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特征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研究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dd71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5.png)
收藏价值与市场行情
收藏价值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和历史价值,是收藏家们追求的珍品。 这些画作不仅代表了当时的艺术成就,也 反映了宋元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思想状态 。
VS
市场行情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在艺术品市场上的行 情非常高,价格逐年攀升。这些画作往往 以拍卖的形式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吸引 着全球收藏家和投资者的关注。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研究
2023-11-03
目录
•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 •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影响与传承 •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与作品 •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保护与收藏
01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起 源与发展
05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美 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美学价值
意境之美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追求空灵、简约的意境,通过墨 色的深浅、线条的粗细表现大自然的韵味,具有极高的 审美价值。
形式语言
画家们运用抽象的形式语言,将自然景观的复杂多变转 化为富有节奏感的画面,使作品既有自然之趣,又有艺 术之美。
文化精神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尤 其是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使作品不仅具有形式美, 还有深层的文化意蕴。
03
文化内涵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中,包含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如儒家思 想、道家思想等,这些文化元素为画 面增添了更深的内涵和价值。
03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影 响与传承
对后世画派的影响
直接影响了明清时 期的山水画风格
提供了创作理念和 技巧的参考
为后来的文人画风 格奠定了基础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60e2de3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8.png)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宋元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无论是在艺术成就还是影响力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宋代山水画强调以真实自然为基础,追求形式的精细和构图的和谐美。
元代山水画则强调意境与气韵,追求笔墨的淋漓尽致和画面的极致简约。
宋代山水画以南宋的“文人画派”和北宋的“院体画派”为代表,这两个派别各具特色,但又相互交融。
南宋的文人画派注重山水画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强调作品描绘的是艺术家的情感和精神内涵,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北宋的院体画派则强调结构、构图和技术,力求塑造具有自然立体感和形象感召力的作品。
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有马远的《黄山图》和郭熙的《雪江山居图》。
马远的《黄山图》采用了金笔法,从马远的笔触中可以看到雄浑有力、构思精妙、举重若轻的艺术特点,展现了作品之美。
作品中奇峰陡峭,云雾缭绕,形似巨龙,山水新奇高妙,堪为中国山水画中的巅峰之作。
郭熙的《雪江山居图》则表现了一番意境,他通过独特的对景色的处理和形式、情感的表达,游刃有余地展现出北方景色的静谧隐秘韵味。
元代山水画《寒松独立图》和《清溪山居图》同样是代表作品之一。
马道令的《寒松独立图》以淡墨蘸水的笔墨,墨画精湛,极富抽象感,表达了对静寂的山水境况的生动表现,山松苍劲而又凝重。
郎世宁的《清溪山居图》则遵循了元代画家“格调派”的理论原则,他的作品主要体现了山水的意蕴和意境,将山水融为一体,情境十分明朗,风味独具。
总而言之,宋元山水画之美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自然真实,描绘自然形态,直观呈现山水韵味。
第二,强调意境抒发,追求笔墨的淋漓尽致和画面的极致简约,表达情感和思考。
第三,追求集纳天人之美,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
以上三点是宋代山水画和元代山水画共通的地方,它们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即“写意山水”,强调笔墨情趣,追求理趣合一。
因此,宋元山水画的美学价值非常高,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美的历程》——宋元山水画
![《美的历程》——宋元山水画](https://img.taocdn.com/s3/m/54a2127727284b73f2425090.png)
• 吴镇(1280—1354),元 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 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 嘉兴人。擅画山水、墨竹。 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 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 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 苍莽,淋漓雄厚。 代表作 《洞庭渔隐图》
宋元山水画的高度成就
在宋元山水画的整体描绘中,真实体现了画家的诗意想象, 将人物的情态与动势、情境秀丽的山川、幽静而神秘的仙 境和隐现的宫阙、楼阁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加突出地表现 了作者文学化、神韵化、诗意化的境界。在宋元山水画中 体现了山水画的各种皴法以及树叶的各种点法,线条的中、 侧锋的勾勒与深浅变化,近景与远景的合理布局,书法、 文学题款和印章的和谐统一,突出了用笔、用墨、用色程 式化的表现方法,形成了完美的、系统的山水画技法体 系。 从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现实的意义上讲,中国 山水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很高的艺术地位,享有很高的 审美价值
代表作品
1法常 《老松八哥图》 2梁楷《泼墨仙人图》 3梁 楷《李白行吟图》 4张大千《春山萧寺图》
元代四家
• • • • 赵雪松 黄公望 王蒙 吴镇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 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 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 家(欧阳询、颜真卿、柳 公权、赵孟頫)之一。 代 表作《水村图》
