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0篇)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0篇)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0篇)《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0篇)《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还能背吗?每人背一首,注意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学生争着背诵,积极性很高,先后背了《静夜思》《赠汪伦》《早发自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师:大家背得很多,也很熟。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

(板书:望庐山瀑布)师:谁来讲讲课题的意思?生: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

师: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生:我在泰山上看见过瀑布,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鞍远远地看去像一一块白布。

师:像一块铺在桌子上的白布吗?生:像垂挂着的白布。

师:这样说就准确了。

说到瀑布就让人很容易想到高山,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流水倾泻下来,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

水很急地流下来,可以用倾泻这个词。

谁如道瀑字怎样写?生:瀑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三点水,右边是暴雨的暴字,合起来念瀑 (PU)。

生:把暴字加上三点水,就念瀑布的瀑。

师:说得对。

齐读瀑布。

(学生齐读)师: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生:庐山在江西省,是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很多人都到那里去游览。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出示幻灯)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谁能读一读?(学生齐读,个别读,教师范读)师:你们再小声读读,同桌相互议论一下,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

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老师,银河是不是神话中说的把牛郎、织女分开的那条河?生:我奶奶告诉我,银河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师:银河,民间传说是天上的一条大河,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的恒星汇集成的。

生:九天是什么意思?生:我知道,九天是指很高的天空。

师:古人认为天有九层,这里的九天指天的最高层。

生:香炉是烧香的炉子吗?师:不是,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

这座山峰的样子像香炉,所以叫香炉峰。

你们懂得计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的意思吗?(学生没有举手的)师:这句诗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绦绕着香炉峰。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4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4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4一、教学目标1.了解庐山瀑布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2.探讨庐山瀑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有序、连贯地表达思想。

二、教学内容1.庐山瀑布的自然景观描述。

2.庐山瀑布的历史文化解读。

3.我们书写望庐山瀑布的感受。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

2.分组讨论。

3.个人写作,分享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介绍庐山瀑布1.多媒体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庐山瀑布的自然美。

2.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庐山瀑布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庐山瀑布的哪个部分?为什么?–庐山瀑布有哪些动植物资源?3.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如何保护庐山瀑布的自然环境?–庐山瀑布对当地经济和文化有哪些影响?第二节:解读庐山瀑布的历史和文化1.介绍庐山瀑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庐山瀑布的重要性。

2.多媒体展示庐山瀑布的文化遗产,如庐山白鹤、庐山笔架山等。

3.让学生分组讨论:–庐山瀑布是如何形成的?–庐山瀑布背后有哪些传说和故事?–庐山瀑布受哪些历史事件的影响?第三节:写作望庐山瀑布的感受1.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望庐山瀑布》一诗,理解李白的诗意和情感。

2.引导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感受,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在庐山瀑布中最有感触的是什么?–庐山瀑布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庐山瀑布与你的生活有哪些关联?第四节:交流和分享1.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整理成一篇短文,并在班内交流分享。

2.引导学生互相点评和交流,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将学生的文章制成PPT展示,并在学校举办望庐山瀑布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让更多人了解庐山瀑布的美和文化。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 1. 了解庐山瀑布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2. 提高欣赏自然美、写作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多媒体展示、分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等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庐山瀑布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6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6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简介《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僧人白居易所作,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庐山飞瀑奇景,让读者为之倾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展示教学案例,探寻如何教授《望庐山瀑布》。

教案1:瀑布中的诗情教学目标1.了解庐山瀑布的景观。

2.掌握白居易《望庐山瀑布》的意境和诗情。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1.班级PPT。

2.实物模型(庐山瀑布)。

3.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及内容1.引入:用班级PPT展示庐山瀑布的景观,并引导学生留意其中的流水、雾气和声响。

2.教学:讲解《望庐山瀑布》的意境和诗情,介绍一些文学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实践:引导学生用笔墨纸砚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的感受,或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庐山瀑布的景观和白居易《望庐山瀑布》的诗情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通过实践表达了自己的观感和感受。

