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河与漓江流域洪水遭遇分析
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变化分析
![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781de28762caaedc33d450.png)
第49卷第10期2018年5月人 民 长 江Yangtze RiverVol.49,No.10May,2018收稿日期:2017-09-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900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CA139004);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项目开放课题(KDL201601);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002401013001)作者简介:许景璇,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学及水资源方面的研究。
E-mail:xujingxuan01@163.com通讯作者:代俊峰,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方面的研究。
E-mail:whudjf@163.com 文章编号:1001-4179(2018)10-0041-06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变化分析许景璇1,2,代俊峰1,3(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2.桂林市水文水资源局,广西桂林541001; 3.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利用桂林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灵渠水文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特征。
计算结果表明: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不均匀系数Cn的范围为0.73~0.78;径流年际变化相对比较均匀,且均匀程度相似,变差系数CV值的范围为0.19~0.21,年极值比K的范围为2.53~2.69;1954~2016年漓江流域上游径流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桂林水文站在1991年前后发生突变,大溶江水文站在1958,1963年等年份发生突变,灵渠水文站在1968年等年份发生突变。
关 键 词:径流;桂林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灵渠水文站;漓江中图法分类号:TV121 文献标志码:A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8.10.009 径流变化规律的研究是水文水资源学的热点问题之一。
漓江桂林洪水与青狮潭水库泄洪关系的初步探讨
![漓江桂林洪水与青狮潭水库泄洪关系的初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20ee41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0.png)
漓江桂林洪水与青狮潭水库泄洪关系的初步探讨黄运才【摘要】漓江洪水主要来自岩头以上大溶江,但青狮潭水库泄洪对桂林洪水影响很大.通过"92.7"、"94.6"和"98.6"三次漓江大洪水与青狮潭水库泄洪实况分析,提出大型水库在洪水期,应实施江库联合预报、错峰优化调度,科学合理地调度水库泄洪时间和泄洪量,以达到充分发挥水库蓄泄功能、消减下游洪峰的目的.【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027)003【总页数】6页(P337-342)【关键词】洪水;泄洪;江库预报;错峰调度;漓江;桂林【作者】黄运才【作者单位】广西水文水资源桂林分局,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2青狮潭水库是目前桂林城市上游已建成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库(图1),位于漓江支流甘棠江,集水面积474 km2,占桂林水文站集水面积的17.2%.水库库容6亿m3,属多年调节水库.是集防洪、补水、发电、灌溉、城市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距桂林市区仅32 km,水位落差达70余m.库区及桂林流域是桂北暴雨中心,每年汛期暴雨量大、洪水频繁.根据多年资料分析,当桂林水文站水位在145m以上时,水库泄洪峰值至桂林水文站断面的传播时间为4~6 h,因此水库的洪水调度不仅关联水库的安全,而且与漓江桂林市防洪息息相关.调度得当,可以消减漓江桂林洪峰;若调度不当,在桂林洪峰段大量泄洪,造成泄洪与洪峰遭遇,还会加高漓江桂林洪峰,加重桂林洪涝灾害.因此,青狮潭水库洪水错峰优化调度就显得十分重要.1 漓江桂林几场大洪水与青狮潭水库泄洪实况分析青狮潭水库建成拦洪以后漓江桂林出现了几场大洪水:“92.7”洪水是当时漓江桂林仅次于1952年以来的第二大洪水;“94.6”洪水是桂林当时的第三大洪水;“98.6”洪水则是桂林站1936年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1.1 “92.7”洪水泄洪实况与桂林洪水遭遇分析桂林流域“92.7”洪水由4 d暴雨所造成,流域平均降雨量367.4 mm,漓江洪水由3个洪峰组成.青狮潭水库于7月4日10:05开始泄洪,6日16:43停止排洪.其中为错开漓江洪峰关闸3次,漓江洪水及青狮潭水库泄洪实况如表1、图2.图1 桂林流域水系图Fig.1 River system in Guilin watershed表1 漓江“92.7”洪水要素与青狮潭泄洪实况Table 1 Elements of flood “92.7” in Lijiang River and flood discharge in Qingshitan Reservoir峰号岩头起涨洪峰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桂林起涨洪峰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122:00171.3286.2313:48172.20616218:00141.81167 3 20:00 143.19 718240:00171.7330749:30175.053 37045:30142.76509 4 16:00 146.33 3 460351:00172.49831512:36174.913 19056:00144.301 480 5 17:00 147.11 4 180青狮潭时间日456时10:0510:5512:1517:0023:305:306:3011:3013:5721:1916:3516:43水位/m225.40225.43225.40225.51225.31225.56225.61225.38225.43225.69225.25225.25流量/(m3·s-1)364.2421.80348.50350.1793.13540292.9220.60注:漓江桂林警戒水位145 m,危险水位146 m;青狮潭水库汛限水位224.2 m,防洪控制水位225 m;全文水位采用珠江基面.图2 桂林流域“92.7”洪水与青狮潭泄洪过程线Fig.2 Hydrograph of flood “92.7” in Guilin watershed and flood discharge in Q ingshitan Reservoir “92.7”洪水岩头3个洪峰,主峰在中间.而桂林3个洪峰,主峰在后;前2个峰与岩头相对应,而第3个峰比第2个峰高.主要是受青狮潭水库泄洪影响造成.本次洪水青狮潭水库7月4日10:05库水位已达225.40 m才开始排洪,流量364.3m3/s,50 min后加至421.8 m3/s.12:15关闸,而桂林第2个洪峰时间为4日16时,所以受泄洪影响较小.但洪峰水位已超过危险水位0.33 m,且漓江上游还在降暴雨[1],峰后1 h水库水位已涨至225.51 m,所以又泄洪,桂林防洪形势极为紧张.经洪水预报分析后作出了桂林第3个洪峰预报,青狮潭水库管理局向广西水电厅领导汇报,要求青狮潭水库关闸.自治区防汛指挥部决定关闸配合桂林防洪.23:30第2次关闸,关了6 h.关闸后水库水位又继续上涨,至5日5:30库水位已涨至225.56 m,又开闸泄洪,桂林水位也于5日6时复涨,6:30水库放水加大至793 m3/s,到11:30才减至354 m3/s,直至桂林第3个洪峰前即13:57又第3次关闸,桂林第3个洪峰17时出现,所以也还是受水库排洪影响.第3个洪峰后4 h,水库水位又涨至225.69 m,为本次洪水库内的最高水位.于21:19又开闸放水.如果本次洪水能预泄腾空库容,4日23:30第2次关闸以后就能维持至桂林第3个洪峰后再泄洪,桂林第3个洪峰水位也不会比第2个洪峰水位高.1.2 “94.6”洪水泄洪实况与桂林洪水遭遇分析桂林流域“94.6”洪水由7 d暴雨所造成,流域平均降雨量712.2 mm[2],岩头、桂林洪水都由6个洪峰组成,其起涨、洪峰实况与青狮潭泄洪见表2、图3.岩头前3个峰1个比1个高.第3个峰是本次洪水的主峰,主峰以后又出现3个小峰,这3个小峰中间第5个小峰相对较高.桂林前3个峰与岩头相应,但后3个峰的第6个峰比第3个峰还高0.01 m,是本场洪水的最高洪水.究其原因主要是青狮潭水库泄洪造成.桂林第3个峰以前青狮潭水库尚未泄洪.6月15日青狮潭水库水位超过防洪控制水位以后于10时才开始以300 m/s泄洪,且逐渐加大,17日1:00泄洪加大至827 m3/s,于17日11:00才减至600 m3/s,桂林第6个洪峰出现时间为17日8时,所以造成桂林第6个洪峰加高.本场洪水青狮潭水库虽未在洪峰起涨段提前泄洪,但能拦蓄至桂林第3峰后20 h才排洪,这对消减桂林第3个洪峰高度极为显著,要不然也在第3个洪峰前就开闸泄洪,而且泄洪量是800m3/s以上的话,则桂林第3个洪峰水位将要达到147.3 m以上;若青狮潭水库本次洪水起涨段能提前腾空部分库容,也不在第4~6峰时间放水泄洪的话,桂林第6个洪峰水位也不会比第3峰高.这样桂林第3峰的洪峰水位147.05 m,就是本场洪水的最高水位.147 m以上高洪水位的淹没时间将大大缩短,洪水淹没损失也将大大减轻.表2 漓江“94.6”洪水要素与青狮潭泄洪实况Table 2 Elements of flood “94.6” in Lijiang River and flood discharge in Qingshitan Reservoir峰号岩头起涨洪峰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桂林起涨洪峰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1122:00171.2245.71219:00173.211 340120:00141.4098.6 13 1:00 144.47 1 6602130:00172.5383.2139:00174.762 790133:00144.461 650 13 14:00146.75 4 10031321:30172.57861147:00175.894 310142:24144.701 860 14 14:00 147.05 4 4904153:00172.801 0301510:00173.351 450157:00144.311 520 15 18:00 144.99 2 1205160:00172.61890169:30174.502490161:00144.751 900 16 15:00 146.70 4 04061617:00173.551610172:00174.292 2501621:00146.313 540 17 8:00 147.06 4 500青狮潭时间日15161718时10:008:3016:4022:501:003:0011:0015:3611:54水位/m225.16225.45225.50225.60225.60225.04流量/(m3·s-1)3004004505208278276003520图3 桂林流域“94.6”洪水与青狮潭泄洪过程线Fig.3 Hydrograph of flood “94.6” in Guilin watershed and flood discharge in Qingshitan Reservoir 1.3 “98.6”洪水泄洪实况与桂林洪水遭遇分析桂林流域“98.6”洪水也是7 d暴雨造成.7 d流域平均降雨量为608.2 mm,比“94.6”7 d暴雨量小104.0 mm.