宋元山水画的分类
宋朝绘画体现出空前未有的丰富、精 致、写实之情,这一时期绘画得以进 一步分科分为山水、花鸟、人物、宗 教画及杂画等。由于画风多样,题材 众多,水墨画的技法与理论也随着五 代两宋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很快进 入到一个高峰。
代表人物
荆浩、关仝、 董源、巨然、 李成、范宽以 及马远、夏圭 等著名山水画 家的作品对后 世影响深远。 花鸟画方面,随 着文同、苏轼、 米芾等文人学 士们以墨竹、 墨梅(与南宋 末的兰、明后 的菊合称“四 君子”)等专 科绘画的流传。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c1d9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2.png)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在山水画的发展方面。
宋代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拥有着较高的艺术性与价值。
以下是宋代山水画的主要艺术特点:1. 国风化与文人主义宋代山水画强调国风化和文人主义,注重表现人文情怀、哲理思考等内在感悟。
不再只追求客观景物的真实写照,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融入作品中。
这使得宋代山水画具有较为深邃和富有思想性的特点。
2. 淡雅传神与空灵意境宋代山水画通常采用淡雅色彩,倾向于用轻柔而含蓄的笔墨来描绘景物。
由于线条简洁、笔触细腻而流畅,在表现气象、纹理和光影效果上非常出色。
此外,通过运用拟声法和写意手法,宋代山水画家能够迅速捕捉并准确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创造出空灵、深远的意境。
3. 以山为主题的独特表现与前代绘画相比,宋代山水画更加突出对山的描绘。
宋代画家普遍具有对山水景观的情感和理解,他们通过笔墨技巧将山峦的形态、纹理和远近透视表达得十分生动而精准。
同时,还注重通过巧妙运用负空间和留白来创造出景深感,并加强对气势、奇幻与平衡的表现。
4. 钩法与枯法的运用钩法和枯法是宋代山水画中常见的特色技法。
钩法主要是运用顿挫起伏的笔触来勾勒物象轮廓线条,使得画面更具张力和动感;枯法则强调利用干笔、断形或断句等手法来简洁地表现景物之美。
这两种技法的巧妙运用赋予了宋代山水画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
5. 追求“风骨”的产生宋代山水画家追求作品所展示出来的文人风骨,注重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表达。
这种追求体现了审美上的超越,使得宋代山水画成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和内涵的艺术形式。
总之,宋代山水画以其淡雅、含蓄的笔墨风格、对自然景物精准而生动的描绘、以及富有文人情怀和哲理意蕴等特点,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宋朝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山水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a1c20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9.png)
宋朝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时期,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写实主义为基础,追求真实性和自然性。
宋代山水画家注
重表现自然景色的真实细节和气氛,尽可能地还原自然界的真实面貌,呈现出自然的神韵和气息。
2. 手法多样,颜色鲜艳,色彩丰富。
宋代山水画家运用各种手法,如皴、点、染、描、挂等,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纹理感。
同时,他们使用鲜艳明亮的颜料,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3. 重视意境,注重意蕴和情感表达。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表达画
面所蕴含的文化、哲学和情感内涵,追求意境的深远和情感的抒发,使山水画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4. 突出人文色彩,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宋代山水画中,人物形
象的塑造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画家们注重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和形态塑造,使人物成为画面的重要元素。
总之,宋代山水画在继承唐代山水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意蕴的深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
![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e45995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5.png)
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宋元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山水画艺术的成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和成就。
宋元山水画在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上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艺术成就1.笔墨精湛。
宋元时期的山水画注重写意与意境的把握,具有细腻、规矩、工整、平润、绵和、洒脱等笔墨特点,带有自然流畅的气息,以及极富表现力的主题内容。
2.画面灵动。
宋元山水画注重画面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画面灵动自然,富有生命感和韵律感,有时简单明了,有时则繁富细腻,这种自然流畅的特点也是其一大艺术上的成就。
3.主题丰富。
宋元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曾经涵盖了中国的山水、湖泊、江河、关隘、大峡谷、峰岭、典型的风俗、史诗、神话等各种特征,极富野趣,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二、审美特征1.追求自然真实。
宋元山水画十分追求自然真实,艺术家们在写生和创作中,常常选择真正的自然景观为蓝本,以求达到最大的真实感和艺术表现力。
其作品和中国传统风俗的卓越、神韵和稳定的审美特征,是中国艺术史上一大特色。
2.强调艺术感受。
宋元山水画着重强调艺术感受一种浪漫、抒情、格调的审美感受,旨在达到审美艺术的境界,让人在观赏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和谐。
3.注重个性表现。
宋元山水画的艺术家们注重个性表现,他们在不同的主题和题材上,都以独到的观察、认识和创作技巧,表现出了自己独具个性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也是其审美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文化特征,无论是在笔墨上仍是在创作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绝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5c23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6.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题材,以描绘自然山水景色为主要内容。
它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早期山水画(唐宋时期)早期山水画主要浮现在唐宋时期,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山水的壮丽和神奇之处,追求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
