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人生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b3b6e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4.png)
音乐与人生教案【教案】音乐与人生一、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与人生的紧密联系,懂得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2.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 启发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塑造人的个性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1.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2. 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音乐如何塑造人的个性和情感。
2. 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音乐视频片段、音乐欣赏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通过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3. 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Step 2 分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20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音乐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图像和声音感受音乐的力量和情感表达。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与人生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也是音乐的一部分,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Step 3 音乐对人生的影响(30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比如快乐、悲伤、舒缓、激昂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并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 让学生想象自己在不同的场景下听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时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通过情感表达和情绪引导,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Step 4 音乐对人生的塑造(30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一些音乐人的纪录片或演唱会片段,了解音乐人是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2.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人个性塑造和情感宣泄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解释为什么这首音乐对他们有如此的吸引力,他们如何感受到音乐人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Step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教师总结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强调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0、简案--音乐与人生
![0、简案--音乐与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5adb5ae1998fcc22bdd10d01.png)
《音乐与人生》教案(简案)(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一篇。
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音乐与人生的关系;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形成喜爱音乐、学习音乐鉴赏方法。
(2)能力目标:聆听作品初步感受音乐感情,通过对比感受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艺术作用。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鉴赏,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鉴赏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及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表现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讲授法、引导法等学法指导:对比分析、自主探究法、实践体验等五、教具准备:多媒体、黑板、钢琴、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2、提问: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二)、学习音乐要素及内容1、温故知新2、探索新知三、)讲授新课1、欣赏作品、互动回答问题2、师肯定学生回答,并小结。
3. 演唱主题,深化节奏、力度对曲子的艺术作用四)、对比欣赏1. 简单介绍作曲家及作品背景2.聆听作品,引导性对比讨论与思考⑴ 这两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⑵ 这两部作品的旋律特点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⑶ 体验两段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
3.教师总结,给予肯定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部不同的作品,通过对比分析我们知道了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作用,而音乐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同学们回去后可以试着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两首曲子,比如舞蹈、表演等形式。
这也是老师今天想要布置的作业。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音乐与人生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音乐与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f8ea452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f.png)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一、教学内容:1、《音乐与人生》导言。
2、《草原放牧》。
3、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4、《长江之歌》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学习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技能目标,掌握音乐要素、形式要素的意义作用,领会音乐鉴赏的基础性与指导性的意义,形成音乐鉴赏的一般技能,培养学生根据具体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理性的去启迪人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导言引入新课,运用电子乐谱聆听音乐《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长江之歌》。
讲解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即兴创作、表演,结合PPT课件、微课、电子乐谱,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音乐的人文艺术及人文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抓住音乐鉴赏的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深层的、心理上的理性认识,突破音乐鉴赏的难点。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去热爱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生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陶冶情操的价值观。
善于运用音乐思维去感知、体验、理解、表现、鉴赏音乐,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1、基本知识: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分析《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长江之歌》作品基本结构,了解作者基本信息与时代背景,鉴赏音乐。
理解音乐鉴赏的层次概念,结合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音乐思想,感情抒发,艺术风格的体现。
2、基本技能:分析音乐作品《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长江之歌》的音乐要素,认识音乐的主题,通过聆听,学习音乐的主题的发展、变化、升华。
