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犯罪与刑罚(参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八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犯罪与刑罚(参考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犯罪的三个特征,我国法律责任的种类。了解刑法、犯罪及应受到怎样的惩罚。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主刑和附加刑,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犯罪问题的有关知识,知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框是第七课的教学重点,因为第七课主要通过讲述违法、犯罪及其制裁,对学生进行刑法教育。主要讲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教材表述了刑法的概念,刑法的任务,刑法的作用。二是犯罪,犯罪概念有三层涵义,分别揭示
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讲犯罪的概念,必须结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学生掌握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对犯罪的概念也就掌握和理解了。三是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讲刑罚的概念,主要弄清刑罚与其他制裁措施相比较而具有的特征;讲刑罚的种类,弄清主刑和附加刑的特点,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附加刑可以随主刑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教法建议
1.利用教材或学生们在网络、影视等途径收集到的案例展示于课堂,使学生认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启发学生思考一些如:怎样衡量一种违法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犯罪分子为什么必须实行刑罚?…
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去收集身边的案例,设计研究专题。然后以文字、照片、图片、课件等形式在课堂上交流;也可用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进行探讨。如:关于主刑和附加刑的量刑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犯罪的三个特征,我国法律责任的种类。了解刑法、犯罪及应受到怎样的惩罚。
2.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主刑和附加刑,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
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犯罪问题的有关知识,知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
难点:犯罪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整堂课以启发式教学方式为主,从实例中让学生了解犯罪及其处罚。
第一步:复习旧课,适时引入新课。
1、复习旧课,填写下列表格:
类别
定义
处罚
违宪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2、阅读投影一中的案例:
初中生孙某不懂法,看到本村常丢东西,居民意见很大,孙某认为是租房的外地菜贩子所为,于是萌发了报复“老外地”的想法,曾经结伙拦劫,打伤过往的外地菜贩子,共抢得人民币几千元,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孙某有期徒刑8年。
提问:
孙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吗?为什么?
人民法院判处孙某有期徒刑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简要归纳。)
孙某的行为不是一般违法行为,而是犯罪行为。因为,它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并受到了刑罚处罚。人民法院判处孙某有期徒刑的依据是刑法。
教师从这里适时引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学习犯罪,刑法、刑罚的关系。
第二步,介绍我国刑法及其意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7,并填写下表:
刑法的定义
第一部刑法颁布时间
现行刑法颁布时间
刑法的任务
刑法的意义
教师检查学生填表情况,并进行总结:
刑法是一国家名义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概括起来就是惩治犯罪、保卫人民。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第三步,明确犯罪及其特征。
1、什么是犯罪?
请同学判断: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并适时引出犯罪的概念。
违法行为是指一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犯罪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所以,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投影二: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教师提问:从投影中你能概括出犯罪的特征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
2、犯罪的特征
第一,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这是犯罪的首要特征,也是它的本质特征。这一点把犯罪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区别开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他是否实施了某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