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罗诗经二首静女

合集下载

诗经二首静女采薇翻译精选

诗经二首静女采薇翻译精选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成心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荣,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鉴赏?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那么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那么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

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静女?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表达中显得更为鲜明。

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静女?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

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

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文静姑娘长得美,约我相会在城角。

故意躲着不出来,我抓耳搔头打转转儿。

文静姑娘长得俊,赠我信物红管笛。

管笛红色放光彩,让我心中好欢喜。

放牧回来赠我茅,茅草好看又奇巧。

不是茅草本身美,只因美人送我的。

【赏析】《静女》选自《诗经·邶风》。

邶风,是邶国(今河南淇县以北至汤阴县一带)境内流行于民间的一首歌谣。

它作于卫宣公时代。

对于这首诗的题义说法历来不一,“—说:这是讥刺卫宣公好色,偷娶子妇。

—说:是淫奔期会的诗。

”(《诗经译注》卷二,第3l页,中国书店版)这两种解释看来都不可取,前者实为牵强附会,后者实为封建思想之偏见。

客观看待全诗内容,它确实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挚。

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

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

《静女》是以—个男青年的口吻,倾诉他赴情人约会的情景,诗中刻画了他见到女子前后的不同心情,表现了他们甜蜜美好的爱情生活。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内容依章分层,从约会、赠物、回忆三个方面抒写,逐层深入,层层透出静女的聪明善良、天真活泼的美好性格,句句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的爱恋之情,字字流露出小伙子沉浸在无比幸福、满足的热恋之中。

第一章,描写约会情景,表现静女性格。

开头“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概括了姑娘的美。

一个“静”字,点出她文静大方的内在气质:一个“姝”字,点出她漂亮的外貌:“城隅”,既点出幽僻合适的约会地点,又透露出姑娘大胆心细、聪明过人的心智。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是约会过程中最精彩动人的情节。

—个“爱”(通“”,隐藏之意)字,用得极有神韵,写出了姑娘调皮逗乐的情景。

她本来比小伙子来得早,但却躲藏在—边,偷偷地观察来赴约的小伙子有何表现;小伙子按时到达约会地点,迟迟看不见心上人,急得抓耳搔头,直在原处打转转儿。

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

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

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相关推荐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1作品原文静女其姝⑴,俟我於城隅⑵。

爱而不见⑶,搔首踟蹰⑷。

静女其娈⑸,贻我彤管⑹。

彤管有炜⑺,说怿女美⑻。

自牧归荑⑼,洵美且异⑽。

匪女之为美⑾,美人之贻⑿。

作品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⑵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⑶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⑷踟躇(chí 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⑻说怿(yuè yì):喜悦。

女:汝,你。

⑼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白话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作品鉴赏《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静女《诗经》原文及翻译

静女《诗经》原文及翻译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
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2、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3、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4、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5、城:城墙。

6、隅:城墙上的角楼。

7、爱:同“蔓",隐藏。

8、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全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1/ 1。

《诗经-静女》原文、注释、译文

《诗经-静女》原文、注释、译文

《诗经-静女》原文、注释、译文
【原文】
《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静:娴雅安详。

姝:美好。

城隅:城角隐蔽处。

爱:通“薆”,隐藏。

踟蹰:徘徊不定。

娈(luán):年轻美丽。

有:语助词。

炜:鲜明光亮的样子。

说怿:喜爱。

说,通“悦”。

女:通“汝”,你。

牧:郊外放牧的地方。

归:通“馈”,赠送。

荑(tí):初生的茅草。

洵:诚然,实在。

匪:通“非”,不,不是。

【大意】
娴静的姑娘啊惹人爱,她约我到城角来。

可她却躲起来让我找啊,找不见她我抓耳又挠腮。

娴静的姑娘啊长得娇,她送我一支朱漆的笔。

笔杆鲜红有光彩,我爱你姑娘真美好。

她从牧场采来了娇嫩的草,茅草儿美丽又独具风骚。

并不是你茅草儿叫人爱,只因为心上人为我采来。

《静女》原文和翻译

《静女》原文和翻译

《静女》原文和翻译
《静女》原文和翻译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静女》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闲雅姑娘真美丽,等我城上角楼里。

