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膜屏障与功能医学
肠黏膜屏障的组成和相应的功能
肠黏膜屏障的组成和相应的功能肠黏膜屏障是指在肠道内部形成的一种屏障,负责防止细菌、毒素、嗜酸性粒细胞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肠黏膜屏障由多种组件组成,包括肠细胞、肠道菌居群、肠道免疫系统等。
本文将从组成和相应的功能两个角度来详细介绍肠黏膜屏障的结构与作用,目的在于使读者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肠黏膜屏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一、肠黏膜屏障由多种组件组成1、肠细胞肠细胞是构成肠道黏膜的主要细胞,其表面有非常丰富的微绒毛、细胞间隙、小管等结构。
这些结构在肠道黏膜形成完整的屏障,顶部的微绒毛可以吸收营养,肠道黏液层可以让营养物质通过,底部的细胞间隙可以阻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进入。
2、肠道菌居群肠道菌居群由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等组成,负责维持肠道的菌群平衡。
这些菌群可以协同阻止有害细菌进入,还可以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物质,降低肠道PH值,提高抗菌作用。
3、肠道免疫系统肠道免疫系统主要由肠管内的IgA免疫球蛋白和肠道Peyer氏板组成。
IgA免疫球蛋白能识别细菌和毒素等有害物质,将其包围并沉淀到肠腔,起到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和组织、器官的作用。
二、相应的功能1、维护营养摄入平衡肠黏膜屏障不仅可以阻止有害物质的侵入,还能调控营养物质的摄入,使之保持平衡。
在黏膜层的表面,微绒毛、肠道黏液层、小管三者合力将营养物质分布到不同的部位,再进行不同速度的吸收,从而保证营养的平衡。
2、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肠黏膜屏障能够防止肠道内有害物质的渗透,从而遏制肠道内病原细菌的繁殖和传播,减少和抑制肠道的炎症反应。
通过防止肠道病毒、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系统,从而保障机体免受感染、肠炎、肠胃溃疡等肠道疾病的侵害。
3、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肠道菌群和所产生的有机酸物质可以调节机体内部的PH值,保持生物体体内的环境平衡,协同维持人体内部的稳定性。
总结肠黏膜屏障是构成肠道内部屏障环境的复杂系统。
肠黏膜屏障的组成和相应的功能
肠黏膜屏障的组成和相应的功能
肠黏膜屏障是由多种组织和细胞组成的结构,主要包括肠上皮细胞、肠黏液、肠道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等。
肠上皮细胞是肠道黏膜最外层的细胞,其表面有微绒毛和肠道壁基底膜,可以防止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此外,肠上皮细胞表面还有多种黏附蛋白和隐突蛋白等,能够形成紧密连接,防止有害物质通过间隙进入血液。
肠黏液是由肠道黏膜腺分泌而来的,主要成分是黏蛋白、免疫球蛋白等。
黏蛋白可以形成粘稠物质,能够吸附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防止其进入肠黏膜屏障。
免疫球蛋白则可以识别和中和病原菌。
肠道免疫系统是肠黏膜屏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肠道固有淋巴组织、Peyer氏斑、肠道黏膜免疫细胞等。
它们可以识别和攻击病原菌、细菌等外来物质,保护肠道免受侵害。
肠道微生物群落是肠黏膜屏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宿主形成了共生关系。
它们可以占据肠道内存活空间,防止病原菌滋生。
同时,肠道微生物群落还可以产生有益代谢产物,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总之,肠黏膜屏障的组成和相应的功能是多种细胞和组织的协同作用,主要包括肠上皮细胞、肠黏液、肠道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等,旨在保护肠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维持身体健康。
- 1 -。
肠屏障功能损伤机制
肠屏障功能损伤机制肠屏障功能损伤是指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导致肠道内毒素、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和相关疾病。
本文将从肠道屏障的定义、结构、功能、损伤机制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防范肠屏障功能损伤。
首先,肠道屏障是人体消化系统中起到过滤、吸收和防御作用的重要屏障。
它由肠道黏膜、粘液层、肠道表面的上皮细胞和黏附在上皮细胞表面的细菌等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物理屏障,可以阻止大部分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进入。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肠屏障功能可能会受损,导致肠道屏障破裂。
首先,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糖和低纤维摄入,会导致肠道黏膜炎症反应,损害屏障功能。
其次,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等药物也会对肠道屏障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压力、感染、炎症等情况也会引起肠道屏障的破裂。
这些因素单独或相互作用,都可能导致肠道屏障的破裂。
肠屏障功能损伤的后果严重。
一旦肠道屏障破裂,毒素、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就可以穿过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会导致慢性疲劳、精神压力增加、免疫功能下降、消化系统紊乱等一系列症状和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道过敏、肠道感染等。
为了保护肠屏障功能,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合理饮食非常重要。
摄入高纤维、低脂、低糖食物,增加益生菌摄入,可以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其次,避免长期使用过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生素,以免对肠道屏障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压力管理和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持肠屏障功能的关键。
最后,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消化道功能。
