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合成工艺-第四章 本体聚合工艺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 近年来为提高转化率而采用多点进料。
路漫漫其悠远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路漫漫其悠远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③ 聚合反应设备
主体设备: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全混流,分子量分布窄) 管式反应器(平推流,分子量分布宽)
路漫漫其悠远
高压聚乙烯生产管式反应器
Φ=2.5~7.5cm D/L=1/250~1/40000 材质:高压合金钢管
目前在世界合成树脂工业中,聚乙烯的生产能力约 占1/3,居第一位,而高压法生产的低密度聚乙烯占 聚乙烯生产总量的50%。
所谓高压聚乙烯是将乙烯压缩到110~250MPa的 高压条件下,用氧或过氧化物为引发剂,于130 ℃ ~ 280℃的温度下经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制得。
路漫漫其悠远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一、乙烯气相本体聚合的特点
26. 82% 35.80%
路漫漫其悠远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指粒子的外观、尺寸大 小,粒子的内部结构。
(4) 聚合物粒子的形态和结构
ﻆ均相聚合过程得到的粒子是一些外表光滑、大
小均匀、内部为实心及透明有光泽的小圆珠球。
ﻆ非均相聚合过程所生成的产物则不同,聚合物
粒子是不透明的,外表比较粗糙,内部有一些孔隙。
– 多次循环使用时,惰性杂质(氮、甲烷、乙烷等) 的含量可能积累,此时应采取一部分气体放空或 送回乙烯精制车间精制。
路漫漫其悠远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② 分子量调节剂
– 目的:为了控制产品聚乙烯的熔融指数; – 可用种类:烷烃(乙烷、丙烷、丁烷、己烷、环
己烷),烯烃(丙烯、异丁烯),氢,丙酮和丙 醛等。 – 用量:一般为乙烯体积的1%~6.5%; – 添加方法:在一次压缩机的进口进入反应系统的。
聚合物合成工艺第四章

主要质量指标
a.pH值 6~8 b.外观 无肉眼可见悬浮物 c.硬度 ≤5(或Ca2+、Mg2+等离子含量达标)
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
B.无机粉末
非水溶性超细无机粉末
MgCO3 CaCO3 BaCO3 滑石粉
Ca3(PO4)2 SiO2
分散作用机理 吸附在液滴的表面形成隔离层,起到分
散的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粒径越细,颗粒越规整,粒径越均匀,
其分散效果越好。 可将两种无机物同时加入反应体系中,现场合成沉淀物
以获得高分散性的无机粉末。 热稳定性好,可在150℃以上的温度下使用,且可以被酸
第四章 自由基型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 将不溶于水的单体在强烈的机械搅拌下,分散为小液 滴并悬浮于水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的方法。
基本组分
单体
水
分散剂 油溶性引发剂
悬浮聚合产物粒径较乳液法产品较大,一般在mm级。 如PVC 0.1mm 牙托粉(粉状PMMA)<0.1mm 粒状PMMA 0.2~0.5mm PSt 1~3mm左右。
A.水溶性聚合物
合成聚合物 半合成聚合物 天然聚合物(已较少采用)
半合成聚合物
主要为纤维素的醚类改性物 甲基纤维素(MC) 羟乙基纤维素(HEC) 羟丙基纤维素(HPC) 乙基羟乙基纤维素(EHEC)
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
合成聚合物
①PVA 主要的规格有1788(DP1700~2000,醇解度
4.1.3悬浮聚合的优缺点
缺点
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聚合过程中分散问题在连续聚合中较难
《本体聚合方法》课件

《本体聚合方法》
聚合物
过程要点
PMMA
使用BPO或AIBN为引发剂。第一阶段在90℃~95℃预聚合至C为
(有机玻璃板材) 10%左右,得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一般从
(均相体系) 40℃~50℃起,慢慢升温,后期温度达90℃左右(历时数天),
子 (气相本体, 铬或三苯基硅烷酸脂等为引发剂(以脱水硅胶为载体)。单程C约
与 非均相体系) 为2%,得粉状树脂,经造粒或包装得产品。
配
PP
位 (液相本体,
以液态丙烯为单体溶剂,以TiCl3-AlCl3为引发剂,AlEt2Cl为助引发剂。 T:45℃~80℃,P:1.7~3.8MPa(聚合温度下丙烯的饱和蒸汽压),
《本体聚合方法》
非均相聚合,与均相不同之处是聚合物不溶于 单体溶液。
聚合物会随着Mn的增大开始沉积,形成淤浆。 体系中单体溶液的η基本不随C的增大而变化。但淤浆 自加速现象严重,聚合物分布指数D较大。
代表:PVC 、PAN 、PE 、PVDC等
《本体聚合方法》
产品杂质少,纯度高,透明性好。
适用于板材、型材等透明制品。 气、液、固三态都能使用。
本体聚合方法
《本体聚合方法》
高聚物聚合方法以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 合、溶液聚合四大方法最为常见,工业使用最为广泛。
《本体聚合方法》
