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护理.
内科护理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46f54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d.png)
内科护理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汇报人:2023-12-12•概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目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护理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概述•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呼吸道病变支气管炎症、支气管痉挛、异物等阻塞气道,引起通气不足,导致呼吸衰竭。
肺部组织病变也会影响肺换气功能,进而引起呼吸衰竭。
肺血管疾病肺血管栓塞、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可引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呼吸衰竭。
肺组织病变肺炎、重度肺结核、肺气肿等肺部疾病,可导致肺弹性组织缺失,肺活量减小,残气量降低,通气量不足,从而引起呼吸衰竭。
外伤或中毒胸部外伤、化学中毒等也会导致呼吸衰竭。
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循环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循环系统症状,如心悸、心律失常等。
精神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焦虑、惊厥等。
呼吸困难患者感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
缺氧患者缺氧时,皮肤和黏膜发绀,尤其是嘴唇和指甲更为明显。
02护理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询问患者是否有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等,以评估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询问患者是否有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癌等。
病史采集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绀、端坐呼吸、三凹征等缺氧表现。
检查肺部听诊,注意是否有干、湿性啰音等异常体征。
体格检查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缺氧程度和酸碱平衡情况。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根据需要,进行胸部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实验室检查03护理措施氧疗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如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新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新](https://img.taocdn.com/s3/m/fdf7b1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8.png)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新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的氧合和通气能力下降,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和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衰竭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来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下面是针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的一些建议。
1.评估病人状况:护士应该对病人的呼吸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呼吸频率、深度、呼吸节律和使用辅助呼吸肌的情况。
护士还应该评估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平衡。
2.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呼吸衰竭病人通常会有呼吸困难和分泌物增多的情况。
护士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并避免过度积极吸痰引起呼吸道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3.维持足够的氧供:对于低氧血症的患者,护士应该通过给予氧疗来维持足够的氧供。
根据患者状况的不同,可以使用鼻导管、面罩或氧气加湿器等不同的氧疗设备。
4.监测病情变化:护士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等。
护士还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情绪变化和皮肤黏膜的颜色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促进呼吸肌的活动:对于呼吸肌无力的患者,护士应该关注呼吸肌的活动,可以通过促进患者的主动呼吸、进行肌力锻炼等方式来提高呼吸肌的功能。
6.配合医生治疗:护士应该密切与医生沟通,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目标,并按照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如病历管理、导尿、静脉输液等。
7.与患者沟通:呼吸衰竭病人通常情绪低落,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给予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治疗的合作性和积极性。
8.定期康复评估:随着病情的改善,呼吸衰竭病人需要进行康复评估,以了解病人的康复进度和康复潜力,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帮助病人尽快恢复正常呼吸功能。
总体而言,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只有通过专业的护理团队的努力,才能为呼吸衰竭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他们尽早恢复健康。
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心得
![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aa206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0.png)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逝去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积累了丰富的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经验,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结合我自身的护理实践,共享一些关于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的心得。
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迅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每小时记录一次,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口唇颜色、皮肤黏膜颜色等。
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呼吸困难等,以及痰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这些观察数据的及时准确记录对于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位呼吸衰竭患者在入院时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达到 30 次/分以上,口唇发绀明显。
通过密切观察,我们发现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呼吸更加困难,伴有咳嗽、咳痰增多。
根据这些观察结果,我们及时报告医生,调整了治疗方案,给予了患者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并加强了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呼吸频率逐渐减慢,口唇发绀减轻,咳嗽、咳痰症状也有所改善。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是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关键。
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包括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咳痰。
翻身拍背有助于痰液的松动和排出,可每 2-3 小时进行一次,拍背时应使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而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背部,力度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要鼓励患者咳嗽,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如深呼吸后用力咳嗽。
对于昏迷患者或无力咳痰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吸痰,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在护理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时,患者痰液黏稠且较多,咳嗽无力。
呼吸衰竭 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 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363c5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c.png)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 吸,包括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