代表性的画家有李思训、李成等。
他们的作品以山峦起伏、水势奔腾为特点,给人以浩渺的感觉。
2. 宋元山水画宋元时期,山水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意境温和氛,追求以少入多的艺术效果。
著名的画家有范宽、郭熙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细腻的笔墨和构图,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精准描绘。
3. 明代山水画明代山水画的发展更加成熟,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自然山水的神韵和意境。
著名的画家有沈周、文徵明等。
他们的作品以山水的灵动和意境的深远为特点,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4. 清代山水画清代山水画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著名的画家有石涛、郑板桥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表现山水的变化温和概,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情感表达。
5. 近现代山水画近现代山水画在传统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
著名的画家有张大千、黄宾虹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结: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早期的壮丽气势到后来的意境和神韵,再到近现代的个人情感表达。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变迁,山水画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展现出多样化的风貌。
它既是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也是对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山水画都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元代绘画特点及其艺术魅力
![元代绘画特点及其艺术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1d53213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d.png)
元代绘画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元代绘画独具特色,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元代绘画的特点,并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一、写意山水画的特点元代山水画大量出现,其艺术特点主要是“写意”,即对写实主义的颠覆和突破。
元代绘画家们在山水画中凡物不求形似,力求表现意境。
他们不追求严肃的形态结构,而是注重抒发情感,表现自己的灵气和自由。
在画作中,“笔墨重于形色”是元代山水画的显著特点。
元代画家们还运用了大量的工笔技法,这种技法不但使画面更加细腻、精细,也更有观赏价值。
在用笔方面,元代画家们强调用笔灵活、多变,哪怕是绘制一棵树、一根石头,也能使笔笔有神。
二、人物画的特点元代人物画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虚实结合”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即在人物形象中同时注重用笔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动作特征,同样重视人物的环境背景,将人物融入至其所处的环境之中。
元代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描绘人物生活情趣、心灵体验和感情变化。
元代人物画家们还注重表现人物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因为人物形象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因此元代画家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可感。
三、创新意识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元代画家们推崇创新,注重突破常规,提倡大胆尝试。
他们积极借鉴西域和外国艺术,使中外艺术得到了深入的交流和融合。
元代画家刘大伟在绘画中深受西亚文化的影响,其作品尝试将东方的笔墨语言和西方的线条风格相结合,形成“中国神韵,印度气息”的新局面。
元代画家们还保持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开拓自己的艺术眼界。
他们涉足各种艺术领域,并运用这些经验带来思想上的启发。
元代画家黄公望即在诗歌和书法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这对他绘画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四、文化背景的影响元代绘画的特点除了与艺术本身的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思路有关,也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元代受到蒙古族的影响,文化交融使得元代艺术具有了独特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a5f41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5.png)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继承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气势恢宏元代山水画的画风气势恢宏,画面宏大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气势恢宏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面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上。
元代山水画的构图多采用“高远”、“深邃”的手法,通过远近的对比和空间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广阔和壮美。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笔墨运用也非常讲究,墨色浓重,笔势刚健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注重意境深远元代山水画的意境深远,画面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这种意境深远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面的主题和画家的笔墨技巧上。
元代山水画的主题多以“山水”、“人物”、“动物”等为主,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出画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也非常讲究,画家常常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注重写意元代山水画的写意程度非常高,画家常常通过简洁的笔墨来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息。
这种写意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家的笔墨技巧和画面的构图上。
