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中考生物复习-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学案
![中考生物复习-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996e9ee06eff9aff8072b.png)
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学案【复习目标】【自主学习】复习第七单元第一二章的核心知识1、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概念、应用。
①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靠种子、胚和受精卵发育的。
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②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靠根、茎、叶、芽、分裂等发育的。
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③无性生殖的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等。
嫁接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变态发育的概念及举例。
①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成为变态发育。
②昆虫的发育方式:变态发育。
家蚕、蝇、蝴蝶: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是完全变态。
蝗虫、蟋蟀、螳螂: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
③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鸟卵的结构及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①具有卵黄、卵白可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
具有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胚盘,里面有细胞核。
②因此,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丢失,这都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更适于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如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传递特点①通过对转基因鼠的研究: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控制性状。
②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以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成单存在。
③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aa;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A A和Aa。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23879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6.png)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知识点总结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的生殖1.有性生殖(见本资料的第4页)2.无性生殖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
天竺葵、葡萄、月季2)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芽接砧木枝接关键: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组织培养:(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2)组织培养的过程: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分化出根和芽移栽植物组织愈伤组织试管苗植物体(3)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无病毒的植株;不受季节的影响;易于诱导变异,有利于科研与生产。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家蚕的史:卵、幼虫、蛹、成虫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2.昆虫的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四.鸟类的生殖与发育1.鸟卵的结构:卵壳保护内部结构卵壳膜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卵黄膜卵细胞卵黄:提供胚胎发育用的养料胚盘: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卵黄系带:固定卵细胞气室:提供空气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画线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重点归纳笔记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重点归纳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35f8f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a.png)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的奔跑只需运动系统参与就能完成B.小明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C.鸟类的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D.蚯蚓走迷宫,黑猩猩用树枝取食白蚁属于学习行为2、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这个事实可以说明()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生物的性状可以遗传C.动物与植物的某些基因相同D.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3、蝗虫的幼虫和成虫之间的主要差别是()A.生活习性B.生殖器官C.幼虫不食不动D.能否跳跃4、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A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字母A表示显性基因B.如果基因A来自父方,则基因a来自母方C.基因a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能遗传的性状D.此个体表现出的是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5、某夫妇第一、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A.50%B.25%C.12.5%D.100%6、同一株小麦上收获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麦粒大而饱满,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麦粒小而瘪。
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A.环境条件的改变B.染色体的改变C.细胞核的改变D.基因的改变7、人体内有多种细胞,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是()A.白细胞B.上皮细胞C.神经细胞D.卵细胞8、生命的起源充满奥秘,吸引人们不断探索,根据已有研究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A.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B.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形成原始生命9、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在进行“观察鸡卵”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和分析,其中不恰当的是()A.观察鸡卵时会用到放大镜B.观察鸡卵时,用镊子轻敲鸡卵的钝端C.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室的存在D.用探针挑可以让卵黄流出来,能证明卵黄膜的存在10、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①试管婴儿的诞生②克隆羊的出现③胡萝卜的组织培养④生产胰岛素“工程菌”的培育⑤水稻的种植A.①⑤B.②④C.③④D.①③多选题1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菊花的红色和柑橘花的白色B.小明习惯用右手、小青习惯用左手C.小梦的双眼皮与小莉的双眼皮D.小苗的A型血和小森的B型血12、下列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生物,说法正确的是A.就所采用的生物技术而言,转基因大豆与其余种类不同B.多莉羊是第一次通过体细胞的核移植产生出来的后代C.巨型小鼠的体内被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D.转基因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基因工程13、植物的几种繁殖方式如图所示。
