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动物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本章主要内容:1.脊索动物门的共同特征。
2.脊索动物门的分类概况。
3.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4.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5.圆口纲的重要特征。
1.脊索动物门的共同特征
脊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各种类间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都有极显著的区别,但本门动物以下共同特征:
●具脊索(notochord)。脊索位于消化道的背面,神经管的腹面,具弹性、不分节、起支
持作用的一条棒状支柱。
●具背神经管(dorsal tubular nerve cord )。背神经管位于脊索的背面,呈管状,其内
部具有管腔。
●具咽鳃裂(pharyngeal gill slits)。为咽部两侧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直接或间接与外
界相通。
●心脏及主动脉位于消化道腹面,闭管式循环。
2.脊索动物门的分类概况
脊索动物现代生存的种类约有41000种,分为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3个亚门。其中前两亚门为低等脊索动物,又总称为原索动物(Protochordata)。
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大多数种类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在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成体有被囊包被体外,所以尾索动物又称被囊动物(Tunicate)。
尾索动物分为3个纲:
●尾海鞘纲(Appendiculariae):体小,形似蝌蚪,游泳生活,鳃裂一对,构造似海
鞘的幼体。
●海鞘纲(Ascidiacea):成体无尾,被囊厚,鳃裂甚多,幼体短暂自由生活,成体
营固着生活。
●樽海鞘纲(Thaliacea):被囊薄而透明,其上有环状肌肉带;具世代交替现象。
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鳃裂多,脊索和背神经管纵贯全身,终生存在。本亚门仅头索纲(Cephalochorda),体呈鱼形,体节分明,表皮只有一层细胞,头部不明显,故称无头类(Acrania),体表动物为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地被脊柱所代替。有头、有脑、有附肢,故称有头类(Craniata)。脊椎动物亚门现代生存的有6个纲: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3.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近一个多世纪来,许多动物学工作者提出了种种脊索动物祖先的假说,其中有两个较重要的假说:
●环节动物论(annelid theory):
●棘皮动物论(echinoderm theory):
脊椎动物的进化分为三大阶段:
●在水中的进化,也就是鱼类的进化。
●从水中到陆地上的进化,即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进化。
●由爬行类进化出来的两支高等脊椎动物,即鸟类和哺乳类的进化。
4.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神经系统发达,分化出具有复杂结构的脑并有头骨加以保护,构成了明显的头部。
●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新的支持身体的中轴。
●出现了完善的捕取食物的器,具有能动的上、下颌(圆口类除外)。
●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了分节排列的肾管。
●出现了成对的附肢作为专门的运动器官(圆口类除外)。
●高等种类心脏中多氧血与缺氧血已完全分开,并形成了特有的恒温动物。
●高等种类只在胚胎期具咽鳃裂,成体用肺呼吸。
5.圆口纲的重要特征
圆口纲(Cyclostomata)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纲,约50种左右,常见种类为七鳃鳗,它们栖居于海水或淡水中,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圆口纲原始性特征为:
●无上、下颌。
●只有奇鳍而无偶鳍。
●刚刚出现雏形的脊椎骨,终生保留脊索。
●头骨不完整,尚无顶部,也没有真正的齿(只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
●脑分化程度低内耳最多只有2个半规管。
●肌肉分化少,保持原始的肌节排列。
圆口纲特化性特征为:
●具吸附性不能启闭的口漏斗,口位于口漏斗的底部。
●体表粘滑、无鳞。
●鳃位于特殊的鳃囊中,鳃丝起源于内胚层。
●嗅囊单个。
第十四章鱼纲(Pisces)
本章主要内容:1.鱼类主要特征。
2鱼类重要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
3.鱼类的分类。
1.鱼类主要特征:
鱼类是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等有颌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种数的总和。大小差异很大,小的体长只12mm,大的可达20m,体重超过5t。差异虽然如此巨大,但均有下述主要特征:
●有了能活动的上颌和下颌,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同时,颌的出现也
带动了动物体制结构的全面提高。
●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其基本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和改变运动
方向,也为陆生脊椎动物四肢的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脊柱代替了脊索。
●脑分为明显的5部分,始具一对鼻孔和3个半规管的内耳。
由于局限于水中环境,体制结构在脊椎动物中还处于低级的水平。
鱼类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身体仅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头骨和躯椎间缺少颈部,故头部不能灵活的转动。
●体多被鳞片,体形多呈梭形。
●以鳃进行呼吸,心脏只一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2.鱼类重要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
2.1皮肤及其衍生物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所组成。
表皮内分布着大量单细胞粘液腺,以润滑身体,减少游泳时的阻力并能保护体表。
表皮下层和真皮内有色素细胞(chromatophore)。
鱼类体表被有鳞片(scale),为皮肤重要的衍生物,根据其来源和结构分为三类:
●楯鳞(placoid scale),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软骨鱼类所特有,为原始类型的鳞片,
与脊椎动物的牙齿同源。如鲨鱼的鳞片。
●硬鳞(ganoid scale),由真皮演化而来,为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种类的鳞片。如鲟的鳞片。
●骨鳞(bony scale),由真皮演化而来,为绝大多数硬骨鱼类的鳞片。略呈圆形,前端插
入鳞囊内,后端游离,可进一步分为圆鳞(cycloid scale)和栉鳞(ctenoid scale)。●侧线(lateral line),是鱼类体表特化的皮肤感受器官,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
等。纵贯躯干部至尾部。鲨鱼侧线呈沟状露于体表,硬骨鱼类呈管状埋于皮下,被侧线管分支穿透的鳞片称为侧线鳞(lateral line scale)。
2.2骨骼
鱼类的骨骼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叶细胞。依其着生部位分为中轴骨(skeleton axiale)和附肢骨(skeleton appendiculare)两部分。前者包括脊柱和头骨,后者包括带骨和鳍骨。
●脊柱:分化程度低,只有躯椎(trunk vertebra)和尾椎(caudal vertebra)之分,椎体
为双凹型椎体。头骨:由脑颅与咽颅两部分组成。脑颅保护脑及嗅、听、视3种感觉器官,咽颅围绕与保护消化道前端部分,分别支持上下颌、舌及鳃。
●附肢骨:支持胸鳍和腹鳍的分别为肩带(pectoral girdle)和腰带(pelvic girdle)
2.3肌肉
鱼类的肌肉系统分化程度不高,由一系列肌节组成,肌节之间有肌隔联系,体侧肌肉被一水平侧隔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轴上肌和轴下肌。
某些鱼类的肌肉可演变成发电器官,如电鳐(Torpedo marmorata),电鳗(Electrophorus electricus)放电电压分别可达100V、600V。但不是所有发电器都有肌肉转化而来,如电鲇(Malapterurus electricus)是由真皮腺特化而成,放电电压为400-450V。
3.4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
●口咽腔:由于口和咽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鳃的部位为咽,其前方为口腔,一般合称为
口咽腔。口咽腔内有齿、舌和鳃耙等构造,形态与鱼的食性有关,口的形状、大小和着生位置也与食性有关。
●食道:多数很短,内壁具粘膜层,能分泌粘液;有的还有味蕾。少数无胃鱼类的食道还
能分泌消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