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非常独特,画家常常通过“点、线、面”等手法来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息。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构图也非常讲究,画家常常通过构图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和神秘。
四、注重色彩运用元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非常丰富多彩,画家常常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和神秘。
这种色彩运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家的笔墨技巧和画面的构图上。
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非常独特,画家常常通过“点、线、面”等手法来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息。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构图也非常讲究,画家常常通过构图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和神秘。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继承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重气势恢宏、注重意境深远、注重写意和注重色彩运用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83912d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b.png)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宋元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别辉煌的时期,在当时,绘画艺术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尤其在山水画这一方面,宋元画家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这些作品无论在构图、用色、墨法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在宋元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其中不乏很多著名的画家,如范宽、赵佶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谈论宋元山水画之美,探讨其中的艺术特点和魅力所在。
宋元山水画的美,首先体现在其精湛的技法和丰富的表现力上。
宋代山水画家在观察自然、描绘山水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他们通过写生、临摹,积累了丰富的绘画素材和经验,使得他们在笔墨运用上更加娴熟和自如。
范宽的山水画就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他笔下的山水山川、江河湖海,树木杂草,动静相宜,布局得体,完美地再现了自然的景色。
赵佶的山水画则更多地注重情感的表达,他笔下的山水情怀非常浓烈,笔墨随心,气韵生动。
所以,从技法和表现力上来看,宋元山水画确实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平。
宋元山水画的美还体现在其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上。
宋代山水画家在绘画时,常常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对社会风俗、政治变迁、人生命运等方方面面的观念和感悟。
范宽的山水画作品中就常常融入他的理想境界和生活哲学,他笔下的山水意境十分深远,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赵佶的山水画则更多地流露出他的愤世嫉俗和对社会风尚的批判,他的山水画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一种豪放不羁、超脱世俗的艺术意境。
所以,从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上来看,宋元山水画确实具有一种非常深刻的内涵和意蕴。
宋元山水画的美还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题材和风格上。
宋代山水画家在绘画时常常选取各种不同的山水题材进行创作,有的表现北方的苍茫山水,有的表现江南的秀丽山水,有的表现西南的雄奇山水。
他们追求技法上的工致,力求在笔墨境界上求新求变。
所以,宋元山水画的风格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有的细密入微,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含蓄静谧,有的豪放奔放。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06571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b.png)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
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观察和描绘自然。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细节描写和写实,讲究察物半存、揣摩细致,力求在画中表现出自然的真实。
丰满的山石,曲折的河流,婉转的树木,在宋代山水画中表现得十分逼真。
2. 墨色浓郁,勾勒丰富。
宋代山水画家的画风以笔墨浓重,线条明快为主。
他们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轮廓和气息,刻画出深邃的山峰和奔流的江河,并且在用笔技法上,独具匠心。
3. 关注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宋代山水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表现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他们常在山水画中表现诗意,传递情感,善于以画传意,用画解说。
这也使得宋代山水画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4. 重视空间布局和透视效果。
宋代山水画家们在作画中,十分注重空间的布局和透视效果的处理,这些技巧使得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更加强烈,画面更为立体感和场景感。
综上所述,宋代山水画以其细腻、简练、写实而著称,它不仅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对后来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南宋及元代山水画的表现有何不同
![北宋、南宋及元代山水画的表现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2e7279e2f8c75fbfc77db27f.png)
北宋、南宋及元代山水画的表现有何不同宋代的山水画多用绢,钩勒精细,刻画严谨,用墨则层层渲染,凝重恬静;元代山水画多用纸,利于干笔皴擦,“不为法缚,意超象外”,墨法则干、湿并用,变化莫测,一片莽莽苍苍。
可以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融洽宋、元,已然大成。
元以后,明清两朝,山水画明显逊于宋元,没有了宋元山水画的那种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宋朝绘画体现出空前未有的丰富、精致、写实之情,这一时期绘画得以进一步分科分为山水、花鸟、人物、宗教画及杂画等。