生物圈中生命延续和发展单元备课
![生物圈中生命延续和发展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62aca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f.png)
生物圈中生命延续和发展单元备课在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妙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生物学要素和原理。
在本文中,我将会对生命延续和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探讨,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1. 生命的起源让我们从生命的起源开始谈起。
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对此都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然而,根据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和进展,我们可以得知生命的起源可能与地球上的原始有机物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密不可分。
在原始地球上,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了聚合反应,最终形成了简单的有机分子,这些有机分子可能是生命起源的基础。
生命的起源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基础有机物质的存在。
2. 遗传物质的传递在生物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遗传物质可以通过DNA和RNA来传递,这是生物界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生物可以将自己的基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实现生命的延续。
遗传物质的传递也会带来个体间遗传信息的差异,这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3. 繁殖与进化繁殖是生命延续和发展的关键步骤。
生物繁殖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方式。
有性繁殖通过两个个体的配对和基因的重组,产生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后代,从而有利于种群的进化和适应性的提高。
而无性繁殖则是通过单个个体自身完成,虽然能够快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其遗传信息较为单一,不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通过繁殖不断积累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从而更好地延续和发展自身。
4. 环境适应与种群动态在生物圈中,环境适应和种群动态是生命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经历选择、竞争和适应等过程,从而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存能力的提高。
种群动态则涉及到种群密度、生态位的分布、种群大小的变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对种群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精妙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生物学要素和原理,需要我们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圈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生物圈生命的延续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3b501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e.png)
生命的基本特征
这些早期生命形式具有细 胞结构,能够进行代谢活 动和繁殖,是生命的基本 特征。
生命起源的探索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 仍未有定论,科学家们仍 在不断探索地球上生命的 起源和演化历程。
生命演化的历程
生物大爆炸
大约在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生 物大爆炸,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 动物,如海绵、珊瑚、软体动物 等。
04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生物的适应性
适应环境变化
01
生物通过进化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土壤、水分等,
以维持生存和繁衍。
生理机制
02
生物通过调整生理机制来适应环境,例如调节体温、呼吸等,
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行为习性
03
生物通过改变行为习性来适应环境,例如迁徙、繁殖等,以最
大化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物圈中存在大量物种,每个物 种都有独特的形态、生理和行为 特征,形成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不同物种在特定的环境中相互作 用、相互依存,形成了多种多样 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湖 泊等。
遗传多样性
每个物种内部也存在遗传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有助于物种适应环境 变化,提高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能 力。
生物圈生命的延续和 发展
目录
•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 生物圈的构成和功能 • 生命的繁殖和遗传 •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01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的早期生命
01
02
03
最早的生命形式
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 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形式, 它们是原核生物,以厌氧 的方式生存。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初中生物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点
![初中生物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e2095a5f0e7cd185253645.png)
初中生物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结合如图分析,下列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卵壳,起保护作用,防止卵细胞受伤害B.②为卵黄,内有遗传物质,因此都能发育成胚胎C.③为胚盘,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D.④为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答案】A【解析】【分析】鸟卵的结构: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图中①卵壳,②胚盘,③卵黄,④卵白。
【详解】A.①为卵壳,起保护作用,A正确。
B.②为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但不是所有胚盘都一定能发育成胚胎,如没受精的卵或出现病变等就不能发育成胚胎,B错误。
C.③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C错误。
D.④为卵白,保护卵细胞,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D错误。
【点睛】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在中考中经常考到,同学们可以借助实物进行观察,以加深记忆。
2.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D.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1个DNA分子。
【详解】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正确;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B正确;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ed3390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68.png)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学法导航知识点解读1.植物通过生殖不断产生新的个体,以保持生命在生物圈中的不断延续。
