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第1章——汽车文化概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汽车发展史

第一章汽车发展史

三、蒸汽汽车的发明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炮兵 大尉尼古拉斯· 古诺(1725一1804年)
经过6年的苦心研究出世界第一辆
蒸汽汽车,这是汽车发展史上的第
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人类以机械
力驱动车辆时代的开始。车速为4 km/h。一次试车时撞到般圣奴兵 工厂的墙上,被认为是世界第一起 机动车事故。
奥拓
奇瑞QQ
捷达
飞渡两厢 10 万
花冠、卡罗拉
本田思域
本田雅阁
奥迪A6
宝马760
奥 德 赛
路虎揽胜




1.公路分类 (1)公路的技术等级 我国公路按交通量、任务及功能可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 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在各级中,根据地形规定了不同的计算行车 速度及相应的标准。 1)高速公路。指经国家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符合高速公路 工程技术标准,并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和服务设 施,专供机动车高速行驶的公路。其设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25 000~100 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其设计年平 均昼夜交通量为15 000~30 000辆(折合轿车)。 3)二级公路。设计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折合中 型载货汽车)的公路。 4)三级公路。设计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的公路。 5)四级公路。设计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 000辆以下, 单车道200辆以下的公路。

2)禁令标志。用于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禁令标志的颜色 除个别禁令标志外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


3)指示标志用来指挥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指示标 志的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其形状分为圆形、正方形 和长方形。 4)指路标志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 5)辅助标志附设在主标志下面,是起辅助说明作用的 标志。辅助标志的颜色为白底,黑边及黑边框,形状 为长方形。

汽车文化-第一章 汽车史话

汽车文化-第一章 汽车史话

一、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4.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2)日本汽车精益生产时代
日本汽车生产后来居上,与欧洲、美国形成 “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以“精益生产方式” 揭开了汽车精益生产时代的序幕。
日本的汽车工业始建于1933年。 20世纪30年代,丰田公司在政府驱使下进入 近代汽车工业。
一、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到19世纪90年代,小型内燃机终于在技术上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为其安装在车辆上创造了条件。
二、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卡尔•本茨和世 界上第一辆汽车
三轮汽车的发明者 卡尔•本茨在1879年 首次实验成功了一台 两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并在1883年创立了奔 驰公司和奔驰莱茵发 动机厂。
二、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4.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2)日本汽车精益生产时代 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1956年,日本经济奇迹的开端,这一年汽车产量
为11万辆。随后汽车产量急剧飙升,到1980年,日 本以制造汽车1104万辆超过美国当年的801万辆,确 立了世界汽车业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日本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秘诀: 精益的生产方式、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1669年,英国的赛维 利制造出了一台利用蒸汽 力的抽水机。
一、蒸汽机的发明
1712年,英国的托马斯•纽科门制出了活塞 式蒸汽机。
1757年,木匠出身的詹姆斯•瓦特接触纽科 门蒸汽机,并对其产生了兴趣。
一、蒸汽机的发明
1763年,瓦特开始针对纽科门蒸汽机的缺点 研究新的蒸汽机。
1765年,他制出了第一台蒸汽机。
为燃料的卧式发动机,在 1884年创造了600 r/min的 发动机转速纪录。
1885年,他们生产了 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发动 机——戴姆勒发动机。

汽车文化概论整理

汽车文化概论整理

汽车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汽车的分类:轿车、客车、货车、多用途汽车、越野汽车、专用汽车、军用汽车我国执行新的汽车分类标准,该标准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中国轿车分级标准概念车1、汽车生产厂家或汽车设计开发单位为体现新的设计概念而制作的汽车2、具有超前、新奇、探索的特点3、概念车虽然不直接用于生产,但对汽车新产品的开发却有很大的作用,推动了汽车的技术进步。

(开发研制概念车的意义)国民车:国民车,是指一个国家的普通国民都可以拥有的汽车。

也就是大众汽车的意思国民车的特点是:面向本国广大群众,价格低廉,简单实用,尺寸小,排量小,油耗低。

国民车在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多用途汽车MPV:实际上是一种轻型客车,一种从轿车演变过来的、档次较高的轻型客车。

