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编写稿)
1入门四问PPT课件人教版
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8-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首 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子部: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
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
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
-12-
第一单元
时
入门四问
期 文化背景
唐代
宋代
明代
唐代社会空前繁荣,
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
贞观时期又是历史上著
名的“盛世”,号称“贞观之
治”。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
会的一个转型期,从文化
上看,中唐以后禅宗的盛
行、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
学的兴起,形成了文化的
新动向。
商品经济的发展,孕
育出中国的早期启蒙思
想。
首 页
同。”“天下一致
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
而百虑,同归而
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
殊途。”
成的思想资源。
-17-
第一单元
要
入门四问
点 相关论述
对自然
“斧斤以时入山
的
林,材木不可胜
亲和态
用也。”
度
其他
首 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
还要阅读经 梦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现
典
溪
相关
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观照古代文化经
每天四问演讲稿1【最新】
每天四问演讲稿各位同学: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简称每天四问。
第一问,你今天在学校快乐吗?为什么要快乐,快乐了,是因为什么快乐的。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常常觉的很不开心的那一些人,就要问一问那些很快乐的人,你们快乐的秘诀是什么?让自己快乐有什么样的方法吗?我觉得快乐很简单,只要自己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你顿时就会觉着自己很快乐。
希望同学们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第二问,今天在学校都收获了些什么,为什么要收获,收获了,收获了多少,为什么要收获。
因为你在学校里学习也好,干什么也好,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初中、大学、还有高中必不可少的三门主课,必须得学习,还必须得收获,因为你光学习,不去收获有用吗?第三问,你在学校里运动了吗,为什么要运动,是。
运动了?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人家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身子基本上和四五十岁似地,为什么,因为人家都运动,运动的自己的身子骨都很健壮。
你如果不运动就有可能会得上肥胖症。
第四问,你在学校里做好事了吗,为什么要做好事,做了,做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做好事就是乐于助人,乐于助人就是让别人知道你很善良,同时,你自己因为帮助了别人,而自己得到的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快乐,你帮助别人,就给了自己一份快乐。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自己每天有没有锻炼?有,锻炼了多长时间?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锻炼能让少年儿童身体强壮。
就我们自身来说,有了强壮的身体,才有本钱去寻求美好的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而且,只有少年强,国家才会强,否则,一切都只是遥远的梦想。
所以希望大家从小就树立“锻炼很重要”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运动,人人拥有健壮的体魄。
第二问,自己每天有没有读书?有,读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
我们是学生,能在知识海洋里遨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而且还能从书中汲取的知识,开阔眼界,学到本领,将来造福于社会。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学生版
中国文化经典研究第一单元入门四问☆学习目标1.总体了解中国文化经典2.掌握本书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一、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为使承载这些文化的典籍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我国从隋唐以来,通常采用“四部分类法”。
清朝乾隆时按照此法编成《四库全书》。
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不仅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长,从先秦到晚清,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三、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中国文化经典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关于本书的学习(一)本书的线索本书按照两条线索进行编排。
1.一条线索是从展开的,力求涵盖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
除了本单元属于中国文化经典概况的介绍外,以下九个单元依次是有关儒家和道家、历史、道德、佛教、政治、理学、科学、学术、文学等方面的经典。
2.另一条线索则大体是依展开的,从起(第二、三、四单元),经汉唐(第五、六单元),至(第七、八单元),结束于(第九、十单元),大致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走向相吻合。
而两条线索,又相互结合,如第二单元从儒、道两家经典入手,不仅是因为它们思想本身的重要,也因为它们实际上是中国文化之源;而最后一个单元在内容上与文学相关,又兼及近代文化转型问题。
总的目的是力图使学生在选修了本课程以后,对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论著有相对来说较为系统的学习,进而初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学习态度与方法学习本书中的经典有以下几个途径:☆同步训练一.课内阅读阅读《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节选)》,完成下面的题目。
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消解文字”指的是因对丰富多彩的形式的要求而对文字内容的淡化,乃至取消。
B.“眼花缭乱”指的是错综复杂、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迷失。
C.“文化濡染”指的是阅读民族文化经典对一个人的气质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改变。
D.“异质文化”指的是在形式上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其他国家的文化。
入门四问教案
入门四问教案入门四问教案模板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教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
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继续阅读经典,阅读传统。
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
但阅读经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
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