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
不同的生殖方式,既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又保证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生殖的意义对植物如此,对所有的生物也是如此。
2.相关概念:(1)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2)被子植物的无性生殖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4.嫁接及注意事项:5.影响扦插成活的条件例题分析以下是几种关于植物生殖的描述,请判断哪些属于有性生殖,哪些属于无性生殖,哪些属于发育现象?(有性生殖用A表示,无性生殖用B表示,发育现象用C表示) (1)马铃薯的薯块发芽后长成新植物体。
()(2)花生的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萌发成新植物体。
()(3)在风力的帮助下,玉米花完成了授粉过程。
()(4)落地生根的叶片在土壤里长出根并发育成一棵新植株。
()分析:首先,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出现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受精现象),以及新植物体是否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有上述现象的,则为性生殖;没有上述现象的,则属于无性生殖。
其次,生殖(或繁殖)和发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生殖能够产生新个体,个体的数量通过生殖(或繁殖)能够得以增加。
而发育是一个个体的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细胞发生分化后产生新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同时个体的机能不断完善的过程。
整个的发育过程,个体数量并没有增加。
马铃薯的薯块上有许多的芽,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形成许多的新马铃薯个体;一个花生的种子萌发后只可以发发育成一个新花生的植株;玉米的传粉过程是整个有性生殖过程的一部分;落地生根叶片在适宜的条件下能长成新个体,是无性生殖的一种.可见,以上的(1)、(4)属于无性生殖,(3)属于有性生殖,(2)属于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答案:(1)B(2)C(3)A(4)B例1:有甲乙两种桃树,甲具有根系发达,抗不良环境能力强的优点,但果实较小,产量低。
洛阳市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洛阳市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35af1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2.png)
洛阳市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
将一株高秆水稻和一株矮秆水稻杂交,后代既有高秆也有矮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题意可推出高秆为显性性状B.控制高秆和矮秆的基因位于蛋白质上C.子代高秆个体中的基因均来自亲代高秆植株D.水稻茎秆的高矮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答案:D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A.一株高秆水稻和一株矮秆水稻杂交,后代既有高秆也有矮秆,推不出高秆、矮秆那种为显性性状。
只有在高秆水稻和高秆水稻杂交后代既有高秆又有矮秆,或高秆水稻和矮秆水稻杂交后代只有高秆,才能推出高秆为显性性状,A错误。
B.控制高秆和矮秆的基因位于DNA上,B错误。
C.若高秆是隐性性状时、子代高秆个体中的基因不一定来自亲代高秆植株,C错误。
D.水稻茎秆的高矮受基因控制,但高秆水稻种在贫瘠的土壤上,秆会变矮;矮秆水稻种在肥沃的土壤上,秆会变高。
因此,水稻茎秆的高矮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D正确。
故选D。
2、图代表以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壁虎的①过程在水中完成B.蟾蜍的①过程在陆地上完成C.家蚕的②过程需经历蛹期D.家兔的②过程代表受精作用答案:C分析:分析图片可知:①是受精过程,②是受精卵分裂、分化成胚胎,胚胎发育成为生物体的过程。
A.壁虎是爬行动物,①受精过程已经脱离了水的限制,A错误。
B.蟾蜍是两栖动物,①受精过程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B错误。
C.家蚕是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的生物,因此②过程需经历蛹期,C正确。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86c010c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5.png)
第四章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第二节生命的进化(一)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过度繁殖: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
按照理论上的计算,即使繁殖最慢的生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出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
2.生存斗争:生物过度繁殖使后代的数目急剧增加,而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源(包括食物和空间等)是有一定限度的。
因此,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在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时,进行斗争。
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
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的)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就叫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猫生下来的总是猫,小麦的后代总是小麦。
这说明生物都具有遗传性。
但是,猫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同一只猫生出的子代个体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这说明生物又都具有变异性。
4.适者生存:生物的变异性,其性状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不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由此可见,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
所以说,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进化的历程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
(三)进化的证据1.古生物学研究提供的证据一一化石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2912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7.png)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生物圈中生命是如何延续和发展的?”“为什么有些物种会面临灭绝?”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组织学生互评,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共同成长。
4.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生物圈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丰富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星球,生物圈中的生命是如何延续和发展的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探索其中的奥秘。”
2.问题导向的探究式学习
案例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圈中的生命现象。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3.小组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分工、讨论、分享中学会团队协作。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适应团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c.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d.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保护?