总之,肠屏障功能损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了解肠屏障的结构、功能及损伤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饮食、药物的正确使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度的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肠屏障功能,维持身体健康。
肠道屏障名词解释
肠道屏障名词解释一、肠道屏障的定义肠道屏障是指肠道能够防止肠腔内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等)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
二、肠道屏障的组成部分1. 机械屏障- 由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以及上皮表面的黏液层构成。
- 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是肠道屏障的第一道防线,它不断更新以维持屏障的完整性。
这些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可以阻止大分子物质和细菌等的通过。
黏液层由杯状细胞分泌,覆盖在肠黏膜表面,具有润滑作用,同时也能阻止细菌与上皮细胞直接接触,其中的黏蛋白等成分还可以结合细菌和毒素,防止它们入侵。
2. 化学屏障- 主要由肠道分泌的各种化学物质组成。
- 例如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部分细菌;胆汁中的胆盐具有抗菌作用;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含有多种酶类和抗菌物质,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的化学环境稳定,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保护肠道屏障。
3. 生物屏障- 主要是由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构成。
- 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这些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
正常菌群可以通过占位性保护作用(占据肠道黏膜表面的生存空间)、营养竞争(争夺营养物质)和产生抗菌物质(如细菌素等)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从而维护肠道屏障的功能。
4. 免疫屏障-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是肠道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包括派氏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等结构。
肠道黏膜中存在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当有外来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并启动免疫应答,清除病原体,同时又能避免对肠道正常菌群和自身组织的过度免疫反应,维持肠道屏障的稳定。
三、肠道屏障的功能意义1. 阻止有害物质入侵- 保护机体免受肠道内细菌、病毒、毒素等有害物质的侵害,防止它们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等情况。
2. 维持内环境稳定- 肠道屏障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保证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进而对整个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如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物质代谢等)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肠道粘膜屏障的构成及功能
肠道粘膜屏障的构成及功能前言人体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正常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和宿主形成了共生关系。
正常情况下并不损害机体继康,这完全依赖于机体完整的肠道粘膜屏障功能。
肠道粘膜屏障主要由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四部分组成,这些功能分别有相应的结构基础,是防止肠道内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进人机体内环境,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道重要屏障。
以上任何一方面损害均可能造成细菌及内毒素易位。
1. 肠道屏障的构成肠道屏障功能是指正常肠道具有较为完善的功能隔离带,可将肠腔与机体内环境分隔开来,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的功能。
肠道屏障包括机械、化学、生物及免疫屏障。
1.1 机械屏障由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等构成,肠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等组成,细胞间连接有紧密连接、缝隙连接、黏附连接及桥粒连接等,尤以紧密连接最为重要。
紧密连接主要由紧密连接蛋白组成,包括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家族、带状闭合蛋白(zonula occludens,ZO)家族、连接黏附分子(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JAM)等。
广义的机械屏障还包括肠道的运动功能,肠道的运动使细菌不能在局部肠黏膜长时间滞留,起到肠道自洁作用。
吸收细胞侧面和质膜在近肠腔侧与相邻的细胞连接形成紧密连接复合体,只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水溶性物质有选择性通过。
潘氏细胞具有一定的吞噬细菌的能力,并可分泌溶菌酶、天然抗生素肽、人类防御素5和人类防御素6,在抑制细菌移位、防治肠源性感染方面日益受到重视。
杯状细胞分泌粘液糖蛋白,可阻抑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和有害物质对上皮细胞的损害。
并可包裹细菌;还与病原微生物竞争抑制肠上皮细胞上的粘附素受体,抑制病菌在肠道的粘附定植从而可预防小肠细菌过度增生和肠源性感染。
1.2 化学屏障由胃肠道分泌的胃酸、胆汁、各种消化酶、溶菌酶、粘多糖、糖蛋白和糖脂等化学物质构成了肠道的化学屏障。
肠黏膜屏障的名词解释
肠黏膜屏障的名词解释肠黏膜屏障是指人体消化系统中肠道黏膜的一层保护屏障,起着筛选、吸收和防御作用。
它是由肠道上皮细胞、黏液层和黏膜免疫系统等多种组成部分构成的。
肠黏膜屏障发挥着关键的生理功能,维持消化道内环境的稳定性,阻止有害物质的通过,同时为营养物质吸收提供优质环境。