故意逗人不露面,来回着急抓头皮。

闲雅姑娘美娟娟,送我笔管红艳艳。

红色笔管光闪闪,喜爱你的美容颜。

送我嫩茅自郊外,嫩茅确实美得坚。

不是嫩茅有多美,只因美人送得到。

静女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静女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静女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静女全名为: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1jìng nǚ qí shū ,sì wǒ yú chéng yú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ài ér bù jiàn ,sāo shǒu chí chú 。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jìng nǚ qí luán ,yí wǒ tóng guǎn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tóng guǎn yǒu wěi ,yuè yì rǔ měi 。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zì mù kuì tí ,xún měi qiě yì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fēi rǔ zhī wéi měi ,měi rén zhī yí 。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翻译: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静女赏析:此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

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先秦-诗经《静女》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诗经《静女》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诗经《静女》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原文:静女先秦-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远自郊野赠白茅,诚然美好又珍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静女其姝(shū)〕娴静的女子很漂亮。

姝,美丽漂亮。

〔俟(sì)〕等待。

〔城隅〕城角。

一说指城上的角楼。

〔爱〕同“(ài)”,隐藏。

〔搔首踟蹰(chíchú)〕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娈(luán)〕美好。

〔彤管〕红色的管状物。

一说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tí)”。

〔炜(wěi)〕色红而光亮。

〔说(yuè)怿(yì)女(rǔ)美〕喜爱你的美丽。

说,同“悦”。

怿,喜悦。

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

下文的“匪女之为美”的“女”同此。

〔自牧归(kuì)荑〕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

牧,城邑的远郊。

归,同“馈”,赠送。

〔洵美且异〕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

洵,诚然实在。

〔匪女之为美〕并非你这荑草美。

〔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

《静女》原文及翻译

《静女》原文及翻译

《静女》原文及翻译《静女》原文及翻译《静女》一文出自《诗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静女》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静女先秦:佚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⑵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⑶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⑷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⑻说(yuè)怿(yì):喜悦。

女(rǔ):汝,你,指彤管。

⑼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鉴赏《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诗经静女赏析

诗经静女赏析

诗经静女赏析诗经静女赏析《静女》选自《诗经·邶风》。

邶风,是邶国(今河南淇县以北至汤阴县一带)境内流行于民间的一首歌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诗经静女赏析,欢迎借鉴!静女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女美⑦。

自牧归荑⑧,洵美且异⑨。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静:闲雅贞洁。

姝(shu):美好的样子。

②城隅:城角。

③ 爱:同“薆”,隐藏。

④踟蹰(chichu):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⑤彤管:指红管草。

贻:赠。

⑥炜:红色的光彩。

⑦说怿(yueyi): 喜悦。

⑧牧:旷野,野外。

归:赠送。

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相赠表示结下恩情。

⑨洵:信,实在。

异:奇特,别致。

【译文】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

【鉴赏赏析】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

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

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

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马克恩也说, 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

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

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

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

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

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国风·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

赏析:《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

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客观看待全诗内容,它确实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挚。

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

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

纵观全诗,不假比兴,敷陈其事,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衬托出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充分地体现出民间情歌的艺术特点。

全文篇幅虽短,容量却大,令人惊叹于作者高度凝炼的艺术笔法,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

注释邶:(bèi)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汤阴东南。

静:娴雅安详。

姝:(shū)美好。

俟:(sì)等待。

城隅:城角。

爱而不见:爱,通"薆"(ài),隐藏;见,出现。

踟蹰:(chíchú)徘徊不定。

娈:(luán)美好。

邶风静女原文及翻译

邶风静女原文及翻译

邶风静女原文及翻译《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下面是邶风静女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了解。

邶风静女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书):美好。

2.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3.爱而:隐蔽的样子。

4.踟躇(chí chú池除):徘徊不定。

5.娈:面目姣好。

6.贻(yì义),赠。

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7.炜(wěi伟):盛明貌。

8.说怿(yuè yì月义):喜悦。

9.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提):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10.询:实在,诚然。

异,特殊。

翻译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鉴赏1《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

诗经《静女》原文及赏析

诗经《静女》原文及赏析

静女[先秦] 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分类标签: 爱情诗作品赏析【注释】:爱:隐藏说怿:音月义,喜爱荑:音提,白茅,象征婚媾【注音版】《诗经·邶(bèi)风·静女》②静女其姝(shū)③,俟(sì)④我于城隅(yú)⑤。