教案2:探究诗歌的结构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修辞特点。

2.掌握表达诗情所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分析和体会诗歌内在的美感和意义。

教学准备1.白居易《望庐山瀑布》原文。

2.PPT。

教学过程及内容1.引入:用PPT展示白居易的诗歌,并介绍其基本情节。

2.教学:讲解《望庐山瀑布》的结构和修辞特点,例如平仄、押韵、宏观和微观描写等。

3.实践:分组阅读诗歌,表达各自对其中某个词句或段落的理解和感受,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4.总结: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展示和分享一些优秀的作品。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的结构特点和修辞手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并具备分析和体会诗歌的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案3:瀑布音乐的创作与演奏教学目标1.了解庐山瀑布的音效特点。

2.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和音乐创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能。

教学准备1.音乐工具(各种打击乐器、键盘等)。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1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1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1一、引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经典名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

其中“凌绝顶”指的便是庐山,而“一览众山小”则说的是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作为中国历史上早期文人墨客题材的重要题材之一,最早流传到世人视野中便是唐代段成式撰写的《庐山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现代,望庐山瀑布已成为游客必去之处,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本篇文章将从教案的角度出发,分为5篇进行介绍,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庐山瀑布的历史、传说以及文化内涵。

二、教案11.课程内容本节课让学生通过欣赏庐山瀑布相关的古代诗词、绘画以及现代文化作品,了解庐山瀑布的历史、传说以及文化内涵。

2.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起源、历史以及文化内涵;2.通过欣赏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化作品,让学生了解庐山瀑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3.培养学生欣赏美学的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3.教学重点1.庐山瀑布的历史以及文化内涵;2.庐山瀑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4.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化作品;2.如何让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文化内涵。

5.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让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起源、历史以及文化内涵;2.欣赏法:教师让学生欣赏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化作品,引导学生体味文化内涵;3.研讨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研讨,让学生发表观点,获得互动学习的效果。

6.教学流程6.1.学前准备1.教师备好庐山瀑布的相关图片、诗词、现代文化作品等教学资料;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6.2.学习活动6.2.1.导入环节教师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研究。

6.2.2.知识讲解环节1.教师讲解庐山瀑布的历史、传说,介绍庐山瀑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师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欣赏现代文化作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神奇。

6.2.3.探究环节1.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庐山瀑布相关的古代诗词、绘画以及现代文化作品,引导学生探究庐山瀑布的文化内涵;2.教师点评学生的研究成果。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反思

望庐山瀑布 - 教学实录及反思引言《望庐山瀑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它具有浓郁的山水意境和深远的哲理内涵。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教授学生欣赏和理解这样的经典之作。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节以《望庐山瀑布》为主题的语文教学课堂实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与总结。

课程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朗读《望庐山瀑布》的技巧;2.理解《望庐山瀑布》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3.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山水诗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望庐山瀑布》的全文、诗句解读和图片;2.课堂素材:包括庐山山水的照片、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等;3.听力材料:录制的《望庐山瀑布》朗读音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预热(5分钟)1.老师展示庐山山水的照片,并用适当的词语描绘庐山的美景;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山水的印象和感受;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望庐山瀑布》。

步骤二:朗读与解读(10分钟)1.老师播放《望庐山瀑布》的朗读音频,要求学生跟读;2.学生跟读完毕后,老师解读《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和形象表达;3.结合诗句解读课件,深化学生对《望庐山瀑布》的理解。

步骤三:欣赏与感悟(15分钟)1.老师播放多幅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诗画的共鸣;2.学生欣赏作品后,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联想;3.随后,老师组织学生针对《望庐山瀑布》的意境与画作进行对比与讨论。

步骤四:创作与演绎(20分钟)1.分发白纸和绘画用具,要求学生开始绘制自己心中理想的山水画;2.学生完成绘画后,选择其中一幅作品,准备进行讲解和演绎;3.学生逐一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作品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步骤五:反思与总结(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2.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建议;3.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教学反思通过对《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实录和课堂反思,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心得:首先,针对语文课堂的朗读环节,使用音频的方式让学生跟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朗读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二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二