定义: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在引发剂或光、 热、辐射能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体系组成: 单体、引发剂、颜料、增塑剂、润滑剂、
分子量调解剂、等助剂。
《本体聚合方法》
聚 凝浆法) 以氢为分子量调节剂。聚合反应液在反应器中平均停留1~4小时,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课件)第四章本体聚合工艺

釜式法与管式法比较
项目
釜式法
管式法
压力
温度 反应器冷却带走热量
平均停留时间 生产能力
物料流动状况 反应器表面清洗方法
共聚条件 能否防止乙烯分解 产品PE分子量分布
长链分枝 微粒凝胶
大约110~250MPa,保持稳 定
可控制在130~280℃范围内 ﹤10%
10~120S之间 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在每一反应区内充分混合
4.2 本体聚合反应器
❖ 形状一定的模具 适用于本体浇铸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经浇铸聚合生产 出有机玻璃板、管、棒材等。模具的形状因制品要求而 定,厚度需控制,防止因过热产生气泡。一般不超过 2.5cm。
❖ 釜式反应器 ❖ 管式反应器 ❖ 塔式反应器
世界最大的10家聚乙烯生产厂商:
Dow&UCC、 ExxonMobil、 Equistar、 ChevronPhillips 、 Borealis(丹麦)、 北欧化工、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BP公司、 Nova公司、 Atofina(法国)
b. 引发剂的配制
在油介质(矿物油)下配制成溶液,通过计量泵 注入聚合釜的乙烯进料管或直接注入聚合釜中。
c. 聚合生产方法
釜式法:采用釜式反应器,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 压力比管式法为低,反应容易控制,所得聚乙烯分 子量分布窄,有较多支链,适于做一般制品。
管式法:采用管式反应器,引发剂是过氧化物和氧, 压力大。所得聚乙烯支链少,分子量分布宽,薄膜 透明性及成型加工性比釜式法好,适宜做薄膜和电 缆等产品。缺点是聚合物粘管壁易导致堵塞。
聚合后的反应物料经适当冷却后进入高压分离 器,减压至25MPa。未反应的乙烯与聚乙烯分离, 回到二次压缩机吸入口,经加压循环使用。聚乙 烯则进入低压分离器与残存乙烯进一步分离,并 与各种添加剂混和后挤出造粒。经后处理得到成 品聚乙烯。4.3.3 影响LD源自E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压力的影响
聚合物合成工艺

植物、农副产品 糠醛、纤维素脂、纤维素醚等。
2.2.3 中国资源情况展望
煤炭资源丰富 石化基地:大型乙烯装置
第3章 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本体聚合 乳液聚合 悬浮聚合 溶液聚合
3.1 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和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3.1.1 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1.特点:产品不能精制提纯,因此,对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和设备 要求很严格;同一套装置要求生产不同牌号的产品。
2.聚合实施方法 自由基聚合:本体、乳液、悬浮、溶液 离子与配位聚合:本体、溶液
3.聚合反应的操作方式 间歇聚合:分批生产,适于小批量生产; 连续聚合:自动化程度高,质量稳定,适合大批量生产。
4.聚合反应器 管式、塔式、釜式、特殊形式 反应热排除方式:夹套冷却、内冷管冷却、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 应介质预冷、回流冷凝器冷却等。 搅拌器形式:平桨式、旋桨式、涡轮式、锚式、螺带式
1.3.5 聚合物后处理过程
后处理过程主要是脱除水分和有机溶剂的干燥过程。 1 合成树脂:采用气流干燥、沸腾干燥;干燥后得到的粉
状树脂,一般要添加稳定剂、润滑剂等添加剂,经混 炼、造粒制得粒状料(PVC除外)。 2 合成橡胶:采用箱式干燥机、挤压膨胀干燥机干燥。干 燥后进入压块机压制成25kg大块。
3.3.2 聚合工艺
常用釜式反应器、半连续操作。
3.3.3 后处理
聚合物溶液:脱除单体,浓缩或稀释至要求的固含量。 固体聚合物:真空蒸发脱单体、有机溶剂; 水溶液:干燥机脱水。
▲3.4 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应用:合成树脂如PVC、聚醋酸乙烯、聚丙烯酸酯等; 合成橡胶如SBR、NBR、CR。
▲特点: 优点:聚合反应热清除较容易; 反应体系粘度低; 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优良,可连续操作; 产品乳液可直接用作涂料、粘合剂、表面处理剂。 缺点:分离过程较复杂,产生大量废水,直接干燥能耗大; 聚合物杂质含量较高。
(完整word版)高聚物合成工艺课后题答案

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哪几种?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答:①石油路线:目前最主要的单体原料路线②煤炭路线:乙炔,电石生产需大量电能,经济上不合理,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和资源情况,乙炔仍是高分子合成的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可再生资源路线,原料不充足,成本高,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的基础上,小量生产某些单体出发点还是可取的。