氧疗效果监测
1 2
血氧饱和度监测
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氧合状态良好。
心电监护
监测患者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
3
呼吸频率和深度监测
呼吸衰竭 护理措施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ONTENTS
• 基础护理 • 病情观察与评估 • 氧疗护理 • 药物治疗护理 • 饮食护理 • 心理护理
01
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02
03
协助患者排痰
定期为患者拍背、鼓励患 者咳嗽,帮助患者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湿润
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针对患者的代谢异常和并发症,调整 饮食结构,如低盐、低脂、高蛋白等 。
指导合理饮食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以满足身体需求。
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
针对患者的口腔状况,指导正确的进食姿势和口腔清洁方法,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 生。
注意饮食卫生
观察呼吸深度
注意呼吸深度是否正常, 过浅或过深都可能表明呼呼吸困 难的症状,如气促、喘息 等。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血氧饱和度监测
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了解患者缺 氧程度。
心电监护
监测患者心率、心律等指标,评估 病情严重程度。
观察其他生命体征
如体温、血压等,综合评估患者状 况。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新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新](https://img.taocdn.com/s3/m/d55745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c.png)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新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肺功能减退或心脏功能减退而导致氧合不足和二氧化碳排出障碍的一种疾病。
对于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下面将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进行详细描述。
一、病情评估和监测1.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静息呼吸音等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表现。
2.定期测量病人的氧饱和度,及时了解病人的氧合情况。
3.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以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判断病情的稳定性。
二、氧疗管理1.根据病人的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调整病人的吸氧流量和吸氧浓度,保持病人的氧合状态稳定。
2.定期检查氧气疗法设备的清洁和稳定性,并及时更换。
3.教育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等吸氧装置,合理掌握氧气吸入时间和吸氧浓度的调节。
三、呼吸道管理1.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病人的口腔和鼻腔,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2.帮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和痰液排出,减少气道阻力。
3.根据病情,采取适当的呼吸道辅助通气措施,如吸痰、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四、姿势调整和运动康复1.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要,采取不同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以改善病人呼吸道通畅度。
2.鼓励病人进行主动活动和肌肉锻炼,预防并改善运动功能障碍。
五、监测并纠正酸碱平衡1.根据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判断病人的酸碱平衡情况。
2.及时纠正病人的酸碱失衡,调整呼吸道的通气和氧气吸入。
六、心理支持和宣教1.给予病人充分的心理支持,关心病人的情绪变化,减轻其心理压力。
2.提供丰富的病情宣教,帮助病人和家属了解呼吸衰竭的相关知识,掌握自助呼吸训练和急救知识。
七、预防和管理并发症1.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道感染、肺栓塞和心脏病等并发症。
2.合理使用抗生素、利尿剂等药物,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八、团队协作和护理交接1.加强团队合作,与医生、呼吸治疗师、康复师等专业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
2.加强护理交接,详细记录病人的护理过程和相关信息,确保连续的护理。
呼吸衰竭的常见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的常见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17054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c.png)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护理过程,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和陪伴。
05
健康指导
呼吸功能锻炼
1 2
腹式呼吸
通过深吸气和缓慢呼气,增强膈肌和腹肌的活动 ,提高肺通气量。
缩唇呼吸
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增加气道内压力,防止气道 过早陷闭。
3
吹蜡烛或吹气球
通过吹气训练,提高肺活量和呼吸肌力量。
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04
心理护理
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
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焦虑,给予安慰和解释,以减轻其心理压 力。
提供舒适的环境
确保病房安静、整洁、舒适,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情。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给予理解和支持,有助于缓解其焦虑 情绪。
增强患者信心
给予积极反馈
01
对患者表现出的积极配合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其战胜
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的 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 害等,及时处理。
利尿剂使用护理
监测电解质
在使用利尿剂期间,定期监测患 者的电解质水平,特别是血钾、 血钠等,以防出现电解质紊乱。
控制用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 合理控制利尿剂的用量,避免过
量或不足。
注意观察症状
观察患者在使用利尿剂过程中的 症状变化,如水肿、血压等,及
调整睡姿
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或半 卧位,避免平卧位,以减 少呼吸道阻力。
吸氧护理
监测氧饱和度
定期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 ,根据需要调整吸氧流量 。
吸氧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 吸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 、面罩吸氧等。
吸氧注意事项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15d1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3.png)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纠正病人对疾病 的错误认知,提高其应对能力和自我 调节能力。
心理疏导
针对病人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其缓解压 力。
康复指导内容与计划
呼吸功能训练
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 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以改善
呼吸功能。
运动康复
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 复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 等,以增强身体机能。
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在评 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变化,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评估断患者呼吸衰竭程度,制定相应的护理计 划。
记录
详细记录评估过程、结果及护理计划,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
03
呼吸衰竭病人的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与监测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03
饮食护理
无创通气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硬、过热或刺激性食物。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要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 时,要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感染等并发症。
