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8~13要素)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核心要素安全生产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核心要素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要求有什么2、安全标准化八要素和13要素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1、突出了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化要求。
新版《基本规范》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作业行为,提升设备现场本质安全水平,促进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夯实企业安全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更加注重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引导企业自主进行安全管理。
2、调整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为使一级要素的逻辑结构更具系统性,新版《基本规范》将原13个一级要素梳理为8个: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
强调了落实企业领导层责任、全员参与、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等安全管理核心要素,指导企业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3、提出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管理并重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要求,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建立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坚持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
新版《基本规范》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要求一体化,强化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的落实。
同时,实行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与国际通行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对接。
由此可见,新版规范在修订上更加强调了程序、制度的标准化规范。
在一些细节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更加科学严谨。
同时着重强调了事故教训的分析整理和吸取。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核心要素扩展资料:新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于2017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简称新版《基本规范》)。
该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负责起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8~13要素)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8~13要素)谢沪生二 0 一三年二月二十日内容摘要八、隐患排查与治理(4项10条80分)九、重大危险源监控(3项8条60分)十、职业健康(3项18条60分)十一、应急救援(5项14条30分)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2项7条20分)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2项7条20分共计:19项、64条、270分八、隐患排查与治理(4项10条80分)(一)隐患排查:概念: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1、建立制度: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
制度应与《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相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评分方式(共2分)?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分),与4.2.2重复扣分;?制度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不符的,扣2分。
制度主要参照《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2、分析评估、建立台帐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般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类{重大事故隐患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一般事故隐患?a?a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a?a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事故隐患定级(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按照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分为三个级别1、三级事故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在三日内排除,或者无需停止相关设施设备、停产停业即可排除的隐患。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举措。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我将从13个要素的角度,详细介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第一要素是领导责任。
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履行安全管理的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要素是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三要素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四要素是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要素是安全设施设备。
企业要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得到落实,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六要素是应急救援措施。
企业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第七要素是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进行。
第八要素是事故调查处理。
企业要建立健全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要素是安全生产培训。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要素是安全生产考核评价。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十一要素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第十二要素是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要倡导安全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8~13要素)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8~13要素)谢沪生二 0 一三年二月二十日内容摘要八、隐患排查与治理(4项10条80分)九、重大危险源监控(3项8条60分)十、职业健康(3项18条60分)十一、应急救援(5项14条30分)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2项7条20分)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2项7条20分共计:19项、64条、270分八、隐患排查与治理(4项10条80分)(一)隐患排查:概念: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1、建立制度: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
制度应与《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相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评分方式(共2分)•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分),与4.2.2重复扣分;•制度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不符的,扣2分。
制度主要参照《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2、分析评估、建立台帐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般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类{重大事故隐患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一般事故隐患¡ª¡ª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ª¡ª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事故隐患定级(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按照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分为三个级别1、三级事故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在三日内排除,或者无需停止相关设施设备、停产停业即可排除的隐患。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13要素)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13要素)1、本评分细则适用于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以下统称冶金等工贸企业)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xx)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
冶金等工贸企业已有专业评定标准的,优先适用专业评定标准。
2、本标准共有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及194条企业达标标准。
3、在评分细则中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评分细则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4、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均为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止,不出现负分。
有特别说明扣分的(在考评方式中加粗的内容),在该类目内进行扣分。
5、本评定标准共计1000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
换算公式如下: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1000-不参与考评内容分数之和)100。
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6、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
评定等级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一级≥90应为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9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
二级≥75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8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死亡人员未超过1人。
三级≥60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生产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员未超过2人。
7、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程序、有效期、等级证书和牌匾等按照《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安监总管四〔xx〕84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重要政策。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素,其中包括以下13个要素:1. 领导重视,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 安全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落实到位。