漓江上游岩头水文站(集水面积1345 km2)与桂林的洪水概况和青狮潭泄洪实况见表3、图4.桂林第1、2洪峰与岩头比较相应,但第3个洪峰变形,洪峰时间推迟,水位加高,桂林洪峰与岩头洪峰极不相应,主要原因也是水库泄洪造成.桂林水位6月21日6:30起涨,水位142.81 m;青狮潭水库水位超过225.0 m以后,于6月22日2:25开始泄洪,16:42库水位达到最高226.56 m,桂林也出现第3个洪峰147.70 m.青狮潭既不提前泄洪腾空库容,洪水开始漓江河槽可以容纳泄洪却又全部拦蓄;直至水库超过225.0 m水位后,才于6月22日2:25开始以200 m3/s泄洪[3],这样就形成桂林的洪水逐步上涨,库水位也不断上涨,而泄洪流量却不得不逐步加大,到24日3:00泄洪流量加到965 m3/s,13时加泄到1 006 m3/s,桂林主洪峰出现后才又改泄为965 m3/s直到峰后第2天8时,8时以后泄洪流量减为600 m3/s,至27日20:15才关闸,泄洪流量大、泄洪时间延长,是全场洪水泄洪总量达3.478亿m3的原因;桂林主洪峰前后29 h,水库泄洪流量为965~1 006 m3/s,洪量为1.004 2亿m3,这么大的洪水总量集中排泄,所以桂林洪峰不但高了,就连峰形也由陡涨陡落的尖瘦峰形,变为肥胖的馒头峰.洪峰水位147.70 m持续了1个多小时,退水缓慢,147 m以上水位的持续时间达16.5 h,这都是桂林实测的洪峰中极为罕见的(表4).表3 漓江“98.6”洪水要素与青狮潭泄洪实况Table 3 Elements of flood “98.6” in Lijiang River and flood discharge in Qingshitan Reservoir峰号岩头起涨洪峰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桂林起涨洪峰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1212:00171.73235219:42174.001 830216:30142.81528 22 15:30 136.35 3 4802235:30172.335692319:00173.891 720239:42144.801 910 23 22:30 146.27 3 3703241:00173.251 220248:00175.333 790243:42145.862 900 24 17:00 147.70 5 890青狮潭时间日2223242527时2:258:006:408:0012:0018:001:003:0013:0016:428:0020:15水位/m225.00225.88225.95225.99226.10226.51226.56流量/(m3·s-1)2006008008919625669009651 0069656000图4 桂林流域“98.6”洪水与青狮潭泄洪过程线Fig.4 Hydrograph of flood “98.6” in Guilin watershed and flood discharge in Qingshitan Reservoir表4 漓江桂林“98.6”洪水主峰前后洪水要素实况Table 4 Elements of flood “98.6” in Lijiang River and flood discharge in Qingshitan日时分水位/m流量/(m3·s-1)24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20:00147.33147.45147.52147.64 147.69147.70147.70147.614 9205 2205 4105 7305 8605 8905 8905 650250:008:00147.23146.454 7203 610这次洪水青狮潭水库6月20日8时水库就突破汛限水位224.2 m,库区20日流域平均雨量58.9 mm,这时桂林水位还在退水,21日6:30才起涨,是最好的泄洪腾空库容的时机.21日库区黄梅暴雨量多达233.9 m,流域平均达189.1 mm,21日17时水库入流出现第一个洪峰,入库流量达1 004 m3/s,库水位已超过汛限水位为224.49 m,桂林水位也仅143.86 m.水库都没有开闸泄洪,全部拦蓄在库内,直到22日2:25库水位225.0 m以后才开始泄洪200 m3/s.如果20日8时库水位突破汛限水位时就开始泄洪,那时就排放800~900 m3/s,漓江桂林还能承受不会成灾.若按800 m3/s计,排泄24 h至21日8时就可排洪量0.691亿m3,这时库区上游暴雨还继续加大,如再泄洪12 h至21日20时泄洪量就可达1.04亿m3,这时桂林站的水位也仅144.31 m3,加上这样的排洪量水位也是警戒水位145 m上下,距桂林出现的第1个洪峰的时间还有19.5 h.这时再关闸拦蓄洪水滞洪,以后再根据雨情水情进行洪水预报调度.如能这样泄洪调度的话,“98.6”洪水的最高水位也只能在147 m上下.2 3次大洪水泄洪调度的比较分析以上这3场洪水从桂林水文站以上流域平均降雨量来看,“94.6”、“98.6”都是7 d暴雨,“94.6”平均雨量最大,为712.2 mm,比“98.6”大104 mm;“92.7”为4 d暴雨,平均降雨量367.4 mm.从水库调度来看,都没有提前泄洪腾空库容,都是在库水位超过防洪控制水位225 m以后才开闸放水.“98.6”与“94.6”洪水从开闸到关闸都是连续排放,而“92.7”洪水在开闸泄洪的2 d多时间里共关闸3次,关闸时间共18 h 07′.从泄洪历时、泄洪流量、泄洪总量都是“98.6”洪水最大(表5),造成泄洪与漓江洪峰叠加,由此可见,造成桂林水文站最高洪水位147.70 m就不足为奇了.从漓江上游岩头水文站“98.6”洪水比”94.6”洪水还小,也可证实桂林洪峰偏大是受水库泄洪影响的.从滞洪消峰效果来看,“94.6”洪水较明显,“94.6”洪水岩头主峰是第3个洪峰,与过岩头相应的桂林第3峰洪峰水位仅147.05 m,青狮潭水库此前全部拦蓄在库内滞洪至桂林第3峰后20 h才泄洪.这对消减桂林第3峰效果很明显.但由于洪水起涨时未能提前泄洪腾空库容,到15日10时库水位已超过225 m才开闸泄洪,且最大加到827 m3/s.所以使桂林原本不应是主峰的第6峰变形加高,使洪峰水位达到147.06 m,比第3峰高0.01 m,且高洪水位淹没时间大大的加长了.但“92.7”洪水在泄洪调度中3次关闸长达18 h多,在桂林主峰前5.5 h将泄洪从793 m3/s 减至354 m3/s,且在峰前3.05 h关闸滞洪7 h 22 min,至峰后4 h以后才又泄洪292.9 m3/s,对消减桂林最高水位也起到重要作用.“98.6”洪水一开始就全部拦蓄,正因为拦蓄过早和起涨时没有预泄腾空库容,致使自22日2:25开闸泄洪后就不断加大(600、800、900、965 m3/s),主峰前4 h即24日13:00又加泄至1 006 m3/s,至主峰后25日8:00泄洪流量都为965 m3/s.所以对桂林主峰水位明显抬高.表5 漓江桂林3次大洪水与青狮潭水库泄洪要素对照Table 5 Elements contrast of three major floods in Lijiang River and flood discharge in Qingshitan Reservoir洪水号流域平均雨量/mm桂林最高水位/m水库泄洪历时/h最大流量(m3·s-1)总量/104m3 水库泄洪水位/m泄洪开始最高92.7367.4147.1136.5793.10.5035225.40225.6994.6712.2147.0673.98271.156 225.16225.698.6608.2147.70137.810063.478225226.563 青狮潭水库洪水优化调度刍议(1)优化调度的目标任务.洪水优化调度的目标任务是确保水库安全渡汛,保障桂林市以及水库下游防洪的安全[4].当漓江桂林将出现危险洪峰水位时要尽量关闸,不在桂林主洪峰段泄洪,以消减桂林最高水位安全度汛.同时减少废泄,保证水库的合理水量.(2)洪水优化调度的排洪方式.首先考虑尽量通过高水位发电来排放,这样既能排洪又能发电,产生经济效益.在发电泄洪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通过溢洪道来排洪.溢洪道排洪按优化调度要求:一是提前预泄,腾空部分库容来准备拦蓄洪水;二是滞洪排泄,即是拦蓄在库内的洪水滞洪至主洪峰后再排放.总之,利用水库调蓄洪水,消减漓江洪峰.(3)洪水优化调度的途径.要做到洪水优化调度,就必须实行江(漓江)库(水库)联合调度,即进行洪水预报调度,水库与桂林洪水错峰调度.错峰调度就是以漓江洪峰预报为主,水库要错开桂林的洪峰调度泄洪;特别是要错开桂林的主洪峰泄洪.要做到错峰调度泄洪,就必须进行预报调度,也就是在水库洪水预报的基础上进行调度泄洪.青狮潭水库实施洪水优化调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水库已积累有40年降雨、入库流量、水位、放水、泄洪等水文资料,为编制洪水优化调度方案、洪水预报方案提供了依据;水库水文自动测报卫星接收系统已建成运行[5];同时,漓江桂林水文站有成熟的洪水预报方案进行洪水预报[6,7],配合江库联合调度.水库要编制调度规划和实时调度方案,洪水错峰优化调度就完全可能.桂林地市机构合并,成立新的桂林市,也为统一分析预报、统一进行洪水优化调度提供了保证.(4)水库优化调度的实施.青狮潭水库的防洪库容与汛限水位都己确定.每年汛期3月1日开始至7月20日以前汛期洪水基本结束,水库水位不超过汛限水位224.2 m;做好预报调度,需要腾空库容泄洪时,寻求提前预泄的良好时机,掌握好预泄量,坚决实施.如能这样掌握洪水优化调度,优化调度就一定成功,达到消减洪峰、减小洪涝灾害的目的.4 结语青狮潭属于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库,原设计没有防洪任务.建库40多年来,水位在防洪控制水位225 m以上时才考虑泄洪.由于没有进行预报调度,没有提前腾空库容拦蓄洪水,所以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漓江桂林洪峰.建库以来较大的3场洪水中,除“92.7”洪水,配合桂林洪峰预报控制泄洪较好外,其余洪水都是泄洪后就逐步加大泄洪量,桂林主峰时也泄最大量.特别是“98.6”洪水泄洪总量竟超过水库的来水总量,泄洪与洪峰叠加,造成桂林水文站不应有的147.70 m洪峰,且峰型为天然洪水罕见的馒头峰.峰值加大,高洪历时延长,加重了洪涝灾害.水库洪水优化调度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能.今后,漓江防洪、补水枢纽工程小溶江、斧子口、川江等水库建成后,与青狮潭水库进行联合调度,也还必须掌握好各水库的汛限水位,进行优化错峰调度,不然,像青狮潭水库“98.6”洪水调度的话,漓江还会叠加成更大的洪水,造成更大的洪涝灾害.本文完成初稿后,曾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广西水文水资源局总工俞日新同志审阅,谨此致谢.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黄运才,秦玉强.漓江桂林流域“92.7”暴雨洪水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 1997(1):36-40.[2]黄运才,秦玉强.大溶江、漓江“94.6”暴雨洪水分析[J].广西水文,1996(4):16-21.[3]黄华军, 陈润东. 青狮潭水库“98.6” 洪水调度回顾与反思[J].广西水利水电,2001(1):63-65.[4]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防汛手册[K].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5]张小祥, 李小梅. 青狮潭水库水文自动测报和洪水调度系统及应用[J].广西水利水电,2002(1):24-28.[6]黄运才.漓江桂林的洪水特性与洪水预报[J].广西水利水电, 1998(1):47-50.[7]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珠江流域实用水文预报方案汇编[G].1992.。