由于画风多样,题材众多,水墨画的技法与理论也随着五代两宋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很快进入到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名家辈出:山水画方面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以及马远、夏圭等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花鸟画方面,随着文同、苏轼、米芾等文人学士们以墨竹、墨梅(与南宋末的兰、明后的菊合称“四君子”)等专科绘画的流传,崇尚主观意趣、崇尚笔墨形式趣味的“士人画”开始兴起,如法常的水墨花鸟画《老松八哥图》等为后世水墨画的发展又开新路。
徐熙开创了“野逸”风格的水墨形式与其孙徐宗嗣继其祖业创立的“没骨法”水墨花鸟在民间得以发展。
当然,水墨画在宋代人物绘画上也有新的发展。
如梁楷的“减笔”画《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吟图》用极简洁的几笔勾出了诗人李白的性格特点,而成为绘画史上最成功的人物形象画之一。
元代带来的审美意识的变异,这给中国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地影响。
水墨画大体上是依着以赵雪松为代表的文人画向前发展的。
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中,重视画家主观意志、兴趣和思想感情抒发。
赵雪松主张绘画的现实主义,强调绘画笔墨与书法的一致性,标榜复古、提倡书法笔墨的趣味。
作为元四家(赵雪松、黄公望、王蒙、吴镇、后董其昌也用倪鲢替换他)之首,引导了元代水墨画的新一轮重要变革,摆脱了宋人院体画风格,重视主观抒发,追求简淡高逸、苍茫深秀的艺术情趣。
他们用干笔皴擦代替湿笔晕染,逐渐用纸张代替绢素。
五代宋元山水画及技法
![五代宋元山水画及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3d8e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f.png)
北派----关仝
关仝(约890-960后)是荆浩弟子,陕西长安人。然关仝在“刻 意力学”的基础上,青出于蓝,后人将他们称为“荆关”。其山 水多画黄河中游地区的巍峰林峦,时而也描绘村居野渡、渔市山 驿等生活场景,别具情趣。皴法严实而劲健,力现山崖与林木的 坚实形质;画树则有枝无干,观后如临绝壁荒林,唯独不见人物, 据说他不擅人物。在北宋水墨山水中也算独特一家。其绘画特点 是“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其代表作为《关山行旅图轴》、 《秋山晚翠图轴 》等。
其作品风格峰峦浑厚,笔墨雄奇。喜用状如雨点、豆瓣、钉头的 皴笔画山,皴笔布列山石之正面,山顶多植密林,水边置大石, 屋宇笼染黑色,表现出秦陇间峰峦浑厚峻拔之景象。亦擅画雪景。 评者以为“得山之骨”。与关仝、李成并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 水画的主要流派代表,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 图》等。
《匡庐图》
《匡庐图》是荆浩的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庐山 的自然景色。此作画境宏阔博大,气势雄伟峭拔, 反映出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的基本艺术特征。 为了便于吸纳万象,写成“全景山水”,作者采 用立轴构图,以纵向布局为主。
2009年
北派----荆浩《匡庐图》
此图集中体现了荆浩的笔法特点,勾、皴、染三 法并举,既突出了造型的结构、形态的立体感和 厚重感,又显示了水墨技法的特殊韵致。在画面 的营造上,作者将“高远”、“平远”二法结合 起来,交替使用,峻峭耸立的巍巍峰峦与开阔平 旷的山野幽谷自然出现在图中,毫无相抵不合之 处;而古松巨石与层叠的峰峦相映相发,更是将 全画幽深缥缈的境界清楚地表现出来。
2009年
王希孟
王希孟,1096年生,北宋画家。徽宗时画院 学生,擅画山水。政和三年(1113)18岁时 画成《千里江山图》,不久死去。在画院得 到众多画师的指导,有大量画迹临摹,加上 本人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是使这位青年画 家创作出这件著名作品的主要原因。
南宋院体山水画的特点
![南宋院体山水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baeb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8.png)
南宋院体山水画的特点
南宋院体山水画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种山水画风格,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图严谨:南宋院体山水画的构图十分严谨,注重画面布局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通常采用远近法、高远法、层叠法等构图方法,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效果。
2. 笔墨精妙:南宋院体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十分精妙,注重笔墨的节奏感和线条的质感。
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的运用,表现出山水的气势和神韵,使画面更加生动自然。
3. 写实风格:南宋院体山水画注重写实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刻画,力求表现其真实形态和特点。
同时,在写实的基础上,也注重画面的艺术加工和创作,以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
4. 情感表达:南宋院体山水画注重情感表达,通过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不仅使画面更加生动感人,也增加了画面的艺术价值。
5. 文化内涵:南宋院体山水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画面所表现的山水景物和意境,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
这种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使南宋院体山水画具有了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价值。
总之,南宋院体山水画以其严谨的构图、精妙的笔墨、写实的风格、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等特点,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宋元山水画的云水
![宋元山水画的云水](https://img.taocdn.com/s3/m/15bd1b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7.png)
宋元山水画的云水汇报人:日期:•宋元山水画概述•宋元山水画的云•宋元山水画的水目录•宋元山水画的云水融合•宋元山水画的艺术特色与价值01宋元山水画概述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主要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
起源隋唐时期开始独立发展,五代宋元时期达到鼎盛,成为绘画的主流。
发展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宋元山水画以高远、平远、深远为特点,注重意境和气韵的表现。
特色风格既有写实的一面,也有写意的一面,强调笔墨和皴法的运用。
风格宋元山水画的特色与风格宋元山水画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宋元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一,代表了中国山水画的最高水平。
影响对后世的山水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绘画的国际传播做出了贡献。
02宋元山水画的云云的形态与表现静态云形态静止,轮廓清晰,多以线条勾勒表现。
动态云形态飘逸,轮廓模糊,多以水墨渲染表现。
云彩色彩斑斓,细腻入微,多以彩色渲染表现。
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突出山的雄伟与云的气势。
与山结合云蒸霞蔚,浩渺无垠,突出水的柔美与云的灵动。
