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

合集下载

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

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

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1. 河流(1)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水文特征突变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变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并适当考虑其它需要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

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2)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在取样断面上布设取样垂点与地表水采样点位的布设相似。

(3)水样的对待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其它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在该断面上同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

二级评价:同三级评价。

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2. 河口(1)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上游同河流。

(2)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同河流部分。

(3)水样的对待同河流部分。

3. 湖泊、水库(1)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方法和数目在湖泊、水库中布设的取样位置应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并且能切实反映湖泊、水库的水质和水文特点(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等)。

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

每个取样位置的间隔可参考下列设置。

①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 时:一级评价每1~2.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二级评价每1.5~3.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三级评价每2~4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二、三级评价每4~7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②水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等于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0.5~1.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二、三级评价每1~2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那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2为反映地表水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3.容器和容器壁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映,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为确保废水排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海洋调查中调查断面设置原则

海洋调查中调查断面设置原则

海洋调查中调查断面设置原则
在海洋调查中,调查断面的设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代表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海域设置调查断面,以确保获取的数据能够反映研究区域的整体特征。

这可能包括考虑水深、海底地形、海洋环流、生物分布等因素。

2. 系统性:将调查断面设置在一个系统的网络中,以覆盖研究区域的不同部分。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的空间变化和相互关系。

3. 可比性:确保不同调查断面之间具有可比性,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这意味着在设置断面时应考虑相似的水深、底质类型和生态条件等因素。

4. 重复性:为了监测海洋环境的长期变化,需要在相同位置周期性地设置调查断面。

这有助于追踪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

5. 可行性: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包括调查设备的能力、船只的通行性和安全因素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经济和时间成本。

6. 合作与协调:在涉及多个机构或国家的海洋调查中,需要进行合作与协调,以确保调查断面的设置合理、有效,避免重复工作。

7. 科学目标导向:根据具体的科学研究目标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调查断面。

不同的研究项目可能需要关注不同的海洋参数和过程。

总之,调查断面的设置应综合考虑研究区域的特征、科学目标的需求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和对海洋环境的全面了解。

水污染源调查 水生生物监测选点 水环境保护课件

水污染源调查 水生生物监测选点 水环境保护课件
(23)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 放标准(GB 4913–85)Leabharlann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24)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 放标准(GB 4914–85)
(25)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85)
(26)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6–85)
(27)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7–85)
C1.·L·ni
Ni =___________ 着 生 藻 类
C2·R·N·S
Ni—— 单 位 面 积 中 藻 类 和 个 体 数 (个/cm2)
C1——标本定容水数量(ml) C2——实际计数的标本数量 L——藻类计数框每边的长(um)
C1.·L·ni
Ni =__________ 着 生 藻 类
四 调查结果及分析
1.浮游生物结果表达 2. 着生生物种类,数量统计及成果表
达。 3.底栖动物种类数量统计及成果表达 4.底栖动物野外采集记录 5.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测定结果 6.水生高等植物野外采集记录
五、供参考用的评价标准
六、 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 • 环境质量标准、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环境基础标准、 • 环境方法标准、 •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 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 两级是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 制订环境质量标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是:
• (1)保证居民不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2)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3)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 (4)对自然环境无劣化作用。
我国已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82)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 代替GB 3838–83)

国考断面设置原则

国考断面设置原则

国考断面设置原则
国考断面是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中的评价、考核、排名监测断面(点位),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满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考核和城
市水环境质量排名等当前环境管理的需求。

其设置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代表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能够反映不同区域、不同水域
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2. 均匀分布:在各个流域和地区内均匀设置断面,能够全面反映整
个流域的水环境质量。

3. 考虑地理特征:根据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合理设置断面位置,能够更好地反映水域的自然状况。

4. 便于监测和管理:选择便于监测和管理的地方设置断面,能够更
好地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设置断面,能够更好
地监测人类活动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6. 可持续性:设置断面时应考虑可持续性,保证断面能够长期稳定
地监测水环境质量。