监测生命体征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根据监测 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治疗方法。
营养与饮食指导
提供营养与饮食指导,确保病人获 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家庭氧疗
指导病人在家中进行氧疗,确保 长期氧疗的正确实施和效果。
病情监测
教会病人及家属监测病情的方法 ,如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
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复查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最新版本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最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49b23b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6.png)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最新版本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是一项关键且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护理措施和管理。
随着医学技术和护理理念的不断进步,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下面将介绍最新版本的呼吸衰竭病人护理,包括早期干预、监测和评估、氧疗、通气管理、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早期干预是呼吸衰竭病人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状态,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及时发现呼吸衰竭的早期征兆。
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疾病患者,要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其科学用药、定期随访、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以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
监测和评估是呼吸衰竭病人护理的关键环节。
护士要定期测量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以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调整护理措施。
此外,还要观察病人的皮肤气道分泌物、咳嗽、痰液性质等,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判断病因。
氧疗是呼吸衰竭病人护理的常用方法。
护士要根据病情及时给予适量的氧疗,同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
对于存在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要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以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另外,护士还要注意氧疗的安全性,避免导致氧中毒或氧疗设备的感染。
通气管理也是呼吸衰竭病人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通气方式和参数,如无创通气、机械通气等。
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护士要定期调整呼吸机参数、监测气道压力、血气分析等,以确保通气效果和病人的安全。
康复护理是呼吸衰竭病人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要积极开展康复护理,包括呼吸康复、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
呼吸康复包括呼吸训练、呼吸肌力锻炼等,可以提高病人的肺功能和呼吸肌力,减轻呼吸负荷。
功能锻炼包括肢体功能锻炼、活动能力训练等,可以增强病人的体力和抗病能力。
营养支持主要是指合理调整病人的饮食,保证其营养需求,并针对性地给予补充,以提高免疫功能和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最新版本包括早期干预、监测和评估、氧疗、通气管理、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呼吸内科呼吸衰竭疾病护理要点解答
![呼吸内科呼吸衰竭疾病护理要点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42cce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0.png)
呼吸内科呼吸衰竭疾病护理要点解答呼吸内科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或呼吸功效下降等病理改变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以下是呼吸内科呼吸衰竭疾病的护理要点:1.呼吸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是呼吸衰竭护理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者的气道阻塞情况,鼓励患者咳嗽,及时疏通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保持气道通畅的清洁,及时拔除分泌物,预防感染。
2.氧疗管理: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或永久性氧疗。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并及时调整氧疗浓度。
定时更换氧气瓶,避免氧气瓶耗尽导致突然失效。
3.呼吸功能支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呼吸功能支持措施,如辅助通气、非侵入性通气(NIV)等。
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确保呼吸功能的持续改善。
4.床位护理:对于无法活动的患者,应定期翻身,改变体位,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在床头放置护理设备,便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指标。
5.情绪支持:呼吸衰竭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情绪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心情愉快。
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情及治疗进展,提供心理上的安慰。
6.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的家属密切配合,提供相应的护理指导。
教育家属合理使用氧气设备,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护理要点,以便合理管理患者的健康状态。
7.预防并发症:呼吸衰竭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痰液性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同时,采取防范措施,如早期活动、低分子肝素使用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8.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饮食方案,保证营养的摄入。
对于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注意防止误吸食物引起呼吸道阻塞等问题。
9.康复护理: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启动康复护理计划。
呼吸衰竭的护理ppt课件精选全文
![呼吸衰竭的护理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b3e65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0.png)
2.紫绀:缺氧典型表现。动脉血氧饱和度低 于85%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皮肤较薄的 口唇、指甲等部位看到青紫色。
护理评估
三凹征:是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 呼吸肌如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 动以辅助呼吸活动,此时虽企图以扩 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肺部气体 吸入困难,不能扩张,致使在吸气时 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 部肋间隙均显凹陷,故称“三凹症”。
呼吸衰竭病 人的护理
汇报:xxx
前言
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 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 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呼吸衰竭。
目 录 001呼吸衰竭的分类
002呼吸衰竭的病因 003护理评估 004主要护理诊断 005护理措施 006健康教育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a.肺通气不足 b.弥散障碍 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0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症状和身体评估: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除原发病表现外,主要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所引起的多脏器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呼吸困难:患者感到胸闷、窒息、呼吸困 难。 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呼气浓度变化 和三凹征。 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潮式、 间歇或呜咽样呼吸; 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中毒时,呼吸常均匀而缓慢,表情淡漠或昏 昏欲睡; 呼吸器官病变引起的周围性呼吸衰 竭常伴有呼吸疲劳,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 并有点头或抬肩呼吸:二氧化碳麻醉时可浅 而慢或潮式呼吸。