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的基本思想,结合实际挖掘音乐作品思想感情。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6c973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1.png)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第一章:音乐与人生的关系1.1 音乐与人情感的联系1.2 音乐对人心灵的影响1.3 音乐与个人成长的故事分享1.4 音乐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作用1.5 总结本章内容,预告下一章主题第二章:音乐与心理健康2.1 音乐对情绪调节的作用2.2 音乐疗法的介绍与应用2.3 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2.4 案例分析: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2.5 课后练习:创作一首鼓舞自己的歌曲第三章:音乐与社会文化3.1 音乐与民族文化的交融3.2 音乐在不同国家的传播与影响3.3 音乐与社会价值观的传递3.4 音乐活动: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特色3.5 总结本章内容,预告下一章主题第四章:音乐与创造力发展4.1 音乐对创造力的激发4.2 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介绍4.3 音乐与跨学科创新的案例分析4.4 实践活动:创作一首具有创新元素的歌曲4.5 总结本章内容,预告下一章主题第五章:音乐与职业规划5.1 音乐专业职业前景分析5.2 音乐相关行业的工作机会5.3 音乐人的成功案例分享5.4 音乐职业技能的提升与培训5.5 课后实践:为自己制定一个音乐职业规划第六章:音乐与社交技巧6.1 音乐在社交场合的应用6.2 音乐团队协作的重要性6.3 音乐活动:提升社交技巧的实际操作6.4 音乐与跨文化交流的社交技巧6.5 课后实践:组织一场小型音乐会,增进同学间的交流第七章:音乐与情感表达7.1 音乐在情感表达中的优势7.2 不同音乐风格的情感表达特点7.3 音乐创作:用音乐讲述自己的故事7.4 音乐欣赏:解读经典音乐作品中的情感7.5 课后实践:为自己或他人创作一首生日歌曲第八章:音乐与审美教育8.1 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8.2 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8.3 音乐创作:培养审美能力的实际操作8.4 音乐与视觉艺术的结合:跨界合作的案例分析8.5 课后实践:参观音乐会或艺术展览,提高审美能力第九章:音乐与自我认知9.1 音乐在自我认知中的作用9.2 音乐与自我价值观的塑造9.3 音乐疗法:通过音乐认识自己9.4 音乐活动:探索自我,发现内心的声音9.5 课后实践:记录自己的音乐成长经历第十章:音乐与未来展望10.1 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10.2 音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0.3 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变革10.4 音乐与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的融入10.5 课后实践:展望自己的音乐未来,制定长期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音乐与人情感的联系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音乐如何触动人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和调节情感。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一节音乐与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d0f0d8a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1.png)
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课时:一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1. 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
2. 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
教学目标:1. 通过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形成喜爱音乐、学习音乐鉴赏方法及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聆听《草原放牧》,初步感受音乐感情:聆听《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牧歌》的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3. 通过鉴赏,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1. 通过鉴赏作品认识音乐要素的艺术作用。
2. 通过鉴赏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及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手鼓教学方法:引导法、欣赏法、示范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向学生提问孔子名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意思,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对自己艺术修养的提升有一个认识,能够积极的投入到鉴赏课中来。
二、欣赏1. 互动师:现在让我们共同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思考问题:①音乐情绪怎样?是否变化着?②联想、想象到了什么?③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2. 师播放曲子,欣赏及师生讨论师肯定学生回答,并小结。
(《草原放牧》是《草原小姐妹》协奏曲的显示性部分,这部分音乐由两个对X性主题组成。
每一个主题是整曲的主要主题,主要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的少年形象以及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情绪上明朗、富有生机。
第二主题是草原人民的现实生活,对辽阔草原进行赞美,抒发着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曲子通过了节奏、力度、速度、配器等要素来表现,力度、速度等其他要素的变化,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为我们塑造了生动的画面,带来了美感。
《草原放牧》的音乐是在幽静、安谧的意境中结束,应来意犹未尽。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b40833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1.png)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观点和分类方式。
2. 理解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理解音乐在人生中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人生,培养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分类方式、欣赏方法和人生与音乐的干系等内容。
2. 准备相关音乐CD,供学生欣赏。
3. 安排教室讨论和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准备评判表,用于课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然后通过课件展示该音乐所属类型的图片或视频。
通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音乐世界,产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
2. 教师简单介绍音乐类型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类型和风格,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学1. 音乐与人生干系介绍(1)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音乐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结合自身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对人生的积极影响。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念,明确音乐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3)教室互动:学生分享自身与音乐的故事,增强情感交流。
2. 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及表现形式(1)播放不同类型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音乐的特点。
(2)结合课件展示,教师介绍不同类型音乐的风格、表现形式等基本知识。
(3)教室互动:学生讨论不同类型音乐的优缺点,增强对音乐类型的认知。
3. 教学方法与技巧介绍(1)教师结合自身经验,介绍学习不同类型音乐的方法与技巧。
(2)教室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4. 实践操作:播放一首歌曲,学生尝试分析该歌曲所属类型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15fd4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4.png)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1[课时]第一课时[基本思路]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
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
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
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一课时[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教学难点]: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相互认识1、教师告诉自己姓名2、要求学生每次上课要带书、带笔。
3、进教室后不要高声喧哗。
不能在课桌上写画。
4、鼓励学生多参与。
培养上课习惯和欣赏音乐的习惯。
