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疼痛分类及其表现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在中医学属外伤瘀血所致“腰痛”、“痿证”、“癃闭”等病证范畴。
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与继发性脊髓损伤。
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损伤。
后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肿、椎管内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肿、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的脊髓的进一步损害。
临床症状实验研究证明,原发性脊髓损伤常常是局部的、不完全性的,而损伤后在局部有大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释放和蓄积,使脊髓局部微血管痉挛、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静脉破裂,产生继发性出血性坏死。
这种脊髓损伤后脊髓中心部分大面积出血性坏死的自毁现象简称为出血性坏死,是脊髓损伤后继发的重要病理过程。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而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简称“四瘫”。
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1.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急性病变时,早期其生理功能处于完全抑制状态,即脊髓休克,故在早期与脊髓完全性损伤很难区分。
慢性病变无脊髓休克表现,脊髓半侧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伤侧肢体本体觉和运动丧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中央型脊髓损伤:在颈髓损伤时多见,表现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明显重于下肢;脊髓前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自主运动、痛觉和温度觉丧失,而本体感觉存在;脊髓后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深感觉障碍,很少有锥体束征。
1.3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完全障碍。
但在损伤急性期伴有脊髓休克,脊髓损伤程度难以辨明,脊髓休克的存在,可能是脊髓功能永久丧失,也可能是脊髓功能暂时丧失。
脊髓损伤知识点总结
脊髓损伤知识点总结一、脊髓损伤的病因1. 外伤:包括交通事故、坠落、高空坠落、物体穿刺伤等;2.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如脊柱和椎间盘疾病,肿瘤、感染等。
二、脊髓损伤的分类1. 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2. 根据脊髓损伤的范围可分为:颈髓、胸髓、腰髓、骶髓损伤;3. 根据脊髓损伤的形态可分为:骨折性、脱位性、椎间盘性和损伤性脊柱受压性脊髓损伤。
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1. 高位脊髓损伤:表现为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颈部以下感觉丧失等症状;2. 低位脊髓损伤:表现为肢体瘫痪、尿潴留、直肠功能紊乱等症状;3. 其他表现:脊髓性休克、神经原性低血压、高位脊髓伤病人出现两侧瞳孔散大、心率和血压不稳定等。
四、脊髓损伤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的观察:脊髓损伤时常出现四肢瘫痪、脊柱畸形、感觉障碍、膀胱肠功能障碍等;2. 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MRI等检查,有助于了解脊柱和脊髓的损伤情况;3. 脊髓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肌电图检查等;4.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
五、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1. 急救处理:包括固定患部、止痛、补液等;2. 精密治疗:如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3. 康复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功能康复等。
六、脊髓损伤的预防1. 预防交通事故:合理驾驶、不酒驾、安全出行;2. 预防运动损伤:做好热身、避免剧烈运动、穿戴护具等。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脊髓损伤的相关知识,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医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脊髓损伤的一些表现
脊髓损伤的一些表现
1、脊髓全横断: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运动丧失,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2、脊髓半横断:布朗-色夸综合征,即伤侧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同侧肢体硬瘫,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
3、脊髓前角受损:主要伤及前角运动神经元,表现为这些细胞所支配的骨骼肌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肌萎缩,无病理反射,但感觉无异常。
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患者。