7.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设置断面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
保监测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总之,国考断面的设置原则是确保所选断面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

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一、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在对所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布设。

(一)断面布设要有代表性根据调查计划方案的目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域布设断面,以获得所需要的代表性样品。

例如,在江河中,应在污染源附近及其上下游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受污染和未受污染的河段状况。

在排污口下游则往往要多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不同距离受污染和恢复的程度。

对整个调查流域,必要时按适当间距设断面(或站点)。

这样,才能获得代表性的生物样品。

(二)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设的一致性水生微生物指标是评价水体水质和生态状况的重要参数,只有与水化学监测指标结合起来进行污染与生物效应的相关分析,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因此,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要尽可能与水化学监测断面相一致,以利于时空同步采样,获得相互比对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三)断面布设要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要有整体观点,从一条河流(河段),一个湖泊的环境总体考虑,以获得反映一个水体的宏观总体数据,以满足对水体环境综合评价分析的需要。

例如,流经城市的河段布设监测断面时,既要了解河流入城市河段前的水生生物状况,又要掌握由于城市排污对水体生态状况的影响,以及水体是否有自净能力等。

故其监测断面至少要在河流入城市前、流经城市排污段以及出城市河段布设三个断面[即上(对照断面)、中(污染断面)、下(观察断面)],以便了解流经城市河段的整体情况,为综合评价该城市排污对水环境生态的影响提供依据。

(四)断面布设的经济性断面布设方案提出后,要进行优化验证,以期用最少的断面和人力、物力,获得具有最大效益,并有代表性的数据。

同时,要尽可能布设在交通方便、采样安全的地段,以保证人身安全和样品的及时运输。

(五)断面布设的连续性环境监测断面的布设,不仅要考虑反映环境生态现状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期的趋势分析研究的需要,要为观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价环境效益、强化环境管理服务。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欢迎共阅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3.了解采样期间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料种类及用量、用水量、生产周期、废水来源、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行状况等,4.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主要内容有:排污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地点及时间、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所加保存剂名称、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采样渠道水流所占截面积或堰槽水深、堰板尺寸,工厂车间生产状况和采样人等,5.水样送交实验室时,应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工作,并由送交人和接收人签字,6.采样人员应持证上岗,7.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湖泊和水库采样点位的布设应考虑哪些因素:1.湖泊水体的水动力条件。

2.湖库面积、湖盆形态,3.补给条件、出水及取水,4.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5.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循环及迁移转化,6.湖泊和水库的区别采用酸化-吹气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保证预处理装置各部位的气密性.2.导气管保持在吸收液下,3.加酸前须通氮气驱除装置内空气,4.加酸后,迅速关闭活塞,5.水浴温度应控制在60-70°C,6.控制适宜的吹气速度保证加标回收率。

硫酸钠去除;4.亚硝酸盐含量大于1 mg/L有干扰,用氧化消解和加氨磺酸去除;5.铁浓度为20 mg/L,使结果偏低5%。

如何延长抗坏血酸的使用期:抗坏血酸溶液氧化发黄,主要由于溶液中存在微量铜造成,加入EDTA-甲酸可延长溶液有效使用期,溶液经过3个月显色乃正常;也可加入冰乙酸代替甲酸。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那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2为反映地表水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3.容器和容器壁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映,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为确保废水排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生物监测考核试题答案

生物监测考核试题答案

生物监测考核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水生生物监测断面布设原则①断面布设的(代表)性;②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设(一致)性;③考虑水体环境的(整体)性;④断面布设的(经济)性;⑤断面布设的(连续)性。

二、问答题1、统计浮游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答:①长条例计数③硅藻种类比例计数②视野计数④倒置显微镜计数⑤滤膜封片计数2、生物监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1)对水环境中各种生物指标进行定期的或临时的监测,了解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直接危害,潜在影响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其综合污染效应,鉴别和测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度。