2、如何有C4馏分制取1,3丁二烯?①用C4馏分分离出来的丁烯进行氧化脱氢制取②将裂解气分离得到的C4馏分用PM下进行萃取蒸馏抽提制取。
第三章本体聚合1、简述高压聚乙烯工艺流程答:精制的乙烯进入一次压缩(一级);来自低压分离的循环乙烯与相对分子量调节剂混合后,进入一次压缩机入口,压缩至250MPa,然后与来自高压分离器循环乙烯混合后进行二级压缩;冷却单体进入聚合反应器,引发剂溶液用高压泵送入进料口或直接进入气相聚合;然后高压分离、低压分离挤出切粒,未反应单体分离循环使用。
2、高压PE有哪两种主要工艺路线?各有什么特点?管式反应器进行、反应釜中进行两条主要工艺路线管式反应器反应中:物料在管内呈柱塞状流动,无返混现象,反应温度沿反应管长度而变化,得高压聚乙烯分子量分布较宽,耐高压。
无搅拌系统,长链分枝少。
生产能力取决于反应管参数。
釜式反应器:物料可充分混合,反应温度均匀,还可分区操作。
耐高压不如管式,反应能力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反应易控制。
PE分布窄,长链分枝多。
3、高压PE合成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具体条件如何?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设在150℃~330℃,原因有二:①乙烯无任何取代基,分子结构对称,纯乙烯在350℃以上爆炸性分解,从安全角度,避免因某些特殊不可预知的因素造成温度上升,引发事故,故使T<330℃②PE 熔点为130℃,当T<130℃时造成大量PE凝固,堵塞管道,同样造成反应难以进行,造成事故,故最低温度不低于130℃,一般温度大于150℃。
反应在低压下进行,原因:乙烯常压下位气体,分子间距离远,不易反应,压缩后,分子间距离显著缩短,极大增加了自由基与单体分子之间碰撞几率,易反应,在100~300MPa下,C2H4接近液态烃,近似不可压缩状态,其次T上升,需压力也增加,才能使PE与单体形成均相状态,保持反应顺利进行。
叙述本体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工艺过程

叙述本体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工艺过程在化工领域中,制备聚苯乙烯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艺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即本体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
这一过程涉及到诸多化学原理和工艺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首先,本体聚合法是指通过将单体分子在其本身分子内部进行聚合反应,从而形成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
对于聚苯乙烯的制备而言,单体分子是苯乙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苦杏仁味。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苯乙烯与适当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相结合,以促进单体分子的聚合反应。
其次,制备聚苯乙烯的工艺过程可以分为若干步骤。
首先是聚合反应的准备阶段,包括准备苯乙烯单体、催化剂和其他所需物质,并将反应体系置于适当的反应容器中。
接着是聚合反应的进行阶段,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浓度等条件,使苯乙烯单体逐渐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线性或支化结构的聚苯乙烯分子。
最后是聚合反应的终止阶段,需要采取特定方式停止聚合反应,以获得所需的聚苯乙烯产物。
在工艺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是催化剂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巨大,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质量。
其次是反应条件控制,包括温度、压力、搅拌速率等参数的调节,这些条件直接影响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性质。
此外,还需要考虑原料纯度、反应时间和后处理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最终获得高质量的聚苯乙烯产品。
总的来说,本体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艺过程,需要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进行严格控制和优化。
通过深入了解化学原理和工艺条件,可以有效提高聚苯乙烯的产量和质量,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这一工艺过程有所启发和帮助。
1。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总结

名词解释浊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溶液由透明变为浑浊,出现此现象时的温度称为浊点,乳液聚合在浊点以下进行均缩聚:一种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共缩聚:均缩聚体系和混缩聚体系加入其它单体进行缩聚三相点:离子型乳化剂在一定温度下会同时存在乳化剂真溶液、胶束和固体乳化剂三相态,此温度点称三相点。