(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 谢性酸中毒:严重低氧 血症时,体内无氧糖酵 解增加,从而增加乳酸 的产生。 严重感染、 休克、全身衰竭、脱水、 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 都会造成人体酸积聚。 因此,呼吸性酸中毒会 并发代谢综合征,酸中 毒。
呼吸衰竭的常规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的常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875c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b.png)
观察呼吸状况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 、深度、节律等指标,评 估呼吸状况。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脉 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记录病情变化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症状表现和治疗效果, 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疗依 据。
02
药物治疗护理
抗生素使用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结词
抗生素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药物,但使用时需谨慎,遵循医嘱。
监测情绪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出 现情绪波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
干预。
调整环境
创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减少 外界刺激,有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 。
音乐疗法
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舒缓的音乐 ,有助于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和抑 郁。
家属沟通与支持
与家属建立良好沟通
向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解答家属疑问,取得家属的理解和 支持。
高热量、高蛋白
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
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 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以满足 身体的能量需求和修复组织的需求。
营养补充
根据病情补充营养
对于因呼吸衰竭导致的营养不良患者,应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 营养补充方案。
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如蛋白质粉、维生素片 等。
强心剂使用护理
总结词
强心剂可增强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提高心输出量,但需注 意用药时机和剂量。
详细描述
在使用强心剂时,应遵循医嘱,控制用药时机和剂量。同时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等指标,如出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03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
呼吸衰竭护理要点
![呼吸衰竭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ede2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c.png)
呼吸衰竭护理要点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不能维持正常气体交换的一种病理状态。
呼吸衰竭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呼吸衰竭护理的要点。
1. 监测呼吸状况:对于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呼吸状况。
通过观察呼吸的表现,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呼吸情况,判断呼吸是否正常。
2. 保持通气道通畅:患者呼吸衰竭后通气道常常会受到阻塞,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者的通气道通畅。
可以采取翻身、拍背、吸痰等措施,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3. 给予氧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功能明显下降,需要给予氧疗来提高血氧饱和度。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氧疗浓度和流量,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氧供。
4. 观察血气分析:血气分析可以反映患者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
护理人员应定期抽取患者的动脉血样本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护理措施,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5. 加强体位护理:合理的体位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俯卧位等,减轻患者的呼吸负担,提高呼吸效能。
6. 注意观察并处理并发症:呼吸衰竭患者常常会出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栓塞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7. 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可以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
如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抗生素等。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医嘱进行,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药物的副作用。
8. 提供心理支持:呼吸衰竭患者常常会有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温暖的关怀和心理支持。
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
9. 教育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认识、护理方法、药物使用等。
教育的内容需要简单明了,以便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和掌握。
10. 定期复查和随访: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定期跟踪复查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a988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6.png)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受限,无法满足机体气体交换需求,导致氧合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
对于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护士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维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措施:1.监测病情变化: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特别需要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气急、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2.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体位舒适,尤其是半卧位或正坐位有助于扩张肺组织,减轻呼吸困难。
定期清洁呼吸道,包括鼻孔、喉咙和口腔,减少分泌物的积聚,并及时排除痰液。
加强物理疗法,如胸部按摩、拍背、抬腿等,促进痰液咳出。
3.氧疗: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氧疗方案。
护士需要监测氧气流量和氧饱和度,并定期更换氧气瓶。
同时,经常观察患者使用氧气的舒适度和效果,及时调整呼吸氧浓度和流量。
4.加强排痰和抗感染:对有痰液积聚的病人,护士需要加强排痰措施,如给予呼吸道湿化吸入、吸痰等护理,帮助患者咳出痰液。
对于存在感染的病人,护士需要遵循医嘱,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密切观察感染情况的变化。
5.安抚和支持:呼吸衰竭病人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抚。
合理安排探视时间,让患者与家人交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配合治疗:呼吸衰竭病人通常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治疗,包括医生、呼吸治疗师、康复师等。
护士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团队,提供各种辅助措施,如吸痰、吸氧、物理治疗等,并及时记录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
7.教育患者及家属: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护理要点、药物使用方法等知识。