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
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体的人格精神。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
第1单元 入门四问
的科技著作。
《徐霞客游记》
《天工开物》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4:49:20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二)本书的编写结构 在结构上,本书除了课文外,各单元还安排了一些“相关读物”,这些“相 关读物”大多与课文属于同一类经典,如第二单元的《孟子》《庄子》即与课文 《论语》《老子》相呼应,同是儒、道二家的重要经典。也有的“相关读物”是 课文的延伸,如第三单元的课文是《左传》,而“相关读物”的《直书》则是对 古代历史实录精神的总结;第六单元课文《求谏》反映的是封建政治的理想状 态,而“相关读物”《原君》则是对君权至上思想的批判。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本书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大视野”栏目,主要选录了 一些当代名家的文章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它们与课文大多有一些思想上的关联, 有助于同学们近距离理解传统文化的影响与意义,并引发思考。
战国
《左传》《史记》
入门四问教案高品质版
入门四问教案高品质版课题:入门四问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入门四问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入门四问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入门四问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使用入门四问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主动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者黑板。
2.学生名册。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0分钟)1.提问:你们都经常面临解决问题的时候吗?2.继续提问:你们在解决问题之前,会先思考一下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吗?3.定义入门四问:入门四问是在解决问题之前,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在哪里”。
4.分析入门四问的重要性: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搞清楚问题的本质,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二步:学习入门四问的方法(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使用入门四问的方法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选择的问题,分别提出“为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在哪里”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3.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组问题进行展示,并进行简要解答。
第三步:应用入门四问解决问题(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重新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2.学生独立思考:每个小组成员独立思考问题,并列出自己认为的答案,并用入门四问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
3.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和讨论各自的答案,并互相批评和补充。
4.结果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结果分享,并得出最终的解答。
第四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让学生通过本次讨论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总结入门四问的作用和方法。
2.提问:你们觉得通过入门四问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更加有效吗?3.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进行课堂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使用入门四问的方法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李 时 珍 与 《 本 草 纲 目 》
胜 而 不 骄 , 败 而 不 怨 。 韩非子
王 国 维 与 《 人 间 词 话 》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设计这一题一方面是
为了引导学生对以前学习过的
文化经典著作做一个回顾,以
便于在学习本书时能联系起来,
达到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是 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古代
唐
代
《贞观政要》
明
代
《焚书》
《水经注》《齐民要术》《九章算
先 秦 术》《伤寒论》《营造法式》《农 至 明 代
政全书》《本草纲目》《徐霞客游
记》《天工开物》
明清之际
《日知录》《文史通义》
近
代
《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 《摩罗诗力说》《人境庐诗草》
三 、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文章剪辑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
文化教育方面。
中国古代文化 典籍都有哪些呢? 这些警世名句
你听过么?
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章剪辑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
之达道也。和而不同。” “天下一致而百
虑,同归而殊途。
3、包容性 这个和包括和谐、合作等多方面意义。古
人认为只要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
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 放趋势也是一致。
文章剪辑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入门四问上课用 (1)
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
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 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 作品。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三十三分。
经典?
●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是打败了时间 的文字。
● 经典不是指一本书拥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经典是
指一本被世世代代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的推动, 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所阅读的书。” 博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三十三分。
学习文化经典的态度和方法:
1、与先哲对话; 2、与师友对话; 3、与自己对话。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三十三分。
拓展延伸:
请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经典现代意义的认识。 比如,儒家强调孝,有人说孝敬父母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继承发扬; 也有人说,孝要求的是无条件、无原则 的顺从,不值得提倡。你是怎样看的呢?