乳液聚合在三相点以上进行。
离子聚合:乙烯基单体,二烯烃单体以及一些杂环化合物在某些离子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称之为离子聚合反应。
(单体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作用下,活化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活性离子,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统称为离子型聚合反应)配位聚合:是烯烃单体的碳-碳双键与引发剂活性中心的过渡元素原子的空轨道配位,然后发生位移使单体分子插入到金属-碳之间进行链增长的一类聚合反应。
混缩聚(异缩聚物):两种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某些单体分子的官能团可以按逐步反应的机理相互加成而获得聚合物,但又不析出小分子副产物,这种反应称为逐步加成聚合反应。
扩链反应:预聚物通过末端活性基因的反应使分子相互连结而增大分子量的过程均相本体聚合:指生成的聚合物溶于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非均相本体聚合:指生成的聚合物不溶解在单体中,沉淀出来成为新的一相(如氯乙烯)。
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衡量乳化剂分子中亲水部分和亲油部分对其性质所做贡献大小的物理量。
HLB值越大表明亲水性越大;反之亲油性越大。
"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从结构而言,疏水基团越大,则CMC值越小。
在烃基带有极性基团时,CMC值增大。
萃取精馏:是用来分离恒沸点混合物或组分挥发度相近的液体混合物的特殊精馏方法。
基本原理是,液体的混合物中加入较难挥发的第三组分溶剂,以增大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使挥发度相对地变大的祖坟可以由精馏塔顶馏出,挥发度相对地变小的组分则与加入的溶剂在塔底流出。
本体聚合

分布幅度越大,产品加工
性能越差。
返回
氧的影响
以氧为引发剂时,存在着一个压力和氧浓度的 临界值关系. 即使氧含量低于2ppm时, 也会急剧反应。
临界值
乙烯几乎不发生聚合 原因:氧与乙烯作用生成了有效的自由基。 在此情况下,乙烯的聚合速率取决于乙烯中 氧的含量。
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过程
制备高压聚乙烯的工艺流程可示意如下:
适用范围;一般只适合合成树脂的生产。
本体聚合基本流程图
催化剂配制 原料精制 与准备
聚合过程
分离
后处理
回收过程
气相本体聚合——低密度聚乙烯 LDPE的生产
聚乙烯的结构与生产方法有关:
按压力高低
150~250Mpa
高压法 中压法 低压法
气相本体聚合 2~4Mpa 溶液聚合 数个兆帕 溶液聚合
高压聚乙烯 中压聚乙烯 低压聚乙烯
HDPE
低压聚乙烯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高压聚乙烯的应用
低密度聚乙烯电绝缘性能优良,耐化学腐蚀 性,耐低温性能和加工性能优良,透明性好. 适宜做挤塑薄膜,吹塑容器,模塑制品,注塑 制品,绝缘材料如电缆包皮和塗层等.
乙烯气相本体聚合反应的特点
(1)聚合放热强烈 (2)聚合转化率较低 通常在20%一30%,因此大量的乙烯必须循环使用。 (3)平均分子量低 乙烯高压聚合的链终止反应非常容易发生,其 转化率较低,因此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小。 (4) 乙烯高温高压聚合,分子链支化
烯烃聚合 为放热反 应,无传 热介质、 反应 热难 于消除。
2.缺点
主要矛盾
自加速效应
体系粘度大, 分子扩散困 难,所形成 的合物的分 子量分布加 宽,产品易 产生气泡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ynthetical Technic of Polymer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0/2.5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几种高聚物生产工艺,并能够用所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对生产技术和发展方向有所了解,掌握高聚物合成工艺过程及方法的规律性。
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高分子材料合成及改性的方法,具有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具有对现有通用产品的生产和操作能力;具有常规分析仪器的操作和检测能力;具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是将单元操作技术,聚合反应工程及高聚物合成原理等综合一体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在本专业学生学过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高分子化学及高分子物理等专业学科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在知识和内容上与这些课程紧密相关,特别是化工原理的单元操作和高分子化学的聚合反应过程是构成高聚物合成工艺的基本单元。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分子设计的关系,了解高聚物合成所用的主要单体,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工程高分子材料、特种高分子、功能高分子等品种的生产和制备方法。