教育患者及家属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时该如何处理,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总之,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观察和分析病情,灵活运用各种护理方法和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版本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36b87a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f.png)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版本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呼吸系统正常功能丧失,无法提供足够氧气供给体内组织的一种病理状态。
护理是呼吸衰竭病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病人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针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版本。
1.全面评估:护理开始前应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病人自身病史、年龄、性别、咳嗽、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程度、呼气时间及其它相关症状,以及体征的检查。
2.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呼吸衰竭护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保持头部稍向后仰,避免气道阻塞。
定期观察气道分泌物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护理,如刺激咳嗽、痰液引流等。
3.防止并发症:呼吸衰竭病人易发生休克、肺不张、肺炎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以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控制病人的体位,保持高头低脚位,促进血液回流;进行肺部按摩、理疗以促进肺功能恢复;加强感染控制等。
4.加强氧气治疗:呼吸衰竭病人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氧供应不足,所以氧气治疗是最关键的护理措施之一、护理人员应将氧气送至病人床边并确保供氧设备正常运行,密切观察病人对氧气的反应,及时调整氧气浓度和流量。
5.呼吸辅助治疗:对于呼吸衰竭病人,如情况允许,可给予支持性呼吸治疗,如使用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以减轻病人呼吸的负担;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可考虑进行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并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机参数。
6.监测和纪录:护理人员应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并及时记录。
还需动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痰液变化、胸部X线影像等,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7.配合医师治疗: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医师的治疗计划,按时给药、更换氧气瓶,保证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
同时,还要积极与家属沟通,让其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提供心理支持。
8.康复护理:对于康复期呼吸衰竭病人,护理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康复护理。
如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适当增加病人的运动量,提高肺活量;进行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参与康复训练、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查房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9f019f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c.png)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查房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情况。
对于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做到全面细致,注重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内容的详细介绍。
一、病人基本信息对于每位病人,在查房开始前首先核对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情发生时间、入院时间以及主要症状等。
同时查看病人的住院号、床号,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二、病情观察1.呼吸: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并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上。
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
2.血氧饱和度:每次查房时测量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并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上。
根据不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给予辅助通气、加强吸氧等。
3.血压:每次查房时测量病人的血压,并观察有无波动或变化。
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脉搏:观察病人的脉搏情况,包括强弱、速度等。
并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上,以便观察血流动力学状态。
5.精神状态:观察病人的神志是否清晰、反应是否迟钝、有无意识障碍等,也要询问病人的主诉,了解其自觉症状变化。
三、体征观察1.皮肤:观察病人的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等情况,检查有无紫绀、水肿等。
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2.咳嗽:观察咳嗽的性质、频率和咳痰的颜色、气味等情况。
根据咳嗽的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适当的咳嗽抑制药或者痰液引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体温:测量病人的体温,并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或发热等症状。
如出现异常,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四、辅助治疗观察1.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观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位置是否正确,插管是否堵塞,气囊压力是否适当。
定期清洗并更换导管或气囊。
记录呼吸机参数,并观察有无气漏或异常呼吸音。
2.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观察雾化吸入治疗时的吸气方式、药物使用量及效果。
记录药物使用次数和效果。
3.气管囊扩张术后的患者:观察囊扩张后患者的气流音、刺激性咳嗽的程度以及室颤或室速的发作情况。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23e3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5.png)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是指呼吸系统无法有效地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排出足够的二氧
化碳,导致血液中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积累的一种病理状态。
呼吸衰竭的
病人需要及时的护理和干预,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我
将详细介绍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1.保持通畅的气道:
2.给予氧疗:
3.监测呼吸状况: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呼吸衰竭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等
指标。
可以使用呼吸机等设备监测和支持病人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异常
变化并积极处理。
4.保持病人的体位:
对于呼吸衰竭病人,合理的体位对呼吸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至关重要。
床位应该升高30°-45°,头部稍微向前倾斜,有助于减少膈肌的负担,
增加胸腔内的容积,提高通气效果。
5.鼓励活动:
适当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减少呼吸衰竭的程度。
护士可以教导病人进行适度的呼吸锻炼和肌力锻炼,并监测病人的症状和
体征变化。
6.控制病人的情绪和焦虑:
7.保持合理的液体和营养摄入:
8.预防并发症:
9.教育和指导:
总之,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病情和病人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评估和调整。
同时,护士应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护理水平,为呼吸衰竭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常规
![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9de6e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b.png)
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常规1.保护患者的呼吸道:急诊呼吸衰竭时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可能受到严重威胁。
