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7.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荷产生的,振荡电荷在空间中形成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从而产生电磁波。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常数,即光速,其数值约为3×10^8 m/s。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电磁波的谱: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不同谱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掌握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能够描述电磁波谱的不同谱段及其应用,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3.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电磁波谱的分类及其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机制,电磁波谱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荡器、天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手机、电视等常见的电磁波应用产品,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讲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通过示例和图示来说明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电磁波特性的理解。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电磁波谱的不同谱段及其应用,探讨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5. 练习:给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答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波及其传播1. 定义: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产生的能量传播形式。
2. 产生:由振荡的电荷产生,形成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3. 传播:速度为光速,约3×10^8 m/s,不需要介质。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条件和传播特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传播特性;2. 掌握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4.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传播特性;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电磁波产生条件的理解和应用;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电磁铁、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提问:电流是如何产生的?3. 教师提问:那么,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呢?二、探究电磁波的产生条件(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3. 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波的产生过程。
4. 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电磁波的产生条件。
三、探究电磁波的传播特性(15分钟)1. 教师提问:电磁波是如何传播的?它的传播速度是多少?3. 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4. 学生动手实验,测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四、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提问: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 教师展示相关实例,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波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传播特性;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电磁波产生条件的理解和应用;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条件和传播特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苏科版九下物理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九下物理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了这一次的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以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为切入点,引导幼儿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以及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磁波演示器、生活中的电磁波实例物品。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信号、电视信号等,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电磁波的存在和作用。
2. 探究学习: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磁波演示器,让幼儿亲身体验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方式和传播原理,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4. 应用拓展:展示生活中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让幼儿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实践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利用电磁波演示器进行相关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难点:电磁波的传播原理。
活动重点:电磁波的产生和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和实践练习,让幼儿了解了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方式和传播原理,以及在生活中中的应用。
课堂上,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物理科学的浓厚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电磁波演示器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索电磁波的应用,如手机信号、无线网络等,了解电磁波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021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7.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苏科版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计:课时[教学目标]
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
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了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
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34159 856F 蕯20486 5006 倆
E24782 60CE 惎 - ]40410 9DDA 鷚_5。
九年级物理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苏科版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课时安排]:本节内容2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波的基本特征。
第二课时:了解电磁波、电磁波谱。
[设计意图]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份组成,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
不易理解。
故开始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
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
“了解电磁波”分二个部分: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性。
以开展学生活动为主。
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
“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
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了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⑴实验观察。
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⑵阅读(或陈述)了解。
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⑶图像意义分析。
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
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电磁波的性质、种类及应用;2.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是一定的;3.理解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电磁波的速度和波长的关系,知道光速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物理量;2.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电磁波(1)电磁波的性质•定义:“电磁波是指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并且互相作用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的种类: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的应用:广播、电视、通讯、医疗、杀菌、探测、测距和光学仪器等等。
#### (2)电磁波的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物理量,即光速,它的数值为299792458m/s。
•光速的意义:它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还引发了许多有趣的思考和探索。