3. 安全目标,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目标的实现。
4. 安全规章,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行为。
5. 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6. 安全设施,完善各项安全设施,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7. 安全检查,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
8. 事故调查,建立健全的事故调查制度,深入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9. 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10. 安全奖惩,建立健全的安全奖惩制度,激励安全生产的积极表现,惩处违规行为。
11. 安全监管,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12. 安全宣传,加强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
13. 安全评价,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评价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绩效评价,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以上13个要素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全面落实这些要素,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推进。
只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企业才能稳步发展,员工才能安心工作,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希望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都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13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13要素第一篇: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13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4一般要求4.1原则4.2建立和保持4.3评定和监督5核心要求5.1目标5.2组织机构和职责5.3安全生产投入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5 教育培训5.6生产设备设施5.7作业安全5.8隐患排查和治理5.9重大危险源监控5.10职业健康5.11应急救援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第二篇: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题要素解析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题要素解析2015-11-11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题要素解析4、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制度4.3.1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要素释义】企业岗位操作规程的制定是在危险源辨识基础上制定的,只有把危险源辨识全面了解,才能根据特定危险源制定适合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才能控制本岗位危险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避免事故的发生。
操作规程应当涵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
【达标要求】(1)内容:操作规程中应有岗位主要危险源的辨识内容和危险源的分布情况说明,并应包含企业的各个岗位以及主要设备设施等;(2)根据各个岗位的生产特点,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编制岗位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3)操作规程应与控制危险源风险相匹配,另外还要关注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案(事故情况下的操作规程);(4)岗位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主要要求:范围:覆盖每个岗位、每个有人活动的生产区域;原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发放和管理等与安全生产规章的要求基本相同;可以组织熟悉岗位作业的相关人员,按照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作业顺序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编制;编制时间: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投产或使用前;有效性:企业应保证各岗位相关的操作规程是最新的有效文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范本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指导范本前言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对照国家安监总局《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我局专门制订了《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指导范本》,旨在帮助企业有效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
本《指导范本》仅供企业参考,希望各企业严格对照相关行业标准和实施指南要求,并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做好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目录一、目标 (1)1、安全生产方针和总体目标及发布文件 (1)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及发布文件 (2)3、安全生产指标考核办法及发布文件 (2)4、从业人员对目标知晓 (7)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8)2.1组织机构和人员 (8)2.2职责 (10)三、安全投入 (21)3.1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21)3.2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或缴纳风险抵押 (22)3.3安全费用使用台账 (24)四、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25)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5)4.2规章制度 (28)4.3操作规程 (75)4.4评估 (81)4.5修订 (85)4.6文件和档案管理 (86)五、教育培训 (89)5.1教育培训管理 (89)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97)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98)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105)5.5安全文化建设 (105)六、生产设备设施 (107)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107)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111)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120)七、作业安全 (125)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125)7.2作业行为管理 (153)7.3警示标志 (155)7.4相关方管理 (155)7.5变更 (166)八、隐患排查和治理 (168)8.1隐患排查 (168)8.2排查范围与方法 (174)8.3隐患治理 (174)九、危险源监控 (180)9.1辨识与评估 (180)9.2登记建档与备案 (188)9.3监控与管理 (192)十、职业健康 (195)10.1职业健康管理 (195)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214)10.3职业危害申报 (219)十一、应急救援 (221)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221)11.2应急预案 (229)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230)11.4应急演练 (234)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249)12.1事故报告 (249)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250)12.3 事故回顾 (251)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256)13.1绩效评定 (256)13.2持续改进 (256)一、目标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内容。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这些要素包括:1. 领导决策:企业领导要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并将其贯彻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中。
2. 人员配备: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配备专业的安全生产人员,并进行安全培训。
3.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相关激励和惩罚机制。
4. 安全生产宣传: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5. 安全生产技术储备: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提升安全技术水平。
6. 安全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7. 安全生产场所:建立安全生产场所管理制度,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8.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的生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9. 安全生产监测:建立安全生产监测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10.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11. 安全生产投入:合理投入安全生产资金,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水平。
12. 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及时纠正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合法合规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为企业提供了指导和标准,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有助于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更好地开展,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所有企业都能认真落实这些要素,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安全标准化13要素考评细则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考评细则
附件
评分原则
一、经地、州、市级安全监管局确定的评审单位评审得分70分(含)以上,每个A级要素评审得分均在60分(含)以上为合格。
二、权重系数
三、评审得分计算方法
㈠每个A级要素满分为100分,各个A级要素的评审得分乘以各自对应的权重系数,然后加和得到评审得分。
评审满分为100分,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总分值;
—权重系数;
各A级要素得分值;
i-
n—A级要素的个数。
㈡当企业不涉及相关B级要素时为缺项,按零分计。
A级要素得分值折算方法如下:
式中:—A级要素实得分值;
—扣除缺项后的要素满分值。
㈢每个B级要素分值扣完为止。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评分细则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考评说明1.本评分细则适用于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以下统称冶金等工贸企业)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
冶金等工贸企业已有专业评定标准的,优先适用专业评定标准。
2.本标准共有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及194条企业达标标准。
3.在评分细则中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评分细则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4.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均为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止,不出现负分。