2.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总结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物初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e673b1700abb68a882fb37.png)
生物初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的少一半B.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C.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数目相同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据此解答【详解】AC.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
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C正确;B.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B错误。
;D.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存在于细胞核内,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 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C.动物在生存竞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D.生物都得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竞争【答案】C【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汇总笔记
![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汇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5794c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2.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多种多样。
与下列三种图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B.图乙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①】胎盘,其内含有细胞核C.图丙中II可表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D.图丙中IV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答案:A分析:图甲是嫁接;图乙是鸟卵的结构,①是胚盘;图丙是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A.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A正确。
B.图乙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①】胚盘,其内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B错误。
C.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所以图丙中II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C错误。
D.蝗虫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D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性状表现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不受环境影响B.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C.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不同的性状D.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称为相对性状答案:C分析: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A.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错误。
B.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错误。
C.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
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正确。
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错误。
故选C。
生物中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试题含答案
![生物中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91883844769eae109ed8f.png)
一、选择题
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
A.人工选择 B.生存竞争 C.遗传变异 D.自然选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2.如图是甲、乙两种细胞所含染色体的示意图,这两种细胞都是某一雌性动物个体内的正常细胞。据图判断,下列相关推论或叙述最合理的是( )
A.甲总共含8个基因,乙总共含4个基因
B.若甲具有性染色体,则乙不具有性染色体
C.若甲具有成对的基因,则乙不具有成对的基因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表格中D组,亲本性状表现圆粒×圆粒,而子代中出现了皱粒,说明圆粒是显性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故能确定圆粒为显性性状的组别是D组。
【详解】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故D符合题意。
第六单元生命的延续、发展和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课件
![第六单元生命的延续、发展和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3a97b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3.png)
规律与方法
第18课时┃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类型 Ⅰ.用茎繁育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和嫁接。 ①扦插(菊、葡萄、月季、杨、柳): 剪取某些植物的带芽的枝条和叶,插在水中或土中等到 生根后栽种,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新个体。
考点聚焦
规律与方法
第18课时┃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②嫁接(苹果、桃子、梨): 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到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 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考点聚焦
规律与方法
第19课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已知表现型如何确定基因型的方法:
亲代基因型组合 自交:AA×AA 杂交:AA×Aa 杂交:AA×aa 自交:Aa×Aa
侧交 Aa×aa 自交:aa×aa
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1A 1A 1A
3A:1a 1A:1a
1a
考点聚焦
规律与方法
第19课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③染色体
Ⅰ.染色体: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就是染
色体。
Ⅱ.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主要是由___D__N_A_分__子和蛋白_质__分__子构成
的。
考点聚焦
规律与方法
第19课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Ⅲ.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__形__态__和__数都目 是一定的。 ④基因、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 Ⅰ.一条染色体上有一条DNA, 一条DNA上有很多基因。 Ⅱ.一般情况下,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都是配对的。 Ⅲ.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是体细胞的一半,但不是任意的一 半,而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考点聚焦
规律与方法