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战国策·齐
策》
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三十三分。
对自然的亲和态度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三十三分。
史学
社会空前繁荣; “贞观之治”
唐代
六 《贞观 单 政 政要》 元 治
家国 学 天下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三十三分。
时期
文化背景
文化经典 对应 专 代表作品 单元 题
转型期
七
《朱子语 单
1入门四问 课稿
七 单 元
动向。
明 孕育出中国的早期启蒙思 李贽 代 潮。
天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焚书》 人欲
哲 学 三
时期
文化背景
中国的科学技术 自成体系,出现了一批 杰出的科学家,也产生
文化经典 代表作品
对应 专题 单元
先秦 了一些伟大的科技类著 至 明代 作。明代科学家总结了
前人的成果,写出了一 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
《水经注》 《齐民要术》 《九章算术》 八 《伤寒论》 单 《营造法式》 元 《农政全书》 《本草纲目》 科技 《徐霞客游记 之光 》 《天工开物》
科 技
时期
文化背景
明清易代,社 会剧变,促使了早 期启蒙思潮向纵深
文化经典 代表作品
对应 单元
专题
《明夷待访 录》
明清 封建专制体制的批 之际 判和反思,一是提
文化经典 代表作品
对应 单元
专 题
近 代
《人间词话》 《红楼梦评论》 《摩罗诗力说》 《人境庐诗草》
第 十 单 元 人文 心声
文 学 思 想
课外探究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 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
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
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 · 吐温”
《老子》 《论语》 《孟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荀子》等
第 二 单 元 儒道 互补
哲 学 一
时期
文化背景
在先秦大变动的社 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 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
文化经典 代表作品
对应 专题 单元
春秋 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 战国 精神。在两汉大一统的 至 政治局面下,出现了具 两汉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ppt1 人教课标版
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于丹(‹ 论语›心德,‹庄子›心德)”之热。这又说明 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
•
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于丹 (‹论语›心德,‹庄子›心德)”之热。这又 说明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
阅读经 典,弄清 两个问 题
一、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 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 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 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
• •
•
•
• •
1、学习会使你获得许多你成长所必需的“能源”,学习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希望,学习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资本”。但同时,学习也使你付出许多,其中包括你的努力、你的钻研、你的时光、 你的心血和汗水等。 2、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 不是随意的摘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4、有智慧的人未必先天就很聪明,反而更多的是通过后天毕生的努力。现在,我们这 些正在求学的学生,当中,有很多人是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没办法学好,因此悲观泄气,无心向学。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勤奋努希望就在面前。5、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 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只要我们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6、学习是件苦恼的事,每天两点一线, 从学校到家里,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每天面临着大量的习题和作业,日久天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使我对学习产生了苦恼的感觉,但转念一想,我做为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古 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有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功等于一份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这样想来,我又埋头作学了起来。 7、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他条件8、学习,是每个学生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学生们从学习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 如果问起他们为什么要学习?为谁而学习?估计大多数学生都不知怎么回答,当你问一个高材生为什么让读书时,他也许会说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他 也许会说为了不被父母责骂,也有可能会说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有可能会说考得好可以得到父母的奖励……9、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 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10、今天不想走,明天就要跑 了。11、我无所事事的度过了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所期望的明天。12、学习就是一种会使你更快乐、生活质量更好、更有自尊、对社会贡献更大的一种素质提高过程。13、一个人若想 拥有聪明才智,便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出于勤奋。”这是有道理的。就像古代大学者凌曙,小时候他家里穷,无钱上学。后来,他勤俭节约, 省下了一笔钱买了很多书回来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大学者。还有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义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 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14、学习也是快乐的,因为你学习了许多知识,当你学到了他 人不知道的知识,当你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的时候……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这些都是通过你的努力所取得的。15、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学习都征服不了,那你还能做什么?16、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8、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 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成就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青春写满无悔!19、学习犹如登山,有 的人则注重最终目标,有的人则注重前进的过程,不论哪种,都有其各自丰富的内涵,无孰优劣孰之分,只要你觉得适合即可。20、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21、“学习”二字出自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学”就是效仿,即从别人或书本、环境、媒体等处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等;“习”的原义是小鸟频频起飞, 这里指从自身实践经验中获得知识技能等,如幼儿在挨烫后才知道热火炉不能摸,这是他习得的知识,而如果他从大人口中得知热火炉不能摸,这是学得的知识。上面是孔子所认为的学习, 你心目中的学习是什么呢?22、此刻睡觉的口水将变成明天流下的泪水。23、学习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自然人是婚姻 的产物,社会人则是学习的产物。在学校里学习学科知识,你所获得的不单是学科知识,你还会获得做人的原则、知识运用的技巧、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24、书本把语文丰 富的知识都挥散出来,那些美丽的修辞方法,标点,符号,把语言的魅力,都挥放出来,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豪迈。读《三国》体验到了诸葛亮的机智,智慧,刘,关,张的友谊,亲情。 阅《��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一、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按照隋唐以来定型并逐渐流行开来的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一)经部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
四书五经:由《诗》《书》《礼》《易》和《春秋》组成“五经”,其后,又增至“七经”“九经”“十二经”。
到宋朝时有了“十三经”的说法,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又有人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来,与《论语》《孟子》相配研读,并为之作了详尽的注释和阐发,称为“四书”。
(二)史部二十四史:所谓“二十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后来,加上《清史稿》,又有“二十五史”的说法。
这些史书沿用了《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例,因为大多是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得到朝廷的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
除了正史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史书以及大量的“野史笔记”,同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三)子部除了儒家的经典以外,《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都属于子部。
魏晋以后,子部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子部书有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可以说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几乎都包括在其中了。
(四)集部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最大的类别应该是集部,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以诗文创作为主,但也不全属于文学作品。
虽然四部分类法的涵盖面很广,但并不能包括中国文化的全部典籍,例如本书所选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工农业各种科技成就的著作,很难纳入子部的哪一个门类中。