04
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内容
总结《望庐山瀑布》的文学背景和作者生 平。
总结诗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 其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回顾本课所学的诗词鉴赏技巧和方法。
回顾诗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理解诗人的 创作意图。
布置作业
背诵《望庐山瀑布》全文 。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 知识。
搜集并阅读李白其他描写 自然景观的诗歌,比较其 风格和特点。
分享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展示
每个小组将讨论成果以PPT、板书等 形式展示出来。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发言进行点评, 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出建议。
分享交流
学生展示完毕后,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互动交流。
总结提升
通过分享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其他同 学的思路和方法,拓宽自己的视野, 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 力。
《望庐山瀑布》课堂 实录二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课堂导入 • 课文解读 • 课堂互动 • 课堂小结
01
课堂导入
回顾旧知
回顾已学过的古诗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如《静夜思》、《 春晓》等,帮助学生巩固古诗基础,为学习新诗做准备 。
总结古诗特点
教师简要总结古诗的特点和常见表达手法,帮助学生理 解《望庐山瀑布》的文学背景和风格。
02 理解诗意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表 达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03 感受诗歌的美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 言美、意境美和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02
课文解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歌的含义。

2、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壮观景象,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帮助学生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诗歌中的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见过瀑布呢?生 1:我在电视上见过瀑布。

生 2:我去旅游的时候见过瀑布,可漂亮啦!师:那大家见到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生 3:瀑布的水从很高的地方流下来,声音很大。

生 4:瀑布的水白白的,像一条长长的布。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朗读)师:现在,老师来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听。

(教师范读)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要读出节奏。

(学生再次朗读)(三)理解诗意师:同学们,读完这首诗,你们知道诗人望的是什么地方的瀑布吗?生:庐山的瀑布。

师:对,那庐山在哪里呢?生:在江西。

师:很好。

那诗中哪一句是描写庐山瀑布的样子的呢?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那“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生:瀑布的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

师:那“三千尺”是真的有三千尺吗?生:不是,是说瀑布很高。

师:对,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诗人用“三千尺”来形容瀑布的高,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观。

那“疑是银河落九天”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好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这里诗人把瀑布比作银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更加形象地感受到瀑布的美丽和神奇。

(四)感受意境师: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庐山瀑布的画面。

听老师朗读,感受一下瀑布的雄伟气势。

(教师朗读,学生想象)师:同学们,你们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生 1:我看到了瀑布的水像一条白色的巨龙,从山上冲下来。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一、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 了解《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杨万里及其作品背景;2. 掌握《望庐山瀑布》的基本内容及表达方式;3. 能够欣赏并朗读《望庐山瀑布》。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望庐山瀑布》的诗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并思考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介绍杨万里及作品背景教师简要介绍杨万里的生平及其在明代文坛的地位和对诗人李白的敬仰。

同时,简单介绍《望庐山瀑布》的背景,即杨万里在庐山游历时的所见所感。

3. 听读《望庐山瀑布》教师向学生们朗读《望庐山瀑布》,并引导学生们注意诗中的形象描写和感情表达。

然后,学生们自己朗读。

4. 细读及解读教师将《望庐山瀑布》分段解读,注重诗句间的逻辑关系和含义。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能够理解诗人通过描绘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追求的热忱。

5. 欣赏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们仔细欣赏《望庐山瀑布》中的意境,让学生们想象自己置身于庐山的景色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然后,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 朗读与评析学生们分组朗读《望庐山瀑布》,并对彼此的表演进行评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给予建议和指导,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这首诗的情感。

二、评析《望庐山瀑布》是明代杨万里的名篇诗作,通过细腻的词句和精彩的描写,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致和诗人的豪情壮志相融合,展现出作家极富热情和追求自由的个性。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瀑布为写作对象,从整体结构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首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通过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瀑布的奇妙景象,使读者产生视觉冲击感。

尤其是运用“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表达,将瀑布与天上的银河相比,增添了神秘与恢弘的感受,使读者对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二部分则聚焦于瀑布的浩荡气势和恢宏景观。

“飞流直下三千尺”表现出瀑布水势之大,高出山巅,形成惊人的水景,展示了瀑布的壮美之处。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一、引言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幸选择望庐山瀑布作为教学地点,并记录下了这次教学实录。