首先,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是肠黏膜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们是构成肠道黏膜的细胞类型之一,通过连接蛋白相互连接并形成紧密连接,形成了一个相对紧密的纺锤状结构。
这种结构特点使得上皮细胞之间的空隙变得非常狭小,几乎不允许大分子量物质的通过。
此外,上皮细胞表面还有许多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肠道黏膜的吸收面积。
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等方式吸收水分、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保持体内水平衡。
其次,黏液层也是肠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黏液层主要由黏液腺细胞分泌的黏液组成,覆盖在肠道黏膜上。
黏液层能降低肠道对有害刺激物质的敏感性,并阻止其侵入黏膜表面。
黏液层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黏液蛋白,它们能形成一层粘稠的保护膜,防止有害细菌、毒素和其他损害因子的直接接触和侵袭。
此外,黏液蛋白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炎等生物活性,能有效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最后,肠黏膜屏障还包括黏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是位于肠道黏膜上皮层下方的一系列淋巴组织和细胞,具有识别和应答体内外抗原的能力。
黏膜免疫系统主要包括M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等。
M细胞是一种特殊的上皮细胞,其表面具有微绒毛状突起,形成了肠道黏膜上的腺窝结构。
M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将肠道腔内的抗原转运给下方的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则包括T细胞和B细胞,它们能识别和应答体内外的抗原,发挥免疫调节和防御功能。
巨噬细胞能吞噬和清除肠道中的病原体,同时还能释放抗菌肽和促炎细胞因子等分子,参与炎症和免疫应答。
浆细胞则是由B细胞分化而来,主要分泌抗体以中和病原体和毒素。
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在许多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肠道屏障分析报告
肠道屏障分析报告1. 引言肠道屏障是指位于肠道黏膜表面的一层阻挡物质渗透的屏障。
它在维持肠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肠道屏障进行分析,包括肠道屏障的功能、影响因素以及保护肠道屏障的方法。
2. 肠道屏障的功能肠道屏障具有多项重要功能,包括:2.1 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肠道屏障通过紧密连接的上皮细胞和黏膜层,阻止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和过敏原进入血液循环。
这有助于预防感染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2.2 保护免疫系统肠道屏障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能够识别并排除有害物质,同时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
通过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肠道屏障有助于调节免疫反应,并预防免疫疾病的发生。
2.3 促进营养吸收肠道屏障通过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
它能够选择性地吸收营养物质,同时排除有害物质,从而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3. 影响肠道屏障的因素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3.1 饮食饮食是影响肠道屏障健康的重要因素。
高纤维饮食、富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和抗炎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
相反,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可能破坏肠道屏障,增加有害物质的渗透。
3.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污染物、药物和化学物质等也会影响肠道屏障的健康。
暴露在有害物质中可能导致肠道屏障的破损和功能障碍。
3.3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习惯如缺乏运动、长时间的压力和失眠等也与肠道屏障的健康密切相关。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肠道屏障的破坏,增加炎症和疾病的风险。
4. 保护肠道屏障的方法保护肠道屏障对于维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保护肠道屏障的方法:4.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肠道屏障的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增加富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和抗炎食物的摄入。
4.2 避免有害物质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等有害物质,减少暴露在污染物和化学物质中的时间,有助于保护肠道屏障。
4.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适度的运动,有效应对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保护肠道屏障起到积极的作用。
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再认识
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
机械屏障损伤:
肠粘膜缺血、缺氧
应 激 状 态 血管通透性增加 粘膜上皮水肿 上皮细胞膜及细胞 间连接断裂 细胞坏死或凋亡 肠通透 性增加
创伤早期肠粘膜机械屏障损伤因素
肠道有效循环 血量不足
肠道抗原递呈 细胞激活,释 放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
机械屏 障损伤
肠粘膜上皮 细胞摄取和 利用氧的能 力降低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 13(15): 2223-2228
间充质干细胞(MSC)
国内研究发现,腹腔内注射异体MSC可抑制急性胰腺炎 后促炎因子水平,减轻肠黏膜损伤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12): 951-955
胃液细菌定植情况
Clinical Nutrition. 2005, (24): 211–219
对危重患者效果如何?