4、中央灰质周围病变:病变侵犯了白质前连合,则阻断了脊髓丘脑束在此的交叉纤维,引起相应部位的痛、温觉消失,而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无障碍(因后索完好)。
这种现象称感觉分离
重点和难点
一、神经系统的分区及活动方式
二、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灰质白质神经核纤维束神经节神经
三、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四、脊髓的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损伤分型
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分级神经功能分级(一)Frankel分级:1969年由Frankel提出将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存留情况分为五个级别,该方法对脊髓损伤的程度进行了粗略的分级,对脊髓损伤的评定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对脊髓圆椎和马尾损伤的评定有其一定缺陷,缺乏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判断,尤其是对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状况表达不够清楚。
(二)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1982年美同脊髓损伤协会(ASIA)提出了新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评分标准,将脊髓损伤量化,便于统计和比较。
1997年ASIA对此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该方法包括损伤水平和损伤程度。
1、脊髓损伤水平(1)感觉水平检查及评定:指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感觉功能(痛觉、触觉)的最低脊髓节段,左右可以不同。
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的关键点,在每个关键点上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0为缺失;1为障碍;2为正常。
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
检查结果每个皮区感觉有四种状况,即:右侧针刺觉、右侧轻触觉、左侧针刺觉、左侧轻触觉。
把身体每侧的皮区评分相加,即产生两个总的感觉评分,即针刺觉评分和轻触觉评分,用感觉评分表示感觉功能的变化。
正常感觉功能总评分为224分。
(2)运动水平的检查评定:指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运动功能(肌力3级以上)的最低脊髓节段,左右可以不同。
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对肌节中的关键肌。
检查顺序为从上向下,各肌肉的肌力均使用0-5临床分级法。
这些肌肉与相应节段的神经支配相一致,并且便于临床做仰卧位检查(在脊髓损伤时其它体位常常禁忌)。
按检查结果将两侧肌节的评分集中,得出总的运动评分,用这一评分表示运动功能的变化。
正常运动功能总评分为100分。
(3)括约肌功能及反射检查:包括肛门指检、肛门反射、尿道球海绵体反射,测试肛门外括约肌。
该检查用于判定脊髓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损伤。
2、脊髓损伤程度:鞍区皮肤感觉的检查应环绕肛门皮肤粘膜交界区各个方向均仔细检查,任何触觉或痛觉的残存均应诊断为不完全性损伤。
脊髓损伤
1、脊髓损伤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口头,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端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
脊髓半切综合征:又名Brown-Sequard征。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的躯干及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脊髓前综合症: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臵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症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伸性损伤。
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溶剂变化,脊髓受皱褶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
2、脊髓圆锥损伤正常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下缘,因此第1腰椎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两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留正常。
3、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起自第2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终止于第1骶椎下缘,马尾神经损伤很少为完全性的。
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驰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没有病理性椎体束征。
4、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丧失的程度可以用截瘫指数来表现‚0‛代表功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
‚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
‚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
一般记录肢体自主运动、感觉及两便的功能情况。