本文将通过实录的方式,详细描述了教学过程,并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以期能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收获和改进。

二、教学实录1.准备阶段在进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前,我提前查阅了相关资料,对瀑布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制定了教学目标,并准备了教学材料,包括瀑布的图片、视频和相关知识点的讲义。

2.上课阶段教学当天,我带领学生来到望庐山瀑布,全班共计45名学生。

我先让学生欣赏瀑布的美景,让他们自由地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然后,我分发了讲义,开始进行正式的教学。

2.1 瀑布的形成我先向学生介绍了瀑布的形成原因,讲解了水流的冲刷和侵蚀作用。

通过比较流水和瀑布的不同,我帮助学生理解了瀑布是如何形成的。

我还使用了多媒体辅助工具,展示了一些瀑布的形成过程的模拟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2 瀑布的分类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了瀑布的分类,包括垂直瀑布、喷溅瀑布和瀑布群。

我通过实地观察和图片示例,帮助学生分辨各种类型的瀑布,并解释了它们的特点和形成原理。

2.3 瀑布的文化意义瀑布在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向学生介绍了瀑布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比如中国的胜景文化、西方的浪漫主义等。

我还和学生一起探讨了瀑布对人们的情感和心理的影响,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教学反思3.1 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教学实录中,我发现自己的教学内容安排比较合理。

从瀑布的形成、分类到文化意义的介绍,内容层次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

3.2 指导方式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过于倾向于讲解,缺乏互动和让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

今后,在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加强讨论和互动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3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瀑布教学中,我使用了多媒体辅助工具,提供了图片、视频等多样的教学资源。

这种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望庐山瀑布》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

默写《望庐山瀑布》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1、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

(指名回答)3、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

(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4、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

请看视频。

5、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

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

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6、看了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说什么?三、初读,检查预习1、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师范读全诗。

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

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

4、全班齐读这首诗。

四、合作探究1、师: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

下面,我们该做什么了?(学生回答)理解诗意。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一、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发音、词义及背诵。

2.了解文化背景,增长文化知识。

3.能够学会通过赏析古诗,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使学生能够领略到“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美感。

2.教学难点:古文阅读。

教学过程1.背景介绍(5分钟)–介绍庐山瀑布,包括:地理位置、景色、历史等方面。

2.教学课文内容(2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读一遍,引导同学跟读。

–逐句注解,讲解意思。

3.学习技巧(10分钟)–教师带领同学学习《望庐山瀑布》的语调、重音等发音技巧。

4.练习—口头朗诵(15分钟)–每位学生轮流表演《望庐山瀑布》。

–教师在表演结束后,对表演内容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表达技巧。

课堂作业1.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庐山瀑布的文化背景。

二、教案2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望庐山瀑布》的内涵,更深刻地领会到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验到文学的魅力。

2.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学会将古诗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望庐山瀑布》的内涵、感悟,更深刻地领会到古人赞美自然美景的真情实感。

2.教学难点:如何将古诗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悟。

教学过程1.集体阅读古诗《望庐山瀑布》(10分钟)–教师将《望庐山瀑布》的中文原译逐句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

2.学生自行默读《望庐山瀑布》(5分钟)–学生小组内讨论《望庐山瀑布》的关键词,总结有关庐山瀑布的知识。

3.师生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4.《望庐山瀑布》现代化翻译(10分钟)–教师将古诗现代化翻译,帮助学生将古诗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5.结束语(5分钟)课堂作业1.通过实地走访、图片或网络等方式,了解庐山瀑布的历史、现状等方面的情况。

2.运用古文阅读技巧,自行寻找其他古诗文,并结合现代生活进行阅读、思考等。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

望庐山瀑布引言《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秋景山水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俯瞰庐山瀑布时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一次课堂实录,记录了老师以《望庐山瀑布》为主题给学生上的一堂课。

一、背景介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杨万里的《望庐山瀑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

杨万里是唐代杨炯的五世孙,他以山水诗而闻名于世。

这首《望庐山瀑布》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以其险奇的山势和壮丽的瀑布而闻名于世。