桂林洪水_精品文档
![桂林洪水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a2e74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3.png)
桂林洪水桂林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因其壮丽的山水风光而闻名于世,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
然而,桂林也有其自然灾害的困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洪水。
桂林地处于湘江和漓江的交汇处,周围多山丘和岩石,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常常导致桂林在夏季遭受洪水的威胁。
桂林的洪水问题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应对洪水的挑战。
洪水对桂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洪水破坏了许多建筑物、道路和农田。
大量的水流冲刷和破坏了沿岸的土地和房屋,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些历史文化古迹也在洪水中受到了损坏,给桂林的旅游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洪水还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洪水来袭时,河流水位急剧上升,可能导致沿岸地区的居民被困在自己的家中,无法逃脱。
经历过洪水灾害的人们都知道,洪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灾害,会带来淹没、溺水等风险。
因此,当洪水来临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成为当局和救援队伍的首要任务。
为了应对洪水的威胁,桂林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加强了水利设施的建设。
例如,修建了一系列水坝和防洪堤,以控制河流的水位和水流。
此外,当局还加强了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水位和天气情况,及时发出预警,提醒沿岸居民做好防洪准备。
此外,桂林还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和山地综合治理。
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强了山地的保护,减少了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同时,桂林还注重加强防洪救灾体系的建设,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应急救援队伍,以便在洪水来临时能够及时展开救援行动。
尽管桂林的洪水问题依然存在,但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当地政府和居民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他们不仅成功减少了洪水对市区的影响,还保护了周边山区的生态环境。
在未来,桂林要继续加强洪水防治工作。
首先,他们应该进一步完善防洪设施,提高抗洪能力。
其次,要加强疏导洪水的能力,减少对河道和堤岸的冲击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防洪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大溶江站“94.6”暴雨洪水分析
![大溶江站“94.6”暴雨洪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e303e5b8f67c1cfad6b810.png)
大溶江站“94.6”暴雨洪水分析作者:孙湘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3期[摘要]1994年6月14日凌晨4时48分大溶江水文站出现了建站以来有实测资料的最高洪水,沿河两岸及下游城镇灾情严重,洪灾损失极大。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对“94.6”洪水进行了暴雨分析、洪水分析。
[关键词]大溶江暴雨面雨量洪水中图分类号: TV122 文献标识码: A引言1994年6月中旬,大溶江流域上空被强大稳定的暴雨天气系统所笼罩,流域内出现了长历时、强度大、范围大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致使大溶江站于6月14日凌晨4:48出现了设站以来有实测资料的最大洪水,洪峰水位高达190.36,超警戒水位3.16米,给沿河两岸及下游城镇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流域概况大溶江站位于广西兴安县溶江镇盐铺村,于1953年7月设站,东经110 。
28,,北纬25。
34,。
该站是漓江最上游的重要水情站。
大溶江流域形状呈扇型分布,山势陡峻,河流湍急,洪水暴涨暴落,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
大溶江流域为漓江源头区,流域内植被良好,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常年单向补给河流,干流长度为56km,平均比降51.8‰,平均高程612m,出口断面控制面积为719km2.流域内设有高寨、华江、川江、清水江、鲤鱼塘、司门前、上洞、灵渠八个雨量站。
流域内建有反壁江水库一座,库容为120万km3,集雨面积15km2,占流域面积的2.1%,流域的河库调蓄能力差。
大溶江流域为漓江上游暴雨区,年降雨量丰沛,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280.0mm,流域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全年大部分雨量集中降于汛期。
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5%,流域常是水灾过后又接旱灾。
2、暴雨分析2.1 暴雨成因1994年6月中旬,大气环流异常,致使副高西北的偏暖气流和不断南下的弱冷空气频繁在我区北部相遇,产生持续的暴雨,与此同时,热带西南季风异常活跃且强盛,气流源源不断的将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气流向我区输送,为长时间持续性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及应对措施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58aba0cd0d233d4b14e69a7.png)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及应对措施马品君(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南宁530023)[摘要]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桂江重点控制性防洪工程。
桂林市是中国著名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工程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桂林市旅游城市的特点,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尽可能减小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以达到兴利与环保的双重目的。
小溶江、斧子口水利枢纽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设计及浇筑混凝土时的温度控制是保证大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论述了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大坝的结构设计及制定合理的温控措施,使大坝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关键词]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生态环境;结构设计;温控措施;关键因素[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10(2019)01-0016-041概述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由漓江上游干、支流上的斧子口、小溶江及川江3座水利枢纽组成,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桂江重点控制性防洪工程。
工程开发任务是以桂林市防洪及漓江生态补水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
工程建成后,与青狮潭、五里峡、思安江等已建水库及城市堤防工程联合调度运行,可将桂林市总体防洪能力由现状约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枯水期通过与已建水库联合向漓江补水,可使桂林市断面枯水期目标流量达到60m3/s,补水月保证率达到90%以上,使漓江生态环境、通航条件和旅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
小溶江、斧子口两座水利枢纽的勘测设计工作由我院承担。
小溶江、斧子口水库均属大(2)型水库,Ⅱ等工程,枢纽主要由拦河坝、泄水建筑物、补水建筑物及坝后式厂房等组成。
其中小溶江水库正常蓄水位267m,总库容1.52亿m3,最大坝高89.5m;斧子口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67m,总库容1.88亿m3,最大坝高76.5m。
2影响工程设计的关键因素及应对措施桂林市是中国著名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充分考虑旅游城市的特点,减小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在进行水利枢纽总体布置时应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兴利和环保的双重目的。
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12ce7caf1ffc4ffe47ac47.png)
桂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形式自考层次本科年级2014级专业旅游管理学生王思雨指导老师张奇彪二○一六年十一月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摘要桂林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漓江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是桂林山水的精华。