有特别说明扣分的(在考评方式中加粗的内容),在该类目内进行扣分。
5.本评定标准共计1000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
换算公式如下: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1000-不参与考评内容分数之和)×100。
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6.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
7.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程序、有效期、等级证书和牌匾等按照《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安监总管四〔2011〕84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表自评/评审单位:自评/评审时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 3 —— 4 —— 5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附表—42 —。
安全标准化13要素解读

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
1.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
1.4.2 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职责 安全生产投入 文件和档案管理
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
危险物品及重用品管理
规范 要求
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
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安
全价值观。
主要内容
1.6 生产设备设施
1.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所有设备设施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安全设备
规范 要求
设施 “三同时”;
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 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 进行规范管理;
规范 要求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 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
应急救援人员,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 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主要内容
1.11 应急救援
1.11.2 应急预案
规范 要求
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重点作业岗
位制定应急处臵方案或措施;
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法规标准的制度,明确主管部
规范 要求
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
各职能部门及时识别和获取,及时提供并汇总; 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主要内容
1.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1.4.2 规章制度
规范 要求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规范 要求
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 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危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指南(八要素)

4
①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②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不得分;
③未明确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等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等的,扣2分;
2.2规章制度30分
2.2.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并征求工会及从业人员意见和建议,规范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及时获取制度文本。
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目标管理;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安全生产承诺;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信息化;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管理;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査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教育培训;班组安全活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设备设施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管理;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安全预测预警;安全生产奖惩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变更管理;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生产报告;绩效评定管理。
16
①每缺一项制度的,扣2分;
②制度内容不符合规定或与实际不符的,每项制度扣2分;
③无制度执行记录的,每项制度扣
2分。
2.3操作规程30分
2.3.1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行。
一、目标职责60分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自评/评审描述
实际得分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一、管理责任1.1 确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并落实到位。
1.2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的持续开展。
二、风险评估2.1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2.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安全培训3.1 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2 配备专业的安全生产培训师资,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安全设施4.1 确保生产设施的安全性,定期进行设施检查和维护。
4.2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和救援设备,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五、事故报告5.1 建立健全事故报告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5.2 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安全检查6.1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6.2 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到位。
七、应急预案7.1 制定应急预案,培训员工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7.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企业安全生产评分细则1. 管理责任:10分2. 风险评估:10分3. 安全培训:10分4. 安全设施:10分5. 事故报告:10分6. 安全检查:10分7. 应急预案:10分评分细则说明:- 每个项目的得分根据企业在该项目上的落实情况给予打分,满分为10分。
- 若项目未得到有效落实,按照实际情况从0分开始递减。
- 总分小于60分的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抱歉,我无法完成超过800字的工作。
这是一篇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的讲义,主要涵盖了管理责任、风险评估、安全培训、安全设施、事故报告、安全检查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你也可以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写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的应用,或者就其中某一方面详细展开介绍,我可以帮你做更详细的研究和解释。
安全标准化13要素

安全标准化13要素一、方针与目标资料清单1.管理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度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计划3.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以及年度目标和指标分解4.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5.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考核评估记录(可与合同安全生产责任制共用考核,一季度一次)二、机构与职责资料清单1.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2.根据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3.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4.___会议纪要5.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6.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7.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8.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并记录培训情况9.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与更新三、安全生产投入资料清单1.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3.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4.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5.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缴纳凭证)6.员工工伤保险赔付资料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清单1.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2.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向归口部门汇总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布清单(发放至各部门清单)4.法律法规汇总清单5.法律法规培训记录6.文件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发布、使用、评审、修订等的效力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安全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现场带班管理、作业标准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8.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记录及员工培训记录9.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0.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放记录及员工培训记录11.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3项8条60分)
(一)辨识与评估
1、建立制度
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 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 持续改进等。
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 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 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定量判断: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 物质的量满足下式,就是重大危险源: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和评分细则讲义( 8~13要素)
谢沪生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内 容 摘
