游B.中游C.下游2.我们家乡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丘陵D.盆地3.()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他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A.沙砾B.腐殖质C.黏土D.盐分4.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A.冷热作用B.植物的作用C. 流水的作用D.动物的活动5.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沙砾——粉沙——黏土——沙B.沙砾——沙——粉沙——黏土C.黏土——粉沙——沙——沙砾6.()可以让地表的形态发生变化。
A.河流的沉积 B. 雨水的侵蚀C. 岩石的风化D.火山和地震7.许多科学家认为,东非大裂谷是由于()而形成的。
A.两个板块碰撞 B. 两大板块受拉张 C.火山和地震8.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A.弱 B. 强 C.颗粒小 D.颗粒大9. ()的地形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全练全测 (II )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全练全测 (II )卷](https://img.taocdn.com/s3/m/10c3de2bddccda38366baf29.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全练全测(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8题;共22分)1. (3分)在自然界中造成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 (3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3. (3分)________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__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人海口往往是________。
4. (4分)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_______内。
5. (3分)土壤的成分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________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6. (2分)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7. (3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跟有无________覆盖、________的多少、________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8. (1分)________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9. (2分)风中携带的沙碰到岩石不能把岩石腐蚀光滑。
10. (2分)在自然界中,地表的地形常常不是很平的。
11. (2分)从地形图上看,地球表面是极为平坦的。
()12. (2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由于岩石的风化形成的。
13. (2分)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14. (2分)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15. (2分)岩层在地壳运动中受挤压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岩层受挤压或伸拉过度,发生断裂错位形成断层。
16. (2分)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作业题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作业题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015edab4daa58da1114a12.png)
《3.1.地球表面的地形》练习一、填空1.地球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解析:地形是指地形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
通常用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来描述。
2.我国地形图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形上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
4.地球表面的额地形在(不断变化)。
5.(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
解析: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
二、选择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内蒙古是一个盆地B.我国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很小,高原面积大。
C.地形构成的地球表面独特的地形地貌D.新疆吐鲁番是个大草原解析:内蒙古是一个大草原;我国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广大,高原面积小,西高东低;新疆吐鲁番是个盆地。
2.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A)A.盆地B.高原C.山地D.丘陵3.地球上(A)A.海洋多陆地少B.海洋少陆地多C.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D.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解析:地球上时海洋多陆地少,而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是中国的地形特点。
4.丘陵与高山、高原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A)A.丘陵比高山和高原小B.丘陵比高山和高原高C.丘陵有尖峰D.丘陵比高原高解析: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丘陵;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的是高原;高山,相对地面,而高出的部分。
一般指高峻的山峰。
所以正确答案是丘陵比高山和高原都要小。
5.深浅不同的褐色表示(B)A.高原B.山地C.平原D.盆地三、简答1.什么是地形?地形是指地形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
通常用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来描述。
2.常见的几种地形有什么特点?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山地;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丘陵;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的是高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
《3.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练习一、判断1.地球内部运动都是非常缓慢的,不易察觉的。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同步检测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同步检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ff1f37a7f1922791788e88b.png)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同步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每年喜马拉雅山的抬升是()A.猛烈的B.不存在的C.缓慢的2.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们: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类化石,这说明()。
A. 这里曾经是海洋地形,后来变迁为陆地B. 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C. 贝壳这样的生物原来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后来才到水中3.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B.黄河携带的黄土沉积到华北平原C.长江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华北平原4.下雨时最容易被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A.小石子B.植物种子C.黏土和细沙5.自然界中()、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阳光B.流水C.森林6.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7.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B.土地坡度和雨量C.有无覆盖物和土地坡度8.黄土高原比较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A.水土流失B.酸雨C.台风9.在一条大河的中游堆积了很多的()。
A.大石头B.细沙C.鹅卵石10.许多科学家认为东非大裂谷是()而形成的断裂谷。
A.两个板块碰撞B.两大板块受拉张C.火山和地震二、判断题(共13题;共13分)11.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12.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也逐渐加快。
()13.高原的特征是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14.地球表面形成海洋、陆地、高原、平原、山脉等多样的地形,离不开地球内部和各种自然力量的作用。
()15.中游河床由于流速减缓,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
()16.地球表面的形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全都表现得很猛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b3c29484028915f804dc294.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oA.植物自己制造的B.从土壤中吸收的C.从水分中吸收的2 . 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最终我们发现()。
A.陆地面积小B.海洋面积小C.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几乎一样大3 . 船只进港时,总是先看到()。
A.整条船B.桅杆C.船尾4 . 采集来的样本土壤观察后,应将土壤和其中的动植物()。
A.送回原来的地方B.扔到教室的垃圾桶C.散落在教室外的场地上5 . 我们从菜园里取了土壤后,观察的时候不可以()A.看B.捏C.闻D.尝二、填空题6 . (_____)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7 . 观察天气时,要尽量在每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8 .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在进行沉积实验时,我们发现了(______)的物体先沉积。
10 . 地球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地幔、___________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11 . 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______,他们被称为____。