肠道通透性 内毒素水平
IL-6水平
Clinical Nutrition. 2005, (24): 211–219
益生菌对肠道的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在外科手术患 者的肠道粘膜固有层内并没有发现免疫细胞的增多。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13, 68(9):1045–1056
年龄对肠粘膜的影响
老年狒狒结肠的电阻下 降,通透性增加; 老年狒狒结肠组织中的 TNF-γ、IL-6、IL-1β水 平显著升高。 研究结果提示:老年是肠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13, 68(9):1045–1056
血液净化使SAP 患者肠道的丝状 肌动蛋白的重排 减弱,即改善了 细胞支架的不稳 定性,利于维持 肠粘膜完整性。
肠道屏障功能评价及其技术课件
能够全面揭示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为肠道屏障功能的评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同时 ,该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无创、无痛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和监测。
肠道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局限性
该技术需要较高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水平,检测成本较高,且结果解读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 。此外,肠道微生物组学技术还受到饮食、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 。
02
肠道屏障能够防止有害物质进入 血液,减少对机体的损害,对维 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肠道屏障由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 接、黏液层和肠道免疫系统等组成。
肠道屏障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病原菌、 毒素等有害物质的入侵,同时还能调 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使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 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肠道屏障功能评价及 其技术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肠道屏障功能概述 • 肠道屏障功能评价方法 • 肠道屏障功能评价技术 • 肠道屏障功能与疾病关系 • 肠道屏障功能改善策略 • 未来展望
01 肠道屏障功能概述
肠道屏障的定义与重要性
01
肠道屏障是指肠道黏膜层及黏膜 下层形成的阻止有害物质通过的 屏障,是维持机体内部稳定的关 键结构之一。
04 肠道屏障功能与疾病关系
肠道屏障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 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是IB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 一。
在IBD患者中,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蛋白 受到破坏,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内的细菌 和抗原物质进入血液,引发免疫反应。
肠黏膜屏障与肠功能障碍
肠黏膜屏障与肠功能障碍吕宾【摘要】肠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与生物屏障所组成,能够防止肠内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通过肠黏膜进入机体。
一旦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通透性增加、肠菌群失调,可导致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并可诱发和(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对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重要影响。
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烧伤等危重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胆管炎、炎症性肠病等消化道疾病,化疗及放疗等各种理化损伤等均可导致肠功能障碍。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肠道微循环、合理实施营养支持治疗、促进肠黏膜修复以及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是防治肠功能障碍的基本措施。
【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3页(P232-234)【关键词】肠黏膜屏障;肠功能障碍;肠内营养;谷氨酰胺;肠道微生态【作者】吕宾【作者单位】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肠道不仅具有消化、吸收作用,而且能够阻止肠腔内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侵入人体、从而发挥重要的屏障功能,并且还是调控机体应激反应、生成炎症介质的重要器官,在多脏器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肠屏障是指肠道能够防止肠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穿过肠黏膜进入人体内其它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
它包括:肠黏膜上皮、肠粘液、肠道菌群、分泌性免疫球蛋白、肠道相关淋巴组织、胆盐、激素和胃酸等。
一、肠黏膜屏障的组成肠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与生物屏障共同构成[1]。
1.机械屏障是指完整的彼此紧密连接的肠黏膜上皮结构;由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上皮基膜及上皮表面的菌膜三者共同构成,防止肠腔内大分子物质向肠壁渗透、肠壁固有层物质进入肠腔,能有效阻止细菌及内毒素等有害物质透过肠黏膜进入血液。
肠道黏膜是机体中生长最快的组织之一,肠上皮不断更新是保持黏膜屏障完整性的重要机制,当黏膜受损时,肠上皮细胞增生、迁移加快,促进黏膜修复。
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屏障功能是指肠道黏膜对外界有害物质的阻隔和保护作用。
肠道黏膜作为器官的内在屏障,具有多种功能来维护肠道的健康。
首先,肠道黏膜通过物理屏障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
肠道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粘液层,能够阻止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的进入。
同时,肠道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紧密连接的方式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屏障,有效防止有害物质渗入血液循环系统。