特别要尽早发现危害人类健康最危险的“三致物”。

这对保障人类身体健康,保护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生物平衡以及用生态学观点评价水体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2)对排入水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以及国际交涉等提供科学依据。

(3)通过自然水体及污染水体长期累积的监测资料及趋势分析,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制订和修订标准,开展科学研究及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依据;(4)进行生物监测技术研究,开展科研性生物监测。

为农村生态、城市生态研究及国土整洁、净化环境等宏观决策服务。

3、《生物监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适用于哪些水域的生物监测?答: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及污染水体的生物监测。

4、《生物监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规定了哪些项目(包括必测和选测)?共多少种?答: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叶绿素a测定、黑白瓶测氧、残毒、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粪链球菌、鱼类、蚤类、藻类、Ames试验、紫露草微核、蚕豆根尖、鱼类SCE等20种。

5、水生生物监测断面布设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水生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应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1.断面布设的代表性。

2.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设的一致性。

3.断面布设要考虑水体环境的整体性。

监测断面的布设

监测断面的布设

第十章 计算流体动力学在客车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影响客车空调系统噪声的主要因素及其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 二、CFD的研究进展及CFD软件
1933 年,英国人Thom首次用手摇计算机数值求解了二维黏性流体偏微分 方程,CFD由此诞生。
CFD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主要应用于航天和汽车工业,并带动了 所有与流体力学有关的其他行业蓬勃发展。
CFD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空气 动力 学性 能研 究
车内 空调 气流 组织 分析
车内 热环 境分 析
风窗 玻璃 除霜 性能 研究
发动 机舱 热环 境分

发动 机燃 烧过 程分

进排 气歧 管气 流模

发动 机冷 却系 统模 拟
油泵 内部 流场 模拟
燃料 电池 内部 流场 模拟
第十章 计算流体动力学在客车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FLUENT 是当前国际上较流行且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商用 CFD 软件包。由于具有丰 富的物理模型、先进的数值方法以及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设计、石 油天然气、涡轮机设计等凡是与流体、热传递及化学反应等有关的工业领域均可使用。
FLUENT的软件设计基于 CFD 软件群的思想,针对各种复杂流动的物理现象,采 用不同的离散格式和数值方法,以期在特定的领域内使计算速度、稳定性和精度等方面 达到最佳组合,从而高效解决各领域的复杂流动计算问题。开发了适用于各领域能够模 拟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和其他复杂物理现象的流动模拟软件。
断面布设的原则 布点方法
任务一 水生生物监测断面布设
一、 断面布设的原则
1. 代表性 2. 与水化学采样断面的一致性 3. 整体性 4. 经济性 5. 连续性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河流监测,听起来好像有点儿枯燥,但其实它可重要了!就像我们每天都得吃饭,河流也需要“健康检查”。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保证让你听了不觉得乏味,反而会觉得这事儿挺有趣的!1. 了解河流的特点1.1 河流的形态首先,咱们得对河流有个基本了解。

河流就像一条巨大的“蛇”,有的河弯弯曲曲,有的则一泻千里。

咱们布设监测断面的时候,就得考虑河流的形态。

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行,而是得找那些最能代表河流特点的地方,比如急流、缓流、深水区和浅滩等,像挑选水果一样,得挑最鲜的。

1.2 流域特征再来,流域的特征也不能忽视。

流域就像河流的“家”,土壤、植被、地形等都会影响水质和流量。

比如说,如果你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监测到的水质肯定和一个工业区差很多。

咱们得清楚这个流域的“脾气”,才能制定出合适的监测方案。

2. 确定监测目标2.1 水质监测接下来,咱们得想想监测的目标。

水质监测是个重要的方向,就像医生给你做体检。

我们得知道水里有什么污染物,是不是能喝。

比如说,如果监测发现水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那可就不得了,得立马采取措施。

为了让结果更准确,咱们还得选择那些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比如靠近工厂排污口的地方。