前轮驱动,可乘坐5~9人,价格比轻型客车和普通轿车贵。

发达国家汽车普及后生活提高的产物。

多用途运动车SUV:没有准确的定义。

其实,它就是一种轻型的全轮驱动汽车。

它的外形很像我们常见的吉普车,不过其内外装饰和设备不亚于轿车,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高档的吉普车。

车身发展无马马车:汽车车身及马车车身福特A型车:在坐席前设一块挡风板箱型汽车:整体上是四方形,形式箱子流线型汽车:随着车速的提高,空气动力学应用到汽车车身的设计当中船型汽车:考虑到机械工程学和流体力学楔形汽车:高速汽车最理想的车身造型另外一种说法:马车型——箱型——甲壳虫型——船型——鱼型——楔型内燃机的诞生1712年:英国铁匠托马斯.纽科门设计出一种叫“矿工之友”的设备,靠机械动力抽取地下水。

1757年:英国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抽水机,并用它来带动机器。

内燃机是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经历了煤气机、汽油机以及柴油机三个发展阶段。

1860年法国人勒努瓦(Lenoir)研制成功了煤气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内燃机,1876年德国人奥托(Otto)按等容四行程循环的原理制成第一台四冲程煤气机,1883年德国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奔驰研制成功汽油机,1893年德国人笛塞尔(Rudolf Diesel)发明了压燃式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898年笛塞尔研制出以煤油为燃料的压燃式内燃机。

项目三 汽车文化概论ppt

项目三 汽车文化概论ppt

汽车外形的演变
1.马车型汽车
汽车外形的演变
2.箱型汽车
汽车外形的演变
3.甲壳虫型汽车
汽车外形的演变
4.船型汽车
汽车外形的演变
5.鱼型汽车
世界汽车名人
中国汽车名人
汽车比赛
1. 汽车运动的起源
1894年,在法国举行了首次汽车比赛,共有102辆汽车参加了比赛。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厂商
检验车辆的性能,宣传使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参赛的有内燃机汽车、蒸汽汽车、电动汽 车和酒精汽车。比赛结果,只有9辆汽车到达终点,蒸汽汽车获得第一名,时速为24km/h。
涉及天上飞的、地下跑的、 征的汽车名称。
水里游的,从“云雀”、 如老牌解放、跃
“丑小鸭”、“羚羊”等 进、东风、红旗
温驯小动物到越来越凶猛 等国人尽知的汽
的“金鹰”、“猎豹”等, 车名称等。
都突出其快猛之意。
3.2汽车造型的发展
汽车外形的确定取决于三个方面的要求,即机械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和空 气动力学。机械工程学要求汽车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好;人机工程学要求 汽车提供给驾乘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舒适性好;空气动力学要求汽车 行驶时空气阻力小。
2. 三级方程式F3 三级方程式汽车赛使用的赛车是四轮外露的单座位纯跑道用方程式赛车,外形与一级方程
式赛车类似,但体积比较小,最低质量为455kg,配备4气缸、工作总容积为1.0L的自然吸气 式汽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70HP。
3. 方程式F3000 方程式汽车赛使用的赛车是四轮外露的单座位纯跑道用方程式赛车,配备8气缸、工作总容积为2.0L的自
拉力赛 越野赛 方程式汽车赛
耐久赛
一级拉力赛 二级拉力赛 达喀尔赛,巴黎-莫斯科-北京赛

汽车概论第一章汽车发展简史

汽车概论第一章汽车发展简史
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等,它们通过大规 模生产和营销策略,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产业链的完善
随着汽车生产的规模化,相关的零部件制造、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 等产业链也逐渐形成和完善。
汽车工业对社会的影响
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对社会经济、文化 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策法规对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
各国政府为了应对环境问题,纷纷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对汽车产 业的环保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动
各国政府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 括购车补贴、税收减免等。
智能交通法规的完善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法规,为自动驾 驶等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欧洲汽车工业
品质卓越,工艺精湛
欧洲汽车工业以品质卓越、工艺精湛而著称,如德国的汽车工业 一直是高品质的代表。
设计独特,风格多样
欧洲汽车设计独特,风格多样,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
环保节能,新能源汽车领先
欧洲汽车工业在环保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汽车工业
精益生产,效率高
日本汽车工业采用精益生产方式,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内燃机的发明
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推动了汽车产业 的技术进步。
电动汽车的兴起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逐渐兴起 ,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汽车的使用方 式和产业格局。
市场需求是引导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3-2026