但是,近年来随着桂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游客来到漓江游览,引发了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径流量小、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漓江流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了解和认识漓江流域水资源的环境现状,有计划的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漓江、水资源、环境现状、水资源保护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rotectionof two rivers and four lakes of Guilin Abstract: Guilin is a famous tourist city, two rivers and four lakes consists of lijiang river、taohuajiang river and ronghu lake、shanhu lake、guihu lake、mulonghu lake, which is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center of Guilin. The beautiful scenery, while showcasing “City in Scenery , Scenery in City,The city and scenery fuse together harmoniously” to the visito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more and more people come to Guilin to visit, it cause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 problems, such as air pollution,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fish death in the lake, garbage increase and so on. The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restri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cenic spot. Therefore, we need to know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of two rivers and four lakes, plan to protect tourism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 is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目录摘要 (I)目录 (III)1 漓江水资源研究背景 (1)2 漓江水资源现状概述 (1)2.1洪水灾害 (1)2.2枯水期长 (3)2.3水污染严重 (6)3 漓江水资源环境问题分析 (4)3.1 资源短缺 (4)3.2 环境污染 (5)3.3 生态破坏 (5)4 漓江水资源保护主要途径 (6)4.1 完善法律法规 (6)4.2 经济手段 (6)4.3 环境污染防治 (7)5 保护漓江水资源环境意义 (7)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1.漓江水资源研究背景桂林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山水风光举世闻名,绿化覆盖率也极高,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早已成为家喻户晓、世界知名的品牌。
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
![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330906ad02de80d4d840d5.png)
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一、漓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1、漓江概况广西桂林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孕育了美丽的桂林山水,形成了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世间美景。
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桂江支流上游段的习称。
漓江流域面积为5959km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80mm,水资源量比较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10mm,人均水资源量为4390m3。
漓江属雨源性河流,雨量充沛,水量丰富,但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丰、枯水季节径流量相差悬殊,80%以上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3~8月份,日平均流量变幅也较大,以桂林水文站为例(集雨面积2762 km2),保证率为10%的日平均流量达286 m3/s,保证率为90%的日平均流量仅18.7 m3/s。
历史上漓江市区段实测最小月平均流量仅5.9m3/s(1956年12月),实测最枯流量3.8m3/s(1951年2月),基本处于断流状态,而实测最大流量达5890m3/s(1998年6月),因此,漓江水多与水少问题并存。
2、漓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 漓江枯水期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蜕变降雨量的时空分配极不均,导致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成灾,枯水期长期严重缺水,水量几近枯竭。
枯水期间漓江两岸山体裸露、河道干涸、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漓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漓江上游流域是广西桂北暴雨中心区,暴雨集中、强度大、洪水频繁,而该区又缺乏控制性防洪工程,加上桂林市城区大部分地势较低和城区防洪工程受旅游景观特殊要求限制,目前桂林市区的防洪能力尚达不到20年一遇,洪涝灾害严重。
(3)水污染潜在威胁大,水环境有恶化趋势漓江是桂林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也是主要纳污水体。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排污量亦随之加大,而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在枯水季节河水流量减少,稀释自净能力很低,使河水质量急剧下降,如1994年1月,桂林市东镇水厂因漓江水源严重污染而被迫停产。
广西漓江洪涝灾害及防御对策研究_张雅昕
![广西漓江洪涝灾害及防御对策研究_张雅昕](https://img.taocdn.com/s3/m/378d1b8784868762cbaed506.png)
* 收稿日期: 2014 - 06 - 11
修回日期: 2014 - 08 - 14
基金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孟加拉湾对流对广西锋面暴雨影响机制研究”( 2013GXNSFAA019288)
作者简介: 张雅昕( 1974 - ) ,女,广西桂林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服务工作. E-mail: 260118238@ qq. com
程小康等就对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 过总结和 分 析[1], 龚 延 湘 等 对 长 江 大 范 围 致 洪 暴 雨的成因 进 行 了 分 析[2]。 吴 兴 国 等 对 影 响 广 西 的 致洪暴雨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3 - 5],认为持续性暴 雨和大范围的暴雨都能造成广西洪涝灾害。郑传 新、周西华等对柳江致洪暴雨和湖南新邵太芝庙 乡特大致洪暴雨进行了研究[6 - 7],提出了积雨区降 水总量对江 河 致 洪 影 响 致 关 重 要。 刘 福 洲、 黄 运 才对漓江洪水分析认为[8 - 9],漓江洪水季节性强, 上游水库的不合理排洪,对漓江出现洪涝灾害的 影响最大。近年来暴雨灾害的风险评估研究受到 高度重视,张海玉等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安徽洪 涝易损等级进行了评价[10 - 11],选 择 多 年 降 雨 量、 森林 覆 盖 度、 人 口 密 度、 耕 地 百 分 比、 人 均 GDP、水库密度等 6 个要素作为洪水灾害经济易 损性风 险 评 价 指 标。叶 小 岭 等[12 - 13]用 灰 关 联 谱
3. 1 锋面南压型 锋面南压包括 0 冷锋南压和静止锋南压两种情
况。锋面在南压过程 中 500 hPa 有 西 风 槽 东 移 影 响,且配合有 850 hPa 切变线同时南压。图 3a 为 高空 500 hPa 等压面形势图,锋区位于 37°N 附近。 这种天气形势占致洪暴雨的 70% 。 3. 2 静止锋北抬型
漓江流域主要环境问题
![漓江流域主要环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c322d376eeaeaad1f3303a.png)
第16卷 第2期 中 国 岩 溶 V o l.16 N o.2 1997年6月 CA R SOLO G I CA S I N I CA Jun.1997漓江流域主要环境问题Ξ缪钟灵(桂林工学院)摘 要 漓江是桂林—阳朔风景名胜区的灵魂,近二十余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引起了流域内某些环境要素的变异。
本文针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诸如枯水问题、洪水灾害、水体污染、土地资源减少、塌陷等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治理意见。
关键词 漓江流域 环境问题 洪水 枯水 土地资源 水污染 岩溶塌陷0 引 言漓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支流桂江上游一段的称谓,发展于桂东北猫儿山(高程2141m)老山界,止于平乐县与恭城河交汇处,全长214km,汇水面积12285km2,桂林河段(集雨面积2860km2)流量为133m3 s,平均年径流量41.8×108m3,平均年径流深1461.5mm[1],为一雨源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喀斯特河流。