2.2 水量监测还有水量监测,这个就像你每月看电费账单一样。

水量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到生态平衡和人们的生活用水。

我们得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情况下,定期监测河流的流量,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毕竟,水少了不行,水多了也不行,得让它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3. 布设的原则3.1 多样性原则说到布设原则,咱们得讲讲“多样性原则”。

就好比你吃饭,不光能吃米饭,还得配上菜。

监测断面也不能只选一个点,得选择多个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测网络。

这就像打麻将,大家都得出牌,才能看清全局。

3.2 连续性原则最后,咱们还得讲讲“连续性原则”。

监测就得像个马拉松,得有耐心。

不能今天测完,明天就不管了。

咱们要定期、持续地进行监测,这样才能捕捉到河流的变化情况,就像你想知道自己减肥成功与否,得坚持每周称体重一样。

水环境监测断面的设置

水环境监测断面的设置

水环境监测断面的设置国控断面的设置按照监测的水环境质量情况、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幻逻辑,同时考虑社会经济进展,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确定监测断面布设的位置和数量,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监测数据。

选定的监测断面和垂线均应经环境庇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在地图上标明精确位置,在岸边设置固定标记。

同时,用文字解释断面周围环境的具体状况,并配以照片。

这些图文资料均存入断面档案。

断面一经确认不能任意变动。

确需变动时,需经环境庇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重作优化处理与审查确认。

对于时节性河流和人工控制河流,因为实际状况差异很大,这些河流监测断面确实定,以及采样的频次与监测项目、监测数据的用法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庇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定。

(一)断面特性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主要功能是全面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情况。

监测网要笼罩全国主要河流干流、主要一级支流以及重点湖泊、水库等,设定的断面(点位)要具有空间代表性,能代表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情况,全面、真切、客观反映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情况及特征。

在原有759个断面(点位)基础上举行优化和调节,保证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历史连续性。

(二)断面(点位)类型国控水环境监测断面包括背景断面、对比断面、控制断面、国界断面、省界断面、湖库点位。

此外在日供水量≥10万t,或服务人口≥30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设置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断面(点位)。

(三)笼罩范围河流:我国主要水系的干流、年径流量在5亿m 以上的重要一、二级支流,年径流量在3亿m 以上的国界河流、省界河流、大型水利设施所在水体等。

每个断面代表的河长原则上不小于100km。

湖库:面积在100km (或储水量在10亿m 以上)的重要湖泊,库容在10亿m 以上的重要水库以及重要跨国界湖库等。

每50~100km 设置一个监测点位,同时空间分布要有代表性。

给排水综合知识: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doc

给排水综合知识: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doc

给排水综合知识: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1.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

对行政区域可设背景断面(对水系源头)或入境断面(对过境河流)或对照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河口断面或出境断面。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度(至少10km),还应设消减断面。

2.根据水体功能区设置控制监测断面,同一水体功能区至少要设置1个监测断面
3.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4.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5.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

6.流域同步监测中,根据流域规划和污染源限期达标目标确定监测断面(见第7章流域监测)。

7.河道局部整治中,监视整治效果的监测断面,由所在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8.应急监测断面布设见第9章。

9.入海河口断面要设置在能反映入海河水水质并临近入海的位置。

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

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一、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在对所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布设。

(一)断面布设要有代表性根据调查计划方案的目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域布设断面,以获得所需要的代表性样品。

例如,在江河中,应在污染源附近及其上下游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受污染和未受污染的河段状况。