二、朗读诗歌老师:首先,让我们来朗读一遍《望庐山瀑布》。

同学们齐声朗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老师:好,大家读得很好。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

三、诗歌赏析老师:同学们,我们来分析一下《望庐山瀑布》的意境和诗句的表达方式。

1. 意境描绘这首诗是杨万里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壮美、宏伟的自然景观。

诗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形象地描绘出了庐山的美丽景色。

2. 描写手法诗中使用了许多形容词和修辞手法,给人一种生动、形象的感受。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形象地描述了瀑布的高度和水流的冲击力,“疑是银河落九天”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瀑布比作银河,给人一种梦幻、神秘的感觉。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从诗中体会到什么?学生:我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使人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师:很好!正是如此。

杨万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四、写作练习老师:最后,同学们请你们选择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写一篇短文,表达你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学生们开始写作,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点评。

五、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杨万里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背景和意境描绘,也体验了朗读诗歌和写作的过程。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通用13篇)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通用13篇)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通用13篇)《望庐山瀑布》篇1作者:陈玉梅转贴自:内蒙古乌海市实验小学点击数:95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二望庐山瀑布》陈玉梅内蒙古乌海市实验小学师生问好我问一个问题,喜欢旅游吗?到过哪些地方?生:西湖生:九华山生:青岛师:到过这地方吗?板书庐山生:有香庐峰师:九江市南,自十有名,苏轼到过,题西林壁。

生背师:庐山的云雾的特别美,看看飘渺的云雾。

据统计云雾有,看老师写瀑布师:板书师:唐代著名的诗人,写下了千古名诗《望庐山瀑布》你知道哪些李白的资料生:说有关李白的资料。

从网上及有关书上找到的资料,读的不怎么通顺。

师:跟着学生读,帮助学生不会读的师:他的诗歌颂祖国河山的,有九百多首。

望是什么意思?生:远看清楚,近看不清楚师:这首诗会背吗生:会背生:生背师:有多少同学会背生:齐读师:背的真好,我们合作一次,你们背我来写,想有更多的收获,就跟着我一直写。

生读师写香炉峰[此处关于语文的事太多,时间浪费的太多]师:会背了,会写了,能读好这首诗吗?生:读师:很美呀,不但正确、有利于,有快有慢,读出节奏美。

生:读师:从他的读中好像读到了什么规律呀?看看有什么规律吗?师:每个字的都是什么,都是押韵,生:读。

师:把诗读正确、流利,还要明白这首诗写的什么。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自己学自己的。

默读。

生:读,自己画。

师:作者这首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生:主要描写了瀑布师:还有吗生:紫色的云雾师:什么地方的生:香炉峰师:从哪儿看瀑布生:在山下看的师:不同的意见生:远处山看的师:观看瀑布的地方。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生:飞流是什么意思生:为什么要把瀑布当作银河师:出示瀑布图落差150米师:在读这首诗看看有没有新的体会。

生:在阳光的照射下。

师:挂前川是什么意思生:挂在山前面的一条河流师:哪几个字特别好生:生与挂师:师将这两个字加点师:云雾就像是从香炉峰中冒出来一样生:挂用的,远处看,像白练挂在山头师:瀑布是什么样子,是流动的,流动的瀑布是什么呀,就像一条大河,挂在。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

望庐山瀑布引言《望庐山瀑布》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

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独特的创作手法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会对《望庐山瀑布》进行教学实录和评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课程概要本课程将会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教学:1.诗歌背景介绍:介绍《望庐山瀑布》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2.诗句分析:分析《望庐山瀑布》中的关键诗句,探讨其意义和修辞手法。

3.主题评析:评析《望庐山瀑布》的主题和艺术特点,理解诗人的意图。

诗歌背景介绍《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在唐代初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庐山时的创作,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水名胜之地,以其险峻的地貌和壮丽的风景而闻名。

李白通过《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庐山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句分析下面是《望庐山瀑布》中的几个关键诗句以及它们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1.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描绘了太阳照耀下的庐山,犹如一座香炉冒出紫烟般的壮丽景象。