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气道通畅。
如患者有分泌物积聚,可以采用吸痰、气管切开等操作清除分泌物。
2.给予氧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缺氧是一个严重问题。
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氧疗,以保证患者对氧的吸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鼻导管氧疗、面罩氧疗、无创通气等氧疗方法。
3.监测生命体征: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评估病情和疗效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不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输液支持: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往往伴随体液失衡,需要给予液体补充。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静脉输液或口服给予合适的液体。
5.痰液管理:对于分泌物过多且粘稠的患者,可以采用解痰药物或物理疗法进行痰液管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定期进行痰液抽吸或推拿等操作。
6.安全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位置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注意床边防护,防止患者意外掉落。
7.心理支持:急诊呼吸衰竭可以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倾听、情绪疏导等方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
8.与医生密切合作: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
同时,护士也应积极向医生提供患者的观察结果,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的常规措施。
在具体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以达到最佳抢救效果。
由于急诊呼吸衰竭的病因和病情千变万化,护士在抢救过程中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一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一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c8927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c.png)
控制进食速度
避免进食过快,以免引起 呛咳和窒息。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 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03
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恐惧 等负面情绪,以及这些情绪的程度和 持续时间。
评估患者的应对方式
了解患者面对一型呼吸衰竭时采取的 应对策略,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等。
注意观察患者口唇、 甲床等部位的颜色和 皮肤温度,判断缺氧 程度。
02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
01 保持清淡易消化
选择低盐、低脂、低糖、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 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02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瘦肉、豆类等, 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03 多饮水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和呼吸 道的湿润。
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01
在评估和护理过程中,要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护患者的个人信
息。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02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注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03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提高护
理效果。
04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
了解患者对一型呼吸衰竭的认知程度 ,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 后等方面的知识。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提 供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 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 绪。
增强患者的信心
向患者介绍一型呼吸衰竭 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增强 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应对
呼吸衰竭的护理
![呼吸衰竭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c046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7.png)
呼吸衰竭的护理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可能导致身体无法正常提供足够的氧气给组织和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为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管理,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急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心力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这些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肺功能受损,呼吸系统不能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也无法将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
这导致了血液氧合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损害了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呼吸衰竭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嗜睡、心慌、发绀等。
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护理人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首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该确保患者的气道暢通,避免有异物阻塞气道。
其次,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氧饱和度。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判断患者的呼吸状态和氧气供应是否充足。
如果患者的呼吸衰竭程度较轻,可通过给予高浓度氧气进行辅助呼吸治疗。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调节氧气浓度,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
在给予氧气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氧气瓶的氧气剩余量,以确保患者能够持续得到足够的氧气。
对于呼吸衰竭病情更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确保呼吸机的设置合理,并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呼吸机的工作状态,避免出现故障或错误的使用。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营养支持。
呼吸衰竭患者通常会感到焦虑和害怕,护理人员应给予他们充分的安慰和支持。
此外,由于患者的代谢水平较高,他们通常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护理人员应与营养师合作,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注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
他们应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疾病和治疗过程,回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教学课型理论授课班级授课学时 2 授课题目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基本教材参考书目《内科护理学》第3版人卫出版社林梅英朱
启华主编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导读使用教具参考资料课件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熟悉急、慢性呼吸衰竭的健康指导
了解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呼吸衰竭的护理(氧疗护理)难点:呼吸衰竭的氧疗护理
教学
后记
教案附页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1min)
清点学生人数,班长填写“学生课堂考勤登记表”,师生互问好,维持课堂纪律,贯穿于课堂始终。
【复习旧课】(2min)
提问1~2同学,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纠正补充
1.急性呼吸衰竭最早、最突出的表现是?