在排污口下游则往往要多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不同距离受污染和恢复的程度。

对整个调查流域,必要时按适当间距设断面(或站点)。

这样,才能获得代表性的生物样品。

(二)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设的一致性水生微生物指标是评价水体水质和生态状况的重要参数,只有与水化学监测指标结合起来进行污染与生物效应的相关分析,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因此,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要尽可能与水化学监测断面相一致,以利于时空同步采样,获得相互比对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三)断面布设要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要有整体观点,从一条河流(河段),一个湖泊的环境总体考虑,以获得反映一个水体的宏观总体数据,以满足对水体环境综合评价分析的需要。

例如,流经城市的河段布设监测断面时,既要了解河流入城市河段前的水生生物状况,又要掌握由于城市排污对水体生态状况的影响,以及水体是否有自净能力等。

故其监测断面至少要在河流入城市前、流经城市排污段以及出城市河段布设三个断面[即上(对照断面)、中(污染断面)、下(观察断面)],以便了解流经城市河段的整体情况,为综合评价该城市排污对水环境生态的影响提供依据。

(四)断面布设的经济性断面布设方案提出后,要进行优化验证,以期用最少的断面和人力、物力,获得具有最大效益,并有代表性的数据。

同时,要尽可能布设在交通方便、采样安全的地段,以保证人身安全和样品的及时运输。

(五)断面布设的连续性环境监测断面的布设,不仅要考虑反映环境生态现状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期的趋势分析研究的需要,要为观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价环境效益、强化环境管理服务。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置和设置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置和设置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一、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在确定和优化地表水监测点位时应遵循尺度范围的原则、信息量原则和经济性、代表性、可控性及不断优化的原则。

总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反映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应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得断面获取有足够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应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对河流来说,具体的各类监测断面设置方法如下:1.?背景断面应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因此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用区及主要交通路线。

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2.?入境断面,即对照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因此应设置在水系进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

3.?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因此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和河水基本混匀处。

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依据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它水文特征等。

其中,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如某河段的各控制断面均有五年以上的监测资料,可用这些资料进行优化,用优化结论来确定控制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4.?出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

因此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如在此行政区域内,河流有足够的长度,则应设置消减断面。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应设置在控制断面的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着下降处。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一般应布设对照、控制、削减三类断面特别应注意:1、调查范围的两端布设一个取样断面2、重点保护水域及环境敏感点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应布设取样断面4、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有污水排入)应布设取样断面5、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闸坝)应布设取样断面6、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米处应布设取样断面掌握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方法及取样方法断面确定后,根据河宽布置采样垂线;每条垂线上,根据水深设置采样点总的来说:样品数量的规定如下:一级评价:每个水质采样点取1份水样二级评价:每条采样垂线取1份混合水样三级评价:每个断面取1份混合水样下面分别讲述。

河流:1、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原则布设:(1)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2)大、中河:河宽<50m,共设两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3)河宽>50m,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4)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陛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 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3、取样方法: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原则

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原则

1、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原则1、考虑河段内生活、生活取水口位置及取水量;废水排放口的位置、污染物排放情况;河段水文及河床情况;支流汇入、出,水工建筑情况;河岸植被、水土流失情况;其他影响水质均匀程度因素等。

2、考虑交通、通汛(满足水质监测快速、安全),尽可能与水文断面一致(靠近),取得有关水文数据。

3、应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避开急流、死水、水草、垃圾积区)。

4、优化方案以较少断面、测点取最代表性样品。

2、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方法1、流经城市、工业区等污染较重的河流,根据需要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2、有较大支流汇入,应在靠近汇入口上游的干支流及汇入后干流下游处布设采样断面。

3、国际河流、省际、市际交界处(比较敏感水域) 布设采样断面。

4、河流沿途中遇湖泊、水库时,靠近入口、出口分别布设采样断面。

5、入河排污口下游的纳污河流,布设采样断面。

6、各特殊水体功能区,如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水产养殖、风景等布设采样断面。

7、为取河流或水系水质背景值,应在河流上游、源头(未受污染) 布设采样断面。

3、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布设方法1、应根据进水区、出水区、滞水区、岸边区布设采样断面。