二、导入谈话导入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引起注意和思考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一)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1、集体读导言2、语言科代表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补充。
“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4、音乐科代表朗诵散文。
师: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教案-高一音乐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教案-高一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e4c16cef2af90242a995e597.png)
课时教案科目:音乐欣赏授课时间:第 1 周星期一单元(章节)课题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本节课题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科素养目标审美感知:对比聆听两部音乐作品,在音乐中联想,听赏、分析、
艺术表现: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艺术或人文艺术之处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文化理解: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对比欣赏,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挥作用,发挥怎样不同的艺术作用。
难点: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产生了哪些联想与想象,揭示了哪些社会内容。
提炼的课题
在欣赏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的表现手段,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音乐要素来聆听音乐、分析音乐、理解音乐。
媒体应用分析表
知识点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媒体来源
《草原放牧》
《第六悲怆交响曲》
音频
讲解、示范、举
例、概括、讨论、
自制、下载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音乐与人生》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22851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d.png)
《音乐与人生》教案《音乐与人生》教案教学理念:1、本课选择以“命运”为主题,以“音乐的表现价值” 为主线,以“听觉体验与情感体验”为手段,采取类似谈话类电视节目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将音乐与命运,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唤起学生对音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年级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本课的教学构想是对“新课标”的尝试和实践。
2、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试图突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音乐聊天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欣赏音乐作品,拓展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师生在平等、融洽的环境中学习、探讨、表现、创造音乐,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3、采用集欣赏、歌唱、表演、创编为一体的综合的音乐实践活动,注重音乐体裁的多样化,既选编了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高雅艺术形式,还包含了流行歌曲、影视音乐等与学生生活较接近的通俗音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教学目标:1、欣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歌剧《白毛女》选曲《我要活》等音乐作品。
能对音乐主题留有印象,感受并体验音乐表现的价值,了解音乐中旋律,力度、音色等对音乐形象刻画及音乐情绪烘托的作用。
2、能够从以“生命”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生命的意义,树立敢于面对挫折,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信念。
3、大胆地学习和尝试运用音乐艺术的手段表现自己的情感,围绕音乐与命运这一主题,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并体验音乐表现的价值,了解其在刻画音乐形象与烘托音乐情绪中的作用。
2、难点:小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及社会阅历的浅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经典音乐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的理解。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一、情境创设谈话:各位同学,下午好,本期音乐与人生节目又和你如约而至。
我是主持人,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参加今天节目的来宾,他们是小学班的全体同学,欢迎大家的到来,坐在前排的是学生代表,同样也欢迎你们的到来。
音乐九年级第十单元音乐与人生教学方案
![音乐九年级第十单元音乐与人生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3ee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e.png)
音乐九年级第十单元音乐与人生教学方案学科名称:音乐年级:九年级单元:第十单元教学内容概述: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探讨音乐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认识音乐如何影响情感、个性和社会互动。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感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2. 音乐对情感、个性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3. 不同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和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影响个体和社会。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及音乐播放器。
2. 音乐作品的选取和整理。
3.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1. 情感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一段富有情感的音乐作品,如巴赫的《小步舞曲》,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反应。
鼓励学生描述他们听到的音乐所引发的感受,并让他们思考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2. 音乐与人生(10分钟)教师讲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例,如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作用,音乐会上的社交互动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与人生关系的理解和观点。
3. 音乐作品分析(15分钟)教师选取一首富有情感的音乐作品,如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并记录他们对这首音乐的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
4. 社会互动与音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影响社会互动,并组织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如音乐在政治集会中的作用、音乐与慈善活动的关系等,进行讨论并撰写小组报告。
5. 创造性表达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创造性表达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通过绘画、写作、舞蹈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31a6dc52ea551811a68707.png)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教学
目标
1、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了解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
2、初步探索怎样欣赏音乐。
3、初步认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教学
方法
音乐欣赏、情感体验、讨论等。
教材分析
重点
聆听《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难点
结合聆听音乐作品的分析认识活动,学习、探究音乐要素的内涵及其所发挥的艺术作用。
七、师生再见。
第一主题的音乐情绪显得悲壮而富于激情。
第二主题的音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紧张的情绪。
3、音乐家简介。
鼓励学生自主性地自学,教师可作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五、学生讨论
你学习本单元之前,你是怎样欣赏音乐的?你是怎样理解音乐这种文化现象的?学习本单元之后,你有了哪些新想法和认识?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初步学习怎么去聆听音乐,如果你觉得这节课你有了一些收获,如果大家能我们今天的收获运用在日常生活音乐当中去!相信你将获得更大的收获!