2.掌握重点高聚物品种生产工艺过程、工艺设备、过程控制方法和调节手段,掌握工艺计算和程序。
3.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与高聚物合成工艺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地统一体,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从网上查找相关高聚物发展新材料。
新信息介绍给学生。
开拓学生视野。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课外教学环节、要求、目标)1.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具体改革措施是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现场参观和文献调研等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参观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炷厂的聚乙烯装置。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资料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资料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第一章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1) 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包括单体、溶剂、去离子水等原料贮存、冼涤、精制、干燥、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
(2) 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包括聚合用催化剂、引发剂和助剂的制造、溶解、贮存、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
(3) 聚合反应过程:包括聚合和以聚合釜为中心的有关热交换设备及反应物料输送过程与设备。
(4) 分离过程: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回收、脱除溶剂、催化剂、低聚合物等过程与设备。
(5) 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包括聚合物的输送、干燥、造粒、均匀化、贮存、包装等过程与设备。
(6) 回收过程:主要是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的回收与精制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石油化工路线从轻柴油制取乙烯和丙烯轻柴油(b.p<350)----裂解物为乙烯、丙烯、C4馏分裂解特点: 750—820度热裂解、停留时间0.2-- 0.5秒,控制烃类裂解分压,以抑制副反应。
5. 精制过程:脱酸、除水、除炔。
分离过程:深冷分离法乙炔和乙烯合成其他单体和树脂路线见书31和35—乙烯可以合成各种单体,从而得到各种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
例如:CH2=CH2—聚乙烯 CH2=CH2+CH3-CH=CH2—乙丙橡胶CH2=CH2+Cl2+O2—CH2Cl-CH2Cl—CH2=CHCl—聚氯乙烯CH2=CH2+CH3COOH+O2—CH2=CH-OOCCH3—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维纶树脂第三章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引发剂的选择:(1)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条件,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
(2)根据引发剂的分解速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所以要根据反应温度选择合适的引发剂。
(3)根据分解速度常数选择引发剂。
(4)根据分解活化能Ed选择引发剂。
(5)根据引发剂的半衰期,选择引发剂。
间歇法悬浮聚合时,反应时间应是引发剂半衰期的2倍以上。
若无适当的引发剂,则可用复合引发剂,复合引发剂的半衰期tmt0.5m[I]m1/2 = t0.5A[I]A1/2 + t0.5B[I]B1/2连续聚合中,应根据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选择适当的引发剂,未分解的引发剂量与停留时间的关系用经验式计算:v = ln2/( t/τ+ln2)τ= t,则有40%未分解的引发剂带出反应器,τ= t/6,则有10%未分解的引发剂带出反应器。
本体聚合工艺-有机玻璃的制备.

6 .本体聚合工艺 鉴于本体聚合的特点,为了使本体聚合
能够正常进行,本体聚合工艺分“预聚”和 “聚合”两段进行。
“预聚”是在聚合初期,转化率不高, 体系的粘度不大,聚合热容易排出的阶段,采 用较高的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搅拌加 速反应,以便使自动加速现象提前到来。 这样,就缩短了聚合周期,提高了生产 效率。
6 .本体聚合工艺