#### (3)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 ####•定义:波长是指电磁波波峰之间的距离;频率是指电磁波每秒传播的波数。
•相关公式:速度 = 波长× 频率 = 光速 #### (4)电磁波的单位和换算 ####•电磁波的单位:Hz、m、m/s•相关换算:Hz → Mhz、km → m等 ### 2. 电磁波的反射 ### #### (1)电磁波的反射现象 ####•定义: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就是电磁波的反射现象。
•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都不同,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就会产生反射。
#### (2)电磁波反射规律 ####•角度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角(i)等于反射角(r)。
•法线定律:入射线、反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3. 电磁波的折射 ### #### (1)电磁波的折射现象####•定义: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2电磁波及其传播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这是由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的。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常数,即光速,其值约为3×10^8m/s。
4. 电磁波谱:电磁波按照频率或波长的大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5. 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微波炉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
2. 掌握电磁波谱的基本知识和各类电磁波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电磁波谱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谱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波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利用电脑和投影仪,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传播速度和电磁波谱的分类。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关于电磁波传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电磁波传播的原理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发现和认识。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波的定义和产生。
2.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3. 电磁波谱的分类。
4.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电磁波的产生原理。
2. 请说明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 请列举三种电磁波谱中的电磁波及其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电磁波的理解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速度。
3. 电磁波的谱:介绍电磁波谱的分类,以及各种谱的特点和应用。
4. 电磁波与生活: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磁波。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特点,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点及其应用。
难点:电磁波谱的分类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如手机、电视、无线广播等。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磁波的产生条件,让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2)讲解电磁波的传播特点,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介绍电磁波谱的分类,讲解各种谱的特点和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磁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波的产生条件2. 电磁波的传播特点3. 电磁波谱的分类及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电磁波的产生过程。
2. 请说明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3. 请举例说明电磁波谱中的几种常见电磁波及其特点和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电磁波的基本知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遥感技术等。
同时,可以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电磁波的科普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九年级物理下册《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波的基本特征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之间的关系。
2、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征,了解电磁屏蔽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并了解电磁屏蔽2、了解电磁波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的有力武器。
2、了解电磁波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电磁波的特征以及波速、频率和波长的关系,电磁屏蔽;通过探究实验,学习机械波的相关名词,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电磁波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大到控制宇宙飞船(神州七号),小到电动玩具车的遥控。
那么,你了解电磁波吗?探究活动1:水波用滴管把水滴入水果盘中制造水波,并观察水波。
探究活动2: 绳波学生用绳制造出波,并观察波除了可以传递运动形态外,还可以传递什么?学生分组自学:振幅、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1.振幅:(A)表示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单位:米(m)2.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3.频率:(f)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4.导出周与频率的关系式:5.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米(m)6.波速:(v)波传播的速度。
单位:米/秒(m/s)波速的公式:v=λ/ T 或v =λf7.电磁波: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8.电磁波谱:例题: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波长为,频率为52.5MHz.试求电磁波的传播速度(1MHz=106Hz)。
小结回顾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二节 1、2、3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教师演示实验为辅,所以时间上不太好控制,而且由于波的概念,初三的学生是第一次深入接触,所以掌握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即时间有些紧X,有可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设计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和信息。
(2)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3)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了解电磁屏蔽。
(4)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实验观察。
在观察演示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2)阅读(或陈述)了解。
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3)图像意义分析。
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2)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3)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同时也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策略:通过现在非常普及的手机引入电磁波,再通过多个实验进行证实,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对电磁波的存在深信不移;在电磁波特征教学时,采用以机械波类比电磁波,结合波形图,使学生吃透重点,并及时进行练习巩固。
【教学难点】1.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2.突破策略:从看得见的机械波引出电磁波,采用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讲练结合,及时巩固,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1.有免提通话功能的手机一部(或者手机两只)。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荷产生的,如振荡的电容器的两板之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299,792,458米/秒。
4. 电磁波的类型:电磁波按照频率和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
2.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电磁波,并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
难点:不同类型电磁波的区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振荡的电容器、接收器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振荡的电容器,并提问他们是否能够感受到振荡的电场和磁场。
2. 知识点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波的定义和特点。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电磁波的区分和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答一些关于电磁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无线通信、雷达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波及其传播1. 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产生: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荷产生的。