基本特征
音乐语言特征
第六(悲怆)交响曲
基本特征
音乐语言特征
②两部音乐作品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
③两部音乐作品揭示了哪些社会生活内容?
1、《草原放牧》
介绍:这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其余的四部分分别是: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
1、什么是音乐?音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请同学看课本P8页,回答我的问题。
概述:音乐的基本要素——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cf142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8.png)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对人生的影响,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抒发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情感:探讨音乐如何触动人心,影响情绪。
2. 音乐与生活:分析音乐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应用。
3. 音乐与心灵:讲解音乐对心理健康、心灵成长的积极作用。
4. 音乐与审美: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5. 音乐与社交:探讨音乐在社交场合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音乐建立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人生各个方面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音乐作品对人生的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音乐与人生的话题进行讨论。
4.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带来的改变。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音乐与情感2. 第二课时:音乐与生活3. 第三课时:音乐与心灵4. 第四课时:音乐与审美5. 第五课时:音乐与社交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与人生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如识谱能力、演奏技巧等。
4. 学生通过音乐抒发情感、建立人际关系的实际效果。
六、教学内容6. 音乐与创造力:探讨音乐如何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7. 音乐与教育:分析音乐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包括音乐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8. 音乐与社会:了解音乐如何反映社会现象,以及它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
9. 音乐与职业: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一种职业,以及音乐家如何通过音乐实现自我价值。
10. 音乐与未来:展望音乐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如何为音乐行业的未来做出贡献。
七、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音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通过音乐项目实践,体验音乐与人生的结合。
3. 研究法:指导学生查阅音乐与人生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4. 展示法:鼓励学生通过表演、制作展板等形式展示音乐与人生的知识。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一节音乐与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3b5c670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a.png)
知识点观看,并认真听老师讲解
大调、小调
五声调式
随录音演唱大小调音阶
听总结
(下行)
(疏松)
(小调式)
(慢速)。
聆听乐曲
情感内涵
多媒体播音乐
投影播放讲解内容
多媒体播音乐片段
知识点展示
知识点展示
知识点展示
答案展示
播放音乐
展示主题
拓展Leabharlann 拓展(一)五声调式
1、音乐本身也是思想意识形态的反应,中华音乐源远流长最终诞生了一种我国特有的音乐调式——五声调式,我们来看有哪几个音?那么对应的西洋大调的音是那些?
(四)速度、力度
1、听音乐你们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2、速度、力度概念
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力度是音量的强弱程度。
3、看老师指挥做关于速度和力度的练习。
(五)调式
1、弹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的变化。
2、调式
刚才第二段音乐老师只是把其中两个音做了变化处理,那么发生变化的又是什么呢?
2、老师给家朗诵一遍你们再来感受一遍。
3、这个音乐听过吗?