2、湖、库沿岸主要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风景、鱼类回游产卵区、游泳场等不同功能水域处分别以这些功能区为中心布设弧形采样断面。

3、湖、库采样断面应与断面附近水流方向垂直。

4、采样垂线布设方法1、布设水面宽100m根据河流断面来布设,水面宽<50m,――――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m~~100m,河流近岸有明显水流处设左、右两条垂线;水面宽100m~~1000m,设三条(一条中泓垂线,河流近岸有明显水流处设左、右两条垂线);水面宽1000m以上,应酌情增加采样断面。

2、当水面宽>100m,有存在污染带,污染带>水面宽5%,在污染带内增设采样垂线;3、污染带<水面宽5%,但对水质影响大,也应增设采样垂线。

4、湖、库出入口断面采样垂线布设与一般河流相同,中心区、滞水区、鱼类回游产卵区等各断面可布设1~5采样垂线,如无明显功能分区,采取网格法均匀布设采样垂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一、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在对所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布设。

(一)断面布设要有代表性根据调查计划方案的目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域布设断面,以获得所需要的代表性样品。

例如,在江河中,应在污染源附近及其上下游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受污染和未受污染的河段状况。

在排污口下游则往往要多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不同距离受污染和恢复的程度。

对整个调查流域,必要时按适当间距设断面(或站点)。

这样,才能获得代表性的生物样品。

(二)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设的一致性水生微生物指标是评价水体水质和生态状况的重要参数,只有与水化学监测指标结合起来进行污染与生物效应的相关分析,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因此,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要尽可能与水化学监测断面相一致,以利于时空同步采样,获得相互比对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三)断面布设要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要有整体观点,从一条河流(河段),一个湖泊的环境总体考虑,以获得反映一个水体的宏观总体数据,以满足对水体环境综合评价分析的需要。

例如,流经城市的河段布设监测断面时,既要了解河流入城市河段前的水生生物状况,又要掌握由于城市排污对水体生态状况的影响,以及水体是否有自净能力等。

故其监测断面至少要在河流入城市前、流经城市排污段以及出城市河段布设三个断面[即上(对照断面)、中(污染断面)、下(观察断面)],以便了解流经城市河段的整体情况,为综合评价该城市排污对水环境生态的影响提供依据。

(四)断面布设的经济性断面布设方案提出后,要进行优化验证,以期用最少的断面和人力、物力,获得具有最大效益,并有代表性的数据。

同时,要尽可能布设在交通方便、采样安全的地段,以保证人身安全和样品的及时运输。

(五)断面布设的连续性环境监测断面的布设,不仅要考虑反映环境生态现状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期的趋势分析研究的需要,要为观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价环境效益、强化环境管理服务。

因此,为获得长期的连续的,并具有可比性的数据,断面布设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动。

二、布点方法(一)河流根据河流(河段)流经区域的长度,至少设三个断面,即排污口上游设对照断面,排污口附近(一般在下游500~1000 m)设污染断面,排污口下游(一般在下游1500m以远)设观察断面(或称消减断面),有条件的可增设1~2个观察断面。

有支流的河流,要在支流流入主河流处设断面(或站),以了解支流的水质状况。

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涨潮时污水有时向上游回溯,设点时也应考虑。

每个断面的采样数可视河流宽度而定,宽度在50m以下的河流,在河中心设1个采样点;宽度在50~100m的河流设左右2个采样点;宽度在100m 以上的河流设左、中、右3个采样点。

(二)湖泊、水库根据该水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点,以获得该水体总体质量状况为基础布设。

一般应在下述水域布点(断面):①入湖口区(入库口区);②湖(库)中心区;③出口区;④最深水区;⑤沿湖(库)边排污口区;⑥湖(库)相对清洁区。

各采样断面,可采集断面的左中右样品,也可根据实验验证能获得所需代表性样品的区域有目的的布设。

复习思考题1.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有哪些?2.简述湖泊和河流的布点方法。

第二节浮游生物的测定浮游生物(plankton)是指随波逐流地生活在水体中的微型生物。

它包括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和浮游动物(zooplankton)两大类。

在淡水中,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它们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出现。