“聚合”是一旦自动加速现象到来,就 要降低聚合温度。可在薄型设备中进行,以 降低正常聚合的速率,充分利用自动加速现 象,使反应基本上在平稳的条件下进行。
这就避免了由于自动加速现象而 造成的局部过热,既保证了安全生产,又 保证了产品质量,这就是本体聚合分 “预聚”和“聚合”两段进行的原因。
成品
3
本体聚合
本体聚合(bulk polymerization) 1.定义:是不加溶液或分散介质情况下,
只有单体在引发剂(有时不加)或光、热、 辐射的作用下进行聚合的方法。
2. 本体聚合的分类
根据聚合物在单体中的 溶解情况
均相聚合 非均相聚合(沉淀本体聚合
根据操作方式
间歇操作本体聚合 连续操作本体聚合
3.基本组分
单体: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单体 引发剂:一般为油溶性
助剂:
色料 增塑剂 润滑剂
聚合场所:本体内
4.本体聚合的优缺点
优点 产品纯净,不存在介质分离问题; 可直接制得透明
的板材、型材 ;设备简单,可连续或间歇生产
缺点 体系很粘稠,聚合热不易扩散,温度难控制。轻则
本体聚合工艺采用预聚和聚合两 段进行, 并且在不同聚合阶段控制不同 的聚合温度。
本体聚合的工业实例
高聚物
工艺过程要点
PMMA
第四章 本体聚合工艺

间力被共价键所代替。收缩超过单体原有体积的 1/5。 根据PMMA本体聚合的特点,其聚合工艺分“预聚” 和“聚合”两段进行。
4.4.2 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
反应温度 温度↑,反应速率↑ ,转化率↑, 但温度过高,会 导致链终止速率超过增长速率,同时引起长链解聚, 短链增多,分子量↓。
2. 转化率的控制 乙烯聚合时放热大,易导致急剧升温,为保证安 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聚合转化率不能超过30 %,大量的乙烯需循环使用。
4.3.5 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构、性能和应用
4.3.5.1 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构
▲ LDPE不完全是线型结构,而是有长、短支链,近似树枝状结构。 其结晶度64%,远低于HDPE的85%。
单体纯度 影响产品光学、力学性能。
4.4.3 有机玻璃的生产工艺
有机玻璃本体聚合的生产过程: 一般分为配料、预聚(聚合温度90~95℃,转化 率10~20%)、制模与灌浆、聚合等4个工段。
预聚:目的是缩短聚合周期,使自动加速效应提前,且预聚物有 一定黏度及体积收缩,有利于灌浆及聚合
P26 图3-1
50℃,使用受限制。 LDPE熔点为110~115℃,软化温度范围窄,低于软化温度15~
20℃,可进行延伸与造型,高于软化温度,可用挤出、注射等方 法加工。 化学稳定性好,室温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耐弱酸碱。
4.3.5.3. 低密度聚乙烯用途
聚乙烯的生产能力长期居各品种的第一 位,消费量占世界聚烯烃的70%,占热 塑性通用塑料消费量的44%。
利用乙烯高压聚合装置,适当增加醋酸乙烯酯加料系统及回收 系统即可兼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课件

24.06.2020
5
3.2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缺点:
(1)放热反应,传热系数小,散 热困难,温度控制较难,造成聚合 物分子量分布宽。
采取的措施:合理设计反应器的形 状、大小,增大传热面积;单体中 加入聚合物;分段聚合(预聚合)
凝胶效应是有机玻璃分子量分布宽、分子量甚至超过 100万的主要原因,也是聚合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速 度的理论根据。
24.06.2020
13
3.2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 聚合工艺
预聚合(制浆):釜式反应器间歇操作,引发剂用量与板 材厚薄有关(0.02-0.1%),80℃反应,需移去反应热。
加入硬脂酸便于脱模,加入少量增塑剂,如邻苯二甲 酸二丁酯或二辛酯,可增加有机玻璃的柔性。
熔融指数仅表示了相应 的熔融粘度,相对的表示了 平均分子量,但不能表示聚 乙烯的分子量分布,而分子 量分布对于聚乙烯的性能也 发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具 有同一种密度、同一种熔融 指数的聚乙烯,由于生产条 件不同,其性能和用途可能 有所不同。
24.06.2020
24
3.2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乙烯高压聚合生产流程
20
3.2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b:自由基的β-位键断裂
24.06.2020
21
3.2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熔融指数 数均分子量 熔融指数 数均分子量 熔融指数 数均分子量
20.9
24000
1.8
32000
0.005
53000
6.4
28000
0.25
48000
0.001
76000
在相同的条件下,熔融粘度越大,被挤压出来的树脂 重量越少。因此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其分子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2 低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工艺