第18课时┃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4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有复杂的繁育行为: __求__偶__、__交_配__、__筑__巢__、_产__卵__、__孵__卵_和__育__雏_。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f6ce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0.png)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命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必背知识点一、生命起源1. 原始地球条件:原始地球具有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等极端条件,且原始大气中主要成分为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无氧气。
米勒实验: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成功合成了多种氨基酸,证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2. 生命的诞生:这些有机物最终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在约10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因此,原始海洋被认为是原始生命产生的摇篮。
二、生物进化1. 化石证据: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而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这证明了生物是不断进化发展的。
2.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
由低等到高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
由水生到陆生:许多生物从水生环境进化到陆生环境,适应了更为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3. 进化历程: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 (如海绵、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
4. 进化机制:自然选择:地球上的生物具有过渡繁殖的倾向,但食物和生活空间有限,因此生物之间会进行生存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则被淘汰。
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
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保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而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在遗传和变异的共同作用下,生物种群不断适应环境并进化发展。
5. 人工选择:人类也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进行人工选择,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进行繁育,从而培育出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
例如,人工选择可以培育出高产的农作物和家畜品种。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必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efc56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5.png)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现代生物技术备受人们关注。
培育“多莉”羊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转基因技术B.杂交技术C.克隆技术D.组织培养答案:C分析:1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
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2 .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
3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
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所以,培育“多莉”羊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克隆技术。
故选C。
2、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在进行“观察鸡卵”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和分析,其中不恰当的是()A.观察鸡卵时会用到放大镜B.观察鸡卵时,用镊子轻敲鸡卵的钝端C.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室的存在D.用探针挑可以让卵黄流出来,能证明卵黄膜的存在答案:C分析:鸟卵的结构:A.鸡卵有保护内部结构作用的坚轫的卵壳。
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表面,可以看到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该结构可用于胚胎与外界间的气体交换,A正确。
B.用剪刀轻轻敲鸡卵的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气室,B正确。
C.为了证实所观察到卵壳上小孔的存在,将鸡卵放在盛有45℃~50℃温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鸡卵的外壳上有许多气泡出现,C错误。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汇总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07139437cd184254b3535b6.png)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汇总一、选择题1.如图为一发芽番薯的示意图,甲为番薯的块根,乙、丙为块根上不同的新芽。
下列关于甲、乙、丙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与丙的基因型不同B.乙与丙的基因型相同C.甲为番薯的生殖器官D.甲与乙的染色体数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型是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成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
【详解】一株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的基因型相同,A错误,B正确;甲为番薯的根,属于营养器官,C错误;甲与乙的染色体数相同,D错误。
【点睛】了解生物基因型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蝗虫主要蚕食禾本科农作物幼嫩的茎和叶,导致农作物减产。
防治蝗虫的最佳时期是A.受精卵B.蛹C.幼虫D.成虫【答案】C【解析】【分析】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
【详解】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
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因此蝗虫主要危害禾本科农作物,其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成虫时期。
灭蝗最好在幼虫期,特别是3龄前蝗虫翅不发达,有利于集中消灭。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中幼虫和成虫的不同特点。
3.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D.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全部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全部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42fbf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f.png)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超级细菌”的产生是抗生素质量下降造成的B.害虫为了适应喷洒了农药的环境才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C.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枯叶蝶酷似枯叶是发生了有利变异的结果答案:C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A、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
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
所以“超级细菌”的形成是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结果,A项错误。
B、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存在着变异。
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
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
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
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