相加后即为该病人的截瘫指数,如某病人自主运动完全丧失,而其他两项为部分丧失,则该病人的截瘫指数为2+1+1=4,三种功能完全正常的截瘫指数为0,三种功能完全丧失则截瘫指数为6。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诊断]一、病程(一)髓休克期脊髓遭受创伤与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得暂时性抑制,表现出运动、感觉、反射与自主神经系统得一系列变化,称为脊髓休克期、脊髓休克期得长短不同,在脊髓震荡及不完全脊髓损伤,可无脊髓休克期或甚为短暂,至临床检查时已无休克表现,脊髓损伤平面愈高(如上颈髓),损伤愈严重(如脊髓完全损伤或断裂),其休克期愈长,可达8周,临床上脊髓休克期长短可有不同,一般以出现肛门反射认定脊髓休克期结束。
(二)髓休克期后二、症状与体征(一) 完全性脊髓损伤1、.感觉障碍。
损伤平面以下得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消失、参照脊神经皮节分布可判断脊髓损伤平面(表1—1)、表1-1脊髓感觉水平皮肤标志2、运动障碍。
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
休克期过后若就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及踝阵挛及病理反射、脊髓运动水平肌肉标志见表1-2。
表1—2 脊髓运动水平肌肉标志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
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100毫升,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园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得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腹部用手挤压)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可出现便秘与失禁。
(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依脊髓损伤节段水平与范围不同有很大得差别,损伤平面以下常有感觉减退,疼痛与感觉过敏等表现。
重者可仅有某些运动,而这些运动不能使肢体出现有效功能,轻者可以步行或完成某些日常工作,运动功能在损伤早期即可开始恢复,其恢复出现越早,预后越好。
临床上有以下几型:1、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得自主运动与痛温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病人得触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与深感觉完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中央管综合征):在颈髓损伤时多见。
表现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得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得腱反射亢进。
脊髓损伤常见的分类
脊髓损伤常见的分类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与功能的损害,可以引起感觉、运动、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1. 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根据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
完全性损伤是指脊髓的神经功能完全丧失,包括感觉、运动、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
不完全性损伤则是指脊髓的神经功能部分丧失,仍保留部分感觉、运动、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
2. 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根据脊髓损伤的病理类型,可以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是指脊髓受到外部压迫、牵拉、扭曲等作用力,导致脊髓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但脊髓与外界不相通。
开放性损伤则是指脊髓受到外部锐器刺伤、火器伤等作用力,导致脊髓与外界相通,容易引发感染和脊髓进一步的损伤。
3. 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根据脊髓损伤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是指脊髓受到一次性外力作用而导致的损伤,通常在短时间内发生。
慢性损伤则是指由于长期慢性疾病、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脊髓渐进性损害,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会表现出症状。
4. 高位损伤和低位损伤根据脊髓损伤的部位高低,可以分为高位损伤和低位损伤。
高位损伤通常发生在颈椎和高位胸椎,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高位截瘫等严重后果。
低位损伤则通常发生在腰骶部,可能导致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后果。
5. 神经根痛和无神经根痛根据脊髓损伤后是否伴有神经根痛,可以分为神经根痛和无神经根痛。
伴有神经根痛的脊髓损伤通常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原因压迫神经根所致,疼痛表现为沿神经根分布的放射性疼痛。
无神经根痛的脊髓损伤则通常是由于外部暴力所致,疼痛表现为广泛的腰背痛或脊柱旁疼痛。
以上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分类方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可以有其他分类方式。
了解不同类型的脊髓损伤有助于更好地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