3. 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299,792,458米/秒。
4. 类型: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解释电磁波的定义,并说明其产生和传播特点。
苏科版九下物理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分组成,内容的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易掌握和接受。
首先与上一节“有线电报传不远”的缺点相呼应,由提出“怎样才能让信息传的更远”的问题,再指出“可以用电磁波来传播”,从而引入了“波”以及“波的基本特征”的课题,接着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
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
“了解电磁波”感受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
教师需注意: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产生机理,也不要求将电磁波的概念与机械波的概念进行比较。
在活动“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征”学习中,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而服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波的基本特征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2、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了解电磁屏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并了解电磁屏蔽。
2、通过自主整理,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的有力武器。
2、了解电磁波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一、重点:1、电磁波的特征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2、电磁屏蔽。
二、难点:电磁屏蔽。
三、教学突破:展示实物图片和进行实验,学习机械波的相关名词,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和电磁屏蔽。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教学课件(搜集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图片若干张、麦克斯韦和赫兹的人物肖像图片;视频:横坡和纵波的课件;波形图的课件;神州飞船的图片);一盆水、绳子一根;半导体收音机一台、导线一根、5号电池一节;手机两部、金属盒一个、塑料盒一个、纸盒一个;弹簧波演示器一个。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磁波及其传播》学案新版苏科版【DOC范文整理】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磁波及其传播》学案新版苏科版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波的基本特征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之间的关系。
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征,了解电磁屏蔽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并了解电磁屏蔽了解电磁波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的有力武器。
了解电磁波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电磁波的特征以及波速、频率和波长的关系,电磁屏蔽;通过探究实验,学习机械波的相关名词,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电磁波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大到控制宇宙飞船,小到电动玩具车的遥控。
那么,你了解电磁波吗?探究活动1:水波用滴管把水滴入水果盘中制造水波,并观察水波。
探究活动2:绳波学生用绳制造出波,并观察波除了可以传递运动形态外,还可以传递什么?学生分组自学:振幅、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振幅:表示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单位:米周期: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秒频率: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导出周与频率的关系式: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米波速:波传播的速度。
单位:米/秒波速的公式:v=λ/T或v=λ f电磁波: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电磁波谱:例题:中央电视台套节目的波长为5.71,频率为52.5Hz.试求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小结回顾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二节1、2、3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教师演示实验为辅,所以时间上不太好控制,而且由于波的概念,初三的学生是次深入接触,所以掌握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即时间有些紧张,有可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主要涉及电磁波的概念、种类以及电磁波的传播。
具体内容包括:1. 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电磁波的种类:主要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常数,约为3×10^8m/s。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概念、种类和传播特点,能够运用电磁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掌握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概念、种类和传播特点。
难点: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手机、电视等设备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 概念讲解:介绍电磁波的定义,解释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3. 种类介绍:讲解电磁波的种类,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4. 传播特点讲解:介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并解释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电磁波传播速度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6.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有关电磁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讲解和指导。
7. 板书设计: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磁波的定义、种类、传播特点和计算公式。
8.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有关电磁波传播速度计算的作业题,要求学生解答并写出答案。
六、作业设计:题目:一个无线电波的波长为1m,求该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速、波长和频率呢?
2.介绍频率的单位,推导出:波速=波长×频率
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
作业
板书设计:
(一)电磁波谱:电磁波包括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微波和光线电波等,描述波的特征量有波长、波速和频率。
(二)波的特征
1、波速(c)
波传播的快慢叫波速,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m/s.
2、波长(λ)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如图:
单位:m
3、频率(υ)
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Hz、kHz、MHz
换算关系:1kHz=103Hz 1MHz=103kHz=106Hz
4、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
数学表达式:c=λυ。
说明:电磁波的波速一定(在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
关系。
教后札记:。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掌握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的原理。
2. 电磁波的传播:让学生掌握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电磁波的种类:介绍常见的电磁波种类,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4. 电磁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雷达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点及电磁波的应用。
2. 能结合实例说明电磁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原理、传播特点及应用。
2.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点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如手机、电视等。
2. 知识讲解:(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讲解电磁波产生的原理。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电磁波的种类:介绍常见的电磁波种类,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4) 电磁波的应用:讲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雷达等。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通讯原理、电视信号传输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说明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及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电磁波及其传播板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2. 电磁波的传播3. 电磁波的种类4. 电磁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实例,说明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及应用。
答案: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书)
1.凹凸相间,向外传播
3.演示:悬挂着的弹簧受到撞击显示的情形(或视频)
问题:这个波的特点是什么相间?