所以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构,B项错误。
C、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这样的: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现代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备注:关于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部分内容的中考题在前面生物圈中的人、植物专题中已经出现,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都会分散到人或植物的内容中,以下是与之相关的练习题,供同学们加强练习。
1、右图为羊的毛色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
(1)羊的白毛和黑毛在遗传学上称为。
(2)乙白毛羊与丙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
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根据以上毛色
在亲子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是隐性性状。
若用
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子代黑毛羊的基因组成
是,甲白毛羊的基因组成
是。
(3)假若甲白毛羊是母羊,其控制羊毛色的基因传递给子代的“桥梁”是,已知羊体细胞中有54条染色体,则该“桥梁”中有条染色体。
2、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幼苗有的是绿色的正常苗,有的是叶片发白的白化苗。
白化苗由于缺乏叶绿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被称为“黄金作物”,富含淀粉、脂肪、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储存于玉米种子的中。
在玉米种子形成的过程中,必须经历和两个重要生理过程。
(2)玉米幼苗能产生叶绿素与不能产生叶绿素在遗传学上称为。
(3)玉米的白化苗是不利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
(4)玉米能产生叶绿素是由于它拥有显性基因B,而隐性基因b则令玉米丧失产生
叶绿素的能力。
则白化苗的基因组成是,请在右图圆圈中画出其体
细胞内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5)科研人员将两株玉米杂交后,再收集种子种植。
在935粒成功萌芽的种子中,
有705粒发育成绿色幼苗,余下的幼苗为白化苗。
请写出这些绿色幼苗的基因组成。
(6)用玉米生产乙醇,主要是因为其种子内含有丰富的淀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玉米粒内淀粉的存在:
3、(5分) 将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
已知高产和低产分别由显性和隐性基因控制,用A、a表示,抗倒伏和倒伏分别由显性和隐性基因控制,用B、b表示。
请分析回答:(5分)
(1)假设高产倒伏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低产抗倒伏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获得的子一代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产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变化是。
(3)如果将子一代获得的高产抗倒伏小麦的种子种下去,获得的小麦是否都高产?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出来(不考虑抗倒伏性状的遗传)。
(2分)
(4)高产抗倒伏小麦的获得是一种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另外,环境条件的变化也可使生物发生变异,请你举出这方面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右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一朵花中只有与结出果实和种
了有直接关系,所以是花的主要部分,西瓜是果实,
为什么会生有多粒种子?。
(2)假设该桃树控制花色的基因组成为Bb(B为红色,b为白色),请你判断图中①结构内的花粉所携带的基因是,该花经过发育后所形成的种子长成的植株,再开出花的颜
色可能是。
花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5、(9分)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克隆猪已经诞生。
下面是科学家克隆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后回答:
(1)将胚胎植入猪C的___________里,几个月后,猪C分娩产下克隆猪D。
若A为雄猪,B为雌猪,
则猪D的性别为_______ ___。
(2)猪的耳型有垂耳和立耳之分,现有两只垂耳的猪交配,后代中出现立耳的小猪,由此推断,在猪的耳型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若用T、t表示控制耳型的显、隐性基因,则立耳小猪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
(3)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和猪共患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毒与猪A体细胞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 。
对于发现的甲型流感感染者或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
(4)从生物分类角度,猪与羊、马、虎都同属于的最小分类单位是。
(5)在自然状态下,猪的生殖发育方式是;决定猪是恒温动物的主要生理结构特点是。
6、.右图显示纯合体的棕毛豚鼠(雄)与纯合体黑毛豚
鼠(雌)相交后产生下一代的遗传结果。
请据图分析回答。
(用
T、t表示控制皮毛颜色的显、隐性基因)(7分)
(1)根据图中所示结果,你推断豚鼠的哪一种毛色是显
性的?
(2)试写出图中相应豚鼠的基因组成:
亲本棕鼠,亲本黑鼠,子一代豚鼠
(3)毛伟同学家里买了只黑色豚鼠(雌),不知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请帮助鉴定:
①你认为可选用毛色为色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雌豚鼠相交,根据所生后代豚鼠的毛色即可鉴定;
②若所生几代豚鼠均无棕色毛而全是黑色毛,可断定被鉴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
③若所生后代中有黑色毛和棕色毛豚鼠出现,可断定被鉴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
7、圣女果是从台湾地区引进的一种热带作物,又称
珍珠蕃茄。
其果皮有红、黄两种颜色,色泽鲜亮,
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圣女果果皮的红颜色和黄颜
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假设红色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
黄色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
试分析回答:(5分)
(1)某科研小组若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育种实验,请帮其完
成遗传图解(用染色体、基因和箭头表示,2分)。
(2)若实验成功,则发育成的果实中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
是,种子内胚的基因组成是。
(3)普通香瓜的果皮颜色一般为黄色,若想让其果皮颜色和红色圣女果果皮的颜色完全一样,则应如何操作?谈谈你的设想。
8、(6分)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在丹麦,蓝眼睛的人相当多,在对其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的调查后,得到以下有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推测,决定褐眼的基因是________基因。
(2)若用字母D表示显性基因,这表中第2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____第3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3)第2组家庭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如果他们与蓝眼人婚配,能否生出蓝眼的孩子?______ 如果能那么后代中是蓝眼的几率为_______。
9、(6分)牛的毛色中黑色基因B是显性,棕色基因b是隐性。
据此回答问题:
(1)黑色牛可能有的基因组成是,棕色牛的基因组成是。
(2)若一头黑公牛与一头黑母牛交配,生下一头棕色小牛,那么该黑色公牛的基因组成是,该黑色母牛的基因组成是。
(3)若黑公牛与棕色母牛交配,生了一头棕色小牛,则黑公牛的基因组成是。
(4)棕色公牛与棕色母牛交配,所生小牛的毛色是。
10、下面就烟草研究过程遇到的有关问题分析回答:(5分)
(1)烟草花冠,叶片形状等都是性状,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控制的。
(2)烟草的红花和黄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红花(A)对黄花(a)是显性,将两株红花烟草杂交,后代出现部分黄花烟草。
请利用图解的方式写出亲本及后代的基因组成(2分)
(3)若把纯种红花的花粉传到黄花烟草的柱头上,则黄花烟草结出的果实的果皮细胞的基因组是---------------胚的基因组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