与水结合云遮雾罩,神秘莫测,突出树的苍劲与云的丰富。
与树结合云与其他元素的结合通过云的形态和色彩,烘托出山水画的氛围和情感。
烘托氛围增加层次感寓意象征通过云的虚实和远近,增加山水画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通过云的形态和色彩,寓意和象征着山水画中的意境和内涵。
030201云在山水画中的作用与意义03宋元山水画的水表现静水的常用手法是运用线条的平行、垂直或倾斜,以及水面的反光和倒影,传达出水的平静、稳定之感。
对于表现动态水,画家常常运用弯曲、倾斜的线条和强烈的明暗对比来刻画水流的强度和方向,展现出水流的动态美。
水的形态与表现动态水静态水水与山石山水画中的水常常与山石相结合,表现山石的峻峭和自然的生命力。
通过描绘山石的纹理和轮廓,以及山石在水面产生的倒影,可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水与林木山水画中的水也常常与林木相映成趣,表现林木的倒影和在水面产生的光影变化。
宋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宋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15c2c0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1.png)
宋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宋代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重要篇章,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宋代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美,追求意境与情感的表达,强调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以下是宋代山水画的一些审美特征:
1. 以写实为基础:宋代山水画以写实为基础,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精确描绘。
画家通过准确的线条、色彩和光影的运用,使作品显得逼真而生动。
他们善于观察大自然,追求真实的表现,以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作所呈现的景物的真实感。
2. 重视构图与布局:宋代山水画非常注重构图和布局的安排。
画家们常常运用“远近”、“高低”、“左右”等构图原则,以创造出和谐平衡的画面效果。
他们追求山水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比例的协调,使整个画面显得平衡而和谐。
3. 追求意境与情感的传达:宋代山水画强调艺术家对自然景物的感悟与情感的表达。
画家们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意境来诠释,使作品具有更加深远的内涵。
在宋代山水画中,山水往往成为表达画家内心情感和意境的媒介。
4. 借鉴以往传统:宋代山水画继承了唐代山水画的传统,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发展。
画家们借鉴了唐代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和构图手法,同时加以创新和发展。
他们在技法上更加细腻,构图上更加注重平衡与和谐,使宋代山水画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总的来说,宋代山水画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真实表现,追求意境和情感的传达,以及构图和布局的平衡与和谐。
这些审美特征使宋代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宋人山水的历史成就
![浅析宋人山水的历史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92368ae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b.png)
浅析宋人山水的历史成就宋人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成就。
在这1000字的篇幅中,我将从宋人山水画的产生背景、创作特点、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浅析。
宋人山水画的产生背景与唐代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
唐代山水画主要以贴近自然、追求写实为主,深受士人文化的影响。
而到了宋代,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士人文化逐渐衰落,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士人阶层的地位下降,这使得山水画的审美理念也发生了改变。
在这一背景下,宋代的山水画家主要是以文人画家为主,他们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的审美追求,通过山水画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与境界。
宋代山水画的创作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追求意境与精神境界。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通过意境的表现来抒发内心情感,追求画的精神境界。
他们注重笔墨的潇洒飘逸,营造一种恢弘壮美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题诗作文、题跋插图等方面,也经常将诗词与画作相结合,以增强作品的意境。
其次是寄托情感与抒发观点。
宋代山水画家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愤怒、忧虑表达在作品中。
不同于以往追求写实的风格,宋代山水画家通过自己的笔墨和构图来表达个人的观点与愿望,对社会现实进行一种隐晦的批评与反思。
再次是追求变化与个性。
宋代山水画家鼓励个人的创造和变革,倡导以己见来表达,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和面貌。
细腻精致的北宋画家与豪放洒脱的南宋画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了山水画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最后是追求技艺精湛与笔墨淋漓。
宋代山水画家对画技的追求严苛而精湛,他们注重笔墨的运用与表达,注重掌握大写意和小写意相结合的法度,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变化和张力。
代表宋人山水画中的经典作品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茫茫大自然中的孤舟漂泊之景;米芾的《赤壁图》,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时之情;杨嵩的《清溪杂树图》以他细腻入微的表现技巧,绘制了一幅富有生机和变化的自然山水画。
宋人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具有深厚的历史成就。
宋元明清时期的水墨山水画
![宋元明清时期的水墨山水画](https://img.taocdn.com/s3/m/93490f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7.png)
宋元明清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就该时期的水墨山水画进行探析。
一、宋代水墨山水画宋代是水墨山水画的兴盛时期,山水画家主要是南宋的“四大家”和北宋文人画家。
南宋的“四大家”包括南宗画派的李唐、李嵩、李石和北宗画派的范宽。
他们深受佛教文化、道教思想和诗词文学的影响,倡导用笔墨来表现自然山水的韵味和精神内涵。
他们画风独特,笔墨洗练,常运用“大写意”等手法,表现山水间的浑然一体和气韵生动。
北宋文人画家则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和审美思想的创新。
他们强调情感表现和心境描写,同时也描绘了宋代生活和社会风情。
代表文人画家包括米芾、苏轼、黄公望等。