学生观察后回答。
疏密相间,向另一端传播。
好,我们再仔细的看一段课件。找出这种二种波的共同特征来。
(视频:横波和纵波的课件)
归纳:都是传递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
播放波形图的课件。
教学重点
“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
教学难点
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
突破重难点主要策略
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法、讲解法、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课前准备
1.电动小汽车,线控电动小汽车,遥控电动小汽车各一辆。
2. 细麻绳一根,纵波演示仪一架。长橡筋绳(或用松紧带代替)若干根。
单位:秒(s)
布置小实验
进行小实验:
利用手表计时,记录自己抖动橡筋二十次所需的时间。算出周期。
3.频率:(f)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导出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式:
f=1/ T
5.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米(m)
指导学生从图形上认识波长。
6.波速:(v)波传播的速度。
单位:米/秒(m/s)
2.同理,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看能不能接收到信号。
水波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2.演示:绳子抖动时形成的波
小实验:在桌面上来回快速抖动长橡筋绳,观察波的形态及传播。
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抖动形成的凸起迅速的传到另一端。
再利用课件播放视频,使学生能对现象有个长时间的再现。
观察课件的图像
回答感想:
找一找这二个波的共同点?
学生回答:
2021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学目标
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了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5)实验观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6)阅读(或陈述)了解。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7)图像意义分析。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2.活动:
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实验一:在打开的电视机前方接通电吹风电源,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观察到电视画面出现雪花
实验二:⑴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
⑵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
介绍: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光波属于电磁波。
引导:我们知道了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电磁波,那么这些电磁波有些什么特点呢?
将学生的疑问写在黑板上。
1.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吗?
2.电磁波能被阻挡(屏蔽)吗?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其设计实验验证。
针对问题进行实验设计:
设计1:把手机放在真空罩子里,看手机能不能接收到信号。
波速的公式:v=λ/ T
或v =λf
练习:有一列波的频率是200Hz,波长为0.4m,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答:v =λf =0.4m×200Hz=80m/s
(二)了解电磁波
播放电磁波被预言和被证实的资料。
1.介绍:
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同时也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
⑶你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什么?这是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变化的电流能产生电磁波的结论。
电磁波速:
例题: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波长为5.71m,频率为52.5MHz.试求电磁波的传播速度(1MHz=106Hz)
解:v =λf =5.71×52.5×106m/x≈3.0×108m/s.
总结:电磁波速为3.0×108m/s.与光速是相同的。
3. 大玻璃水槽一只,细竹竿一根。
4. 收音机一架,电池一节,电线一小段。
5. 电吹风一只,电视机一台。
6. 真空罩,抽气机一只,双频手机两只。
7. 纸盒、塑料盒、铁盒(或其他金属盒)各一只。
收集、查阅有关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污染等有关资料。
一、引入新课
乌云密布,标志着大雨可能来临;课堂生举手,表明他要发言;蜜蜂跳8字舞,告诉同伴有蜜源……
介绍波形图,引出波的特征物理量:(定义、字母、单位、)
设问:波源振动的平衡位置在哪里?图中所示振动的振幅是多大?
结合图形进行理解性记忆。
学生回答:
波形图中的平衡位置
图中振动的振幅是……
“我”抖动橡筋是振幅大约是……
1.振幅:(A)表示振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单位:米(m)
2.周期:(T)振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第三辆 可以远距离操纵。活动范围很大。
引导: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说明我们可以用电磁波实现信息的传递。从而操纵小汽车。大到宇宙飞船也是用电磁波来进行操纵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
版书标题:二、电磁波及其传播
(一)波的基本特征:
观察以下现象:
1.水波.(演示,实物投影)
问:哪儿是波源?它在怎样运动?
二、新课教学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辆电动小汽车,现在老师分别开一下,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对比后说出它们的特点。
开动第一辆普通电池小汽车。
开动第二辆线操纵电动小汽车。
开动第三辆遥控电动小汽车。
认真观察实验,对三辆小汽车的运动,进行对比。
讨论后回答:
第一辆 无法对行驶过程进行操纵。
第二辆 虽然可以操纵,但操纵距离很短。活动范围很小。