脊髓损伤疾病查房ppt课件
早期治疗:在脊髓损伤发生后,尽快进行治疗,以减轻神经损伤程度
1
药物治疗: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等,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2
康复治疗: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4
脊髓损伤疾病的查房流程
病史采集
01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
02
受伤原因:外伤、疾病、手术等
查房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查房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查房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8
问答环节
邀请听众提问
鼓励听众在查房过程中提出问题
01
鼓励听众在查房结束后提出问题
02
鼓励听众在查房过程中与医生互动
03
鼓励听众在查房结束后与医生交流
04
对听众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存在问题:治疗方案的局限性和改进空间
存在问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从案例中学习和借鉴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了解脊髓损伤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1
临床表现:了解脊髓损伤疾病的临床表现,如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等
2
诊断方法:学习脊髓损伤疾病的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等
0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压波动、体温调节异常、排尿排便困难等
04
心理障碍: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
脊髓损伤的诊断方法
0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病史,包括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时间等
03
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片、CT、MRI等,用于确定损伤部位和程度
02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肌肉力量检查等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脊髓不同平面损伤得早期表现-—-李治伟1、第1至第2颈脊髓节段损伤:(1)、运动改变: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与胸骨甲状肌功能受限。
(2)、感觉改变:耳部或枕部痛觉过敏或减退.2、第3颈脊髓节段损伤:C3支配膈肌与肋间肌,伤后不能自主呼吸而死亡。
3、第4颈脊髓节段损伤:(1)、运动改变:伤后四肢、躯干所有得自主活动一概消失。
创伤性反应波及到第3颈神经,可引起自主呼吸丧失,严重时会很快死亡。
(2)、感觉改变:锁骨平面以下得感觉消失。
另外,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咳嗽不能等症状,严重因缺氧而死亡。
4、第5颈脊髓节段损伤:(1)、运动改变:患者由于支配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挠肌得神经节段受损,双上肢完全无自主运动。
肩部因有肩胛提肌、斜方肌得牵拉而能耸起.(2)、感觉改变:患者除颈部及上臂前方一个三角区以外,所有感觉全部消失。
(3)反射改变:患者除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外,余反射全部消失.5、第6颈脊髓节段损伤:患者由于脊髓创伤性反应及肠胀气影响,呼吸功能可受到明显干扰。
(1)、运动改变: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肱三头肌瘫痪,肩部失去下垂功能,肘部失去伸展功能,提肩胛肌、斜方肌、三角肌及肱二头肌可收缩,因而患者得肩部可抬高,上臂可外展90度,前臂屈曲,手放在头部附近.桡侧伸腕长肌呈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而第6颈脊髓节段以下得神经所支配得手指、躯干及下肢肌肉均呈瘫痪状态。
(2)、感觉改变:除上肢得外侧、前臂背外侧得一部分以外,上肢其余部分均有感觉缺失现象.(3)、反射改变: 肱二头肌、肱挠肌反射均正常,肱三头肌反射消失.6、第7颈脊髓节段损伤:(1)、运动改变:肱二头肌肌力正常,伸指总肌肌力减弱,旋前园肌、桡侧屈腕肌、屈指深、浅肌、屈拇长肌均力弱,故手呈半卧状态。
(2)、感觉改变:躯干、下肢、上臂、前臂内侧、手得尺侧3个手指感觉障碍.(3)、反射改变: 肱三头肌反射消失。
7、第8颈脊髓节段损伤:可见单侧或双侧得Horner征,由卧位改为坐位时,可出现位置性低血压。
脊髓损伤的分级标准
脊髓损伤的分级标准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往往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为了更好地评估脊髓损伤的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医学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分级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脊髓损伤。
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重要神经通道,它负责传递各种神经信号,包括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等。
当脊髓受到外力冲击、压迫或其他损伤时,这些神经信号的传递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导致身体的感觉、运动和其他功能出现障碍。