要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4项10条80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3项8条60分) 十、职业健康(3项18条60分) 十一、应急救援(5项14条30分)
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2项7条20分)
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2项7条20分
十、职业健康
(一)职业健康管理
2、工作环境和条件
按有关要求,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 作环境和条件: (1)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2)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3)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4)职业危害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doc
评分方式(共4分)
•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 制度中每缺少一项内容要求的,扣2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一)辨识与评估 2、辨识评价
按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 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确定 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 险源)。
i 1
N
qi Qi
1
式中qi——单元中物质的实际存在量; Qi——物质的临界量; 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一)辨识与评估
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协调字[2004]56号)..\Documents\关于
十、职业健康
(一)职业健康管理 4、建档与体检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 案。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每1~2年 应进行一次职业危害体检,体检结果记入“职 业健康监护档案”。
评分方式(共4分)
• 发生变化后未及时组织隐患排查的,每 次扣2分; • 每漏查一个隐患,扣1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一)隐患排查:
4、制定排查方案
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 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 应依据: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2)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 未进行验证或评估的,每项扣2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三)隐患治理 3、统计和上报 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 统计分析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评分方式(共4分)
• 无统计分析表的,不得分; • 未及时报送的,不得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四)预警预测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 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等, 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 产风险分析。
评分方式(共20分)
• 未实施监控的,不得分; • 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不全的,每项扣 2分; • 有重大隐患或带病运行,严重危及安全生 产的,除本小项不得分外,加扣60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三)监控与管理
2、警示措施 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 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 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警示标志明 显、不受污损。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四)预警预测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
将管理学、安全系统科学、减灾防灾科学、预测预 警技术及系统原理、预防原理、人本原理、事故致因 理论等多学科方法和理论应用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建模、计算,用来定量化表示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的数值。其目的在于对可能 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预报,提请企业负责人及全体员 工注意,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 源头上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 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的严重程度,使得安全生产系统 具有“报警”和“免疫”能力。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 是对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的直观化表示。
评分方式(共4分)
•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 • 一年内有新增职业病患者的,本二级要 素不得分(49分)。
十、职业健康
(一)职业健康管理
3、限制粉尘和毒物
所有产尘设备和尘源点,应严格密闭,并设 除尘系统。作业场所粉尘和有害物质的浓度,应 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 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2.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的规定。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一)隐患排查:
1、 建立制度: 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 任部门、人员、方法。
制度应与《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等有关规定相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暂行规定》 (总局令第16号)
评分方式(共2分)
•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分),与 4.2.2重复扣分;
• 制度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 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不符的,扣2分。 制度主要参照《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 暂行规》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一)隐患排查:
2、分析评估、建立台帐 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 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般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分类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二)排查范围与方法
1、排查范围
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
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评分方式(共8分)
• 隐患排查范围每缺少一类,扣3分。 范围: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 境、人员、设备设排查范围与方法
2、排查方法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 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 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十、职业健康(3项18条60分)
(一)职业健康管理
1、建立制度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建 立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 席令第六十号。..\Documents\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doc
评分方式(共4分)
•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 制度与有关法规规定不一致的,扣1分。
{
重大事故隐患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一)隐患排查: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
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
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
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 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评分方式(共4分)
评分方式(共10分)
• 各类(五类)检查缺少一次的,扣2分; • 缺少一类检查表的,扣2分; • 检查表针对性不强的,每一个扣4分; • 检查表无人签字或签字不全的,每次扣4 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三)隐患治理
1、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 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 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 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 施、应急措施等。
• 无隐患汇总登记台账的,不得分(4分);
• 无隐患评估分级的,不得分;
• 隐患登记档案资料不全的,每处扣2分。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一)隐患排查:
3、隐患排查内容 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 2)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 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 4)相关方进入、撤出、改变; 5)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 6)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
评分方式(共6分)
• 无该方案的,不得分; • 方案依据缺少或不正确的,每项扣2分 • 方案内容缺项的,每项扣2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
(一)隐患排查:
5、实施排查方案
按排能胜任的排查人员,按照方案进行隐
患排查工作,排查出隐患并进行汇总总结。
评分方式(共8分)
• 未按方案排查的,不得分; • 有未排查出隐患的,每处扣2分; • 排查人员不能胜任的,每人次扣2分; • 未进行汇总总结的,扣2分。
评分方式(共10分)
• 未进行辨识、评价、分类、分级的,不得 分; • 未按制度规定严格进行的,不得分; • 辨识和评估不充分、准确的,每处扣2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二)登记建档与备案
1、登记建档 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 记建档。
评分方式(共6分)
• 无危险源档案资料的,不得分; • 档案资料不全的,每处扣2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二)登记建档与备案
2、上报备案 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指符合《危 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规定的 重大危险源)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 案。..\Documents\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doc
评分方式(共6分)
• 未备案的,不得分; • 备案资料不全的,每个扣1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二)登记建档与备案
3、取得许可 计量检测用的放射源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 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评分方式(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