这里使用了比喻,将庐山比作香炉,通过“紫烟”一词来形容庐山在阳光下的神秘美感。

2.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诗描述了远处看庐山瀑布如长带悬挂在山前川流之上的情景。

李白巧妙地使用了“悬挂”一词来形容瀑布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展示了庐山险峻的地势。

3.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瀑布激流直下的景象。

通过使用“三千尺”这个数字,突出了瀑布的高度和气势,使读者更能感受到瀑布的雄浑之美。

主题评析《望庐山瀑布》所表达的主题是对人生短暂和生命流转的思考。

通过描绘庐山壮丽的瀑布景观,李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并通过自然景观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诗中描绘的瀑布飞流直下,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瞬息。

通过与庐山瀑布的对比,李白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短暂、流转不止的感慨和思考。

此外,《望庐山瀑布》还展示了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辞章技巧。

他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夸张等,将庐山瀑布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的空间。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1.会认“炉、庐、瀑、疑”4个字,会写“炉、银、流、柳”4个字,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美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瀑布是自然界中一种壮观的景象,你们想欣赏吗?今天,我们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赏庐山的瀑布。

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景美1、各位,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香炉峰顶流下的瀑布,看完谈谈你的印象。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什么样?4、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诵起“日照香炉生紫烟”5、诗中描绘的景美吗?你也打开书来自由读几次吧!个别读、齐读、指名读三、赏析古诗1、自由读古诗,观看插图和回忆录像中的情景,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先提出疑问互相解答,再说说诗的意思。

3、学生为录像配解说词。

先练习再指名说。

四、朗读、背诵古诗1、同桌互助,练习朗读古诗,读出李白惊奇、叹的情感。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古诗。

4、看录像练习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1、播放幻灯片《早发白帝城》。

2、学生朗读,课外积累背诵。

六、指导识记、书写生字1、播放写有词语的幻灯片,自由读,指读,齐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导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飞流三千尺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附送:望海学校安全工作计划望海学校安全工作计划望海学校安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常熟”奋斗目标、“虞山镇镇属学校安全检查细则”,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积极性,大力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管理,把学校安全工作做细做实,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学校全体师生的安全与健康,努力创造良好稳定的教育环境,望海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
02 语言简练
李白运用简练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 比喻,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03 音韵和谐
诗中运用了押韵和平仄等音韵手法,使得全诗读 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意象丰富
诗中通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等生动的描绘,呈现出丰富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
《庐山行》
一幅以庐山为题材的当代画作,画面气势磅礴、构图巧妙,充分展现 了庐山的雄伟气势和独特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望庐山瀑布》教学 实录1
汇报人:
2023-12-20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生表现与评价 • 教师反思与改进 • 资源拓展与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望庐山瀑布》背景及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誉 为“诗仙”。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朗读指导与技巧
朗读前准备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李白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为朗读 做情感铺垫。
示范朗读
通过教师或优秀学生的示 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 的韵律和意境。
朗读技巧指导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 语调、停顿和重音等朗读 技巧。
小组合作探究
01
02
03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 、意象、表达技巧等,加 深对诗歌的理解。
信息共享
鼓励学生分享各自了解到 的背景知识和相关材料, 拓宽视野。
合作展示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成果的 展示,如朗诵、表演、画 作等。
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一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小学一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小学一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小学一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小学一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教师出示庐山风光的图片,边解说,然后引入新课。

2、初读古诗,要求把生字的拼音注在诗中,轻轻读两遍。

3、大屏幕出示生字新词,逐个读,解释。

指读“飞流直下”师:应该怎样读?生读,师:嗯,我感觉到这样的气势了指读“怀疑”,师:你能给“疑”字组词吗?生(4个):怀疑疑问疑惑可疑庐山火炉师: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庐山”的“庐”和“香炉”的“炉”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生:“庐山”的“庐”是广字头,“香炉”的“炉”是火字旁生:他们都有户生:他们都读“庐”师:字音一样,字形相似,但是他们的意思大可不同,老师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记住他们,请看,(出示小黑板,解释):庐山的庐,广字头变成一座房子,说明“庐”和住的地方有关,香炉的炉,旁边是木柴架起了火,肯定和火有关,这就是火字旁的炉。