其次,肠道黏膜具有免疫屏障功能。
肠道黏膜内分布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它们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有害物质。
此外,免疫球蛋白A (IgA)也是肠道黏膜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抵御
感染的发生。
再次,肠道黏膜还具有吸收屏障功能。
肠道黏膜表面有很多微绒毛,它们提高了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同时,肠道黏膜上还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网络,可以迅速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最后,肠道黏膜还参与调节菌群平衡。
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与肠道黏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肠道黏膜通过产生黏液和抗菌肽等物质,维持菌群的平衡,避免有害菌的过度生长。
同时,肠道黏膜也提供了一种适宜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有益菌的繁殖和生长。
综上所述,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对维护肠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能够有效防止有害物质的进入,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适量摄入有益菌等措施是维护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手段。
肠粘膜屏障与功能医学
肠粘膜屏障与功能医学曾强范竹萍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以为肠道的功能仅是消化吸收,80年代以后熟悉到肠粘膜屏障功能的重要性,肠功能障碍包括消化,吸收障碍与肠粘膜屏障碍.国内学术界真正开始重视肠粘膜屏障的概念,也只是近十年之内的事.2005年5月28至3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胃肠黏膜屏障临床与基础研究学术会议,是我国首届有关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学术研讨会.以后的2006年6月17日在上海,2007年8月25日在北京别离召开的学术会议,对肠屏障功能障碍概念的变迁进行了论述,并出台了”肠屏障功能障碍临床诊治建议”(1,2,3) .肠黏膜屏障要紧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组成,肠道局部微环境、细胞因子、基因调控和凋亡机制是肠道上皮细胞发生、生长、分化的调剂因素。
肠道生态与肠道健康的关系,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受到关注.阻碍肠黏膜屏障因素包括肠腔内渗透压的改变,疾病(创伤,失血,烧伤,炎症性肠病等),药物作用,营养因素,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改变等.肠屏障功能障碍可致使肠黏膜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上皮细胞受损,肠局部免疫功能受损,肠菌群失调和肠动力障碍。
轻者造成肠道功能受损,重者造成各类肠道疾病(1).广义上来讲,肠屏障功能的检测包括肠通透性检查测定, 肠黏膜损伤检查,肠缺血指标等,也可分为体内和体外检测方式.体内检测有口服分子探针尿回收率法,D乳酸和细菌及内毒素水平检测等.其中反映肠黏膜渗透性改变的检测可准确反映肠黏膜的损伤程度,是监测肠道屏障功能的有效指标.肠黏膜渗透力增高常意味着肠屏障功能的损害,尤其是机械屏障的损害.糖分子探针如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的检测是平安性和准确性较高的方式,乳果糖和甘露醇在肠道内的吸收途径不同,乳果糖要紧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问的紧密连接而吸收,甘露醇主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毛细气孔而被主动吸收.二者在体内不进行代谢,从肠道入血后随尿排出,可利用液相层析串联质谱在尿中进行准确和定量测定, 由此反映出其吸收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粘膜屏障与功能医学
曾强范竹萍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认为肠道的功能仅是消化吸收,80年代以后认识到肠粘膜屏障功能的重要性,肠功能障碍包含消化,吸收障碍与肠粘膜屏障碍.国内学术界真正开始重视肠粘膜屏障的概念,也只是近十年之内的事.2005年5月28至3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胃肠黏膜屏障临床与基础研究学术会议,是我国首届有关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学术研讨会.以后的2006年6月17日在上海,2007年8月25日在北京分别召开的学术会议,对肠屏障功能障碍概念的变迁进行了阐述,并出台了”肠屏障功能障碍临床诊治建议”(1,2,3) .
肠黏膜屏障主要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构成,肠道局部微环境、细胞因子、基因调控和凋亡机制是肠道上皮细胞发生、生长、分化的调节因素。
肠道生态与肠道健康的关系,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受到关注.影响肠黏膜屏障因素包括肠腔内渗透压的改变,疾病(创伤,失血,烧伤,炎症性肠病等),药物作用,营养因素,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改变等.肠屏障功能障碍可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上皮细胞受损,肠局部免疫功能受损,肠菌群失调和肠动力障碍。
轻者造成肠道功能受损,重者造成各种肠道疾病(1).
广义上来说,肠屏障功能的检测包括肠通透性检查测定, 肠黏膜损伤检查,肠缺血指标等,也可分为体内和体外检测方法.体内检测有口服分子探针尿回收率法,D乳酸和细菌及内毒素水平检测等.其中反映肠黏
膜渗透性改变的检测可准确反映肠黏膜的损伤程度,是监测肠道屏障功能的有效指标.肠黏膜渗透力增高常意味着肠屏障功能的损害,尤其是机械屏障的损害.糖分子探针如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的检测是安全性和准确性较高的方法,乳果糖和甘露醇在肠道内的吸收途径不同,乳果糖主要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问的紧密连接而吸收,甘露醇主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毛细气孔而被主动吸收.二者在体内不进行代谢,从肠道入血后随尿排出,可利用液相层析串联质谱在尿中进行准确和定量测定, 由此反映出其吸收量。
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增加,表示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反映肠黏膜紧密连接部不完整,或有区域性细胞缺失,或绒毛末梢损坏,或有组织问隙水肿.体外检测肠屏障功能是应用离体肠段,细胞和质膜对肠道的屏障功能进行评定,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提供客观,单一的研究结果,是体内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4,5,6).