爱⑥而不见(xiàn)⑦,搔首踟(chí)蹰(chú)⑧。

静女其娈(luán)⑨,贻(yí)⑩我彤(tóng)管⑪。

彤管有炜(wěi)⑫,说(yu è)怿(yì)⑬女(rǔ)⑭美。

自牧⑮归(kuì)荑(tí)⑯,洵(xún)⑰美且异。

匪(fēi)女(rǔ)⑱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⒈静女:文雅的姑娘。

静:娴静。

⒉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⒊其姝(shū):姝,美丽。

其,形容词词头。

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⒋俟(sì):等待,等候。

⒌城隅(yú):城上的角楼。

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⒍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⒎见(xiàn):通“现”,出现。

一说是看见。

⒏踟蹰(chíchú):双声连绵词,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⒐娈(luán):面目姣好。

⒑贻(yí):赠送。

⒒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

管,管萧,有人说是带有红色色泽的茅草根部。

⒓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⒔说怿(yuèyì):喜爱。

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⒕女(rǔ):通“汝”,你。

这里指代“彤管”。

⒖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⒗归荑(kuìtí):赠送荑草。

归,通“馈”,赠送。

《静女》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静女》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静女》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静女》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国风·邶风·静女》。

为先秦时代陈地汉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此诗写青年男女的幽会,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全诗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作品原文静女静女其姝⑴,俟我於城隅⑵。

爱而不见⑶,搔首踟蹰⑷。

静女其娈⑸,贻我彤管⑹。

彤管有炜⑺,说怿女美⑻。

自牧归荑⑼,洵美且异⑽。

匪女之为美⑾,美人之贻⑿。

作品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⑵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⑶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⑷踟躇(chí 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⑻说怿(yuè yì):喜悦。

女:汝,你。

⑼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白话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作品鉴赏《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诗经《邶风·静女》原文翻译我爱古诗词

诗经《邶风·静女》原文翻译我爱古诗词

诗经《邶风·静女》原文翻译《静女》先秦:佚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⑵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⑶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⑷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⑻说(yuè)怿(yì):喜悦。

女(rǔ):汝,你,指彤管。

⑼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鉴赏《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的原文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的原文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的原文《诗经·国风·邶风·静女》的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题解】这诗以男子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大意是:那位性情和容貌都可爱的姑娘应约在城楼等他。