____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肥粒。
____越多土壤越肥。
12 . 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________,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________,则表示即将下雨。
13 .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要想办法尽可能地(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4 . 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山地。
(______)15 . 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______)16 . 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沤肥可改良土壤的肥力。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5d8b46ddccda38376bafa0.png)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2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2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都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二、名词解释:1、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三、问答题: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
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2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f98a8ccef46527d3250ce027.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2一、填空题。
1、地球上______面积比______面积大;我国西部多______,东部多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______内,火山活动与______和______的运动有关。
3、很多的高山是因为______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______后形成的断裂谷。
4、土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物质的混合物。
5、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______的开始。
______、______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6、土壤中的______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而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在______生长中必不可少。
7、土地坡度的大小、______、______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8、让岩石的形状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作用,在这种作用下整体的岩石会发生______,最终变成______。
二、判断题。
9、雨水也会产生改变地貌的作用。
()10、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11、土壤的坡度越大,越易被雨水侵蚀。
()12、地球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火山。
()13、地球表面的形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全都表现得很猛烈。
()14、雨水落到地表形成径流后,侵蚀才开始。
()15、在河流的中下游,通常能见到光滑的鹅卵石。
()16、土壤中的小动物在形成腐殖质的过程中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三、选择题。
17、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布满了()。
A. 细沙B. 大石头C. 鹅卵石18、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全练全
测(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8题;共22分)
1. (3分)土壤的成分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________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2. (3分)在自然界中造成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 (1分)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形上生活着不同的________。
4. (1分)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________个生物。
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
5.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6. (3分)________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__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人海口往往是________。
7. (3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跟有无________覆盖、________的多少、________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8. (4分)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9. (2分)土壤源于岩石,岩石的颗粒就是土壤。
10. (2分)地球表面各种地形、地貌都是随着地球的诞生一起形成的,并且永不改变。
11. (2分)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12. (2分)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地震。
13. (2分)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14. (2分)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对减少土地的侵蚀作用不大。
15. (2分)地球表面的形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全都表现得很猛烈。
16. (2分)植物的根系也可以碎裂岩石。
17. (2分)研究“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时,必须要有两组实验进行对照。
()
18. (2分)喜马拉雅山是由两个大陆板块的岩层被拉伸而逐渐形成的。
三、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9. (2分)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细沙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20. (2分)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沙砾—粉沙—黏土—沙
B . 沙砾—沙—粉沙—黏土
C . 黏土—粉沙—沙—沙砾
21. (2分)划分地球表面地形最主要的依据是()。
A . 是否有河流
B . 是否有山脉
C . 海拔高度和地表特征
22. (2分)()的地形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A . 平原
B . 高原
C . 盆地
23. (2分)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非常()。
A . 低
B . 高
C . 一般
24.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
B .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C . 中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25. (2分)下面不是土壤的成分是()。
A . 沙
B . 金属
C . 腐殖质
26. (2分)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 . 板块的碰撞
B . 板块的漂移
C . 风的侵蚀
D . 板块的张裂
27. (2分)每年喜马拉雅山的抬升是()
A . 猛烈的
B . 不存在的
C . 缓慢的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28. (5分)把一些土壤倒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一会儿,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画图并用文字标注)
29. (5分)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五、探究题。
右图所示为一条河流。
(共4题;共15分)
30. (2分)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带走一部分________,这就是________。
31. (3分)________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__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
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________。
32. (7分)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研究。
研究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的实验设计。
研究题目:________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
实验假设:________,土地受侵蚀程度大;________,土地受侵蚀程度小。
实验材料:________
实验方法:________
不同条件:________
相同条件:________
实验过程:(可以用示意图表示)
33. (3分)土壤是沙、小石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六、实验分析题。
(共2题;共11分)
34. (4分)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材料: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
35. (7分)研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的实验设计。
研究问题:________对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影响。
实验假设:________,土壤被侵蚀程度大;________,土壤被侵蚀程度小。
实验材料:________。
实验方法:________。
不同条件:________。
相同条件:________。
实验过程:(可以用示意图表示)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8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三、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28-1、
29-1、
五、探究题。
右图所示为一条河流。
(共4题;共15分)
30-1、
31-1、
32-1、
33-1、
六、实验分析题。
(共2题;共11分)
34-1、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