15《汽车文化与概论》教学大纲

15《汽车文化与概论》教学大纲

15《汽车文化与概论》教学大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汽车文化与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学生通过该课程可以了解到世界汽车和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和中国主要汽车公司发展概况、品牌和标识,汽车运动,汽车构造基础知识,汽车技术发展等内容。

通过汽车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更全面地了解汽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汽车是优化交通结构的重要工具、汽车工业是创造巨大产值的产业、汽车工业是波及范围广和效果大的产业、汽车工业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汽车是高新技术的结晶、汽车工业是强大的出口产业、汽车工业是创造巨额税收的产业、汽车推进了社会显著进步、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2、重点、难点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公路运输的地位第一章汽车发展简史1、教学内容世界汽车发展简史、蒸汽汽车的诞生、内燃机汽车的诞生、汽车“量产化”时期、汽车产品“多样化”时期、汽车产品“低价格”时期、汽车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汽车发展简史、旧中国的汽车、新中国的汽车工业2、重点、难点世界汽车发展、中国汽车发展、新中国的汽车工业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中国汽车发展、新中国的汽车工业第二章汽车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汽车的类型、汽车的总体构造、汽车行驶的基本原则、汽车的使用性能。

2、重点、难点重点:汽车的类型、汽车的总体构造难点:汽车的使用性能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的类型、汽车的总体构造、汽车的使用性能。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让学生了解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的基本构成汽车的工作原理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学生观看汽车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对汽车的认识。

学生小组讨论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教师演示汽车的工作原理。

1.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汽车构成的填空题。

学生写一篇关于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短文。

第二章:汽车的类型与品牌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其特点。

让学生掌握各大汽车品牌的起源和发展。

2.2 教学内容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其特点各大汽车品牌的起源和发展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其特点。

学生观看各大汽车品牌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其起源和发展。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汽车销售员向顾客介绍汽车品牌。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关于汽车类型的选择题。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汽车品牌的短文。

第三章:汽车的设计与制造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让学生掌握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技术。

3.2 教学内容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流程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技术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学生小组讨论汽车设计的创新点。

教师演示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技术。

3.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关于汽车设计的填空题。

学生写一篇关于汽车制造工艺的短文。

第四章:汽车的使用与维护4.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汽车的正确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汽车维护的基本知识。

4.2 教学内容汽车的正确使用方法汽车维护的基本知识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生观看汽车维护的视频,了解维护的基本知识。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汽车维护的经验。

4.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关于汽车使用的选择题。

学生写一篇关于汽车维护的短文。

第五章:汽车的安全与环境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安全的重要性和措施。

1、汽车文化概述

1、汽车文化概述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汽车进入家庭后,人们纷纷离开 拥挤嘈杂的大城市,住到郊外去寻求 田园般的生活。城市郊区的房价,要 大大低于市中心的房价,也是促使人 们离开城市的重要原因。
汽车使人们离开了密集的大城市, 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城市中 的人口密度大大下降,由城市人口密 集而带来的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 境问题……等等,都因为汽车的普及 而迎刃而解。可以说,汽车促进了城 乡生产企业和居民区布局的合理化。
汽车文化概述
0
汽车的定义
什么才能称为汽车
汽车具备的条件
有独立的动力 有独立的动力 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
有独立的转向 独立的转向操纵机构 操作机构
不依靠轨 道行驶
有载客厢 或载货厢
汽车的英文表述
• Automobile(汽车)【美】 • Vehicle(机动车) • saloon(轿车,大轿车) • Car(小轿车) • Voiture(车辆) • Bus(公共汽车) • Truck(卡车) • motorcar(汽车)
◇ 汽车文化教育的对象:许多西方国家,从幼儿园、 学校到社会各阶段,都按年龄段进行“汽车教育”
◇ 汽车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全民现代交通意识, 培养汽车专业人才。
◇ 汽车文化教育具有长期性、基础性、全民性、 及专业性。
汽车产业
汽车 制造
零配件 制造
仓储 运输
汽车 工业
汽车服务业 及相关产业
汽车 销售
德国的汽车文化
• 爱用国货 • 实用取向 • 偏好手排
美国的房子, 日本的妻子, 德国的车子
• 开车车速平稳、
严格遵守交通
规则、绝对重
视安全;
俄罗斯的汽车文化
• 莫斯科私人轿车拥有量为总人口的55%左右,私车大多是国产 的伏尔加、拉达、莫斯科人等;

