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
1.前言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统计,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0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00多所。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合并,体育运动馆的建设是高校建设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当前高校体育领域必须正视的课题。
2.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设指导思想不能实现变革时代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领域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服务,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了满足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单一的需要,受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又强化了学校体育为竞技运动服务的功能。
高校体育就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构建起了以二十世纪西方竞技运动形式为主线(武术为特殊形式)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可以说,十几年以来普通高等体育总体上讲,其场馆、实施、器材的添置基本上没有跳出传统的田径、体操、球类(三大球)、武术、乒乓球、游泳等竞技体育运动形式。
而对于那些民族、民间、具有地域特色、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供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场馆设施却严重缺乏,显然为这种单一的竞技运动模式配备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其功能只能满足竞技运动教学的需要,不能
满足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指导纲要》提出的构建大课程结构设置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日益开放的、社会化的高等学校体育领域整体的需要。
2.2体育场地面积小
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
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的提高。
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现在在我国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2.3体育场馆经费投入不足
在我国,大学体育场馆建设与维护一般是由学校单方面投资,一般低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1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投资水平,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在预算范围内给予地方公共团体部分补助,对学校体育设施的补助经费占总额的1/3。
高校体育场馆经费的缺乏,在很大程度阻碍了其发展,使相当多的高校场馆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另外,由于我国体育场馆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费浪费严重。
学校所提供的经费因管理不合理,在运作途中,经重重扣压、吞吃、实际用在场馆建设中的就大打折扣,最终造成新建体育场馆质量差,给教学与训练等带来诸多不便。
2.4没有配备专职的体育指导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希望在健身的同时还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健身指导。
专职体育指导员在体育活动中起着传授技能、指导锻炼和组织管理的作用,其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高校虽拥有体育界众多的专家、教授等人才优势却不被利用,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目前高校体育馆还没有配备专职的体育指导员。
2.5场馆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作为向外展示自我的一个窗口,消费者便是上帝,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馆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场馆的服务质量低劣,受害者最后还是高校体育馆本身,因为没有消费者就没有效益和发展。
所以要满足消费者不单单为了锻炼而锻炼的心理需求,一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创立自己的服务品牌,重树高校体育馆的形象。
3.高校体育场馆发展对策
3.1转变观念加大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力度
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经营应该抓住加入WTO和申奥成功的历史机遇,转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观念,加大体育场馆经费的投资力度,使其加速发展。
各高校体育产业应该把体育场馆的开发经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体育场馆的开发经营,推动高校体育产业发展。
3.2协调体育场馆设施的多种功能
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应正确把握新时期高校体育功能的多元特征,并以特定的地域、院校具体情况为依据,坚持把学校体育教学所需环境与竞技运动环境融合,与现代健身、休闲、娱乐环境以及校园文化景观有机结合。
在具体操作上,应采取符合学校所在地城市的市情,各院校特点和本土文化以及适当超前的规划。
3.3设计理念突出“以人为本”
运动场馆的建设,强调“竞技运动功能与满足高校多层次人的需要”相结合,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比如,游泳池的设计,可借鉴水上游乐中心的一些设计思想。
在游泳池的外型设计与深度上多样化、柔性化,即能满足竞技比赛与训练的需要、教学的需要,同时又适合不同层次人们健身、娱乐的使用。
又如,田径场跳远区、跳高区沙地区域的增加,以满足多人数的参加和在沙中赤足练习的乐趣等。
跳远区踏跳的“多板设计”满足身体素质差的群体需要。
3.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体育运动场地的管理是体育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场馆的服务质量与使用寿命。
它的内容包括对入场者的检查,对使用者进行监督和指导以及对场馆的维修。
对使用者活动的监督和指导应根据场馆使用规则进行,这是保证正确使用场地,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所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对要步入市场化的高
校体育场馆来说尤为重要。
只有利用全新管理理念,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