4、当下一部科技含量十足的电影插曲和100多年前最贫穷最落后的中国的梁启超先生的一首词放在一起大家听有这样的感受,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主题思想,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5、那么说起音乐的思想性我们不得不说起一位被称为乐圣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贝多芬有一部体现全人类自由、平等、博爱为主题的伟大作品是什么——《欢乐颂》选自第九合唱交响曲,下面老师带给大家一段不一样的《欢乐颂》大家来感受一下。
(二)旋律
1、下面老师再给大家聆听一段音乐,大家听除了音质好,最打动大家的又是什么呢?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18)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18)](https://img.taocdn.com/s3/m/2aecf7a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9.png)
1.用音乐去表达内心情感是其最高境界。原创《妈在哪,家在哪》的创作过程。
2.主持一场学子宴,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环境气氛。
3.舞蹈《小苹果》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拓展与探究
音乐与人类生活的相互关系。
归纳与总结
板书设计
音乐与人生
一、用音乐去表达内心的情感是其最高境界
二、用来烘托人物心情,渲染环境气氛
《音乐与人生》
课题
《音乐与人生》
授课教师
时间
授课班级
高一三班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2.探讨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
3.通过体验与实践,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音乐与人生之间的运用与选择
教学难点
音乐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
一、导入讲述空城计的故事。
列宁与音乐生活中的背景乐古今中外音乐与人类的关系
三、音乐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
中学教师资格证音乐教案《音乐与人生》
![中学教师资格证音乐教案《音乐与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59560567f121dd36a22d824e.png)
中学教师资格证音乐教案《音乐与人生》自己整理的中学教师资格证音乐教案《音乐与人生》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两部音乐作品《草原小姐妹》(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赏析,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元素的基本内容和艺术功能;如何欣赏音乐;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表达与创造,是人的基本素质。
要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就要用音乐美化自己的生活,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欣赏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教学重、难1.了解音乐元素和音乐形式元素的基本内容。
2.欣赏《草原放牧》和《第四乐章》第一主题的曲调,体验不同的情感,通过对比欣赏感受《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音乐元素的不同艺术功能。
3.了解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了解音乐是如何通过元素表达情感的。
分析和探讨不同作品中音乐形式元素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音乐与人生》课件四,教学过程(a)进口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山川里遇到知己的故事吗?那个故事不仅颂扬了俞伯牙高超的演技,也颂扬了钟子期非凡的审美能力。
可能你不知道列宁,他也很热爱音乐。
他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了。
为什么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会对音乐着迷?音乐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
然后我们走进音乐的殿堂,从里面找到答案。
(二)学习音乐元素老师:我们都知道画家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作品,作家用文字来讲故事。
音乐家使用的音乐语言有哪些?健康:声级、长度、力度、音色。
老师:这些基本元素相互结合,形成了音乐中常用的“形式元素”。
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等。
老师: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节奏?健康:节奏是指音乐中音符的长度和强度。
老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力量和速度是什么意思?健康:强度是音乐中音量的强度。
速度就是音乐的速度。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首音乐来感受音乐的形式元素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音乐与人生说课稿5篇
![音乐与人生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b038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b.png)
音乐与人生说课稿5篇音乐与人生说课稿1一.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一课的导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和《长江之歌》,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因为内容比较多,我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由于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浓,我在分析基本要素的时候会结合音乐作品来分析.这两节课我都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贯彻思考,体验,表现的原则,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音乐.三,说教法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四.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五,说重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在音乐作品中体会音乐要素的形式以及作用,难点是能对比聆听出在不同的饿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六,说教学过程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讲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1)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有环节中我用的是谈话法.2)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总共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通过集体读导言来开始这一部分,下面请语言课代表来解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后教师做总结,这里应用了课堂提问法.接下来请全班同学来朗诵散文,并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听懂音乐的人,这里也应用了课堂提问法.整个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提高学习鉴赏音乐的能力.学完导言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首先请学生来朗读所要学的知识,并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并从学生的饿回答中总结出知识,最后把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最常见的音乐要素作重点讲解.这部分应用的是课堂提问法.这部分的饿设计意图是为今后学习鉴赏打好基础.3)鉴赏《草原牧歌》.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第一部分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开始,问题是在这首音乐作品中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这里应用的是谈话法,接下来就是完整聆听.这一部分应用的都是谈话法,下面的提问:独奏乐器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着重讲琵琶协奏曲是什么等等.接下来的提问分别是从音乐中你联想到什么场景和音乐要素各发挥了什么作用,又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教师分别打出两个不同主题的饿节奏,并请学生配上不同音高的乐音,并让学生体验哪位同学的配音最美.然后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最后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介绍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请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跳舞.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4)拓展.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完成拓展与探究第一,二,五题.完整播放音乐后,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补充.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饿进步,从而提高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七,总结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音乐与人生说课稿2一说理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与人生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6763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1.png)