a. 主要原料: 乙烯单体 引发剂:(过氧化物和氧)过氧化碳酸二丁酯、过氧化十二 烷酰等。 分子量调节剂:包括烷烃(乙烷、丙烷、丁烷、环己烷)、 烯烃(丙烯、异丁烯)、氢、丙酮等。丙烯、丙烷、乙烷 常用。 各种添加剂: 抗氧剂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防老剂264) 润滑剂 油酸酰胺或硬脂酸胺等 开口剂 高分散性硅胶(SiO2),铝胶(Al2O3)等 抗静电剂 ,常用含氨基或羟基等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如聚环 氧乙烷等)。
无须特别清洗 可能在广泛范围内共聚 反应易控,故可防止分解
窄 多 少
约达333MPa,管内产生 压力降
可达330℃,管内温差大 ﹤30%
与管尺寸有关,60S以上 取决于反应管的参数 接近柱塞流 压力脉冲法清洗管壁
可与少量的第二单体共聚 难以防止偶然的分解 宽 少 多
d. 聚合生产过程
1. 乙烯压缩:
❖ 聚合时间 聚合转化率随时间增长而增大。
❖ 压力 加压可加快反应,同时使单体沸点升高,减少因单体气 化而产生的爆聚。加压还能减少树脂表面收缩。
❖ 引发剂
引发剂用量对分子量产生较大影响,用量不同,分子 量相差很大。过氧化物是强氧化剂,会给有机玻璃染 色带来困难,一般用偶氮化合物。
❖ 氧气
低温下,氧与自由基生成稳定的基团,导致聚合诱导 期延长,转化率下降。高温时,分解产生新的活性中 心,反应速率骤增,易爆聚。因此,应保持反应体系 真空。
新鲜乙烯(3~3.3MPa) 经一次和二次压缩后,压力 最高达到250MPa(釜式)、330MPa(管式)。
2. 引发剂配制和注入:
配好的引发剂用高压泵送入乙烯进料口,或直接注入 聚合设备。
3. 聚合:
在压力110~250MPa,温度130~280℃下(釜式 法)聚合,管式法聚合温度、压力更高。
4. 聚合物与未反应的乙烯分离、挤出和后处理(包 括脱气、混和、包装、储存等):
第四章 本体聚合工艺
Bulk polymerization
4.1 本体聚合工艺特点
❖ 本体聚合是自由基4种实施方法中工艺过程最简单的 方法。
❖ 工艺特点:放热量大,体系传热困难,反应温度难以 控制,所得产品分子量分布宽,自动加速作用大,体 系粘度大。
❖ 在高聚物工业生产中采用本体聚合的有低密度聚乙烯,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
4.5 连续本体聚合-聚苯乙烯
4.5.1 概述 ❖ 聚苯乙烯是仅次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的通用树脂。在工
业上主要采用本体法、悬浮法和乳液法。其中本体法最为常用。 聚苯乙烯包括三类产品: ❖ 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良好的透明性、刚性、耐水性、化 学稳定性和优异电性能、耐辐照和加工性能。 ❖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是苯乙烯和橡胶(聚丁二烯或丁苯 橡胶)的共聚物,具有出色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是在聚苯乙烯中充入一定量的发泡剂 而成的产品,主要用作缓冲包装、绝缘材料及一次性餐具等。
重量轻,有机玻璃的相对密度为1.18, 为普通玻璃的一半。机械强度好(拉 伸强度55~75 MPa),抗拉伸和抗 冲击强度比普通玻璃高10倍以上。
优良的耐候性、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 性 。但可溶于芳烃、氯代烃、丙酮等 溶剂。
❖ 有机玻璃的用途
有机玻璃除了在飞机上用作座舱盖、风挡和弦窗外, 也用作吉普车的风挡和车窗、大型建筑的天窗 (可以防破碎)、电视和雷达的屏幕、仪器和设 备的防护罩、电讯仪表的外壳、望远镜和照相机 上的光学镜片、生活用品(如发卡、装饰材料 等)。
(b) 发热量大,易“爆聚”。 (C) 聚合物体积收缩率大,主要是由于许多分子
间力被共价键所代替。收缩超过单体原有体积的 1/5。 ❖ 根据PMMA本体聚合的特点,其聚合工艺分 “预聚”和“聚合”两段进行。
4.4.2 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
❖ 反应温度 温度↑,反应速率↑ ,转化率↑, 但温度过高,会导致 链终止速率超过增长速率,同时引起长链解聚,短链 增多,分子量↓。
2. 转化率的控制 乙烯聚合时放热大,易导致急剧升温,为保证安全 生产,保证产品质量,聚合转化率不能超过30%, 大量的乙烯需循环使用。
4.3.5 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构、性能和应用
4.3.5.1 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构
▲ LDPE不完全是线型结构,而是有长、短支链,近似树枝状结构。 其结晶度64%,远低于HDPE的85%。
▲ LDPE数均分子量一般在2.5×104-5×104之间,分子量分布宽 (Mw/Mn=20~50),工业上常用熔融指数相对表示相应的 分子量及流动性。
熔融指数:在标准的塑性计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树脂熔融后,
承受一定负荷(一般2160 g)在10 min内经过规定孔径挤压 出的树脂重量克数。在相同条件下,熔融指数越小,表明熔融 粘度越大,即分子量越高。
❖ 苯乙烯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阴离子聚合或阳离子聚 合反应以及配位聚合反应等机理聚合成聚苯乙烯及其共 聚物。但最具实际工业意义的是自由基聚合反应。
引发剂
模腔玻板
组成
干燥
玻板洗净
MMA单 体 预 聚 合 混 和 过 滤 脱 气 浆 液
浇铸
一次聚合 二次聚合
添加剂
切 割 热 处 理 PMMA板 脱 模
冷却
着色剂
检验
成品
有机玻璃的生产流程图
4.4.4 有机玻璃的本体聚合工艺条件分析
❖ 随板材厚度增加,引发剂用量要减少,聚合温度 要降低,聚合时间要延长,最后还需高温聚合。 Why?