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检测为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乳糜泻、慢性食物过敏、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强直性脊髓炎、糖尿病等疾病病因的确定和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我们知道,任何疾病的形成,都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累积,在器官病变之前,通常器官功能先下降,当下降到一个临界点时,才会发生病变.如果我们能在生病之前,了解到我们各个器官功能的指数是不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发现那些已经下降的指标,了解将来对我们的影响,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它们,这样就能避免以上肠道相关疾病或更严重情况的发生,这就是功能医学的理念. 因为器官存在的意义是它们的功能,它们的功能维持我们人的生命
以及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因此,我们在关注身体是否得病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们身体的器官,关注它们的功能运转状况现在怎样,以及将来会怎样?功能医学利用各种特殊功能性检查来了解个人体质的独特性,从根本上找出疾病源头,除了治疗疾病,更提倡健康的维护,再依据结果设计一套“量身订做”式的治疗或保健计划。
回到肠黏膜屏障功能这个主题,通过对亚健康症状,危险因素分析(肠腔内渗透压的改变,药物作用,营养因素等),小肠渗透力分析,再结合其他检测(包括食物不耐受试验等),可对肠黏膜屏障功能评估.进而通过”肠道4R修复”模式,即Remove(去除),Replace(补
充),Reinoculate(再接种)和Repair(修复),进行肠道的健康管理.具体来说,避免食用过敏食物,去除肠道感染原及肠道坏菌/霉菌,避免肠道炎症;补充消化酶,改善消化不良情况;补充肠道益生菌,重建肠道健康菌群;给予足够的抗氧化物质、矿物质、谷氨酸等,修复损伤的肠道黏膜。
典型案例:XXX,男性,32岁,经常感冒、发烧,常产生莫名红疹,精神不振常感疲惫经检测后发现食物过敏情形极为严重;小肠渗透力分析检测证实确有肠屏障功能障碍.具体结果为:乳果糖414μg/mg肌酐, 甘露醇818μg/mg肌酐, 乳果糖/甘露醇:0.506.经调整饮食,减少敏感
食物摄入,并接受改善肠屏障治疗,给以消化酶,硒,维生素和肠道益生菌等,一个月后红疹现象减少.持续调整饮食并接受肠漏治疗,三个月后已较少感冒,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六个月后复查结果: 乳果糖106.75μg/mg肌酐, 甘露醇305μg/mg肌酐, 乳果糖/甘露醇:0.35.
肠屏障功能的检测和干预只是功能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之一,功能医学主要通过检测内分泌失衡、解毒功能障碍、氧化压力&线粒体功能、免疫功能失衡&炎症、胃肠道功能障碍、营养失衡六大因素,来评价人体的功能.怎样把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健康管理,这是目前很热
门的转化医学的任务,而且还需要循证医学的支持.作为健康管理工作者,我们需要综合这些学科的方法,完善功能医学内涵,使之更好地为健康管理服务(7,8,9).
参考文献
1.胡伏莲.重视胃肠黏膜屏障的研究. 中华消化杂
志,2005,85(39):2737-2738
2.王兴鹏黄晓曦.全国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基础与临床专题研讨会纪要.中华消化杂志,2006,26(9):619
3.杨桂彬,胡伏莲.第二届全国胃肠黏膜屏障基础与临床研讨会
在京召开.中华医学杂志2O07,87(42):2981
4.黄晓曦王兴鹏吴恺马晶晶徐铭益.肠屏障功能障碍临床评估指标建立的初步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6,28(8):520-522
5.郭传勇王兴鹏.加强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治研究.上
海医学,2010,33(1)98-99
6.何桂珍.肠道屏障功能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6)136-140
7.Gregory M. Swank, M.D., Edwin A. Deitch, M.D.Role of the Gut in Multiple Organ Failure: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and
Permeability Changes.World J. Surg. 1996,20, 411–417
8.李伟,陈庆森。
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及其菌群与
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2008,29(10 ):649
9.曾强,何健。
功能医学与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5(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