音乐与人生教案课题:音乐与人生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对人生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探索音乐在个人成长、情感表达和社交交流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分类2. 音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 音乐对情感表达的作用4. 音乐在社交交流中的重要性5. 音乐的欣赏和创造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或音乐家,引发学生的共鸣和讨论。
- 听取学生对音乐的看法和观点,开展小组讨论。
2. 探索音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 分享一些音乐家的成功故事,让学生了解音乐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3. 探讨音乐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分享不同类型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体验音乐对情感的共鸣和宣泄作用。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因音乐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组织小组讨论。
4. 强调音乐在社交交流中的重要性- 分析音乐在社交场合中的作用,如聚会、庆祝活动和团队合作。
- 分享一些团队合作中需要音乐的案例,鼓励学生思考音乐如何促进团队凝聚力和沟通能力。
5. 培养音乐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聆听并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活动,如创作歌词、编曲或演奏乐器。
评估方法:1. 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音乐与人生关系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创作作品展示:评估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个人反思: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音乐与人生的反思文章,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总结和理解。
教学资源:- 音乐播放设备- 音乐作品和视频资源- 音乐乐器- 学生音乐作品展示平台延伸活动:- 参观音乐会或音乐表演- 邀请音乐人来校分享经验和技巧- 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音乐比赛或演出备注:本教案适用于中学音乐课程,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
人音版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1)
![人音版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1)](https://img.taocdn.com/s3/m/cc4cfb2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b.png)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表达音乐感受,增强学生音乐鉴赏力,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人类不同时期的音乐,感悟生命的美好,使学生珍惜青春,珍爱生命,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感受与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其作用。
2.掌握音乐风格特点,理解音乐的内涵。
三.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生命之歌一、导入新课(一)师:播放课件《生命之歌》请同学们思考,怎样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人生?(数轴)数轴的横坐标是时间,数轴的纵坐标是情感,人生按照它自己的轨迹像音乐旋律般起伏发展,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歌。
(二)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人生的起点?(出生)2、什么是人生的终点?(死亡)3、人生中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又在哪里?(结婚)(三)师: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音乐重新走进我们的人生旅程,去回味那些已经被时间冲刷得模糊的温馨记忆,去共同探究那些还未曾经历的激动时刻……二、讲授新课(一)摇篮曲——母亲的歌1、讨论:我记忆中的摇篮曲。
师:摇篮曲是人生中第一阶段的音乐,请同学们说出知道的摇篮曲。
2、感受摇篮曲风格特点下面就让我们聆听一组动人的摇篮曲片段,大家思考摇篮曲的速度、力度、旋律、节奏、音色是怎样的?分组讨论摇篮曲特点:运用较弱的力度,缓慢的速度,平稳的旋律,有规律的节奏,柔美的音色,表现了孩子在母亲的摇篮中平静安祥的睡着。
3、体会摇篮曲风格特点聆听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体会摇篮曲摇摆的节奏型,并随着演唱衬词用手势表现摇摆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风格特点4、《当孩子降生的时候》——流行音乐师:其实,摇篮曲并非是母亲所独有,父亲也会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
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我们曾经的幸福时光……(播放音乐,点击课件,浏览图片)5、摇篮曲让我们感觉到——温馨。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bdb5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7.png)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对人生的影响,认识到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体验,提升情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人脑:介绍音乐对大脑发育的影响,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2. 音乐与情感:探讨音乐对情感的调节作用,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
3. 音乐与心理健康:分析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调节情绪。
4. 音乐与社交:探讨音乐在社交场合的作用,提高学生音乐交际能力。
5. 音乐与审美:讲解音乐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人生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音乐对人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音乐与人生教程。
2. 音响设备:CD机、音响、麦克风等。
3. 乐器:钢琴、吉他等。
4. 教学课件:音乐与人生相关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音乐与人生的认识。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音乐实践作业,检验学生对音乐与人生知识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音乐与人生的理解深度。
4. 期末考试:设置音乐与人生相关题目,全面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30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15周。
2. 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授课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七、教学活动设计1. 音乐欣赏:让学生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
2. 音乐讨论:组织学生就音乐与人生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3. 音乐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演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
这个时代的学生们,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
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
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
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道路,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牧歌》,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移速作用。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