脊髓损伤的分级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它根据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状况进行分级。
ASIA A 级是完全性损伤,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这意味着患者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身体部位完全没有感觉,也无法进行任何自主的肌肉运动。
ASIA B 级表示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功能,但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患者虽然能感觉到刺激,但无法主动控制肌肉活动。
ASIA C 级的特点是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存在部分运动功能,但大部分关键肌肉的肌力小于 3 级。
这意味着患者能够进行一些有限的肌肉运动,但力量较弱,不足以完成日常的活动。
ASIA D 级则表明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存在大部分运动功能,关键肌肉的肌力大于或等于 3 级。
患者可以进行相对较强的肌肉运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日常的生活活动。
ASIA E 级表示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除了 ASIA 分级标准,还有其他一些分级方法也在特定的情况下被使用。
Frankel 分级标准将脊髓损伤分为 5 级。
A级为完全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B 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部分感觉,但无运动功能。
C 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部分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小于 3 级。
D 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部分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 3 级。
E 级感觉和运动功能基本正常。
这些分级标准对于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康复前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颈脊髓损伤临床表现
13
• 提睾反射:用 钝头竹签由上 向下轻划股内 侧上方皮肤, 可以引起同侧 提睾肌收缩, 使睾丸上提, 这叫提睾反射。
14
• 巴彬斯基 (Babinski)征:患
者仰卧,髋、膝关节 伸直,检查者左手握 踝上部固定小腿,右 手持钝尖的金属棒自 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 速轻划至小指根部, 再转向拇趾侧。正常 出现足趾向跖面屈曲, 称巴彬斯基征阴性。 如出现拇趾背屈,其 余四趾成扇形分开, 称巴彬斯基征阳性。
24
甲强龙冲击疗法
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人体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 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引起瘫痪。甲强龙是一种 合成的糖皮质激素,高浓度的水溶液作用强、起效快、具 有增加脊髓血液、减低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组织退行性 变,从而减轻脊髓神经组织的损伤,甲强龙被更多专家认 为是目前临床治疗早期脊髓损伤的有效药物,且应用甲强 龙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超大剂量激素冲击疗 法可引起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猝死等,所 以临床上慎用,应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
17
பைடு நூலகம்
如何搬运病人
• 伤员双下肢并拢伸直, 木板放于伤员一侧,三 人用手将其平托至木板 上,或用滚动法,确保 脊柱处平直状态。 • 颈部损伤时,专人固定 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 牵引,使头、颈、躯干 一起搬动。禁止扭曲或 旋转头颈部。 • 禁止一人抬脚、一人抬 头或搂抱、背驮式。
18
19
治疗方式
非手术治疗
32
防止高血压
• 由于甲强龙可导致水钠潴留而引起高 血压。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对已有高血压病或冲击后出现高血压 的患者可给予口服有效降压药,将血 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脊髓损伤及定位
脊髓损伤及定位
复习课
第1页
上田敏认为Brunnstrom评价法正确地把握了脑 卒中偏瘫恢复过程,判定标准基本明确,不过 分级太粗,应将其细分方便增加敏感性。为此, 上田敏以Brunnstrom评价法为基础设计了12级 评价法。
Brunnstrom Ⅰ、 Ⅱ、 Ⅲ 、Ⅳ 、Ⅴ、 Ⅵ级分 别相当于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0、(1、2)、 (3、4、5、6)、(7、8)、(9、10、11)、 12级,所以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和Brunnstrom 评价法没有本质上差异。
脊髓损伤及定位
第14页
5 前索损害 脊髓丘脑前束受损造成对侧病变水平以下触觉 障碍,刺激性病变出现病灶对侧水平以下难以形容弥散性 疼痛,常伴感觉过敏。
6 后索损害 薄束、楔束损害时出现震动觉、位置觉障碍, 感觉性共济失调,因为精细触觉障碍而不能区分在皮肤书 写字和几何图形。后索刺激性病变在对应支配区可出现电 击样剧痛。
脊髓损伤及定位
第11页
(三) 脊髓反射
许多肌肉、腺体和内脏反射初级中枢均在脊髓,脊髓对骨骼肌、腺 体和内脏传入刺激进行分析,经过联合神经元完成节段间与高级中 枢联络,支配骨骼肌、腺体反射性活动。主要脊髓反射有两种:
1 牵张反射 骨骼肌被牵引时,引发肌肉收缩和肌张力增高。当突 然牵伸骨骼肌时引发被牵伸骨骼肌快速收缩,如膝反射和各种腱反 射。骨骼肌连续被牵伸,出现肌张力增高,以维持身体姿势即姿势 反射。这两种反射弧径路大致相同。这种反射不但有赖于完整脊髓 反射弧,还要受皮质脊髓束抑制。假如皮质脊髓束抑制作用被阻断, 就会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这是椎体束损害主 要征象。
脊髓损伤及定位
第10页
4 网状脊髓束;行于前索及外侧索,连接脑桥和 延髓网状结构与脊髓中间带神经元,主要参加躯 干和肢体近端肌肉运动控制;5 顶盖脊髓束:在 对侧前索下行,将中脑上丘冲动传至上颈髓中间 带及前角基底部,兴奋对侧颈肌及抑制同侧颈肌 活动,是头颈反射(打瞌睡时颈部过低会反射性 抬头)及视听反射(突然光声刺激可引发转颈) 结构基础;6 内侧纵束:位于前索,将中脑及前 庭神经核冲动传至脊髓上颈段中间带,继而支配 前角运动神经元,协同眼球运动和头颈部运动, 是眼震和头眼反射(头部向左右、上下转动时眼 球向头部运动相反方向移动)结构基础。
脊髓损伤的健康宣教
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治疗方法:手术治 疗、药物治疗、康 复治疗等
康复目标:恢复运 动功能、减轻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等
康复计划: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 包括运动疗法、物 理疗法、作业疗法 等
家庭支持:家庭支 持和关爱对患者的 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脊髓损伤的健康宣教
第二章
预防脊髓损伤的措施
碳水化合物:适量摄入, 如米饭、面食等
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盐、 高脂肪食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摄 入,如蔬菜、水果等
适当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 的食物,如绿茶、蓝莓等
定期进行营养评估,调整 饮食结构
蛋白质:适量摄入,如瘦 肉、鸡蛋、豆类等
Hale Waihona Puke 水分:适量摄入,如白开 水、汤等
脂肪:适量摄入,如坚果、 鱼类等
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物 中毒
高糖食物:如糖果、 糕点、饮料等,容易
导致肥胖和糖尿病
高脂肪食物:如油炸 食品、肥肉等,容易 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肥
胖
高盐食物:如腌制食 品、加工食品等,容 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
管疾病
建议选择低糖、低脂 肪、低盐的食物,如 蔬菜、水果、全谷类、
瘦肉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_
02 病 因 : 交 通 事 故 、 坠 落 、 运 动 损 伤 、 暴 力 伤 害 、 疾 病 等 。
脊髓损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01
脊髓损伤分类: 可分为完全性损 伤和不完全性损
伤
02
完全性损伤:损 伤平面以下感觉 和运动功能完全
丧失
03
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感 觉和运动功能部
分保留
04
临床表现:包括 感觉障碍、运动 障碍、自主神经
脊髓损伤临床知识总结汇报
脊髓损伤临床知识总结汇报脊髓损伤临床知识总结汇报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日常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脊髓损伤的临床知识,我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总结。
以下是我对于脊髓损伤的临床知识的总结和汇报。
1. 脊髓损伤的定义和分类脊髓损伤是指发生在脊柱内脊髓骨髓外的结构的损伤,包括脊髓本身、神经根、脊髓膜和血管。
脊髓损伤按照损伤程度可以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
完全性损伤指的是脊髓损伤后导致患者完全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不完全性损伤指的是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2. 脊髓损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脊髓损伤的主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摔伤、跌落、运动伤害以及暴力事件等。
这些损伤会对脊髓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导致脊髓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机械损伤和继发损伤。
机械损伤是指外力直接作用于脊髓,导致脊髓本身的损伤。
继发损伤是指机械损伤后引起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病理反应,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内Ca2+离子失调、炎症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3.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感觉丧失、运动障碍、膀胱和肛门功能障碍等。
感觉丧失可以表现为触觉、温度和疼痛感觉的丧失,运动障碍可以表现为肢体无力或瘫痪。
脊髓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体格检查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和神经肌肉电图来评估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可以帮助确认脊髓损伤的位置和程度。
4. 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脊髓损伤的治疗包括急救治疗和康复治疗两个阶段。