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特点(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时代。
入门四问上课用
一、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各是指的什么?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
度沿革等的历史书。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二、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
传播有什么特点”,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纵向梳理我国 古代文化经典的发展,基本把握全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从文化背景、代表作品、对应单元三个方面梳理)
三、中国文化经典的现实意义
曾国藩也学习倭仁,将自己的意念、行事、读书
和心得逐日以楷书写在日记上,以便随时检点克制。 他每日课程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 史、写日记、日知其所亡、月无望所能、谨言、养 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 另外,他还作《五
箴》以自警:“一曰立志,二曰居敬,三曰主静, 四曰谨言,五曰有恒。” 曾国藩就是这样,实践着
3.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 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 而不能称其为中国。
拓展延伸一:
问题设计:下面引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一些名句,对其 所体现的思想做一评价。
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
②“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庄子》)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 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
包容性
者,天下之大道也。”“ 和而不同。”“天下一致
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对的态自亲度然和“斧胜斤用以也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其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
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
学问123一、中国传统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其标准为何?所谓经,指的是《易经》、《书经》、《诗经》等古籍,主要为仁、义、礼、智之圣贤书;史,收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子,是指先秦以来诸子百家之言;集;收录的是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文章、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
二、古代的《四库全书》是指哪四本?《四库全书》是丛书名。
清乾隆时编纂。
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
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
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三、《四库全书》的底本的来源有哪些?1.内府藏书;2.清廷官修书;3.从各地征集的图书;4.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
四、《四库全书》的内容是什么?《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
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
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
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心有千千结一、什么叫‚经、史、子、集‛?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经部:指儒家学说。
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
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
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
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
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
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
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
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
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例题:按照我国经、史、子、集的传统分类法,下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经部:《论语》、《诗经》、《左传》、《孟子》、《说文解字》B、史部:《战国策》、《资治通鉴》、《史记》、《水经注》C、子部:《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D、集部:《楚辞》、《东坡乐府》、《孟浩然集》、《七录斋集》[解析]要做这道题,先得明白‚经、史、子、集‛的内容分类情况。
经部是以‚十三经‛为主和附以解释经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
‚十三经‛即《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解释经书的著作如《经典释文》;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如《说文解字》。
史部是记述历代史实、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著作及历史评论。
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刘知几的《史通》,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子部包括儒家(孔子、孟子除外)、法家、道家、兵家、名家、墨家、释家(佛经除外)、农家、医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及天文、术数、艺术、器物、茶酒、花鸟虫鱼等方面的著作。
集部主要收历代作家诗文集(包括别集、总集)及诗文评论。
由此可知,前面那道题的正确答案为C(《孟子》属于经部)。
二、中国古代重要典籍辑录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世界上最早的传记文学是司马迁的《史记》。
3.中国最早的旅游地理文学是《山海经》。
4.中国最早的叙事长诗是《孔雀东南飞》。
5.中国最大的诗歌集是《全唐诗》。
6.世界上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传》。
7.中国最早的诗文选集是《昭明文选》。
8.中国最大的小说集是《太平广记》。
9.中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是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
10.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是《搜神记》。
11.有“天下夺魁”之称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12.浪漫主义剧作‚临川四梦‛,即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四部名著《牡丹亭》(又称《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
13.中国最杰出的历史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4.有‚农民起义的画卷‛之称的是施耐庵的《水浒传》。
15.长篇神话小说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16.暴露明末社会世态的是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17.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是明代凌濛初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8.塑造女英雄的是《杨家府演义》,全称是《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19.讽刺小说的典范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20.现实主义杰作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21.“谈狐说鬼”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22.有‚海外奇谈‛之称的是李汝珍的《镜花缘》。
23.侠义小说的代表作《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
24.‚彰扬忠烈‛的是清人钱彩、金丰在各种“岳传”基础上增订而成的《说岳全传》。
25.“写兴亡之感”的是孔尚任的《桃花扇》。
26.轰动京城的是洪升的《长生殿》。
27.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即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交流对对碰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图。
‚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
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
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为什么今天我们还是要读经典著作?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
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
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三、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是什么?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
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
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
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
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探究尖尖角一、我国古代图书一般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诗词作品归于哪一类?[解析]经是指四书五经,例如《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史是指史书——《二十四史》,例如《资治通鉴》。
子是指诸子百家的言论,例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
集是指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汉乐府五类。
例如杜甫的《杜工部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
因此说,诗词作品应当是归于‚集‛这一类。
二、.正史、野史、笔记小说、类书、方志、文集分指何种书籍?归于何类?[解析]正史:史书分类名目之一,《隋书●经籍志》将史记、汉书等以帝王传记为纲的纪传体书例为正史,居史部书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