漓江,作为桂林风景的灵魂,在桂林的旅游业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一、二十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漓江流域内也出现了不少环境问题,诸如枯水问题、洪水灾害、水体污染、土地资源减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森林质量下降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桂林工农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为此,各级政府对这些环境问题甚为关心,曾进行过多次的治理,近年,又出台了漓江综合治理方案,并开始了新一轮次的治理工程。
本文根据作者十余年来对漓江考察和研究的所得,针对一些问题阐述意见,对漓江综合治理的大工程竭尽个人的绵薄之力。
1 主要环境问题1.1 枯水漓江流量从9月开始下降,一直到次年2月雨季来临才开始回升,这段长达6月之久的时段称为枯水期。
枯季漓江水源靠两方面补给,一是枯季中的降雨,一是地下水源。
据计算,枯季Ξ作者简介:缪钟灵,男,1936年生,副教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
(541004)桂林市建干路。
收稿日期:1997—03—27;改回日期:1997—04—15。
关于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分析
![关于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1dbd3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e.png)
关于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漓江是一条位于广西桂林市的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大型河流,也是中国著名的景观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
漓江的水资源丰富,是桂林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桂林的景观和旅游景点的一体。
然而,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水资源枯竭等多种因素,漓江的水资源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水质的变差对漓江的生态系统和桂林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保护漓江水资源和提高水质,以及实现漓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面临桂林的一个重要任务。
首先,应完善和强化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建设。
桂林市应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计量、保护、管理和审计机制,强化环境监测,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规侵占漓江水资源的行为,以确保水资源调控的有效实施。
其次,应加强漓江、桂林市周边水土保持和水系治理工作。
应建立绿色保护区、生态管理区和植被恢复区,积极保护漓江、桂林市周边的植被,从而减少水沙流失,保护漓江的水质和水量。
此外,要改善漓江的水利设施,健全水资源建设、管理和调度体系。
可以建设引水渠、洪坝、河床和河岸等水利设施,改善漓江水系的调节能力,从而对漓江的水量提供有效保障。
最后,应建立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分配机制,充分考虑漓江和桂林市周边地区各方面的利益,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有机统一。
同时,要加强漓江水资源的旅游经济发展,利用漓江景
观旅游活动发展桂林经济,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发展。
综上所述,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桂林发展的核心问题。
只有通过强化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才能保证漓江水资源的长足发展,使桂林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
漓江桂林流域“92.7”暴雨洪水分析
![漓江桂林流域“92.7”暴雨洪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54296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6.png)
漓江桂林流域“92.7”暴雨洪水分析
黄运才;秦玉强
【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
【年(卷),期】1997(000)001
【摘要】漓江桂林“92.7”暴雨洪水由静止锋、高空低涡、切变线等天气系统且受流域地形抬升作用形成的特大暴雨洪水。
通过暴雨的过程、时空分布、走向以及区间来水等情况的分析,阐述上下游洪水均由三峰组成,而大溶江主峰在中为“山”字形组合,桂林则主峰在后,形成阶梯状逐级上升的特大洪水等特点。
【总页数】6页(P36-41)
【作者】黄运才;秦玉强
【作者单位】广西水文水资源局桂林分局;广西水文水资源局桂林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22.1
【相关文献】
1.漓江桂林市突发性洪水分析及预报 [J], 黄坤安;钟婷
2.桂林漓江"98·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J], 李勇军;何武中
3.桂林地区“92.7”大暴雨雷达回波分析 [J], 白先达
4.宣惠河流域“92.7”特大暴雨及径流特点 [J], 王永昌
5.闽浙赣邻区“92.7”暴雨洪水分析 [J], 朱永泉;熊清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漓江的洪水与枯水
![漓江的洪水与枯水](https://img.taocdn.com/s3/m/f1eaf7c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5.png)
漓江的洪水与枯水
罗春玲
【期刊名称】《水文水资源》
【年(卷),期】1999(020)001
【摘要】对漓江的洪水和枯水进行了居因分析,并提出了漓江上游水源林遭破坏,涵养水源的功能降低,水土流失,造成汛期洪峰流量增,枯水期流量逐年减小。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罗春玲
【作者单位】桂林水文水资源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6
【相关文献】
1.漓江上游防洪水库对桂林市区河段洪水组合影响分析 [J], 黄彩琴
2.漓江桂林的洪水特性与洪水预报 [J], 黄运才
3.对漓江是否会枯竭与断流的探讨:漓江枯水期河道水量分析 [J], 戴新
4.漓江桂林历史大洪水的考证与设计洪水 [J], 黄运才;秦秉直
5.漓江枯水期流量变化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模拟 [J], 黄月群;蔡德所;杨培思;陈俊
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漓江流域水资源危机探讨
![漓江流域水资源危机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bc68f29647d27284b735148.png)
林业科学研究 2004,17(6):782~786Forest Research 文章编号:100121498(2004)0620782205漓江流域水资源危机探讨杨永德,魏美才(中南林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0)摘要:漓江流域枯水期漓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漓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地理环境和大气的影响;流域内工农业与生活用水增加过快;上游森林的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地涵养水源能力弱;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致使水源林枯竭等方面。
针对漓江水资源危机形成的原因,从保护漓江上游生态环境,节约用水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漓江流域;水源林;生态环境;水资源危机中图分类号:S715 文献标识码:A在过去的20多年中,漓江的水质基本保持着国家二类水质的标准。
但是漓江的水量和水位却在逐年减少,枯水期越来越长。
20多年来漓江枯水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桂林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问题日益严重,2004年1—3月漓江间距性断流两个月之久,漓江上的旅游船只由于断流无法开船。
漓江枯水问题已成为桂林市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1 漓江中上游流域水文特征漓江属于雨源型河流,其径流量的变化受降水时空分布的制约,每年3—8月为汛期,降水集中,洪水频繁,汛期径流占全年76%以上,尤以5—6月洪水最大,其径流可达全年的40%。
枯水期为9月至翌年2月,其径流仅为全年20%,枯水6个月中,径流呈两谷一峰的曲线变化,以第二个谷最低,时间上与12月至翌年1月相对应,其径流仅为全年的5%[1]。
2 漓江枯水问题漓江枯水问题有两个概念,一是水文学上的枯水,指的是9月至翌年2月的枯水期,其最小流量在712~1012m3・s-1,曾出现过318m3・s-1的记录。
二是指漓江的旅游活动———大型游船通航所需水量而言,即在桂林水文站有30m3・s-1的水量才能保证水深017m,使大型旅游船可以通航到阳朔。
小于30m3・s-1水情多发生在9月—翌年2月的枯水期,但也不排除在洪水期的3—8月中会有小于30m3・s-1的枯水。
变化环境下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防汛抗旱调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变化环境下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防汛抗旱调度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b9da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f.png)
变化环境下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防汛抗旱调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天气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中国南方地区汛情日益严重,因此进行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调度显得尤为重要。