汽车文化与汽车常识

汽车文化与汽车常识

第二节 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2.汽车对人类生活的不利影响 • 汽车的产生对人类的影响是多元化的综合效应,在 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污染、能源和交通。 • (1)汽车产业高度消耗自然资源。制造汽车是需要消 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除了使用钢铁外,现代的汽车 还需要使用能耗很高的铝材和难以回收的塑料;另 外,使用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汽油,全世界一半以 上的石油被用于运输,而其中1/3的燃油被用于驱动 汽车的内燃机。
5.皮卡
• 皮卡是一种同时可以载人又可以载货的汽 车,皮卡起源于英语Pickup的音译,皮卡 也叫货轿,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货车车 身综合而成的双功能汽车。它具有轿车美 丽车身造型又有货车的载运功能。
6.跑车
• 跑车又叫运动轿车,它是人们用来游玩、追求刺激、享受 驾驶乐趣的特殊轿车。它的特征有:车身低又短、装备大 功率发动机、加速性能优良、绝大多数跑车两车门、车内 四座或二座 。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一般在10s以内, 真正的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不超过8s,超级跑车均 在0~100km/h加速时间5s以内如图1-4奔驰SLK跑车和1-5 保时捷911跑车所示。
一、中国20世纪初的交通工具
20世纪初,城市里出现 了双轮的人力黄包车, 作为主要的“客运”工 具。黄包车又分“路车” 和“街车”两种。
“路车”的任务是“长途客运”;“街车”专门在 城内“行驶”跑“短途客运”,可以全城跑,但也 设有“站口”,相当于现在公交车的车站。
二、中国第一辆进口汽车
我国最早进口汽车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是匈 牙利人李恩思(Leine)将两辆汽车带入上海。一辆是凉篷 式汽车,另一辆是折叠式软篷,前排为双轮座席,车轮 是木制的,外面包上实心橡胶轮胎。采用转向盘、转向 带和梯形结构控制行驶方向。照明用煤油灯,喇叭是手 摁的。这两辆车在上海招摇过市,引起轰动。 十里洋场的上海街头出现了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人们带 着不可思议的眼光打量着这个新鲜玩意,他们把汽车称 作“四轮铁马”。由于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辆汽车,因 此登记牌照的时候,还是当人畜车看待,按马车来管理。

1.汽车文化概述

1.汽车文化概述
法国
一.设计理念
法国人的浪漫闻名世界。同时,法国也是一个具有时尚前卫风格的国度。法国车的设计承载着法国本土气息,在借鉴德国车比较先进的理念外,还发扬自己本身的时尚前卫的特质。
可以说法国车是时尚、科技和一个比较高水准工艺的综合体。当然这些也是相对而言,法国车给人的感觉是风格和设计理念比较独特。
法国车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更突出在新设计的外延方面,像微型车的精巧、商务车的功能特性、轿车的尽善尽美以及与众不同的设计标准等。
三.汽车消费
丰田喜一郎在为丰田规划战略方向时提到,让日本人都能够买得起质量上乘的轿车,实现轿车普及化战略。
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生活开始进入“3C消费时代”(即彩色电视机、空调器、大众型轿车),十年间新车登记量从40多万辆增加到400多万辆,而这期间基本上没有进口汽车的冲击。这个机遇使日本汽车工业完成了第一代产品开发,并形成大批量生产体制。
法国车理念认为很多东西没有必要,比如内饰的精致,这与享受驾驶乐趣无关。但在注重制造质量和安全性上非常严格。车身都采用双面镀锌钢板,连发动机下面都装有防护板,车身重量就比其他同类产品大很多。
日本
一.设计理念
节俭是根本,日本的一位设计师说:“日本人的立体感很差,他们看到的车只是平面的,不是立体的。”日本人的设计看到的的确是很平面的,强调看上去的感受而不是立体的享受。日本设计师会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消费者的偏好结合起来,这就是日本汽车设计的高明之处,也是日本汽车能够在较短时期内立于世界汽车之林的重要原因。日本人深知:有时候成功的模仿比简单的创新更能创造市场需求。
意大利人不仅有着与法国人相同的浪漫和时尚的嗅觉,也有着奔放和没有禁忌的个性。设计豪放、性感、洒脱,多以性能的表现和外形吸引顾客,充分展示了意大利人的热情、浪漫、灵活和机敏的个性。