了解这一切,后面的练习就难不倒大家了。

( )山香( ) 壁( ),三顾茅( )随着学生的回答解释:生:( )山是广字头的。

师:庐山景色太美了,就像是神仙住的地方。

(不仅对字义进一步解释,而且为庐山美景作了铺垫。

真是匠心独具)( )炉,(学生稍有迟疑,教师不失时机地提醒:)外国人在墙壁上架起炉子烧起火,(还没等说完烧起火,学生纷纷举手,说是火字旁的) 三顾茅( ) 师: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典故,刘关张三人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草屋里去,(学生回答是广字头的)(以上识字的环节,请小老师带领读准字音,通过带语气读,组词,形近字比较等方法解决了字形和字义,做得非常扎实有效。

) 师:李白看到了庐山这么美丽的景色,心底的豪情油然而生,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齐读全诗。

师: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诗书,读诗书也要讲究方法,边读诗书边想象,边读边在脑子里放电影。

轻轻地读第一句,边读边想,脑子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日照香炉生紫烟生:一个太阳照在一座山上-----师:这座山有名字吗,叫做-----生:(该生突然被打断,有点不知所措,在旁人的提醒下说出):香炉峰,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变成了紫色了。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6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6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6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2、课前老师要求你们收集资料,请收集了资料的同学请拿出来,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并说明资料的来源。

3、师:孩子们都很会学习。

李白写诗近千首,今天我们学习他其中的一首。

请再读题目。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课文写的什么?4、(CAI出示庐山瀑布)让我们走进庐山去欣赏那儿的瀑布吧。

5、你感觉怎样?(壮美、雄伟、壮丽)二、初读课文1、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听。

2、(CAI出示课文要求)孩子们,我们学习一首诗,首先是要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这对我们理解古诗意思有好处。

3、请你们把书翻开,将课文自由地多读几遍。

4、我想听听你们读得怎样?他读准字音了吗?5、请大家一齐读一遍。

三、精读课文,理解意思,质疑问难1、初读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精读课文,怎读呢?2、请你们按要求一遍一遍地读,可以读出声音来,也可默读。

生自主学习。

3、现在请你们说说看,你们读懂了哪儿?4、还有哪儿不懂的?5、请大家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四、我会品1、过渡:我们大致了解诗意还不行,还得细细去品。

2、(CAI),我会品:你认为这首诗最有魅力的语言是哪儿?3、抽生说,学生汇报。

4、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

五、我会品1、赏中学⑴ 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欣赏一番。

⑵ 怎么赏呢?(CAI出示读中赏)⑶ 怎么读。

⑷ 抽生说:① 用赞美的语气读。

② 要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③ 要边读边想画面。

⑸ 师配乐朗读,抽生说,老师哪里读得好。

⑹ 你们想读吗?好,在读中细细地欣赏品吧,坐着读,站着读,走来走去地读,等会我们比赛看谁读得好。

⑺ 学生朗读比赛。

谁先来读,我建议读得好的站着,看谁能把别人读出来。

你给我们说说,为什么要走着读。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

3
是否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
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兼顾不同 学习水平的学生,是否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 到进步。
分析学生反馈
学生是否理解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望庐山瀑布》的 教学内容,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是否喜欢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喜好程度,以便更好地改进自 己的教学方法。
艺术手法
讲解诗人使用的艺术手法 ,如比喻、夸张等,并分 析这些手法对表达诗意的 作用。
重点词语解释
香炉
指香炉峰,是庐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飞流
形容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气势。
紫烟
指香炉峰上升起的云雾缭绕的烟气。
直下
形容瀑布垂直落下的形态。
03
课堂互动与讨论
提问与回答
01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 诗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是否有改进建议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 高教学质量。
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01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
质量。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02
教师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诗人所描绘的壮美景象和表达的情感。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这首诗的
学习吧!
02
课文朗读与解读
朗读指导
01 语音语调
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强调诗句的节奏 和韵律感,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 应读出悠扬之感。
02 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传达 出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叹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学生争着背诵,积极性很高。