他们多以游山玩水、金碧辉煌的宫殿、丰盈植物等作题材,笔墨清晰,富有韵律感,以豪放奔放、质朴素雅为特点。
二、元代水墨山水画元代时期,山水画风格呈现出多元化和高度表现力。
元代水墨山水画家以四大名家为代表,即黄公望、冯其庸、吴道子和赵孟、冯仑。
他们的画作特点是刚健雄浑,追求呈现出山水大观的气度和壮美。
黄公望擅长描绘湍急的流水和群峰叠翠,他的画作有“黄龙之血”之称。
赵孟、冯仑则更注重以墨写景,以笔意识造化。
吴道子则以灵动的笔墨和神秘的图案表现出山林水墨之美。
三、明代水墨山水画明代山水画家们总体上延续了元代山水画的传统,但也有了一些变化和变革。
明代山水画家以徐渭、唐寅、巨然等为代表。
他们的画风以笔墨清新灵秀,情趣优美为特点,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意趣盎然的生活感。
徐渭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山水画作风全面,既有楚汉风骨的豪放大气,也有诗人墨客的意境清新。
唐寅则强调情感表现和生命感受。
他的画作常以女性、花卉、草莽为题材,富有柔美的线条和艳丽的色彩,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表现出情感的深度和丰富性。
四、清代水墨山水画清代山水画家们在笔墨表现和主题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尝试和突破。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https://img.taocdn.com/s3/m/b1753d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5.png)
宋元时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这些思想流派对于山水画的创作有着 深远的影响,使得山水画更加注重意境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
02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特点与 风格
特点
01
02
03
04
注重意境
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追求的 是一种意境,通过画面表达出
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强调笔墨
这个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强调笔 墨的运用,注重表现山水的形
气势磅礴
宋元时期的画家们也喜欢通过 画面表现出大自然的壮观和气 势磅礴的感觉。
文化内涵深厚
宋元时期的画家们都是深受中 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文人,他们 的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
涵。
03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代表画 家与作品
代表画家
郭熙 米芾 马远 李唐
他的作品以山水为主,风格豪放,强调“可行、可望、可游、 可居”的特点。代表作品包括《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等
在传承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精 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 寻求现代艺术语言与传统文化 元素的完美结合,推动水墨山 水画的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 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 艺术成果,丰富水墨山水画的 表现形式和内涵,推动其走向 世界舞台。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传承方式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相传和画 谱传承。师徒相传是通过画家之间的师徒关系,将绘 画技艺和心得口传身教给下一代;画谱传承则是通过 绘制和出版画谱,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和欣赏水墨山 水画。
传承意义
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传承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 有文化价值。这种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这种传承也为我们今天创作水墨山水画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和启示。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f74d88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2.png)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宋元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山水画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宋代以前的山水画主要以人物为主,而在宋代,山水画开始脱离了人物,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元代继承了宋代山水画的传统,并且在画面的表现力和内涵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宋元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美丽的意境,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宋元时期,山水画家们致力于观察大自然,探索山水的魅力,并且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他们通过对山石、水流、树木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山水画作品。
宋代山水画以清新淡雅、简洁写意著称,而元代山水画则更加追求意境的表达和笔墨的丰富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
论宋代山水画之美。
宋代山水画以淡雅清新的风格和简洁自然的笔触著称,其代表作品有《千里江山图》、《竹石图》等。
这些作品以山水为主题,通过淡泊清丽的笔触,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山水如画的风骨。
宋代山水画家更加注重山水的气韵和意境的表达,他们追求“意在笔先”的创作理念,通过简练的描绘和淡雅的色彩,表现山水的灵气和特殊的韵味。
宋代山水画以其优美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山水画更加注重笔墨的处理和构图的安排,追求画面的简洁明快和意境的深远,给人以清新淡雅的艺术享受。
宋代山水画充分展示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内涵,为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注入了新的艺术灵魂和时代精神,使得中国山水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影响力。
论元代山水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们在继承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元代山水画凭借其丰富的意境和极富变化的笔墨,呈现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山水画世界,代表作品有《春江花月夜》、《富春山居图》等。
元代山水画家们通过对山水的观察和感悟,创造出了许多富有禅意的山水画作品,表现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另一种风貌。