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

浮游生物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在水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很多浮游生物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可作为水质状况的指示生物。

而且浮游生物分布广,取材比较方便,所以在水污染调查中,浮游生物常被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一、采样(一)采样工具1. 浮游生物网浮游生物网有两种类型,即定性网和定量网。

定性网是由黄铜环及缝在环上的圆锥形筛绢网袋构成,网的末端有一浮游生物集中杯(图2-1)。

网本身用尼龙筛绢制成。

根据筛绢孔经不同划分网的型号,常用的有25号,20号和13号三种规格,其中25号网网孔大小为0.064mm(200孔/in),用于采集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20号网网孔大小为0.076mm(193孔/in),用于采集一般浮游植物及中小型浮游动物,13号网网孔大小为0.112mm(130孔/in),用于采集大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等。

定性网的规格见表2-1。

表2-1 定性网的类型定量网与定性网的区别在于,定量网的前端有两个金属环(图2-2),两环之间有一圈帆布称为附加套,其作用在于减少浮游生物的流失。

除此之外,定量网的网身比定性网长些,网口略小些,其它材料都与定性网相同,定量网也有两种规格,见表2-2。

表2-2 定量网的类型图2-1 浮游生物定性网图2-2 浮游生物定量网1-金属环;2-帆布,3-筛绢,1-金属环,2-帆布;4-帆布;5-浮游生物集中杯;6-活栓 3-筛绢;4-帆布;5-浮游生物集中杯;6-活栓2. 采水器采水器系由金属、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的盛水器,具有一定的容积,有的可自动关闭。

采水器种类很多,而且也没有统一起来。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瓶式采水器瓶式采水器又叫采水瓶,是用容量为l升的广口瓶制成的。

其制作方法是:在广口瓶的瓶底附加一重量约1500克的铅块或铁块,以铁丝绕紧,使瓶子可以沉入水中,瓶中加橡皮塞,塞上穿三个孔,一个插入温度计;一个插入一根较长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接近瓶底,为进水管;另一个插入一根短玻璃管,其下端恰好在橡皮塞的下端,为排气及出水管。

两根玻璃管的上端,均露出橡皮塞上3厘米左右。

用一根长约25厘米,口径与玻璃管几乎相吻合的橡皮管将两根玻璃管连接起来,接于出水管的一端要扎紧,以免脱落,接于进水管的一端要松一些,并在橡皮管的一端系上一根小绳,以便采水时可以拉脱橡皮管,使水样流入瓶中。

作为进出水玻璃管的口径,最好在10毫米以上,这样进水较快,较大的浮游动物也不易逃遁。

在采水瓶上,用粗铁丝做一个环,系上一根粗线绳,线绳上做好尺度标记。

采水样时,将瓶塞塞紧,在进水管外用水沾湿,将橡皮管轻松地套上后,手持粗绳,将瓶沉入水中,根据尺度标记,至需要采水的深度,轻拉小绳,使橡皮管与进水管脱开,水便从进水管流入瓶中,瓶中空气从排气管排出,约3~5分钟后,待温度稳定,将瓶提起,先记录水温,水样可由出水管倒出。

倒水时,瓶内的长玻璃管口朝上,水才可顺利倒出。

瓶式采水器,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但采水深度不大,一般只适于5米深度以内的水体。