急救治疗主要包括固定脊柱、控制感染、防止继发损伤等。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功能训练、康复技术和辅助器具的使用。
功能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等,康复技术包括神经调节和电刺激等,辅助器具包括轮椅、助行器具和功能辅助装置等。
5. 脊髓损伤的预防和健康教育脊髓损伤的预防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防止运动伤害、预防摔倒等。
脊髓损伤康复的诊疗指南
脊髓损伤的诊疗指南【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运动障碍: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 2~ 4w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端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为主。
(2)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减弱、过敏或消失。
(3)二便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禁或潴留。
(4)心理情绪障碍:主要为抑郁症或焦虑症。
(5)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表现在穿衣、梳洗、进食、洗澡及二便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减退。
2、影像学检查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的脊髓损伤表现。
【康复评定】1、脊髓休克的评定球海绵体反射是判断脊髓休克是否结束的指征之一,此反射的消失为休克期,反射的再出现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有极少数正常人不出现该反射,圆锥损伤时也不出现该反射。
脊髓休克结束的另一指征是损伤水平以下出现任何感觉、运动或肌肉张力升高和痉挛。
2、脊髓平面及程度的确定(1)感觉功能评定1)感觉评分:感觉检查主要检查身体两侧各自28个皮节的关键点。
2)感觉平面的确定: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的最低脊髓节段。
(2)运动功能评定1)运动评分:运动功能主要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个肌节中的关键肌。
2)运动平面的确定:运动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3)损伤程度评定:根据ASIA损伤分级来判定脊髓损伤程度,具体见下表:分级损伤程度临床表现A 完全性损伤在骶段S4~S5区域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B 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 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存在,且≥50%的关键肌肌力<3级D 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存在,且≥50%的关键肌肌力≥3级E 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3、其他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肢体形态评定、疼痛评定、上肢功能评定(四肢瘫患者适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泌尿功能评定、性功能评定,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颈部脊髓损伤查房
05
预防深静脉血栓:使用 抗凝药物、按摩下肢等
06
处理并发症:及时发现、 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恶 化
05 健康宣教
疾病预防与控制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健康饮食、规律作 息、适量运动等
2
避免外伤,如交通事 故、运动损伤等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 并治疗疾病
4
加强卫生保健知识,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5
遵守防疫规定,减少 疾病传播风险
症状: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自主 神经功能障碍等。
诊断:影像学检 查、神经功能检 查等。
治疗: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药物 治疗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及诊断
01
颈部疼痛:损伤部位疼痛, 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
02
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 感觉减退或消失
03
运动障碍:损伤平面以下 运动功能障碍,可出现肌 肉萎缩
预防肺部感 染:保持呼 吸道通畅、 加强吸痰、 使用抗生素 等
预防泌尿系 统感染:保 持尿道通畅、 使用抗生素 等
预防深静脉 血栓:使用 抗凝药物、 穿弹力袜等
预防关节挛 缩:进行关 节活动训练、 使用支具等
预防肌肉萎 缩:进行肌 肉训练、使 用营养支持 等
家庭及社会支持体系建立
家庭支持:家庭成 员的关爱、理解和
入院时间:2022年5月 12日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受伤原因:高空坠落
目前状况:意识清醒, 四肢瘫痪,呼吸困难
受伤时间:2022年5月 10日
主诉及现病史
主诉:颈部疼痛、四肢麻木 无力、行走困难等
既往史:是否有类似疾病、 手术史等
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
凡脊柱遭受到较大外力,伤后主诉脊柱局限性疼痛和运动障碍的患者,均有脊柱骨折脱位的可能。
如脊柱某一部位有肿胀、压痛和畸形,或合并下肢瘫痪,即可肯定脊柱骨折的诊断。