2.改善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是?
3.呼吸衰竭处理的基本原则?
【讲解新课】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导入新课:(2min 呼吸衰竭的表现已经讲解,在临床上这样的患者很多见。
呼吸衰竭的患者如何护理?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病人有R困难,张口R,紫绀,血气分析:PaO2↓,PaCO2↑,SaO2↓→气体交换受损(10min)
措施:合理给氧
⑴给氧氧疗能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使PaO2和SaO2↑,从而减轻组织损伤,恢复脏器功能;减轻呼吸做功,减少耗氧量;降低缺02性肺A高压,减轻右心负荷。
Ⅰ型:呼吸衰竭病人需吸入较高浓度(Fi02﹥35%)的02,使PaO2迅速提高到60~80mmHg或SaO2﹥90%
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一般在PaO2﹤60mmHg才开始氧疗,应给予浓度(﹤35%)持续给氧,使Pa02控制在60mmHg或SaO2﹥90%,以防因缺02完全纠正,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低氧血症的刺激而抑制R会导致R频率和幅度↓(有潮式R的出现)加重缺氧和CO2的潴留
吸入氧分数(Fi02)与吸入氧流量的关系:
FiO2(%)=21+4×氧流量(L/min)用于轻度呼衰和Ⅱ型R衰竭病人
▲氧疗的有效指标:R频率正常,心率↓,紫绀减轻,尿量↑,R困难减轻,活动耐力↑
2、慢性呼衰是继发于慢性R道疾病,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可造成或无力咳嗽,咳痰,R道分泌物无法排出,长t→清理R道无效(15min
措施:保持R道通畅
⑴清除R道分泌物:
①饮水;
②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③病情严重,意识不清的病人进行机械吸痰;
⑵按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eg:氨茶碱沙丁胺醇
⑶控制感染
卫生学校教案附页第 1 页
教案附页
教学过程
3、病人有精神,N症状,缺02加重时有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昏睡甚至昏迷→急性意识障碍
(15min
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呼衰病人因R困难,病情重均需收住ICU进行严密监护
⑴①注意呼吸情况:R频率,节律和深度,使用辅助R肌的呼吸情况,R困难的
程度;
②意识状态及精神N症状:观察有无肺性脑病的表现,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③缺02及CO2潴留的情况,有无发绀,球结膜水肿,肺部有无异常R音和啰音;
④循环状况:监测心率,心律和BP
⑵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⑶对昏迷t长,卧床久的病人,应定期翻身,拍背,加强皮肤护理,以防并发症出现
4、呼衰,病人R功能障碍,严重损害,无法进行R,需用R肌才可以R→不能维持自主R (10min
措施:机械辅助R的护理
5、病人由于R衰竭逐渐丧失工作和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缺陷(3min
6、病人由于R困难或机械性通气不允许讲话,有精神N症状等→语言沟通障碍(5min
措施:理解关心病人,促进身心休息
⑴帮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改善R状态。
为减少体力消耗,↓氧耗量,需病人卧床休息,并尽量↓自理活动和不必要的操作
⑵心理支持:
7.由于R衰病人不能自主下床活动,长期卧床,会有褥疮的发生→有皮肤受损的危险(5min
措施:观测和预防并发症
⑴酸碱平衡:定期采血行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检查
有酸中毒时,要充分供氧,改善通气,可由少量NaHCO3 ivgtt
⑵上消化道出血
8.用药护理:(5min
⑴按医嘱给药,并观察疗效和ADR
⑵★病人使用R兴奋剂应保持在R道通畅,适当提高吸入02分数,ivgtt时不宜过快,注意观察R频率,节律,神志变化及A血气分析的变化,以便调节剂量。
若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现象,需减慢滴速。
若经过4~12h未见疗效。
或出现肌肉抽搐等严重ADR,应及时通知医生
9.健康指导(5min)
【课终小结】(3min)
呼吸衰竭本章节内容在临床上很重要,现把重点内容归结一下:
1.呼吸衰竭氧疗的意义?
2.吸氧氧疗的方法?
3.吸氧的原则?
【作业】(2min)试述慢性呼衰患者氧疗的具体要求并说明机制
卫生学校教案附页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