(2) 水生--81型有机玻璃采水器:此采水器为圆柱形,由有机玻璃制成(图2-3)。

此采水器的上下底面均有活动门,使用时先夹住出水口橡皮管,将采水器沉入水中,活动门则自动打开,水即自动进入,沉入哪一层就采哪一层的水样。

采水的深度可通过拉绳上的尺度标记来确定。

当采水器沉入所需深度时,即可上提拉绳,上盖和底部活动门会自动关闭。

提出水面后,不要碰及下底,以免水样漏出。

采水器的内壁上有温度计,可同时测知水温。

此采水器有1000毫升、2500毫升等各种容量的型号,目前较为常用。

3. 透明度盘透明度盘是一直径20cm 的圆形铁盘,上面依中心平分为四个部分,以黑白漆相间涂漆,下面中心有一铅锤(图2-4)。

用时,将盘在背光处放入水中,逐渐下沉,至刚好不能看见盘面的白色时,记取其深度就是水的透明度。

观察须反复2~3次,透明度以厘米为单位。

(二)采样层次(深度)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不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是有差异的。

所以在采样时,要根据水体的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层次。

一般常规生物监测,在江河中,由于水不断流动,上下层混合较快,可不分层采样,在水面下0.5m 左右采样即可。

在湖泊、水库中,若水深不超过2m ,一般可仅在表层(0.5m 深处)取样,如果透明度很小,可在下层加取一样,并与表层样混合制成混合样;水深5m 以内的可在水面下0.5m ,1m ,2m ,3m ,4m 处采样,混合均匀,从中取定量水样。

对于透明度较大的深水水体,可按表层、透明度0.5倍处、1倍处、1.5倍处、2.5倍处、3倍处各取一水样,再将各层样品混合均匀后取一样品,作为定量样品。

若需了解浮游生物垂直分布情况,不同层次分别采样后,不需混合。

(三)采样方法及采样量1. 定性样的采集用浮游生物定性网(根据采集目的选择不同型号的网,一般可用25号网)在选定的采样点于水面和0.5m 深处以每秒20~30cm 的速度作“∞”形循回缓慢拖动,时间为5~10分钟(视生物多寡而定)。

较大的水体(如湖泊、水库)采样时,可把浮游生物网拴在船尾,图2-4透明度盘图2-3有机玻璃采水器 1. 进水阀门 2. 压重铅圈 3. 温度计 4. 溢水门 5. 橡皮管以慢速拖拽,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水样采好后,将网从水中提出,待水滤去,轻轻打开集中杯的活栓,放入贴有标签的标本瓶中,以备室内分类鉴定之用。

2. 定量样的采集采集定量样可用采水器和定量网,常用的是采水器。

采集水样的量要根据浮游生物的密度和研究的需要而定。

一般来说,浮游生物密度低采水量就要多。

对于藻类,一般采水1~2升;对原生动物、轮虫及未成熟的微小甲壳动物,采水1~5升;成熟的甲壳动物则要10~50升。

如用定量网采集定量水样,可选择适当型号的网,放入距水底0.5米处,然后垂直上拖,以0.5米/秒的均匀速度拖取,所采水样的体积可按下列公式推算出来。

水样体积= r2×H式中r为网口半径,H为拖取的深度。

(四)采样频率一般常规生物监测,每年采样应不少于两次,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若要了解浮游生物周年的变化,则一年四季都要采样,特殊需要,则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采样次数。

采样要尽量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二、样品的固定、浓缩和保存水样采集之后,除留着进行活体观察的样品(这样的样品不应太浓,不应完全充满容器,应避免日光照射,放在背光处,可不封闭瓶口,并应在3小时内镜检)外,其它定性、定量样品,都应马上加固定液固定,以免标本变质。

对藻类、原生动物和轮虫可用鲁哥氏液(Lugo1s)(碘化钾60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加碘40g,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0mL)固定,一般1000mL水样加15mL鲁哥氏液。

对枝角类和桡足类,可用4%的福尔马林(福尔马林4mL,甘油10mL,水86mL)或70%酒精固定,一般l00mL水样加4~5mL福尔马林溶液。

如先用福尔马林溶液固定48小时,再转入70%酒精中保存效果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