X线检查是确定脊柱骨折脱位及损伤机制的重要方法,而CT, MRI则对脊柱脊髓损伤的伤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现就其常见类型介绍加下。
1、胸腰椎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 1 脊柱的三柱分类学说1983年,Denis根据400多例胸腰椎损伤的治疗经验,提出三柱分类概念。
三柱分类即将胸腰椎分成前、中、后三柱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的前1/2,椎间盘的前部;中柱包括后纵韧带、椎体的后1/2、椎间盘的后部;后柱包括椎弓、黄韧带、椎间小关节和棘间韧带。
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的完整,当前柱遭受压缩暴力,产生椎休前方压缩者为稳定性,而爆裂性骨折、韧带损伤及脊椎骨折-脱位,因其三柱均遭损伤,则属不稳定性。
1. 2 临床表现由于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及个体特征不同,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有相当大的差异,应注意以下几点:(1)外伤史:如高处坠落、重物击打、交通事故等;(2)局部剧痛,不能起立或翻身,搬动时疼痛加剧;(3)骨折部位明显有压痛及叩痛;(4)腰背部活动受限、肌痉挛;(5)腹胀、腹痛、便秘等。
系由后腹膜血肿刺激植物神经,致肠蠕动减弱;(6)神经损伤症状。
指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1. 3 诊断除仔细询间病史、查体外,尚须作必要的检查,方能对损伤程度及预后作出合理的估计,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1)X线摄片。
可显示有无骨折脱位及其程度、范围、部位,脊髓是否受压等;(2)CT检查。
可显示骨折部位及移位方向,了解中柱损伤情况及椎管受压、阻塞状况;(3)MRI检查。
不但能清楚显示脊椎骨折,而且能显示脊髓损伤的程度、范围;(4)同位素骨扫描。
对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肿瘤,继发病理骨折者,有助于明确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的疼痛分类及其表现
绝大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在损伤平面以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部分感觉异常可以是疼痛,发生率为14%~45%。
比较公认的估计是:1/3~1/2的脊髓损伤患者有疼痛,其中10%~20%达到严重程度并影响日常生活,5%最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后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分类目前仍然没有公认的定义,因此带来较大的统计差异。
一、分类
从总体说,脊髓损伤的疼痛可以根据部位、临床表现和神经生理学机制进行分类:
1、根据部位分类根据部位可将疼痛分为:
(1)神经平面以上部位的疼痛,包括内脏反射性肩痛,肩周炎疼痛,过度自主神经反射症所致头痛等;
(2)神经平面的疼痛,包括神经平面痛觉过敏带,放射痛和马尾损伤性疼痛等;
(3)神经平面以下部位的疼痛,包括弥散性烧灼感、针刺感等,可以进一步分为血管牵拉性疼痛(与体位有关)、内脏牵涉性疼痛和痉挛性疼痛。
2、根据病理来源分类
(1)神经根性疼痛尖锐的放射痛、酸痛、烧灼感
(2)内脏疼痛(牵涉痛)与内脏投影区相应部位的疼痛
(3)损伤远端疼痛麻木、烧灼、针刺、酸痛等
3、根据神经生理特征分类
(1)周围神经痛(包括马尾):数天或数周发生,表现为刺痛或烧灼痛,持续时间数秒或数十秒,安静时加重,活动时好转。
(2)脊髓中枢痛:数周至数月发生,表现为刺痛或麻木,持续性,活动加重,休息好转。
(3)内脏痛:数周至数月发生,表现为烧灼感,持续性。
(4)肌肉张力或机械性痛:数周至数月发生,表现为钝性酸痛,持续时间可变,活动加重,休息好转。
(5)心理源性疼痛:发作特征、疼痛性质和持续时间以及发作诱因和缓介因素可变。
二、疼痛表现
疼痛性质烧灼痛、刺痛、咬噬痛、锐痛、麻痛、钻痛、压榨痛、割痛、拉痛。
一般为持续性
发作特征2/3发生于脊髓损伤后一年之内,常为非器质性病变。
偶可在受伤数年后发生,提示器质性病变(脊柱、内脏等),包括脊髓空洞症。
时间过程疼痛随着病程症状逐渐减轻,可能与痛阈提高有关。
疼痛部位弥散,难以精确定位,不对称,可发生于腿、会阴、背、腹、手臂、足。
痛觉过敏边缘区反应。
截瘫患者多见于下肢,四肢瘫患者多见于手臂。
约10%的疼痛位于内脏。
发病因素可发生于任何脊髓损伤水平。
最常见于马尾损伤、中央索综合症、不完全性损伤、枪击伤、年龄增加、高智力、高焦虑、恶性心理社会环境。
诱发因素各种有害刺激,包括吸烟、膀胱或肠道合并症、压疮、痉挛、长时间坐或不活动、疲劳、冷湿气候、季节改变。
其中脊髓空洞症的发生就会引发患者疼痛症状,而脊髓空洞症病情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甚至瘫痪等,而且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对于脊髓空洞症患者来说要及时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治疗该病可以选择中药验方——空洞康复汤,其精选多种名贵中草药入药,能补肾生髓,滋养督脉,迅速补充受损部位流失的大量营养成份,滋养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麻木、感觉丧失等症状。
同时使脊髓周围的神经重新连接缝合后,重建神经网络。
改善病灶处的脊髓、骨骼、肌肉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强供血供氧的能力,营养骨膜增强韧带组织柔韧性,从而增强机体组织免疫力。
“空洞康复汤”高效药物成份还能够活血镇痛,通脉透骨,迅速活化病变部位的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脊髓的病态肿胀,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脊髓神经修复酶能够直达病灶,迅速修补损伤的神经细胞,兴奋中枢神经细胞,消除并抑制炎性水肿,使触觉逐渐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麻木、痉挛、僵硬、萎缩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