漓江流域是桂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和水运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
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的防汛抗旱调度对于保障下游水文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对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的防汛抗旱调度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在气候变化环境下科学、合理地调度水库,提高水库的防洪、调洪、防旱和供水能力,为实现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分析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防汛抗旱需求与偏好;2.评估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的防汛抗旱潜力;3.制定气候变化下的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防汛抗旱调度方案;4.应用MATLAB等数学软件对调度方案进行优化和验证;5.探讨防汛抗旱措施的实施方案并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6.预测水库水位、流量、入河洪峰等关键参数,并根据预测结果调整调度方案。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分析法、数学模型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如下:1.综合分析法:根据调查资料、文献资料和相关政策规定,分析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的防汛抗旱需求与偏好,以及深入了解水库群的水文、水资源等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支撑。
2.数学模型:构建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防汛抗旱调度模型,通过分析水库群的水文化特征、降雨关系、流域水文模型等因素,利用MATLAB 等数学软件进行模拟和数据验证,为最终制定调度方案提供基础计算工具。
3.案例研究法:以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为例,采集时间跨度较大的的数据(如降水量、径流量、水库水位等),应用综合分析和数学模型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套可行的防汛抗旱调度方案,并进行实际应用服务。
三、研究进度安排1.阶段一:调研和文献综述(2022年9月-2022年11月)2.阶段二:建立数学模型和数据采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3.阶段三:数学模型的完善和实验(2023年4月-2023年6月)4.阶段四:防汛抗旱调度方案制定与实施(2023年7月-2023年9月)5.阶段五:总结与论文撰写(2023年9月-2024年1月)四、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实现以下预期成果:1.防汛抗旱调度方案的定制化,旨在提高漓江流域水库的防洪、调洪、防旱和供水能力;2.利用数学模型和综合分析方法,快速、有效地研究水库群的水文、水资源等情况,对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验证;3.提出一套针对气候变化环境下的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防汛抗旱调度方案;4.为实现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漓江水系之变迁
![漓江水系之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894243dc43323968001c92a7.png)
漓江水系之变迁漓江的孕育和发生要追溯到距今300多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地球上最新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
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位于板块缝合线的喜马拉雅山剧烈上升。
此时,位于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以及桂北的越城岭同时上升。
越城岭以南。
东西两个支脉,海洋山、架桥岭也相继隆起。
这样在桂林附近的原始地面上,出现了一个三面环山的盆地外貌,漓江的雏形就在这一盆地内出现了。
平原分水岭在300多万年漫长的岁月中,漓江曾经历沧桑巨变。
目前在漓江流域范围内,多处出现的平原分水岭,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那么,什么叫分水岭呢?它最早出现在原始地面上,是局部高点的连线,大气降雨落到地面以后,雨水沿着分水岭向两侧分流。
然而,分水岭又如何能出现在平原上呢?原来,分水岭出现以后,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降雨量的多寡,造成分水岭两侧不同的溯源侵蚀作用,分水岭会向作用弱的一方迁移,有时候会出现在原来的河床上,就成为平原分水岭。
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基本框架大致形成干旱第三纪,南岭是它们之间的分水岭。
越城岭是南岭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峰猫儿山,海拔高度2142米,是华南第一峰。
在第四纪晚更新世(10万年)以来,隆起表现更为强烈。
桂林在每年的春夏之交,盛行东南季风,来源于太平洋的湿热气流。
受到南岭山地的阻挡,发育于南坡的珠江流域,接受到更多的降雨量。
以兴安县的砚田为例,它位于越城岭的南坡,是一个著名的暴雨中心,年降雨量高达2500毫米。
位于北坡的湖南南部一带,降雨量仅1200~1500毫米,越城岭南北两坡降雨量之差,竟高达一倍左右。
位于南坡的珠江水系与位于北坡的长江水系,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
晚更新世以来,在粤、湘、桂一带长、珠之间,多处分水岭向长江流域一侧迁移。
分水岭不断迁移的结果是珠江水系袭夺了不少长江水系的支流。
笔者曾在国家旅游局资助的研究项目——“漓江流域整治的综合研究”中,详细地论证过此项袭夺现象。
河南省濮阳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试卷)
![河南省濮阳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5a56e9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2.png)
河南省濮阳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鸠占鹊巢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雨露滋润禾苗壮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范围不包括( )A.水圈B.岩石圈的上层C.大气圈的下层D.月球的表面3.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这属于(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分别是( )A.分解者、消费者、分解者B.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C.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保护好我们桂林的母亲河——漓江,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发展生态旅游B.全面禁止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C.在发源地建立自然保护区D.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6.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A.太阳能B.食物C.植物D.叶绿体7.下列各项中能依次体现阳光、水分、温度、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产生影响的顺序是()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②草原中的狼捕食牧民的牛羊③春江水暖鸭先知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8.为了配合学校做好校园植物的挂牌工作,兴趣小组的同学应采用下列哪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了解校园中植物的种类( )A.实验法B.资料分析法C.探究法D.调查法9.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该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池塘中有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那么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可能是()A.浮游植物B.水蚤C.鱼D.鱼鹰10.武冈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生活着水杉、银杏、风头鹰、娃娃鱼等生物。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d6324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6.png)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一、成因河流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河流水量过大或河道不畅等因素引发的洪水灾害。
其主要成因如下:1. 大雨天气:暴雨或长时间持续降雨会导致河流水位迅速上涨,超过河道容量,引发洪水。
2. 山洪暴发:山区地势陡峭,雨水迅速流入河流,形成山洪,加剧了河流的水位上涨和洪水的发生。
3. 雪融水:在冬季或春季,山区积雪融化导致大量融水流入河流,增加了河流的水量,容易引发洪水。
4. 天然堰塞湖溃坝: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堰塞湖形成,当堰塞湖的水位超过堤岸时,溃坝会引发洪水。
5. 河道疏浚不及时:河道淤积、杂物积聚等会导致河道断流、河道容量减小,水流不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二、治理措施针对河流洪涝灾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河流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河流水情、雨情等信息,提前预警,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2. 加强河道疏浚: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清理淤泥和杂物,保持河道畅通,增加河道容量,提高洪水的排泄能力。