汽车文化第一章第一节

汽车文化第一章第一节

2020/12/16
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 顾晓东
“车”从远古走来


2020/12/16

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 顾晓东
辀 (车辕)
“车”从远古走来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楷书简体
2020/12/16
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 顾晓东
1、马车时代
自从人类发明了车轮并制造出车后,就用驯化了的马、 牛拉车。马车是运输、代步和打仗最主要的工具。
2020/12/16
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 顾晓东
2、蒸汽汽车的诞生
燃料为柴禾,两个汽缸,无曲轴,活塞的作用力通 过车爪传给前轮。试车时,速度为3.6km/h,只行驶 1km就发生了锅炉爆炸,汽车失去控制,结果车仰人 翻,还撞坏路边的墙壁。
这辆车经过修整作为世界的第一辆汽车,至今珍藏 在巴黎的国家技术及机械品博物馆内。
2020/12/16
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 顾晓东
轮子的演变过程
2020/12/16
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 顾晓东
轮子的演变过程
2020/12/16
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 顾晓东
脚踏车的演进过程
2020/12/16
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 顾晓东
二、车的起源
• 最古老的的车,特别是具备车轮和车身的 车,目前是公元前3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 区使用的车。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国王 巴尔基的坟墓中出土绘有苏美尔战车的镶 嵌画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车轮和车身。
1649年,德国的钟表匠汉斯·赫丘制成一辆 以钟表发条为动力的车。该车只相当于现在小 孩的玩具,毫无实用价值。
自走式车辆的原动力 应该是一个稳定的、源源 不断的动力。

汽车文化概论教案6

汽车文化概论教案6

汽车文化概论教案6第一节汽车材料教学导入:汽车材料是制造汽车和汽车所用各种材料的总称。

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环保性、节能性、安全性、舒适性越来越高的需求,汽车材料正在发生变化,在降低油耗、减少排放的诸多措施中,降低汽车的质量已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重视,资料柜表明,车中减轻10%,课节省燃油3%--7%,为了降低汽车的质量,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厂越来越多的使用铝或者塑料等非钢铁材料,并有代替刚的趋势。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汽车制造材料金属材料1、黑色金属材料。

2、铝镁及其合金。

3、钛及其合金。

汽车用非金属材料1、汽车橡胶2、塑料3、汽车玻璃4、陶瓷材料二、汽车运行材料汽车燃料汽车燃料主要有汽油、柴油,还有各种新型汽车燃料。

汽车润滑料汽车润滑料用于汽车各相对运动零件摩擦表面间的润滑介质,具有减小摩擦阻力,保护摩擦表面的功能,并有密封、吸收和导出摩擦热以及清洗零件的作用。

汽车润滑料主要有发动机润滑油、齿轮油和润滑脂。

各种润滑料都有多种规格和不同的使用范围,应按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和定期更换。

汽车特种液料汽车特种液料是汽车某些机构工作必需的液料,主要有汽车制动液、汽车防冻液、液力变矩器液、动力转向器液、减振器液和电解液等。

思考:汽车上使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各有哪些?教学反思:第五节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教学导入: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上千万人话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款汽车从研发到投入市场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的周期也在缩短。

那么,一款汽车的诞生需要些哪些过程呢?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市场调研阶段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元甚至几亿元的大量资金投人,如果不经过很细致的市场调研可能就会“打水漂”了;现在国内有专门的市场调研公司,汽车公司会委托他们对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喜好、习惯等做出调研,明确车型形式和市场目标,即价格策略,很多车型的失败都是因为市场调研没有做好。

