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体育教育
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21世纪居民将具有一种新的城市生活方式,那就是户外娱乐要求不断增长,自然环境中娱乐区域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随着人们空闲时间的增多,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休闲体育应运而“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以及奥运会的召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在社区生活中,体育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作用,已成为人们休闲的主要内容及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人类的身体运动文化。大众体育的本质不是以获得竞技性的运动成绩为目的,而是以改善和提高体育活动参与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及其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当今我国体育事业正处于以高端竞技体育延展到社会体育的转型期,大众体育作为人们健身娱乐,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很自然越来越受到普通人群喜爱与参与。
大众体育被誉为“第二奥林匹克运动”,由于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体育人口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用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来指导目前我国的大众体育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使大众体育工作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每一个大众体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大众体育亦称“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是体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整个社会生产日益朝着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人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所代替, 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大
大增加。但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快捷和优质享受的同时, 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多隐患, 出现了许多所谓的“现代病”、“文明病”, 如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神经衰弱等病症。这些病症已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 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人们渴望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 通过一定的活动、锻炼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 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同时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研究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时间、地点及频率、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构成、影响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四个方面,了解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现状,同时也可由此探索和分析其发展方向,推动奉化市大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情况
3.1.1参加锻炼的频率
3.1.2参加锻炼的项目
3.1.3参加锻炼的时间
3.1.4参加锻炼的地点
3.2参加体育锻炼人员的构成
3.2.1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性别比例及原因
3.2.2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年龄结构
3.2.3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职业特点
3.3影响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因素
3.3.1体育意识
3.3.2家庭教育的影响
3.3.3学校教育的影响
3.3.4消费观念的影响
3.3.5业余时间、场地等的制约
3.3.6其他因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对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三、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是对奉化市的7个镇(7个镇为:大桥镇、溪口镇、莼湖镇、裘村镇、松岙镇、江口镇、尚田镇)的大众体育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借鉴其他学者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分析成果,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奉化市7个镇的学生、上班族、家庭主妇及退休老人等不同人群的问卷调查,预备发280份问卷左右,随机抽取7个镇学生70人,男女各35人;上班族20-30岁的青年人70人,男女各35人;30-49岁的成年人70人,男女各35人; 50岁以后的70人,男女各35人;并对问卷进行设计、发放和回收。
2.3访谈法:通过对奉化市7个镇经常参加锻炼和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个别人群进行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期待和对体育锻炼的看法。2.4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的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计划进度:
序号内容时间备注
1 选题 2010.11.22—2010.12.03
2 选题论证 2010.12.04—2010.12.17
3 开题报告 2010.12.29
4 修正研究设计 2010.12.29—2011.01.10
5 问卷设计 2011.01.10—2011.01.15
6 问卷调查 2011.01.16—2011.02.17
7 数据分析、定初稿、 2011.02.18—2011.03.15
撰写初稿 2011.03.16—2011.03.26
8 撰写论第二稿 2011.03.27—2011.04.09
9 论文定稿 2011.04.10—2011.05.01
10 论文答辩 2011.05.15—2011.05.20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秦风冰,潘贵芝,方萍萍对当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 J ].中国
体育科技,2000年(第36卷)第一册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1年
[3]刘红.影响我国女子大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J ].西华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27卷第3期)
[4]张发强. 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J ]. 体育科学, 1999,(1) : 427.
[5]田雨普,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雨作用[J],体育学刊2004.17(7)66-68
[6]邱婷,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落后的原因探析[ 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2
[7]公为刚.大众体育概念和功能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6)
[8]朱剑鸣. 发展大众体育的意义和趋势 [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05)
[9]储利红. 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 [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10]吕东旭,张明伟,论大众体育与健康促进[J]大连大学,2006,(4)
[11]王银春,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2]宋保安,浅析北京承办08年奥运会对当代大众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01)
[13]裴立新,等. 未来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
2002, 38 (9) : 4 - 5.
[14] 陈昱.论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走向[ J ].南京
体育学院报,2000年6月(第14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