3. 构建防洪设施:加强河道护岸和堤防的建设,采用防洪墙、防洪闸等防洪设施,加强对河流的控制和管理,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
4. 发展水库调度:合理规划水库的蓄水和泄洪,通过调度水库的水位,减少洪水的冲击和危害。
5. 加强山区治理:加强山区的防洪治理,修建拦洪墙、梯田等措施,减少山洪的形成和冲击。
6. 提高群众防洪意识:加强洪涝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洪意识,掌握应对洪涝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起来,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大雨天气、山洪暴发、雪融水、天然堰塞湖溃坝和河道疏浚不及时等因素。
为了有效治理河流洪涝灾害,我们应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疏浚河道,构建防洪设施,发展水库调度,加强山区治理,提高群众防洪意识,共同努力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桂林漓江致洪暴雨分析
![桂林漓江致洪暴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05af5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8.png)
桂林漓江致洪暴雨分析刘福洲;白先达【摘要】[Objec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flood rainstorm in the Lijiaug River of Guilin [Method] By using the obsirvation data of flood rainstorm and water level in the Lijiang River. the flood rainstorm standard in the Lijiang River was delimited. Via the analyis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weather situalion or flood rainstorm in South China, the tllod rainstorm in the Lijiang River was carried out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 Result] The flood in the Lijiang River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torrential rain in the upstream When the daily rainfall in the uupstream ≥ 100 mm, or the daily rainfall in above conlinuous 2 d ≥ 50 mm, the big flood was easy to happen in the Lijiang River. During April-July in every year, the flood was possihle to happen in the flood season in the Lijiang River but mainly happened during May-June The period of flood water level variation in the Lijiang River wane ten year. When the highesi water level was lower than the warning slage ( 145.00 m ) in the yiar, most of highest water level in the next year surpassed the warning stage and reached above 146.00 m. Tht weather type whieh caused the flood rainstorm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frontal surface type ( frontal surface south-pres sure type, stationary front north-lift type ) and the low vortex type. The upstream in the Lijiang River of Guilin was the rainstorm center in Guilin urea and the key zone of flood rainstorm in the Lijiang River. The special teraain provided the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themulti-occurrence of rainstorm.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forecast of flood rainstorm in the Lijiang River.%[目的]研究桂林漓江致洪暴雨.[方法]利用漓江致洪暴雨及漓江水位的观测资料,划定漓江致洪暴雨标准,通过华南致洪暴雨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等方面的分析,对漓江的致洪暴雨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漓江洪水与上游暴雨的持续时间、强度密切相关,上游日降水量≥100 mm或连续2 d以上日降水量≥50 mm,极易发生漓江洪涝灾害;桂林漓江汛期洪水每年4~7月都有可能发生,但多发生在5~6月;漓江洪水水位变化以10年为周期;当年最高水位低于警戒水位(145.00 m)以下时,则来年最高水位大多超过警戒水位,达146.00 m以上.造成致洪暴雨的天气类型可分为锋面型(锋面南压型、静止锋北抬型)和低涡型.桂林漓江上游是桂林地区的暴雨中心,是漓江致洪暴雨的关键区,特殊的地形为暴雨多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论]该研究为漓江致洪暴雨的预报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5【总页数】4页(P9090-9092,9164)【关键词】桂林漓江;致洪暴雨;分析【作者】刘福洲;白先达【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气象局,广西桂林,541001;广西桂林市气象局,广西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1桂林漓江起源于南岭南麓兴安县北部猫儿山,流经兴安、灵川、阳朔、平乐县,汇于西江再进入珠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田家 河 流 域 水 系 示 意
2 测 站及 资料情 况 田家河 流域 内现 状 没 有 国家 水 文 观 测站 点 ,漓 江 干流 田家河 汇人 口附近 设 有 阳朔 水 文 站 ,站 址 距 田家 河汇 人 口约 3 0 0 m,站址 以上集 水面 积为 55 5 m ,资 8 k 料 系列较好 。 田家河 流 域 内有 阳朔 气 象 站 进 行 日常 气 象 观 测 。 站 址 位 于 流 域 下 游 靠 近 田 家 河 出 口 处 , 海 拔 为
摘
203 ) 044
要:田家河为漓江的一级 支流 ,水位 受 自身流域洪水 、漓江洪水的共 同影响 ,对田 家河与漓 江洪水的遭遇分析 可 以
为 流域 治理 提 供 技 术 支撑 。通 过 漓 江 阳朔 站 年 最 高水 位 与 同期 久 大水 库 降 雨 情 况 、漓 江 阳 朔 站 年 最 高 水 位 与 阳 朔 气 象 站 年 最 大 降 雨量 以及 17 9 4年 、2 0 0 8年 典 型 洪 水 对 田 家 河 与 漓 江 流 域 洪 水 的遭 遇 进 行 分 析 ,并 分 析 了拟 建 水 利 工 程 对 洪 水
久大 水库 位 于 流域 中上 游 、流 域 中心位 置 ,阳朔 气象 站位 于流 域下 游 ,通 过 上 述 的统计 分 析 ,可 以 比 较清 楚地 看到 流域 中上游 及 下 游 暴 雨 发 生 时 ,漓 江一 般也 发生 大洪 水 ,二 者 有 比较 好 的 同步性 ,即漓 江 大 洪水 时 ,田家 河流 域也发 生 大洪水 的概 率较 大 。 4 典型年 洪水 遭遇 分析 根据 阳朔 县 历 史 灾 情 及 成 灾 年 份 水 文 情 势 分 析 , 受灾 较 严 重 、洪 水 较 大 的 年 份 主要 为 17 9 4年 、2 0 08
人 田家河 。
漓 江属珠 江 流 域 桂 江水 系 ,全 长 为 2 4 m,流 域 1k 面积 为 1 6 k 26 9 m 。流 域 范 围 涉 及 桂 林 市 区 及 兴 安 、 阳朔 等 5县 6 0个 乡镇 ,其 中阳朔水 文站 以上 流域 面积 为 55 5 m ,占流 域总面 积 的 4 % ,站 址 上游 距桂 林 8 k 4 水 文站 7 k 5 m。 阳朔水 文 站 以 上 流 域 地 处 广 西 桂 北 暴 雨 区 中心 ,
通过 久 大水库 是否 有 明显 降水 过 程来 表 征 田家 河 流域 是否 有 明显 洪 水 过 程 。采 用 2 0 ~2 0 00 0 9年 共 l a资 O 料进 行分 析 ,统计 漓江 阳朔 站年 最高水 位及 发生 时 间 , 分析 同期 久大 水库 降雨 情况 ,见 表 1 。
降雨 达 到 1. mn 52 r;最 大 2 h暴雨 发生 在 1 4 7日 1 时 ~ 1
1 8日 1 1时 ,为 6 . mm;1 日0时 ~1 日 2 33 7 9 4时 ,连
续3 d暴 雨量 为 7 . m 1 2 m。可 见 ,阳朔 站 的暴 雨 与 漓 江
洪水 几 乎发生 同一期 间 ,最 大 2 h暴 雨结 束 距 离 阳朔 4 站洪 峰 流量通 过 提前 约 1h 2。
作者简介 :代斌( 99一) 17 ,男 ,硕士 ,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文分析与水利规划_ 作 。 [
・
2 ・ 8
21 0 2年 7月
第 7期
代 斌 : 田家 河 与 漓 江 流 域 洪 水 遭 遇 分 析
N . J1 0 2 o7 u.2 1
16 7 m。流域 内另 有 水 库 自建 水 文 观 测 站 点 若 干 , 3 .0 其 中久 大 水库 的 降雨 量 观 测 ,从 观 测设 备 、观 测 站 点 布置 都较 符合 规范 要 求 ,其 他 站 点 观测 手 段 及 成 果 质
落 ,该 场洪水 最 大洪 峰流量 达到 630 s 3 m / ,为历 史 实
测 最大 流量 ,对 应 洪 水 位 为 12 4 m。本 场 洪水 具 有 .4 1 双 峰形 态 ,前 次 洪 峰 流 量 较 小 ,对 应 漓 江 水 位 较 低 ,
没有 产 生破坏 性影 响 ;后 次 洪 峰 流量 大 、水 位 高 ,涨 水 阶段 适逢 阳朔 暴 雨 ,洪 水 倒灌 顶 托 ,使 得 阳朔 当 地 洪水 下 泄不 畅 ,产生严 重洪 涝灾 害 。 洪 水期 间 ,阳朔 站最 大 1 雨 发 生在 7月 1 h暴 7日 1 2时 ~1 3时 ,为 2 . r 0 3 m;最 大 6 a h暴 雨 发 生 在 7月 1 8日4时 ~1 0时 ,为 3 . m 2 7 m,其 中 1 日6时 ~7时 8
久 大水库 2 0 —2 0 逐 日雨量 系列 等资料 。 00 0 9年
3 定性 分析
3 1 漓江 阳朔 站年 最高 水位 与 同期 久 大水库 降雨 情 况 .