背了《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

)
师: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

(板书:望庐山瀑布)
点评: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

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效果当然不同。

另外学生能一下子背出李白的许多诗,证明霍老师平时多有补充,教得扎实。

师:谁来讲课题的意思?
生:“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

师: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生:我在泰山上看见过瀑布,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远远地看去像一块白布。

师:是一块铺在桌子上的白布吗?
生:是垂挂着的白布。

师:对,这样说就准确了。

一说到瀑布就想到高山,从高山陡峭
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

水很急地流下来,可以用"倾泻"这个词。

注意“瀑”字怎样写?
生:“瀑”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三点水,右边是暴雨的“暴”字,合起来念“瀑”pù。

生:把“暴”字加上三点水,就念瀑布的“瀑”。

师:说得对。

齐读“瀑布”。

(学生齐读。

)
师: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生:庐山在江西省,是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很多人都到那里去游览。

点评:教者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而且就“瀑布”正字正音;最后明确庐山的地理特点。

这样解题,由字及词及地,序次井然;同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瀑布”引出“垂挂”“倾泻”,与高山挂起钩来,不仅使学生觉得具体可感,还为下面讲析诗歌作了铺垫,收一举数得之效。

师:我们一块来学习这首古诗。

(出示幻灯: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师:谁能读一读?
(学生齐读、个别读、教师范读。

)
师:你们再小声读读,共同议论一下,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

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议论。

)
生:老师,银河是不是神话中说的,把牛郎、织女分开的那条河?
生:我奶奶告诉我,银河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师:银河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的恒星,民间传说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生:“九天”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九天”是指很高的天空。

师:古人认为天有九层,九天指天的最高层。

点评:出示幻灯,打出全诗,省时省力,又便于读便于议;组织学生读和议时,突出“银河”“九天”,教者肯定正确的认识,纠正错误的看法,使学生对诗句能有更深的理解,既体现了教学民主,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生:香炉是烧香的炉子吗?
师:不是,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

这座山峰的样子像香炉,所以叫香炉峰。

你们懂得"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的意思吗?
(学生没有举手的。

)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

多么美丽的景色啊!你们再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想像一下高
高的香炉峰是多么漂亮。

谁能讲讲这首诗?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太阳照在山峰上,峰顶云雾弥漫,阳光透过蒙蒙的水气,好像燃起了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是远远地看去,瀑布挂在山的前边。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水从三千尺高的山峰上很急地流下来。

“疑是银河落九天”,以为是银河从高天上落下来了。

师:能讲下来很好,谁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我给它补充一点,“川”是河的意思,应该说是挂在山前的河面上。

生:我有一点意见,“三千尺”不一定是个准确的数字,主要是突出山势很高。

是不是可以说成是水从很高的山峰上急流下来?
师:讲得好,谁能再讲一讲?
(学生逐句讲)
点评:由学生对“香炉”的疑问带出“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句,理解它是一个难点。

在学生没有举手的情况下,教者作了描述性的解释,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像美景,进而让学生讲解全诗,还就“川”和“三千尺”作了辨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了。

这样教学体现扶放结合的原则--扶,扶在难点上;放,放在自解和讨论上,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

师:你们再小声读读,仔细体会一下,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生:通过这首诗,诗人歌颂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生:诗人赞颂了祖国的美丽河山。

生:诗人赞颂庐山瀑布的美景,实际是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师:说得好!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呢?
生:我是读出来的。

诗人不仅把峰写得很美,而且把瀑布写得十分壮观,好像是天河都掉下来了。

生:诗人借景抒情,把景写得这么美,实际上是抒发他的爱国之情。

生: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好,有静静的香炉峰在紫烟的缭绕之中,又有那白色的瀑布从很高的山峰上倾泻下来,发出哗哗的声响。

最后诗人赞叹,这好像是天河掉下来了。

师:分析得很好。

确实,这首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我们再体会一下,作者写出了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你们在头脑里,一定能勾画出一幅绚丽的图画。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诗人借此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你们再小声读几遍,看谁能背下来。

(学生纷纷要求背诵,一般都能当堂背下来。

)
师:课后把这首诗抄在你们的抄诗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