譬如:当年雪铁龙汽车公司固执的在中国推广两厢车,而忽视了国人对“三厢”的情有独钟,致使两厢车进人中国市场太早,失去了占领市场的机会。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概述1.2 汽车的发明与发展1.3 汽车的基本构造1.4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第二章:汽车品牌与历史2.1 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及其历史2.2 汽车品牌的文化内涵2.3 汽车历史的演变2.4 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趋势第三章:汽车驾驶技术与安全3.1 驾驶基本操作3.2 交通规则与法规3.3 驾驶技巧与礼仪3.4 汽车安全知识第四章:汽车维修与保养4.1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4.2 汽车保养的重要性4.3 定期保养项目与周期4.4 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第五章:汽车时尚与流行5.1 汽车设计潮流5.2 汽车改装文化5.3 汽车用品市场5.4 汽车时尚杂志与媒体第六章: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未来6.1 汽车产业的全球布局6.2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6.3 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6.4 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展望第七章:汽车环保技术7.1 汽车尾气排放与控制7.2 汽车节能技术7.3 新能源汽车与环保7.4 汽车环保政策的演变与影响第八章:新能源汽车8.1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与特点8.2 电动汽车的技术与发展8.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8.4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与挑战第九章:汽车营销策略9.1 汽车市场营销概述9.2 汽车销售与服务策略9.3 汽车网络营销与数字化营销9.4 汽车品牌形象与忠诚度建设第十章:汽车文化的传播与影响10.1 汽车文化的社会影响10.2 汽车赛事与文化活动10.3 汽车媒体与传播渠道10.4 汽车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的融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汽车的基本构造解析:汽车的基本构造是理解整个汽车文化的基础,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等四大组成部分,需要重点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重点环节2:汽车品牌与历史解析:汽车品牌与历史紧密相连,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需要深入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以及汽车历史的演变。

第1章世界汽车发展史-PPT精选文档27页

第1章世界汽车发展史-PPT精选文档27页

• 1904年气压制动系统开始采用,美国研制 出防刺漏式轮胎,英国希思发明液压制动 系统。制动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超低压轮胎问世,提高了汽车在松软路 面行驶的性能。戴姆勒公司将液力耦合器 用于汽车,改变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
• 1984年林肯公司的“大陆”和“马克II”型 轿车采用了可调整的空气悬架系统,成为 美国市场上的一流轿车。
•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 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
•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 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
• 1860年,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一种 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在长期 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 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 鱼型汽车存在的缺点:后窗玻璃倾斜太甚,面积 增加两倍,强度下降,产生结构上的缺陷。鱼型 车还有一个潜在的重大缺点,就是对横向风的不 稳定性。鱼型车发动机前置,车身重心相对前移,
一般来讲横向风的风压中心和车身重心接近。但 由于鱼型车的造型关系,在高速时会产生一种升 力,使车轮附着力减小,从而抵挡不住横向风的 吹袭,有发生偏离的危险。
• 3.流线型汽车
林肯·和风牌轿车
4.甲壳虫汽车