分 析
量较 差 ,并且 由于 种种原 因水 库 观测 资料 多 已散 失 。 根 据 分析需 要 和资料 条 件 收集 了阳 朔水 文 站 16 97
属湿热 的 亚热带 季 风气 候 。影 响 暴 雨 的 天气 系统 主要
有 锋 面 、切 变 线 、低 压 、低 涡 、高 空 辐 合 等 ,暴 雨 中 心 常 出 现 在 华 江 一 带 ,流 域 多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为
收 稿 日期 :2 1 02—0 3—1 :修 回 日期 :2 1 0 2 5 0 2— 4— 7
年最 高水 位 时 ,久 大 水 库 均 有 明显 的 同 期 降 水 过 程 ,
且 降水量 较大 ,同期雨 量 基 本 为 当 年 同期 雨 量 的年最 大值 ,按 照 同期 日均 降 雨量 分 级 ,同期 降 雨 基 本 达 到 大雨 ~ 雨级 别 。可见 漓 江 洪 水 与 田家 河 洪 水 具 有很 暴 好 的 同步 性 ,漓江 发 生大 洪 水 时 田家河 流 域 同步 有 较 大量 级 的暴雨 洪水 发生 。
雨 ,两者 同步 发生 年份 占统 计 年 份 的 6 % 。 阳朔 气 象 5 站虽 然处 于 田家河 流 域 下 游 ,但 一 定程 度 上 反 映 了 田 家河 流域 暴雨 洪水 情 况 。资料 分 析 成 果 同样 说 明 ,漓 江 大洪水 与 田家河 大洪 水有 较好 同步性 。
控制 面 积 的 1 . % 。 9 1 田家河 一 级 支 流 包 括 遇 龙 河 、金 宝 河 及 栗 木 河 。
静 止或来 回摆 动 ,形 成暴 雨洪 水 ¨ 。 J
田家 河流 域水 系见 图 1 。
遇 龙河 发源 于临桂 县 塘 头 镇平 塘 村 后 白鸡 岭 ,河 长 为
4 .5 i,流 域 面 积 为 36 m ,河 道 平 均 坡 降 为 6 1k n 4k
3 、7 d d降雨 量统 计成 果 、典 型年 实测 降雨 过 程 ,以及
表 1 阳朔站年最高水位与 同期久大水 库降雨情 况
由上 表可 见 ,2 0 — 0 9年 中 ,漓江 阳朔 站 出现 00 2 0
年 ,选取 17 9 4及 2 0 0 8年 为典型 年分 析洪 水遭 遇情 况 。
32 漓江 阳朔 站年 最高水 位 与 阳朔 气象 站年 最大 降 雨 . 量分 析
根据 漓 江 阳朔 站年 最 高 水 位 与 阳朔 气 象 站 年 最 大 降雨 量 1 7 9 0~2 0 0 9年 共 4 a资料 的分 析 ,漓 江 阳朔 站 0 年最 高水 位 时 ,有 2 a阳朔 气象 站发 生 了年最 大 7 6 d降
1 7 洪水 阳朔 站降雨 及 漓 江 阳朔 段 洪水 过 程见 9 4年
图2
・
29 ・
21 0 2年 7月
第 7期
代斌 :田家河与漓江流域 洪水遭遇分析
4 3 典 型洪 水遭 遇分 析 . 17 94年 、20 0 8年是 建 国后 阳朔遭 遇 的 2场 最 大洪 水 ,17 9 4年漓 江 阳朔 站 洪 峰 流 量 为 63 0 / ,为 历 3 m。s 年 实 测 最 大 流 量 ,2 0 0 8年 漓 江 阳 朔 站 最 高 水 位 为 13 1 m,为历 年 实 测 最 高 水 位 。通 过 对 2次 典 型洪 1. 1
遭遇 的 影 响 。
关键 词 :田 家 河 ; 漓 江 ;流 域 洪水 ;遭 遇
中 图 分 类 号 :P 3 . 33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0 1 (0 2 0 0 2 0 0 8— 12 2 1 )7— 0 8— 4
1 流 域基 本情 况 田家河 为 漓江 的一 级 支 流 ,位 于 广 西省 阳朔 县 境
水 的 分析发 现 :
由于资料 限制 分析 时 田家河 流 域 采用 阳朔 气 象 站 降雨 资料 。
4 1 1 7 洪水 . 9 4年 该 年漓 江水位 自7月 1 日起 出现 明显上 涨 ,7月 4 1 5日 1 时 左 右形 成 一 次小 洪 峰 后 ,其 后 水 位 略微 回 1 落 ,7月 1 日 1 6 0时 后 ,漓 江 水 位 再 次 上 涨 ,直 至 7 月1 8日 2 洪 峰通 过 阳朔 断 面后 ,漓 江水 位 逐 渐 回 3时
内 ,由遇龙 河 、金宝 河在荔 阳公 路工农 桥 处汇合 而成 ,
并在 龙角 山附 近加 入 栗木 河 ,最 后 于 田家河 村 北 汇 入 漓江 。河 口位 置 :东 经 1 0 3 3 、北 纬 2 。6 2 ” 1 。0 2 ” 4 4 4。 河源 ( 工农 桥 ) 至河 口( 田家 河 村 北 ) 约 6 5 k 长 .0 m,河 口以上流 域 面 积 约 为 6 5 0 k 6 . 0 m ,占漓 江 阳朔 水 文 站
~
久 大水库 位 于 田家 河 流 域 中上 游 的 金 宝 乡 境 内 ,
20 0 9年 历年 实测最 大 洪峰 流 量 及发 生 时 间 、历 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