也许为了逗着玩,她把自己隐藏起来。

他来时不曾立刻发现她,急得“搔首踟蹰”。

等到他发觉那姑娘不但依约来到,而且还情意深长地带给他两件礼物时,便大喜过望。

那礼物不过是一支涂红的管和几根茅草,但在他看来却是出奇的美丽。

他自己也知道,正因为送礼的人是可爱的,这些东西才这么令人喜爱。

【注释】(1)静:安详。

姝(shū):美好貌。

(2)俟(sì):等待。

城隅:城上的角楼。

(3)爱:通“薆”,《方言》引作“薆”,隐蔽。

薆而:犹“薆然”。

那女子躲在暗角落里,使她的爱人一下子找不着她,所以他觉得薆然不见。

(4)搔首踟蹰:用手挠头,同时犹豫不进,这是焦急和惶惑的.表现。

(5)娈:与“姝”同义。

(6)贻:赠送。

彤(同tóng):红色。

彤管:涂红的管子,未详何物,或许就是管笛的管。

一说,彤管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

郭璞《游仙诗》:“陵冈掇丹荑”,丹荑就是彤管。

依此说,此章的“彤管”和下章的“荑”同指一物。

(7)炜(伟wěi):鲜明貌。

(8)说怿(yuèyì):心喜。

女:通“汝”。

这里指彤管。

(9)牧:野外放牧牛羊的地方。

归(kuì):通“馈”,赠贻。

荑(题tí):初生的茅。

彼女从野外采来作为赠品,和彤管同是结恩情的表记。

(10)洵(xún):诚然,确实。

洵美且异:确实是好看而且出奇。

(11)“匪女”两句是说并非这柔荑本身有何好处,因为是美人所赠,所以才觉得它美丽。

“汝”指荑,但意思兼包彤管在内。

【余冠英今译】娴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 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 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预习<<采薇>>.
6.“风”有十五国风,是各地民歌(160篇)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105篇) “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 乐歌(40篇)
诗经常识
7.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三种:赋、比、兴。 8.“赋”是指平铺直叙(叙述)
“比” 就是以此物比彼物(比喻) “兴” 是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 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托 物言志,借物抒情) 9.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翻译:
那个姑娘文静而漂亮
暗中相约我在城角的地方相见 我如期而至但她却没有出现 急得我搔首弄发心彷徨 那个姑娘纯洁而美丽 送我一束红管草携带着淡淡的幽香 红管草发出闪闪的光芒 我非常高兴,因为它是美丽的姑娘(所赠) 牧场摘来的嫩草纯洁芳香 非常美丽并且非常奇妙 也并非小草特别的漂亮 只因是美人所赠才非比寻常
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其:形容词词头 姝:美丽 俟:等待,等候 城隅:城墙角落 爱:隐藏,遮掩 见:同“现”,出现。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章节赏析
故事复述:
男子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角落 1.指见出面故,事到发了生约的会地地点点、,人却物没及有事 件。见到美丽的女子,等待是一种 城幸隅福→,我更、是静一女种→煎相熬会,急得男
分 为
“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表
现 手
赋、分 为
兴,是由此物引起他物,即起兴
诗经常识
10. 《诗经》的句式:四言为主,间以杂言。
11 . 《诗经》的常用结构:重章叠句,即重 复的几章里,仅有个别字句的改换,造成一 唱三叹的歌谣效果。
12. 《诗经》的语言:大量使用双声、叠韵、 叠字、叠词,获得一种声韵美。
诗经常识
1.《诗经》是我国是第一部诗歌总集。
2.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 古代社会生活。
3.共305篇,故称“诗三百”。
4.相传《诗经》是由孔子收集编撰而成。原 本只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 《诗经》,是“五经” (《诗》《书》 《礼》《易》《春秋》)之首。
诗经常识
5. 《诗经》的内容可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相当于 我们现在的铺陈叙述,而且是比较详细的 描写。
“比”:“以彼物喻此物”,拿另一件事 物来比喻这个事物。(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即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引起主题。联想
诗经的划分
{按 内
“风” 为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容 可
“雅” 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歌曲
shū sì

xiàn sāo chí 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luán yí tóng
wěi yuè yì rǔ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kuì tí xún
fēi rǔ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字词注释
邶风·静女
静女:淑女。其:形容词词头 姝:美好,漂亮。 俟:
这首诗的特点:
第一,通过人、物、情的巧妙融合,表 现出男子的纯真、热烈的爱情诗人通过 喜爱情人的赠物之美,来喜爱情人之美, 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赠物上,这种写法 很新颖。
第二,诗歌采用重章叠唱,带有情 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把情人恋爱 活动描写出来。
重章叠句 :
作用
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有助于淋漓 尽致地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说说你眼中的静女形象; 说说你眼中的男子形象;
老实、憨厚、痴情。
美丽、娴静、 顽皮、可爱。
小组演出
文本赏析
3.《静女》是健康纯洁的爱情颂 歌还是如朱熹所说《邶风·静女》 是 “淫奔期会之诗” 。
《静女》
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的坚贞 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 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 沉,却以单纯、天真、无 邪而永恒,表现了健康纯 真的爱情。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感情恰似苍茫 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 不见如三岁兮……
❖ ——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 精神恍惚。
·
邶 风
静 女
朗读诗歌 邶风·静女
子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搔首 踟蹰表现出男子的焦急不安、 痴情。
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娈:美好。 贻:赠送。 炜:红而发光。 说:通“悦”高 女:通“汝” ,你兴。。
章节赏析
故事复述:
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 么漂亮,她送给我的“彤管” 那么好看,熠熠发光,令人 爱不释手,也写出了喜爱女 子的美丽。
等候。 于:在。
城隅:城墙角落。 爱:通”
薆”,隐蔽。
见:通“现”。 搔:抓。 首:头。
踟蹰:犹豫不决。
娈:美好。 贻:赠送。 彤管:红色管状的初生植物。 炜:光彩。 说:通“悦” 。 怿:喜欢。 女:通“汝”,
你。
自:从。 牧:田野。 归:通“馈”,赠送。 荑:茅草。 洵:实在。 且:又。 异:特殊。 匪:通“非”,不是。 为:加强语气的助词。 贻:赠送。
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牧:野外放牧的地方。归:通“馈”,赠
洵:的确,确实。
异送:。奇特。
之:助词,取独。 为:是。
之:代词,代荑草。
章节赏析
2.如故何事看复待述诗:中的两件礼物?
男礼子轻又想→起情女意子重送给他的荑草, 既 远以方好物郊看示野又情亲奇→手异爱采,人摘因及物赠为送是给女他子的从, 所双以关格→外寄喜情爱于,物写出了对女子 的诚挚的爱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