1938年的大众甲壳虫汽车

新甲壳虫汽车
5.船型汽车

整个造型很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6.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 气流也比较平顺,涡流阻力也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常人们所说的汽车一般指内燃机汽车。但从广义上讲,汽 车应该包括蒸汽汽车、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和其它燃料汽 车。
•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 SAE J687C中对汽车的定义是:由 本身动力驱动装有驾驶装置,能在固定轨道以外的道路或地 域上运送客货或牵引车辆的车辆。
• 日本工业标准JISK0101中对汽车的定义是:自身装有发动机 和操纵装置,不依靠固定轨道和架线能在陆地上行驶的车辆。
• 越来越多的车型,越来越成熟的技术和设计,汽车使这个世界越 来越美好。车型多了,以不同车型为主题走到一起的不同人群 也多了起来,比如现在的车友会,他们大都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 和生活方式。汽车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改变了我们 的社交圈子和生活环境,从而也潜移默化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 我国国家标准GB/T3730.1—88《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和定义车 辆类型》中对汽车的定义是: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四个或 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车辆。
• 按照汽车的上述定义,我国二轮摩托车和三轮机动车都不属 于汽车的范畴,不带动力装置的全挂车和半挂车不算汽车, 但当它们与牵引车组合成汽车列车后属于汽车。美国和日本 对汽车的定义范围比我国广,它们可以包括二轮摩托车和三 轮摩托车,接近于我国道路机动车所指范围。
应运而生。
• 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从当初的摸爬滚打到现在蓬勃发展,汽 车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汽车广告铺天盖地,汽车新闻 和评论不计其数。和网络文化的虚无缥缈不同,汽车文化以一 个实在的形式慢慢流行起来。
• 正因为汽车文化内涵的逐渐丰富和宽泛,人们已不能仅仅把汽 车文化局限在一个小圈圈里了,汽车文化大到可以折射出经济 现象,中到可以反映出企业格局,小到可以显示人之品质。与 之相对应的就是关于汽车话题的各种奇谈妙论。
人类为什么发明汽车?
人本性是懒惰的,怎样满足自己的懒惰的愿望,发明代步工具 就是一种.从最初的轿子,马车,到现在的汽车,归根节底就 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懒惰的愿望,而发明的一种代步工具.
人类直立行走(4~6Km/h)→饲养和驯化牛、马等(30 Km/h)→发明车轮(3000~35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1480年,维西制作弹簧车→1670年牛顿提出喷气式汽车 设想→17世纪利用火药爆发力、蒸汽压力、活塞运动机构 的发明,1759~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制成以曲轴变往 复运动为回转运动的人类最初的通用动力机械→人类进入 蒸汽机时期。据考证,(公元677~721年)唐朝天文学家 张瑞(字一行)写下“激铜轮自转之法,加以火蒸汽运, 名曰‘汽车’ ”。最早提出汽车思想,比欧洲达芬奇(公 元1500年)早800年。
以汽车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增加,这充分反映了汽车对人们文 化生活的深刻影响。各种各样的汽车大赛、汽车博物馆,车迷 俱乐部的活动,阅读各种车迷杂志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汽 车 文化
汽车的定义 motor vehicle
• 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 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
• ─载运人员和/或货物; • ─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 • ─特殊用途。
《词海》的权威说法:“汽车是一种能自行驱动,主要供运输 用的无轨车辆。原称‘自动车’,因多装用汽油机,故简称 汽车”。
• 早先人类生产汽车,并没有赋予他太多定位,只是 让他代步,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而已。如今,随 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日新月异,汽车变得越来越普 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前作为一种奢 侈品,人们往往抱着观瞻的仰视态度,总有那么一 种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触焉的距离心态。
•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提高,有 条件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曾经是奢侈品的汽车已经 飞入寻常百姓家。电脑、汽车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 可少的工具。电脑的虚拟世界变幻莫测,里面交织 成一个复杂丰富的网络文化。汽车与人也构成了一 个宽泛的有机体,车型各式各样,车主形形色色, 可因为一个共同的主题汽车走到了一起,汽车文化
汽车与人类文明
汽车与社会有着密切关系。汽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 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汽车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 带来环保、能源、道路安全等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人们正不 断地探索和进取,发明新的技术,开发新的能源来解决这些问 题。
随着汽车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汽车的 定位也越来越奇怪。女性消费者选车要像选老公,男性消费者 选车则要像选老婆。
选汽车如选老公的,一般从汽车的外形和品质下手,选外形中庸, 儒雅绅士,品质深沉内敛、塌实稳重的。比较推崇的车型就是 沃尔沃、途安、荣威、明锐什么的;选汽车如选老婆的,同样 注重外在与内在的结合。男同志挑老婆,第一印象很重要。要 不就外表高贵典雅,如宝马;要不就气质优雅大气,如奥迪; 经济条件有限的,就挑个小家碧玉的polo;没有经济的就干脆 找个勤俭持家、本色塌实的桑塔纳、捷达吧……
• 如今,汽车产业现在仍旧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与此相照应
的,是汽车文化的日益丰富。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 汽车进入家庭后,人们纷纷离开拥挤嘈杂的大城市,住到郊外 去寻求田园般的生活。城市郊区的房价,要大大低于市中心的 房价,也是促使人们离开城市的重要原因。汽车使人们离开了 密集的大城市,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城市中的人口密 度大大下降,由城市人口密集而带来的住房问题、交通问题、 环境问题……等等,都因为汽车的普及而迎刃而解。可以说, 汽车促进了城乡生产企业和居民区布局的合理化。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汽车是用内燃机做动力,主要在公 路或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通常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橡胶 轮胎。用来运载人或货物。”
但这样给汽车下定义有失严谨。一则摩托车也是自行驱动、无 轨、用汽油机;二则拖拉机也使用内燃机、无轨、有四个或 四个以上的车轮;三则过去的蒸汽机车是采用外燃机;四则 现在的汽车还可以用天然气、煤气、甲醇等为燃料,何况还 有太阳能车、电力车等。因此,目前对汽车的解释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有必要对此作以探究从而较科学地反映汽车的特 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