4.4.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 结构
自由基引发的聚合物是无规结构,分子量50~100万,
在低温用紫外线等照射进行自由基聚合可得到间同立 构为主的PM n* COOCH3
❖ 性能 高度透明性。有机玻璃是目前最优良的
高分子透明材料,透光率达到92%, 比玻璃的透光度高。
38~50℃,使用受限制。 ❖ LDPE熔点为110~115℃,软化温度范围窄,低于软化温度15~
20℃,可进行延伸与造型,高于软化温度,可用挤出、注射等方 法加工。 ❖ 化学稳定性好,室温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耐弱酸碱。
4.3.5.3. 低密度聚乙烯用途
❖ 聚乙烯的生产能力长期居各品种的第一 位,消费量占世界聚烯烃的70%,占热 塑性通用塑料消费量的44%。
❖ 高压法采用自由基聚合,高温高压,所得聚乙烯密 度较低,一般为0.91~0.93 g/cm3,称为低密度聚 乙烯(LDPE)。
❖ 中压和低压法属于配位聚合,所生产的聚乙烯密度 较高,在0.94~0.97g/cm3 之间,称为高密度聚乙 烯(HDPE),此外还有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LLDPE,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密度0.91~0.94 g/cm3,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品种。
4.3.5.2. 低密度聚乙烯的性能
❖ 聚乙烯的力学性能取决于聚合物的分子量、支化度和结晶度。 LDPE较软,在强度上低于HDPE和LLDPE。抗冲击性能优于聚 氯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
❖ LDPE脆化温度低,低温性能优良。 ❖ 非极性材料,电绝缘性能优异,适于制造高频电缆和海底电缆的
绝缘层。 ❖ LDPE最高使用温度近80℃,但受力状况下,热变形温度仅为
世界最大的10家聚乙烯生产厂商:
Dow&UCC、 ExxonMobil、 Equistar、 ChevronPhillips 、 Borealis(丹麦)、 北欧化工、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BP公司、 Nova公司、 Atofina(法国)
4.3.1 乙烯气相本体聚合的特点
❖ 聚合热大:高于一般的乙烯基类型的单体聚合热。 ❖ 聚合转化率低,通常为20~30%,大量的乙烯必须
链转移剂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链转移剂,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理化性质影响不同。 丙烷可平稳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丙烯能与乙烯共聚,因此除 调节分子量和密度外,还会影响聚合物的端基结构。
4.3.4 LDPE生产工艺条件分析(釜式法为例)
1. 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工业上一般采用110~250 MPa 、130℃~280℃。
釜式法与管式法比较
项目
釜式法
管式法
压力
温度 反应器冷却带走热量
平均停留时间 生产能力
物料流动状况 反应器表面清洗方法
共聚条件 能否防止乙烯分解 产品PE分子量分布
长链分枝 微粒凝胶
大约110~250MPa,保持稳 定
可控制在130~280℃范围内 ﹤10%
10~120S之间 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在每一反应区内充分混合
b. 引发剂的配制
在油介质(矿物油)下配制成溶液,通过计量泵 注入聚合釜的乙烯进料管或直接注入聚合釜中。
c. 聚合生产方法
釜式法:采用釜式反应器,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 压力比管式法为低,反应容易控制,所得聚乙烯分 子量分布窄,有较多支链,适于做一般制品。
管式法:采用管式反应器,引发剂是过氧化物和氧, 压力大。所得聚乙烯支链少,分子量分布宽,薄膜 透明性及成型加工性比釜式法好,适宜做薄膜和电 缆等产品。缺点是聚合物粘管壁易导致堵塞。
❖ 低密度聚乙烯综合性能优异,卫生性好, 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部门和日常生活用品。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占其总产量的一半, 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工业品包装,农用 膜等。
❖ 可制成各种中空制品,如瓶、筒、盆和 大型工业储槽。
❖ 可作为高频电缆和海底电缆的绝缘层。 ❖ 其它用途:如人造花、盆景等。
4.3.6 乙烯的共聚改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4.4 本体浇铸聚合-有机玻璃
❖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 片装物称为有机玻璃(PMMA)。是目前塑料 中透明性最好的品种,密度为无机玻璃的一半, 抗碎能力高几倍,透光率高10%。但耐磨性、 耐热性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