元代山水画以其独特的气韵和多变的笔墨,展现出丰富的山水画意境和深刻的艺术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时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特征文章来源:中国国画网发表时间:2009-02-23 点击:172 字体:【大中小】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
宋元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
据《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图绘宝鉴》所载统计,仅画家就有180余人。
题材、内容广泛,江南江北,名山大川,宫景台阁,村野渔樵,各尽风貌。
从形式上看,水墨、淡彩、青绿巧整点缀,皴法、构图、题款各具特色。
其分类主要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水墨山水三种,分别以工笔或写意的技法形式予以表现。
北宋之初以巨然、李成为代表,形成南北两家流派。
李成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画家依据自我的观察,以强调近景、中景,由近及远按比例逐渐放小的方式来描绘北方平原苍茫的地形面貌;同时还关注季节气候与环境的描写,创作出具有荒漠和严酷季节的“寒林”的形象,烘托出一种荒寒而悲怆的诗意。
从而形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脱颖,墨法精微”的作品面貌;李成的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
现存代表作品有李成与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茂林远岫图》(辽宁博物馆藏)、《晴峦萧寺图》(美国纳尔逊知陆藏)。
至后是以北方画派的范宽、郭熙为代表形成“雄健与秀美”的两种流派。
北宋初期的李成、范宽与中期的郭熙深受荆浩的影响,作品仍体现着雄浑壮美的五代之风;范宽常年深入终南山、太华山,对景凝想与构思,其山水画的风格与李成的风格迥然不同,偏重壮美气势的意境表达,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壮观山石,山顶设置密林群体结构,一泻千尺的瀑布装饰点缀,使北方山川的壮美有着身临其境之感。
范宽晚年笔墨更趋“枯老”“劲硬”之笔触,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狭地区“山狭浑厚、气势雄拔”的山体形象。
范宽的代表作有《鼷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郭熙是北宋中期山水画成就的代表。
他的《早春图》准确地描绘着季节风景之特征。
以其秀劲的格调透发出李成的影迹。
其绘画作品还有《鼷山秋霁图》《关山春雪图》等,郭熙以大师特有的谦虚与诚恳直言道:“今齐鲁之士,唯摹营丘;关陕之士唯摹范宽。
”并反对其时的因袭之风,“不局一家,必兼收并览,于自然中饱游饫看。
”充分体现了郭熙的绘画作品笔法严谨而挺健,斧劈斫法,苍劲中极富阳刚之美。
同时,也体现了郭熙极严肃的创作态度。
北宋后期杰出的青年山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卷,长为1183厘米,该卷兼具精工和神韵两大特色,大青绿着色,细致富丽,呈唐人之风;江南的“米氏山水”烟雨迷蒙,富有文人意趣,自成一家。
画卷表现了峰峦绵亘,幽岩深谷,江河旷远,天地苍茫,宏大雄壮的祖国山河景象。
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
其次,在北宋,赵伯驹、赵伯骕以青绿山水见长,画风上承唐代李思训而又有新创,在设色山水画中,北宋中期提倡“小景山水画”,以坡坂汀渚、小山丛竹、江湖水鸟为题,赋色淡雅简练,有实有虚,充满文人情趣。
有图例所证:北宋山水画家赵令穰的绘画作品《橙黄桔绿图》(24.2厘米X24.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诜的青绿山水画作品《烟江叠嶂图》(上海博物馆藏),充分体现了北宋文人画的勃兴与初步成就,同时代表文人画在山水画领域发展成就的还有米芾、米友仁父子的创作作品,与青绿山水所不同的是,他们推崇纯然为水墨的发挥,确立起“平淡天真”的文人画美学标准和审美情趣。
南宋时期山水画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最为知名,四人并称“南宋四家”在继承北宋成就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在“南宋四家”中,李唐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李唐的山水画作品《万壑松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唐早期受荆浩的影响,作品气势峻厚,峭拔雄浑的北方山水刻画得细腻真实,使用的是典型的“小斧劈皴法”,刻画的山石仍然是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其作品逐成笔墨精练、阔略豪放、元气淋漓的风格审美特征。
山巅的丛树,近处的松林,有隐有现的石径,加强了画面幽深的情调。
左方中景各有
瀑布一线垂下,几折而后,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石而过,如闻声响,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
李唐在晚年将山水画的构图和表现语言运用得简练概括,开创了勾皴同时进行的技法,为马、夏画风的兴起做了铺垫。
马远的《踏歌图》《倚松图》与夏珪的《临流抚琴图》,画中有诗,突破了前人的全景式构图,多画边角之景。
“马一角,夏半边”。
笔墨简约,形象清奇,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是南宋山水画的主要特点。
特别是《踏歌图》这幅画在北宋全景构图法中有所创新,精心提炼选取自然中最美的一角,达到“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造型于方硬中挺拔,皴法上除了马虫鸟远常用的“大斧劈皴”外,还使用方头尖尾“钉头鼠尾皴”。
画面体现了马远利用“边角之景”独创意象所产生的魅力。
在此绘画作品上所表现的“踏歌”,就是踏着拍子歌唱,在当时南宋时期南方乡土中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一种娱乐活动,后来演变为人们表达欢乐情绪的一种抒发方式。
王安石在诗中描写:“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后元丰行》)。
此诗道出了淳朴勤劳的农民在劳动结束后,用一种抒发自我表现情感的方式来诉说着无比欢乐的自由情态。
尤其是《踏歌图》通过四个年龄、姿态各不相同的点景人物“踏歌”的形式,将丰年带给人们的欢乐,生动地表现出来,人物附于自然山水的描绘,使整个画面统一在典雅、秀美、轻快的审美情绪意境之中。
元代山水创作分为前、后期,元代前期的山水画创作群体主要有江南地区的“遗民画家”、非汉族画家以及蒙元宫廷或贵族赞助的画家所组成。
其中以遗民身份出现的代表画家有钱选的《浮玉山居图》(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的《幼舆丘壑图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风尚古俊”的《鹊华秋色图卷》(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等作品。
他们在画法上追求一种古拙质朴、温韵典雅的画风,倡导“书画同源”的笔墨架构,加强了笔墨的艺术趣味
“元四家”与艺术表现力。
元代后期的山水画创作者多是为躲避元末纷乱而避居的道士或隐士,
为其中的代表。
由于画家的不同遭遇及文人画的确立,更注重笔墨意趣和个人风格,强调写意和主观情感的抒发,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是元代山水画的主要特点。
“元四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水墨浅降,苍郁浑厚;尤其是元代统治者重武轻文,导致更多的文人从事绘画。
他们在艺术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天真幽淡”;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等。
这一时期诗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